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医》第59/211页


  宣佑宫中,赵祯很忧虑的坐在龙椅之上,事实上赵祯他不得不优虑,因为如今大宋的情况,已经开始有些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向,不是他想要的那种,他已经开始感觉大宋有江河日下的趋势。
  参知政事宋绶的话,让赵祯认清楚了这种趋势的来源,但是性格有些懦弱的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官员的增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朝廷有科举,必须要增加官员,否则那些读书人,就没有了进入官场的渠道,会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而官员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蒙荫制度带来的,想朝廷不增加官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科举和蒙荫制度。
  但是可能吗!取消科举,多么荒谬的事情,科举取才,关系到大宋的江山社稷,大宋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出身科举,一旦取消,恐怕整个大宋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取消蒙荫制度,更是不可能,朝廷文武百官怎么都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以吕夷简为例,吕家五个孩子,全部都是蒙荫而入仕,如果取消蒙荫制度,那些为大宋辛苦操劳几十年的文武大臣,不反了才怪。
  不能取消科举,不能取消蒙荫,赵祯和朝廷,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宋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俸禄支出也越来越多,户部的银钱缺口也越来越大。
  宋绶所说的其他三个问题。在赵祯看来,都是不得不出现地问题。
  大赏群臣,致使户部财政紧张,赵祯一点都不觉得愧疚,毕竟他刚刚亲政,如果不对文武百官表示表示。收拢一下人心,谁知道那些官员会怎么说,难道一上来就直接减百官的俸禄,傻子皇帝才这么干,不过仔细想想,一亲政就加上百大学士,所有的官员基本都加上一个虚衔,造成户部增加将近二百万贯的支出,确实有些过分,不过事情已经做了。难道一点理由都没有就将那些职务给撤了,百官还不闹翻天啊!
  宗室开支的增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那些孩子都是赵家地骨肉,难道让他们一出生就吃苦啊!宗室开支散叶。给他们的父亲加封,这是太祖时期留下的规矩,是为了让赵家宗室更加繁荣,太祖留下的规矩啊!赵祯敢违抗吗?
  至于军费开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夏元昊野心勃勃,加上地方军队三十年没有动过,从厢军挑选精锐补充禁军。强干弱枝的方针政策,也是太祖留下的规矩,况且这时保持大宋安稳最好的办法,难道因为户部没有钱就废掉,那个大臣敢提出这种建议,恐怕马上会被发配岭南。
  想来想去,宋绶提出的这些钱,都是必须要花的,一点都不能省。既然支出不能减少,就只有想办法增加收入了。
  这些事情不但赵祯明白,下面朝廷七大重臣也都明白,所以他们都在忧虑,忧虑地原因,就是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了。
  “增加两税?”宰相李迪看着左右的同僚,说出这个最简单,但是最愚蠢的办法。
  “万万不可,增加两税只能解一时之燃眉,但对社稷的破坏却很久才能消除,杀鸡取卵地事情,不可为!”李迪的话刚刚出口,就被宋绶极力反驳回去。
  “启禀官家,我们可以铸大钱,以解燃眉,用包铁铜钱代替现在的铜钱,这样产铜不足的问题就解决了,用大钱兑回小钱,然后把小钱回炉从铸大钱,这样短期就能获得大笔的银钱,足够缓解户部银钱不足地缺口。”李迪的馊主意刚刚被驳回,蔡齐就提出一个更加馊的主意。
  “铸大钱,说地轻巧,包铁钱一旦出现,民间恐怕就会学着铸包铁钱,甚至纯铁钱也会跟着出现,到时大宋铜钱就会贬值,虽然可以一解燃眉,但是几年后对大宋的危害更大,更加不可为。”宋绶不愧是兼着三司使的执宰重臣,对大宋经济的了解比其他几位重臣深的多,对李迪和蔡齐的馊主意一个接一个批判说道。
  宋绶的批判让这些重臣怒目而视,但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吕夷简看着官家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沉吟片刻,又一个馊主意出现了。
  “我们可以加大发行交子,换取民间地铜钱,大宋民间百姓富足,手中积累大量财富,这样就可以弥补户部的缺口了。”吕夷简有些忐忑的说道,他虽然是大宋宰相,但是在经济财政方面,却没有宋绶了解的深,话说出来,马上看向宋绶,希望这个三司使不会再次反驳批判。
  但是吕夷简失望了,他的话刚刚说完,宋绶马上再次出列反驳说道:“万万不可,交子从收归朝廷一来,一直保持定量的发行,开心整理主要原因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银钱为交子做备付金,一旦交子加大发行量,势必使百姓拿更多的交子兑换现钱,现在朝廷户部已经没有多少银钱,根本不能支付这些交子的兑换,如此一来,交子就会严重贬值,朝廷在交子上建立的信用就会失去,到时对户部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啊!”
