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19/29页



曾经因为他的顽固不化的“怪念头”而遭常规的轮胎翻修商讥讽的卡弗,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已被戴上了富于创新精神的天才的桂冠。《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将卡弗称为“爱荷华州的最富有和最聪明商人之一”。约翰逊总统将奖励出口的总统“e”级优秀奖授与该公司,而全国轮胎经销商和翻新商协会则将他选入了轮胎业名人馆。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 习惯五

牛一样的勤奋――勤奋耕耘,永不疲倦陈丽华――紫檀王国里的女当家,一位拥有亿万资产的女强人,她靠的就是勤奋,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成就了一生的辉煌。她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要想在21世纪生存,做现代化的高效能人材,必须珍惜时间,勤奋上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勤 奋《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真正勤奋的人,就是拥有狮子一样的野心,『乳』虎一样的活力,狼一样的凶残,牛一样的勤奋,10年至少经历3到5次巨大挫折而仍然站立者。”福海集团总裁罗忠福认为,一个人不能把握机遇就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一个人只靠机遇,一样不会有大的成功,惟有实干者,才会有牢靠的立足根基。

人材范本:陈丽华――付出了,必有回报创业的路上,充满艰辛、坎坷。不为挫折所屈服的人才是强者,陈丽华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勇往直前。

富华集团老总陈丽华做事十分认真,事事创第一,做家具时,她要求按照皇家的定制,按照故宫博物院里家具的式样做。“要做就做宫廷工艺”,做极品是陈丽华的目标。工匠们招来了,培训工作也在艰难地进行。然而,她最需要的是大量的名贵木材,这些比金子还要贵重难求的紫檀木、乌木、黄花梨、鸡翊木、金丝桶木在哪里呢?

根据记载,在中国明代,由于紫檀备受皇室喜爱,开始大规模采伐,很快便将国内的紫檀木采光,继而又派官员赴南洋采办,到明末清初,南洋各地的紫檀木也基本上被采伐殆尽,此时全世界的紫檀木绝大多数汇于中国。清朝末年,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为慈禧60大寿和同治、光绪皇帝大婚使用,紫檀木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复辟时又将仅有的紫檀木全部用光。

所幸的是,生长极慢的紫檀历经近400年的繁衍生长,在缅甸、在金三角、在那里的深山老林人迹罕见豺狼出没的地方,终于又长了出来。

这些年,陈丽华携带巨款8次率人奔赴缅甸,在金三角她坐过汽车、电瓶车、摩托车,也骑过驴,不会骑就抱着驴脖子,甚至还坐过自行车后座。在山顶上,望着山下比火柴盒还小的汽车。她体会到了“什么可怕,最高时最可怕。”在草路边的洞里,蛇的目光幽蓝狠毒,陈丽华和她的手下只能颤颤巍巍地避让而行……

最险的一次莫过于遇到了“七里蜂”,陈丽华事后还是心有余悸。那是在缅甸的深山里,陈丽华他们停下车大家方便一下,遇到了七里蜂,那是一种能追人七里不罢休的马蜂,把陈丽华他们的车围得整个全成了黑『色』,蛰的车当当当的响已经分不出点儿来。他们关门晚了一点,进来四个马蜂。把陈丽华他们蛰得脊背和脸当时就肿了,当地向导嚷道:快解手,用手捧着『尿』,蛰哪拍哪儿。车里有男有女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但司机嫌『尿』脏,没让往脸上拍。不到半个小时,脸肿得像一个皮球,眼睛都看不见了,用『尿』拍过的地方就是一个红点,再把黄水挤出来就问题不大了。过后没多远,陈丽华就看见一个小孩躺在沟里被蛰死了,浑身像盖满了黑树叶,实际上全都是马蜂,那次可把陈丽华吓坏了。

陈丽华的艰辛付出,终于结出了金灿灿的果实,中国紫檀博物馆终于展现到了世人面前。她创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神话,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紫檀之王”。

人材精点:勤奋创造一切

陈丽华是怎样一个人?她曾8次奔赴缅甸,坐过汽车、电瓶车、摩托车,甚至还骑过驴,她被马蜂蛰过,但她毫不退缩,因她有理想,她坚信:勤奋创造一切,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

人材启示: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惟一捷径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惟一捷径,劳动创造了一切,付出了必有回报,我们只要拥有了勤奋,也就拥有了成功的法宝。

高效能人材勤劳启示录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与他们的辛苦实干分不开的,他们的每一份收获,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与汗水。

比尔 盖茨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现代高效能人材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

要记住这句老话:“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现代高效能人材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当成功者开始集中力量行动时,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他以前错过了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的事业。

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富翁,而只是空谈家。“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

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屈,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

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只要专心一致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你的命运,也不可能让你拥有财富,只会耽误你的光阴,使你没有时间去取得财富。如果你想要“赶上好时间、好地方”,就去找一项你能够拼一拼的工作,然后努力去干。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就会把财富女神召唤来。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惟一捷径

天道酬勤。没有一个人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一连串儿的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之事。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勤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成功者的业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鲁迅说得更清楚:“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

任何事情,惟有不停前进方可有生命力,学习更是如此,不前进就是后退。学校不是享乐的天堂。在这里,人材云集,快节奏的生活,高度的竞争又时刻令人体会到一种莫大的压力,潜移默化地催人上进。这其中不乏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

有一位知名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19楼蜗居的时候,我曾一度同一位年岁不很大,但沉默寡言的中年教师住对门,他就是被称作“中国文科的陈景润”的裘锡圭教授。别的我似乎忘了,但依稀记得他那十点五平米的房间,朝北,漏水,最靠角落,且房内四周从地板到天棚堆的都是书。他是古典文献专业的,我没有听过他的课,平时也很少说话,只是见面点头而已。

有回我上厕所,发现他蹲在那里,还在一页页地背字典、看辞书。人家告诉我,这不是第一次。

在图书馆阅览室里,他总是用最快节奏的步子走到书架旁,抽出一本书,又一溜小跑地赶回座位,那动作,倘若录下来,活像电视动画片里匆匆赶路的人物。

当我们的孩子已追逐戏闹在楼道里的时候,他仍是了然一人,整天钻在书堆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他仿佛生活在距今几千年前的另一个世界里。在这门神秘的小屋里,他写出了郭沫若赞为“至确”的考据文章,辨识了大量的战国出土竹简;在这间神奇的小屋里,他争分夺秒,努力拼搏,登上了中国古文字研究的一座又一座巅峰。

他也有娱乐的时候,那是在水房。他洗着衣服,会突然发出几句京剧唱词的狂吼:“穿林海――,过雪原……”声音很大,在他身边没有准备的人会吓一跳。他急急忙忙洗完衣服,端着脸盆,又大步流星地钻回了那间小屋。

像上面这位学者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深深地知道成功是由勤奋铸造的。他们从不浪费时间,充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勤勤恳恳,为事业而奋斗着。要知道,成功是不会从天上掉来下的,只知享乐,怕吃苦、怕付出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必得被时代所淘汰,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要想成为现代高效能人材,必须深深地了解这个道理。而关于这一点有人比我们理解的更深刻。

当前:第19/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