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dao_fbj》第19/63页
他向远处张望,也无济于事。他唯一的“观众”不见了。
他向马提夫望望,同伴和他一样地目瞪口呆。
“我们眼看就要开演,看的人却没有了!”巨人终于说话了,“真叫不走运!”
“那我们也要开演!”伯斯卡德边说边从台前的小梯上走下来。
在观众座的长登前面演出,他们兴许能挣到两个弗罗林。可是说实在的,根本没有长凳子。
正在这个时候,港口码头上一片沸腾,人群浮动,数百人朝着大海那边一齐欢呼,“沿岸轮……沿岸轮!”
此时正是小海轮快要下水的时刻。轮船下水的情景引人入胜,激起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原来挤满了人群的广场和码头,霎时间变得空空荡荡,而在轮船就要下水的造船厂里,现在却拥挤不堪。
伯斯卡德和马提夫明白,此时已不能对观众再抱任何希望了。为了能找到刚才差一点就进棚子的那位唯一的观众,他们连门也没有关――有什么必要呢,就离了表演场地,朝造船厂走去。
船厂位于拉格沃萨港外,在海角尽头的一片斜地上。海中激波翻滚,浪花飞溅到岸边。
伯斯卡德和同伴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即使在他们挣钱最多的场次里,他们的戏台前也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么多的观众,像现在这样的拥挤,这样的热情洋溢!啊!艺术堕落了!
沿岸轮两侧的支柱已经拆去,随时准备下水。船锚已经备好。当船体滑进水中时,只要把铁锚抛下,就能立刻阻止船体前冲。要不然,船在滑道里就会冲出很远。虽然这是一条只五十来米长的小海轮,由于船体相当大,下水时仍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两个船厂的工人站在甲板上船尾的达尔马提亚旗杆附近,另外两个工人站立船头,负责抛锚操作。小海轮下水的操作是在船后进行的。船尾龙骨停放在涂有肥皂的滑槽里。由于船体重力的作用,滑行越来越快,小海轮便自动滑进海水中。
六个木工已抡起铁锤,把几个楔子打入船体前部龙骨的底下,以便使船体能稍离船台,产生晃动,引船下水。
四周一片寂静,每个人都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这一动作。
这时,格拉沃萨港南部海角的拐弯处出现了一艘大约三百五十吨的两桅游艇,它试图绕过船厂的突出部分,驶入港内。由于风从西北吹来,船员把左舷上的风帆升起,使游艇顺风前进,以便直达抛锚地点。用不了十分钟游艇就要驶到了。现在,就好像用长简望远镜观察船只一样,游艇在人们的眼中愈来愈大。
游艇为了进港,此时必须经过小海轮要下水的水面。为了避免事故,游艇一发出信号,小海轮下水的操作就应当停止。待游艇从航道上通过以后再恢复操作。可以设想,一条船从侧面驶来,另一条船要高速前进,两船若相撞,必定给游艇带来巨大灾难。
工人们停止了抡锤打楔,负责拔去樯栓的工人接到了等候的命令,前后不过几分钟工夫。
游艇急驶而来,游艇上开始作碇泊的准备工作都能看到了,两根桅杆上的最上一节刚刚落了下来。尽管同时降下了大帆和前桅帆,可是由于两个三解帆的作用和惯性作用,船速仍然很快。
所有的视线都转向了这艘华丽的游艇。它那洁白的船帆,在夕阳的光照之中犹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水手们身着东方眼,头戴红帽子,在奔忙操作。船长站在舵手身后,沉着冷静地发出命令,指挥操作。
游艇正好出现在造船厂的前方,眼看就要绕过港口的最后一个海角了。突然响起一声尖叫,小海轮刚刚滑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樯栓脱落,船体开始向前滑动。此时游艇的右弦正好对着下水的小海轮。
两条船眼看就要相撞,既无时间更无办法予以阻止了,真是一筹莫展!游艇的水手们狂呼惊叫,和岸边人群的呼喊声遥相呼应,混成一片。
船长仍然保持着镇定,下令加速前进。但是,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也无法使游艇躲开或通过航道,以避免相撞。因为小海轮已经在滑稽中向前滑行。由于摩擦,白烟在船头升起,越来越浓,船尾已经浸入到海湾的水中。情景万分危急!
