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第37/120页


  第二天生产队干部换届选举,十八岁以上都可以投票,社员们早就被叫到打谷场参加选举。苏慢年龄不够,没有选举资格,就带着糖包来凑热闹。
  最热门的大队长候选人孙有权惊喜地发现,苏建党竟然没来。是不是因为他的失误,粮食歉收,他没脸来。那他当选大队长不就稳了吗,想想都激动。
  孙有权跟廖红规沾亲带故,本来是廖红规一派的人,苏慢就觉得他们这些人都不咋地,当大队长的话也会把生产队弄个鸡飞狗跳。
  他开始上台动员:“苏建党安排生产出现重大失误,你看看这玉米,只剩一点点收成,今年明年大家都得饿肚子,他没有资格继续当大队长,大家一定要选我,换我来当,一定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台下有社员不满:“明明是廖红规整天安排大家开会,耽误生产,跟苏建党有啥关系?”
  “就是,不能算到苏建党头上。”
  廖红规都去蹲大牢去了,大家有什么都敢说。
  孙有权皱着眉,在心里给说话的社员记上一笔,等他当上大队长使劲给他们穿小鞋,什么好处都不会给他们。
  他继续作动员:“不管什么原因,统统是借口,在应该种玉米的时候没种上导致玉米倒伏厉害,咱大柳树生产队已经成了全公社的笑话,苏建党就是无能,不配当个大队长……”
  这时候,苏建党正带着从公社书记等人在苏慢家自留地头研究玉米,这一片长势良好的玉米跟周围大面积倒伏的玉米对比明显。
  公社的农业技术员很激动:“书记,想不到有这样的玉米,我们县甚至我们省夏季雨水多,我们正需要抗倒伏产量又高还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我们引进了多少品种都不适合,没想到这个玉米正符合我们需求。”
  “这可是我们多年没有攻克的农业良种技术难题,优良品种要是在全公社、全县、全省推广开来,社员一年能分到的粮食不是三百六十斤,能够轻松达到五百斤。”
  农业技术员也算是具有一双慧眼,能够认清这来自几十年后的优良玉米品种的价值。
  公社书记比技术员更激动,这样优质的玉米可是他们公社最先种出来的,社员们能吃饱肚子不说,他也是立功人员,那他的公社书记的位子不就稳了,没准还能升一升。
  他夸赞道:“苏建党,你做得太好了。”
  苏建党本来没重视过这片自留地,也没想到这一小片玉米能上升到“农业良种技术难题”的高度,能有这样重大的意义,心想还是苏慢头脑灵活,多亏她的提议。
  晒谷场这边,社员们已经排起长队,准备往投票箱里投票。孙有权志得意满,他一番巧舌如簧的动员,已经把苏建党黑得体无完肤,成功给他贴上无能、窝囊、对不起社员的标签,社员们肯定都会选他当大队长。
  他当上大队长后,要给大儿子争取个参军名额,给二儿子争取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把三儿子送进工厂。三年任期,这些事情都可以完成。
  正做着美梦的时候,那个“无能”的前大队长来了,走在他身侧的竟然是公社书记,双方边走边交谈,看着已经达成什么默契的样子。
  公社书记来做什么?孙有权赶紧迎上去,说了句:“书记,您大驾光临,是来指导我们换届选举吧。”
  公社书记半个眼神都没分给他,直接把他像空气一样无视,走到最前面,声调慷慨激昂:“苏建党继续连任大队长,不需要进行换届选举,大家都散了吧,赶紧干活去。”
  苏慢暗喜,这么轻松就连任了,看来是玉米发挥作用。只要苏建党继续连任,他们四个在生产队的日子就会比较好过。
