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熙丰遗事》第134/134页


文彦博说道:“我听说君实躬亲庶务,不舍昼夜,才有此一问,社稷所寄,庶民所望,诸葛亮少食而事烦之事,请君实引以为戒。”说完拱手作别,也上了肩舆,下人抬着飞奔而去。司马光见文彦博八十一岁而老益弥壮,自己才六十八岁,连走几步都气喘,不觉摇头叹息。吩咐司马康:“走吧。”下人们便小心翼翼的抬了起来。
多食,少事,心宽,说说容易,司马光便做不到。先帝视之为腹心,欲以皇子寄;太皇太后视之为干城,言行而计从,自当举一身以徇社稷,岂能自惜?
也是。司马光身膺执政才几个月,王安石所行新法明面上是厘革殆尽,其实不然。当年王安石行新法时,先是制置三使条例司总理全国新政,后由司农寺掌控天下常平新法,凡立新法,必先在条例司讲论,定出条贯。除各路转运司、州、县设有专人提举,另有察访使巡视监督,推行起来,也觉艰难。他司马光靠发几通诏书,下几道札子,没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就几个月能办成什么事?不说别的,就说免役法,大多数州、县宽剩钱已收足,用钱雇役何等方便?突然改复差役法,各式人役是好派差的?蔡京以五天时间在开封、祥符两县恢复了差役法,强差硬派,有意要弄得民怨沸腾,归罪于司马光,司马光是正人,如何知道蔡京有如此居心?罢青苗法,又有多少善后事宜?州、县官吏真如此听话?
还有使他不安的,吕公著和韩维并不十分支持他。成都转运判官蔡曚上表多说了差役法的好话,韩维上表参劾,说是附会差法。这是什么话?连差役法的好话都不能说,还复什么差役法?还有一件事,司马光欲废王安石的新经义,韩维提出可与先儒之说并行,于是王安石的新经义便没有能废。司马光能与韩维拉下脸来吗?朝野怎么说?御史又怎么说?吕公著与其说是支持他司马光,不如说是支持韩维。或者反过来说,韩维支持吕公著。好在韩维和吕公著甚顾大体,并未与他公开争论。
司马光到家时,午时刚过,一进府门,司马康一边替司马光除冠脱袍,又一叠声叫下人侍候午饭。尽管下人抬的肩舆十分的平稳,司马光仍觉着浑身不得劲。肚子倒是有点饿了,夫人张氏亲自存了半碗精白米饭,司马光拨了两口便放下了。稍停一会,用汤泡了泡又吃了两口,实在吃不下,由张氏和司马康扶着去臥室休息。
夫人张氏安顿好后,命一女婢给司马光打扇、驱赶苍蝇。司马光既感觉着热,偏偏又不出汗,那风扇在身上极不舒服。司马光挥手叫女婢离开,想小睡一会。待躺下之后,却又毫无睡意。一眼看到案上公文堆积,遂又挣扎着坐到案前,批阅起来。
一连几天,司马光都是这样,病既不见好,精神越来越不济。太医天天前来诊治,药配了不少,只是仍不见效。
就这样捱了十几天,渐觉秋凉。此时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再立常平钱谷敛散之法,因司马光正在病中,太皇太后和执政吕公著、韩维商议之后,即下诏施行。也就是说,范纯仁和吕公著、韩维三位执政又恢复了青苗法。太皇太后命梁惟简告知司马光,司马光即具折子进呈太皇太后,折子上写的是:“先朝散青苗,本为利民,并取情愿;后提举官速要见功,务求多散。今禁抑配,则无害也。”
司马光写这个奏疏,同意了范纯仁的意见,肯定了朝廷重新推行青苗法的做法。这一来不打紧,却又使得朝议纷然。刘挚的一道奏疏经太皇太后批过,送到了司马光的案头。刘挚写的是:
乃者朝廷患免役之弊,下诏改复差法,而法
至今不能成。朝廷患常平之弊,并用旧制,施行
曾未累月,复变为青苗之法。其后又下诏切责首
议之臣,而敛散之事,至今行之如初。此二者,大
事也,而反复二三,尚何以使天下信从!且改之
易之誠是也?君子犹以为反令。况改易未必是,徒
以暴过举于天下,则曷若谨之于始乎!
读了刘挚之表,司马光寝食难安。
接着苏轼上表说道:“熙宁之法,未尝不禁抑配,而其为害也至此。民家量入为出,虽贫亦足;若令分外得钱,则费用自广。今许人情愿,是为设法罔民,使快一时非理之用,而来虑后日催纳之患,非良法也。”
继苏轼之后,王岩叟、朱光庭、王觌纷纷上表乞罢青苗。当苏轼这四人的奏疏经太皇太后批阅后转送到司马光手里时,司马光是又惊又急,当即着人知会执政们入宫见驾,太皇太后传懿旨在延和殿议政。
司马光乘的肩舆一直抬到延和殿外,由司马康扶着下了肩舆,走进殿中。他见执政们俱已到殿,急匆匆直走到太皇太后帘前说道:“是何奸邪,劝陛下复用青苗法!”
