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记》第57/103页


“嗨!我就是个木匠,做做木工活,哪有什么值得说的?”这个中年人这么说着,笑了起来。
“我是南边江上码头扛大个的!”那个看起来很健谈的年轻人这时候又插话了。
“哈哈,原来这位老弟是干这个的!”王守仁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跟那位年轻人打趣道。
“哎,众位老哥都是自谦了,这行当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只别的,只要勤勤恳恳的干活,没设么不好的嘛?”王守仁笑着说。
“哎呀!我刚刚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呢!”年轻人这么说道。
“不是有俗语嘛?‘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哎,这个读书考状元,咱们干自己的,做木匠的做木匠,扛大个的扛大个嘛!”王守仁这样说的。
“这么说,我们也能当状元?”张老汉这么问道。
“当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状元,不只是限制在读书做官。况且读圣贤之书,行败类之事的也是大有人在。”王守仁突然这样说。“所以说,不一定读书多的人就一定是对的,没读过书,甚至是目不识丁的人做的就是错的。”
“?N!你们听听,这是王大人在夸咱们呢?”中年人笑着说,很是高兴。
“哈哈,这不是在虚夸你们,事实就是如此的。”王守仁也笑着谦说到。“圣人还曾经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是有人读书不多,但是他并不一定不明事理,反而有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却不明事理哩!”况且,年纪大的人经历的多,经验自然也多,有的人从事不同的行当,所以了解的方面也不同。比如说:可能老哥……”王守仁向那位木工中年人拱手到,“这位老哥是做木工的,虽然没有读过书,识字自然不如读过书的人,但是那些饱读圣贤之书的人也不会做木工活!”
此言一出,在旁众人皆得其乐。纷纷大笑起来,那位中年人听闻也是笑个不停,脸都有些涨红。
“哎呦,这么说,你小子还懂不少读书人也不知道的活计!”张老汉在一旁揶揄到。
王守仁继续侃侃而谈,“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自然不能死读。但是现在不少所谓的读书人都是‘十年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事国事皆是不知的,这点自然是不如在场的众位了。”
“对啊!我们还知道祥瑞呢!”年轻人接口道,丝毫没有理会一旁老者的手肘。
“所以说,在场的众位,没有对于自己所在地行当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王守仁最后好像还来了次总结性的发言。“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使方式,并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就说一个人如何。刚刚和众位交谈,我发觉诸位都是有想法,有学问的人。”
“什么,我可是豆大的字不是几个,我也算是有学问的?”那个年轻人再次发问。
“是啊,是啊!”一旁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
“这是当然,这位老弟,你不是在江边码头扛大个吗?”王守仁这样问道,在得到确认之后,便又接口而回答众人的问题。
“要说读书识字,要说背诵圣人言行。老弟你自是不如。但是仅仅凭借此就可以成一个人没有学问嘛?自是不然。”王守仁旋即否定了自己的设问。
“如果一个人读书甚多,那么他确实有学问,但是一个人没有读过书,并不识得几个字而就断定一人没有学识,这却是大大的错误了。”王守仁继续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就说这位老弟。你既然是在码头扛大个,自然清楚明白的知道,怎么抗货船上的货物最省力,从货船上接过货物来怎么走最节省时间,怎么放下东西最为快捷。这样一来,你每天都可以比前一天多抗几件货物,就会多挣几件货物的钱。这人也不是一种学问吗?”
“哎!?这也算是一种学问?”年轻人明显没有转过弯来,似乎没有理解王守仁的话。
“这是当然,圣贤的书上自是没有讲授怎么肩扛货物的,但我们可不能说这个行当没有用。书上没写自然不能代表此时无用。那是书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王守仁这么说道,似乎越来越兴奋。
“哎!?你等等啊,我都有些迷糊了。”年轻人急忙说道。
“哎,那我打个比方吧。”王守仁笑道,看来也是对这个・脑筋有些慢得年轻人感到有趣。“假如你和一个读书人比读书,那么你自然不如他,但是如果你和他比到码头上扛大个,那自然事情他不如你了。一方面你不如他,另一方面他不如你,既然他算是有学问,那么你有几何呢?这么说小老弟,你可明白?”王守仁最后这样问。
“哦!原来是这样的。哎,王……老哥,你刚刚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不是就是说的这个呢?”
“对!老弟你很有悟性,理解的很对。”王守仁夸赞说。那名年轻时一时间就涨红了连,旁边的人都奇虎起来。
“这就是你们从事的行当不同,算是术业不同,比不同的行当来决定一个人的地位,自然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说,你们也好,读书考取功名也好,只要在自己的行当里有‘专攻’那么他就是有学问之人呐。”





