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第9/51页


关于交错扫描(interlace)的争论就是一个好例子。电视每秒可呈现30帧画面。每
帧画面都由两个所谓“扫描场”(field)组成,每个场则包含了半数的扫描线(奇数线
或偶数线)。因此,每帧画面所包含的是恰好偏移了一条扫描线的两个场,而且移位填
补的动作会在1/60秒中及时完成。当你看电视的时候,你在每秒钟内看到的是“交错”
在一起的60个场,因此画面上的动作显得十分平顺,但每个场其实只包含了一半的影像。
结果,你觉得画面的动感甚佳,并且只用一半的带宽,就能够呈现出清晰的静态物体。
当电视广播处在模拟阶段,而且带宽仍然奇货可居时,这是个伟大的构想。
但是,当我们谈到电脑显示(display)时,问题就来了。这时交错技术不仅毫无意
义,而且对移动的影像反商有害。电脑显i同。不提别的,单就电脑发展而言,交错扫描
技术毫无前途,电脑工程师避之唯恐不及,倒也是正当之举。
但是,交错技术的死亡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通过法律来禁止使用它,会和殖民地
时期颁布的清教徒法规一样愚不可及。数字世界比模拟领域更有弹性,数字信号可以携
带各种各样关于自身的额外信息。计算机可以即时处理或事后处理各种信号,增加或减
少交错,改变帧频,并且修改屏幕高宽比,让某个特殊信号的长方形形式要素能够恰好
适合某个特殊显示屏幕。因此,我们最好不要任意制定任何一种固定的标准,因为今天
听起来很合逻辑的做法,明天可能就会变成荒谬之举。电视也升级
数字世界从本质上说可以不断升级。与过去的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可以不断地、
有机地发展和改变。你去购买新电视机的时候,会把旧电视扔掉,好给新的腾地方。但
是,如果你有了一部电脑,你却很习惯给旧电脑增加各种新的性能以及硬件和软件,而
不会为了一点点升级改进,就换掉所有的部件。事实上,“升级”(upgrade)这个词本
身就带有数字化味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让计算机系统升级,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内
置更完美的声音,并期待软件有更上乘的表现,而不是原地踏步。为什么电视不能如法
炮制呢?
电视终会如此。今天我们被困在3种模拟电视标准中:美国和日本用的是NTSC,它是
National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的缩写,欧洲人会告诉
你,NTSC代表NeverTheSameColor(颜色永远变来变去);PAL(PhaseAlternatingLine,
逐行倒相制)标准独霸欧洲,而法国则采用SECAM(SEqueniiaICouleurAvecMemoire)标
准,意为“顺序与存储彩色电视系统”,美国人喜欢戏称为“和美国相反的东西”(So
methingEssential1yContrarytoAmerica)。其他国家则犹豫不决,用选择第二通用语的
逻辑,从中选择一种电视标准。选择数字化,也就是要超然独立于种种标准的限制之外。
如果你的电视不会说某一特定的方言,你也许将不得不到本地的电脑商店中,购买一台
数字解码器,就好像你今天力电脑购买软件一样。
假如分辨率是个重要的变数,那么无疑地,解决办法是建立一个可升级的系统,而
不是只盯牢今天可以轻易在屏幕上显示的特定扫描线数目。当你听到人们谈论1125条或
是1250条扫描线时,这些数目一点也不神奇)只不过刚好很接近今天阴极射线管(CRT,
cathoderaytube)的最高显像极限。事实上,过去电视工程人员思考扫描线的方式,在
今天已经行不通了。
过去,随着电视机变得越来越大,观看者离得也越来越远,直到退入墙边的长沙发
为止。平均起来,进入观看者瞳孔的每毫米扫描线数目几乎是固定的。
接着,在1980年,事情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把人们从长沙发里带到了桌前,体验观
看18英寸屏幕的感受。这一变化使人们对扫描线的看法刚好倒了个个儿,因为我们无法
再去想每个画面的扫描线数目(像过去对待电视机一样),而是开始考虑每英寸的扫描
线数目,我们在看打印件或现代的电脑显示器时就是这样做的。施乐公司(XeroxCorpo
ration)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PaloAltoResearchCenter)首先开始从每英寸
扫描线的角度来思考扫描线的问题。显示器越大,需要的扫描线就越多。最后,当我们
可以制造出平面显示器(flat一paneldisplay)时,我们将有能力呈现分辨率达到万条
扫描线的影像。把我们的思路局限于今天1000条左右的扫描线上,是非常短视的。
要想在明天达到极高的分辨率,就必须在今天就让系统具有升级的能力,但是今天
鼓吹数字电视系统的人,却没有一个提倡这种观念。这真是奇怪。把电视当作收费亭
所有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都在向有线电视业大献殷勤。考虑到ESPN体育频道
的订户居然高达6000万,他们的这种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微软、硅谷图形公司(Sili
conGraphics)、英特尔、IBM、苹果,DEC和惠普(HP)都与有线电视业达成了重要协议。
导致这种沸腾景象的原因是电视置顶盒(set一topbox)。现在这个盒子不过是台调谐器
(tuner),但注定要担负更重要的任务。如果照过去的速度,我们很快就会有各式各样
的电视盒子,就好像我们现有的红外线遥控器一样多(一个用在有线电视上,一个用来
接收卫星信号,一个给双绞线用,还有一个是为了超高频信号传输,等等)。这样一种
互不兼容的置顶盒的大杂烩景象真是令人感到万分可怕。
商家对这个盒子的兴趣,来源于它的一种潜在功用。抛开别的不谈,这个盒子可能
会变成收费亭,它的供应商借此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守门人,根据经由收费亭进入你家中
的信息的多少,而收取可观的费用。听起来,这像个只赚不赔的好生意,但却不见得合
乎大众的最佳利益。更糟的是,置顶盒的构想本身在技术上就很短视,而且抓错了重点。
我们应该放宽视野,转而把目光放在一般用途)而非专用的电脑设计上。
在“置顶盒”这个名称中,“盒子”这个词隐含了各种错误的涵义,但是它的理论
如下:我们对带宽的贪得无厌导致了有线电视目前在提供宽带的信息和娱乐服务上取得
了领先的地位。今天的有线电视包含了有关置顶盒的服务,因为只有少数观众接通了有
线电视的电缆。鉴于目前这种盒子已经存在,也广为大众接受,有线电视公司的想法是:
只要再增加额外的功能就可以了。
这个计划有什么不对吗?很简单。即使最保守的广播工程师都同意,电视与电脑的
差异最终将只限于外围设备(peripheral),以及它们在家中摆放在哪一个房间。尽管
如此,由于有线电视业执意垄断,并且不断增强置顶盒的功能,达到可以控制1000个节

当前:第9/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