司马光走向帘前的步履有点不稳,这句话却是说得声色俱厉。复行青苗法是范纯仁提议的,吕公著和韩维同意的,范纯仁听司马光如此说,大惊失色,抱笏低头不敢与言。吕公著和韩维对看一眼,没有做声。此时众执政无一人说话,气氛十分的沉闷,空气仿佛已经凝结,小皇帝坐在龙床上,一双眼睛吃惊的看看这个,又看看哪个。稍顷,太皇太后说道:“卿之言是也。常平仍依旧法,青苗钱更不支俵,旧欠免二分之息,只收本钱。此诏着即发至各州县。”
太皇太后说完,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但经此一来,执政中间,也就不无芥蒂了。
太皇太后并不知道执政们各怀微妙心理,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台谏官言,近日除授多有不当,众卿以为如何?”
若真除授不当,是宰相的责任,司马光是首相,自然责无旁贷。他说道:“朝廷既令臣僚各举所知,必且试用,待其不职,然后罢黜,亦可并坐举荐之人。”
吕公著立即提出了异意。他说道:“举官虽委人,亦须执政审察人材。”
司马光说道:“自来执政,止于举到人中取其所善者用之。”
这是什么话?韩维驳斥道:“光所言非是,直信举者之言,不先审察,待其不职而罚之,甚失义理。
韩维的话,已经有了火药味。吕公著接着说道:“近除用多失,亦由限于资格。”
司马光说道:“资格亦不可少。”
韩维说道:“资格但可施于叙迁,若升擢人材,岂可拘资格也?”
关于人材的资格之争,看似小事,其实却是在人才标准上的原则问题。司马光要的是熙宁前期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臣,连年纪八十一岁、早已致仕的文彦博和年纪七十九岁的范镇举荐了,文彦博固然是喜孜孜入朝了,范镇并没有应召。他说:“六十三而求去,七十九复来,有是理乎?镇以论新法不合得罪先帝,先帝弃天下,其可因以为利?”“因以为利”,先帝死了,我可以翻身了,继续反对新法了,做高官了?这种老臣,除了还能点点头或摇摇头外,还能做什么?司马光或许只要他们点点头或摇摇头?吕公著和韩维反对论资格,其实是要拔用新人。当年王安石组建置制三司条例司,其中的青年才俊之士便多为吕公著所荐。因了太皇太后的一句话,司马光、吕公著、韩维三人在太皇太后帘前一递一句的争论,吕公著和韩维两人双辩司马光,尤其是韩维,直斥司马光之非,司马光语塞,心中不快,脸色愈见其灰暗。范纯仁此时自然不会帮司马光说话,安涛、李清臣二人置身事外,或许,他们私心希望这种争论更激烈一些?不过太皇太后并不希望再争论下去了。她说道:“这事不必再议,卿等告退。”
离开了延和殿,司马光因想几日未到都堂,打算先去都堂看看再回府中。
通议事都堂在原中书省南厅,可以不出宣德门,从大庆殿往西,也不过一里多路。司马光在中书省门口下了肩舆,缓步踏上台阶,不经意间见台阶一侧的紫薇花枝招展,因迭经秋风,花色已显灰暗,便是绿叶也失去了春天的鲜活和夏天的厚重,呈现出了凋零前的衰败。司马光微微慨叹。他偶一回头,才知范纯仁、韩维和吕公著并没有跟着前来通议事都堂。心想,自己也不过过来看看,看有什么要紧公文未曾处理,原也并非议事,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倒是几个属员见司马光来到,又是弯腰拱手,又是唱喏请安,闹了一出虚礼。
司马光来到自己的案前,一眼瞥见一封公文放在案上显眼之处,拿起一看,原来竟是自己上给太皇太后的一份札子,太皇太后看过之后交由三省通议后再进呈。札子上写的便是请复青苗法,而在“今禁抑配,则无害也”下面,划了一道红杠。司马光见了先是一愣,忽然想起就在刚才,自己还在延和殿太皇太后帘前喝问“是何奸邪,劝陛下复行青苗法”,自己请复青苗法的札子明明白白的放在都堂之内,每一个执政,每一个堂吏进来便可看到,他们会怎么说?
司马光觉得心里一阵烦恶,手足顿时绵软无力,渐渐的瘫坐下来,嘴里努力喊出一声“快抬我回府”,连脑袋也搭拉下来。几个堂吏忙不迭扶起司马光,与司马康一起,把司马光抬上肩舆,急奔回府。
九月,汴梁城内菊花盛开。御园菊圃起了一千盆,太皇太后命内侍检好的给司马光送了五十盆。菊花凌寒傲霜,称之为花中君子,历来为文人所雅爱,但此时司马光已臥床多日,不能起身赏菊了。天仿佛也病了,布了一天的阴霾,潇潇的下起了雨。这雨仿佛不是下在地上,而是带着愁思下在了心里。于是人们感觉心里涩涩的,落漠中带了点感伤。
其实司马光何止不能起来赏菊,他心里连点感伤都不可能有了。除了断断续续细如游丝般的呼吸,他已没有了一点生命存在的体征。
司马光从通议事都堂抬到家里,便没有能再入朝。确切的说,是再也没有走出过大门。宰相生病,下属臣僚自当前来探视,都堂的堂吏也每天都来拿走司马光已批阅的公文,再送来新的公文。直到那一天,他身不能下床,手不能承受一纸之重,眼不能见纸上之文。司马光要司马康给他读,代他写,司马康哭了。司马光说:“死生命也,宰相能身徇社稷,幸之极矣!”
