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案演风雷2》第1/152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您好!您下载的小说来自 www.gouyg.com 欢迎常去光顾哦!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民国奇案演风雷
作者简介
宋金来,1945年生,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文大学中文系毕业,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成都导演培训班、中央电视台专题部.早年供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某部,系该部创作组成员、军报通讯员,其作品多次受到嘉奖.改革开放初期,调任天津市某宣传部门,先后担任文字编辑、电视编导,主要作品:专题片《人类文明之星》《早婚潮》、儿童电视剧《胖墩减肥记》等,期间发表百余万字的随笔、人物速写、短篇小说及评论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先后受聘于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以兼职教授的身份担任现代广告专业、影视表演专业的《电视编导基捶课程的主讲.十年心血潜心蒙太奇结构的学术研究,完成了40万字的《蒙太奇时空》专著,近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民国奇案演风雷》是跟据作者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本《水流千遭》改写,拟由京津两地影视机构联袂拍摄.
第一回贝勒救美充好汉,名优觅死为名声
故乡民谣云:煎饼秃子口音侉,黑更半夜遭屈杀,碎尸沉冤大运河,凶犯逍遥遁天涯.
民国年间,这桩奸情大案轰动津沽城乡,作者家母因亲闻煎饼秃惨死之声,每当描述起来,总令后生毛骨悚然.她老人家在世时,认为此案应编成戏文告诫后人,也算为屈死鬼出口冤气.其实,历史早已以此演绎了一部大戏,说起来久远,细一想也就是眼前的事.
这个故事,得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多灾多难的年头说起.
天津卫有处著名的闹市区,叫做南市.说到南市,就自然联想到一块特殊的地界,叫三不管儿.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军扩辟租界,扩充南市一带为预备租界,后因中国反对暂停扩充,形成划界不清管理不清的地界儿.由此,这里的治安,天津县不管;日租界不管;邻近的法租界不管,这就叫"三不管儿".
百姓另有说法,说那儿被人打了不管;被人偷了不管;被人卖了不管.三不管儿的解释还有许多,譬如说,民不管、官不管、洋人不管,也是一种说法.
不管怎么说吧,基本都是说那个地方无法无天,无道德无伦常,不是正经人去的地方.那么不被人待见的地方,偏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乡下人下卫到天津,逛了三不管儿才算真正到了天津卫,回去才可拍着胸脯夸口,才有资格表明本人阅历非凡,不仅到过天津卫而且连那儿都去过.说吧,还有嘛稀罕、嘛杂耍、嘛格色的物件、嘛格色的人物咱不知道?谁还敢再说咱是嘛也不懂的大老擀?
知道抽白面儿的嘛模样吗?告诉你吧,脖颈儿细得赛麻杆儿,脑袋瓜儿赛个蒜头不大点儿,远看就像麻杆儿挑着纸灯笼,吹口气能吹一跟头.见过窑姐儿嘛模样吗?告诉你吧,真正跟妖精似的,眼眉跟鞋毛笔画的一样又细又长.旗袍,旗袍见过吧,开衩的旗袍?那开衩一直开到大腿根儿,一迈步能瞅见里面穿的红裤衩.
有人质疑:"不对吧,人家窑姐不穿裤衩,光溜溜的办事爽神,你去过三不管儿吗?别胡掰啦!胡掰?"嘿嘿嘿,长眼了吗?你他妈的踩我脚后跟了知道吗?臭脚丫子不嫌硌得慌!"三不管儿都这么说话.我没去过?嘁!两手往后一背,走啦,不让你长学问啦.
三不管儿和北京的天桥一样,都是贫民娱乐消费的地方.金评彩挂三教九流五行八做,三不管儿里嘛都有.打场子摔跤的;练把式表演气功的;扔石锁耍中幡的;说相声变戏法的;卖狗皮膏药兜售大力丸的;脏话乱喷演文明戏的;修脚点瘊子的;拔牙相面的;测字抽签的;冲茶汤卖药糖的;吹糖人儿买油糊饼儿的;吆喝戗面馒头、煎饼果子、火烧夹肉、馅儿切糕、大糖堆儿、芽乌豆、茶鸡蛋的……这是三不管儿的主要人群.
