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第88/110页


  奈奈笑,回她,“主子您这日子都过得糊涂了, 明儿是八月十五了呀,奴婢叫她们把花灯挂起来,小厨房也做了月饼和桂花茶、桂花糕来吃。说起来时间过得也是飞快,没怎么觉着,奴婢和主子已经在一块儿过了八个中秋了,今年是咱们过得头一个正正经经的团圆节。”
  一时间主仆俩心里五味杂陈,可不是么,八年来,头一次过个完整的团圆节。
  她拉奈奈的手,笑,“明儿下了值,咱们去青绮门吃酒,再去朱雀街看花灯猜灯谜罢,今年咱们好好过个团圆节。”想了想,又有些感慨道,“可惜了大监大人不在。”
  张掖城瘟疫那年,大监大人千里迢迢的跑去张掖城给她送月饼呢。
  奈奈问她,“主子,您给掌印大人装上两盒月饼,叫驿馆递送公文的时候,一起带过去可行?”
  她连连点头,“可行可行。”
  奈奈是个周全的,一早起来就让小厨房给她包了两份月饼带上。
  允淑同覃时从驿馆出来,回到提刑司,衙役们都站在门口守着,瞧她来了,一个比一个会递眼色。
  他们个个挤眉弄眼的站提刑司门口,允淑给他们挤的很纳罕,问带头衙役张图,“这是怎么?都站外头给雷刚劈过的,眼睛不听使唤了?抽筋?”
  张图头摇的拨浪鼓似的,一脸担忧道:“官家亲临,正搁里头查阅卷宗呢,大人,咱们瞧着官家面色不善,您是不是哪里出了纰漏?叫人告到官家跟前去了?”
  允淑左右思想一阵,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绝对没有出任何的纰漏,官家为何突然造访提刑司,她也吃不太准,抬眼往里瞅瞅,便提步进来。
  明镜高悬下头,官家着一身常服,伏于桌案上似乎在小憩。
  她轻轻进来门,走两步在官家跟前跪下行叩拜大礼。
  “官家?官家圣安。”
  官家听见声儿,坐起来揉揉脸,似乎昨儿夜里一宿未睡,精神头不太好地瞧瞧她,指指自个儿旁边的蒲团,“允舒过来,陪寡人坐坐。寡人昨儿听说,贺之州在提刑司大堂上,气势汹汹的骂你,骂的十分起劲,今儿想来瞧瞧他的威风。”
  允淑在蒲团上坐下来,做揖,“贺大人不服,今儿本就想去敲登闻鼓鸣冤的,官家亲临,倒是省了他诸多事宜。”
  官家摆摆手,“你给寡人置帐,寡人旁听,寡人倒是瞧瞧他们一个个的都是什么伶牙俐齿。”
  允淑起身唱喏,唤人置帐,提了贺之州来。
  官家袖手在帐子后头同她小声私语,“国丧期间,贺之州侵占长安西郊良田五百余亩,侵到了皇庄边上,就连皇庄的地也被他占去三分,这事儿李葺给朕呈折子来了,你好好查问过没有?”
  她压压声,禀道:“哪还用查问的,贺大人可是不打自招,洋洋洒洒和盘托出,压根没把臣这个提刑官放眼里头的,料定了臣不能怎么着他。”
  官家点点头,“你只管审,他若敢造次,寡人给你撑腰。”
  她答应着,去看下头站着一脸不耐烦的贺之州,官家在,她不好拍惊堂木,拢拢手,直接了当道:“贺大人,昨儿您说的西郊良田,今儿可否和下官好好絮叨絮叨呢?”
  贺之州抖抖袖子,笑的不可一世,“李大人今天想明白了?昨儿要是像今天这么识时务,咱们也犯不上针尖对麦芒的死磕不是?说起来,我家小妾也是姓李,和李大人还是本家,今儿李大人放我回府去,改日李大人在青绮门吃酒的钱,贺某人担着。”
  允淑摇摇头,这人约莫是听不懂人话,就不该好好同他说。
  “本官问的是,贺大人私占良田的事,贺大人可还有话说?”
  贺之州敛敛神色,“李大人,这哪里是本官私占?都是底下的人孝敬的,一应手续可是齐全,就是到官家跟前分说,也说不出什么。本官如今给李大人留着情面的,愿意在这好好的待着,不然,本官手底下分辖西东两个大营……”
  言下之意,简直就是在警告允淑,他想走,分分钟可以让提刑司动起刀剑来。
  允淑叹气,正要开口,噼啪两声,官家似乎是掰断了什么东西,咬牙道:“真是癫狂了,寡人给他东西两个大营管着,他倒是拿朝廷的兵敢私用?还想围了提刑司是怎么着?混账东西,收他官印,不必再审,传令削职罢官,打入大理寺天牢,由大理寺拟案定罪罢。”
  官家既然都发话了,允淑站起来躬躬身,“臣领旨。”转而吩咐三班衙役,“来人,收了贺大人的官印,转送大理寺受案立罪。”
  贺之州有些惊慌,他往前走两步质问道:“本官是朝廷命官,附一品大员,没有皇命,你敢收官印?官家晓得这事儿,是要治你以下犯上的大罪!”
  允淑额首,“收你官印转交大理寺定罪,就是官家的旨意,贺大人还有什么话儿,留着去同大理寺寺卿说罢。”顿了顿,她提醒道,“贺大人,您这事儿得多亏了是走的提刑司,没落东厂手里头去,不然您现在怕浑身上下没丁点囫囵地儿了,本官听闻东厂的手段,可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问话问的是个生死不计。”
  贺之州脸刷地白了一片,冷汗吟吟,他怎么不知道东厂的手段?言青和同冯玄畅两阉人,一个黑心的笑面狐狸,一个阴鸷的阎罗判官,往前东西厂各有手段,如今西厂取缔,言督主和冯掌印劲往一处使,这样的情形下若从东厂过一遍,就真是个刀山火海油锅里烹炸,不死也得蜕三层皮了。
  允淑瞧他变了脸色,心里感叹,果然这东厂就是旁人眼里的阴曹地府鬼门关,厂臣真不容易,人人怕他,却也人人恨他,仇家怕也不少哩。
  她给覃时递个眼色,覃时立时取了官印,把人捆了,吩咐张图立时押送大理寺。
  撤了帐子,允淑才发现官家结结实实掰掉了块玉玦的边角。
  官家起身来,拍拍他肩膀,“今儿中秋团圆节,寡人在宫里烦闷,廷牧说你府上添了花灯,寡人去你府上做回客罢。”
  允淑立时会意,官家这是想去看看庭降的,便答应道:“臣恭迎圣驾。”
  官家亲临,总归是让她府上蓬荜生辉的事儿,只是考虑到冯玄畅说起过,如今外头不太平,寿王家养的杀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出现,允淑把这事儿压的平常,丁点也没有张扬,一同往日当值。
  回府上来,官家一点官家的模样都没有,十分随和,允淑吩咐小厨房备上酒菜,就退了,独留官家和庭降说话。
  官家在,府上多添置了人手,廷牧拨了锦衣卫过来,都是精挑细选跟在大监大人身边得力的人,身手了得,她就很放心,难得清闲半日,她带奈奈收拾园里头一片花生,奈奈欣喜道,“这片儿地土硬,没想着果子结的还这样成,您瞧瞧,硕果累累的。”
  她看着沉甸甸的花生颗,心里也高兴,接过来摔打摔打,道,“若有一日,我归隐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就是这世上最好的日子了。”
  奈奈说是,这世上,哪有什么比从地里收获果实更快乐的?
  允淑想了想,笑,“没有。种地,踏实,就是不知道大监大人的身子骨能不能成。”
  她是把冯玄畅也算到了以后的日子里去了,想了想,一拍胸脯,豪放道:“不能成那也没关系,大监大人若是耕不动地,我们就雇佣农工,给他们工钱就是。”
  奈奈笑的摇晃,看看她家主子,这辈子最大的出息,就是做个地主了。
  外头有人来禀报,说是门口来了个乡下姑娘,要见大殿的。
  允淑和奈奈面面相觑,这个节骨眼上,来个乡下姑娘要见庭降?她搁了手里头的花生秧子,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整整衣冠,“走,去看看。”
  到了府门口,果然见一个姑娘抱着小包袱倚在门框上,穿着灰色碎花粗布衣裳,头发编成个简单的大辫子,袄裙上还打着两块补丁,模样十六七岁,同她差不多大。
  允淑过去问人,“姑娘,你从哪里来的?找庭降有事儿么?”
  那姑娘见她,腼腆的站直了,“我是王府井过来的,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才到,有人给我说庭降到了这里,我就来了。大人,庭降他就是懒了些,不是惹是生非的人,您别抓他,他识文断字的,讲理。”
  允淑听的一头雾水。
  姑娘见她好像没懂,把红包袱往她跟前一送,“这里头是我到处找人借的,路上都没敢搭辆牛车,您开开恩,就放了他吧。”
  允淑恍悟,这姑娘真是个实心眼的,怕是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庭降被抓了,带着银子来赎人的。
  她接过包袱,抖开来看,里头一个银镯子,几块碎银子和两吊钱。
  把包袱系起来,允淑把包袱给奈奈拿着,问,“姑娘,你叫什么?”


