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第18/170页
郦食其知恩图报,马上向刘邦提出了智取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建议。“陈留县城囤有大量粮食,只要能拿下陈留,就能大肆扩军,就有了继续进军的本钱。”郦食其分析道。
刘邦对他的建议自然很是赞赏,但刘邦也有担忧:“陈留易守难攻,只怕像昌邑一样难以攻破啊!”
郦食其显然胸有成竹,向刘备道出了自己的战术:“我与陈留县令有老交情,我可以先劝他直接投降。如果他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就潜伏在陈留县城里做内应。”
最后,陈留县令不肯投降,于是刘邦与郦食其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陈留。
刘邦不是吝啬的人,他见郦食其一来就立下大功,当即把他封为广野君。要知道,当时这个“君”等同于“侯”,级别远高于各级大夫。此时,刘邦军中封君的也就只有屡立战功的曹参一人而已,连萧何等人还都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可见刘邦对郦食其的器重。
看到哥哥一出来就飞黄腾达,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不甘落后,当即率领四千余名革命军来投奔刘邦。作为回报,刘邦大手一挥,给郦商弄了个大将之职。
因为郦食其一流的嘴上功夫,后来他常常被刘邦派去各国出差,成了名副其实的“外交官”。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郦食其终因“欺骗罪”被齐王田广处以锅煮之刑,结束了自己光彩的一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智取陈留是刘邦领导西征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但壮大了刘邦的实力,还为他进一步的西征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第三战:开封之战。
陈留得手后,西进革命军士气大振。这时的刘邦入关中有两条常规路线可选:一条路是一路向西走函谷关,直捣关中;另一条路是南下,从陕西武关入关中。
但是,刘邦却选择了第三条路:先北上,再西进至洛阳,然后南下宛城,最后从陕西武关进入关中。
不过,在实际行军中,进军路线不是你想怎么走就能怎么走的。迫于形势,刘邦最终还是随机应变,率军走了第二条路线。
但不管怎样走,刘邦眼下最主要的任务都是拿下开封。于是,刘军与赵贲率领的开封守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虽然打得赵贲损兵折将,但开封城墙坚厚,难以攻克。正在萧何、曹参、郦食其苦思攻城良策时,秦将杨熊带大队人马前来开封支援。于是,他们三人建议刘邦先干掉这一路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
刘邦立即撤离开封,率军直捣杨熊的落脚地白马(今河南省滑县)。接下来,双方在白马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随后,双方再战于曲禺(今河南省中牟县)。两次战斗,刘邦的革命军都大获全胜,杨熊败走荥阳。此消彼长,刘邦的革命军进一步壮大。
眼看援军被刘邦击败,死守开封的赵贲没有再愚忠,而是选择变身“赵跑跑”,逃之夭夭了。于是,刘邦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开封,得以顺利向前进军。
第四战:颍水之战。
杨熊战败退守荥阳后,秦二世大怒,把杨熊给斩了。少了这块绊脚石,刘邦当即率领革命军向六国时韩国的属地扩展,准备进军颍水(今河南省禹州)。
在颍水,刘邦和后来成为汉中三杰之一的大智谋家张良第二次相遇,两人再续前缘。
前面已经说过,当初张良跟着刘邦归顺项梁后,项梁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楚王之后为王,楚国就这样复国了。当时其他各国也相继复国,唯张良所在的韩国没有动静。于是,他暂时告别刘邦,踏上了漫漫的复国之路。
韩国在张良的努力下很快也复国了。但是,由于他们人马太少,一直不敢和秦军正面作战,靠东躲西藏打游击过日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张良在打了长达一年的游击战后最深的感触。
明主求贤,贤士择主。张良一听刘邦来了,立刻毫不犹豫地率部前来支援。
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占领了原属韩国的大片土地。西征大军节节胜利。
第五战:洛阳之战。
项羽成功消灭了围困巨鹿的王离军队后,开始全力追击章邯。而赵国将领司马卬则抢渡黄河,准备先行入关。
谁最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楚怀王这话不单单是对项羽和刘邦说的,而是对所有革命军说的。
刘邦顿感火烧眉毛。为了争先入关,他率军从颍水北上,首先占领了平阴(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控制了黄河渡口。接着,他又进军洛阳,企图由此打开通向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的道路。
刘邦的革命军在洛阳东郊同秦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革命军虽然英勇作战,但却未能取得胜利。西进的形势由此一落千丈。
五战过后,刘邦的西行大军已行进了八个月,先后经历了城阳、杠里、成武、昌邑、陈留、开封、白马、曲禺、颍水、洛阳等十次大的战斗,其中三次攻而未克,由此可见刘邦的西征之路并不比项羽的北伐之路轻松。
刘邦唯一舒心的是,这一路风雨走来虽然艰辛,但自己的革命队伍却得到了壮大,只是此时被阻于洛阳城下,函谷关可望而不可即。他的西行之路依然困难重重、险恶重重。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前面五战刘邦一直忙着攻城,下面这第六战——南阳之战,且看刘邦如何攻心。
雄关漫漫“征”如铁
此时,章邯已和项羽进行了多次和谈,一旦双方达成停火协议,项羽的部队就会整装南下,直捣关中。这形势对刘邦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由于攻坚受挫,刘邦只好舍弃从洛阳向函谷关进军的计划,改道向南迂回,从圜辕(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去叩击关中的南大门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
六月,刘邦与南阳郡守展开了一次大战。南阳郡守被刘邦手下的精兵强将杀得哭爹喊娘,狼狈地逃往宛城。
刘邦这次总结了以前攻坚战失败的经验,决定绕开宛城,直接向武关进发,节约进军关中的时间。
关键时候,张良站了出来。
“你不能这样进军!”张良开门见山地说道。当时他心里一急,全然不顾自己以下对上的身份了。刘邦也不恼,忙问为什么。
“南阳的秦军虽然败了,但主力还在,现在不打宛城就向武关进发,定会陷入秦军的前后夹击之中,到时候我军可就进退两难了!”