  赵祯听到这里终于火了,正好手边有一杯甘龄送过来的提神清茶,站起来抓着茶杯使劲向地下一摔,怒声对宋绶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么可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大宋一百二十万军队,因为积欠饷银而哗变,到时不用西夏和辽国出兵了,大宋就已经跨在饷银上面了。”
  “启禀官家,微臣请废三司钞引制,改为现钱交易!”看到火大的赵祯,宋绶心中感叹,他说这么多话,就是为了引起赵祯的怒火,然后为这番话的通过打下基础,因为他知道,如果官家赵祯犹豫不决的话,废钞引的事情,百官肯定不会同意,而钞引制度现在漏洞百出,成为贪官勾结商人贪污钱财的主要手段,这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朝廷官员,水实在太深,如果官家赵祯不能下定决心,他绝对不敢提出这种建议。
  废钞引,改现钱!宋绶的提议一出,其他几位朝廷重臣再次愣在那里。
  钞引制度来源于大宋的入中制度,所谓入中,就是后世的异地支取。
  北宋时期,秦凤、永兴军、河东三路长期屯驻重兵,军储不可少缺,但是三路本地的租赋不足养兵,而从各地调集银粮又负担太重,而且太过扰民,所以就入中制度。
  所谓入中,就是商人收购边疆的银粮,存到当地的三司转运衙门,得到存入凭据后,就可以用凭据从汴京或者其他地方异地支取存入的那些物资,或者商人将银粮存入汴京,从边疆支取也可以,这就是入中制度,不过是异地支付的早期形态。
  随着盐法和茶法改革加入入中,大宋的盐、茶贸易,从朝廷独家买卖,发展到朝廷收,商人卖,从此官商勾结在一起,开始瓜分盐茶之暴利。
  而盐茶钞引就是官商勾结谋取暴利最好的方法,由于盐茶的买卖,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商人只能从朝廷官员那里,得到盐茶钞引之后,才能得到买到盐茶货物,运到北方谋取暴利。
  本来依照入中的规矩,百贯的盐茶钞引,从产地运到北方,就可以获得十五贯的免税货物,这十五贯的免税盐茶,就是商人的利润所在。
  但是真宗之后,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夏竦这北宋第一大贪官,这厮端是了得,居然将百贯的盐茶钞引,以五十贯的价格卖给商人,从中收取商人的巨额贿赂,之后,官商开始勾结,百贯盐茶钞引的价格,最低居然卖到十贯一张,朝廷从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才导致如今户部无钱的尴尬局面。
  而赵祯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都从盐茶钞引中获取过巨利,如今宋绶要废掉盐茶钞引,改为现钱制,如此一来,无论商人和朝廷官员,都将无法从中获取暴利,到时肯定会找宋绶的麻烦,可见宋绶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敢对官家赵祯说出这个提议。
  “废!废盐茶钞引,实行现钱制度,如果再弄不来钱,朕就找夏竦的麻烦,如果不是他,盐茶钞引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盐茶现钱还不行,朕就让那些从盐茶钞引中谋取暴利的商人和官员的钱,全部吐出来!”气头上的赵祯,听到宋绶的话,马上想到这位臣子提出这个意见,承担多么大的压力,如果不支持他,恐怕盐茶这块的损失,会越来越大,聪明的赵祯借助怒火,大声的咆哮说道,并传出一个明显的讯号,让朝廷的官员不要阻挡盐茶现钱制度的实行,否则就要翻旧帐了。
  果然,赵祯的怒吼声被其他几位重臣深深记在心里,宋绶心中暗爽的同时,吕夷简等人,都在暗自揣测,盐茶现钱制度的实行,肯定会引发很大的风波,他们这些人,是支持,还是反对呢!官家说的这么决断,是真心要改革,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都是珍惜羽毛的朝廷重臣,盐茶钞引的事情,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赵祯真的翻旧帐,对他们有没有好处呢!
