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记》第80/103页


“要说到家父,倒是有些闻名。我小的时候,待我也是严格,父亲一生工于学问,也高中了状元,所以对我的教训,也是重视的紧。”这一点曹牧文自是知晓,王守仁也是出自世家,其父,其祖皆是当时文坛中人。
王华其人,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曾读书龙泉山中,学者又称他龙山先生,浙江余姚人。要说他最大的成就,便是明宪宗成化十七年辛丑科进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翰林院学士,正德年间南京礼部尚书。曾任明孝宗皇帝的老师。他为人秉直,不与权阉刘瑾同流,是个刚正不阿的正直君子。他知识渊博,能书善写,是一位很有才气的书法家,至今在东阳卢宅存有王华书写的隶体门联:“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王华登第成为新科状元后,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因才学出众,器度不凡,在讲幄最久,孝宗特别器重,曾命赐金带,四品官服,眷赐日隆。预修《大明会典》、《通鉴纂要》,
擢礼部右侍郎,仍兼日讲官。武宗即位,刘瑾专权,朝中大臣纷纷争走其门,皆是趋炎附势,希望自己之后可以仕途通顺,不被刘瑾掣肘,而王华独不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立登相位。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王守仁也因不依附刘瑾,刘瑾恼羞成怒,贬守仁,并将王华调为南京吏部尚书,次年又借故令王华致仕。王华闻命处之坦然,以为“从此可以免祸矣”。王华归田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刘瑾事败被诛后,王华恢复原官。王华为人醇厚,颇有节操,善恶分明,临危临难,从容不迫,持身俭朴,利害得失,不系于心。王华博学,赋诗作文皆信笔立就,不事雕琢。著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也是文集颇丰之人。曹牧文听得王守仁这般说,看来此时的王华以及退休在家了。
王守仁有今天的成就,他的父亲绝对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不论是学问上,为人上,还是日常待人接物上,甚至是人格品质的形成,王华的那种“为人醇厚,颇有节操,善恶分明,临危临难,从容不迫,持身俭朴,利害得失,不系于心”的气度也得到了其子王守仁的继承。
或许,王守仁所说的“致良知”中“良知”的具体表现,便是在上面诸多的“优点”吧。
王守仁看着曹牧文,说道,“自从我记事起,家父便是开始对我谆谆教诲,但是他却也并不是一味的叫我呆在书房里,只去读那“圣贤之书”,其实父亲还是支持我广泛涉猎的。我小时,倒是对于军略战法颇为兴趣……”说道此处,曹牧文心有灵犀的一笑,王守仁看在眼里,看来这一点曹牧文也是明白,男孩子小的时候多少总会是喜欢这一口儿的。就好像男孩子小时候喜欢机器人、变形金刚,女孩子小时却喜欢洋娃娃一样,这是天性使然。
王华虽是状元及第,确不是一个“书呆子里的状元”,其实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人,即便看那《四书》《五经》到了登峰造极、如火纯情,以至于倒背如流的境界,也是中不了状元的,状元不是只会背诵默写的印刷机,毕竟是需要文采、智慧的。王华在教育王守仁上,自是大大的用上心思,“因材施教”便在这对父子上面得到了典型性的体现。王守仁自幼也是聪慧得自天,王华在了解到其子的兴趣之后,也是没有一味的压制,而是有益处的疏导,王守仁能有今天的成就,自然是少不了他有一位好父亲。
