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闼》第6/62页


  王旬大吃一惊,心知不好,三步并作两步踏出院门。
  只见院外流水潺潺,清浅的河面上一朵朵莲花形状的一点红顺水而下,星星点点,烁烁光华,一直延绵至天边。河对岸,远处冲起的火光映红了天际,明如白昼,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用细看,便知那是在烧花塔。
  中秋之夜,放花灯的人在堤岸上挤作一团,王旬担忧苏萧的去向,心中焦躁异常,春波河上最高处是那单拱的一心桥,待他好不容易挤过紧紧挨挨的人群,登上一心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哪里寻得到苏萧半个人影?
  王旬心里越发焦急起来,正在这时,只听五十步开外传来一声惊呼:“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醉芙蓉

  听到这声惊呼,王旬的心一下子直直沉到了底,心里大呼不妙。
  醉酒之人落了水,既不会挣扎,更不会浮水,一个救护不及,就只怕是性命堪忧。
  王旬往那处直奔了过去,河岸边上看热闹放河灯的人甚多,听到呼声,纷纷围拢去,霎时间,那处被围得水泄不通,等王旬满头大汗挤到近前时,落水之人已被救起,他一看,落水的人却并不是苏萧,而是一个约莫四五岁光景大的懵懂孩童。
  这时候,耳边只听得有人吵吵嚷嚷说赶快取姜汤,又有人说赶快找身干爽衣裳,一时间已经有壮年汉子抱起那孩童往医馆飞奔而去。
  他慢慢从人群中往后退去,这才发觉冷汗已湿透了衣衫。
  这时候,只听着耳边有人低唤一声:“阿兄……”
  他猛然转身,看见那个单薄瘦弱的熟悉身形立在面前三尺之外,她脸颊微红,红霞微染,眼波清亮,唇边洋溢着他从来没见过的笑容,一派天真烂漫,明艳得几近耀眼。
  王旬的脑中,不知怎的,突然就跳出了戏文里常唱的那句词:杏眼桃腮醉春风,恰如一支醉芙蓉。
  他呆了一呆,还没有回过神来,却只见她伸过手来拉他,欢欣道:“阿兄……你快来吧!你来陪小九儿放河灯吧!”
  一面说着,一面便如同一只未足月的小狗儿一般,软趴趴地朝着他依偎过来。
  王旬不禁伸手去扶她,哪里晓得她喝多了酒,脚步本就虚浮无力,河堤石板旁边磊着一提溜圆滚滚的鹅卵石,鹅卵石向水,长着厚厚一层青苔藓,又潮湿又滑溜,还没等到王旬碰到她的衣襟,却见她脚下一个踉跄,这下可好,直接踩到鹅卵石上,哧溜一下,猛地就摔到河里去了。
  王旬大惊,忙伸手去捞她,所幸救护及时,她凭借着王旬之力站住了脚,才没有摔得四仰八叉,她落水的地方也还算近岸,河水只堪堪没过腰间。见她无事,王旬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些,不由开口责怪道:“河水凉得很,你衣服俱湿了,小心着凉。我来拉你上来。”一面说一面想拉她上岸,哪里承想,面前这人虽站稳了脚跟,却没有上岸的意思,这头王旬要卯足了劲拉人,那头她却不依,双手乱舞,三下两下就给挣脱了。
  王旬气急,探身过去抓她的衣袖,一路喊她的名字:“苏萧!苏萧!你!你给我上来!”苏萧站在来水中,恍若未闻,丝毫不理会岸上的王旬,反倒是又朝着水中间淌了两步,她回转头朝着王旬狡黠一笑,直接背转过身,看也不肯再看他一眼,这下可好,任凭王旬如何伸手也够不着她,直接将王旬气得是一个目瞪口呆,说不出半个字来。
  八月的夜,清凉的流水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她呆呆望着天上的明月,又低头呆呆地望着一盏一盏从身边漂浮而过的小小花灯,那些花灯随着水流起起伏伏,从远处缓缓地来,再向远处缓缓地去。一盏一点红随波微微荡漾而来,她望着那盏三层八瓣儿的花灯出神,情不自禁地伸长了手去够,却并没有够着,那盏花灯在她身边打了一个圈儿,随水而去,若是放在平常,去了也就去了,可此时某个人却醉得厉害,偏偏不依,非要探着身子去勾那盏随波而去花灯,岸上头的王旬看得分明得很,这人怕是要一个倒栽葱,直接栽倒到水中央里去了。
  王旬本不会水,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忙撸了袖子跳下水去拉她。
  哪知喝了酒的人不仅脾气见长,力气也越发见长,别说把她弄上岸,就算是拉着她往回走两步也甚是艰难。一个在死命地拉一个却死活不肯上岸。王旬累得气喘吁吁,那苏萧却像只刚被捞上来的鱼一样,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拼死地乱蹦,一边儿挣扎一边儿嘴里还不知道在嘟嘟囔囔说些什么。河里本来就滑,加上王旬又不熟悉水性,又被她双手乱抓乱打,浇了满脸满头的水,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夜风一激,身形顿了顿,不由打了一个喷嚏。说时迟那时快,被缠得正是火起的苏萧突然福至心灵,直接抬起脚来,照着王旬就是狠狠的一脚,正中他小腿迎面骨。
