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传说之涅槃》第92/95页



屈不平同意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白道盟的事业刚刚起步,难免会遭到种种波折,但这亦正好试试白道盟在我们手中能否屹立不倒,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只看众人对班从文那句“没吃什么大亏”没有显露出多大的反应,反而微笑着应和着班从文、屈不平的话,便知以他们的功力,亦看不破张良的真实情况。

桓楚正色道:“说到底,龙老师的遇害,侯爷的受创,皆因桓某不能知人善任而起,班老师和屈先生这么说,反而令在下更难以心安。”

张良忽提议道:“不若我们在此继续决议盟主的人选,如何?在山巅时刚要谈及‘理想抱负’一关却被鬼无言等人打扰了。”

众人无不欣然应诺,这不但是他们此来的目的,且亦可以给引领而望的天下群雄有个交代。

张良接着微笑道:“若照先前的比试,在座者仅有桓楚、朱家、海天阔三人才有资格问鼎盟主宝座,不过与座者无不是才识卓越的人物,张某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哩!”

众人均愕然以对,因为按照张良刚才的说法,这里的所有人都有资格争取盟主的位置。

项羽却是心中一震,知道张良是在为他创造条件,但此刻他确没有这个打算,闻言未等众人有所反应,道:“其实仁某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却不知道是否可行,正好趁此良机说出来与大家商讨。”

张良微讶道:“贤侄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建议吗?”

众人听得有些糊涂,只有项羽才真正明白张良的这句话。在现在桓楚甘愿自动退出的情况下,凭他项羽今日在山巅和道场上的表现再加上龙在山弟子的身份,只需张良开口说几句话,便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由他出任盟主一事,张良所说的“这个提议”实乃指此。

而这也正是张良想要的结果,他当然并不是信不过桓楚等人,只不过若由项羽出面抗此大旗,一来他就可以用这个身份来套住项羽,使他很清楚项羽在江湖上的一举一动,至乎针对刘邦或者是玄墨二门的举措;再者项羽甫从坐拥天下弄至今日的惨淡收场,其中多半因他而起,他只希望这个身份能够聊以弥补项羽怅然若失的心理;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即使刘邦不听他的劝告想要对付项羽,亦不得不顾忌项羽盟主的身份,贸然行动的后果是刘邦绝对不愿去承担的。

项羽在众人惊异期待的眼神中,不疾不徐道:“自赢政并吞六国以来,凡有识之士均看出天下的大势终是趋于统一的。大统一对于天下百姓、万物生灵而言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然而对于渊源流长的学术思想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不幸,没有不同的声音,就不可能察出亮丽的火花。有些东西,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下,才能越来越完美,越能体现它的价值。任何一个时代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制度,对于现今能人辈出的江湖而言更是如此,而且若统一在一人麾下,很可能便会掩饰了其他人的光芒,江湖由此也会黯然失色。”

张良虎目生光,开始明白为何当年以范增这样超卓的智士亦会支持项羽分封天下的决策,事实上,当时的情况,项羽称帝的条件虽然有欠成熟,但亦并非没有可能的事,如能治理得当,现在的天下说不定早已在项羽的掌握之中。但项羽却从没有这样的打算,起初他尚以为凭范增的眼光竟也看不出分封的弊端,天真的以为秦始皇的大统一是行不通的,只有回复到周朝时的体制才能长保太平。而以项羽此刻的言语,立即猜到项羽、范增等人的真实想法。大统一是时代的趋势,然而它将整个天下归于一人,归于一种思想,那么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就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最好的前例。

看来他回洛阳后,不但要刘邦“汉承秦制”,还需要另找一条可行之策才行。秦朝的灭亡肯定与胡亥脱不了关系,但却绝对不是亡于他一人之手。

在天英堂内的其他人无不是心智过人之辈,闻言已大概清楚项羽的用意,不由拍案叫绝,而对项羽的叹服更多添了几分,仁道义不愧是龙在山的弟子。

要知道自周朝以来,江湖虽然能人无数,却只有一人一剑的刺客游侠,或者投于皇室贵族之下的“私剑之侠”,而从未听说有谁开宗立派的,即使以墨子之能,也需配合以教义,才能从无到有的创建墨家这一学派。