正文 第三章:酒馆闲谈(3)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1-18 14:57:19 本章字数:3129


王守仁的话获得了一众人等的一致称赞,这也是他受到众多百姓爱戴的原因。因为他的话语朴实真实,道理浅显易懂,很多并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轻松的明白,了解。
时间度过的特别快,这也是人们在专注时都会有的感觉。荏苒过后,王守仁抬起头来望向天际,发觉起先来的时候,日头还在当中,现在已经西山落日般的光景。
“哎呀,都是这个时辰了。”张老汉也警觉了先下的时间,“本来哥老几个只是做工了大半天,想坐下来喝杯水酒歇歇脚,暖暖身子呢?没想到现在都这个时候了,哎呀,我说众位老弟们。”张老汉看向四周的谈友们,说道:“咱们还是快散了吧,现在天黑得也早,要是再不赶回去把手头上的活计都做完,天完全黑之后就不好了。”
经过张老汉这么一提醒,众人也是纷纷表示同意,“唉,我倒是无所谓,现在时冬天,江上湖里的货船没有天温暖时候那么多了,我倒是愁有什么活计可做呢?”
“嗨,你这小厮,自己无事做休得算上我们!”中年木匠训斥向那名年轻人,有些佯装嗔怒,不过无妨,这些大家都不会当真。中年木匠转而面向众人,拱手称谦道:“诸位老哥,我还有些木工活没完成,那我就先回去了,先告辞。”
众人也都自是要离开的,大家都没有多留,纷纷告辞,嘱咐他路上小心之类的话。年轻伙子也调笑着向他告辞,中年木匠抬手轰赶他,后者佯装躲开,众人见了自是欢笑。
王守仁心中甚喜,因为今天没白来一趟,收获颇丰。虽得之前他与这众多市井小民交谈,他们大都对他敬佩万分,但是王守仁也是如此,即便这些升斗小民自身未有所感,其人、其事,均给王守仁很大的欣慰,一是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并且这些被那些处于庙堂之人所轻视,但是他们不但见识不菲,而且在生活中处处透着道理。
王守仁自己自不是一个因为身居高位便妄自尊大之人,但是现在的天下这种人却有身居高位的情况确是数不胜数,王守仁每每想到此处,是寝食难安,现在的天下成平日久,看似是国泰民安,其事不然。
众人纷纷起身离去,走之前都不忘了和王守仁告辞,他微笑着目送众人离开,自己也付了茶钱,出了小酒馆。
南方的冬天也是冷的,只不过不同于北方的冷。北京王守仁也是居住过很多年,那时候他还在其地供职。只不过……
“算了,陈年往事,不提也罢。”王守仁摇了摇头,甩甩因为冷热温差而凝结在胡须上的水滴,随着走了几步。王守仁望向北方,那是一片白茫茫的颜色。
并不是雪,江西的冬天虽是也冷,但是在这个时候结冰却没得可能,或许有几日的严寒会下得几场瑞雪。
北面的白茫茫之景一望无际,那不是雪,那是湖面的反光。这倒是有些令人啧啧称奇,鄱阳湖湖面在近于南堤之处还是结了一层冰。这曾冰将湖面整整的覆盖起来,远远看上去,真的像是雪一样。
王守仁前几天便去过近处湖边观赏,看着着曾薄薄的浮冰。此冰层看似光滑,在光线的反映之下有一种近似铜镜的作用。时而阳光万丈,照耀在冰层上好似日照金龙万点金。
王守仁现在快走几步,也进了南边的湖堤。看着着层冰,王守仁陷入了沉思。这鄱阳湖不就如同现在的天下吗?看似光滑琉璃,金光万丈,让人好不欣赏。而实则,这层冰却是薄薄一层,人难以站立于其上,真有大胆妄行之人,难免要踩出了冰窟窿来掉进着刺骨寒冷的湖水中。“如履薄冰”这个词又一次出现在他的心中,这不是第一次了。王守仁有过这样的感觉。之前正式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自己真的过于固执?不懂得圆滑世故?落得了个贬谪出京的判据。王守仁自己思量,并不悔。
王守仁自己更加关注、更加忧心的在于那些升斗小民,就在于那些可以和他相互学习,和他相互交流的人们。而不是那些朱门酒肉臭的豪门权贵。王守仁自知,他志不在此。
