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第40/70页



两个人都坐了起来, 卢小龙从挂在椅背上的帆布书包里拿出一本《红旗》杂志,打开,从里边抽出一张画纸,画面上的沈丽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双手抱在身前。 沈丽拿过来看着,笑着说:"画得还真像。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样子? "卢小龙说:"就是第一次抄你家时见到你的样子。"沈丽说:"你什么时候画的? "卢小龙说:"在江西画的。"沈丽问:"为什么?"卢小龙说:"太想你了。 "沈丽又看了看画像,然后看了看卢小龙,说:"你还真有点绘画天才呢。 "画面上的沈丽洋溢着一股让她自己也很赞叹的动人生气。卢小龙说:"我有时想,要是搞不成政治了, 我以后就搞艺术。"沈丽问:"你经常画画吗?"卢小龙说:"文化大革命以来, 我只画过两幅,都是画的人物。"沈丽问:"另一幅画的是谁,也是女性吗? "卢小龙点了点头,说:"是。"沈丽问:"是鲁敏敏?"卢小龙摇了摇头,说:"不是。 画的是江青。"沈丽看着他,不解地问:"你对江青特别感兴趣吗?"卢小龙想了一下, 说:"我现在对她的感情比较复杂。"沈丽垂下眼沉默了一会儿,问:"鲁敏敏呢? "卢小龙一时有些黯然,说:"她和我一起去江西了,在武斗中被打伤了脑袋, 现在有点痴呆。"沈丽问:"很严重吗?"卢小龙垂下眼,说:"她现在都不大认得出我。 "卢小龙说到这里,目光略有点呆滞。屋里很静。

两只红蜡烛在他们的脸侧跳跃。烛光照亮了房间, 也将两个人的身影巨大地投射到房顶和墙壁上,微风透过纱窗轻轻吹进来,蜡烛的火苗抖动着, 将一缕缕黑烟飘飘曳曳地送上去。这样安安静静地过了好一会儿, 沈丽目光恍惚地想着什么挺重要的事情,她看着卢小龙,轻声说道:"你去把门插上好吗?"卢小龙看着沈丽, 理解着这句稍有些突然的话语。沈丽将胳膊肘放到桌上,用手撑着脸, 在烛光很近的光照下看着卢小龙说:"去吧。"卢小龙站起身走到门口将房门轻轻插上了。

沈丽穿着睡衣在床上平躺下了,当卢小龙走过来时,她轻轻拍了拍床, 让卢小龙在床边坐下。卢小龙挨着她的身体坐下,抓住她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两手中抚摸着。两人都知道他们准备要做的事情了,然而,又都失去了刚才不曾准备好时的冲动, 一时显得有些尴尬、局促和生疏。过了一会儿,沈丽用手轻轻将卢小龙拉向自己。 当卢小龙俯下身去拥抱亲吻沈丽时, 却远没有一见面沈丽在他怀中哭泣时那样充满爱情与激动,他甚至有些不舒服地想到,沈丽现在答应他了, 是和刚才谈到鲁敏敏的话题有关,当沈丽勾着他的脖子和他接吻时, 让他想到她是为了在他的心目中抹去另一个女孩的印象。这一瞬间,他与沈丽的亲吻显得内容贫乏。

沈丽似乎也觉出了什么,她轻轻推开卢小龙,仰望着他。两个人相互凝视着, 都在思索着。过了好一会儿,沈丽问:"你在想什么了? "卢小龙很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没有回答。沈丽追问着:"你想什么呢?"卢小龙摇了摇头。 沈丽往里边躺了一下,说道:"你也躺一会儿吧。"卢小龙躺下了,两人仰看着烛光在天花板上的跳动,一缕缕细微的烛烟在烛光照亮的天花板下缭绕。 沈丽转过身用手轻轻抚摸着卢小龙的肩膀,说:"你是不是想到鲁敏敏受伤难过了?没关系的,以后慢慢治疗,会好的。"卢小龙也觉出自己的表现有点莫名其妙,他搂住沈丽亲吻起来, 希望由此进入爱情,而亲吻也便真的让他逐渐进入了爱情。女孩的美丽、芬芳、 温柔及暖热很快激发起男人的冲动。沈丽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把蜡烛吹了吧。"

卢小龙从床上坐起身,去吹写字台上的蜡烛。因为距离较远, 吹了两口没吹灭,蜡烛的火苗横飘摇曳。他有些恼了,沈丽现在让他吹蜡烛和刚才让他去插门, 似乎都十分微妙地破坏了他的状态。他来不及思索这里的奥秘,只知道在这样的爱中, 他不愿意扮演被安排的角色。他趿拉上拖鞋,站起来走到桌边, 一挥手臂将两只红蜡烛都扫倒。听见蜡烛折断,摔落在写字台上的声音,烛光也熄灭了,借着窗外的星光, 可以看见两缕黑烟在桌面上升起。沈丽问:"你这是做什么?"卢小龙走到床边, 俯身一下抓住沈丽的臂膀说道:"你说呢?"

