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熙丰遗事》第1/134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大宋熙丰遗事 / 风叶如笛 著 ]

正文 一, 赵顼被韩琦扶着坐在了龙床上
狗狗书籍 更新时间:2010-8-20 17:10:03 本章字数:5386

对赵顼来说,治平四年的春节,是在没有欢乐的沉闷的气氛中度过的。他的父王宋英宗赵曙正在病榻上转辗呻吟,苦捱着生命的最后时光,赵顼是太子,也是英宗赵曙和高皇后的长子,父皇病重,自然格外关情,但高皇后已下了懿旨,众王子没有宣召不得随便进宫,便是赵顼兄弟之间也不得相聚。这使得赵顼在焦燥又郁闷中多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甚至隐隐有一种畏惧。
这天也是作怪,大年初一便没有好天。一天的阴霾厚厚的遮住了天光,沉沉的压向大地,压向人们的心头。尖利的西北风掠过田野,在枝头号叫一声,又在街道和村舍里乱窜乱钻。这风,刮去了街上的喧哗,刮走了路上的行人,刮去了人们脸上的年味和喜意,也刮得赵顼在颍王府中坐立不安。
这风一直刮了五天,接着又是一场大雪。当朔风终于吹开了云层,露出大好晴天时,已是正月初八了。
尽管空气尚还凛烈,阳光照在身上已觉得温暖又柔和。天宇澄沏如洗,赵顼的脑子也如洗过一般清新。他的心里忽然生起了一种涌动:这是年轻的血液在血管中搏动时产生的一种力量,它寻求着展示,也寻求着释放。恰好韩维进府,赵顼吩咐一“备马”,与韩维一前一后,出了颍王府。
韩维是龙图阁直学士、颍王府记室参军,赵顼为皇太子,韩维改授太子右庶子。他随着赵顼自左承天祥符门出宫,一路往东,又自新宋门出城,一溜小跑,待上了汴河大堤,这才策马慢行。
时节已是立春,汴河却未解冻,结了冰的河面,像一条银龙,向东蜿蜒而去。两岸的田野被阡陌分割成无数的小块,点点宿翠匐伏在坷垃之间,仿佛冬眠未醒,看不到生命的搏动和诗的韵味。汴河通黄河,汴河里流的其实便是黄河水。河床泥沙沉积,越抬越高,已经超出了地面,每当春夏之交汴河水涨,那水便如在堤下人家的屋顶上奔流,河堤自然更高了。赵顼和韩维是走在汴河南岸的堤上,游目骋怀,兴致很高。汴河的北岸是千顷平畴,村庄星罗;往南离堤大约五里远近,有一座小山,横卧在阡陌村舍之间。此山名叫百灵山,在梁园东侧,也是梁园中的一景,此时远远看去,山顶的栖龙岫历历在目。赵顼用鞭梢一指,笑对韩维道:“当年梁孝惠王初建梁园,绮阁连云,笙歌彻夜,是何等的热闹,如今如何?”
韩维说道:“梁园我去过,吹台上片瓦不存,凝碧池里半池荇藻,真正的只剩风草月松,狐奔兔突了。”
赵顼说道:“记得李白写的《梁园吟》中有句‘梁王宫阙今安在’,可见唐时梁园已经荒颓了。当年李白、杜甫和高适在吹台上把酒言欢,面对的竟是荆棘丛莽、废墟遗址。”
韩维说道:“陵谷变迁,是亦如此,自汉至唐,不过一千多年。”
赵顼轻叹一声,说道:“一千多年了!”接着“咳”了一声,又说,“也才一千多年!”
或许是说起了李白与杜甫、高适相见于梁园,引发了赵顼遐想,他看着韩维呵呵笑道:“我在府邸听说我朝有个‘汴梁四友’,名震遐迩,人向往之,你便是其中之一,有这事吗?”
韩维笑道:“这是好事者说着玩的,如何当得了准?”
赵顼说道:“好事者说的,也是一种口碑,只怕比御封钦准还要得人心。――既是四友,还有三人是谁?”
韩维说道:“是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
赵顼问道:“听说你排名在第一?”
