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第91/127页
纳兰他们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离开了,亭子里就剩下了我们俩。
“过来,让我看看你的伤。”
说着他动作利索的把我按到凳子上,撩开我的裙子,挽起我的裤腿,看伤口留下的伤疤。
“好了。”我把裤腿放下,不想让他仔细的看。
“真的,那天我不知道把你弄伤了,你站在外面淋雨我也不知道,不然……”
“不然什么?如果那天你知道把我弄伤了,你还会那么绝情的走吗?”
“会。”
“你!”
“狠下心做的决定,越把你伤害的厉害,你也越恨我。只是我没想到你那么聪明,不吃我这一套。”
“从嘉哥跟你说什么了,你才开门?”
“秘密。”
他背着我不知道干什么呢,一会儿他把手背到了后面,有什么东西要给我吧!
“看!”
“烟花。”
李恪把烟花给我,握着我的手,让我又想起去年的情景。
“嗨!”河岸的那边传来声音。
“看他们。”
媚儿他们在河对岸同样拿着烟花向我们挥手,我们也回敬着他们。黑色的天空中,出现了几点亮丽的色彩。远处看到昏暗的灯,看来今年的外面真的好热闹。人生如同烟花,有灿烂,有熄灭,纵使我们都不愿意,被燃烧的灰永远不会复燃。
“看,这是什么?”
“戒指。”我说。
“对。两个是一样的,我特意挑的图案制作的,喜欢吗?”
那是黄色的圈环,我的是藏蓝色的小花,淡而不俗,清新淡雅,小巧可爱;他的是镶着一颗藏蓝色的玉石,色彩醇厚。
“你怎么想起来戒指了?”我问。
“你曾经做过的,忘记了吗?给董越他们。”
我感动了,此时此刻他还能够想起,那么细心的准备戒指,并为我带在了左手无名指上。
“告诉你个秘密,我把我们两个的誓言刻在了戒指内侧,算作一个见证吧!”
“誓言?”
“不会忘记了吧,在母妃那里,最后说的那么一句决绝的话。”
“怎么会,一辈子都不会忘的。我看看。”说着就要脱下戒指,被他一下子按住了。
“这是我给你带上的,不要摘,永远都不要摘。要看看我这个。”
真的是,小小的字,顺着内壁刻下,一字一字也刻在了心里。我同样也给李恪带上了这枚包含着我们太多心血的戒指,而且左手无名指的位置也是离心最近的地方,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分离。
后半夜,我们大家一起吃吃闹闹,暂时忘记离别的忧伤。我总是在嘱托我不在的时候一定相互温暖,相互陪伴,只有这样,时间才能够过的快一些。
“那你呢?没有我们,你岂不是度日如年吗?”媚儿总是说起这句话,招惹我。
“你还不知道我,我多有本事,认识了恪哥,认识了你们一群,还有高阳,在深宫里也不老实,还认识了媚娘。你们怕我孤单啊,怎么会,去了那里我可以结识文成公主了,或许还能和松赞干布成为哥们呢。”我说笑着。
“你还是别说笑了,更惹我伤心。”纳兰说。
“当日我们在青海湖畔说起文成公主,本想着说一个故事而已,没想到今天竟成了真。”李恪感叹着。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但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没想到你还记得。”我说,“到了吐蕃,我会为大家转经,保佑我们早一日重逢。”
黎明前的黑夜,终究挡不住时间的过往,东边的天泛起光亮,我们面面相觑,不愿离别。
“今日一别,不知道你走之前我们还能否再见你一面了。”李煜说。
“最迟最迟是我走的那一天,你、纳兰、还有恪哥都算是朝廷官员,一定会看到的,只是媚儿,我们……”不自觉的又掉下眼泪。
“好了,你们放心有我呢,我高阳什么都能做到的。到时候你们一道去长安城外等着,若儿出了长安,父皇母妃就管不了了,没准你们还能够说上几句话呢。”
“谢谢你,高阳公主。”媚儿说。
“但是我担心一点,怕是三哥不行。”
“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会偷偷溜进来看若儿。这样吧,天也亮了,纳兰,先送你们出宫,然后我送若儿回去。高阳,你今天先别回去,陪陪若儿。”
“是,三哥,你放心。”
依依不舍的送别,心里的留恋,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潸潸落泪。李恪为了不让我太难过,没有做太久的停留就拉着我转身走了。
宫里的一切恢复如常,高墙阻断了空间的距离,我们只能够活在彼此惦念人的心中。
第四卷 生死离别话情缘 第六章 无法避免(2)
更新时间:2012-1-20 8:52:50 本章字数:4500
【3】
隔天高阳给我送来了一幅画,我打开一看,竟是花灯节上我和李恪拥在一起的写照,是纳兰画的。高阳告诉我一共两幅,一幅在我这,一幅留给了李恪。
后来的日子,母妃不让我和李恪再见面,说怕我们哭伤了心。这对于我,对于李恪来说都如同晴空霹雳。杨妃高高在上,自从长孙皇后不在之后,后宫之事大多由杨妃做主。我们不论是谁,都无法和杨妃来抗衡,只有悉听遵命。
转眼就到了年底,那日的花灯节情景成了支撑我度过宫廷日子的最主要动力,可是每每想起,眼睛都会发涩的干枯难过,却掉不下一滴泪来。高阳不忍见我这样,和我商量着怎样在小年的时候让我和李恪碰一个面,因为这有可能将是走前的最后一面,我也越发珍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腊月二十三的一大早我和高阳就借着出去走走的借口出去了,想尽办法把嬷嬷给甩掉,一头扎进媚娘的寝宫。我就在这儿苦等着,后来过了约定的时间,可是李恪还没有来。
“他会不会有什么事啊?”媚娘疑虑的问。
“不应该啊,我和三哥说过,如果来不了一定会派人送信来,而且他不可能不会来的,一定是出什么事了。”高阳说。
我开始担惊受怕,“高阳,你说母妃会不会知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