王守仁叹了口气,却是不知是为谁而叹,是自己,还是对面的人。一时间,两人又是无话,似乎两人所说这话对方均是了解一般,没得什么相互隐瞒之别。曹牧文请奇怪磕了一下,王守仁说道,“聊来聊去,时间倒是到了现在,却是该吃饭了。”曹牧文知道,这是为了打破现在尴尬,不过,他也的确是腹中有些饥饿,毕竟一早上徐爱,王银两人来得之后,一直便一直没有停歇,到了现在时间已经过了正午,真的是饥肠辘辘。
这时候,门外却是进来一名仆从,说道饭菜已经做得,可是吃饭了。曹牧文想要告退,王守仁淡淡一笑,说道,“今天待了一上午与我,倒是一起吃饭吧。”曹牧文预想推辞,王守仁好像提前知晓一样,摆了摆手,对曹牧文说道,“行了,莫要推辞,陪我去便可……”曹牧文明白,便点头称同意。两人一前一后,均是一言不发的前往饭厅。
一路上,两人一边行走,其实心中均在想个不停,不是为了各自的公事。既不是为了巡抚的职责,不是为了这泥潭一般官场上的种种;也不是为了锦衣卫的监视职责,也不是小心谨慎如何行事。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心事,为了各自心中的结缔而思虑万千。





正文 第四十六章:佳节临近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1-18 14:57:23 本章字数:3151


与王守仁相处有些日子了,曹牧文越来越放心。王守仁说起作为一名长官,倒不如说是一名长者导师。曹牧文心中也愈加的适应了他的这种风格,两人自是愈加的相熟。时间久了,曹牧文也对王守仁作为一名巡抚的公务有了了解。巡抚自是一方大吏,自然府衙要有自己的兵,王守仁的府衙也是有的。王守仁作为一地大员,若是遇到战事,自是可以管辖调命辖区内的士兵。但是在没有战事之时,隶属与巡抚衙门的兵士也有一千余人。
隶属于南赣巡抚衙门的士兵由王禅王千户带领,副千户是王长,两人虽是名字相近,又是一姓,曹牧文第一次见还以为两人是兄弟,一询问之下,两人也是口称兄弟,曹牧文便真的把他们当为了兄弟。后来才知道,两人是把兄弟,这名字相近却是个巧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两人这才结拜的兄弟。这些士兵平日里的事情并不多,有自己的军营,负责巡抚、巡抚衙门的安全保卫,出入仪仗等等职责,其中还包括了看大门,站岗的职责。两人也是不长与王守仁见面,曹牧文也是一些天日之后才认识得两人。这队士兵除了上述的任务,还有辅助守军守城的任务,曹牧文对于这一点略有不解。之后才是知道,这也与王守仁现在的情况有原因。
曹牧文每每见得王守仁每天的公务并不是很多。曹牧文便找的王守仁先下时间时,与其聊天中问了一番,这才知晓。原来这王守仁所任的南赣巡抚却是不同的,赣州自是指的江西,可是先有了江西巡抚,这南赣巡抚其职却有特殊。这江西南部,地势偏高,山峦起伏,是一个群山叠嶂之地。历史上便是蕃民聚集之地,此地因为地势的缘故,种植业自然不甚发达,南赣地区居住虽也有不少汉人,但是种地耕田的却是少的,多的是植树种林,打猎捕鱼者较多,又因为山区蕃民被视为化外之民,朝廷的管辖也少,也懒得管,所以便设得一个南赣巡抚名义上管理。一般地方上的“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地方权力部分也由当地的土著头人担任,他们向朝廷称臣,服从朝廷的管理,并且老实缴纳赋税,朝廷也承认他们的头人地位,这些“世袭”的“三司长官”们既是当地的头人首领,也是朝廷派到此地,代表朝廷管理此地的官员。此“双赢”的事情自是乐得美哉。
