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岁月》第130/147页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陈毅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陈毅成了毛泽
东忠实的战友和毛泽东路线的坚定执行者。

红军主力“大转移”,博古、李德把陈毅留下来,借口很简单,负了伤,行
动不便。但同时还有一种考虑,项英政治上领导,军事上毕竟有些欠缺。

陈毅虽身负重伤,但打仗有一套,在苏区很有影响。他留下来,有一定的号
召力,也可稳定人心。博古、李德对陈毅也有顾忌:他毕竟与中央路线不合拍,
军事指挥大权交给他不放心。所以,中革军委离开了,成立了中央军区,统帅留
守的所有红军及地方武装,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未能挂职。

“大转移”前夕,陈毅就有所察觉,因为总医院也动起来了,医疗设备开始
装包打捆,不远处的中央机关的东西搬进搬出,忙个不亦乐乎。

陈毅对病友们说:“可能有大动作。”

陈毅正式得知“大转移”的消息,是10月10日,即中央机关撤出梅坑

往于都进发的当天。代表中央来看望陈毅并通知他的是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
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

周恩来对陈毅说:“中央决定留下你坚持斗争。你斗争经验丰富,特别是有
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和苏区几次反‘围剿’的经验,相信你一定能依靠群众,依靠
党的领导,坚持到胜利。”

周恩来还告诉了陈毅中央的决定:中央和军委撤出后,在苏区成立中央分局
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委员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中
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副主任梁柏台。

项英在送走李德后,便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去看陈毅,他知道陈毅是员战将,
想看看陈毅对今后有些什么想法。

项英对陈毅很热情,问长问短,亲自端水送药,十分关切陈毅病情,并嘱咐
院长用最好的药。项英对陈毅说:“你的病好了以后,我们一同大干一场。”

陈毅第二天就被项英派人用担架接到了中央分局机关。

然而,项英没有料到,陈毅对时局的估计与他相去甚远。

当天晚上,项英在中央分局会上传达中央的部署和讨论今后斗争问题时,就
与陈毅发生了意见分歧。

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有第二十四师和独立三、七、十一团;江西军区一、二、
三、四团;赣南军区六团;闽西军区三个团;杨、赣军分区十三团以及登贤独立
团和各县独立营共一万六千余人。

项英热衷于大兵团作战,他主张“创造新的师、新的军团”,还提出“准备
配合红军主力进行反攻”。在项英的计划中,除了扩充队伍,大摆摊子外,还打
算搞军事学校,搞兵工厂,一切如同过去,企望再搞起一个大的根据地。

他不愿意把得力的干部分配给地方,不愿把比较像样的武器装备分配给地方
部队和游击队。相反,他主张把地方游击队改编成独立团,将勉强出院的伤病员,
都充实到红二十四师主力部队。项英说:“我们有主力二十四师,再加上独立团,
这十多个团可以消灭敌人一个师。”

项英希望打硬仗,打大仗。他说了很多,谈得很乐观,似乎看见了不远的胜
利。

与其相反,陈毅倒把困难想得很多,把局势看得较严峻。

陈毅提出要改变旧的斗争方式。“过去是大规模的根据地,扩大红军,突击
征粮,从上面布置,贴标语口号,出版报纸,发布新闻,大兵团正规作战,地图
上作业;设医院兵站,积草囤粮;政府摊开办公,门房收发,签字收据,文件抄
得清清楚楚、印刷出来,一印好多本发下去;开会要一个星期、十天,一个负责
人报告要三天三夜,从国际形势谈起……这一切都不行了,全要收起来。大家全
部脱下军装,穿上便衣,背起快枪,打游击去,让敌人找不到目标。地委、县委
就是指挥官、游击队长。三三两两,七个八个,搞他几百支、几千支游击队,看
你怎么抓得完?我们打麻雀战。麻雀几十群、几百群,你能消灭一群,不能消灭
几十群、几百群。”

当前:第130/1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