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2期全集.com》第1/23页


《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2期)【实体书精校版】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父爱的器局

学习:本刊编辑部 字数:2646

  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父爱被重新提了出来,或者被单独提出来,而不是跟母爱并列?难道父爱比母爱重要,或者父亲天然应该对孩子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应该不是这样。一般来说,要成就一个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智慧,反过来说,要“坏”掉一个孩子,只要父母一方发挥一些不良影响就够了。所以,父爱和母爱同样重要。
  在过去的年代,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跟父权一样大。鲁迅只写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怎样做母亲似乎不是问题。那时,对孩子的日常管理,对孩子有明显影响的重要事件,孩子关键时刻的人生选择,都由父亲决断。今天早已男女平权,某些母亲对孩子有控制欲,也不认为是过分的事情。
  当然,在家庭教育上,父亲主导还是母亲主导,都不是问题。事实上也并非一定要由一方作为主导。父母都不主导,而是顺其自然、润物无声、言传身教,也足够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谈父爱?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一半以上的父亲在外奔走谋生。另外一部分父亲虽不在外地,但为了工作,不回家吃晚饭或者吃完饭也不回家,许多家庭处于“完整的缺损”中。不少人未必觉得这是问题,甚至以为是社会繁荣的象征,但这不是正常现象。也许社会再进步,会使亲人更多地和亲人在一起。
  就这样,“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的问题又回来了。
  但我们并非讨论缺失的爱。爱是伟大而神奇的,可以补足父亲不在家的缺憾。让孩子感觉到一个令他骄傲的父亲在外努力工作,并且是爱他的,比一个醉汉每天回家胡言乱语可能还好一点,甚至比专横的和溺爱的父亲守着孩子要好。
  100年前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期,那批天才很多是由母亲培养的。胡适、鲁迅等对社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都深情缅怀母亲,留下足以流传后世的著名的文字,但他们都没有写过“我们如何做母亲”,而只是记住了母亲的爱。
  到底怎样做父亲?谁都可以训练成好父亲吗?这一点差不多已经被误会了。有一类父母,每天在孩子面前只做这么几件事:讲社会和单位的丑恶和不公,情不自禁地怨自己“没出息”,佩服和羡慕其中强势的一方;拿着遥控板寻找恶俗不堪的电视节目,发表不靠谱的议论;要不就是双双争抢麻将席位,当孩子凑过来看电视观麻将时,一巴掌甩过去,丝毫不考虑自己看电视和打麻将对孩子的感染力。最后,感叹孩子怎么没有长成希望中的天才。
  当我们讨论如何做父亲的时候,要注意到,一般的家庭教育很难是民主主导的,通常由最自以为是的一方主导。而男人们特别不乏自以为是,或者特别有理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以另说,但不需要选举就可以获得的权威角色,父亲是一个。所以,即便总体看来今天的“男人指数”也许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好,也有人感叹“到处都是小男人”,但是,男人们却也是勇于做父亲的。
  父爱的前提是有爱,没有爱是不行的,但仅有爱是不够的。
  全民奶爸林志颖在《爸爸去哪儿》中对4岁儿子Kimi表现出无尽的耐心;演员刘烨感叹,“如果我有所改变,那是爱情结晶的缘故”;轻度自闭的郑渊洁在儿子18岁前,几乎拿出写作之外的全部时间和儿子玩;学者周濂做父亲刚满9个月,可“现在在路上看到四五岁的小女孩,直到二十多岁的姑娘,我都会想象布谷长大会是什么样子。我会在别人的眉目之间,寻找布谷的痕迹”。
  每个人都按自己理想的方式爱孩子。有人对自己感到满意,希望孩子长成自己。有人觉得自己人生失败,就想按照否定自己的方式要求孩子。还有一种爱叫溺爱,它以“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为特征,包括用爱要挟孩子做不正确的事。百度百科在注释这个词时加了一个括号,注明“通常是母亲”这样庇护孩子。如果这是真的,那父爱的责任就更重了。
  得知儿子喜禾被确诊自闭症时,“自闭症之父”蔡春猪告诉好友:我将来的人生可能会改变了,不能再去为理想做事情了。3年过去,身边朋友劝他要第二个孩子,他的回答是,怕第二个孩子懂事后会怀疑,你们把我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哥哥吗?或者当孩子长大后找男女朋友,人家发现有这样一个哥哥,怎么办?
  在爱中,每个人都表现了自己的器局。爱可以是浅薄、粗俗甚至粗暴、专横、自私的。有时看上去很像在爱别人,其实是在刻骨地爱自己。父爱,也难免被父亲们搞成这样。父亲首先要是一个男人,才可以谈父爱。所谓男子汉,不仅是一种气概,更是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伟大的父爱出自伟大的男人。一个时代没有伟大的男人便没有伟大的父亲,更没有伟大的父爱。在这个意义上,父爱是一种时代精神。
  父爱应该是博大的,“仁者爱人”。当一个父亲万事刻薄,不肯把爱施与无关的人,这样的父爱是受局限甚至可疑的。父爱既是亲子之爱,也应该在仁爱的天空下与爱人共存。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个时代的父亲和父爱及格吗?
  至少看上去今天父爱燎原。父爱已经成为公共话题,我们在公共传播上看别人怎样做父亲,看明星表现父爱。大众也就从这样的文化传播中传习做父亲的本事。不过,我们相信这只是一种文化设置。用国外的某一种观点来评价,中国的亲子之爱更容易流于自私,或者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人们往往忘记了,孩子还没有独立意志,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孩子,更是独立的人,而公共传播很容易出现把孩子当私有财产来秀,把孩子的乖巧伶俐当成一种取悦成年人的工具。
  孩子是透过成年世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不正确的评价很容易让孩子迷失。鼓励孩子向成年人展示,应该考虑是否有利孩子的心智。如果爱不以自私为目的,那么,父母之爱尤其应该是利他的,即有利于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成长的、启发孩子心智的关爱。也许有一天,国家会立法规定公共娱乐中如何保护孩子。
  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父亲,应该有怎样的父爱?如前所述,在今天的社会,父亲和母亲、父爱和母爱对孩子的影响不应有绝对的分工,分工的原则应该是家庭的具体情况。严父慈母一词在今天写作严母慈父也无妨。如果父亲不能做孩子的钢材,那就做润滑剂也行,如果“父不父”,就应该绝对放权给孩子的母亲。
  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每一个父母每天都在犯错误。孩子原本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我们竭尽全力也不可能找到,并且每天都找到最好的那一种。任何一种教育都潜藏着风险,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智慧的人,把智慧全部投入到对孩子的关爱中,都是不够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爱,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而做好爱孩子这个角色,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成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

