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全集.net》第3/296页


  枝江王别园在枝江县的郊外,地理位置上是相当的荒凉的。面积很大的庄园,建在一座不矮小山前面,周围都是荒地。本来这些土地也属于枝江王府,但是即使王府的爵位被夺,土地也被官府收回,因为是距离长江不远的荒地,也没有人在上面耕种。周边两三里地,居然都见不到人烟。所以,王书辉的小叉车和搬运集装箱过程产生的噪音,除了朱由梓父女两人,根本就没有人听到。
  王书辉本人不太善于撒谎,而朱由梓父女除了比较关心生计,对其他也不怎么上心。对于王书辉正在炼制为朱由梓治病的丹药的说法,朱由梓父女很轻易的就相信了。而且对于那个破败的后花园,两人也非常的忌惮。王书辉倒是很理解这种情况。明朝的时候,湖北地区的巫道之风是很兴盛的,著名的道君皇帝,就是出自湖北安陆的。所以明代的湖北人,多多少少的比较相信鬼神之事。
  王书辉把伪造的度牒交给朱由梓,请他帮忙落籍。虽然是落魄的王族,不过这点面子,朱由梓在枝江县衙里还是有的。王书辉以炼丹闭关为借口,从朱由梓那里拿了几套瓷器,这是他准备作为在现代采购资金,要在现代变现的宝贝。


第6章 准备2

  不同文明环境下的人,他们之间的生活节奏是完全不同的。就在王书辉在现代准备用宣德官窑变现资金的时候,明朝末年的朱由梓父女俩还在研究王书辉带来的现代生活物资呢。
  “父亲,你说这个王书辉是个什么人。”朱微妏毕竟是个女性,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想问题的时候还是比较仔细的。她发现王书辉虽然雍容有礼,看样子是个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但是从他会做饭,自己搬东西又十分自然的行为上看,这都是与他的富贵人家出身有着很大的冲突的。不同环境下,不同时代下成长的人,在行为习惯上就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
  相对而言,身为父亲的朱由梓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虽然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幼年的生活毕竟是衣食无忧,想法和性格也都比较粗疏,反倒是没有自己的女儿那样的见识。
  他仔细的观察着装酱油的塑料瓶对女儿说,“文儿,王书辉是个什么人,他的度牒上不是写的很清楚吗。上面明明白白的写了,他是辽东人士。他自己也说了,儿时父母双亡,在寺院长大。看他的吃穿用度,自然是世家大族出身,单看他送来这些家什就知道了。
  这个王书辉家必然是累世富贵,不然像这种西洋物什,怎么会随随便便的用来装酱油呢。你爹我可是有见识的,琉璃器皿多出自南洋。我年幼时,王府里也是常见的。不过这种软琉璃,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呢。等王世侄炼完了丹药,我倒要好好问问他,像这装酱油的软琉璃,还有其他的硬琉璃,鸭绒衣等稀世之物,是不是都是南洋之物。”
  “父亲,你既然认了那王书辉为世侄,他的出身来历就要打探的清楚些。如今世道越来越乱了,要是王书辉是个歹人呢。我家出身王族,平时倒是不见这身份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父亲也是知道的,朝廷对我们这王族子弟多有忌惮,要是扣个结交匪类的帽子,拘禁凤阳还得说是个好下场呢。”朱微妏知道父亲历来就是不着调的性子。要不是日子窘迫,逼得他要为生计操劳的话,只要日子好过一些,他总要把精神放到吃喝玩乐上面。
  朱由梓从女儿的语调里听出不满来,放下装酱油的塑料瓶子,奇怪的问道,“文儿,前一****还因为为父慢待了王世侄与为父发脾气,弄得为父在王世侄面前颇没面子。今日怎么又怀疑起王世侄的出身了呢。不会是他对你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吧。
  是不是他说的那句与你有缘的话,惹你生气了。呵呵呵,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实际上你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咱们王族中人,又不是那些腐儒愚夫之家。王世侄就算有些失礼的地方,我们王族大家,又有什么好计较的。而且在为父看来,这王世侄无父无母,身家颇丰,除当过和尚有些缺憾之外。要是想给为父做个女婿,为父也是愿意的。哈哈哈哈。”