  不仅是想要帮苏建党一把,也是为了他们四个。
  孙有权一下就急了:“书记,为啥啊,大家都准备好投票了,苏建党他不合格,你看我们生产队都吃不上粮食了。”
  公社书记神色严厉:“以后全公社都能吃饱肚子,苏建党有功。”
  孙有权懵逼,为啥啊,苏建党为啥有功,他不懂!他只觉得绝望,本来以为当大队长的事情稳了,没想到出这么个叉子。
  社员陆陆续续去仓库取工具往地里走,苏慢想着才八点钟左右,不如上山转转,刚走出几步,她被公社社长一行人叫住。
  公社社长问她玉米种子哪里来的,他听苏建党说过一遍,还是想问问苏慢看能不能得到更多信息。
  苏慢就说是大集上买的,至于卖种子的人有什么特征她没留意,估计那人也不知道种子是好品种。
  公社社长说:“多谢你,小同志。我们会把种子送去研究,如果这种子真是难得的优良品种,公社会奖励你。”
  奖励什么的最好了,最好给粮给钱,实惠。但她却神色坚定地说:“优良品种本来就应该上交给公社,我们普通百姓难得为公社做点贡献,我不要任何奖励。”
  公社书记眼中带着赞许之情,夸赞道:“想不到你有这么高的觉悟,远远超过同龄人,好样的。”
  为了不去上工,她头上还缠着纱布,苏建党趁机把她救人受伤的事情说了一遍,还说家里还有三个弟妹要拉扯。
  苏慢听得出苏建党是给她多要点奖励的意思,她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微微低头,让人怎么看怎么顺眼。
  公社社长对她救人的事情有点印象,把苏慢又夸赞一番,说她是年轻人的榜样,才带着技术员离开。
  当天,苏慢家的自留地就被保护起来,直到玉米完全成熟,一直有人看守,等收获后直接送到公社、县里、省里进行研究。据说省里建了大棚,对种子进行种植,甚至派专家去了温暖的海市试种,想要尽快培育更多种子。
  所有研究人员都很珍惜这些种子,留一部分准备来年夏播。不过这都是后话。
  公社的奖励也很快送到。来送奖励的公社农业技术员说:“你家一分自留地玉米共产了一百三十斤玉米,按亩产算的话,有一千三百斤,在没有使用化肥只有农家肥的情况下,这已经算是极高的产量。要是使用上化肥,估计亩产能达到一千八百斤,是现在产量的两三倍。”
  “你这种子像黄金一样珍贵,我们的玉米培育将向前迈出一大步。不过从育种到大面积推广,还需要几年时间。”
  苏慢:可不是吗,几十年后的科研成果,拿到现在来了,自然有极高的价值。她倒是想继续在淘宝上买种子,多给研究人员提供点,可她哪敢啊,那不就暴露自己了吗,明年她决定还是种普通玉米。
  公社补给苏慢一百四十斤玉米,还给了她十斤猪肉、五百斤玉米的奖励。这可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奖励,可把社员们羡慕坏了,他们只有红薯可以吃,苏慢家却有猪肉还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玉米。以前觉得玉米不太好吃,现在连玉米都吃不上的时候才觉得是好东西。
  猪肉她切下来二斤,剩下的八斤用盐腌制做咸肉。那二斤猪肉肥瘦度刚好,苏慢给切大块炖了。又和面做面饼,把炖好的肉切碎夹在里面做成肉夹馍。一共做了二十个,被四个吃货一扫而光,俩兄弟意犹未尽跟没吃饱一样还想吃。
  生产队开始秋收,除了仅剩的玉米,还有红薯、棉花、花生、高粱等等,收完粮食就种冬小麦。
  苏慢不去上工,带着糖包上山,已经是秋天,她想看看上山有什么野生东西可以自己留着吃或者放到淘宝去卖。
  除了她,别的社员也经常上山转悠,能采集的东西不多,这天除了一些又小又酸的野生苹果,还有一些蘑菇,没有发现别的东西。
