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记》第61/103页




锦衣卫好歹也是官家的人,这里倒是天高皇帝远,一般的事情又哪是官府里管辖的了得,总的来说,院平章是说一不二的,可赶巧了,他又是个好说话的主。听这位李大爷的话语,曹牧文估摸着这位千户大人自然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我要求不慎严格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最初的日头出升,现在已经到了日上三竿的时节。曹牧文还是没见到有人从大门里进来。心中好奇的紧,又问道了李老头。
他自是想是否这里有什么规矩,自己陡然盲问会让人不悦,只好试探的问道,没料到一开口,李老头倒是率先呵呵嬉笑起来。
“你也是难免会有疑问,今天来官署的人应该没几个了,即便是有也应到了下午。不过,再过一会儿,你到后面看看,那里应该还是会有人的。”李老头随手指向外面一处假山,那后面有一条小道,通向正院之后,应该是具体的负责各项事务的地点。
“你今天来就是点个卯罢了,让人知道你已经到了。哎,在咱这里,可是跟别处的锦衣卫不同,人家干什么。咱们就不干什么,反正就是事情少。”李老头这么说着,自顾自的打开了门。曹牧文抬头一看,已经日过正午,起了一个大早,现在已经有些饥肠辘辘了。
“好,那我就去后面看看,这一上午的多有叨扰了。”曹牧文向老人家致歉。李老头子摇摇手,丝毫不以为意,“我每天呆在这里,时间长而来也是无聊,有时间你再来坐坐也是无妨。”
曹牧文来到后院,发现这里竟然比前面还要大些,不过这里空旷,没有前面一院子里的各种装饰物,应该是看起来大了不少。这里左右两厢均是房屋,密密麻麻的排列整齐,似乎都是用作公事。曹牧文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了。
循着进来的侧路,他先向前走去,左右遥望着,希望找个看起来有人的屋子前去询问一番。整个应是与前院大小相近,不过只在正中央有一小丛花丛,里面竟然种着腊梅,虽是不多,但是在这冬季里开放,给这一片淡色为主的季节里平添了一抹鲜艳,看着自是亮眼不少。
绕行大半圈,还没有发现有人的存在。曹牧文心里犯了嘀咕,“这地方真是奇怪,今天起得这么早,就见上两个人。不对啊。”他心中如此这般的想着,转而又想。“那位姓龚的不是说昨天晚上和院平章喝酒吗?既然他都喝高了,估计这糟老头子也是喝得不少,估计正苟且在那里蒙头大睡呢?”但是,千户大人正在好生休息,你这初来乍到的小角色又怎么敢打扰?况且报个到又不是他的职务。曹牧文心中犯难,怎么被分到这么个“不负责”的地方呐!
“哦,怪不得,吴征之前还说我被弄到了个‘好’地方。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大油水捞呢,心里还美了几天,真是的……亏得我听风冒雪半死不活的赶过来,就想着能早一天上人,多捞上几文小钱花拆花拆……”曹牧文心中大叫亏,有一种被人耍得感觉。
正在他心里不平衡之时,一个声音传来。“那面那位,是否就是曹牧文百户?”
“嗯?”有人叫我,曹牧文一扭头,循着人声看过去,发现有一个人正在一扇角门旁边站着,看来也是刚刚来到这个院落中。这个人穿着一身“制服”——就是锦衣卫飞鱼服。长相略显普通,鬓上微微有须,看样子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倒是显出干练来。曹牧文回到:“在下正是。今天前来正是前来赴任的。”
“哦,原来如此,看来你是来的略早了几天,这里人还不多,看来你是多得等待了些时间吧。”
“呵呵,倒是等了些时间,不打紧。”曹牧文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一大早就来了,不光让自己白等了好久,竟然还“撞上”了你们老大的“好朋友”?!这些自是说不出口的。
“还好,我算是负责这里人员往来调度的,要不是还有些文牒没誊写好,今天也是不会来了。真是那样,你今天就得白来一趟。”
“原来如此,原来阁下就是负责人员经历,看来我真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曹牧文说道,“哼哼,还真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一大早来了,倒是“传达室大爷”先搞好了关系,你这位倒算是工作认真。”嘴上说完,心里偷偷的吐槽。
“那么,跟我来吧。”这位一抬手,招呼曹牧文跟他过去。两人一前一后绕过角门,来到一处小得不少的院落里,里面只有一排房舍,不少都是锁上的,看锁的样子倒是落满了灰尘,应该是许久没有打开了,不知里面放的是什么。