  朱微妏心里发窘,其实她自己也知道,今天自己的情绪不正常,完全是因为王书辉送给她的衣服的缘故。本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衣服,让小女儿家的朱微妏心里欢喜的不得了。可是看到王书辉托超市服务员帮他买的那些女孩子的内衣内裤的时候,一方面摸着软和舒服,印着可**卡通图案的内衣裤心中喜欢。另一方面又觉得王书辉定然是**公子,不守清规的花和尚。不然一个大男人又怎么会准备这些女孩子的贴身衣物呢。
  她本来被王书辉平易近人,对待自己这个落魄女子也平等相待的态度弄得芳心浮动,生出了些青春期少女的懵懂情愫。面对王书辉可能是个花花公子的猜测,心中大是羞恼忿忿,鬼使神差之下,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显露了出来。没想到素来昏昏沉沉的父亲居然对于人情世故如此通透,一下子说破了自己小女儿家的心思,不禁面色发红,一扭头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朱由梓脸上带着笑容,脑袋里浮想联翩。本来,自己病中的时候,就对女儿的归宿多有忧虑。他在这世上,就只有这么一个亲人,前一阵枝江县县丞为他家的儿子到府上来求过亲。朱由梓本来也准备答应了,只是后来打听了一番,说是那县丞的儿子得了痨病,眼看就要咽气了,这次求亲也是听了个野道士的胡言乱语,要娶个身份尊贵的儿媳妇给他儿子冲冲喜,这才把主意打到自己这个神烦鬼厌的落魄王族身上。
  朱由梓了解了情况,自然是回绝了亲事,那县丞的痨病鬼儿子不几日就咽气了。这该死的县丞居然迁怒到朱由梓父女身上,到处说什么自己的女儿是什么丧门星,把他儿子个克死了。弄得整个枝江县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女儿的归宿也成了大问题了。他之所以会感冒,对于女儿归宿的忧虑,所导致的精神压力也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本来病中的朱由梓都已经绝望了。没想到天上掉下个王书辉来。王书辉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几天观察下来,这个还俗的和尚又是个人品性情都很出众,富贵出身身家颇厚,年轻俊秀的人物。关键是他无父无母,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想在这枝江县安顿下来,全要靠自己的帮忙,简直就是个当女婿的绝佳人选。
  朱由梓虽然不怎么出息,也没什么太多的本事,但是毕竟出身摆在这里,王族的见识放在那里,只要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女儿,脑筋转的是极快的。所以,就在朱微妏芳心暗动,王书辉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暗暗的决定了两个人的姻缘。
  身在现代的王书辉,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在明代立足,就得娶上一个王族出身的小萝莉为妻才行的命运。还在京师的各家古董店里观察行情。他倒是有个大学同窗家是开古玩店的。但是从来谨小慎微的王书辉还是老习惯,不管是干什么,都要到第一线去观察调研,对事物形成一个具体的了解之后,才会和具体的人接触。
  王书辉老工业基地出身,对于京师这种地方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认为,一个城市,不事生产,不在劳动第一线上的人太多,会导致城市文化很不健康。在王书辉眼里,京师是个到处是势利眼,骗子,各种二代横行的烂地方。尤其是所谓老京师的城市文化,充满了落后的封建风格的小市民气和天子脚下自高一筹的不知所谓的骄娇之气。对于京师,王书辉充满了抵触情绪。
  京师人的势利眼,王书辉以前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这几天在琉璃厂一代的古玩店逛下来,他算是涨了见识了。无论他到那个店里去咨询,所有的人都对他**搭不理的,弄得王书辉莫名其妙的很。直到他在一家古玩店里,故意把自己在枝江王废园里用来喝水的茶杯,拿出来倒可乐喝,这才得到了正常的对待。


第7章 准备3

  “老板这个茶杯,不是凡品,看着像老年间的官窑款啊。”看到王书辉拿着宣德蓝釉的茶杯,当个普通的玻璃杯一样,倒着可乐往嘴里灌,珍宝斋的老板李玉坤心中简直是鲜血横流,仿佛一万头祥瑞神兽草泥马在他心中呼啸而过。