  这下可好,只听得“哎哟――”一声,那边王旬连个水泡都没有冒,就直接咕噜咕噜沉到水下面去了。这边的苏萧顿时没了束缚,顿觉世间清净不少,她若无其事地转身仰头,继续对着月亮出神,全然不顾刚刚被她一脚踢到水里间的王旬。
  若不是有人恰恰看到了这一幕,新科贡士王旬大人恐怕今晚就要交代在这齐胸深的河中央了。
  话说一心桥边,有座荒废了许久的古刹。
  这古刹方圆不过二十来亩,庙中不知供奉什么菩萨,香火不旺疏于打扫,平日间也只有五六个僧人看守。庙中有方十三层的八宝塔,每年春归时节,常有春燕在檐下筑巢。不时有雏燕从巢中掉落,守寺的僧人常存好生之德,精心照料那些被成鸟抛弃了的雏鸟,因此来此筑巢的燕子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塔就被称为燕子塔。
  这燕子塔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开始修筑,到了这一朝,当今圣上奉行中庸守衡的治国之道,并不特别热衷于礼佛,故而许多处古庙老观均未大力修缮,年久失修,这燕子塔的梁枋斗拱间的佛像彩画,早已经不复新建时候的鲜艳绚丽,实实是一派古旧斑驳蛛网陈灰的老旧模样。
  此塔虽然古旧,可邻河靠水却是个赏月的好地方。可相较庙外熙熙攘攘,到这个地方来赏月的人却寥寥无几。
  个中原因,说来也简单。
  月夕之夜,京城中无论大家小户都讲究进食桂鸭,沾了荤膻之物,进庙就会冲撞了菩萨,反而成了罪过,这是第一桩。第二桩则是这楼阁塔建了十三层,层层塑有金刚罗汉,手持法器,脚踏小鬼,肃杀森森煞是吓人,若是春夏时节,更有燕子成群结队低空掠过。别说是夜间,哪怕是青天白日,若掩严了塔中门窗,就算是男子,独自一个儿攀爬到顶也颇要些胆量。
  可凡事也有例外。这燕子塔中,今夜倒真有人在此赏月――不仅赏月而且还在下棋。此时为首的那个人正负手站在塔顶,没想到却撞见了塔下头的这一出好戏。
  起先是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河边拉扯,不知怎的其中一个就失足落了水,可笑的是落水的那个书生并不急着上岸,反倒是在水中赏起月观起花灯来了。他颇觉有趣,不由细看,只见那书生甚是瘦弱,一轮冰月倒影在水中,恰恰落在他的双肩之后,水波粼粼,好一幅月殿丹桂图。
  岸上的那人要去拽他,可水里的书生却一阵乱扑腾,这一折腾,在月下越发显得可怜,下半身衣衫俱湿,一时间水面上湿透的衣衫紧紧裹在腰身上,却是腰线玲珑。他不由莞尔,原来却是哪家浓情蜜意的小鸳鸯,背着父母与情郎扮作男子一同出游上街,不知怎么闹了脾气,现下正是赌气呢。
  他向来对小儿女间的春情秋怨没什么兴致,今日却觉得这扮作书生的小女子倒有几分意思,行为颇有些魏晋之风。想到此他自己也不觉好笑,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不过是在情郎面前娇憨痴嗔了点,如何就想到名士风流这一桩上头去了?
  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不由得有些惊诧。
  那落水的女子,直接将她那情郎一脚就踹到河中央去了,踹了也就罢了,还不管不顾继续赏她的月,可怜那个被踹到河中央的人,半天也没再冒出头来。
  可真真儿是个悍妇。他终于忍不住哑然失笑,侧头对旁边一个侍卫打扮的人说:“快些去把那个落水的书生救上来,再晚些怕是性命不保了。”
  侍卫衔命而去,一旁对着面前的残局,一直默默入定的老僧开口道:“王爷,贫僧棋力不胜,投子认输。”
  瑞亲王郑溶转过头来,看了那棋盘一眼,低声道:“大师的棋,明明未到无路可走的境地。”
  老僧合上眼,不再看那残局:“棋盘上虽有路可走,可贫僧心中早已无路可走。”
  郑溶坐下来闲闲把玩手中棋子,不经意地问道:“这棋局明明本是小王落了下风,大师为何要弃子认输?”
  老僧摇头:“殿下胸怀大志,胸中沟壑不是老僧所能揣测。老僧这棋,表面上看虽然占了上,实则门户大开。原本布局太过凌厉,引了人忌惮,加上攻式尽在明处,已是强弩之末。既然败象已显,又何必一逞刀剑之快,拼却已有的半幅河山,落得个下场潦倒呢。”
  对面的人并不说话,半晌方笑道:“大师乃一代国手,目光如炬。”
  老僧合掌:“殿下仁厚,不好杀伐之事,乃是众生之幸。”
  郑溶站起身来:“本王月夜来访,唐突了大师,还请大师海涵。”那老僧亦是站起身来,朝着他合掌,念了声佛号,带了徒弟飘然下塔。
  高塔重重,仿佛直达天际。
  清辉满地,月殿仿佛已只手可达,无奈天梯遥遥,渡人不易。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登场。。。