黑暗中,卢小龙觉出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却使他进入了冲动的状态。他双手用力地抓着沈丽的臂膀,他的冲动通过手的震动传达到沈丽的身体上。 沈丽也由生命深处起了冲动,当卢小龙开始压在沈丽身上、 并有些粗暴地解着她的衣服时,两人都感到,他们原来想象的美好的生命交合此刻是在带点邪恶的冲动中开始的。卢小龙骑在沈丽身上,用有些粗暴的动作解脱着她的衣服, 像是在宰割一个任他宰割的世界。沈丽仰望着直着上半身的卢小龙,觉得他高大、专制、压迫一切。 当短瞬的准备阶段过去后,两个人开始在并不十分和谐的状态中合作他们一生中首次做的事情。女的天生懂得更多,男的天生懂得更少。女的要引导男的, 男的不甘接受女的引导。经过一番有些生疏的配合,男人女人要做的最大的事情终于开始了。

上帝的恩惠使得两个人都表现得很好:男人很硬,女人很软; 男人充满了主动,女人温顺地迎合。当生命的结合达到如火如荼的高潮时, 卢小龙真正表现了男人在爱情疆场上的勇猛驰骋,沈丽也充分纵容和欣赏了卢小龙的勇猛驰骋。 沈丽又像一开始见到卢小龙时那样激动地泪流满面,紧紧搂住卢小龙的脖子, 卢小龙在狂喷怒射的宣泄中紧紧地搂住沈丽,不停地吻着她。爱情在此刻变得十分纯洁。

第56章

天亮的时候,沈丽和卢小龙在河北徐水站下了火车。一下火车, 两个人就犹豫起来。看见一队扛着枪的农民正冲上车站,似乎在追捕什么人, 接着又看到他们撕扯起火车站上"打倒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和"粉碎右倾翻案风"的大标语。 这些大标语被扯掉以后,他们又用排刷蘸着墨汁在墙上写下了新的大标语:"打倒反军派"。杨成武是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余立金是空军政委,傅崇碧是北京卫戍区司令, 三人刚刚在北京被打倒,没想到已波及到徐水这样的小县城。卢小龙观察着晨风凛冽的小站,对沈丽说:"白洋淀咱们还去吗?"沈丽说:"你说吧。 "卢小龙说:"要是我一个人来,我就去了。"沈丽说:"那就去吧。"卢小龙说:"带着你,总是不太敢冒险。"沈丽说:"那怕什么?"卢小龙说:"你真的不怕吗?"沈丽说:"有点怕。"

拿枪的农民吆吆喝喝地走了,小站又恢复了平静。 初春的田野渗出一股寒冷而又静默的气息,那群人离开以后,空气中不但找不到紧张的气氛,反而显出偏僻的宁静。冷冷清清的小站没有几个人,黄墙上的几条黑色标语显得十分贫弱地晾在那里, 像是很久以前的历史遗迹。铁路南北方向远远地伸展着, 铁轨两边大多是过冬后裸露的黄土地,晨雾中可以看见稀稀落落的村庄。卢小龙说:"先出站看一看, 要是没什么危险,就按原计划去白洋淀。情况不对,咱们立刻回北京。"两个人出了站, 站外也是一片冷清,一阵小风吹过, 一个海河牌香烟的空烟盒像灰蓝色的小风车一样连滚带飘地掠过。他们前瞻后顾地走了一段路以后,真正的河北农村便在眼前展开了。 平平常常的土路又直又弯地穿过田地,冬小麦像一簇簇枯黄的野草刚刚开始返青, 两三个村庄浮在大路旁的淡淡烟雾中。卢小龙看了看远近老老实实的农村景象, 说道:"大概没事,咱们还是去吧。"