大明又有管理,巡抚自是可以辖制“三司”的,只不过南赣地区少民众多,并且久居此地,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个巡抚也是名义上去辖制南赣地区的三个权力部门。实际上,具体的事情早就有当地的头人们处理,只是每过一段时间,南赣便会发得公函、文案来给王守仁汇报,如此一来,王守仁的公务自然是不多。并且,那些应该“隶属”与他的属下也大都在南赣当地任职,自己作为巡抚却是待在省治所南昌清闲许多。“汇报”是每月一次,分两部分,南赣有汉官和番官,两方并列而治,在处理具体事务上,若是以汉民为主则是汉官主理,若是以番民为主,则是当地的番官主理,一来二往之间,汉番两族间倒是关系融洽。曹牧文了解之后,倒是明白了,这个巡抚看起来官管挺大的,怎么看着王守仁每天空闲时间这么多,怎么有这么多的时间来研究“心学”,这厢才知道了其中缘由。看来南赣巡抚这个衙门真是个清水衙门,自身本来就无事,也自然没法子去捞得银子了。曹牧文估计,这个位置给了王守仁也真是合适,单论别人,除非一些养老的,还没有几人愿意当着位高权重没事管的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平日里无事,府衙里的兵丁们吃着军饷皇粮可是不能让他们歇着,自然要指派别的差事,所以也要会同城中的兵,一起干些事情。
王守仁虽然身为巡抚,但是日常生活却不铺张浪费。明朝官制,官员达到了一定的品级之后,自然有一定的福利待遇。总的来说,就是自己的消费,由朝廷埋单的;由自己埋单。像是专门给巡抚洗衣做饭的,打扫卫生的,家中的杂役、仆役等人,这些和巡抚的公事无关,自然是要自己报销,朝廷也不能管你管得太好。而像是书办、笔吏以及侍从、护卫等一系列有关巡抚人身安全和公事的人员,则就由朝廷负责了,这些人员的饷银俸禄是由朝廷来发。另外比较特别的是轿夫,这是两方付账,AA制,由老爷和朝廷一同负责给他们开工资。曹牧文之前还很是不解,为什么着差旅费还分得这么详细,后来才知道。因为这官也是分文武的啊!毕竟武职的官员自己可以骑马,这样花费自是少的,而文官却是需要乘轿,这样一来,文武的花销却是不同,一并报销朝廷可没怎么大方。地方上的这些大员私下里捞得好处,收取的孝敬可是不少,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洪武爷那时候贪污几十两银子就扒皮塞草现在却是万般不可行了。因为负责扒皮塞草的“厂卫”们自己也是黑的可以,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能让更黑的去管黑的?这么一来原本黑的也变得更加的黑了。
王守仁出门自是不喜乘轿,大多数时间,他都会选择一人换上普通布衣长衫,一人闲庭信步的行到大街上去逛逛,旅行“百姓生活皆是道理”的宗义。有时候,曹牧文也会跟着他去。
时间就是这么过了几个月,随着气温的转暖,愿意上街的人愈加的多了,每天太阳升起之时也早了许多,往往很早的时辰,街上便已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不但是百姓,连诸位官老爷们,自也不会耐着性子呆在衙门官邸里耗着。南昌自古也是人文风雅之地,滕王阁便是一很好的见证。这个时候,城中诸位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们自是按捺不住,一年中饮宴最频繁的时节便即可开始。王守仁自然也是其中受邀之人,毕竟以他的在南昌官场上的职位,还有文坛上的地位和名声,这两项都是卓著的,要请吃饭,自然少不了他。
要说的南昌城中的头面人物,码头上的那些所谓的袍哥大爷们,吓唬吓唬升斗小民还是可以,但是遇上了官家就像老鼠见了猫,自是不入流的。商人们也是如此,毕竟士农工商四民之中最为低下的一等,即便是家财万贯,也不能在大街上穿丝绸衣服,想穿,只能自己呆在家里没事偷着乐。这就好像楚霸王说过的“锦衣夜行”一样,穿着好衣服,却没有人看见,自是不美。这也充分说明了商人地位毕竟是低下的,虽说“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穿衣吃饭虽然不必上述两项,但是也是生活私事,可是还是要管商人穿什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南昌最尊贵的人物,自然要数宁王朱宸濠了,不过宁王可不是能请到的人物,皇亲国戚,自然不算。其他的,便是一众一省大员了,诸位督道府台,总兵将军,三司主官,还有都察院的那些喋喋不休的酸腐文人也少不了。