  王书辉这个人出身贫寒,活了二十几年,一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最后到工作,一直没离开校园这个环境。社会上再怎么说大学里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混乱,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里的人际关系要比社会上简单干净的多的多。
  王书辉又是个比较老实内向的性子,对于穿着打扮一向不放在心上。他一直觉得,所谓的穿的漂亮好看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说法,完全是商业社会的服装业者们制造的谣言。一个人如果专注于做事情,穿着打扮这种东西,是多么的浪费时间啊。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曾经听自己的室友谈论他的女朋友,据说此女早上起来,站在镜子前面的时间就要超过四十分钟。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王书辉即使底版看着不错,但是对于衣着打扮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舒适性的问题,一个是经济性的问题。在京师这种比较讲究个装十三的地方,王书辉看着就很像个偏远地区到京城出差的推销员。离他一百丈远,就能闻到他身上泥土的芬芳,一听他说话,就带着一股令人怀念的苞米茬子味儿。你可以想到,最讲究个察言观色的古董从业者们会对他有个什么态度了。
  有个大神说过,有背离阶级的个人,没有背离阶级的阶级,李玉坤作为京师古董行业的中坚力量,自然也要遵循着这个行业的一贯风格,把充满了泥土芬芳的王书辉看成是个透明的个体。不过对于装着极高水准的钛合金狗眼的李玉坤来说,王书辉拿出那个精致可人的宣德蓝釉的茶杯的时候,他的钛合金狗眼就已经三六十度的对着这个宝贝进行了数码拍照。自然而然的,哪怕拿着这个宝贝的王书辉脸上粘着一团屎,他也会觉得这团屎放置的位置有着极高的艺术内涵。
  从李玉坤表现出的极高的变脸神功上看,王书辉认为此君是个合格的奸商,合格的奸商,就是这个商业社会里很好的咨询对象。
  王书辉一向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围绕着怎么更好的完成工作进行,所以他对于刚才李玉坤的慢待没有任何的芥蒂。他把手中宣德蓝釉茶杯里的可乐喝个干净,放到柜台上,神情平静的对李玉坤说道,“老板好眼力,请老板掌掌眼啊。”
  托了王书辉看过的很多古玩类小说的福,他也知道些这个行业里的一些规矩。比如最简单的一点,古董什么的,你要是想让别人过目,不能从手里递过去,一定要放在一个稳定安全的地方等着别人自己过去拿。王书辉喜欢这种规矩,它充满了工业社会中的严谨性。
  李玉坤没有说什么废话,拿出一副带放大镜的眼镜戴着脸上,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宣德官窑款的蓝釉茶杯。他首先认定了这是个真家伙。其次又觉得这个茶杯十分难得,不像他见过的大多数古董瓷器,这个茶杯可能是被它的二货主人经常使用的缘故,戴着一种难得的鲜活水润的生命力。
  李玉坤肚子里像烧了锅开水一样,心里是火热火热的。不像早年间的时候了,现在已经很少能够见到真宝贝了。绝大多数的好东西都是已经有主的,那些收藏家们都有一种西方传说中守宝怪龙的习气,死守着自己的宝贝不让人见,轻易见不到这种品相完好,难得一见的珍品。
  李玉坤又细致的打量了一下王书辉。看到他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心里产生了一种珍宝蒙尘的感想。不过他不会被自己一时的贪欲影响,按照套路和王书辉打起太极来,“先生这物件,是个好东西,也是真东西,不过我的水平有限,还真看不出具体的年限来。”这是一个套磁的过程,他想看看王书辉知不知道手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王书辉对于和人打交道一向缺乏耐心,他尤其不喜欢这种打着太极云山雾罩的交流过程,他木着脸很直接的对李玉坤说,“老板不要和我说那些套话,我不是你们这个行业里的人,今天在琉璃厂这里逛了一天,就是想打听一下东西的行情。这个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御窑蓝釉,这都是东西的主人直接告诉我的,我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今天来就是想问问,在古董市场上,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李玉坤听了王书辉的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东西根本不是这个小子的,他不过是个负责跑腿的马仔。对于马仔,他就是另一种态度。只见他的脸色一变,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态度对,王书辉说,“说是宣德蓝釉,这是真的。至于是不是御窑,那得分什么人说的。大约的估价么,我这里给你凑个整数,一百万。”