卢小龙这次行动是要到白洋淀搞点社会调查, 想在复课闹革命的运动阶段做出新的创举。一听说他要去白洋淀,沈丽就想跟着去,卢小龙犹豫了又犹豫,还是答应了。经过刚才车站的一场虚惊,眼看着农村的田地越走越宽阔,卢小龙似乎越来越放心了,看来这里的形势还算平稳。从这里到白洋淀要经过安新县县城,走四五十里路, 走着走着,就把太阳走高了,晨雾走散了。他们一路上聊着看着,偶尔还手拉手小跑一阵,张开双臂呼吸夹杂着草木气息及马路上牛马粪气息的空气。沈丽有些兴奋, 她特意跑到路边的麦田里,用脚轻轻踏了踏泥土。土地已然解冻, 像松软的弹簧床一样此起彼伏地托着她脚踏的重量,听卢小龙说这时的麦地不怕踩, 她便撒欢般在松软的麦地上来回踩了一阵,然后,左右看看远近无人的田野, 张开双臂和卢小龙游戏般地拥抱了一阵。卢小龙也高兴地将她一下平托起来,沈丽咯咯地笑着搂住他的脖子, 说:"你能抱动我吗?"这种时候,她惟恐自己长得太高了。 卢小龙惟恐表现不出男人足够的体魄,便尽量抱着她多转了几圈,直到将沈丽转晕了,叫起来, 他才稳住自己的呼吸显得不那么气喘地将沈丽放下。沈丽晕乎乎地趴在他肩上待了一会儿, 又笑了一阵,轻轻吻了他一下,站起身朝后掠了掠头发,两个人手拉手跳出麦地,上了大路, 继续朝前走,他们憧憬着白洋淀水路纵横、湖光开阔的风光很快就会展现在面前。

卢小龙高中暑假时去过白洋淀,早已将那里村庄四面环水、 出门摇船的景象对沈丽做了描绘,沈丽也在中学的课本上读到过白洋淀水乡的秀丽风光, 想到要在这样的地方一起待几天,两个人都很兴奋。卢小龙兴致勃勃地讲起白洋淀的摇船方法, 沈丽说:"我会划船,我在北海公园、颐和园都划过。"卢小龙说:"那可不一样, 你那是小船小桨,坐着往后划;白洋淀的船大多了,桨又大又长,人得站着, 两桨交叉,右手握左桨,左手握右桨,将身体的重量都扑在桨上,一推一推地往前划动, 要划得快,划得稳,划得省劲,没有几天功夫你是学不会的。 "沈丽说:"那咱俩一人划一个桨。"卢小龙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很难配合好。"沈丽笑了, 说:"那你一个人划,我坐在船头观景更好。"说着,两人又加快了脚步, 他们一口气走了几十里地,黄昏时分,来到了安新县城。

安新县城早已被武装据守,城门外堆着很多沙袋,拉着一道道铁丝网。 一道又一道的卡子前,都立着手持步枪的农村民兵。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就自投罗网地撞了进来。听说是北京的学生,要穿过安新县城去白洋淀,对方立刻起了疑心, 问卢小龙去白洋淀干什么?卢小龙说:"去搞教育革命的社会调查。 "这更增加了民兵的怀疑,有一个戴着旧军帽豁嘴露着一嘴黄玉米粒一样凸牙的瘦黑脸不由分说地呵斥道:"他们肯定是送信的。"说着,便把他们押进一间小屋,浑身上下搜查了一番, 卢小龙的帆布书包也被里外翻了个遍,里面除了有钢笔、笔记本外,还有几张传单, 那是他们昨天半夜在北京车站上车前从几辆宣传车散发的满天飞的传单中抓到的, 现在被展开在桌上一一审查,都是打倒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的传单。 大黄牙用手指摁着一行一行读完了传单,马上对左右说:"把这两个人扣起来,送到总部去, 肯定是进行反革命串连的。"他们沿着环城的土路傍着小河被押送了一段不长不短的路, 进了一个四面砖墙上拉着铁丝网的很森严的大院子。天已经完全黑了, 两个人又受到一轮更高级的审问,审问他们的人很像县里、公社里的小干部,有点文化,文化又不很高, 一屋子人都背着长枪、短枪,将他们团团围在中间。卢小龙怕沈丽受惊吓, 便把她护到自己身后。