时间到了五月初五。五月五,端午节,是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虽然是个挺悲剧的故事,不过这一天可是个大节日,是要放假喝酒的。聚会自然是必须。
这个时候,天气也好,气温温暖却不算炎热,空气清新,惠风和畅,令人心旷神怡。王守仁便在五月初一那天,受到了拜帖,打开来一看,是江西巡抚余符所上的拜帖。上边便书写着邀请之言,华词文雅,迤逦流畅,曹牧文看不太懂,大约就是说,现在的天气很好,空气很好,时间很好,大家都很好,所以咱们便在这个“三好”的日子里胡吃海喝一番,五月五号到我家来,咱们不醉不归。余符是江西巡抚,自是这里的正牌首长,他的邀请自然不能不去,况且也是别人请吃饭。
这几日来,南昌城中也是愈加繁盛了,一片太平景象。到了五月二日的时候,书办老爷子在这天就要退休了。之前一月老爷子便告知了王守仁,老爷子毕竟年龄大了,虽然自己还是眼疾手快的,下笔可谓有如神助。王守仁自是不舍,老爷子在府衙里待得久了,上上下下的人对他很是尊敬的,但是怎奈何老爷子执意要走,说是老家里来信了,说是自己的大儿子终于给自己添了个孙子。儿子心里说自己媳妇儿肚子总算争气,生了两个闺女之后,终于生了个带把的,老爷子看后也是高兴不已,本身也有了辞退之心,这日便见了王守仁,将此事说了。虽得王守仁不愿意,有意挽留,但是老爷子本身也是个倔老头子,年纪又长的王守仁,既然执意要如此,王守仁只得应允。老爷子最后会干到五月四号,之后在家中过个端午节,休息几天后,大儿子便会亲自到南昌城来接老爷子会老家。





正文 第四十七章:端午佳节(1)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1-18 14:57:23 本章字数:3166


书办老爷子儿孙满堂,阖家欢乐。这么一件美事自然旁人可不能坏,王守仁便应允了。除了老爷子当书办这么多年来应该得的饷银,王守仁还特别嘱咐了下人,让他们另外再从账上多支出银子来给老爷子。王守仁特别交代得,不能从府衙的账上支出银子,给老爷子额外的钱算在王守仁本人的巡抚俸禄里。虽然王守仁来得此处任巡抚只有一年多的光景,但是他还是格外的崇敬这位在这里可谓是奉献一生的老前辈。这份钱给老爷子的时候,这个倔老头还怎么不肯要,最后还王守仁王大人亲自出面,就是说给老爷子添了孙子的贺礼,才让老头子接受了这份钱。这天便也是老爷子最后供职的一天,老爷子潜心呆在书办房里处理着交接。接下来倒是一份难事了,毕竟巡抚大人平日里事务也是多得,重要的,总不能让一个巡抚在处理公务的同时还兼着自己书办这样的繁琐差事,这可就大材小用了。还好书办一职也是朝廷管理的。老爷子的辞呈已递交上去,自然会有专门管理各个府台衙门人员调任的衙门来管理人员,这自然不需要担心,上面的批文回的也是甚快,事情办妥,老爷子也可以安心离去。继任的人,过一些时日便会到任。
这些日子倒是未有什么事务琐事需要书办去誊写的,既然是过节,大家也都不希望有什么杂事还要去做。这几天王守仁便亲自处理一些经历文案事务,若是有单纯誊写之事,曹牧文便自告奋勇的顶替了。
一眨眼间日子便到了五月五,这一天自是热闹非凡了。苏轼《浣溪沙》:“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写的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其实五月一日一直到五日都算是节日,只不过最后一天最为隆重。
五月初,春耕已过,农忙未至,是莆仙人的农闲季节。人们希望能利用这个农闲打打牙祭、搞搞卫生,忙了半年了,也是要大吃一顿。因此富有地方特色的“五日节”由此而生。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一共五天,正如一首莆仙歌谣所唱的:“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这五天,便把半年来的味觉满足,剩下的半年,就好好好干活,等到秋天有个好收成,这样到了春节便又可以胡吃海喝一番了,毕竟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种地吃饭是最重要的。
