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记》第2/45页



我们下决心,绝不“在卡吞伍德下车。”



第1卷 第三章

“腹条断了”――邮件送到适当的地方――艰难的睡眠――长耳大野兔 的沉思,及其表演――当代格利弗――山艾树――外衣当饥粮――骆驼的厄 运――对尝试者的劝告

还有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要天亮了,我们在平坦的道路上飞快而平稳地 前进。路是那样的平展,我们的摇篮只是轻轻摇晃着,渐渐地我们的感觉模 糊了,进入了梦乡――突然,下面有什么东西不对头了!我们只是模糊地觉 得好象发生了什么事,但并不在意。

马车停下来,听到车夫和押车在外面说话,找灯的声音和找不到灯的 咒骂声。那些人在黑沉沉的夜里卖力,而我们却蜷缩在窗帘拉得紧紧的窝, 倒更增加了我们的舒服感。接着,从声音上判断,好象是在检查什么,后来 传来车夫的声音:

“天哪,腹条断了!”

这下子我们惊醒了――祸事临头时的那种说不出的感觉常是这样。我 想:大概腹条是马身上的一部分吧,听车夫那沮丧的口气,无疑还是致命的 一部分呢。是腿吧?但在这样平坦的路上轻松地跑着怎么会折断腿呢?不可 能是腿。这不可能,除非那匹马要掉过头来走。那末,马的腹条是什么呢? 我不得其解。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们觉得我无知。

这时,窗帘被撩起处,现出了押车的脸,他手里的灯光『射』进车箱,照 在我们身上和那道邮包墙上。他说:

“您老,下来一会儿吧,腹条断了。”

我们爬下车,就落进冷嗖嗖的细雨中,感到是多么的孤苦伶仃和疲倦 不堪。我们发现,他们叫做腹条的东西原来是一大团皮条和弹簧,车箱就安 在上面。我对车夫说:

“我记得,从前还没有见过象这样用腹条的,怎么搞的?”

“怎么搞的?一辆马车硬要装三天的邮件,当然要坏事的,”他说,“瞧 这些,每个报纸袋上都写着指示,带给印第安人,让他们闭嘴。要是那个废 物腹条不断,我可以趁这黑夜神不知鬼不觉地过去,那才是他妈的好运气。”

我知道他一使劲,又眨了一下眼睛,虽然他弯着腰我看不见他的脸。 我希望他能把邮件都安全送到,便走过去帮他们搬下邮袋。全部搬完后,路 边立即出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腹条修好后,我们又把行李柜装满,顶篷 上不再放东西,车箱里也只装上了原来的一半。押车把所有座椅靠背都放倒, 这样,车箱里从头到尾都铺满了邮件。我们大声抗议,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 没座位了。但押车比我们精明,他说床比座位好,再说,这样做还可以保护 腹条。打那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要什么座位。这懒人床无比舒服。结果,我 们过了好几天舒心日子,躺在那张床上,读法规,翻字典,猜想那些神秘人 物怎样出场。

押车说,到了下一站,他再派个看守来照看这些不受约束的邮件。于 是,我们又上路了。

这时已曙光初现,我们伸开麻木的腿躺在邮包上,透过车窗注视着那 广阔的未经开垦的草原,沉浸在一片凉丝丝的雾『露』之中,眺望着东方地平线 上我们向往已久的景『色』。

这时,这绝佳的享受,变成了心中憩静、惬意的狂喜。驿车跃马飞奔, 微风撩起窗帘吹拂着衣衫,令人极为振奋;摇篮纵情地摇晃,马蹄得得,鞭 儿清脆,加上车夫的“啊驾”声,构成了美妙的乐章;转动的大地,一闪而 过的树木,默默地向我们致意,然后,又带着好奇,或是妒嫉,或是别的什 么心情目送我们。躺在床上,悠闲地抽着烟,对比着眼下的欢乐与昔日城市 生活的辛酸,我们觉得,世上只有一种绝对的幸福,而我们已经找到了。

早饭后,来到一个现在已经忘记名字的驿站。我们三人爬上去坐在车 夫的后座上,让押车在我们的床上打个盹儿。不久,太阳晒得我昏然欲睡。 我趴在车顶上,手抓住纤细的铁栏睡了约莫一个多小时,从这点,你可以想 象那是一条多么无与伦比的路。马车颠簸时,睡着的人会本能地抓住栏杆, 如果只是摇摇晃晃,就没有必要了。车夫和押车常在座位上睡上三四十分钟, 而车却以每小时八到十英里的速度奔驰。我见他经常这样睡觉。这样并没有 危险;马车颠簸时,一个睡觉的人会抓住铁栏杆。他们很劳累,时时刻刻保 持清醒是不可能的。