卢小龙在应对审问的过程中,大概搞明白了这里的政治形势。这里属于保定地区,有两大派势力,一派是河北省军区支持的,一派是野战军支持的。 安新县城现在就控制在河北省军区一派手里;而白洋淀农村则控制在野战军一派手里。 他和沈丽拿着传单要去白洋淀,无疑被省军区一派当做敌人了。这时, 卢小龙不得不调动自己的全部政治智慧:必须使对方相信他是来农村做教育革命社会调查的北京学生, 也必须使对方相信他今天早晨才到徐水,从未介入过河北省的两派斗争;然而, 所有的辩解都很难奏效。他不得已讲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扣押他的人也听说过"卢小龙"的大名,但这却更加深了他们的怀疑,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卢小龙。 昏黄的电灯光下,一屋子人气势汹汹地审问了半天,也没得出什么结果。这时, 有人进来报告发生了紧急情况, 一个穿着军大衣脸像铁锭一样黑得发亮的中年汉子目光锐利地盯了他们一眼,挥手道:"先把这两个人关起来。"几个人端着枪将他们押出房门, 穿过院子中央的空地,来到一排高大的房屋面前,轰隆隆推开大铁门,把他们赶了进去。转手又扔给他们一个破棉门帘,一个稻草垫子,又把大铁门哐啷哐啷拉上了, 在外面上了大铁锁。

两个人陷入了黑暗之中,他们摸索着找到对方,紧紧地搂在一起, 一动不动地站着,等着眼睛适应眼前的黑暗。卢小龙让沈丽靠在自己的身上,脸与脸挨着, 微微厮磨着,在危险的境遇中给着对方一点安慰。过了一会儿, 混浊的黑暗在眼前沉淀出了差异,他们逐渐看清了大铁门上有挺宽的一条缝隙,从那里可以看到黑蓝的夜空, 院子里一缕昏黄的灯光斜着从门缝照进来。随着眼睛越来越适应黑暗, 他们终于看出了这像一个空旷的库房,充满了汽油柴油的气味。卢小龙松开沈丽,摸索着巡查起来。

黑暗的空间渐渐沉淀得越来越清楚,这里大概是一个油库, 高大的库房里停放着五六个火车上运油的油罐。卢小龙趴在一个又一个铁罐上轻轻敲着, 对沈丽说:"都是空油罐,只有一个好像有油。"沈丽问:"你怎么知道? "卢小龙说:"有油的听着声音发闷。"他们手拉手摸索着在油库里走了一圈,便看清了油库的全貌, 三面是墙,无窗,一面是六七道大铁门, 每道铁门都像刚才第一道铁门那样上面露着挺宽的缝隙,透进外面的星光来。他们又回到进来时的第一个门口, 门内是一块足以再放两个油罐的空地。他们拾起了地上的门帘草垫,到墙角将草垫铺在地上坐下了, 借着铁门上缝隙透进来的星光和灯光,看着黑暗的房顶、四壁与黑乎乎的大油罐。 沈丽说:"我想起你前年反工作组绝食的事了。"卢小龙说:"我也想起来了。 当时关我的那个库房没有这么大,也没有油罐,不过感觉有点相似。"卢小龙忽然想起什么,他说:"我试试这个铁门可不可以爬出去,它上边的缝可比上次关我的库房缝宽多了。 "他走过去,摸索着冰凉的铁门,铁门上有一些横横斜斜的铁骨架, 他摸索着找到了攀爬的地方。为了不弄出声响,他用了比较大的劲控制自己的动作, 一点点像猴子一样软软地、无声无息地上升着,终于爬到了铁门上面。 铁门与上面水泥门框的距离有一头高,勉勉强强地人可以钻出去。他看了看院子里的情景, 知道钻出去没有实际意义。院子四壁有围墙,围墙上有铁丝网,围墙的四角有路灯, 院子里不时有持枪的人走来走去,围墙外面是黑乎乎的田野,远处有村庄的稀疏灯光。

两个披着棉大衣的人扛着枪走到库房门口,卢小龙吓得一动不敢动, 生怕弄出声响。只听"嚓"的一声一个人划着了火柴,两个人就着一根火柴同时点着了烟。 火柴的光亮跳跃地照亮了他们的面孔,一个是戴着破棉帽的高颧骨蒜头鼻的老头, 还有一个人个子高一些,低头就着火,是一个剑眉黑脸的中年汉子, 两个人的眼睛都在火光中发着亮。火柴灭了,两个红色的烟头一明一暗地映亮着两张面孔。 他们说着闲话,朝院子那边的围墙走去,走到墙角处停住,撩开棉大衣撒起尿来, 远远地传来撒尿的声音。看来他们穿的是那种农家的大连裆裤,从背影中能看见他们先是褪下裤子撒尿,尿完了又拉上裤子,再一左一右把肥大的裤腰对折起来系上裤腰带。 卢小龙赶紧往下溜,溜到一多半,一蹲身轻盈地跳下来,在草垫上坐下,说道:"要是我一个人, 我说不定就这样逃出去了。"沈丽把头靠在他肩膀上说:"那你快逃吧。 "卢小龙说:"那像什么话,有你我就不逃了。"沈丽说:"有我也可以逃。 "卢小龙说:"我哪能把你一个人撂在这里?再说,不逃还没事,一逃,叫人发现了,就真的要挨枪子了。"两个人这才死心塌地安安静静地坐下来。