  这一刻,他们都在衡量着弊端,考虑今后的政治倾向和以后的路!
  第四卷 第一次官场起伏
  第八章 《明道谏官家》
  三边士卒哗变的事情,没有传到汴京城百姓的耳中,这种因为朝廷没有发银饷而发生士卒哗变的事情,绝对是朝廷的丑闻,捂着都来不及,谁敢大嘴巴到处说啊!
  六月的傍晚,一天的酷热渐渐消散,在家中躲避酷暑的汴京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明月舟桥夜市,也拉开帷幕,各种点心小吃摊子,纷纷摆了上来,迎接着前来品尝的汴京百姓。
  太和楼位列汴京十大名楼,位居闹市,金壁辉煌,端是不凡,加上楼中层出不绝的顶尖风尘美女,吸引着汴京王公大臣、士子富豪纷纷前往。
  太和楼一间贵气十足的厢房之中,赵磊听着歌妓的歌舞,等候着王素的到来,昨天就已经约好的会面,时间已经迟了半个时辰,却迟迟没有等到王素的到来。
  奇怪,今天太和楼生意有点差啊!平常那些朝廷百官,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啊!师兄也没有来,难道朝廷出了什么事情?赵磊心不在焉的听着歌舞,心中疑惑的想到。
  “哈哈!三绝兄,真是人生有相逢啊!这么多天没有见,三绝兄风采依旧啊!有缘,有缘啊!”厢房的大门被推开,没有通传,许久没有碰面的柳永柳三变,就一脸讥讽笑容的走了进来。
  “确实有缘,你是三变,我是三绝,这外号还都是从官家口中传出来地。除了有缘,还真没有其他解释了。”赵磊看着柳永淡笑说道。
  柳永进来厢房,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赵磊的对面,拿起酒壶,端起给王素准备的酒杯。倒满一杯,一饮而尽。
  “好酒!十五年汾酒,够味!”柳永吧唧着嘴,点评说道。
  看着赵磊一脸淡笑,却不说话,柳永突然说道:“听说三绝兄因为治死人,被贬官为民了。”
  “在下从来没有承认过治死人,也从来不认为会治死人。”赵磊声音淡然,但语气中强大的自信,就是狂傲的柳永。也被感染,开始相信赵磊是冤枉的。
  “朝廷不是个好地方,凭三绝兄地才能,不过进入月余,就被嫉贤妒能的小人给踢了出来。难道三绝兄认为官场真的是久留之地吗?”柳永突然一改讥讽狂傲的神态,苦口婆心的对赵磊劝说到。
  赵磊听到柳永的话,马上明白了柳永的来意。
  从赵磊贬官为民之后,赵府接到很多酒楼老板的请贴,希望赵磊能够到这些酒楼经常坐坐。指点一下酒楼的歌舞。
  赵磊虽然不太明白这些酒楼的意思,但是出身风尘地白馨兰,却明白这些酒楼。想招揽赵磊为他们写一些诗词,毕竟赵磊文、医、匠三绝汴京,得到官家的赞许,能请到赵磊到酒楼坐镇,就像柳永坐镇的权和楼,只是因为一位超级明星的存在,生意就压其他酒楼一头,隐约成为汴京青楼之首。
  虽然酒楼出的价钱很高,高到能买下整个赵家折扇铺。但是赵磊却丝毫没有为酒楼美女做诗作词地念头,纷纷推脱了。
  而今天柳永来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劝说赵磊,离开官场,做个潇洒而自由的词人。
