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企业--领导者篇》第18/32页



第一个时期,成功的单人决策制

历史上的杜邦公司是1802年由杜邦的儿子们创建的,由于当时特殊的环境,工厂很快站住脚并发展起来。

整个19世纪中,杜邦公司基本上是单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突出。

公司的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签,契约都得由他订。

在亨利时代,这种单人决策的经营方式是成功的。这是因为:

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核定资本才2400万美元;

经营产品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

公司产品质量占绝对优势,竞争者难以超越;

市场变化不复杂;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需要领导者非凡精力的组织模式不适应了,亨利死后,继承者一脉相承的结果是导致经营的崩溃。

第二个时期,集团式经营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时,三位堂兄弟出来力挽家族,买下了公司。

三位堂兄弟不仅具有管理大企业的丰富知识,而且具有在铁路、钢铁、电气和机械行业中采用先进管理方式的实践经验,有的还请泰罗当过顾问。他们果断地抛弃了"亨利将军"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个集团式经营的公司。

集团式经营公司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执行委员会",隶属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

公司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机构,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下,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20世纪初,杜邦公司生产的五种炸『药』占当时全国总产量的64%~74%,生产的无烟军用炸『药』占10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军队40%的炸『药』来自杜邦公司。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第三个时期,适应市场的多分部体制

然而,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管理问题。每次收购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元化经营遭到严重亏损。

排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原有组织对成长缺乏适应力。1919年,公司的一个小委员会指出:问题在于过去的组织机构没有弹『性』。尤其是1920年夏到1922年春,市场需求突然下降,使许多企业出现了危机。

这使人们认识到:企业需要一种能力,即易于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商品流量的能力。继续保持那种使高层管理人员陷入日常经营,不去预测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结构形式,显然是错误的。一个能适应大生产的销售系统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讲,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机构。

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董事长领导的财务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而不是采用通常的职能式组织如生产,销售采购等等。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

在这种形式的组织机构中,自治分部在不同的、明确制定的市场中,通过协调从供给者到消费者的流量,使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从而使生产和市场需求建立密切联系。

由于多分部管理体制的基本原理是政策制定与行政管理分开,从而使公司的最高领导层摆脱了日常经营事务,把精力集中在考虑全局『性』问题上,研究和制定公司的各项政策。

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高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公司组织具有了很大的,能适应需要而变化的能力。这使杜邦公司在后40年代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化学工业新产品,直到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并迅速转向氢弹生产。

第四个时期,"三驾马车式"体制

60年代以后,杜邦公司的组织机构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就是建立起了"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

新的组织体制是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企业竞争需要而产生的。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过去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道氏化学、孟山都等一些石油大公司相继成了它的劲敌。以至于1960年到72年,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4%,批发物价指数上升25%情况下,杜邦公司单均价格却降低了24%,使它蒙受了巨大损失。

再加上它掌握了多年的通用汽车公司10亿多美元的胶源--美国橡胶公司被迫出售,转到了洛克菲勒手下,公司又历来没有强大的金融后盾,真可谓四面楚歌,危机重重。

1962年,公司的第十一任总经理科普兰上任制定了公司的新战略:

运用独特的技术情报,选取最佳销路的商品,强力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传统商品,发展新的产品品种,稳住固有势力范围,争取巨额利润。

有了新的经营方针,还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作为保证。除了不断完善及调整公司原设的组织机构外,1967年底,科普兰反省总经理一职,在杜邦公司史无前例地将职位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由别人提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头驾车式"体制。

在这种新体制下,实行集团领导,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

科普兰说:"三头驾车式"的集团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当前:第18/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