是啊,欲速则不达。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连夜折回来攻打宛城。结果刘军歪打正着,秦军猝不及防,宛城岌岌可危。
宛城郡守走投无路,只好派陈恢到刘邦军中谈投降的事。陈恢不辱使命,义正词严地向刘邦转达了郡守提出的投降条件。刘邦欣然接受并郑重宣布:允许南阳守军归顺,并保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便是后人称为“所过毋掠”的高级招降政策。
这个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陈恢,于是他被刘邦封为千户之食。为了稳定人心,原郡守被封为殷侯,继续守宛城。
刘邦西入秦关以来,凭着彭越、郦食其、张良、陈恢等谋臣的相助,迅速打开局面,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关中梦。
“所过毋掠”的政策一实行,归降者络绎不绝。起义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丹水、胡阳、郦城、析城(均在今河南省西部)各地。随后,西征军浩浩荡荡地向武关进军。
第七战:武关之战。
此时,秦军大将章邯已向项羽投降,秦室危在旦夕;而武关是关中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邦如能夺下武关,进军咸阳指日可待。
由于刘邦采取了攻心的超级战术,西征革命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关中南大门武关就宣告失守。
武关告急时,咸阳人心惶惶,乱得像一锅粥。秦二世直到这时才感到大事不妙,但已悔之晚矣。那个原本一直在他身边的赵高也突然消失了。
他哪里知道,“生病”的赵高此时正在进行复杂的思想斗争。刘邦在攻城前,不但向武关的守将攻心,而且还派人做起了赵高的策反工作。赵高眼见秦朝大势已去,只得装病不上朝,躲在家里思考今后该何去何从。
是啊,赵高原本只是一介布衣,家境贫寒,从小受尽人间冷暖。他十二岁那年,朝廷招收宫人,为了混口饭吃,他瞒着父母报名了。因为长得眉清目秀,赵高被录取了。先是净身,然后学礼仪,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太监。
入宫后,赵高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了秦始皇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做上了中车府令。再后来,随着秦始皇一天天地老去,敏锐的赵高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
赵高见秦始皇偏爱幼子胡亥,于是马上把工作重心转到胡亥身上。就这样,他帮助胡亥夺得皇位,也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
然而,世事风云突变,刘邦的到来把他打回了原形。他知道此时秦朝已无力回天,昨日的辉煌将永远成为过去。刘邦诱惑的条件就摆在自己的桌案上:事成之后,共分关中。
就在赵高有所动摇时,秦二世“识时务”地来了个推波助澜。
眼见刘邦的革命军都打到武关了,都火烧眉毛了,赵高却总不上朝,一直软弱无能的胡亥终于决定强硬一回,直接派人去指责赵高镇压不力。
在赵高眼里,胡亥一直是一只温顺的羔羊。看见羔羊发怒,赵高不干了。
“现在朝中再无替罪羊,难道秦王朝最终覆灭的罪名都要由我来承担吗?不,承担这一切的应该是软弱无能、荒淫无道的胡亥才对!”赵高眉头紧锁地思考着。
“只要把胡亥杀了,把一切罪过都推到他身上,我再投靠刘邦,还能弄个除暴君的功名。”想到这,赵高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决定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负责这次刺杀行动。按赵高的计划,阎乐假借宫中发生了变故,受皇帝之命前来捕贼,带一队人马入宫,并杀掉了所有阻挡者。等醉生梦死的秦二世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已经身陷囹圄。
当然,别看秦二世一生懦弱无能,死时却大义凛然,居然不用阎乐出手,自己挥刀自刎了。在刀入脖子的那一瞬间,他还拼尽全力喊出了“丞相误我”四个字,当真是悲凉至极。
秦二世死后,秦始皇的弟弟子婴被立为秦王(并没有被立为皇帝)。然而,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个他精心挑选来当“傀儡之王”的子婴,让自己马失前蹄。
子婴上任后非但没有感激赵高,反而对他深恶痛绝。这些年,子婴清楚地看到赵高把弄朝纲,致使秦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赵高不除,大秦的江山迟早要完。
但是,如今朝中都是赵高的人,子婴知道自己靠不了别人,所以,他决定让自己的两个弱冠之年的儿子担此重任。他们虽只是少年,但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习武,只为有一天能为大秦江山效力。现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到了。
父子三人开始了“清君侧”的密谋。不久,机会来了。
朝拜祖庙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传闻赵高准备再下毒手,拿着子婴的头颅去和刘邦谈判。
子婴知道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和赵高的生死就在一线间。不过,赵高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在他眼里,杀掉子婴就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他何曾想到蚂蚁急了也会咬人。
拜祖这一天,赵高等人在庙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子婴来。他派人去请,说是病了。早不病晚不病,偏在这时候生病。赵高怒不可遏,转身向宫中走去。
此时,子婴的两个儿子早已埋伏在了子婴的帐后,趁赵高居高临下地责骂子婴时,快刀利落地结果了他的性命。万恶不赦的赵高终于尝到了刺刀穿膛的恐惧。
树倒猢狲散。赵高一死,赵氏集团也随之瓦解了。
子婴除去赵高后,调朝中能用之人都来峣关,和刘邦西征革命大军做最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