“来,这里就是。”这位指了指一处看起来干净不少的房门,“这处院落基本上堆放了些没用处的文牒资料,就锁在里面了,不知道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大多数时间都不打开,也只是每年一次的打扫一番灰尘而已。来,请进。”
“哦,阁下客气了。”曹牧文一让,示意对方现行进去。
这里就是——“报到处”了吗?曹牧文这样想。这里也放了不少书跌,不过看起来就干净整洁了不少,起码看不到什么灰尘。
估计这里就他一个人当差。
带到两人分宾主落座之后,对方竟然还客套客套了一番。首先,曹牧文发觉,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两人也没有相互介绍过自己,当然,对方是知道自己是谁。可能因为他主管的缘故,姑且知道会有个叫曹牧文的人前来任职。
“失敬失敬,曹兄,在下黄逡。之前让你久等了,很是抱歉。”这位露出一脸的忠厚相来,曹牧文不得不原谅了他。
“那么,”他又接口道:“曹兄应该带着经历文牒吧。”
“在这里。”曹牧文把一早就揣在怀里已经捂得发热的文牒掏出来,递了过去。黄逡接过来,也没有看,只是放到了一旁,然后抬起头来望向曹牧文,眼神里有一种完结了的意味。
“嗯?什么?”曹牧文发愣到。
“嗯,曹兄,经历文牒已经交到,没有事情了。对了,可以把你现在租住的旅店酒馆的地址写下来,等到有其他事情的时候会有专人通知你的。”黄逡悠悠的说道。
“这么说,已经完事儿了?”
“嗯,已经没有事情了。”黄逡一脸的轻松,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
“噢,原来如此,呵呵。”曹牧文心里不由得佩服万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帮人的办事效率真是,太快了。”心里如此思量着。
“那么……”曹牧文也是没料到只要着玩意儿往上一交便可完事,现在倒是尴尬了。刚来就要走?
看来黄逡还是察觉到了对面人的疑问,扭头望了一眼那份文牒,又开口说:“曹兄看来是有疑问吧?没关系,这经历文牒自也不是我看的,是由千户大人还有副千户大人他们看得,应当是由他们决定曹兄你接下来的职务。不过嘛,现在大人们都很忙,或许曹兄有时间可以多多游览一下这南昌的风景名胜。”
曹牧文略微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位导游,看来“领导们都很忙,所以就找来这位人员前来接待一番了。”
虽然放假很好,但是没有工作的假期便不能称之为“假期”,这叫失业吧!
曹牧文思忖着自己荷包的重量,没有银子自己游山玩水也不可能啊。“看这个样子……”曹牧文不消想,这里估计是不能预支工资的,上头不克扣一番就算好了。
“那么……我就不多打扰了。”曹牧文憋了半天,总算来了这么一句话。
“哦,那好那好。我正好还有一些文案要誊写,我就不多送了。请。”黄逡很有身份的抬起左手来五指并拢,伸向门口,右手还拿着笔。
曹牧文把写着自己现在住址的纸也递给了他,直接放到了他那五只并拢的手掌上,而后者同样的看也没看,直接夹在了经历文牒里面。
曹牧文有些愤愤然的离开了锦衣卫官署。看来自己还要节衣缩食一段时间了,虽然银子还是有些,不过以备万一,还是不能乱花的。
曹牧文一边朝着旅店的方向行走,一边思索着大半天来得事情。“嘿,今天一天都没碰上什么正常人啊。”心里倒是愈发觉得有趣。
不过,曹牧文这样想着,刚刚他发现了一点,虽然这样判断可能会让人觉得略加变态,但是最为一名称职的锦衣卫人员,还是可以接受的。刚刚他在将纸片放到黄逡手中的时候,有意的碰了他的手掌。
嗯嗯,细皮嫩肉的,没有一丝茧皮,看来锦衣卫并不一定都会舞刀弄枪,这位就是一位真真的刷笔杆子的。
现在已经是日头偏西,估摸着已经由下午一点时的样子,冬天的太阳落山的更加早,可是现在曹牧文还是饥肠辘辘的,偶尔吹来的风更加让人觉得寒冷,连中午饭还没吃呢!看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填饱肚子。





正文 第十一章:吃喝玩乐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1-18 14:57:20 本章字数:3146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在事务繁忙,工作要死的时候,会想起如果没有工作时,有了闲暇时间去休憩一下,那是多么惬意;但是真的有了时间,或许你就会呆坐在家中,无聊至极,因为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了,好像之前所设想的娱乐活动一瞬间没有了意思。