他现在为官是“如履薄冰”,但是为人绝不如此。但是他又深知,现在时节,真的不如此的人又有几何?他是,刚刚那些升斗小民是,这个小酒馆店家是,更甚至是豪门权贵、达官显赫们有未曾不如此。真正的双脚踩在坚实大地上的真人又有几何?王守仁这样想着,眉头愈发的紧皱起来。朝中元老不是如此?自己的父亲不是如此?就是那“九五之尊”又何尝不是?只是他们深入其中已经太久了,已经感觉不到,已经难以发现了。他们只是处在监牢之中而又不见监牢之人,只是“身在此山中。”的山人。王守仁每每这样想,但是又无可奈何。
这些话大逆不道,特别是竟然枉然非议圣上,是死罪,所以王守仁之能在心中暗想却绝对不能与任何人交流。
当初朝中老臣诛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未成,反倒让八虎掌握了朝政大权,两位阁老被迫辞职。自此,虽然很多有良知的官员不满武宗的所作所为,但敢于挺身而出、上疏武宗的人却很少。给事中给皇上上奏章,指出两位阁老不能这样辞官离去,提出五个理由,请求皇帝挽留。虽然条条说得在理,但皇上不予理会,而八虎却因此怀恨在心。
不久之后,八虎还出言蒙骗皇上,说是朝中大臣看不惯皇上和他们亲近,要出言诋毁起声誉。皇上让锦衣卫进行暗中监视,如果发现有人在酉时前走出衙门,立即上报皇帝。但是,远在南京的言官并不知北京的局势,纷纷上疏。刘瑾等人气得暴跳如雷。为震慑百官,刘瑾假天子手下发敕书,将以内阁元老刘健、谢迁为首的等五十三人定为“奸党”,张榜公示于朝廷,以此来打击言官。自此,刘瑾成为“内相”,竟然被人称为称为“立地皇帝”。皇上贪玩好动,不理朝政,整天价忙活着打仗、逛街。将臣下奏章转由刘瑾代为处理,此后,刘瑾权势如日中天。
朝中大臣有如与八只老虎搏斗,未能成功,反被虎吞噬,刘瑾窃取朝廷军政大权后,对朝臣肆意报复,利用东、西厂和锦衣卫诛除异己。冯先勇、郑之流、吴铿等人也是阿谀奉承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溜须拍马,即便心中也是千百个不愿,也是被迫于此合作。
刘瑾为了排挤异己,成了“内相”后。便大肆报复儒生文臣,只要他们犯有小的过错便严厉惩处。八年前,刘瑾改变旧例,规定凡是省亲、丁忧、养病的人都作托故营私旷职处理,三个月内可以宽恕,四五个月则罚其俸禄,六七个月则逮捕讯问,八九个月则算自动去职,十月以上则作削去官籍处理。此后,吏部共查出违例文武官员一百四十六人,都按照刘瑾制定的新规则处理,因此而罢官的人特别多。
由于武宗任用刘瑾,使刘瑾的势力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公侯勋戚都被他的威势所压迫,不敢与他平起平坐。文武官员为了避祸自保,无不顺从或保持缄默,不敢讨论时政。在刘瑾专权横行时,只有罗侨上疏得以幸免。
说道罗侨,王守仁还是心中甚熟,两人均曾在一处官署供职,来往甚密,也算是近处同僚了。罗侨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王守仁对其既佩服也欣赏。
那是六年前。北京大旱,罗侨怀揣着奏章,请求皇帝不再游戏,摒弃小人,并惩办刘瑾等人。他抱定必死的决心,命令家人携带棺材跟随,在朝房静候皇上的旨意。刘瑾读完奏章,勃然大怒,矫诏下旨让廷臣议罪。大学士李东阳为他求情,终于赦免了他的死罪,但将他降为江西原籍教职。朝臣原以为罗侨会遭遇不测,然而,他却只被降职,因此,他们都感到万分惊奇。
自从正德皇帝即位后,刘瑾便为正德建起豹房,使武宗沉湎游戏玩乐,不思进取。而刘瑾则矫旨行事,任意处置群臣,排除异己,结党营私。。
为镇压官民的不满情绪,谷大用等人派出大量特务四出侦察。消息传出后,各地惊恐万分,只要看见口操京腔的人,便奔走相告,甚至以重金贡献以求自保。
刘瑾虽然广植党羽,但是不能很好地团结其余七虎。不久,七虎见刘瑾专权越来越严重,对刘瑾很不满,都离刘瑾而去。刘瑾为与张永争权,准备将张永调往南京。张永知道后,立即跑到正德面前,诉说刘瑾准备谋害自己。虽然正德后来让谷大用置酒劝解了此事,但是,刘瑾因为得罪了七虎,特别是因为他得罪了同样拥有实权的张永,从而加速了他的覆亡。





正文 第四章:来人

当前:第57/1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