《农妇山泉有点田》第88/112页
荷花也把小宝带回来的东西分类整理了,那些礼物她挑了大半给英姐儿。英姐儿不知就里,见小宝哥哥虽然脸上淡淡的,却能给她这么多好东西,也不再那么怕他了。
小宝没去管英姐儿的心思,只忙着去常府把常家七少爷接了过来。
这七少爷名乔,才不过十五岁,生得倒是唇红齿白美少年一个。只因是庶出,在常府就不大受待见,哥哥们甚至故意找人带着他学坏。他生母无奈,想着常知府既然不喜欢这个儿子,还不如把他送到亲姐姐姐夫身边好好调教,只想着怎么样女儿女婿也不敢带坏了这个弟弟。
常氏也知道家里的情况,更不愿阿齐只叫小宝一人给他办私密事,自然也鼓吹着让自家兄弟出来见识见识。
郝家二房郝学康打探得小宝要把常乔也带到山东去,心里就活动开了。急急地也来找小宝道:“大哥在外少人做事,做兄弟的怎能不帮忙?我刚好无事,这回也同二哥一道去吧。”
小宝正愁人手少,自己不能抽身出来,郝学康算起来比常乔还要亲,自然应允了他。
二婶听说儿子不在家里好好生儿子,竟要去山东,就道:“今年怀上的孩子会大富大贵,我好不容易给你买了两个丫头,还说了一个妾,马上就要进门了,你出去干什么?”
六七月间,天气毒辣得很,郝学康被他母亲与娘子每天三顿的十全大补汤补得鼻血横流,非但没有龙精虎猛,反倒有形销骨立的迹象,在床上都有些力不从心,偏又不好说诸于口,有这个机会怎能不逃?闹了两天,说是跟着阿齐闯出名堂出息来,以后要多少个妾就有多少个,还怕没有儿子?
二婶觉着也有些理,就道:“那你带两个丫头去,带丫头去!”
他妻子林氏当着婆婆的面不说什么,回到房里就在房梁上挂了一条白绫,要死要活地不许郝学康出去。郝学康身子骨正是不好,怎会带女婢出去,就指天跪地发誓说出了定江就把两个丫头卖了。
林氏正因这几天他表现不佳,恼他把精力都放在丫头们身上了,就啐他一口道:“你这头瞒着婆婆讨好我,说把丫头卖了,那头是不是要在山东带个儿子回来?你若想丢下我在家里天天伺候公婆,自己去山东风流快活,还不如我现在就死在你面前!”
郝学康有口难言,请了张氏与小宝荷花去做说客。二婶死咬着让自己儿子努力造人,林氏在地上滚来滚去哭嚎,道是婆婆与丈夫要让卑贱的丫头们生庶出长子长女来,分明就是要逼死她,闹到最后,竟然抗一把菜刀在身上。
郝二叔却觉得自己儿子也不比阿齐差,着实不喜欢他去给阿齐做下手。见媳妇要闹出人命来,就对儿子道:“你在家里好好读书,以后自己考个状元去做翰林不成吗?”
张氏听得这酸言酸语,心里哼一声,嘴里却劝说道:“是啊,大侄儿。如今这一家子都靠着我们阿奇,也不管他累得慌!若你能去做个京官,以后我们阿奇少不得还要靠你提拔呢,何苦去那海边受罪?”
郝学康敌不过一家人的反对,只得死了这条心,愁眉苦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荷花原本说好了要搭徐家的顺风船,再加上小宝几个也不多,嘱咐了郝季两家万事小心,尤其是管好护院与各处田庄后,他们就跟着徐大少一起出发了。
在码头竟然意外地看到成子与一帮到处混吃混喝的人在一起,荷花惊愕不已。小宝认出他来,道:“徐大少说成子现在顶了匀停在县衙的差,和那帮子人处起来就如鱼见了水,有些事情他一出面就能成,很是得力。”
虽然知道每个县衙都有这么一些人,荷花还是觉得很怪异。但还是远去山东的欣喜占了上风,也就很快抛诸脑后,每日在船舱里和丫头们说说笑笑而已。
船上的日子新鲜了几天就无趣起来,小书跟着荷花这么多年,也渐渐长开了脸面身段,何况还有“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的说法,每日里开心果一样在船上跑来跑去,看到什么好景色或是旁边岸上的风光就捡来说给荷花听,好几回过去就入了徐大少的眼。
徐大少出行虽然带了人,但却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花心人物。小书正是花样年华,见识比他那堆丫鬟婆子也要高,行船的时候不免又枯燥,他就拐弯抹角给小宝要求了小书去。
小宝哭笑不得告诉了荷花,荷花心里是极不喜欢的,愤愤地道:“他这回是有公务在身,又兼了看管自己商船的职责,怎地只顾花天酒地?我的丫头才不给他这种人糟蹋!”
小宝无奈,安抚她道:“我们还在他船上呢,先给小书说一声,要是小书不同意,也好有个借口去回他,以后让其他人出去做事,小书就只和你呆在这个船舱罢了。”
荷花就对身边脸红红的小书道:“我虽然一直说希望你们几个丫头以后都是一夫一妇的生活。但你的年纪也大了,该有主意了,你的姻缘你做主。是要去配穷苦些的人家做正妻,还是去做小妾,自己说句话吧。”
小书扭扭捏捏不吭声,但以后倒是不再出去晃悠了,有什么事情也交代小丫头去做。
徐少爷知道小书不愿意,唉声叹气好几天,又找到了新乐子――晕船晕得厉害的常少爷。
每天看着常少爷惨白着脸,趴在船沿吐得翻江倒海,他就觉得自己的日子也不是那么苦。
荷花着人去看了常少爷,回头那人说常少爷瘦得皮包骨了,依旧不能适应船上的生活。小宝担心他出什么事,只得在一个码头下来,找间客栈让他休养了两天。
荷花瞅着好好一个美少年愣生生晕成了空荡荡的衣服挂在竹竿上飘呀飘的景色,再不敢走水路,小宝就和满心遗憾的徐大少告别,买了骡马行路。
三方会师
此时已经远离定江,又没有徐大少那个自命风流的花花公子在身旁,全然不用处处思量、天天装小媳妇,荷花就觉得通身舒畅,精气神都飘悠着提升到了九天云霄,趁着常乔养病的时候,就坐了车在街上四处溜达,连小书都道:“姐姐原来比我还爱玩!”
这两日家丁们与媳妇子丫头都分班去街上游了个遍,只小书因为前几日被徐大少看上了,心有余悸,害怕到街上会遇到花心恶少,成天闷在客栈照顾七少爷,不免就有些怨气。荷花见她心有不甘地嘟着嘴,就笑道:“七少爷生得这样俊秀,只你一个丫头有福分守着他伺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想常乔离了水,上了岸,就像游魂的心终于着了地,很快又活蹦乱跳起来。十五岁的孩子本就喜欢热闹,如今又没有家人拘着,稍好一点也想去街上撒欢跑几圈。
常家打发跟来的只有一个四十多岁叫贵叔的所谓管家与一个十三岁丁点大叫豆包的小厮,小宝怕出事,就拿了些碎银给自己的一个季管家,还要打发锤头榔头都跟着去。
小书眼巴巴看着,荷花见她恨不得一双脚儿可以离了身,道:“你去厨房大锅子底下取些灰抹脸上,那是沾了灶神爷爷仙气的,甭管什么恶少见了都得退避三舍。”
小书一点就透,欢呼一声换了旧的布裙荆钗,头上还裹条绝对代言傻村姑形象的布,拉了季管家娘子和常乔他们一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