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时代》第1/9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顽童时代》
作者:扬子清

内容简介: 俺的童年恰逢文革天下大乱之时,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顽劣的天性却发挥到了极至,现在年近半百,回忆往事,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
【申明:本书由 狗狗书籍(WwW.gouyg.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狗狗书籍--www.gouyg.com 】
==========================================================================================================================

第1卷 第一章从小皮猴子

常言说:“从小皮猴子,长大人头子。”这话是很有根据的,古今中外,大凡杰出的人物,从小都有异于他人之处,“顽皮”二字用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的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试想,一个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孩子,你指望他长大之后能干出一番什么样的事业呢?

远的不说,就举不远以前的两个著名人物,一文一武,文的是郭沫若,武的便是刘伯承。

郭老的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一个地地道道的风流才子,鲁迅先生戏说他是“流氓+才子”,其风流的点滴很小的时候便『露』出了端倪,他在自传中自己说过,七岁的时候,便偷偷地看嫂子洗澡,可见其情感早熟的程度,难怪他后来成了文化巨匠。

刘帅的故事,可能知之者不多,幼时亦是顽劣异常。刘帅父早丧,靠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培育成人,七岁上私塾,成天调皮捣蛋。一天塾师出上联:“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早知下雪多麻烦,不如当初就下雨。”刘帅不假思索,立刻有了下联,并当场对出:“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早知吃饭多麻烦,不如当初就吃屎。”塾师气得就差晕过去,但想想这七岁的小孩竟能对得如此工整,不禁心奇,没有像以往那样责罚他,而是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刘帅的母亲,刘伯承元帅的母亲悲伤无比,只得默默落泪。刘帅是有天『性』之人,从此刻苦好学,改邪归正,后来成为全世界闻名遐迩的军事家。斯大林同志便曾说过,中国有两个半军事家,『毛』泽东、林彪、蒋介石每人半个,另一个便是刘伯承。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皮猴子长大以后,是可以成为人头子的。但也有许多的例外,比如在下,小时候的顽劣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但却始终没有成为人头子,而且年近五十,还依然看不出这方面的迹象,回首往事,不禁汗颜,除了业余写点小说外,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顽皮到什么程度?引用几个人的评语就可以看出。俺很早就寄养在外婆家,因为顽皮,外婆常常诅咒:“好人死掉千千万,坏人死不掉!”小舅舅大俺十岁,和俺常常发生冲突,他发誓:“如果这小子将来有得好,我吃枪子!”姨父也下了断语:“他将来不坐牢,我杀头!”可是到目前为止,俺既没有坐牢,也没有犯法,更没有夭亡,当然也没有成为人头子。而是一切正常,只不过在体检的时候血糖低了0.02,小舅舅、姨父也没有吃枪子和杀头,只有外婆以99岁高龄寿终正寝。

看来这个世界上赌咒是没有用的,也是不灵验的。



第1卷 第二章外婆的幽默基因

俺小时候的顽皮是出了名的,整条街上,人人都知道俺外婆家有个“马蜂窝”

,这个“马蜂窝”便是在下。之所以如此,大概有一大半的功劳要归之为俺的一张嘴,从很小的时候就什么都会说,都能说,人家不敢说的,俺说,人家想不起来,俺说,人家说不出来的,俺也说,结果得罪了一大片的人,只有少得不能再少的人欣赏俺,其他大多数人恨得是心里冒烟,就差将俺吃了。

俺的嘴会说到什么程度,从几个人给俺起的绰号就可以看得出来:爷爷起的是“嚼不停”,外婆起的是“周(诌)得圆”,母亲起的是“常有理”。

本来应该直接从自己的嘴开始说起,但说起自己的这张嘴便少不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外婆,俺的这张嘴之所以给自己带来如此多的麻烦,与外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外婆本身就很会说,很能说,她和俺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俺的身上有她的遗传基因,这个基因在“嘴”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再有,在18周岁上大学之前,俺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外婆身边度过的,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外婆从小没上过一天学,一个大字不识,但却出口成章,说起话来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气得上吊。母亲说过,外婆如果能上大学的话,一定会成为冰心第二,可惜她没有上学,更没有上大学。

很小的时候,外婆的母亲请人为外婆算命,算命的说外婆活不过29,可外婆却活了99,一大秘诀,就是外婆从来不长久地生气,第一天生气,第二天便忘得干干净净,在任何情况下,她总是能为自己找乐,幽他一默。

替人起外号,是外婆的一大特长,我有四个舅舅,每人都有一个,大舅叫“大杀头”(注:我们这儿喊“杀头的”、“枪毙的”很正常,许多人家都这么喊),二舅叫“二瘌瓜”,三舅叫“讨债”,四舅,也就是她最疼爱的老巴子,叫“拿宝”(就是活宝,也有讨债鬼的意思)。