第91章 您可记着快点跑。
  姑娘迟疑了一下, 跪下来给她磕头,“我叫长生,是庭降家里头的。”
  允淑想起来昨儿庭降说过这名字, 既是王府井来的,想必是大监大人说的那个救了长生的乡下姑娘了。
  她去把长生扶起来,一扶才发现长生的手粗糙的不像话,常年做活的奶妈子的手都要比她的还细嫩些,心里有些悯然,道:“并未抓了庭降来,只是在府上小住,他是个有学问的,我府上有人欣赏他学识,这会子两个人正在吃酒,你也不好过去叨扰, 且跟我先进来吧。”
  她扯个谎话, 庭降的身份是肯定不能说的,官家在同庭降吃酒,那也是不能说的, 拉着长生往里头走,她把奈奈手里的小包袱又塞给长生,把长生安置在偏厢一间客房,陪着长生小坐。
  “你先在这里等, 过会子庭降吃完酒我就同他说一声, 叫他过来瞧你。”
  长生听她说,心里就踏实下来。
  当官的人都是说话算话的,不会哄骗她个平头百姓,她抱着包袱老老实实坐着等人, 对允淑抿唇笑笑。
  允淑同她喝了两盏茶,问她和庭降怎么识得的。
  长生拢拢头发,也没跟她说实话。
  “他是我们村里头的,是个孤儿,无父无母,我们都是孤儿,自来相依为命的。”
  允淑点个头,这姑娘实心眼是实心眼,却也谨慎,知道护着庭降。
  覃时来请人,搁外头敲门,“大人,官家听说今儿晚上朱雀街办了整条街的灯会,大殿又说起来您要去青绮门吃酒,官家便叫属下过来请大人过去,收拾收拾一并赏灯。”

当前:第88/1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