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管理的原则》第28/39页



工程管理即物流中的『操』作流程管理,包括:工程编制、时间管理、目标计划。发展计划以及要求物流加工时的待运时间管理。

3.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也是物流费用的管理。应从费用用途和发生时间等具体关系中找出时间系列的变化,从不发生无益费用的金额管理入手,进行物流管理。

4.商品管理

库存管理是数量管理,商品管理则是管理商品本身,具有质量管理的特点。

5.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即管理有关物流活动的设施(仓库、配送中心)和物流作业的装备,包括运送车辆等。活动要素的标准化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条件。

6.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管理具有劳务管理的特点,是从物理『性』,精神『性』两方面管理从业人员。

7.其它管理

私营企业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相应的物流管理系统。私营企业的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认识物流管理,目的是为了消除物流中的浪费、不合理及混『乱』,在现有的目的和条件下获得最大效果。由此产生的物流管理方向是:

(1)量的调整。无论是物流网点,还是物流的技术设施,都有一个经济意义上的经营量适度的问题。不合理的大量经营会导致事故和错误,反而破坏效益。尤其是网点、设备、机构多的企业,更不能片面追求量的扩大。

(2)方法的正确组合。物流的运输机构、作业机械、包装方式。处理方法有许多种类。选择物流活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把这些机构、机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混合仓库就是运输机构结合的一个例子。

(3)要能够恰当反馈。物流一方面必须对政策变化。意外事件、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够恰当反馈,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在日常经营中维持高效率的反馈能力。

(4)维持机能间的联系,使之有关联『性』。各项活动的效率不等于物流的总体效率。单个活动的效率再高,但相互间的联结松驰,也会失去总体效率;品种集中再快,但捆包落后,快速调出货物也只能是空话,因为总时间延长了。必须找到使联结活动顺利进行的方向。

(5)保持工程平衡。生产管理上的工程平衡为线路平衡。一项活动的工程不平衡,必然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须研究如何掌握物、人、机械设备的平衡问题。

(6)活动要标准化。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大前提。不仅企业单位、运货方式、处理方式、机械设备、货架等要标准化,价格、接货方式等交易条件的标准化也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条件。活动要素的标准化是管理活动的一个条件。

(7)实现最低费用。所谓减少费用,正确的说法就是实现最低费用,即实现在既定条件下进行物流活动的最低费用。大目标是如何掌握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使之降到最低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进行物流活动的管理。

72私营企业物流管理的技术内容

一般来说,私营企业物流的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用数字模型计算效率(平衡率、各种效率指标等);

(2)制作图表,并进行分析(座标图、矩阵图等);

(3)调查、分析方法(典型调查法);

(4)现场判断(秒表法);

(5)以弹『性』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工程分析等;

其他(模拟、计算机、图型等)。

这些技术的实施基础就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它应该具有"据此可以判断"的特点。具体可分为以下七项:

(1)工数(工程阶段等);

(2)费用(成本管理、费用效率等);

(3)时间(滞留时间等);

(4)人(劳动生产等);

(5)通流方法(货物流通等);

(6)场所、设备等(空间效率、装备生产率等);

(7)其他。

上述要素的各种组合,创造出物流管理的方法。其发展过程大致是:主观型管理--用数字表示单纯的结果,依据结果实施管理--划细数量,进行分析、管理(or等)--相关关系计算式化,导出效果--导出结果,制成关联图表--物流系统座标图化,采用计算机管理。这些管理方法虽然还只是活动管理的水平,没有整体系统化,但范围已相当广泛,种类也多样化了。

当前:第28/3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