  ☆、燕子塔(一)

  往往后半夜,玉兔不像前半夜似地慢慢爬,而是撒开了四条腿儿,撒欢儿似的一趟子往西边儿跑。远处,烧花塔的火光早已熄灭了,只余下薪柴燃烧过的气味在空气中飘荡。夜深露重,街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唯有春波河中的点点花灯随着流水蜿蜒而去。
  燕子塔上,春燕已去,空寂无声,寂静得连月宫的私语之声也可辨得清楚。
  地上一长一短两个影子,侍卫向坐在上方的人回禀:“殿下,属下已将刚才落水的书生救起来了。”
  郑溶面上一贯看不出什么冷热,朝中的朝官都知道,在几个王爷里头,瑞亲王的心思向来是最难揣测的。此时,他一双眼睛只管看着那局残棋出神,半日了,方低低唔了一声,道:“下去牵马,回府吧。”
  哪晓得那侍卫却并没退下,反而咣当一声跪下,壮着胆子回禀道:“殿下恕罪!那落水的书生不肯走,非要见您,说要当面谢您的救命之恩。”
  郑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眼睛并不看底下的侍卫:“回府。”
  侍卫的脑袋快挨着地板上去了:“属下万死!属下怕您等得心急,赶着上来回禀差事。这塔的塔门不能关闭,属下一个人分身乏术,实在拦不住他,现下那书生怕是已经自己上来了。”
  郑溶拣起起棋盘上的黑子白子,慢条斯理地将残局上的棋子一个个地扔回到棋篓子里,他手边的这副棋,原是那老和尚的,棋盘是在个石头桌子上划出的横平竖直十九条纵横线,棋篓子也是竹篾条编的,甚是简陋。
  四围寂静无声,只有棋子清脆的碰撞声,一下又一下,就如同撞在人的心口上一般。半晌,方他抬起眼皮,轻描淡写地看了那侍卫一眼:“文九,你跟我了这么些年,办差事可是越发长进了。一个书生你也拦不下来,往后,本王还能指望你拦得下刺客?”
  他常常是喜怒不形于色,刚刚这话已经说得是极重了,他又一向驭下极严,今夜单独带了文九出来办事,想来必是事关重大,如今却让不相干的人知道了行踪,难怪有了责罚之意。底下的文九连连叩头,一头的冷汗直往下滴,心中暗想这次只怕是要惩戒不轻了。
  那边郑溶一面拣棋子,一面随口问道:“是哪个书生?踢人的,还是那个被踢的?”
  文九回道:“回禀王爷,是踢人的那个。”
  他就知道,定是那个悍妇。
  待到慢慢拣完了棋子,郑溶顺手又将棋篓子整整齐齐的磊在棋盘上,方道:“罢了,待到回了府,去领二十板子的赏,自己好好地思下过罢。”文九万万没想到就此轻轻揭过,自然是大出意料之外,忙叩头谢恩。
  郑溶往下一瞧,见文九还跪在地上,皱眉道:“起来吧,把差事回清楚了。”
  于是文九一五一十地回道:“方才属下去办差,将那两人救上岸来,被踢的那个倒也并无大碍,只是刚救起来的时候,足足吐了一肚子的水。”
  文九往上一看郑溶的脸色,想起他向来不喜听到这些污秽之字,忙又跪下叩了一个头,道:“属下该死,说的事儿污了殿下的耳朵。”他见郑溶并没有怪罪的意思,想了一想便略过了那落水书生如何转醒的过程,继续道:“属下见那书生缓过劲儿来了,并无性命之忧,便让人将他送至医馆去了。”

当前:第6/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