卢小龙摸了摸地面,是水泥的,摸了摸墙,是砖头的。他让沈丽身子起来点, 把草垫子拉了拉,让它半靠着墙,然后和沈丽相挨着靠在草垫上坐舒服, 又将那个油乎乎的破棉门帘搭在两人的腿上。沈丽说:"脏死了。"卢小龙说:"脏不死,别冻死。"沈丽这时才觉出有些冷,她裹紧了身上的夹袄,往卢小龙身上更紧地靠了靠, 抬头看看黑森森的房顶,又望望那边黑乎乎的油罐和一个个铁门上的宽缝,说道:"还好,不是冬天。"卢小龙说:"还好不是夏天,夏天不被热死,也要被蚊虫咬死。 "两个人像做梦一样浮浮荡荡地坐在远离北京的黑暗库房里,四面是辽阔的华北平原。 大概是起风了,听见 人的呼啸声,寒风从铁门上的宽缝刮进来,卷走了一些汽油的气味,送进来一些春天农田的气味。沈丽说:"我好像闻见白洋淀的水味了。 "卢小龙吻了一下她的头发,说:"看你倒还挺浪漫,死活还不知道呢! "沈丽略微扬起点脸来,说:"我浪漫什么呀?他们审问咱们的时候,我怕得不得了。"说着, 她浑身打了一个冷颤,卢小龙搂紧她,说:"你怕什么?"沈丽说:"怕他们开枪打死咱们呀。 "卢小龙问:"还怕什么?"沈丽说:"还怕他们严刑拷打呀。"卢小龙笑了笑, 说:"再拷打也没用啊,我说的都是真话呀。 "沈丽将脸埋在卢小龙的胸前说道:"又让你扮演了一次英雄的角色。"卢小龙说:"我什么时候还扮演过英雄的角色? "沈丽说:"你带我去上海串连时也挺英雄的。 "她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抓着卢小龙的肩膀轻轻抚摸着。卢小龙说:"男的和女的在一起,男人就应该勇敢一点。 其实我也害怕,可是带着你呢,我就不能太熊。"

沈丽神情恍惚地说道:"我觉得你还行。 "卢小龙说:"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要是在路上遇见了狼,男的丢下女的就跑,那还算什么人?这是起码的做人的规矩。 "沈丽说:"什么叫规矩呀?你这叫用词不当,谁给你规定的规矩呀? "卢小龙说:"就算我自己定的吧。"沈丽转动了一下身体,更舒服地趴在卢小龙的胸前, 用手勾住他的肩膀,有点心不在焉地问道:"你说,为什么要打倒杨余傅哇? "卢小龙说:"我在北京的时候不是已经给你讲过了。"他们在去火车站的路上, 就看到满街都贴满了"打倒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粉碎右倾翻案风"的标语。 沈丽拿头蹭了蹭他的胸脯,说:"我还是不太理解。"卢小龙说:"挺聪明的女孩, 怎么一点政治眼光都没有?"沈丽说:"我不愿意有。"卢小龙说:"那你问我干什么? "沈丽说:"我愿意你有。"卢小龙说:"我是干革命,你是看革命呀? "沈丽把卢小龙的头勾下来,轻轻吻了吻他的下巴,说:"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她摇着卢小龙的肩膀说:"你还没给我讲呢。"卢小龙说:"打倒杨余傅是为了反击右倾翻案风嘛。 "沈丽问:"为什么杨余傅是右倾翻案风呢? "卢小龙说:"一个是这几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些右倾,另外,杨成武是代总参谋长,余立金是空军政委, 傅崇碧是北京卫戍区司令,这三个有军权的人和黄永胜、吴法宪、邱会作、李作鹏有矛盾, 权衡的结果,决定这几个人被打倒。"

沈丽又问:"右倾翻案风翻什么呀?"卢小龙说:"主要是为去年的'二月逆流'翻案,北京前一阵好多地方都出现了翻案的大字报大标语。"沈丽问:"打倒杨余傅,是林彪的态度吗?"卢小龙说:"那当然。"沈丽问:"那毛主席呢? "卢小龙说:"当然也是毛主席的态度。3月24日在人大会堂接见军队干部, 林彪宣布打倒杨余傅的讲话结束后,毛主席也出场了。"沈丽想了想,又问:"那你是什么态度? "卢小龙说:"当然得紧跟毛主席战略部署了。 "沈丽说:"那你不就是支持打倒杨余傅吗?"卢小龙说:"不过我并不想参与,我对傅崇碧印象挺好的。"沈丽问:"哦?"卢小龙说:"我们一起开过几次会,北京卫戍区的几个头我都挺熟的。"