这些人都是血泪里挣扎的苦主儿,他(她)们肆意宣嚣、咋咋呼呼找茬滋事、坑骗放荡,行为上彻底没羞没臊不要脸,蔫坏损坑蒙骗肆意妄为.这些破罐子破摔的人群何以如此?他们究竟恶心谁、讹诈谁、震唬谁,不能看浮皮表面,不能离开当时外辱内腐国贫民弱的背景看问题.
为了不把话扯远,于此书归正传.
话说此时打旭街方向溜达来两位贝勒爷,出自叶赫那拉一族,自称跟老佛爷沾亲.自打民国废了大清国,哥俩随家族定居天津卫,由此把老姓改良了,简称一个那字.照老姓哥哥叫那拉英杰,弟弟叫那拉英豪,还说是镶黄旗的身份.这是写家幼年亲耳听他们说的,可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无从查考他爹是从何处承袭来的王爷.
按满洲八旗,以镶黄旗为尊,正黄旗次之,旗内并无王.民国年间,天津只有个庆王府,王爷是真的,王府却不是原装.咸丰年间,庆亲王奕诓病故后,其子载振袭庆亲王爵,大清倒台迁居天津,购买太监小德张英租界剑桥道楼房一座,被人称作庆王府.
如果天津再有"王府",那就是打北京端过来的形似庄王爷的宅院,没错,里里外外跟太平仓胡同的庄王府一摸一样,只是里面没有王府家族的任何人,实则是照着北京的样子复制的,主家从来没有宣称过这是什么王府,后来明确叫李氏祠堂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妨占点篇幅简单说说,反正二位贝勒爷还在溜达着.
北京城的庄王府宅院,怎么会跑到天津卫来了呢?这与闹义和团有些关系.
义和团闹腾的最欢势的时候,拳民们叫号要"扶清灭洋",庄亲王载勋听着心里舒坦.王府里边,义和团各路首领随来随往,义和团还在府里设立拳坛.对此八国联军怀恨在心,北京破城后,便占领庄王府,烧杀抢掠竞达数日.据记载,仅在府内杀害的义和团将士和民众,多达1700余人,把庄王府祸害的面目皆非.
时至民国,任江苏督军的李纯与其胞弟李馨,出资20万银元买下了昔日辉煌的庄王府.只因北京城传说豫王府挖出了金窖,以为庄王府也应有宝库,遂将地面建筑尽数拆除.撅地三尺,结果任嘛没有,便把砖瓦、木料运到天津西广开外,历时十年"原拆原建",按原有风格和特色复制出天津版庄王府,然而却与庄王爷毫无干系.
李纯原想卸任后到此养老,因整座建筑与北京紫禁城的中路相似,且工程巨大.大总统袁世凯闻讯急忙派人彻查.李纯害怕了,一面重金贿赂调查官员,一面辩称所建宅院纯系家祠,此事不了了之.打这开始,貌似庄王府的这套宅院,正式称作李氏祠堂了.
按说,王爷至尊,系皇上极为慎重吝啬的封爵,至今写家搞不明白,其时的天津卫,何以满大街跑王爷、贝勒.想必定有当时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的事情了.
再说,努尔哈赤在开国之初与叶赫那拉氏结为死仇,后来为拢络叶赫那拉族,清朝诸帝均娶叶赫那拉氏为妃为后,但是封王之事是免谈的.清朝开国封过五个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义王孙可望及平西王吴三桂.死后追封的四个异姓王:扬古利、傅恒、福康安(傅恒子)及黄芳度,这里也没有叶赫那拉氏的嘛事.
没有不行,前些日子,那氏二兄弟跑到西头朱家花园大街遛弯,路遇草莽英雄于占鳌.好多人亲眼得见,于占鳌当街打千,"贝勒爷吉祥,家里老王爷吉祥!"人家要没那身份,蒙事,敢蒙于占鳌!
