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风范》第5/37页
我进清华时,学校规定俄语是第一外语,共学了三年。我从二年级起,利用初中学到的英语知识,开始自学英语。后来通过了英语第二外语的考试,获得了选修日语的机会。同时,我又自修起德语。此后,我通过了教育部研究生第一外语英语的入学考试。研究生阶段英语可以免修。我选修了法语。这几种外语对我顺利完成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帮助极大。特别是我自学获得的英语知识,在我毕业后的科研、清理敌伪档案、编写《新英汉词典》、与外国公司洽谈、通过教育部英语ept考试、出国从事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讲学、考察等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饮水思源,我自学英语能够成功,全靠母校老师培养我养成的自学习惯,特别是俄语老师教导我们学习外语的方法。
毕业以后,在清华学到的自学习惯和方法,又帮助我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使我能够跟上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时代。回顾我30多年来的成长过程,我非常感谢母校老师给我打下了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帮我养成了坚持不懈的自学习惯,教我学会了循序渐进的自学方法,使我终生得益,毕生难忘。虽岁月弥久,而感触愈深。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局『主席』比尔 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谈到:在未来的岁月里"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益处将来于它在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
"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去完成从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确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最佳年代。"
这又一次表明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恰恰,有材料分析说,每隔15年,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至少有80%会过时。因此,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一样。我们的学问和认识也要每日进步。
钱钟书,渊博的学识,正直的品格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中国作家、学者钱钟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其渊博的学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他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他就用标准德文背诵了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无滞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也是让大陆的歌星大腕们咋舌的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示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读。"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自便地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有许多人很会"做"人,可是"待"人极坏。老钱和这个刚相反,他"待"人极好,我相信的,他会永远那样好,但是"做"人方面,他就比较差了。
老钱这人最可爱处是在他的本『色』,而且他从来不大肯委屈自己而隐藏那点本『色』。如果他说文学是贵族的,他决不说得扭扭捏捏,而一定是干干脆脆;如果他说文学是革命的,那也一定是如此。装腔作势,他是不来的。他捧人,他自然也得骂人,而且骂得厉害;曾经一次受过他尊大人严重的警告,警告当然也无效。捧也好,骂也好,捧骂俱全也好,他对于他的对象一视同仁,只要看他常常惦记看那些被他骂得不像样子不成东西的宝贝便可以明白的。他最愿意读本『色』的书,他也愿意写本『色』的文字;他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一路的兄弟,不过,我看,有的时候,他太自觉这种愿望了,倒反局促起来。他自己喜欢本『色』,他也求人本『色』,独特的本『色』。
真正的学者却认为:钱钟书所追求的是做完整、自在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围城》的女导演黄蜀芹在拜会钱钟书夫『妇』后曾很带劲地说:"做知识分子就要像他们一样!"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的品质: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
追求真正的学问,淡薄名利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对身外之物,他们看得很淡泊。《围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电视台付给原著者万余远稿酬,钱老执意不收。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老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也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折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至于在当今滚滚红尘中世人所热衷营求的许多东西,他们都淡然置之。杨绛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这几年他们谢绝了众多的国外邀请。她说,她和钟书已打定主意,今后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看书写字,很惬意的日子么?
提高综合素质
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综合素质差者,很可能不被社会接受,如果你还是一个学生,那就别只顾功课,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学生的自述:
去年高考时,越临近考试,心里越害怕,老是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晚上也睡不着觉。到了考试的那三天,通宵不能入睡,白天进入考场,如坠入云雾之中,平时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年,我又参加了高考复读班,计划再次高考。可是,考试一天天『逼』近,我的心弦也一天天绷得越来越紧。一想到去年的情形心里就愈加紧张。如果再考不上怎么办,这种念头时时涌上心头……这种对考试的担心和恐惧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罩着我,让我丝毫不能动弹……,这种心理负担终于压垮了我,我最终未能跨进考场的门,而进了医院。
显然,这名学生得了"考试恐怖症"。可以设想,即使他不进医院,勉强走进考场,其考试成绩也会大打折扣。类似这位同学患有"考试恐怖症"的同学比较多,这造成了他们考取理想大学的极大障碍。可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克服这种"考试恐怖症"呢?我们不妨听听"成功人士"的见解和体会:
1997年某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李某讲述了自己在调节心理方面的如下体会:
健康不仅指身体的无病痛也包括心理。高考紧张、压力大,一些平时不显眼的小事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很有可能就成为点着的导火索,调节心理,保持平静、稳定的情绪,是高考获胜的必要条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要正确
每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特长不同,优、缺点也不同。适合别人的目标不一定适合自己。认清了这一点,就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低了,不需付太多努力就能达到,发挥不出潜能,将来会后悔;过高,尽了全力也做不到,久而久之是对信心的打击,丧失了信心,便很难尽力去做每一件事了。
(2)情绪要饱满
高考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差事。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摸』底考试,但苦归苦,累归累,高昂的头不能低下。饱满的情绪可以鼓舞一个学生克服疲劳去争取好的未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用到学生身上也一样。漫长的高考复习过程有点像一个战役,稍许的松懈都有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只有永远保持一种饱满的情绪,永远不懈地为了目标而奋斗,才能达到目标。为了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保持饱满的情绪,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信心。
(3)不要怨天尤人
如果遇上了不如意,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全盘否定自己。许多看似偶然的失误其实包含了必然的因素,这种失误不要放过,而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避免再犯。没有自信,没有勇气去克服困难,根本不可能顺利地通过高考这一关。
(4)保持情绪稳定
越是临近考试,越是容易浮躁,这表现为:不想学习,拿起书来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这时,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觉得复习得太多了而不想再学还是仅仅是一种抵触反抗的情绪。对于前一种,应该肯定的是前一段的成果,但也要明白,许多错漏之处就是发生在人们最易忽视的地方。自我感觉的良好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掌握,这时应该静下心来将知识内容重新复习一下。过多的功课压力,这是一个警告:需要调整了!应当重新规划一下,保持合理的学习、休息时间,既不至于荒废了学业,又能保持长久的兴奋。
其实,迎接高考是主要的是保持平静的心情。紧张的时间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来削减焦虑;浮躁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思考,灰心的时候多想象一下成功后的喜悦,都是我用过的方法。
保送入清华大学电子系、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某指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也就是平静的心态,即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让得失利害干扰了你的思维,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