韩维说道:“我年纪最大,要比他们痴长几岁。王安石最小,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二岁,吕公著比司马光大一岁,我又比吕公著大一岁。我固然排第一,真正名气大的却在后面。”
赵顼“噢”了一声,笑问道:“司马光和王安石相比,谁的名头更大?”赵顼这一问,是出于好奇,这样问法,也还有点孩子气。此时他的思维仿佛已被激活,在虚空中跳跃飞舞,韩维则对他的思维作出诠释和引伸。
韩维见赵顼兴致很高,笑说道:“在百姓妇孺中,司马光的名头大;在士子学者中,王安石的名头大。司马光六岁破瓮救儿,当时画形图影,广为流传,真正是天下妇孺皆知,但天下士子则以能结识王安石为荣。”
两骑马在河堤上并辔慢行,赵顼用马鞭轻轻的拍打着手掌,饶有兴味的听着韩维说话。这时他说道:“司马光是翰林学士,我在朝会上见过,为人稳健端方;王安石却是素未谋面,不知何以为士子所敬崇。”
王安石是韩维的好友,也一直为韩维所推崇。赵顼这一问,韩维倒要好好的把老朋友推荐一番了。仿佛是在斟酌词句,韩维说道:“文学与操守。”略一停顿,接着说道,“王安石的文学是不必说了,当年进士及第,欧阳修曾有赞诗。”
一听到有诗,赵顼来了兴头。笑道:“是吗?快说给我听听。”
韩维说道:“欧阳修赠给王安石的是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
赵顼说道:“‘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说得好,欧阳修对王安石果然极为推崇。王安石的答诗呢?”
韩维说道:“王安石回答说,‘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履尝倾广坐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答诗如此,陛下以为如何?”
赵顼说道:“蔡邕倒履迎王粲,后世传为美谈。王安石对欧阳修倒也不乏感佩之意。”
韩维说道:“酗酒狎妓,文人陋习,王安石滴酒不沾,食不重味。至于风月场中,王安石不仅不去,便是母亲吴夫人给他寻的侍妾,也被他退了回去。”
赵顼似乎对王安石很感兴趣,韩维提出了一个话头又突然煞住,反倒激起了赵顼的好奇。他忙问道:“有这等事?王安石如何不要侍妾?”
韩维说道:“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王安石在三司任职,家里也已有了一子两女。”说起王安石,朝中没有人比韩维更知根知底的了。王安石不仅和韩维交厚,还与韩维的哥哥韩绛是同榜进士,至于韩维的弟弟韩缜,当年还只是他们的“跟屁虫”。此时韩维两眼望着虚空,仿佛是回到十多年前。“一天王安石办完公务回家,”韩维接着说道,“晚饭时见多了一个侍女,还当是买来侍候母亲的。又见妻子望着自己笑,一时也没有会意。晚饭后王安石去书房,此女也跟了过去,端茶倒水的,这才知是母亲买来给自己做侍妾的。”
赵顼说道:“这倒有趣,王安石的母亲给王安石买侍妾,事先也不说一声?这女长得如何?”
韩维说道:“此女姓金,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模样儿也好。其实,她也是有夫有家的人。”说到这里,韩维又是一停。见赵顼一付期待着下文的神情,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女子的丈夫是一名押行漕粮的军官,因喝醉酒翻了船,判赔九十万钱。小小的穷军官哪里拿得出这许多的钱?眼见着要充军去了,此女只得头插草标,买身救夫。”
赵顼已经沉浸到韩维所说的往事中去了,见韩维略一停顿,忙说:“后来如何了?快说下去。”
“说来也巧,这一天王安石的母亲却好去街上遇到。”韩维说道。“吴夫人买金女,一来是行善救人,二来,王安石年近四旬,仕途飘萍,也得有一女子照料起居。王安石问明原由,忙叫人送回金女夫妻团聚,又奉赠九十万钱。当时京城的米价是五十个钱一斗,九十万钱可以买到近二千担米。这一送,王安石十数年的宦囊也就刮尽了。”
听到这里,赵顼双掌一击,说道:“难得,王安石真是难得!涸澈送波,恩同再造,此女能遇到王安石,也是她的造化。”
“其实,士子看重王安石的,还是他的淡泊功名。”韩维说道。“王安石父丧回金陵守制,这是仁宗嘉佑年间的事。三年守制期满,王安石告病不回京城复职,却在金陵设帐授徒。朝庭屡召不起,这一来,王安石的声名就更大了。”
难怪王安石名闻天下,便是听韩维这一讲,赵顼心里也生起了认识王安石的愿望。但他还有一个疑问,忙问韩维:“莫非王安石真的无意功名?十年寒窗,所为何来?不是说‘达则兼济天下’吗?王安石无兼济天下之志?”
“哪倒也不,”韩维说道。“王安石有一首词,颇能说明他的心志。”
听到王安石有一首词,赵顼顿时又来了兴头,忙说:“王安石的词吗?快说给我听听。”
韩维一笑,然后曼声念道: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是当时身不遇,老了
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到如今千载后,
谁与争功。
韩维念完,赵顼赞了句“好!”随即默然不语。他在慢慢的咀嚼回味,慢慢体会词意。他想:王安石自比伊、吕吗?王安石在金陵设帐授徒,便是如伊尹隐于耕佣、吕尚隐于垂钓吗?为什么父皇屡召不起?是在等商汤和周武?想到这里,赵顼的方寸之心,竟如急浪翻滚,不能抑止。他两眼发亮,热血上涌:“你能自比伊、吕,我便不能自比汤、武?”但这一想法一闪而止,父皇正在病中,有此想法,是为大不敬。他心潮渐平,两眼变得深邃,深邃得足以容得下山川大河,以至整个世界!