在这天,天子也会过节,并且礼节性的赐给臣下诸物,如《大明会典》:“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
刘若愚《明宫史》:“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衣,门两旁安菖蒲、盆盒。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这些是皇宫中人要做的准备,一般的百姓也要做些准备。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像是最为经典的《白娘子》中的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一项活动了。
这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开始,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孔圣人《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这一点看来丝毫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吕不韦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一天开始,天气便愈加的炎热,算是进入了炎夏,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食物难以保存,特别是肉类,更是容易腐败,所以便要人们斋戒,吃素的,起码不容易得病拉肚子,在先秦时代,这种病闹不好就要死人,但是嘛……放着大鱼大肉不让人吃反而让人吃素,这可大大的不行,所以这一章节就权当放屁了,先填饱了五脏庙最是重要,就是吃死了也是个饱死鬼。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端午历来被认为是恶日,不详之日。这天又是容易损伤脾肺,又虫蛇尽出,因此必须注意养生;出于人文的因素,五月南方有取毒物制蛊伤人作为,俗以端午出生的孩子妨害父母,像孟尝君端午生,因此曾被要求遗弃。也因此就有了食黍、浴兰、挂艾叶、系五彩、饮药酒、不放逐贤臣等习俗。
战国以后,由于端午习俗的必要性,便开始向平民百姓生活方面传播,演化为多种形式,如食角黍、浴兰、竞渡等。北周时期,端午日黄河清五百里,分别被北周和隋朝统治者看成是谶纬,如河图洛书,因此五月五日开始成为大喜吉祥的日子。期间齐后主、唐代宗皆为端午出生,因此端午成这才由一个恶日转变成为一个大吉大利的节日。”
屈原是伏清流死直的逐臣,因此从汉代以后为人们所纪念,对应习俗和隋朝瑞兆,成为端午纪念的名人,竞渡也因此与屈原有关。因为端午的反复变化,节日的热闹繁华,纪念屈原的情怀,因此引起诗人的诗兴。倒是有一点,容易使人产生误区,若是说道端午节,众人皆回联想到屈原,但是有一点就是,端午这天的起源可比屈原要早得多,若是说因为屈原而有端午则是本末倒置。不是屈原这天投河自杀才有的端午,而是因为这天是端午,屈原才在这天自杀。因为端午先秦时代被大多数视为“恶日”,要自杀,这天倒是不错的选择。要说屈原和什么的起源有关系的话,也只能说是粽子和划龙舟了。
又因为屈原,这天自然也是迁客骚人,达官显贵们聚会饮宴的大好日子,会中吟诗作乐是必要的活动了,很多文人也会在这天写作各种的作品记录,描述这天的场面风景。杨嗣昌《武陵竞渡略》:“划船招屈,良有深意,不独感兴汨罗。”《楚辞》:‘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此原生平遭遇,掩抑迍邅.后人写之疾鼓轻桡,轰霆卷雪,庶一洗其不平之气耳.又曰:‘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沅与枉渚,皆武陵水名。观者树红绿彩,或制句彩上,俟船过赏之。凡船所经系其隶地放爆竹黄烟挥扇喝彩相和;否则群声合噪以揶揄之,怒者掣屋瓦飞击如雨,船人亦横桡舞掌,作势相应云。江上看船,北岸楼有三四层,自清平门至下石柜,其长五六里,皆前期争纳,僦值多至数百文,缓即为人占去.至日,提壶挈榼,马步鱼轩,肩摩道上,巳牌则毕集矣.盘中佳果有韩家李麦黄桃,新味有鲥鱼莼菜.尝鼎一脔,下鼓千里.方共清谈浪笑,忽闻船赛,莫不停杯变色,倚槛瞪眸.是耶非耶,若得若失,元黄自战,胜负俄分.於时或气涌如山,可以踏江穿屋;或颜灰若死,不知下殿辞楼.鹰飞天而雉伏蒿,为鱼而鼠变虎殆未足以极其情状也。”