  王书辉心里有了底了,一百万,这样的茶杯他有四个,加上一个茶壶,怎么也能卖到五百万以上,他把茶杯仔细的放回包里,转身就在李玉坤的愕然神色中走出了珍宝斋的大门。
  王书辉同学家的生意也在琉璃厂这里,走了四五分钟就找到了。他的同学知道王书辉的性情,自然也清楚他一定是早就把行情打听清楚了。所以也没弄什么玄虚,直接就给了他一套瓷器,连茶壶带茶杯一千万的报价。这在王书辉的意料之外。他很高兴的接受了交易。等到晚上的时候,王书辉手里已经筹集到了一千万的启动资金了。
  一千万,这有多少,王书辉没有直观概念。他在大学里当老师,七七八八的算起来,一个月不过是三千多块钱。一千万块钱如果胡花滥造的话,在现代应该也能挥霍上好一阵子的。不过王书辉要做的是在明朝末年改朝换代。这种改天换地的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钱,对于这一点王书辉心里完全没底。
  他的大体计划,就是先农业后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人力和经济上的资源。这只是个粗疏的计划,他现在已经筹集到了启动资金,要开始设计具体的计划了。


第8章 准备4

  在农业社会里,农业问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王书辉在明末的先期工作就是收买土地,种植和推广高产耐寒作物。他知道,在古代社会想要搞什么近现代的化肥工业和农药工业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想要化肥和农药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办法。
  王书辉在网上就搜到很多土化肥、土农药的制作方法。他准备在枝江县附近购买一些土地,雇佣一些农民,验证一下高产种子和土农药土化肥的结合,能不能在明末实现高产。
  除了农业问题之外,王书辉觉得工业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明朝末年的科技水平和人才积累,都不足以支撑近代化工业的形成。但是王书辉觉得,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要在明末建立起十八世纪水平的初级工业。
  王书辉知道,想在1619年的中国推动近代化的工业革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没有先进的工业作为基础,想要在军事上对农民军和满清野蛮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可不太容易。
  所以,他准备在明末的环境下,进行近代化工业建设的尝试。他对于工业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在重工业上,能够提供生产米尼步枪和拿破仑炮的合格钢铁,他就满足了。因为根据他的了解,米尼步枪加拿破仑炮,使用排队枪毙战术,在理论上就可以横扫一切古代军队,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在王书辉看来,明朝末年的环境和清朝末年的环境,甚至是民国时期的环境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只不过,在清朝末年,可以向已经近代化的西方列强国家那里,进行技术引进。明朝末年没有先进的现成的西方科技可以引进,但是有王书辉的穿越门金手指在,这不就为在明末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外部的条件了么。
