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掌中雀飞走了》第75/77页


  “小郎君好大口气!竟如此敷衍,这明显就是对王爷得栽赃陷害!”
  “对!属下祈求陛下细审!”
  一来二去,诸人吵得不可开交,而元襄对此只有一句干瘪的话:“臣不是主谋。”
  在元衡漠然的态度下,事态渐渐发酵――
  顾瑾玄年少轻狂,几句话就惹起众怒,几位忠心的副将为护元襄竟然对其出手,全然不顾皇帝在场。
  盘踞边关多年的将士腿脚功夫皆好,厮打间尘土漫天,呛人口鼻。
  “别打了!”
  “陛下在此,不得无礼!”
  几位随驾重臣见势不妙,纷纷上前劝说,现场乱作一团,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冷眼旁观。
  元衡心觉到了火候,戾喝道:“放肆!朕看你们在边关待的目无纲常了!来人,将这几位出手之人就地正法!”
  他抬手一比,身边禁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杀了几位对顾瑾玄叫嚣的副将,连半分反应的时机都没留。
  早已看惯生死的元襄此时只觉胃气上涌,呆怔的目光扫过一具具没有生气的躯体,最后落在凄惨的宁斌身上。
  宁斌对事素来沉稳,方才本就站着没动,然而还是挨了一刀,半个脖颈都砍断了……
  猩红蜿蜒,死不瞑目。
  半晌,元襄垂在身侧的手死死攥紧,忿然看向始作俑者,额前青筋随着情绪一条条迸出,“你若想拿我,拿便是!为何要对他们下手!”
  这些人,可都是陪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盛朝的江山,侄儿的龙椅,上面可都沾着他们的血!
  “元衡,你可真是……真是……”
  明晃晃的日头下,元襄心如死灰,连眸子都变的混沌。
  元衡与他冷漠对视,薄薄的唇轻轻张启,话音寡淡,旁人却无法忤逆:“以下犯上,罪该万死。”
  日复一日,圣驾回到长安,不设帷帐,百姓夹道相迎,俱是唏嘘不已――
  昔日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如今战功赫赫的宁王,竟是坐着囚车回来的。
  “圣上亲自迎接,没想到他却恩将仇报,想要行刺圣上,当真是被权势迷花了眼!”
  “呸!不要脸!”
  “自作孽,不可活啊!都到这份上了,怎就不知足呢!”
  谩骂,侮辱,偶有怅然感叹,俱是落入元襄的耳朵里。
  他戴着重枷缩坐在角落里,沉沉阖上眼,不去看这熟悉又陌生的城池。
  没有愤怒,心如止水,
  本以为元衡会将他斩草除根,不曾想他在刑部关了几天,人就被押回府邸,终身圈禁。
  离开三年多,门庭煊赫的王府如今凄凉罗雀,仆人皆被遣散,唯独留下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管家。
  物是人非,直叫人欲哭无泪。
  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元衡。
  他推门而入,明亮的光线刺得元襄睁不开眼,好半晌才适应过来。
  昔日那个病弱怯懦的少年早已长成帝王之相,一身衮龙袍,站在几步远的位置不动声色,威严倍出。
  遥遥相望许久,元衡才轻轻吐口:“皇叔,侄儿来看看你。”
  元襄自榻上起身,揉了揉木僵的左腿,扶着矮几站起来,“你倒是走了一步好棋,一箭双雕,可以啊。”
  话到末尾,他勾唇笑起来,饶是鬓发散乱,满身颓唐,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元衡默默打量他几眼,回以一笑,“多谢皇叔夸奖,都是皇叔教导的好,让朕心绪沉稳,能忍旁人不能忍之事。”
  他一边朝前走,一边喃喃自语:“朕本想放过你,但朕一想到你对菁菁做过的事,就没办法原谅你。你强占她不说,还逼她给朕下毒,这一切,朕都要让你逐一偿还。”
  “皇叔,你知道你究竟败在哪里吗?”
  面对诘问,元襄虚晃站着,一瞬不瞬盯着停在自己面前的年轻郎君,默然不语。
  元衡纠缠住他的目光,黑眸越来越戾,“败就败在你不该拿别人的心头好当筹码。你卑鄙,无耻,不堪为我元氏子孙。想你当初恣肆狂妄,成也女子,败也女子,这可真是讽刺。”
  他眼尾流泄出的憎恨渐浓,夹杂着几分轻蔑,格外刺眼。
  元襄压低眉宇,冷声道:“既然你这么恨我,为何不直接杀了我?”
  “杀你,倒是让你解脱了,朕偏不杀你。朕要让你活在这世上,跪在佛前日夜忏悔,抄经颂词为盛朝繁荣祈福。朕要让你看着朕与皇后两厢修好,白头偕老,儿孙满堂。”元衡对他笑笑,“谢谢你把菁菁送到朕身边,你诛朕的心,朕如今都还给你。”
  御驾离开时,一直沉默的元襄拖着病腿踉跄追出屋门,扶着门框,眸含祈求:“元衡,求你让我见一见菁菁!”
  伏低做小的语气让元衡身影一顿,他头也未回,滞涩少顷阔步离开了王府。
  周边安静下来,偶有几只鸟雀落在枝桠上,却嫌弃清冷似的,没待多久就飞走了。元襄望着空空荡荡的内院愣了许久,适才倚着门框缓缓滑坐在地。
  不提也好,一提她的名字,思念如滔天巨浪汹涌澎湃,压的他喘不上气。
  得不到,忘不了。
  如此活着,当真成了一种折磨。
  翌日,宫中送来无数经书,元襄就这样开始了抄经跪佛的日子。他在每份经书上写满回向,没有圣上,唯有顾菁菁和太子的名讳。
  日夜漫过,只睡一两个时辰。
  到了盛夏,长安的雨水出奇的多,淋漓不尽,滂沱汹涌,无人服侍的房间连被褥都是潮乎乎的。
  元襄更是无甚睡意,闲下来就在案前作画,一道道线条勾勒着他心中畅想,描绘着梦中的憧憬。
  这天起来,外面好不容易见了阳光,而经文和画作都已发了霉。
  元襄把东西装在箱子里搬出去,寻到一处宽敞的地方逐一摆在地上晾晒。可惜没过多久,一阵调皮的卷风起来,刮的纸张乱飞。
  每月逢一,宫里都要来人带走这些经文给陛下查验。
  无奈之下,他只能到处去捡。可他的腿脚在安西受过伤,不如往昔利落,手腕伤筋,亦使不上太多力气,好几次没能抓住乱飞的纸张,还差点摔了跟头。
  前所未有的狼狈,难以掩饰的颓丧,悉数撞入顾菁菁的眼眶。
  她双手阖袖滞涩少顷,自廊下而出,款款走走到他身边,躬身捡起脚边一张尚未装裱的画。画上少女娇艳,眉眼与她有九分相似。
  元襄慌慌张张,甫一回身要捡画作,面前突然出现的女郎让他容色一怔。
  钗环艳丽,婉约动人。
  有那么一瞬,他竟以为是画中人活了过来……
  直到熏风吹落她的一缕鬓发,他适才反应过来,捏紧手中的经文,遽然背过身去。
  他无数次向菩萨祷告,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她一面,如今她来了,他却不知该如何面对。
  他这般光景,委实不想让她看到。
  顾菁菁看出他的躲避,幽幽眸光打量着他的背影。
  他腿脚真的坡了,腕子露出的疤痕像蚯蚓一样狰狞,身量清减,显得愈发瘦高,皮肤也比先前黝黑几分。
  一晃几年未见,她觉得熟悉,又那么陌生。

当前:第75/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