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第4/131页


刘珩朗然大笑出声:“你是在说本王么?”
杨柳风亦悠悠抬首而笑:“正是圣上的皇弟,刘羽的王叔,江南的宁王。”
轻哼一声:“你猜他会来找本王么?”
“他若连这点都想不到,还是趁早绝了这起复的念头为妙。”
他双眸微眯道:“依你之见,本王是该帮他,还是不帮?”
她恬淡一笑:“王爷这么多年韬光养晦,决不是喜欢卷入这皇位纷争之中,又岂会为了他而自毁清净呢?”
沉沉地点了点头,语音微寒地道:“你明白就好。”
缓缓垂首,声音略显黯涩地道:“王爷是担心他不好意思直接去府上相求,会从风儿这里下手,其实风儿不过是个微贱的官妓,能得王爷专宠已是望外之幸,又岂敢存着僭越的非分之念?更遑论多嘴皇家国政之事。”
刘珩已是笑着轻揽香肩,安抚地轻拂她的鬓角道:“本王明白你素知进退,智虑非凡,只是……有时候未免过于心善,不要被人利用了才好。”
杨柳风眼波流转,轻垂羽睫道:“谢王爷教诲,风儿谨记。”
**************************************************************
倚风寄语:
拒绝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
让被拒绝的人快乐地接受,是一种双赢,也是对自己更好的保护。
有时候,不为瓦全也未必一定要做玉碎。





温柔江南 第三章 花菲菲(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1-29 17:57:18 本章字数:2564

三月,春色如锦。
湖上,游春的画舫已是莺歌袅袅。
湖畔,望波亭,十来个青年才俊正把酒斗诗,一时间华文溢彩珠玑流光,引得一些路人亦是纷纷驻足赞叹。
其中一个倨傲冷俊的白袍男子却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频频望向亭外的小径,神色已有些不耐。
身边容貌朗润的青衫男子不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道:“以卿兄不必心急,风儿姑娘既然应了照诚兄的帖子,必然不会爽约的。”
沈照诚闻言亦是笑道:“方兄所言极是,我这一趟的赏春社,就是为着风儿姑娘起的,原本定在昨日,可不巧宁王请了宫里的戏班,早就约定风儿姑娘昨日看戏,为这个她还特特差人过来商量着延后了一日,可见得是必来的。”
方瑾附和道:“江南士子谁不知道杨柳风虽身在青楼却是一诺千金不让须眉呢?”
钟以卿先时闻及“宁王”二字已是脸色一沉,但听方瑾盛赞杨柳风之时终于缓和了容颜,不理旁人的明嘲暗讽,只一味向路旁张望。
杨柳风,虽非头牌花魁,却是江南众多士子的心头好:她的风雅才情绰约睿智,以及虽委身宁王却不卑不亢的清傲,早已倾倒无数风流才子。
因此但凡有读书人起社聚会,无不以能请到杨柳风入席为幸,至于其他的青楼女子到底却排在其次。
“来了,来了!”围观的人群已是微微骚动。
钟以卿眸光闪动,见一顶轻纱小轿逦迤而来,片刻已是到了亭前。
粉妆俏颜的丫鬟明眸善睐,已是光彩照人,却不知那轿中的人儿又是如何的颠倒众生。
人群自然地分出一条路来,无数双热切的眼眸注视着纱轿中那一抹朦胧的倩影――杨柳风,因着宁王三年不辍的爱宠而得其亲许“择客献艺”,所以平日甚少得见。
寻常的妓*女即便是卖艺不卖身,却也只有被客人挑选的分,断无回拒客人之理,而这“择客献艺”,却是客人即便指了杨柳风之名要求她献艺,只要她不愿相待,便可拒之不见,一切责难自有宁王担承。
蕊儿拢起轻纱轿帘,杨柳风缓步而出:一袭淡如春水的简素衣裙,柔暖如春风的和煦笑靥已是迎来亭中士子的一阵欢呼。
方瑾大声地笑道:“风儿姑娘,你若再不来,以卿兄可是要拂袖而去了。”
调侃声引得其余众人一阵哄笑,钟以卿却恍若未闻,一双星眸仍是灼灼地望定娉婷而来的素淡佳人,满腔痴情昭然若揭。
迎上他炽热的目光,杨柳风只是落落大方地浅笑欠身:“难得钟公子有此雅兴。”
“他呀,”沈照诚笑道:“我等的薄面如何请得动,须要借着风儿你的芳名才可劳动尊驾。”
亭内又是一阵哄然大笑,钟以卿的一片心思早已失落在那清新动人的盈盈春水中,丝毫不以为意。
倒是杨柳风岔开话题道:“日前拜读钟公子的《倾国序》,政见独特颇有受益。”
钟以卿笑而不答,倨傲的神色却已一扫而空,眸中尽是无限柔情。
甫坐未定,方瑾已带头怪叫道:“难得照诚兄起社,风儿竟敢迟到,累我等索然久候,当罚酒三杯,赋诗一首,各位说该是不该?”
立时应者如云,转眼间满满三杯酒已排放在前。
蕊儿忙忙地拦道:“方公子的话好没道理,沈公子的帖子上明明写着未时相候,你们自己来得早了,却反而怪罪我家姑娘来得太迟,这酒罚得不公。”
众人哪里容她分辩,却是一力起哄定要罚酒罚诗,蕊儿眼见她就要吃亏,情急之下已有些恼了。
杏眼圆睁正待娇嗔,却见她款款起身,悄然递过一个制止的眼神,只得气鼓鼓地撇头不语。
杨柳风吟吟笑道:“风儿令众位公子久候实在不该,只是不胜酒力,可否但饮一杯?不然,这诗恐怕就罚不成了。”
言罢,盈盈饮尽一杯,欠身施礼。
众人还待不依,却是钟以卿霍然站起身来,抢过剩下的两杯酒一饮而尽,爽然掷杯道:“我替风儿喝了便是。”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皆道代喝的不算。
正僵持间,方瑾忽然朗声道:“照诚兄,今日乃是起社吟诗,酒倒确是其次,咱们且听风儿姑娘的诗,若诗不好,再加倍地罚,如何?”
沈照诚颔首道:“此言甚是,咱们且听风儿的诗,作得不好再重重地罚。”
见社主已然发话,各人只得作罢。
杨柳风笑道:“却不知今日出的什么题,限的什么韵。”
沈照诚道:“方兄想了个新点子,以春为意抓阄定题,但得好诗不限韵脚。”
杨柳风向着方瑾笑了笑:“倒也是别致有趣。”
早有人递过签筒,信手拈来,却是《春愁》。
亭中肃然而静,众人皆屏息凝神听她的诗――杨柳风婉妙的诗词早就跻身各大才子之列在坊间广为传唱,因而即兴所作便更是令人颇为期待。
手持花签,微一凝神已有四句,曼声吟道:“已是春归画满楼,青烟曼笼柳梢头;不怜碧水凝红晕,笑觑垂髫唱浅愁。”
话音方落,钟以卿已然赞道:“好一个‘不怜碧水凝红晕,笑觑垂髫唱浅愁’,颇有稼轩居士‘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境。”
杨柳风低笑道:“钟公子谬赞,风儿不及幼安远矣。”
忽然有人高声道:“以卿兄到现在一首诗也未曾作过,如今风儿姑娘来了,还不肯赏脸么?”
**************************************************************
倚风寄语:
进退得宜,应对有致,虽是风月场上,也如滚滚红尘。

当前:第4/13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