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岁月》第103/147页
几分像他哥哥毛泽东,器宇轩昂,也是粗嗓门。
转移就这样开始了。红军离开了他们在过去几年中赖以生存和蓬勃发展的根
据地。
贺氏三兄妹,除贺子珍随军远征外,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均留守苏区。
贺敏学在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后,跟随陈毅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红七十一
团参谋长、湘粤赣边游击总指挥。其间,在南雄的一次战斗中,队伍被打散,贺
敏学负伤被俘。后设法逃了出来,在一老乡家养好伤后,四处寻找
部队的下落。他装扮成补鞋匠,挑着担子游街串巷,探听消息。无论他走到
哪里,都做群众工作,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国共合作抗日后,贺敏学随赣粤
边红军游击队下山编入新四军,在陈毅的领导下,转战在江西、安徽、江苏一带,
打击日本侵略者。建国后曾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党委书记,华
东建筑工程局局长,西北建筑工程总局局长、党委书记,福建省副省长等职。
贺怡,原名贺银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与毛泽覃结为伉俪。
1935年4 月,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牺牲,贺怡又临近分娩,组织上为了她的
安全,决定让她同其父母一起到当时还是根据地的于都一个红军战士家暂避。于
是,贺怡领着两位老人在组织的安排下,与原瑞金武阳党支部书记赖芝湖装扮成
夫妻,同船下赣州。
船至于都梓山石灰窑下安全停靠后,即与设在梓山附近的红军联络站取得了
联系。站长黄跃亮说:“国民党军队已在对岸封锁航道,不能通航,要等候时机
再走。”并立即上禾丰办事处汇报了护送情况。
项英、陈毅听了黄跃亮的汇报后,联想到贺怡走时仓促,没有开具组织介绍
信,预料这将会带来许多麻烦,便立即派王贤选(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中
央委员会委员长,赣县水西人)携带介绍信赶赴梓山,将信交给贺怡,并转达项
英的瞩附:“到赣后可与赣县河西支部取得联系,他们会很好安排你们的。”项
英交待完到赣后的任务外,还特别强调说:“胡招娣的真实情况,绝不可外传,
若他人问及,只说是同事的家属。这应作纪律对待,切记。”
“胡招娣”即贺怡当时的化名。到达赣州的第二天,先由党员刘家发到水西
去联系,找到王贤选的胞弟王木生,再经王木生与河西支部取得联系,找到河西
党支部负责人何三苟,商妥接待等事项。
贺怡装扮成一老妪,身穿大面襟布衫,头扎包巾,在约定地点与何三苟相见。
交谈中间清情况后,贺怡方出示介绍信。
在何三苟、王木生的陪同下,贺怡一行沿河直下,很快就到了王木生家。
贺父贺母隔日相继上岸,来到水西王家,暂且住下。
约一星期后,贺怡召请王、何前来商量。她说:“三个外乡人长居于此,会
使外人生疑,要另想办法,找个较隐蔽的地方。”
何三苟说:“我有一位叔母,名叫李金友,为人忠厚老实可靠,大家习惯叫
她毛笃姆姆,曾在九江为人做保姆多年,无儿无女,夫死年老归里,可否拜她为
干娘,就说在九江结识的干女儿,以携亲生父母来赣探亲为由,可久居于她家。”
贺怡思忖再三,同意照办。于是何三苟就领着叔母来到王家与“胡招娣”
相见。经过一番寒暄,贺怡认为尚好,从此,贺怡就拜李为干娘。贺家三人
即搬至水西石人前村居住。
在水西,在一片白色恐怖,而且是同上级党断绝联系的情况下,贺怡挺身而
出,整顿党的组织,坚持地下工作。从1936年起的一年多时间里,水西各村先后
发展党员近三十人,建立了十一个党支部,并成立了中共水西区委会。
贺怡常以“闺女”身份深入山坑指导斗争。长而久之,当地的几位长老,见
贺家三人清苦伶仃,便产生了“恻隐”之心,提出要替“闺女”作媒,牵线联姻。
迫不得已,贺怡只好借故迁居,搬到水西岗边排村的宝经堂,落住
于庙内空间的僧房里。庙内有位罗斋公,信佛,不问政治,为人老实。贺父
贺母也吃斋信佛。就因势利导,搞些朝神拜佛的活动,热热闹闹,掩人耳目,一
直隐蔽到1937年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