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304/306页


完颜兀术的的意思很清楚,你不是要断我的退路吗。我先把你的退路断掉。想在淮西吞了我,那么咱们就拼个鱼死网破!
这种打法,在西洋人的扑克牌游戏中有个专门的叫法---ShowHand。广东人把这句英文翻译成“晒冷”,而其他省份的中国人会把它翻译成“沙蟹”。
无论是“晒冷”还是“沙蟹”,它都只有一个意思:“将手上的筹码全部押出,听天由命,一铺定生死。”
这是多年以来。完颜兀术罕见的勇敢表现。
他实在是输不起了,假如此役再输,金国很可能失去对宋朝的上位国资格,他本人也绝对会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这时候,向来以勇敢著称的韩世忠犹豫了。
韩世忠担心的并不是完颜兀术和他那几万金兵。这次出兵,韩世忠本来就是要截断完颜兀术的后路。生擒活捉这个双手沾满了汉人鲜血的侩子手。
韩世忠担心的是淮西战区的总司令---张俊。
张司令向来都是以见死不救和擅自逃跑见称。假如如韩世忠坚持原来的计划,一旦张俊突然撤退,又或者站在一边坐山观虎斗,任由完颜兀术和韩世忠两方在交战而不提供有力的支援,韩世忠的水师就危险了。
在韩世忠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只要韩世忠一死,又或者实力大损。根据朝廷的惯例,他的部队、乃至辖区,都有可能落入张俊的手中。
在宋朝的三大司令官当中,韩世忠的兵力是最少的,才刚满三万人。假如让韩世忠单独对上完颜兀术,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如果现在负责主攻的是岳家军,甚至是刘锜的八字军、又或者是杨沂中的御林军,他韩世忠都肯定会坚持到底。
可是对于张俊?
这可是三万多水师将士的生命啊!
反复思考衡量再三。韩世忠还是决定马上撤军,看看后续形势再做决定。
接下来的情况非常的诡异。
张俊的淮西大军与完颜兀术的金兵在濠州城南北对峙,虽然每天都金鼓齐鸣、号角乱响,但谁也不肯先行一步,抢先发起攻击。
这种情况,就象街头的两个小混混在吵架,一个狂叫:“你有种过来。我一刀捅死你。”
另一个小混混怒嚎:“我呸,有种你先过来,你敢过来时,我一斧头砍掉你的脑袋。”
结果是。这两人吵了半天,谁也不肯先挪一步。
终于,过了两天以后,淮西大军突然发现,金兵营中的号角声不响了。
找个敢死队员过去一看,金营中空空荡荡的,除了遍地都插满的军旗之外,营中空无一人,连粮草辎重也都被搬迁一空。
很明显,金兵已经逃去无踪了。
说句实在话,仗打到这个份上,完颜兀术并不想撤,但又不得不撤,原因很简单,他收到探子回报,说岳家军快到了。
完颜兀术当时一听就懵了,不过回头一想,既然已经在濠州城内扳回一仗,脸上也有了一些光彩,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金兵已退,张俊也连夜拔营起兵,返回驻地。
三天之后,等岳家军感到濠州南部的定远县,战场上已经空无一人。
真的太可惜了,这原本是宋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淮西大地上,有张俊十三万淮西野战军在正面形成压迫之势,有韩世忠的水师断其后路而成关门打狗之势,并且在附近还有岳家军这一终极战力随时能够加入战团。这是自宋、金开战以来从所未有的机遇!
只要各方面正常运作,完颜兀术必将全军覆灭。
可最终的结果居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没有作战,没有流血,没有堵截,没有谁全军覆灭,什么都没有。
韩世忠得到金军设水障的消息后,就令水军撤退。那很快,本是逆流而上,只要顺水漂回去就行。
张俊始终按兵不动。金兀术也没有死磕到底,带着濠州胜利赚回来的面子,顺势回国修养放假去了。
而岳飞呢,始终被隔离在战场之外,等这一切都发生之后,只能拿着这段时间里他收到的来自各方各面的各种文件发呆。
有张俊的命令,有赵构的诏书。里边的内容错乱得让人发疯。
再看一看柘皋大捷之后整个淮西战场的大事列表。
三月五日时。张俊开始的追击,同时命令刘锜回太平州。
三月六日,发现金兵行踪,紧急下令刘锜归队。
三月八日,张俊抵达濠州外围。
三月九日,淮西军团在濠州城内遭遇埋伏。杨沂中部损失严重。
三月十二日,韩世忠水师受阻返航;同一天,岳飞收到高宗皇帝的圣旨,要岳家军到濠州,协助张俊对抗金兵。
三月十六日,也就是接到圣旨的三天之后,当岳家军赶到濠州战场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曲终人散了金宋双方各取所需,很有默契地、欢呼雀跃地散场。
偌大的淮西境内,只有岳飞一个人捧着一大摞诏书发呆。
前思后想,对照此前诸此北伐,岳飞越想越怒,他看了看周围的岳家军将领,实在没忍住,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岳飞对天长叹,说道:“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
第二句,岳飞怒冲冲地对张宪说:“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
第三句,岳飞指着董先说:“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
岳飞的后两句话。无非是埋怨张俊和韩世忠两军的不中用;而第一句,冒头竟然直接指向皇帝。岳飞的郁闷和气氛,可想而知。
在这场战役中,感到郁闷的不止岳飞一个。还有淮北宣抚判官刘锜。
原因很简单,刘锜遭受到张俊的强烈排斥。
刘锜是上一人首相张浚的爱将。张浚下台后,刘锜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凄惨不堪。后来刘锜在顺昌独得大功,引起了淮西方面诸将的极度。
《宋史。刘锜传》中的记载是:“锜以顺昌之捷骤贵,诸将多嫉之。”
而刘锜也猜到了张俊的心思,在撤兵的时候,故意放慢脚步,独领自己一军,踽踽独行。
途中,张俊、王德、杨沂中等诸部合兵一起,热闹非凡。相比较之下,刘锜的八字军就显得分外孤单、冷落。
单单这样是不够的,张俊眼珠一转,竟然想了一个流氓的办法来恶心刘锜,顺带帮自己竖立威风。
这个办法就是,指挥自己的部下去抢掠刘锜的军中物资。
在张俊看来,刘锜是铁定不敢反抗的,毕竟他还要受张俊的节制。
但张俊想错了,刘琦虽然是个官二代,但意志坚定,宁折不弯。
对于张俊的挑衅,刘锜亲自出马,“擒十六人,枭首槊上”
张俊立威不成,勃然大怒,气匆匆地找到刘锜骂道:“我官居宣抚,你仅为判官,竟敢斩杀我的手下?”
刘锜神色自若地答道:“不知道是宣抚的军士,我斩杀的只是前来抢劫财物的流寇盗贼。”
张俊大声喝道:“被你追杀的士兵逃回来说,他们从来没有参与抢掠财物。”说完,还煞有介事的叫出一个士兵要和刘锜对质。
刘锜不屑一顾道:“刘锜身为国家将帅,如果有罪,宣抚当上奏朝廷,又岂能让我与士兵对质?”
说完之后,刘锜长揖上马而去,只剩下气疯了的张俊。
PS:谢谢zhuxyhh01大大、横断江山大大、被爱的小徐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七十四章: 历史的拐点 (结局篇)

当前:第304/30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