突然从人群中跳出一个人来,抓住船首的系泊缆绳。要是靠双脚蹬地拉住船缆绳只能是枉费徒劳,船会把人拉跑的。幸而有根系船缆的铁桩,一端深深地埋在地下。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将缆绳绕上铁桩,冒着被绞住、挤成肉酱的危险。边绕边松,然后以超人的力量拉住不放――总共就是十来秒钟工夫。这时,缆绳被拉断了。可就是这十来秒钟已经足够避免了一场灾难了。小海轮滑入了港湾水中,前后摇晃了一下又浮了起来,然后向航道疾驶,在游艇船尾不到一尺远的地方擦过,直到抛锚下水锚抓住海底,锚索拉紧,才停了下来。
游艇得救了!
至于救船那人,由于他动作迅速,且出人意料,大家都来不及赶来帮忙。那人就是大力士马提夫。
“啊!好啊!太好了!”伯斯卡德边喊边向同伴奔去。他被同伴抱在怀里,这次可不是表演手技,而是和他拥抱――抱得简直要使他窒息了。
这时四面八方掌声雷动,人群将大力士团团围住。大力士却如同立了十二大功勋的赫拉克勒斯①那样谦逊和平常,他一点也不明白公众的情绪为何如此热烈。
①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以大力闻名。一生除暴安良,神勇无敌,完成十二项英雄事迹。
五分钟之后,游艇在海湾中央碇泊,接着一条华丽的六桨小艇将船主渡到码头。
这人身材高大,五十来岁,几乎满头白发,花白的胡须剪成东方样式。他脸色晒得有些发黑,五官端正,仍然俊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射出探询的目光。他举止高雅、威严,初次见面就给人以深刻印象。他身着航海服:一条深兰裤子,一件同样颜色的带有金色钮扣的上装,上装里面束着一条黑色皮带,头戴一顶褐色的布礼帽。这一切都显得十分合体。看得出来,他虽年过五旬,却依然体形健美,体格健壮。
这个坚毅有力的人物登岸以后,立刻朝着被欢呼人群包围的两个杂技演员走去。人群闪开一条道,让他通过。走到马提夫跟前时,他的第一个动作并非是找荷包、掏钞票,大量施金,不是的!他的双手伸向杂技演员,并用意大利语对他说:“谢谢,我的朋友,对你刚才的行为表示感谢!”
马提夫受宠若惊,羞愧难言。
“是啊!……这事干得好!……这事干得漂亮!马提夫!”伯斯卡德用普罗旺斯方言不厌其烦地重复着。
“你们是法国人?”陌生人问。
“比法国人还法国人呢!法国南方的法国人!”伯斯卡德自豪地回答。
陌生人望着他们,又是同情又是激动。他们衣服褴褛,一看他们便知十分穷苦。两个可怜的街头艺人站在他的面前:其中一个刚刚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效了大劳。不然的话,小海轮和游艇相撞,定会造成重大伤亡。
“请你们去船上见我。”他对他们说。
“什么时候?亲王殿下。”伯斯卡德问,同时以优美的动作施了一个礼。
“明天早上,一上班。”
“一上班!”伯斯卡德说。马提夫没有说话,只是上下晃动巨头表示同意。
人群继续包围着这位冒险英雄。若不是他体重惊人,使那些最坚决最强壮的人感到畏惧的话,定会把他高高地抬起。伯斯卡德是个考虑很周到的人,觉得应利用一下人群的良好情绪。所以当陌生人们握手告别,朝码头走去的时候,便以快活而诱人的声音喊道。
“摔跤咧!先生们,马提夫力士和伯斯卡德摔跤!请进场地,先生们,请进!出来时再付钱。愿意进去就付钱也可以!”
