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糊》第19/102页


  后来大家又喝了些清酒,不胜酒力的女同事都显出一点微醺。何之轩亲自开车送女同事回家,车子转出了小弄堂,开到大马路上,路边有一棵老大的梧桐,枝繁叶茂,把前头的红绿灯挡了。
  何之轩停了下来,摇下窗,往外看了一眼,又一眼,再一眼,直到后面有车摁了喇叭,他摇上窗才又把车再驶进车河。
  杨筱光回头看看,想,一棵梧桐树有什么好看的?那梧桐树壮得离谱,四周还围了竹栅栏,看来还是一棵古树。
  何之轩转头问几个女同事的住址,杨筱光最远,便先将其他人送回了家,再送她。她没有异议,且还好心指了一条拐弯抹角的近路。
  但这条路走了几十米,杨筱光就后悔了。
  这条路会绕过一所本城有名的军区大院,杨筱光开始是无意的,当车子慢慢靠近那一片森严警区时,她才反应过来。
  她想,另外再指路那就做作了,只好装傻到底。
  大院的门口安了红绿灯,正好红灯亮起来,阻了他们。
  何之轩也许觉得热,松了松领带,又将车窗摇下来,风就呼呼地吹了进来。他望了望庄严的大门里,幽深的林荫大道,不知通往何处,只有门前的站岗的士兵,百年如一日地挺拔,好像一切都未曾改变。
  这一刻过得十分慢,杨筱光忍不住又偷偷望了望何之轩,他的表情隐没在黑暗之下,让她几乎忍不住,她忍了一会,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她不住这儿了,后来再也没有回过家。”
  何之轩在黑暗里沉默,紧紧握住方向盘的手指,慢慢地一节一节松开,他说:“是吗?”
  杨筱光“腾”地坐起身,终于把憋着很久的话问了出来:“你干嘛不找她?”
  红灯灭了,绿灯亮起来,车子又缓缓启动。
  还好是开了窗的,杨筱光原本憋闷的心,被风一吹,倒是凉快多了。她掏出了便笺和笔,写了一个地址,而后贴在何之轩的驾驶座前,人往后一倒,闷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杨筱光一进公司就见苏比在冲咖啡,她叫:“大清早喝什么咖啡?小心对皮肤不好。”
  苏比指指何之轩的办公室,竖了四条手指头。
  杨筱光望望他的办公室,想,要命,大清早四杯咖啡。
  邓凯丝笑容满面敲何之轩办公室门通知他开晨会,何之轩把记事本一夹,招呼都没打就走出来,同平日温文有礼的样子判若两人。邓凯丝没反应过来,目瞪口呆好半天。
  老陈等人识相知趣,埋头苦干,毫无怨言。
  杨筱光则不住祷告,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
  上午,梅丽带了潘以伦来谈一些合同细节,见何之轩面色不愉,拉杨筱光到一旁问:“今天谈合同是不是合适?”
  杨筱光在心底叹口气,她想,我好像没做什么呀?她说:“没有的事儿,咱们今天搞定这桩合同。”
  她抬眼望一眼潘以伦,他安静坐在沙发里,抱着胸在闭目养神,眼底青了两圈,人不是一般的疲惫,心中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本来是签他的卖身契,倒像是与他毫不相关了。
  杨筱光平白地就生出几分荒凉感,趁着何之轩还未进来,梅丽又出去打电话的当口,推了一推潘以伦:“别睡,好好看看合同。”
  潘以伦睁开眼睛,黑亮的眼就对牢她,唇微抿,不经意间多分稳重。他其实是有成熟男子气质的。
  他说:“反正价格合理就可以了。”
  杨筱光说:“别要求这么低。”
  他不做声,她就又说:“以后工作可能会很辛苦,但是比你做的那些要正,钱慢慢会多起来的,有付出总会有收获。放心。”
  潘以伦抬起头,说:“好的,杨老师。”
  那副表情有些戏谑,杨筱光佯怒,放手就给他的额头来个“毛栗子”。她本来以为他会躲,谁知道他竟没躲,一下结结实实挥到他光洁的额头上去,声音还很清脆,自己先被吓一跳。
  没想到潘以伦继续玩笑:“杨老师,你放心,我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杨筱光抽抽面颊,“哼”一声:“怎么这样叫?存心搓我?”
  潘以伦站起来,居高临下望定她,说:“没有的事!我知道,你叫杨筱光。”

