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22/29页



李一奎的成就实在太多了,他似乎太成功了。但他在总结自己的业绩时,谦虚地指出自己的成功源于他勤奋工作,他每天工作达16个小时。因而,可以这样说,勤奋造就了李一奎的成功。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 习惯六

孔雀开屏,新意迭出――不断更新,敢于超越敢于向历史挑战,敢于向现在挑战,也敢于向未来挑战,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力量,著名的广告人叶茂中,就是这样一位不断超越自我、敢于向时代挑战的人。正是因此,他才得以不断创新,才使得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广告界,拥有辉煌成就,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断

中国互联网实验首席分析家方兴东曾说过:“能够成功挑战现有的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并且确定更加合理的规则的人,才是真正成大事的人。”

人材范本: 叶茂中――用创新去吆喝超人的思考力是成就大事之人应该必备的。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使自己的未来幸福而美丽,那你就得有超人之处。而这些超人之处也是思考与创新的产物,思考创新,应该是我们成就大事的好习惯之一。

创意的广告天天播,也许你不知道叶茂中是谁,那你总该听说过“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地球人都知道”的广告词吧,这些都是叶茂中的创意。叶茂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凭着他不断涌现的创意『性』的点子,取得了无数次的成功,可以说叶茂中在广告界是用创新在忽悠。

1997年,叶茂中自己接手第一个广告――为黑龙江“小雨点”饮料进军北京市场做策划。在对当时北京饮料市场的市场份额、市场结构进行科学的调研分析后,叶茂中设计了“紧急寻找小雨点”、“北京正在找她”和“小雨点找到了”等一系列悬念广告,使“小雨点”饮料仅用42万元就在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群雄争霸的北京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1998年,《中国经营报》将这个系列策划评为1997年中国最佳市场推广策划案。

继“小雨点”之后,叶茂中又相继策划了珍奥核酸项目。虽然服务的都是中小客户,但每一个力求简单、直接也很凶猛,能打动消费者的广告都在为他积攒着人气。在他做完永林蓝豹强化木地板的广告之后,第一个大客户圣象制造集团慕名而来,叶茂中的广告生涯由此开始了超越。

继圣象制造集团之后,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红鹰科工贸公司等一些有实力、有知名度的大企业也开始与叶茂中合作,这是多少广告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完成这个过程叶茂中仅用了3年的时间。因此有人说,叶茂中很幸运,一出道不是找客户,而是客户找他。而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叶茂中有近2年的时间就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行军床就被睡坏了两个。为海王做策划的时候,叶茂中曾累得晕倒在地上,为圣象做策划的时候,叶茂中曾累得吐血。即使是这样,这个总是感叹自己是天底下一个辛苦的动物的人依旧固执地认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就是玩命。

创新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创新需要坚持,甚至需要有那种玩命的精神。叶茂中是个创新高手,可在他的创新背后又有着多少心酸,多少奋斗啊!

人材精点:创新与超越

叶茂中是著名的广告人,他身上有着成功广告人的素质:敢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他敢于突破前人的束缚,发扬创新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走创新之路,在他的求索之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高效能人材的奋斗的缩影。

人材启示:勇于创新,成就大事业

现代高效能人材敢于挑战传统,不怕责难,突破定论,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成就自己的大事业。

高效能人材创新指南

常识『性』的知识只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而创新的思路却能够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于未来经济而言,“推翻常识”,是获得竞争力的关键。

这是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所能够提出的21世纪生存手册的共同主题,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1)推翻“what”――开发新产品的常识。p&g公司不仅开发了合成洗衣粉,而且开发了纸的加工工艺,生产了纸『尿』布,使公司的利润一下子增长了20%多;米其林公司在推出寿命较长的辐『射』型轮胎后,占据了美国轮胎市场的11%。技术决定了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不管这个企业以前曾经如何如何。

(2)推翻“to whom”――服务对象的常识。电子记事本是面向商业公司用户的。然而,当一家日本公司开发出一种具备通信和画图功能的电子记事本上市时,却争取了小学生和女孩子们的欢心。

(3)推翻“where”――销售场所的常识。北京有一家叫羊坊涮肉的饭馆,远在城乡结合部,但这种经济方式正好满足了汽车普及时代消费者的追求。电子商务成为全球化经济的重要支柱概念,亚马逊书店的成功注解了这一点。网络进一步打破了地域对经济的限制,“未来的办公室和商店在你的口袋里”,这是诺基亚提出的口号。

(4)推翻“when”――时间的常识。以城市为中心,24小时营业的廉价商店、书店及服装专卖店等打破时间常识的零售店风行一时。讲究时间差,成为未来经济的制胜点。

(5)推翻“how”――经营方法的常识。日本的一家小酒店不仅让顾客把饮料带到该店的二楼去喝,而且还在那里设立了自由的大众俱乐部。来这里的客人既能在一层买到自己爱喝的酒,还能在二楼进行娱乐。

21世纪的今天,创新是生存的需要。努力让自己推翻“what”、“to whom”、“where”、“when”、“how”,久而久之,你将成为一个用创新去忽悠的人。但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别因不能达到全部要求而气馁,能做到2~3点已是很不容易了,而这2~3点也将会对你大有益处。

多玩玩3d游戏

人不但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扩展思考的范围,开阔思路,扩展思维,才会更好地、更大限度地获取有益的信息。

人的大脑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大脑很适合多元化的思考。然而,过去我们所受的教育,都使我们习惯于“直线式的思考”。直线,或许可以说是以a→b→c→d→e的依次顺序并列排下去的逻辑。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思维方法,比较而言发散『性』思维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要迅速和有效得多。

我们只在把直线式的思考方式,改换成人类一向最擅长的“视觉思考”、“空间思考”即可。

中国著名企业家祝维沙就是一个善于进行“视觉思考”的人,著名it评论人姜奇平在一篇文章中将祝维沙称为“惟一对网络股的制度创新效果具有理『性』认识的企业家”。他将祝维沙的观点归结为:企业制度应当为现在尚无名分的“知本”提供制度保障,用期权肯定企业家的知本财产。这样才能抓住当前资本市场上的有利机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走出困境。这是中国企业改革的真正突破口。

祝维沙从裕兴公司的上市经历中,对目前全球资本重组浪『潮』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的独特。他把这叫做“新圈地运动”。和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圈地运动一样,新圈地运动的实质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中,资本的再分配。”

“中国要是错过当前的历史机遇,就要错过一个时代。”祝维沙认为,在资本的产业重组阶段,如果你没有获得资本而别人获得了,就等于百米赛跑中人家已经起步,而你仍在起跑线上犹豫。别人都把资本投在产业结构高端,你却被挤在低端,未来几十年,你可能会翻不过身来。只能是别人赚大钱,你赚小钱,甚至不赚钱。所以“微软要垄断pc业界标准,我非要争信息家电业界标准不可!”

所以祝维沙说裕兴要做香港股市的微软。

“虚实结合”,祝维沙一再说。“自从有了知识经济后,虚拟经济已经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新兴企业带着巨大的泡沫吃掉没有泡沫的企业。比如aol吞并时代华纳。裕兴现在一手拿着港元,一手拿着期权,也可以吃了,而且吃得比别人更利索。――拿着股市上的钱去收购企业,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企业形态:泡沫越大,收购企业的水平越高,也更方便。”

“光泡沫行吗?不行!光啤酒没泡沫行吗?也不行!所以裕兴要做啤酒也要打泡沫!”祝维沙可谓言语犀利,一语中的。而这透彻的见解自然是从他对市场全面『性』观察思考后才能够获得的。

当前:第22/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