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蓬语录全集》第119/262页


要以「心」去修行,因为世间是产生在这颗心中的。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替我们修行。

迷则三界有,悟则十方空。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墬。

若悟得无生,乃证实相。证到实相,方为究竟。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

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

修八正道就是解脱的要件。

一切人类和一切其他的生命形式,都含有觉悟的潜能。

令人人发自心之智慧,悟自心之常乐,故吾人之自心,即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之阿弥陀佛。

令人人充自心之慈悲,致自心之宁静,故吾人之自心,即能仁寂默之释迦牟尼佛也。

觉树之根,善芽所萌。

在语默动静日用行为中,依佛法实行体验,即是修行佛法。

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

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

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

修因感果如种田,水养禾苗,如智水润心田,能念念在道,则处处都是道场。

平常心是道。

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绝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

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法即空性,佛即觉智。见缘起性空之理,即为见佛也。

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愿我以此幻化身业,愿我诵此幻化真言,愿我化此幻化有情,愿我证此幻化菩提。

或贪玄妙,或冀神通,必作魔民,难为佛子。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见性即是佛。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

名之曰祖。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

当前:第119/2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