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排行榜》第76/79页



2、英国歌手/电吉他手Jeff Beck的歌曲,是他1967年首张专辑的同名歌曲。

176页

1、 唐纳德・费根(Donald Fagen):斯坦利・丹乐队的灵魂人物之一。乐队解散后,他的首张solo专辑The NIghtfly,是一张极具经典性的专辑,充满肯尼迪时代的怀旧气氛,浪漫却不多愁善感。专辑虽然相当成功,但他却陷入瓶颈,直到十年后的1993年,才出版第二张solo专辑Kamakiriad,由斯坦利乐队另一灵魂人物Walter Becker制作,两个人又走在了一起。

2、 小沃尔特(Little Walter):本名Marion Walter Jacobs,芝加哥蓝调大将,可说是战后蓝调口琴第一人。他用无与伦比的热力将口琴的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畅快而惊人。小沃尔特最著名的搭档是拥有迷人嗓音的Muddy Waters,两人合作始于1948年,激发的能量火花至今仍令人眩目震颤。50年代初,两人的拆伙令人扼腕痛惜,但此时的小沃尔特已逐渐成为独立的巨星,他和乐队之后几年间灌录的作品都展现出惊人的口琴造诣,并开发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从1952到1958年间,他们共有十四首榜冠军曲。然而好景不长,进入60年代,这位传奇一时的蓝调口琴大师因酗酒而开始技艺蹒跚,曾经英气逼人的脸上也布满疮疤。然而小沃尔特暴戾的脾气依旧。1968年他在一次街头斗殴中伤重弃世,年仅三十七岁。

179页

1、 墨菲定律最原始的条文是:“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会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随后这个原始句型有为数众多的变体,来自不同的人。其最早的出处来自爱德华・墨菲,一个工程师,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项目是将十六个火箭加速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十六个加速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上。于是墨菲做出了这个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会上引用。多年后,这个定律进入了习惯语的范围,产生大量充满创意的“消极”想法;例如:“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等等。

180页

1、 位于伦敦国王十字区(Kings Cross)的一个综合性场所,里面有电影院、现场音乐表演、舞厅、餐厅等。

2、 标榜纯天然、纯手工、无基因改造等等的健康薯片。

186页

1、 圣诞节后一日,12月26日。有钱人将圣诞节过后剩下来的食物,用当初买东西回来装的箱子装好,在26日丢出家门外,而穷人这时可以上街去,看哪一家门口有礼盒,捡回家去过他们的节日。

187页

1、 英国犯罪冒险题材的电视剧集,1966年到1967年间播出,共播出了三十集。Steve Forrest饰演人称“男爵”的主角John Mannering。

2、 也是英国60年代的电视剧集。主角是一名伦敦私家侦探。它的主题曲也相当知名,是由Ron Grainer作曲。

3、 1986年于英国开始出版的灵魂音乐杂志,主要以贩卖邮购唱片和CD为主,标榜有四十到五十万张的存货。

4、 英格兰台球高手,20世纪80年代曾拿下多项国际台球公开赛的冠军。( Www.【久久电子书 gouyg.com 免费小说TXT电子书下载】)

195页

1、 60年代美国组合The Shangri-Las的歌曲,内容描述一个女孩爱上一个飞车党的男孩首领,但受到家庭压力而被迫提出分手,男孩在飙车离去时出车祸身亡。

第四部分
注释(14)

2、 60年代的美国二重唱组,由Jan Berry与Dean Torrence组成。音乐风格以加州冲浪摇滚(surf rock)为主,有过十三支冠军单曲。

3、 这首歌的歌词是关于两辆车飙车竞逐,而其中一辆在著名的死亡弯路飞落坠崖。

4、 60年代的英国女歌手。Terry是她在十六岁出道时创作的成名代表作,因为内容属于死亡类型(death genre)音乐,在当时BBC以保护大众道德为由予以禁播,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八卦新闻。

5、 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

6、 这首歌正确的歌名是Honey,内容是一名男子对已逝的女友(或妻子)的怀念。

7、 1983年的电影。描述一群大学同学因为其中一个自杀身亡的好友的葬礼而重聚一堂,并藉此重新回顾自己的人生,是80年代回顾60年代的名片。

8、 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美国电影导演。《体热》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前面的《大寒》也是由他执导。两部电影都是由威廉・赫特(William Hurt)主演。

9、 Marvin Gaye演唱的歌曲,纪念为人权奋斗而牺牲的人们。这里的亚伯拉罕指的是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马丁是黑人民权领袖金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约翰是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Kennedy)。三人都遭暗杀而死。

196页

1、 来自英国伯明翰的重金属摇滚四人组,成立于1970年。创始团员有摇滚大将Ozzy Osbourne(主唱)和Tony Iommi(吉他手)。

220页

1、 以Scarborough Fair/Canticle,The Sound of Slience等曲子成为60年代最成功的民谣二重唱,以致高中教师拿他们的歌当做教材。“西蒙和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于1970年分裂,保罗・西蒙和亚特・葛芬柯各自展开个人歌唱生涯,而其景况再也无法达到解散前的专辑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那样的盛况。由于他们的成名曲都是保罗・西蒙写的,亚特・葛芬柯随后出版的个人专辑大多由不同的写手写词作曲。除了歌唱,他还主演了《毕业生》导演Mike NIchols的电影《22支队》,以及英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罗格(Nic Roeg)的神秘电影Bad Timing(1980)等片。

2、 Solomon Burke(1936- ):早期灵魂乐最重要的先锋,影响深远,但其歌曲从未进入热门排行榜。所以这里萝拉故意装作不认识他。

221页

1、 负责诠释乐曲之旋律及其变化。常用的乐器有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单簧管、长笛、颤音木琴、口琴等,甚至小提琴和歌手都可以被归为此类。

当前:第76/7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