  像你一样,无妻无子,死了都没有钱下葬,让全汴京的妓女凑钱给你下葬吗!难道有人觉得颠沛流离、一生辛酸地柳永,很幸福吗!虽然喜欢你的词,却很不认同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做人实在是太失败了。赵磊看着柳永,摇摇头,有些怜悯地想到。
  “你来到汴京,显示才华,只是为了进入官场吗?”柳永看到赵磊摇头,知道两人是陌路之人,目标更南辕北辙,根本不可能有重合的机会,所以直接放弃劝说的打算,朋友聊天一样好奇问道。
  面对柳永很平常的询问,赵磊点点头说道:“不错!升官发财、光耀门楣、出人头地、一展抱负,这就是我来汴京的目的。”
  “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曾几何时,我也曾这番想过,但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柳永想起自身的遭遇,感慨的说道。
  “当年官家年少气盛,所以对三变兄处置过重,如果三变兄肯像官家认个错,在下可以保证,官家一定会重用三变兄地,毕竟官家对三变兄的词文,还是很欣赏的。”赵磊开始做和事老,调解眼前词坛宗师和当今皇上赵祯之间的恩怨。
  柳三变听完赵磊的话,摇头笑笑,沉吟片刻,看着厢房烛光,沉声说道:“三石兄!你以为没有傲骨的柳三变,还是柳三变吗?”
  赵磊哑然,的确,柳三变天生傲骨,他谁都不服气,就是大宋皇帝,他也敢讥讽顶撞,是愤青的代表和模范,让他和赵祯弯腰,确实比打死他还难。
  而官家赵祯,那可是大宋的皇帝,让他给柳永弯腰,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赵祯和柳永的矛盾,永远都不能调和了。
  “在下知道三变兄不愿折腰于皇权,所以不想让三变兄做不想做的事情,三变兄也不要为难在下,让在下做不想做的事情。”赵磊举起酒杯,对柳永示意说道。
  “好!”柳永举起手边酒杯,一饮而尽杯中美酒。
  “既然三石兄认定宦海浮沉,三变就送三石兄兄一份大礼!”柳永喝完酒豪爽大笑说道。
  “什么大礼?”赵磊好奇问道。
  “权和楼背后的东家,就是赵家宗室中的濮安王允让!”柳永神秘的说出权和楼背后神秘的东家。
  “商王之子。右千牛卫将军,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在宗室中地位仅此于孟王地濮安王允让!”赵磊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低声的对柳永求证说道。
  “不错!正是他。今天三变做客濮安王府,从中得知一个秘密消息,昨夜三边使者连夜进京,听说三边士卒哗变了,而且是因为三月未发饷银,最重要的是,户部已经没有银子发各地饷银了。”柳永冷笑着低声说道,他知道朝廷目前的尴尬局面,就是因为某些蛀虫,中饱私囊。所以才造成三边的兵变。
  “这么重要的消息,濮安王怎么会告诉三变兄呢?”赵磊一脸疑惑地问道。
  “谁知道,也许是濮安王故意告诉我,然后借我的口,告诉三石兄吧!”柳永装着很无辜无意的说道。
  说着也许无心。但是听着却很有意,听到柳永的话,赵磊第一个念头就是,宗室中这个地位仅次于孟王的濮安王,在示好于己。

当前:第59/21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