  王书辉觉得,即使在明末没有现成的,受过近代化教育的人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完全可以在明末自己培养人才。作为老师出身的王书辉认为,那些明末的**岁的小孩子,并不会比现代社会的小孩子难教。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培养出几百个拥有现代社会初中水平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就可以作为老师再教出几千个具备相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来。依靠着几千个拥有现代社会初中水平的学生,建立起一座汉阳铁厂那样规模的近代钢铁企业,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王书辉觉得只要能解决钢铁问题,那么用二十世纪水平的近代化钢铁企业,支撑起十八世纪的军工建设,应该就像玩耍一样简单。有了这样水平的军事工业的支撑,那么只要武装起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就可以轻松的将农民军和满清野蛮人送进地狱,然后统一中国的北方。
  王书辉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急着将未来的南明小朝廷灭亡。在灭亡了满清野蛮人和农民军之后,完全可以全力发展北方,坐看南明小朝廷在党争内斗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然后南下收拾残局。
  有了这样的计划,王书辉就没有在京师继续停留的必要了。他很快的回到老家,开始进行物资的采购。在把各种种子秧苗准备好了之后,王书辉为了保证第一批粮食获得丰收,又采购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将这些物资在夜间运到了明朝末年。
  在运完了这些物资之后,王书辉发现穿越门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与集装箱重合的部分,出现了很大的腐蚀性痕迹,而光门在侵蚀了集装箱金属之后,在这次运输之后居然没有缩小。这倒是让王书辉喜出望外。看来光门的维持,需要消耗金属进行能量补充,这也让一直为光门可能会随时消失而感到忧心忡忡的王书辉松了一口气。
  朱由梓父女两人再次见到王书辉的时候都觉得眼前一亮。王书辉这次到北京不仅在琉璃厂卖了东西,还找了一个专门负责制作影视剧道具的小厂家,定购了一批明朝的服饰。王书辉本人并不喜欢这种繁琐的古代服装,但是既然准备在明末大干一场,入乡随俗的融入当地时空的环境,就是一种必然的事情了。
  不过王书辉也没有完全按照古人的服饰去穿着。里面还是现代的衣裤,不过是在外面穿了一件带白纱中单假领的道袍,头上戴了一顶现代做工的细砂大帽。这幅打扮再配上王书辉现代人养尊处优下的白皙面孔和高大的身材,倒是很符合明代人的审美标准。
  王书辉和朱由梓父女两人打了个招呼,从一个大旅行包里拿出几瓶营养药来,这些都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营养药。朱由梓父女两人常年来的落魄生活导致的营养不良,就要依靠营养药来补充了,这些维生素,蛋白质和鱼肝油之类的小药丸,刚好也圆了王书辉闭关炼丹的借口。
  “这……,世兄,小妹我并没有生病,为何也给我准备呢。”朱微妏看到王书辉不仅给自己的父亲准备了包装精美,装在透明的琉璃瓶中的各色丹药,居然还为自己炼制了好几种丹药,一方面有些愕然,另一方面心中又有种甜蜜的感觉。
  “世妹不必客气,这些都是养生美容的滋补丹药,最是有利于女子养身美容的。世妹一定要按照我刚才说的办法,按时按量的服用。”作为千年光棍的王书辉自然不能理解朱微妏这种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还像一个棒槌一样,在那里强调吃药的办法和用药的剂量,这幅不通风情的模样,让在旁边仔细观瞧的朱由梓心中大喜。
  说到底,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女婿是个风流多情的风骚性格。倒是王书辉这种有钱有貌,又老实规矩的木头人,最符合好女婿的标准。作为一个光棍老爹,朱由梓完全没有作为母亲那样的细心,会有对女婿没有情趣的担心,反而觉得王书辉这种木头木脑又很关心女儿健康的表现,最符合自己的女儿托付终身的标准。
  倒是朱微妏心里一方面觉得受到王书辉的关心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有觉得王书辉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反正小女儿的心思,大老爷们是搞不清楚的。
  王书辉和朱由梓父女两人喝着茶,心里面也泛起嘀咕来了。这父女两人对待自己的情绪明显的有点不对头。朱微妏一副别别扭扭的样子,朱由梓却笑眯眯的一直打量着自己,还若有若无的点着头,也不知道这父女两人弄得是那一出儿。


当前:第3/29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