司马光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已失去了对外界感知的能力,无所谓痛苦,也无所谓欢乐。他的思惟游离于躯体之外,由一丝气息所维系。忽然,他的眼中现出了一点灵光,这是一种意识和感知的最后凝聚:是举步跨向彼岸时的犹豫?抑或是想起了还有国事未曾交代?一刹那间,灵光消失了,仿佛听到了一声叹息,――用最微弱的气息向这个世界发出的最后呼唤,他的生命归于寂灭。
司马光死了,本书也可搁笔了。
司马光死在宰相任上,真个是哀荣无比。据史书记载:“太皇太后哭之恸,帝亦感涕不已。明堂礼毕,皆临奠。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御笔表其墓道曰:‘忠清粹德之碑’。”*
“百姓闻其卒,罢市而往吊,鬻衣而致奠,巷哭而过,车盖以万千数。京师民画其像,刻印鬻之,家置一本,饮食必祝焉。归葬陕州,四方来会者数万人。”
以上的记载,即便有所夸大,也不会不是事实。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颗政治明星,王安石是殒落在山野,众大臣要吊唁也有所不便,司马光殒落在任上,丧事之盛,非王安石所能比。但司马光的“粉丝”绝对多过王安石,这也是事实。“粉丝”追星是不需要理由的,追司马光有一个最大的理由,他在六岁时曾经“破瓮救儿”。司马光从元祐元年闰二月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年九月去世,做了半年多的宰相,究竟为社稷为庶民做了多少事,反倒是不重要了。
司马光死后,由吕公著接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到元祐三年四月死,做了一年多宰相。韩维却在元祐二年七月便被罢黜了。是御札――其实便是太皇太后手札付中书省的,说是“门下侍郎韩维,尝面奏范百禄任刑部侍郎所为不正。辅臣奏劾臣僚,当形章疏,明论曲直,岂但口陈,意欲无迹,何异奸谗!可罢守本官,分司南京。”
太皇太后这是“欲加之罪,何谓无辞”。实际是因韩维不同意司马光的做法,渐渐成了司马光的对立面,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对立面。吕公著上疏说:“自来大臣造膝密陈,未尝须具章疏。维素有人望,忽然峻责,罪状未明,恐中外人情不安。”中书舍人曾肇上表说:“古者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岂必具案牍为事!今陛下责维徒口奏而已,遂以为有无君之意,臣恐命下之日,人心眩惑,谓陛下以疑似之罪逐大臣。”高太皇太后是相当固执的,吕公著、曾肇的奏疏留中了,也就是收下后置之不理。
继吕公著之后是吕大防为相,直到高太皇太后死。枢密院则以安涛为知枢密院事,范纯仁仍是同知枢密院事。
此时朝中朋党林立,有以程頣为首的洛党,以苏轼为首的蜀党,以刘挚为首的朔党,勾心斗角,互相攻讦。这些“贤人们”都把国事抛在脑后,大打起派仗来了。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仍在反复。
从宋神宗赵顼死由高太皇太后权同听政,到元祐八年九月高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前期是厘革王安石新法,后期是朋党之争。至哲宗亲政,李清臣首开绍述之议,至于章惇柄国,重行新法,元祐中人又纷纷被眨。章惇素恨司马光和高太皇太后,在任宰相之后,曾要掘司马光之坟,去高太皇太后之谥号。其间故事,不在此处叙述了。

久久电子书 http://www..gouyg.com - TXT电子书免费分享平台

Web2.0小说网站,和好友一起上传、下载、分享TXT全本小说。

所有小说仅供试阅,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阅读全本请购买实体书。

--------------------------------------------------------------
-->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当前:第134/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