沈丽用手捉住卢小龙的肩膀,心不在焉地轻轻摩挲着,过了一会儿, 她说:"你这个人挺顽强的。"卢小龙问:"怎么顽强?"沈丽似乎在想一个挺遥远的事情, 看了看卢小龙,说:"总是努力找事做,不屈不挠的。 "卢小龙将沈丽的身体又往上抱了抱,搂住她,陷入自己的回想。

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作为一个中学生, 他已经找不到好干的事情了。去年给江青打电话的结果,使得他下决心跑到湖北、湖南和江西干了一阵, 然而干到最后,当这些省份建立新生政权革命委员会时,便不再需要他这个首都红卫兵了, 无奈,他只能失落地返回北京。这次,他想到白洋淀农村做点教育革命的社会调查, 也是动够脑筋才想到的行动,这件事似乎又和江青有点关系。

春节期间,他到人大会堂宴会厅参加一次招待会。 隔着很远的距离看到首席桌上出现了江青,他的情绪一时有些复杂的波动。远远看见江青谈笑风声地频频举杯, 他的目光一直被牵动着, 特别是看到江青很和蔼地与同桌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说话时,卢小龙尤其感到这个和蔼的关心也是他应该得到的。67年初在安徽厅接见时, 江青破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情景又带着暖意浮现出来。在招待会进行的过程中, 他始终犹豫着是否应该走到江青面前说几句话。及至看到江青与同桌的人说话的表情, 似乎有了提前撤退的意思,卢小龙才下了决心。他看了看闹闹嚷嚷的宴会厅, 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便端起酒杯,穿过几个桌子来到江青身旁。

江青看到一个人举着酒杯站在一边,或许以为是服务员, 便眼也没抬继续和桌上的人说着话。卢小龙端着酒杯在她身边站了好一会儿, 直到桌上的其他人开始有些诧异地注意起他来, 一个着便装却露着军人气质的年轻男性很冷静地走过来站到卢小龙面前,用手轻轻拨开他,问:"你有什么事?"卢小龙窘促之中脸一下涨热了, 他稍有些口吃地说道:"我想给江青同志敬一杯酒。 "这位年轻人附身对江青耳语了一句什么,江青这才转过头来。那一瞬间,她可能没有认出卢小龙, 目光中露出了疑惑不解。 个子高高的露着军人气质的年轻人便很客气也很负责地说道:"首长现在有事,你先请回吧。"卢小龙觉得自己的脸和脖颈一下被烧热了, 看到江青的目光又要转回去,他不得不上前说道:"江青同志,我是卢小龙。"江青这才认出了他, 露出高兴的笑容。那位挡驾的年轻男性左右看看,退了半步。卢小龙举杯向江青敬酒, 江青端起酒杯和他轻轻碰了一下,问道:"你们都在搞教育革命吧? "卢小龙只能点头说:"是。"江青把碰过杯的葡萄酒放到嘴边象征性地抿了一下, 对卢小龙说:"继续努力,要立新功。"然后便把他放在一边,和一桌人继续谈笑。

卢小龙进退两难地站在那里,他还等着能和江青再说两句话, 然而江青再没有转过头来。卢小龙注意到那个挡驾的年轻男性还站在江青身后静静地看着自己, 他与那个年轻男性对视了一下,对方将目光略垂下一些,依然堂堂正正地面对着卢小龙。 卢小龙又鼓足勇气说了一句:"江青同志,那我走了。 "江青在谈笑中匆忙地转过来向他点点头,卢小龙端着酒杯,也端着自己烧烫的脸, 趟着宴会厅热闹的空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这一次,他是真正发誓了:永远不再和江青联系; 永远不再给她打电话。在接下来的好几天中,他都被这种屈辱感所笼罩。北清中学已经荒芜一片, 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再来学校,教室的门窗玻璃几近全部破碎,宿舍楼里也恶臭熏天空空如也,他不甘心在冷冷清清的学校里闲晃,他想到了毛主席讲的"知识分子要和工农相结合",想到了去白洋淀做一个教育革命的社会调查,红卫兵早已被整个社会所遗弃, 他要找到新的光荣。