  城里月光照亮我

  杨筱光一直知道何之轩是个极有效率的人,但不知道他效率可快到近乎可怕的地步。
  在广告脚本全部确定以后,他同“天明”的工作人员一道去了一次香港,与导演沟通定案,又同“天明”签了一份拍摄业务的外包合同。
  老陈咋舌,说:“听说他在香港的时候做sales出身,谈客户做完稿,曾经七十二小时不睡觉拿下北美大客户,百万美刀的进账让大BOSS笑开怀。没有敢拼敢抢超速度的实干精神,那可撑不下来。”
  杨筱光掰着手指头算,七十二小时,整三天。要人命,她还没敢拼到这个程度。
  老陈喟叹:“所以本地人怎么比的过外来精英?”
  杨筱光私下又问:“我们以往只做会展和活动,难道真要转型?”
  老陈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这话是不好说的,杨筱光也就不多问。不过一份牛工,她向来不往办公室政治方向靠,只需要办好自己的事,年年都有薪水加即可。
  她想,其实我也是简单的实干家。
  很快,香港的导演跟着何之轩一起回来,亲自来看潘以伦。他就看了那么一眼,非常满意,说:“我要的就是他的青春。”
  潘以伦照例不响,没有任何意见。
  杨筱光一旁暗里觑他,想,青春正好能卖钱。但无端端就有了些许惆怅。
  拍摄当日,头一个镜头就是青春男主角在雨中奔跑。
  潘以伦的着装是单薄白衬衫和牛仔裤,在凌晨四点接近零度的气温下。
  这个镜头在棚里拍,场景会在后期合成,但淋雨势必真的淋,还要哈出白气,以示真实。
  杨筱光在潘以伦定妆的间隙,向造型师建议:“能不能给他贴暖宝宝?可以贴在脚心或者腿部,不容易看出来。”
  那双黑亮的眼睛在冲她微笑,这个男孩上了妆以后更漂亮,杨筱光望着他的微笑差一点发呆。
  造型师踌躇,导演听到了,斩钉截铁说:“不行,已考虑实际情况把室外改棚里了。”
  杨筱光得尊重别人的专业,只好罢了。于是潘以伦在人工雨下头跑了几十次。
  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以后,可以看见他极端漂亮的身材线条,那俊秀的眉眼又在雨幕中若隐若现。看的人不禁要问,Hi,boy,你为什么这么忧郁?
  你忍不住就要关心他。
  事实上,跑了这么几十次,并不是潘以伦的问题,导演因为他的表现,不断涌现新创意,就一次一次试效果。所以,潘以伦便只好跟着淋湿,吹干,再淋湿,再吹干。
  他很敬业,一直精力充沛,保持导演需要的状态,一次次重复演出。至整个镜头拍摄完毕,全场爆发如雷掌声。
  杨筱光叹息,这样的钱也未必比三天三夜不睡觉好赚。
  这个镜头结束已近晚间八点,导演一鼓作气要完成这段情节,又耗了一点时间。最后一个镜头顶简单,浑身湿透的男孩打开家门,母亲慈爱的背影出现,她拿了一瓶饮料掷出一个圆满的弧形给男孩。
  这个镜头象征母爱,由产品来诠释。潘以伦的表情、动作都做的特别好,只三遍就过了。
  导演尤其满意,说:“不用教就有感觉,且还认真用功不怕吃苦,这个新人有前途。”
  梅丽在一边照例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声称自己慧眼识英才。
  “没人找他拍电视剧?”导演问。
  “拍过,不过走龙套。”梅丽所,“没资没历,又不是电影学院出来的,这口饭不容易吃。”
  导演用香港普通话嚷:“那就去选秀啦!只要人靓气质乖,大众就会爱。你们的电视台不是都在做选秀节目吗?”
  梅丽真的一下听住,粘在导演身边问长问短。
  这边有人丢了件大棉袄给潘以伦,也没有人为他披上,他自己就势一裹,先搓了搓手。
  杨筱光拿了几个暖宝递给他,他接过来,伸手贴在腰间,同时还打了好几个喷嚏。

当前:第19/10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