  就在苏慢准备往回返的时候,发现一棵比一人环抱还粗的核桃树,树冠像向四周伸展出十几米,在原主的记忆里,这是一棵麻核桃树,长在没有开垦的荒山上,长了几十年,因为麻核桃不能吃,这棵树一直没人管,任其自生自灭。
  苏慢剥开两个青核桃皮,惊喜地发现,这麻核桃的品种竟然是文玩核桃官帽。文玩核桃一度很火,现在热度虽然降低,但个头大、品相佳的核桃还是价格很高。
  这简直是大自然的馈赠,她要把这些核桃弄回去放到淘宝上卖,只是还要等几天,必须得等核桃皮能轻松剥落才能采摘,否则青皮会嵌在核桃深刻的花纹里,很难弄干净。
  有了这一大收获后,苏慢带着糖包下山。下午,她把野生苹果做成苹果酱,用了好多白糖才盖住苹果的酸味,留着蘸馒头和玉米饼子吃,超级美味。
  傍晚,花枝婶子来叫苏慢他们四个过去吃饭,杀了两只鸡,感谢苏慢帮助保住大队长的职位。她说:“前段时间忙秋收,现在有点时间了,婶子炖鸡给你们吃。”
  苏慢说:“婶子,我们就不去了,大叔一直很照顾我们几个,能为他做件事我们也很高兴。”
  她这样一说,花枝婶子倒不好意思了:“啥照顾你们啊,我们也没做过什么,还不是你大叔顺手的事。”她暗想,这几个孩子懂事,不白照顾,以后得对他们更好一点。她拉住苏慢的胳膊,热情地说:“走吧,跟我客气啥,我炖了一大锅鸡肉,你们几个多吃点,增加点营养。”
  苏慢四人还是去了花枝婶子家,她趁机提起核桃的事情,虽然是生产队不要的野生核桃,还是说一声省着不必要的麻烦。
  苏建党问:“那是麻核桃,都是皮,没法吃,你要它干啥?”
  苏慢说:“大家都去山上捡柴,柴也不好捡,这核桃我想用来烧火用。”
  花枝婶子说:“苏慢这想法不错,那核桃皮厚,晚上做完饭后填一灶膛,炕暖和。”
  苏建党也没怀疑,说:“行,那你就都弄回来。”
  苏慢又跑上山几次,看核桃皮好剥,可以采摘,就在第二天早上带着苏向东、苏向南跟糖包上山去打核桃。
  四人摸着黑出发,天色越走越亮,糖包可开心了,每次全家一块上山她都特别高兴,蹦蹦跳跳像只小兔子。
  即便是考虑问题特别仔细的苏向东也没怀疑苏慢想要烧火用的想法,他说:“核桃能有多少,我上班之前下班之后多给你拣点柴禾不就行了。”
  苏慢说:“核桃好烧,再说也不费什么劲。”
  到了地方,俩兄弟用树枝往下打,苏慢和糖包在树下拣,花了一早上的时间,两蛇皮袋核桃运回来,在山上和路上几乎没碰见人。
  俩兄弟去上班上学,苏慢带着糖包剥青皮,然后把核桃阴干。等干差不多,苏慢在淘宝上买了把游标卡尺,开始给核桃配对。
  这是一项简单又需要耐心的活儿,苏慢很乐意做这种跟玩一样又不费脑的活计。
  糖包看姐姐把核桃摆的炕上、地下都是,觉得像玩游戏一样,特别感兴趣,苏慢教她把一样大小,长得又一模一样的核桃配对。
  糖包挑啊挑啊,终于挑出两个递给苏慢,苏慢一看是歪尖的,还是刮刮她的小鼻子,鼓励地说:“糖包真棒,能帮姐姐干活了。”
  核桃树大,挂果不到两千个,小个的歪瓜裂枣的核桃全部当柴烧,剩下的都是个头大长得周正的。最后边宽超过五十毫米品相完美匹配度超高的核桃一共有三十对,最大的一对边宽有五十八毫米。六面精配的有八对。
  配好对后,就赶紧上架。简介写的是“精配官帽,山上几十年生老树,仅此一棵。”
  如何标价苏慢犹豫了,要是现场交易价格双方商议,这在淘宝上卖她无法和顾客沟通,价格高了怕卖不掉,价格低了又糟践东西,对不起核桃的品相。
  最后她决定定比较低的价格,最好的一对卖三千块钱,其它的按尺寸递减,不到五十毫米的配对一般的核桃就卖几十块钱一对。

当前:第37/1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