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第12/476页


我曾经一次劈裂成叠的灰瓦,一巴掌打断
  学校的桌角,也曾一次劈断两块新烧的红砖!
  但是……


空手道

  今天下午我们在收拾完院子之后,你捡了两块瓦片来,要求我以空手道的方式劈断,而
当我轻易地做到之后,你眼晴里闪着异样的光彩,一再追问我该怎么学,以及我从什么时候
开始练。
  我想每个男孩子到了十三四岁,都会开始有尚武的精神,我也不例外,常看武侠小说,
想象上山拜师习艺,成为为四方除害的侠客,羡慕那书中描述的剑眉、星目、齿白唇红、鼻
若悬胆,宛如玉树临风的青年高手。也便拿些棍棒挥舞,更试着劈砖,甚至买些《少林秘
芨》《易筋经》一类的杂书,依看样子比划。
  劈砖应该是我练得最久的一项了,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炫人。实际两年下来,也真有了一
点成绩,我曾经一次劈裂成叠的灰瓦,一巴掌打断学校的桌角,也曾经一次劈断两块新烧的
红砖。但是有一回同学拿了拆老房子剩下的日据时代的红砖。我却把手劈得通红。也伤不了
砖块分毫。
  你要知道,当我们空手劈东西的时候,如果东西应声而断,手上的力量完全出去了,自
己便毫无损伤。相反地,如果东西不断,那使出的力量,便完全弹了口来。用的力量愈大,
伤害也愈强。
  记得高一的时候,同学常拿些木条、砖块来请我露一手,为了面子,我也就不得不硬着
头皮,对付那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而在回家之后,彻夜地忍受着手掌的疼痛,且在次日仍
然装做若元其事的样子。渐渐地,我发觉,作画时有手抖的现象,甚至连画山水当中的小东
西,都有了问题。我更渐渐想通,只有一只有手练成铁沙掌,真碰到状况,一心想对手把身
子好端端地伸过来让我对准了劈,不但不可能如愿,而且只怕自己会先吃亏。这种偏在一处
的武功。实际是不值得仗恃的,也便停止了练习。
  所以,当你今天问我该怎么练时,我要再三强调的,除非你能找到真有功大的好老师,
做整体的锻炼,如果只是像我当年硬是拿肉掌劈砖头,练得几分硬功夫,反落得手抖,倒不
如不练。
  当然,在劈砖中,我也领悟了一些事情,那就是:
  当我心里没把握时,生怕用出的力气又弹回来,便愈是劈不断。
  当我一心表现,却再三无功而退时,便容易心浮气躁,斗气血之勇,到头来,使自己受
到更大的伤害。
  我不希望你学劈砖,却盼望你记取这两段话!

雕砚台的石头,从溪流里捡回来之后,先
  要放在烈日下曝晒!用砚石磨刀,再以刀雕砚



做砚与做人

  今年寒假回台湾时,我去二水拜访了雕砚台的师傅,虽没买下多少砚台,却有了不少感
悟。
  雕砚师傅家的门口,堆了许多砚石,都是他从溪流里,涉水挑选回来的,那些石块,表
面看是灰色的,很难让人相信,居然能够刻出紫红、暗绿和深黑色的砚台。
  师傅说,石头运回来,一定先要曝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漂亮,却有难以觉察的裂
缝,只有不断地日晒雨淋之后,才能显现,甚至自己就会崩裂。
  师傅又说,未经琢磨的石头,因为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淋上水之后,比
较会显现,但是水一干,又不见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能完全而持久地呈现。他还
说,其实这世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很美,即使不适合做砚台,也各有特色,耐人赏玩。
  我特别要求他,让我自己试着刻一方砚。师傅掏出一把平头的凿刀,又递给我一支锤
子。我问如果这刀锋钝了怎么办,他说就用砚石采磨,因办好的砚石,质细而坚,也是最好
的磨刀石。
  我小心地由磨墨的砚面雕起。师傅赶紧纠正:不管雕什么砚台,都得先修底。底不平,
上面不着力,根本没有办法雕得好。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砚石何尝不像人,无论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显现美丽
的纹理。当然一方好砚,必须用石质细腻,触感好像肌肤,又坚实而耐磨的石头制作。那石
块且须经过严格的考验,如同文质彬彬,外表敦和而中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肤的劳
苦之后,才能承担大任。
  我也想:从工作中锻炼,正如同在雕现时磨硕。好的工作,就像好的砚石,不但成就了
工作,也精益了工作者。当然,最重要的;是雕砚先修底。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由
那基础的地方开始。
  虽然修底的工作最是枯燥的!


    
有个话剧演员,独白到舞台边,突然听见下面人传来嗑爪子的声音,虽然只有一
声,他却气得差点从台上跳下去,掐住那人的喉咙……

当前:第12/4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