不久,我们穿过了马里斯维尔,涉过了大蓝河和小沙河。前行一英里 就进入内布拉斯加,再往前走一英里便来到大沙河――离圣约瑟夫已有一百 八十英里。

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看见了一种叫“长耳大野兔”的动物, 从堪萨斯到太平洋――在方圆两千英里的山区和沙漠上,它远近闻名。这种 动物真是名符其实,它跟一般野兔的长相一样,只是个头大小不同,小的只 有一般野兔的三分之一,大的可达一般野兔的两倍,长着和它的身材不相称 的长腿,顶着两只反常的大耳朵,只有驴子才比得上。当它安静地坐着,思 索它的罪孽或者以为平安无事,心不在焉的时候,它那神气的耳朵赫然耸立 着;但是折断一根小树枝就会把它吓得要死,于是它便轻轻地耷拉下耳朵跑 回家去了。一眨眼,你就只能看见它那伸直的灰『色』身躯“划过”低矮的山艾 树,头直立,眼朝前,耳朵稍微后倾,给你指明它的去向,好象它身上架着 一张三角帆。时而,它用那长腿令人吃惊地纵身一跳,凌空越过矮小的山艾 树,创造的跳高纪录,马儿也得眼红。时而,它又来个优雅的“慢大步”, 倾刻间便神秘地消失了。它会躲在山艾树丛后面缩成一团,蹲在那里一边仔 细听着一边浑身发抖,当你走到离它还有两码的地方时,它又跑开了。如果 你希望看到把它吓得屁滚『尿』流,只要对它开上一枪就行了。现在,它已经是 亡命逃窜了,它把长耳朵平放在背上,每跃起来,身子挺得象把直尺,遥遥 数里,不过举足之劳,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我们这群人使这畜牲(照押车后来的话说)“干得更卖力些”。秘书那 支科尔特放了一枪;我的武器也开了火,几乎就在同时,老“亚伦”的全部 弹膛也发出一阵破响,一点也不过份地说,那只长耳大野兔急得发了疯。它 垂下耳朵,竖起尾巴,向旧金山跑去,那速度之快,只能用“转瞬即逝”来 形容。它跑得无影无踪了,还能听见那嗖嗖的风声。

我是在哪里第一次见到“山艾树”的,现在已记不清了,但是既然我 已多次提到它,不妨也描绘一番。这很容易办到,只要读者能想象出一棵盘 根错节的老橡树缩成了两英尺高的灌木,你就得到了山艾树的确切形象,它 那粗糙的树皮,繁茂的枝叶,扭曲的躯干,一应俱全。在山区那些懒洋洋的 下午,我常去躺在地上,头钻进山艾树丛里,怡然自得地想象枝叶中的那些 虫子是小人国的鸟儿,在那土堆附近浩浩『荡』『荡』地前进的蚂蚁是小人国的牛群 和羊群,而我就是从布罗布丁纳格来的那个巨大的二流子,等待着捉一位小 公民来吃。

在精巧微型的植物中,山艾树是庄严的森林之王。它的叶呈灰绿『色』, 染绿了荒原和山地。气味就象家养的苏叶,用它的叶子泡制的茶,味道好象 孩子们熟悉的苏叶茶。它是种坚毅非凡的植物,可以在深沙或不『毛』的岩缝中 生根,植物界里,除了“鼠尾草”外没有别的植物愿在这里落脚。山艾树高 达六至七英尺,遍布西部大平原和山区,直到加里福尼亚边界。在那数百英 里的荒漠中,根本没有别的植物,只有山艾树和它的表亲“肉叶刺茎藜”, 它们俩的长相极象,几乎毫无差别。在沙漠上,没有这种好客的山艾树,就 不可能有篝火,也吃不上热腾腾的晚餐。它的茎干粗如小孩的手腕(大的可 达到成人的手臂),扭曲的枝杈有茎干的一半粗细――它是优质、坚硬的木 料,很像橡木。

当一群人扎下营来,第一件事就是砍山艾树,几分钟就可弄到一大堆 备用,挖个坑,宽一英尺,长两英尺,深两英尺,把山艾树柴放进去,点起 火来,直烧到满满一坑红彤彤的火炭,然后就可以造饭了。这种火没有烟, 当然也就不会听到咒骂声。营火可以整夜不息,几乎不需要再加柴;这里便 成为一个交际场所,围着火堆,连最不可思议的联想听起来也十分有道理, 意味深长,极为有趣。