外婆还生了五个女儿,一个早夭,一个年轻时跟别人逃走,其他三个,只有俺母亲没有外号,也许是母亲从小就『操』持家务,被外婆折磨得厉害,外婆没忍心起吧,其他两个姨母都有外号。不过,二姨年轻的时候很蛮野,算命的说她“宽额头,凹眼睛,有的吃,哈哈笑,没的吃,双脚跳,锅铲子一响,喉咙作痒。”气得二姨回来在地上打滚,可外婆最宠爱她,拿她没辙,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没敢起外号。可是二姨到了快50岁的时候,头发变成花白,这一下外婆有了用武之地,将压抑了几十年的愿望实现了,替二姨起了一个外号,叫“芦花鸡”。外婆晚年,有许多的时间是跟着小姨过,85岁以前还能烧饭洗衣,她给小姨起的外号叫“马大娘”,因为姨父姓马,小姨下班回来,外婆就说:“马大娘,媳『妇』替您将饭做好了。”

不过外婆有的外号稍嫌刻薄,只图自己嘴上快活。二姨父不说话,外婆称他为“木头”,这就罢了;小姨父脸上有几颗隐隐约约的小塘,是我发现的,外婆就喊小姨父“马大麻子”,小姨父来自农村,有些“小气”,外婆说他“油锅里的钱也能捞起来用”,这也罢了;可父亲脸上没有表情,外婆起了一个很让母亲伤心的外号,叫“棺材板”,还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三刀也砍不出血来”,这也有点损人的味道了。俺想,也许是因为父亲心里没有母亲和我的缘故吧。小舅母眼睛很大,你说点好听的不行吗?可外婆却在背后叫她“茨菇眼”,你说这算什么事?难怪后来和小舅母成了仇人。

俺们几个离她近的外孙也跟在后面遭了殃,俺的弟弟从小就不怎么说话,外婆叫他“杀不喊”,小姨家的姨弟弟脸白,便成了“秦太师”,姨妹妹味口好,什么都喜欢吃,便成了“泔水缸”,我早期叫“周得圆”,上高中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被培养得能够洗衣服、被子,缝被子,还帮父母批改一摞又一摞的作文,很能吃苦耐劳,于是俺又有了新的外号:“大呆小”。不过,俺的嘴也不是吃干饭的,那时外婆嘴里装了一颗金属的牙齿,闪闪发光,俺便喊外婆“金牙齿”,外婆也不生气,只是说:“去,没上没下的。”

外婆编的顺口溜也很出『色』,外公在和俺外婆结婚十来年后,又娶了二房,便是外婆的小妹,姐妹俩的关系后来一直不好,外婆不讨外公的喜欢,但嘴却不饶人,常常被打得头破血流。姨婆婆有一个儿子,应该也算是俺的舅舅,这个舅舅家规很大,外婆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大家门”,可舅母却不育,这一下外婆有了题材,像说快板似的说:“家门不幸,少了个榔头柄”。小舅舅是外婆的心肝宝贝,可外婆口中却毫不留情。25岁那年,小舅舅结婚了,是个怕老婆的角『色』,外婆就在背后编了一段顺口溜:“活到二十五,衣裳没人补,找了个母老虎;衣服不洗,娃儿不抱,三顿不烧;再活二十五,骨头打了鼓。”

母亲常说外婆:“她总是说得差不多将别人气死,自己却若无其事。”

其实,外婆只是嘴不好,可心却非常地好,她只是涮自己的儿孙,从来不拿邻里开心,也没有和别人吵过嘴,所以文革中才能平安无事。小姨父乡下来了人,外婆总是好饭好菜招待,买东西让他们带回去,外婆自己也不富有,能这样,很不错了。最让人感动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对门回族杨『奶』『奶』被抄家,情急之下,杨『奶』『奶』将手上的两枚戒指捋下来,扔在门背后,被外婆看到了,便捡起来,藏到锅膛里,等红卫兵走了以后,送给杨『奶』『奶』,杨『奶』『奶』身处灾难之中,感动得流泪,对外婆说:“我现在才知道,你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第1卷 第三章爱搞笑的祖母

说完了外婆,本想说自己,但俺还得像说书人一样,绕个弯子,卖个“噱头”,说一说另一个与俺的语言结构有关的人,这个人就是祖母。

俺和祖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从小到大总好像还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当年俺母亲在县城做小学教师,父亲在农村集镇的一所中学教书,父亲一回来,就要和母亲吵架,后来母亲便从县城调到了乡下,俺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与祖母有关,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从县城调到农村的很少。

不管怎么说,祖母毕竟是自己的祖母,她和俺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就像外婆和俺的关系一样,祖母也会将她的某些基因不知不觉地通过俺的父亲遗传到俺的身上,这就是“幽默”。但祖母并不知道什么叫幽默,也不知道她说出来的话有幽默的一面,她的幽默完全是由于她对许多词语一知半解造成的。

祖母小的时候上过几年小学,不算有什么文化,但她很喜欢人家说她有文化,常常“引经据典”,结果弄出了许多的笑话。

当前:第1/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