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建设60年全集.com》第18/30页


放活农产品流通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1985年,我国开始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由统派购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实行“双轨制”,全面放开除蚕丝、药材、烤烟外的水果、水产品等132项农副产品市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入市场取向的大跨步推进阶段,促进了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明确指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国家要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等产业;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积极兴办交通事业,国营交通企业的车队、船队;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发展采矿和其他开发性事业。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指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强调把加速水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粮食转化的一个战略措施来部署。

随着多种经营的放开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在扩大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同时,如何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的基础性地位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强调,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以往单打一抓粮食生产,并没有达到更快增产粮食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农村经济停滞的局面。近几年开展了多种经营,包括发展经济作物,发展林、牧、渔业,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结果粮食增产速度大大加快,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都有很大发展。与1978年相比,1990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所占比重由79.3%下降到61.6%,畜牧业所占比重由15.5%上升到21.2%,渔业由1.6%上升到3.5%。

四、市场引导阶段(1993―1998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局面。1992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提出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前提下,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不断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率和转化率。同时要加快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适应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产量在1998年达到10246亿斤,开始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阶段。同时,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沿海创汇农业、城郊高效农业、西部特色农业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五、战略性调整起步阶段(1999―2001年)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小说下栽+。COM电子书<-。同时也出现了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和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区域优势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1998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从1999年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结构调整是有进展的。粮、棉、糖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而油料、蔬菜种植面积显着扩大。同时,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也有所调整,优质稻、优质专用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就当时粮食阶段性过剩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样的调整还不够。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十五”计划期间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作了规定。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这次结构调整有显着的特点:一是这次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经过几年努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农产品品种发生了积极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发展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积极变化,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六、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农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同时,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更加激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在迎来2004―2008年连续5年粮食增产的大好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农产品卖难,农产品品质不优,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中央近些年正进一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农业结构的稳步调整。

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加大了力度,同时也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中央采取了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三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后,中央还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一些扶持政策,通过把农业结构调整和解决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让农户和经营者能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直接受益。

新世纪的农业农产品供求中的数量矛盾缓解,但品种、质量的矛盾开始突出。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着力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粮食加工转化项目,促进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

今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我国会呈现人口继续增长、耕地逐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趋势。人均消费食品的数量可能减少,但质量要求大大提高,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当前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为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央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更趋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四节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农村科技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农业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合理部署,顺利实施了许多重大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强劲的动力。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科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首先着手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当时,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还很少,农业科研机构建设主要是对旧中国遗留的部分研究机构进行整顿、合并与重组。50年代初,在原有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等7个大区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还建立了基本上涵盖农业科研各个学科和方向的专业性研究、实验机构。

在建立农业科研机构的同时,国家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1954年,农业部颁布《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性质、任务等作了具体规定。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1646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配有技术干部94219人,除边远山区外,基本做到了一区一站,平均每站5―7人,每百万公顷粮田农技人员691.05名。

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公布了中共中央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农业发展四十条》,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指导工作机构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必须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方针有了明确的规定。

1957年3月1日,在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之后,其他6个大区研究所和部分专业研究所划归农科院领导。随着农科院的建立,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部分省、市、自治区还建立了省、地两级的农业科研机构。这样,一个以中国农科院为中心,各省、市、自治区农科院、地区农科所、农业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有关科研机构中的农业研究力量组成的科研体系,在我国初步建立。

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选育培育出了一系列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优良品种,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作物品种更新了3―5次,对农业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次品种更新是在50年代,当时主要是对农家优良品种的评选和推广。第二次品种更新是在60年代,主要是进行常规育种。第三次品种更新是在70年代。水稻方面,主要是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了系列杂交组合,如培育出的“南优2号”、“汕优2号”等水稻杂交组合,比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增产作用显着。同时,还利用农业科技改进了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使增产潜力得到发挥。多种多样的多熟制是我国耕作制度的重要特点,黄淮海地区主要增加一年两熟的比重,南方发展双季稻与双季稻三熟制,主要是绿肥―稻―稻,小麦―稻―稻,油菜―稻―稻。

除了培育优良品种,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对农业增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50年代初,主要是总结劳模作物丰产经验,并系统整理,提出“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培育壮秧”、“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增产技术。1958年,毛泽东在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提出以深耕为中心的改良土壤的建议以及农业增产的八字措施,即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这八个字概括了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八字宪法”。具体内容即“土”:深耕,改良土壤;“肥”:合理施肥;“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种”: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作物保护,防止病虫害;“管”:搞好田间管理;“工”:实行农具改革。60年代至70年代初,在总结丰产经验的基础上,还通过研究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获取高产的技术措施。

1958―1965年期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经历了急剧的扩充、收缩和调整。到196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从成立时的11个专业研究所增加到33个,职工人数达6300多人,科研人员3200多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几乎完全瘫痪,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下放的研究所陆续收回。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一)农业科研机构恢复、调整、发展阶段(1978-1984年)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春天,农业科技进入了快速恢复发展的时期。在此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科学论断,使农业科研的建制陆续得到恢复,并又有新的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强调了专业研究机构在科技中的骨干作用。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组织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技术问题,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此后,我国农村科学技术开始向机构逐步恢复、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充实、结构逐步优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农科院和林科院的建制恢复,各省、市、自治区的农科院建制也相继恢复。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三级农村科技体系逐步建立。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家庭承包经营的普遍实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了巨大需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积极适应新形势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设立专项建立健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得到了加强。全国各地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紧紧围绕提高食物供给这一中心工作,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在1980年到1985年期间,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比在相同条件下同熟期的常规良种增产20%以上。1985年以后,在以前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上,又育成了“汕优63”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品质、丰产性、抗病性、稳定性均超过原有的组合,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87年推广面积300多万公顷。同时,还取得了育成棉花“鲁棉1号”等一大批突破性成果。这一系列重要的农业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促进了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的“超常规”增长,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二)农业科技稳步发展与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9年)

当前:第18/3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