现在则条件已经成熟了,是时候由江湖人自己来掌握和推动江湖,开创一个全新的江湖局面了。

只听海天阔激昂道:“想要在天下间行分封之事当然已不可能,否则西楚霸王也不会有乌江之败,但若在江湖上重演当年五霸迭起、七雄并出的场面却并非没有可能,且会是另一番动人的场景。”

朱家亦道:“如果大家能够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宗立派,不但每个人的才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更重要的事江湖的势力也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巩固,如此既不用担心尾大难调,也不用担心邪恶分子会趁虚而入。”

桓楚则道:“这确实是个非常大胆且动人的想法,如此我们或许再不用为只有一个盟主之位感到无奈了。”

笑清夕微笑道:“只要有朝廷的军队在一旁宏观调控,对江湖上的规模稍叫限制,我们便再不需要当心会出现大批人马的杀伐,有的只是快意恩仇,行侠乡里。”

与座者不愧均是当今江湖甚至整个天下间万中无一的不凡之士,他们仅从项羽的一句开篇中即知道项羽的想法,且瞬息间明白了其中的妙处。

在众人各抒己见后,张良最后总结道:“仁贤侄知否因你的一句话,由此将会开辟出一个崭新的江湖来。没有人规定江湖只可以有一个白道盟或者门派,诸位本来就无一不是名动江湖的人物,若可以振臂高呼,相信要建立起自己雄霸一方的地位并不困难。如此也免去我和屈先生等人你们中间评出盟主人选的为难。重要的是,只要大家结成一个联盟,彼此遥相辉映,那么任凭玄墨二门如何势大,亦要慎重考虑是否有能力应对联盟的报复。”接着语锋一转道:“有些事,朝廷的军队是不宜出面解决的,到时候,维护民间的秩序亦将是诸位的义之所在。”

众人均已在山巅时听过张良希冀以兵法对付玄门的事,闻言如何不知他的言外只意。

项羽却是暗叫惭愧,皆因他的初衷只是想拒绝张良的好意。

桓楚道:“如此我将派人去通告群雄,今日的群英大会已没有必要举行。”

屈不平沉吟半晌,提议道:“这样我们似乎没法向他们交代,不如这样吧,桓盟主你还是白道盟的盟主,就当各位回去后即将创建的门派都隶属于白道盟好了,开宗立派虽然令人心动无比、感受着白手起家的乐趣和成就,当这必然不会是件容易的事。而我和侯爷、班老师等人则给你们三年的时间,届时谁创的门派最好,谁就是白道盟的盟主。”

桓楚本想回绝,但听到后来,则和其他人一样再没有异议,因为这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牛居丙见众人萌生去意,忽然出口挽留道:“昨日之前因大家来得仓促,牛某未能好好招待一二,今日大家既然没事,却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一个面子,留在此处一天半日的,因为我准备趁此机会成家了。”

项羽、王离、桓楚三人愕然以对,难道牛居丙已经想通软玉的身份,感觉对他没有威胁;还是他感到自己已经难以自拔的爱上了软玉,无论如何也要给她一个名分?

班从文皱眉道:“牛老板何时定的吉日?怎么此事从没有听人说起,总不会是你一时的心血来潮吧。”

牛居丙尴尬道:“大家都是江湖儿女,没有太多的讲究,牛某也不过是想凑个兴头罢了,还请班老师不要见怪。”

此时易正容老脸坏笑道:“听说牛老板前先时候在西域拐了个什么温香软玉回来,你不会兴这种异国的调调吧。按说异族美人和中原的美人应该没有多大区别,真是奇怪。”

此时众人心中大事已了,闻言不禁轰然作笑,充满了江湖人士豪放、坦率的真性真情。

就在此时,天英堂外文将军的声音响起:“牛老板的这杯喜酒怎可少了文某的份。”

当前:第92/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