无事生非。“既然没有事情,自己知道去找事了。”曹牧文这样想着,看着外面已经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几日,果真是嘴里都闲出鸟来了。无聊琐事休得再提,或许出去溜溜弯怎是真是个好主意。
虽然这里的冬天对比起北方,还是要暖和的不少,但是毕竟是冷的,曹牧文倒是习惯,不过双手还是凉的,难免会抄在略肥大的袖子里面取暖。
时间倒是尚早,不过因为醒来的更加早,现在处于半饥不饱状态,连闲逛也是无趣。不如去找些名吃来填填肚子。
随着街上略微熙攘的人流,曹牧文是左顾右盼,街边的商铺鳞次栉比,好不热闹。没行的几步,曹牧文就看到很远的湖边那里似有一处高大建筑。对了,那不是滕王阁?本就以打算前去游览一番,既然近几日闲来无事,便就去那里吧。今日的天气也是甚好,冬日的太阳并不强烈,但是射在脸上也是一种微暖的刺痛感,有一种明朗的感觉。
既然决定下来,就向那里行去。
曹牧文走着走着,不出百米,就突然间的闻到了一股子香味。“嗯?这是……”曹牧文心中一颤,不知是什么珍馐美味。一股浓郁的香气随着他的前进步伐而更加的浓郁起来,向前望一瞅,一阵青烟缭绕。
来到近前仔细一看,斗大的锦旗上写着“瓦罐煨湯”四个大字,突然间看,恍然大悟了。
中华汤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坊间至今流传着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汤为先”,就是汤文化几千年历史的生动写照。曹牧文倒是记得,在春秋时期,便出现记载了煨汤的真谛: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大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称:汤即羹之别名也,有饭即应有羹,无羹则饭不能下。不过曹牧文在闲来无聊看过之后倒是深深觉得,着李大文人的消化能力比较差,没稀的东西咽不下去饭。
这江西南昌瓦罐汤精配食物,置于一米方圆的巨型大瓦罐内,再以木炭恒温加热两个时辰以上。瓦罐之妙,在于土质陶器秉阴阳之性,久煨之下原料鲜味及营养成分充分融解于汤中,汤汁稠浓,醇香诱人,风味独特,食补性强。该汤充分吸收中药材的药理成份,更有消除疲劳、补肾强身、益智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达到了食补的最高境界。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中国人自古就有喝汤的习惯。中国传统饮食观追求美味享受,注重饮食养生,汤最容易兼顾到这两个方面,烹饪饮食经典《吕氏春秋-本味篇》所著: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道理。
瓦罐煨汤风行于江南民间,而其中江西赣菜中的瓦罐煨汤更是个中翘楚,那是因为赣菜讲究原汁原味,其中瓦罐煨汤,是赣菜的代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曹牧文并不是没有见过这种巨大的瓦罐,只不过回到这个时代,再看一看这种具有传统民俗风貌古色古香的高达三米多的瓦缸,着实让人一惊。这半冷不冷的冬季,倒是个喝汤绝佳时机,远远的向这里走来的时候,曹牧文便看到这出汤馆外已有不少人在排队买汤了。
门前的伙计上下忙活着,专管称汤的伙计也在低头忙活着自己的事情。看来这里倒是生意兴隆。就在大门口门扉的右框上,倒是挂着价格表,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细细一看,价格也是很低,起码曹牧文没有一种被诓骗了的感觉。
瓦罐汤之类的,在原先,曹牧文也并非没有尝过,只不过买来一闻,固然很香,不过确实有一种香精的感觉。这种味道他在各种所谓名吃中多次尝出,看来是屡见不见了,舌头都被这些伟大的工业发明历练出了经验,可谓是舌尖初一碰触,里面的种种繁复化学原料心中便可明白一半。
但是曹牧文现在深感,还是纯天然的最好,真真的童叟无欺,纯天然食品,相加添加剂也么的加。
轮到了曹牧文,掏出几个十文铜板,便挑选了最热卖的招牌瓦罐汤。伙计站在凳子上揭开大瓦罐来时,又是一阵香气扑鼻,曹牧文隐约看到里面的样子。大瓦缸内一层一层摞着小瓦罐,内装土鸡、鸭子、各种的肉类,蔬菜、甚至还有鱼类产品等原料,下以硬质木炭恒温煨制。曹牧文思量,由于这缸中之罐是用气的热量传递,故避免了直接煲炖的火气,煨出的汤鲜香淳浓,滋补不上火。

当前:第61/1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