于占鳌何许人?那也是一方霸主,举个小例子说说其人,便知好生了得.不知何人,也不知为何事,把于占鳌惹翻了.后来出来中间人两头说和,于占鳌表示,不是说和吗,把那个"何人"叫来"一块儿说道说道.""何人"来了也不含糊,"怎么说道?"于占鳌抄起案板上预备好的砍刀,"喀喳"砍下自己的左手扔给对方,"我让你拿着这只手,抽自己十个耳贴子!"结果,"何人"赔了一笔巨额"伤残费",栽了!这位"何人"又是何人?就是后来成了气候的刘广海.
您想,这样的人物,是随便给人当街打千的主吗?就算贝勒身份有诈,王爷的身份值得怀疑,家族与皇室存在某种关系,是不容怀疑的,而且地位肯定很显赫.
知道慈禧太后的两位御前女侍官吗?那是亲姐俩,大清国驻法兰西公使裕庚的千金.姐姐德龄正在美国写书,就不说她了.妹妹容龄,被老佛爷比作上官婉儿的那位,现在住在西北城角,独居,过着恬淡的日子.长寿,享年逾九十,辞世消息及身世,见新中国多家媒体.那氏二兄弟闲着没事,经常登门看望,陪着说说话.每次临走,街坊都看见老太太(时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总是亲自送出门,由此可见,这哥俩绝不是一般人.对于他们爷仨的身份,即便存在言过其实之处,想必也是事出有因.
说着说着,那氏二兄弟已经溜达到南市热闹的地界,但见二位中西结合的打扮,长袍马褂却头顶巴拿马凉帽,足登网眼白皮鞋.聊着大天儿、摇着折扇徜徉于市,一看就知道败了家还端着臭架子愣支巴的主儿.
他们的亲爹老王爷,谁封的王爷不管他了,就这么称呼吧.他自个跟自个都这么称呼,看官也不必找真儿,反正这时候得跟他叫王爷――打东北回来了.二位贝勒腻歪老爷子整天穷叨咕,躲出来散心,顺便找地方蹭个饭局.所以就这么一路踅磨着,一边念叨起老爷子.
"哥,你老说说,他不在奉天好好伺候皇上,冷不丁打奉天回来干嘛呢?"英豪瞅着英杰问.
亲哥哥英杰合上扇子敲打着手心,"大概……大概其,是怕咱哥俩把他的窝掏干净吧?拿不准."
英豪也合上扇子,"咱那窝掏的够干净了,再掏就扒房子卖檩条了."
英杰笑笑,"有兄弟这么一说,那就是惦记咱哥俩没娘照应不知冷热,怕咱受了委屈?"
英豪摇摇脑袋,"非也,他老人家嘛时候忧虑过咱哥们儿死活呀.我看他是在满洲受不了窝囊气,跑回来的,他要是在新京能忍下去,会丢下肥差往死胡同里钻?"
"兄弟说的有道理!"英杰用扇子指着英豪的脑门,"念过洋书就是有见解,你接着说."
英豪分析道:"你老琢磨这个理儿,宣统当的是满洲儿皇帝,大臣算个嘛?顶大算个孙子算个屁.老爷子当了一辈子爷,一下子矬了三辈儿,他受得了那委屈?再者说,给自家人当孙子尚可忍,让小日本骑在脖颈上屙屎撒尿……"哥俩正聊在兴头上,一辆时髦的福特轿车响着喇叭从身后开来,顶着二位贝勒的屁股刹住车.
司机张口就骂,"屁眼儿拔罐子嘬死不想活了!"
紧接着车内传出吴胖子沙哑的声音:"什么东西敢挡本司令的驾!"
这吴胖子是何许人物?说来根基不浅.他自称是盘踞中原的吴佩孚大帅的亲叔伯兄弟,当过司令带过千军万马,东挡西杀也曾威风八面过.不知怎么混的,越混越不济,最后混到宋哲元手下,当了一名不起眼的团长,眼下在天津外围驻防.别看吴胖子只是个团长,派头还跟当司令一样.在天津估衣街八大祥都有巨额存款,傍着日租界禄安街上有片宅子,称吴家大院.吴胖子养着好几房姨太太,家里外头还都跟他称呼司令、大帅,引得街面上也这么称呼.