张岱在《陶庵梦忆》也有很为详细的对于划龙船的描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在这一天,全国上至万乘之尊,下至黎民百姓,都一片欢乐,庆祝这个可以在年中正大光明的吃喝玩乐的日子;也感谢屈原,毕竟他的死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活动,又有吃(粽子)又有得玩(划龙舟)。





正文 第四十八章:端午佳节(2)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1-18 14:57:23 本章字数:3249


五日上午,便陪着王守仁在大街上转了一转。王守仁在这一天未有打算闲着,而是去履行他“百姓生活皆为道理”的观点了。曹牧文本想劝阻他。晚上便有一场宴会,自然要喝酒,现在不如多休息一下,做些准备的好。说道喝酒,曹牧文却是各种好手,即便是在原来,和那帮混蛋胡喝海喝的时候,便也是个中翘楚。只要不遇上那些酒场山的神人,自己还是可以横行无阻的。倒是明代虽然已经有了蒸馏酒,不过百姓之中,酿造酒还是大行其道的。并且南方地界其后较北方温和,达官显贵也是文雅之人,喝酒本事为得怡情,自然不是为了斗酒而喝酒,所以宴会上的酒水自然是度数较低,以香醇浓厚为特色的酿造酒,这种酒曹牧文已经免疫了,但是对于王守仁,他还是处于侍从的职业道德而去建议他,最好可以白天小憩一会儿,赴宴之前可以先填点什么米粥之类的,先保护住胃,也不容易醉。这些可是很平常的酒场经验了。
王守仁哈哈一笑,“你倒是好心,不过自是多虑了,我自然是去赴宴,有不是去什么龙潭虎穴,万用不得为此做得这么多的准备。”王守仁说借着今天衙门也是休假,街上百姓众多,行人繁复,人来人往,好生的热闹。所以阳明大师可是要去百姓中“混迹”一番,好学习到什么人生哲理。曹牧文自然拗不过这个也有些倔强的中年男,只好先去陪着他去逛街了。
到了下午,一番准备后,距离赴宴的时间到了。这时候衙门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大多数衙门供职的差役们也是南昌本地人,一早上便有不少人回到各自家中过端午佳节了,到了下午,衙门可谓是“人烟稀少”。王守仁也没有打扰轿夫们,也早早的让他们会得家去了。王守仁还打算只是一人前去赴宴而已,竟然还打算让曹牧文回家去……话刚说出口一个字,王守仁才突然想起来,曹牧文的家可是远着呢?要说睡觉的房间,倒是没有几步路。现在府衙里几乎是空的……
曹牧文有些不怀好意的看着面前的王守仁,知道他刚刚还想打发自己回去,虽然他知道王守仁是不想烦劳影响过多的人,可是曹牧文现在却是闲的X疼了。
“大人……”曹牧文说道,“我还是陪同您一起去吧……我就是想回去,也没得地方去啊!”王守仁也是知道,同意了。
南昌城还算大的,两人若是徒步,也要花的不少时间,便从马厩里面调得了两匹马来,乘马前去。
两人从侧门而出,骑上马去,王守仁低声“吁”,催动马儿抬步向前,曹牧文便跟在他后面。毕竟王守仁是个封疆大吏,南赣巡抚,一个人骑着马前去赴宴,后面没个跟班,毕竟是不妥的。有些事情,大人要去亲自做,也会让人轻视。曹牧文揣着拜帖,要中还别着一把匕首,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安全,以备万一,也职业习惯所致。

当前:第80/1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