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全集.com》第3/20页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理有时相通,有礼即有理,古今如此。只是古礼从示从丰,真恭敬,真礼拜,即便送礼,也多能丰厚而得体,腰微躬而不失庄重。今人之礼,却多有逢迎而造作之态。再看,那丰厚的礼物啥时变成钓鱼钩了呢?



“日大于口”为智。日代表天道,天道大于口。口说的理论是后天的东西,后天的东西是“知”而不是智。

“夫口日”为智。夫子是圣人,圣人行则天道,言则天理,圣人口传的是智慧之音。

“知白亏”为智。明知白吃亏,还肯吃亏,何也?吃一亏了一事,万事了毕,便跳出轮回而证涅??,此理微妙,常人难解,是为出世大智。

“知日为智”。知道天道为怎么回事,即使做不到天人合一,现代人能悟得天道已属上上智了。可有些人不仅不知天道,连人道也不明白,还矢口否认天道的存在,在这等人的眼里,智字就变成了“矢口日”,这叫不明智。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人言为信。

可见古人是言而有信的。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的准则。无信之言为妄语,在佛家看来妄语是要受恶报的,这肯定有道理。妄语无信,无信则不成其为人言,满口鬼话的人还能回来做人么?肯定很难。即使侥幸再做人,喑哑短舌之报避免不了。可怕的是,如今让钱闹得很多人都不讲有信的“人言”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若有信,还签什么合同?律师咋会那么吃香,法院咋会那么热闹?

若仓颉老祖如今再回人间,重造汉字,这信字还会这么设计么?人言中的陷阱机关太多了,人言不仅不可信了,而且可畏,故有俗语“人言可畏”。悲哉!不知是汉字该改革了,还是人类该改过了。

道德仁义礼智信法

失道而后讲德,失德而后讲仁,失仁而后讲义,失义而后讲礼,失礼而后讲智,失智而后讲信。孔老夫子给我们画出了人类发展的七道保险闸。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是礼治崩坏的时代,故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之说。人类失信以后,再讲什么?孔子慈悲,不忍说。因为这后来就不属于人治的范畴了,要用管理犯人甚至管理动物的办法,这就是法治。人类道德堕落到这个地步,法治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法治再遭崩溃,便再也没有办法了,战争便不可避免。这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践踏国法的事例层出不穷,甚至践踏国际法的事例也时有所闻吗?倘若联合国安理会失去了权威,国际法院失去了震慑力,那只有武力讲话了。

战争是一个可怕的字眼,然而我们每一个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不得不正视它。世界上局部战争此伏彼起,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正在悄悄地复活,国际恐怖组织和分裂势力正唯恐天下不乱。人类的道德水准在滑坡,能量却在几何级增长,哪怕世界上只有一个掌握核武器的政要失去了理智,人类便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毁灭自己。

若想推迟战争并进而消灭战争,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法治,维持当下的国际秩序。而要想有效地维护法治,就必须恢复人类之间的信;若要恢复信,就必须明智;若要明智,就须复礼;若要复礼,就须守义;若要守义,就须归仁;若要归仁,就须明德;若要明德,就须悟道。人类整体上悟了道,才能真正找回失落了的自我,从而走上光明祥和的持续发展之路。由此可见,没有道德保证的法治,是无本之法。只有溯流而上,道德复归,法治才能真正牢不可破,天下才会太平,人类才能幸福。



上古,仓颉造人字,他用两块木棍支成一体,象征人类要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才能永久立于天地之间。

为了给文明的开启讨个口封,仓颉便问黄帝:“此字像啥?”黄帝脱口而出:“相搏的棍子。”话音未落,但见一道血光映红天际,大地震动,海啸千里,百兽哀鸣。黄帝自知失言,女娲潸然泪下曰:“一念之差,人类五千年将无宁日矣!”仓颉安慰道:“黄帝金口,必是天意。”

黄帝追悔莫及,便率所有人神,对天祈祷:愿五千年后,人类能悟得人字之本义,文明之真谛,化干戈,止争斗,爱万物,敬天地,万类共生共荣,和平发展。

五千年来,很多人都把人字看成一矛一盾,故而斗争哲学泛滥,人类纷争不已。同时也有人把人字理解为支撑的结构,故有慈悲仁爱的种子,尽管时隐时现,生存艰难,却绵延不绝,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觉醒的希望。

人字由一撇一捺两画组成,表示了人的两面性,一面善一面恶,一面是一面非,一面阴一面阳。而且人总爱走极端,总在偏差之中,一脚左偏一脚右偏,一脚天堂一脚地狱。欲行中道,必须不住左不住右,不住善不住恶,不住是不住非,不住阴也不住阳,人类才能不断发展稳步前进。



这个“和”字就是一幅画,表现了令现代都市人向往不已的、和睦美满的田园生活。

屋檐下,夫妻两口相敬如宾。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禾比屋高,一说明小屋不大,生活简朴;二说明生机旺盛,主人勤劳充实。柴门一扇,说明这里民风淳朴,安宁祥和。

对了,好像还缺一口,孩子呢?据说到国外发展去了。

当前:第3/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