林志颖 一个爸比的敢与爱

作者:余楠 字数:7261

  “他今天也在现场。你们大声喊他的名字,他就会出现了!”林俊杰抬手邀住一旁的林志颖,对着台下的歌迷说。
  “Kimi!Kimi!Kimi……”在林俊杰的带领下,全场歌迷挥动荧光棒,齐声高喊。
  舞台灯熄灭。正中的LED大屏亮起来,在歌迷的欢呼声中,特别嘉宾亮相了:大家好,我是Kimi!谢谢JJ叔叔送我的皮衣,我好喜欢哦……
  1月4日,小寒夜,林俊杰“时线世界巡回演唱会”武汉站的演出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唱。作为好友,林志颖以嘉宾身份助阵。不出意外,Kimi现身前舞台交流环节的第一句问候是林俊杰模仿Kimi问林志颖:“你会唱《小星星》吗?”“不会啊。”“那我教你好了。”随后全场大合唱,林志颖的结束语照旧是那句“你有跑调哦”。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这段对话和熟悉的童谣每周五晚都会准时出现在湖南卫视。伴随着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收视传奇,林志颖、Kimi父子和其他4对参加节目的父子(女)一起,成为2013年电视荧屏最耀眼的明星群体。以《爸爸去哪儿》作为平台之一,林志颖开启了他称为全面重回娱乐圈的“暖身之年”。
带Kimi开始一场特别的旅行

  “这几次旅行,让我跟你好好相处,更知道如何去了解你。看到你跌倒再爬起来,遇到困难勇往直前。就像换爸爸时,以为你会接受不了,但当我看到播出,你想爸比却自己坚强地默默擦眼泪,我知道,你又成长了。感谢《爸爸去哪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你。因为童年只有一次,能一起去好多特别漂亮的地方,体验感受生活,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我们,真的非常棒!”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牡丹江雪乡节目播出的当天,林志颖在长微博中写下这段话。在不舍的告别文字中,他坦露了接下这档节目的原因。
  “坦白讲,今年真的很忙,通告和行程都排得满满的,所以我也没有太多时间陪伴Kimi,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父子单独好好相处。”林志颖说,“这个节目的拍摄就是五六日3天,也不影响他平时上课。它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我和他去体验一些不一样的环境和各式各样的生活,我们把它当成一场很特别的旅游就好了。”
  在2013年最后一季,综艺立台的湖南卫视罕见地暂时放弃音乐节目,推出从韩国引进版权的《爸爸去哪儿》。这是电视湘军在国内电视圈首开先河啃的一块硬骨头,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超过百人,四十多个机位里一半以上是活动机位。三天两夜的拍摄记录,素材超过一千小时,播出节目只有90分钟。拍摄儿童历来是业内头痛的任务,纪录形态也对节目团队的制作水准有着极高的要求。