山艾树是优质的燃料,但作为蔬菜却是惊人的不及格。除了公驴和它 那非法定的孩子骡子,谁也忍受不了它那气味,它们证明山艾树的营养价值 一文不值,因为它们吃得下松节疤,无烟煤,铜锉渣,锡烟袋,旧瓶子或任 何别的东西,只要顺口,吃完后便满足地走开,简直象享用了一顿山珍海味。 骡子、驴子和骆驼的食欲,无论什么都可以暂时解馋,但什么也无法满足。 在叙利亚的约旦河上游,有一次我正在搭帐篷的时候,一头骆驼弄到了我的 外衣,它用批评的眼光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通,看它那感兴趣的模样好象要照 样子再做一件似的。它这样盘算了一番之后,开始思索是否值得一吃。它用 脚踏上去,用牙齿撕下一条袖子,嚼了又嚼,慢慢吞进去,同时不断地眨巴 着眼睛,似乎它一辈子还没有尝过象外衣这样好吃的美味。而后,它咂了咂 嘴又去撕另一条袖子。接着,它又吃下丝绒领子,满意地笑了笑,显然,它 认为领子是外衣最可口的部分,再吞进去的是衣襟,还有雷管、咳嗽糖以及 从君士坦丁堡带来的无花果软糖。这时我的新闻通讯稿件掉了出来――是为 国内报纸写的信件手稿,它又尝了一下。但这次它遇到难以对付的东西了, 开始碰到对于它的胃来说是相当沉重的“固体智慧”了。它随随便便开的这 个玩笑使它浑身发抖,直到抖松了牙齿;它感到越来越不行了,但仍以巨大 的勇气,充满希望地忍着绞痛,到后来,它开始在那些文件上打滚。那些东 酉,没有哪匹骆驼吞下去而不倒霉的。它不断抽搐,眼睛爆出,前腿直伸, 大约十五秒钟,它就象木匠的镜头一样硬邦邦地倒地而死,其惨状难以尽述。 我走过去从它嘴里扯出手稿,发现这头敏感的畜牲是被一篇报道闷死的。后 来,我把这篇最委婉、最温和的真实报道提供给我深信不疑的公众。

在我转变话题以前,我要说的是,有时找得到五到六英尺高、枝叶匀 称铺开的山艾树,但通常这种植物只有二到三英尺半高。



第1卷 第四章

铺床――大字典的进攻――驿站上――显贵的车夫大人――奇特的前 院――膳食供应――双像――传家宝――我们杰出的主人――“餐具和调 料”――流放犯――饮料――丰盛的餐桌――主人大吃一惊――席间的礼仪 ――野『性』的墨西哥骡子――驿车和铁路

夕阳西下,夜寒袭来,我们开始铺床。我们翻起那些硬邦邦的信袋和 装着印刷品的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它们凹凸不平是因为杂志,盒子和书籍的 棱角),翻起来又放下去,使我们的床铺尽可能平坦些。我们还确实使环境 有所改善,但它还是那样波浪起伏,如同一小块暴风雨袭击中的海面。接着, 我们把原来放在邮包间那些奇形怪状的窟窿中的靴子找出来穿上,然后从拉 手皮带上取下外衣、背心、裤子和厚厚的『毛』线衫――它们在皮带上摇摇摆摆 晃『荡』了整整一天。我们把所有这些一齐套在身上,因为驿站上和马车里都没 有女人,天气又热,早晨九点,我们就脱得只剩下内衣,图个舒服。现在, 一切都弄好了,把那本大字典打发到一个让它安安静静地躺着的地方,水壶 和手枪则安置在闭上眼也『摸』得到的地方。于是,我们抽了最后一袋烟,交换 了最后一次呵欠,然后,把烟斗,烟叶和钱袋放进邮包间那些小巧的洞里, 拉下四周的窗帘,照押车那生动的说法,把车箱弄得象“母牛肚皮里一样黑”, 简直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最后,我们象蚕蛹一样,波成一团缩进毯子 里,安稳地入睡了。

马车一停下来换马,我们就会醒来,还估计来到了什么地方――每次 都猜对了――一两分钟以后,马车又载着我们继续前进。这时,我们来到了 乡间,不时穿过一条小河。

河岸高耸陡峭,每当马车俯冲下河去,又在对岸往上挣扎时,车内的 人都给搅成了一团。

下冲时,我们给堆在前头,身子几乎立起来,上爬时,又立刻把我们 弹回后头,两脚朝天。我们手脚挥舞着,抵挡那些向我们劈头盖脸打来的邮 包,『骚』动骤起,尘土飞扬,大家都来个喷嚏大合唱,三分之二的人都叽叽咕 咕地抱怨,很不耐烦地说上句,“手肘别抵着我的胁骨呀!”――“别挤好不 好?”或其他什么的。

每当我们从一头被扔向另一头时,那本大字典也来趁火打劫,它每一 次飞过来,就有个人要遭殃。它飞过去“咬”破了秘书的手肘,飞过来击中 了我的肚皮,再飞回去打得白米士先生鼻孔朝天,据他自己说,弄得他眼睛 看得见鼻子。手枪和钱袋沉了下去,但烟袋、烟斗、烟丝和水壶却随着字典 劈哩叭啦,摇摇摆摆地向我们发起进攻,烟丝撒进我们眼里,凉水泼到我们 脊梁上,给字典助威。

尽管如此,总的说来,那还是个很惬意的夜晚。黑夜慢慢逝去。当透 过窗帘的皱折和缝隙,看见寒冷的鱼肚白『色』的时候,我们满意地伸伸懒腰, 打着哈欠,抖掉了茧壳,觉得已经睡了个够。不久,旭日东升,阳光温暖着 大地,我们扒掉衣服,准备吃早饭。

当前:第2/4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