赵顼策马在汴河堤上挥斥意气、放飞心情的时候,宋英宗赵曙已躺在福宁殿里处在弥留之际。
福宁殿在后宫偏东,离内东门不远。这里地势高爽,花木掩映,是个宜冬宜夏之处。
此时宋英宗赵曙的病榻已移到正殿,太医们回天乏术一一离去,宰相韩琦和曾公亮守在病榻前,守望着赵曙的生命的最后时刻。
赵曙不到四年的帝皇生涯,便已燃尽了他的生命之烛。明黄色云龙锦被复盖着的躯体已不能感知冷暖,两眼睁着,目光停停的看着一个地方,他已经无力闭上眼睑,或许这是他对人间最后的长长的一瞥。意识如游丝,似有若无地飘游着,他想弄明白、却始终弄不明白如何要他当这个皇帝。
宋仁宗赵祯没有儿子,赵曙的父亲是濮安懿王允让,赵曙排行十三,小名便叫“十三”,自小在宫中长大。皇后高氏,小名滔滔,生母是曹太后的姐姐,也是在宫中长大。“十三”和“滔滔”结婚,人称仁宗娶妇,太后嫁女。或许便是因了这几层关系,赵祯最终把皇位传给了赵曙。
没有人事先问过赵曙的感受,仁宗驾崩,要赵曙继位,赵曙高喊着“我怕,我不做皇帝”跑出宫去,是韩琦一把抱住赵曙,喝令太监取过龙袍,给赵曙披上,并抱上龙床。
不知是因为烦政伤体还是忧虑伤神,赵曙践祚不久便病了,患的是“失心疯”,于是曹太后垂帘听政,便是在这个福宁殿里。
赵曙这一病便是大半年,病愈后,曹太后迟迟不肯归政,被韩琦强行撤帘,也因此弄得帝、后不和。赵曙向韩琦诉苦,说曹太后不慈。韩琦是怎么说的?“古往今来孝者甚多,如舜之孝则不多。父母慈而子孝,易;父母不慈而子孝,则不易。愿陛下如舜之孝。”话虽说得有理,但赵曙仍不免受着情感煎熬,在郁闷和不快中走完他的帝王之旅。
赵曙发出了最后一声叹息。这是用心发出的叹息,根本就没有声音。
宰相韩琦见英宗没有了声息,知道已经大行,喝令内侍急召太子。赵曙仿佛听到了韩琦的话,知道儿子赵顼马上就要接位了,他想说些什么,下意识的伸手去拉内侍,他的手动了一下,这一动耗尽了他胸臆间的最后一点气息,意识也随之飘逝。曾公亮急对韩琦说道:“韩大人,且慢去请太子,皇帝的手动了一下,只怕能活过来。”韩琦狠狠一跺脚,喝道:“胡说!张茂则,快请太子,皇帝活了便是太上皇!”曾公亮瞪了韩琦一眼,想说句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因为现在实在不是争吵的时候。
内侍好不容易在汴河堤上找到了赵顼,到了赵顼面前滚鞍下马,来不及向赵顼行礼,气喘吁吁的说:“韩琦韩大人、曾公亮曾大人请殿下急去福宁殿!”
赵顼一惊,心里明白宫中可能有了变故,一准是父皇不好了,不觉两行眼泪从眼框中滚落。韩维更是吃惊,因为他知道,若是皇帝大行,哪个王子先到灵前都有可能抢先登基。如果是这样,他所侍候的太子不仅不能接位,还有姓命之忧。他催了一句:“太子快走,迟则生变!”随即与赵顼快马加鞭,飞驰回宫。
赵顼在宣德门前下马,随手把马缰丢给了韩维,撒腿便往福宁殿跑。这是一条不短的路程,赵顼跑到福宁殿,刚踏上丹墀,因为紧张忧惧,跑得又急,叫了一声“父皇”,便瘫坐在地上。韩琦连忙上前扶起赵顼,半扶半抱着让赵顼在金装朱漆龙床上坐定,然后后退三步,躬身说道:“请太子即皇帝位!”接着又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嘴里唱道:“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琦一跪拜,曾公亮和从宫女太监齐跪伏下来,赵顼仿佛在半梦半醒状态中,却也知道自己已即了皇帝位,说了声:“平身”,声音喑哑,已没有往日的清亮。





正文 二、 曾公亮向赵顼保举了王安石
狗狗书籍 更新时间:2010-8-20 17:10:03 本章字数:6373

当前:第1/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