图/本刊记者 大食

林父、林志颖及kimi

  说服明星带孩子参与,难度不亚于每期制作。确定嘉宾名单,花费了节目组整整8个月。就像某家电品牌播出前临阵撤掉冠名,最初不看好这档节目的大有人在,明星们也有自己的顾虑,很多人直接拒绝了邀请。“4到6岁、外表可爱、个性鲜明”,这是制作团队确定的明星宝贝入选标准。总导演谢涤葵曾解释:7岁以上的孩子比较成熟、童趣不足;4岁以下年纪太小,无法单独完成节目任务。
  通过林志颖微博里一路记录儿子成长过程的照片,节目组确信:这是一对极其符合条件的明星父子。
  “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林志颖说,“第一反应跟大多数艺人一样,主要是顾及隐私,所以反复考量后就回绝了。爸爸妈妈都觉得,尽量不要让小朋友曝光,我也一样。你看微博里,Kimi一岁两岁的时候我放过一些正面照,到了3岁,我基本就只放他的背影、手、侧影或者剪影。”
  为了说服林志颖,节目组将韩国原版节目寄给他,看完后,他最大的感受是“原来这个节目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娱乐”。他打电话给韩国朋友,得知这档节目在韩国很受欢迎,5对父子的情感表达很真实,他自己也被节目里的真挚亲情所打动。
  在一次参加《百变大咖秀》录制之前,林志颖见到了《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团队。晚上录制前,他又被单独邀请参加了一次会议,台长和几位主要领导全部在座。显然,诚意十足的节目组志在必得。

我,当爸爸了

  “Kimi的出现让我转变很多。有了他之后,我必须去面对很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身份。你必须从一个偶像艺人,转换成一个合格的爸爸,所以我必须突破自己。你不能让他永远躲在背后,不能见人。所以,我在35岁生日的时候选择去面对。”林志颖说。
  2009年10月15日生日之际,林志颖在台北召开了发布会。当天,现场播放了一段视频,回顾了他出道至今的星路历程。在歌迷合唱完成名曲《十七岁的雨季》后,身着灰西装蓝牛仔裤的寿星亮相,站在了镜头前。
  “我从17岁到现在,从学生到当兵,始终没有中断演艺事业,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努力重新出发,才有今天的成绩。我最最要感谢的,就是多年来一直支持我的父亲,还有所有爱我的歌迷。”林志颖在台上说。
  圈中好友和歌迷送完祝福后,父亲林德雄上台。“林志颖小学的时候,一场火灾,让家中遭遇巨变。经过3年,我两手拉着3个风筝。”林父所说的“风筝”,是当时家中3个孩子。“凭着坚强的毅力,我培养林志颖长大成才。我认为我有义务保护他,等他身为人父,我的重担也就卸下了。”
  再度出场的林志颖当着媒体和歌迷,首次披露了自己的身世:很多人以为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其实我是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离异,父亲身兼母职,带大兄弟几个。所以我从小就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尤其最近看到哥哥结婚生子,让我更想尽快实现愿望。”
  “他今天也在现场。你们大声喊他的名字,他就会出现了!”林俊杰抬手邀住一旁的林志颖,对着台下的歌迷说。
  “Kimi!Kimi!Kimi……”在林俊杰的带领下,全场歌迷挥动荧光棒,齐声高喊。
  舞台灯熄灭。正中的LED大屏亮起来,在歌迷的欢呼声中,特别嘉宾亮相了:大家好,我是Kimi!谢谢JJ叔叔送我的皮衣,我好喜欢哦……
  1月4日,小寒夜,林俊杰“时线世界巡回演唱会”武汉站的演出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唱。作为好友,林志颖以嘉宾身份助阵。不出意外,Kimi现身前舞台交流环节的第一句问候是林俊杰模仿Kimi问林志颖:“你会唱《小星星》吗?”“不会啊。”“那我教你好了。”随后全场大合唱,林志颖的结束语照旧是那句“你有跑调哦”。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这段对话和熟悉的童谣每周五晚都会准时出现在湖南卫视。伴随着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收视传奇,林志颖、Kimi父子和其他4对参加节目的父子(女)一起,成为2013年电视荧屏最耀眼的明星群体。以《爸爸去哪儿》作为平台之一,林志颖开启了他称为全面重回娱乐圈的“暖身之年”。

带Kimi开始一场特别的旅行

  “这几次旅行,让我跟你好好相处,更知道如何去了解你。看到你跌倒再爬起来,遇到困难勇往直前。就像换爸爸时,以为你会接受不了,但当我看到播出,你想爸比却自己坚强地默默擦眼泪,我知道,你又成长了。感谢《爸爸去哪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你。因为童年只有一次,能一起去好多特别漂亮的地方,体验感受生活,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我们,真的非常棒!”

当前:第1/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