说话一口山东腔,真有些吴大帅老家烟台的口音"老子八百年前就是司令,司令就是帅爷.懂不,帅爷?就是俺吴胖子吴大人."吴胖子对寄人篱下的现状颇不认同,没人给他增加饷银,他只好不断的给自己增添好听的称谓.
老王爷跟吴胖子有私交,二位贝勒对司机的叫骂不以为然,拍打拍打袖口,拿腔作调的当街打千.
"草民那英杰给司令吴大帅道吉祥!"
"草民那英豪给司令吴大帅请安了!"
欧阳亮副官认识二位贝勒,从汽车踏脚板上跳下来,礼貌地抱拳说话:"二位贝勒爷,马路当间儿合计什么军机大事呀?"
吴胖子发现是英杰英豪挡道,探出肉球般的脑袋,"真他娘的冤家路窄!俩个屁猴崽子,俺正打算拿你们当逃犯缉拿归案呐,自个儿倒冒出来哩.好哇,本大帅交待的正经事,办的咋样了?"
俩人互相看了一眼,心想从早上起来还没吃嘛了就成逃犯啦?嬉皮笑脸地答道:"这不正合计着给你老踅摸吗."
吴胖子火了,"你们真叫一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有满大街踅摸姨太太的吗?限你们三天,把人给俺弄到府上.再耽误事,小心摘了你们俩小子的吃饭家伙.开车!"
二人望着开走的汽车发愣,好一阵才醒过味来.
英杰摸着脑袋,"咦,咱好像不是在他府上当差吧,他凭嘛吱唤咱这么硬气?"
英豪故作莫名其妙,"是呀,没拿他的俸银呀,凭嘛摘咱吃饭的家伙!"
英杰戏谑道:"瞧那口条儿,满嘴呛人的山东大葱味儿――经(蒸)不嗅(熟)咀(煮)不烂的滚刀油(肉)!"
二人学着吴胖子口音,开心的哈哈大笑,引得路人侧目而视.转眼间,二位贝勒爷溜达到紧傍着三不管儿的丹桂茶园.
天津卫的茶园大部分是从落子馆演变来的,早在咸丰年间,天津就有落子馆.那时的落子馆隶属于妓院,女唱手在落子馆义务演唱,目的是唱曲拉客,因此落子馆的发展与娼业的兴盛相伴随.民国以后,交通发达的天津,由商路开辟了戏路,落子馆在天津得到极大的发展.据当时的天津《大公报》记载,知名的落子馆就有中华、同庆、权乐、华乐、群英、四海升平、全凤、明会、山泉、翠仙、天合、庆云等十余家.莲花落发展到鼎盛时期,追求自身的发展,努力摆脱妓院的附庸地位,逐步成为经济独立的社班.落子馆为了提高品位,将落子馆改为显得斯文的茶园或戏院.
丹桂茶园是个小戏院,因天津卫涌来大批的东北军,便在大门口戳了块大红戏牌,用立德粉大书"奉天落子"四个字.戏牌上不列戏码,那意思是说,卖了戏票进门可以随便点戏.
茶园门口两个把门检票的,脑门上绷着青筋,扯着嗓门吆喝着:"开场了,开场了,红透天津卫的花筱翠唱头牌了――""嗳,东北的老乡来着了,正宗的东北落子,赶紧买票进场了!"
英杰英豪对这下三流的玩意儿本无兴趣,由于在报纸上见过花筱翠的艳容,于是闻声止步.英杰诧异道:"兄弟,这叫怎么一出,花筱翠是天津卫的苦命孩呀,怎么唱开了奉天落子?"
英豪微微一笑,"你老怎么连这个也不明白,这叫生意口.从关外逃进来这么多难民,加上东北军的散兵游勇满大街逛荡,你说里头唱评戏他不买票,评戏听着太文,没兴头.吆喝奉天落子,戏园子保准爆棚."
英杰点头称是,说:"得,进去凑凑热闹?"
英豪一撩大褂,"好嘞,哥哥先高升一步!"
说着,哥俩大模大样踏上了丹桂茶园的台阶."票!"俩把门的插着腰挡住了二位贝勒爷.
那个年头,谁横谁是爷,是爷就得横.见把门的要票,英豪装傻充愣,"嘛票!"

当前:第1/15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