沈丽觉出他在想什么,在黑暗中抬起头看着他,问:"你在想什么? "卢小龙如实回答:"我刚才想到江青了。"沈丽问:"你想到毛主席了吗?"卢小龙没有说话。两个人在黑暗中沉默着,过了一会儿,卢小龙说:"我想起我父亲了。 "沈丽问:"为什么?"卢小龙说:"不知道。"两人又沉默了一会儿, 听见寒风在田野上响亮地呼啸开了,风从铁门上的宽缝中吹进油库, 冷冷的空气漩涡从背后的墙上嗖嗖地落下来,像是无数条冰冷的蛇在他们前后左右游过。沈丽说:"真困啊。 "卢小龙说:"困了就睡吧。"沈丽说:"我冷。"卢小龙说:"你先起来一下,我把床弄好。 "沈丽扑哧一声笑了,说:"哪来的床啊?"卢小龙把草垫拉平铺到地上, 把一头稍微卷高一点当枕头,再拉着沈丽一起在草垫上躺下,将那个破棉门帘盖在了身上。 门帘的宽度不够,为了尽可能地暖和一点,两人侧身紧紧地抱在一起。 沈丽说:"跟着你革命,真够艰苦的。"卢小龙说:"那你还愿意跟着我革命吗? "沈丽说:"我愿意看着你革命。"

两个人这样贴着搂在一起,卢小龙觉得体内起了冲动。 囚禁在这个空洞寒冷的油库中,命运叵测,还会产生这种头脑发晕的念头,多少让他觉得像做梦一样奇特, 他一边用身体顶着沈丽,一边亲吻她。沈丽说:"你别太急。"她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又把枕着的草垫子抚平,刚才有些草茎支楞起来,搔痒着他们的脸, 然后在卢小龙的脸上亲吻了一下,问:"你现在想什么呢?"卢小龙说:"什么也没顾上想。 "沈丽问:"现在要让你提一个愿望,你有什么愿望?"卢小龙说:"我想吃奶。 "沈丽用手羞了他一下,说:"这算什么呀!"卢小龙一下把手伸到沈丽的夹袄里, 撩起毛衣毛背心,隔着棉毛衫去摸她的乳房。当他想把手伸到棉毛衫里面时, 沈丽说:"还是隔着层衣服吧,你的手太冷,再说这里也不卫生。 "卢小龙只好隔着棉毛衫摸着沈丽柔韧的乳房,同时更冲动地搂住沈丽,将沈丽的舌头叼在自己口中长久地吮吸着。 过了好一会儿,沈丽躲开他说:"你真是要吃奶呀?"卢小龙便把头埋到沈丽胸前, 隔着衣服拱她的乳房,沈丽轻轻抚摸着他的脑袋,问:"你小时候什么样? 什么时候把你小时候的照片拿来我看看?"又过了一会儿,卢小龙平静下来, 将沈丽的衣服拉好裹严,又将棉门帘更紧地裹在两人身上,然后将沈丽搂住,和自己贴在一起, 听着田野上呼啸的寒风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两个人就被冻醒了,接着便听到哐啷哐啷开铁门的声音, 他们翻身坐起来。大铁门被轰隆隆推开了,一派光亮照进来,晃得几乎睁不开眼。 光明中站着几个持枪的人,命令他们跟着走。两个人站起来拍打了一下身上粘的稻草, 相互摘去头发上粘的草屑,沈丽戴好那副黄框的老旧平光镜,拉整了衣服, 便跟着来人走出库房。他们又来到昨天那一排房前,似乎又进入了昨天那间房子。 一屋子人有坐的,有站的,有背着枪的,有把枪靠墙放着的,继续昨天的审问。 主审的是一个披着军大衣的中年人,他的颧骨很高,脸色黑红,戴一顶旧军帽,人们称他为"张部长"。 卢小龙猜测,这也许是县武装部或者公社武装部的干部。 张部长第一句话就是:"让你们想了一个晚上,想好了吗?你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卢小龙还未张嘴, 只见外面匆匆进来几个人,凑到张部长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张部长立刻机警地转一下眼睛,与几个人出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屋里剩下的六七个人也都相继出去了, 听见院子里一片急促的跑动声。两个人在屋里待着,院子里似乎更加忙乱,门推开了, 张部长后面跟着两个持枪的农民又进来了。张部长问:"你们是不是去给他们送信,搞反革命串连的? "卢小龙说道:"肯定不是。"两个拿枪的农民有一个个子瘦高,长着八字胡, 他端着枪不耐烦地说:"别跟他们罗嗦了,一人一枪撂在这里算了。"说着, 便拉开枪栓把子弹上了膛。张部长想了一下,伸手制止住, 拿起桌上的几张纸和一支圆珠笔对卢小龙说:"给你们一小时时间,把你们的情况详细写清楚,待会儿我派人来取。 "说着,对身后的两个人使了一下眼色,拉上门匆匆走了。 又是一阵纷纷沓沓的脚步声及吆喝声,过了一会儿,院子里安静下来。

