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第43/51页


多有趣的证据和谨慎的测试结果都表明,这种结构主义的方法是适合不同认知和行为风
格的丰富的学习手段。事实上,许多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在这种结构主义的学习
环境中,都能健康成长。信息高速路上的顽童
当我还在瑞士的寄宿学校就读时,因为离家太远,我和其他一些孩子在放秋假时没
法回家,但却可以参加一场疯狂的寻宝比赛。
学校的校长是一位瑞士将军(他和大多数的瑞士军人一样,属于预备役),他既谋
略过人又有号召力。他安排了一个为期5天、周游全国的竞赛,把孩子们分成小队,每个
小队有4个从12岁到16岁不等的孩子,一共发给100瑞士法郎(当时合23.5美元)和1张
为期5天的铁路乘车证。
每个小队都拿到不同的线索,然后就出去周游各地,沿路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分。
你可不要小看了这场比赛。有时候,我们得在半夜赶到某个特定经度和纬度的位置上,
一架直升飞机会从天而降,丢下一个1/4英寸、缠成一团的录音带,用乌尔都语给我们
下达下一个任务:想办法逮住一头活猪,把它带到某个指定地点,在那里,我们会拿到
一个电话号码(要找出这个电话号码,我们又得先解开一个复杂的号码谜,谜题是7个冷
僻事件发生的日期,把这7个日期中每一个的最后一个数字拼在一起,就是我们要拨的电
话号码)。
这类的挑战对我总是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恕我在此自卖自夸,我的小队赢了这
场比赛――我一直相信我们会赢。由于那次经历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在儿子14岁生日
那天,也为他做了同样的安排。由于没有美国军队可以听我调遣,我只为儿子和他班上
的其他同学安排了一天的波士顿探险,同样把他们分成小队,只准他们随身带着固定数
目的钱和一张不受限制的地铁车票。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安排各种线索:跟饭店的
前厅接待员打招呼、把线索藏在公园的长椅下,有些地点则必须靠解开电话号码的谜题
才能找到。你或许也能猜到,在学校功课拔尖的孩子不见得会赢――事实上,情况往往
相反。街头顽童和“聪明”学生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别。
举例来说,在我安排的寻宝比赛中,有一次必须解开一个填字游戏,才有办法找到
其中一个线索。一般的聪明学生会冲进图书馆找资料,或打电话向他们的聪明朋友请教。
街头顽童则在地铁里到处询问路人,结果,他们不但更快找到答案,而且他们一面询问,
一面从A点移到B点,行进了较多的距离,也在比赛中拿到了较多的分数。
今天的孩子有机会在互联网络上做一个街头顽童。在网络上,“孩子们能够听到彼
此的声音但却看不到对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网络上,读和写两项技能大有好处。
孩子们靠读和写来沟通,而不只是完成一些抽象的和模拟的游戏。不要把我所提倡的东
西曲解为反对发展智力或蔑视抽象推理,恰好相反,互联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探索知识和
意义的新媒介。网络上的寻宝比赛
我有轻微的失眠症,经常在凌晨3点钟醒来,然后在电脑上消磨一个小时,再回去睡
觉。有一次我正在电脑前昏昏欲睡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叫迈克尔.施瑞格的人给我发来的
电子邮件。发件人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他是个中学二年级学生,想知道那个星期晚些
时候他来麻省理工学院时,能否顺道拜访一下媒体实验室。我建议他来旁听我星期五的
“比特就是比特”这门课,还为他指派了一个学生向导。我同时也把我们之间的通信各
复印了一份给另外两位同事,他们也都同意和他见面。可笑的是,他们误以为他是著名
的专栏作家迈克尔.施瑞吉,其实施瑞吉的名字后面多了一个e。
当我终于和施瑞格碰面的时候,他的父亲陪着他。他父亲向我解释说,施瑞格在互
联网络上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而且施瑞格眼中的互联网络就好像我眼中的寻宝比赛一
样。最令施瑞格的父亲惊讶的是,不管这些人是诺贝尔奖得主也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也好,似乎都能抽出空来,回答施瑞格的问题。原因是,在电脑上回信实在太容易了,
而且(至少目前为止),大多数人还没有被一大堆无缘无故的电子邮件所淹没。
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络也将变
成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例如,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3000万会员身上就汇集
了许多尚未被开发的集体经验。只要敲几下键盘,如此丰富的知识与智慧就能力年轻人
所用。代沟在顷刻问便被大大缩小了。




        


小说网 www.5、无所不在的万事通机器的哀求

--------------------------------------------------------------------------------



如果你打算雇人为你做饭、扫除、开车、烧火、守门,你能要求他们互不讲话、不
去注意别人都在做什么、也不去协调彼此的职能吗?
可是,当我们用机器来执行这些职能时,我们却能胸有成竹地把它们一一分开。现
在,我们的真空吸尘器,汽车,门铃,冰箱,热力系统都还是封闭式的专用系统。设计
师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让它们互相交流。在协调机器的行为方面,我们走得最远
的一步,就是在许多器具中都装上了数字钟。我们试图利用数字时间,使某些功能同步
进行,但结果却多半是造就了一堆呜咽的机器,上面不停闪动的“12:00”仿佛在低位:
“求求你,想办法让我变得更聪明一点吧!”

当前:第43/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