卢小龙和沈丽相互看了看,卢小龙说:"老老实实给他们写个材料吧。 "他在桌前坐下,拿过笔和纸来想了想,写下第一行字"关于我们的情况说明", 他抬眼看了看沈丽,沈丽也正在看他,卢小龙露出思索的神情。沈丽说:"你知道该怎么写吗?"卢小龙微微蹙起额头想了一会儿,又谛听了一下外面的声音,院子里很静。 他说:"我觉得有点奇怪。"沈丽突然像感到了什么危险,有些悚然地看着他,问:"怎么了?"卢小龙放下笔,站起身说道:"我先出去看看。"沈丽说:"他们不会让你出去的。"卢小龙用眼睛搜寻了一下,看见桌上有一个大瓷碗,说:"我就说想要点水喝。 "他拿起碗拉开门出了房间,院子里早已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了。 他把这排房子挨个看了看,都没有人,散散乱乱地只有一些桌椅板凳和被褥乱摊的木板床。 他又走到院子中间一点,看清楚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北边是大门,大门似乎关着, 自己这排房就靠着大门,南边还有一排房,靠院子的西边就是那个大油库, 他决定到南边那排平房看一下。

南边这排房子一共十几间,都空荡荡地敞着门,没有一个人。他这才发现, 南墙还摞着一层沙袋,大概是为了作战时加固围墙的,很多地方还用沙袋堆起着台阶, 以便人站在上面向外眺望和射击。奇怪的是,这里也一个人没有。他又来到墙边, 踏着沙袋的台阶露出头朝围墙外面望去,马上就有几声枪响,子弹在头顶飞过。 他立刻跳下来,南边又有更多的枪弹打过来。他转身看了看院子,四角都有碉堡, 南边的枪声越来越多,院子里并没有任何还击。他突然想到,这个院子是不是已经撤空了?这时,南边的子弹嗖嗖地落在他身边,他立刻匍匐着爬到西北角,往碉堡里一看, 黑洞洞的也没有一个人,只有四五个枪眼透进外边的光亮。他匍匐着越过开阔地, 跑回受审的房间,拉住躲在墙角的沈丽,说:"快走。"沈丽说:"怎么了? "他说:"这一派早撤走了,那一派马上就会打过来。"沈丽说:"那你还怕什么? "卢小龙说:"那一派又会以为我们支持这一派,把你打死不冤哪? "卢小龙看见自己的帆布书包还在窗台上放着,顺手拿了过来,沈丽把放在窗台上的几张传单也捡起来, 卢小龙说:"这个不要了,只会给咱们添麻烦。"两个人一溜烟跑到大门口,铁门虚掩着, 拉开门出来,就快速跑了起来。

离油库越来越远了,前面是一片村庄, 卢小龙和沈丽放慢脚步装作不急不忙的样子穿过村庄。村子里空荡荡的,没有遇见一个人。一过村庄, 他们便避开安新县城,挑着农村的小路向徐水车站方向跑去。

第57章

武克勤的女儿陆文琳与男友江小才头戴安全帽手拿长矛, 登上了六层楼顶平台上的了望塔。了望塔是用三角钢、铁皮和木板建成的,样子有点像高高耸立的灯塔。 当他们沿着钢筋焊就的旋转小梯爬到了望塔顶端时, 就有了俯瞰整个北清大学以及周边地区的至高点。了望塔顶端的圆形小房四周有了望窗口,这些窗口都有铁皮做的窗扇,当他们将窗扇推开,远远近近的景象就尽在眼底了。

1968年五六月份的北清大学,早已是森严壁垒武装割据的局面。 武克勤掌管的北清大学校文革与呼昌盛领导的北清大学井岗山兵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在北清大学,校文革的势力占了优势,而井岗山兵团处于劣势; 但在北清东校范围内则正好相反,井岗山兵团占着绝对优势,校文革的势力处于劣势。 陆文琳与江小才不仅加入了井岗山兵团,而且成为兵团的铁杆。 他们对武克勤的背叛是井岗山兵团引以为自豪的事件之一。现在,两个人就在塔上眺望起北清大学的军事局势来。

当前:第40/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