这一次他一呼百应,观众跟着他蜂拥而去,真可谓盛况空前。
这一天场地显得太小了,好些人挤不进去,非退钱不可了!
陌生青年刚刚朝码头走了几步,就遇见了那个姑娘和姑娘的父亲。他们刚才也在这里看热闹。
一个青年人跟在他们身后,赶上来向他们问好。那位姑娘的爸爸却傲然作答――这点为陌生人所察觉。当这位陌生人来到那个做父亲的跟前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厌恶,两眼射出一道鄙视之光。然而那姑娘的父亲却主动走到陌生青年跟前,恭恭敬敬地说:
“先生,你们刚才免遭一场大难,是否多亏了这位杂技演员的勇敢无畏?”
“是这样的,先生。”陌生人答道。他情绪激动,难以抑制,连声音都变调了。
接着他问对方:
“我能够问问您吗,先生,尊姓大名?”
“拉古扎市的西拉斯・多龙塔先生。”的里亚斯特的老银行家回答。“我能否知道这游艇的主人是谁?”
“安泰基特大夫。”陌生人答道。
之后,两人相互致意告别。与此同时,法杂技演员表演场上的掌声和欢呼声正响彻云霄。
这天晚上,不仅马提夫敞开肚皮吃了个饱,就是说吃得极多,而且还剩下了一份饭菜。这一份,足够他正直的小伙伴饱餐一顿了。
第三章 安泰基特大夫
颂扬女神对有些人念念不忘,她有一百张嘴为他们吹喇叭,使他们名扬天下。
闻名的安泰基特大夫就是这样,他在远东所有充满传说的国家里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如同一位了不起的自然科学家的名字一样,以亚洲的达达尼尔海峡直到苏伊士运河,从苏伊士直到非洲的突尼斯国境的广大区域,在红海和整个阿拉伯海岸,广为传颂。他犹如诺斯特教徒一样掌握着宇宙的核心机密。如果在圣经流传的时代,他就会被称为慈善之神,在幼发拉底河畔他就会像古代占星术士的后代那样受到尊敬。
如此崇高的声誉,是否有些过奖?显然,把他喻为古代的占星术士和现代的魔术师,赋予他有超自然的力量,是过奖了。安泰基特大夫是个凡人,然而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精明能干、判断正准、洞察力强,有真知灼见,是环境造成的一位杰出人物。果然名不虚传,他在小亚细亚中部一个省份发明了一种预防瘟疫的特殊药,使全省人民免遭一次可怕的传染病浩劫,从此享有盛名。
使他出名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是个神秘人物。他,从何处来?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无人知晓。他,曾在何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活?没有人能告诉你。人们只听说安泰基特大夫受到小亚细亚和东非人民的爱戴,知道他医术高明,举世无双,消息一直传到欧洲的大科学中心;无论是穷人还是阔老爷、省长,他都给予精心治疗。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没有见到他,甚至近年来不知他住在何处。于是这种秉性使他从某个毗瑟拿的化身中、从印度教的某个化身中解脱出来,变成了一个拥有神秘医术的非凡人物。
安泰基特大夫尚未在欧洲的主要国家行医,可是他的名望却早已传到那里。当他乘坐游艇到达拉古扎的时候,只是一位饱览了地中海风光的普通游客。可是他的名字即刻传遍了整座城市。人们期待着,希望能看到大夫本人,甚至连他乘坐的那艘游艇也引起了众人的注目。若不是马提夫鼓足勇气力挽狂澜,那游艇险些儿发生危险,这事博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事实上,这种游艇在当时只为美、英、法那些酷爱水上运动的纨绔子弟所拥有!两根桅杆笔直,距船心不远,能使三角帆和大帆充分展开;两块三角帆挂在船首长长的斜桅上,一块四方的丝绸帆挂在前桅下面,再加上船桅高耸,威风凛凛,使得这条二桅船不管在什么天气,都能以高速度乘风破浪前进。此船排水量三百五十吨,船身细长,船首船尾都向上翘起,但船身较宽,吃水深,行驶起来格外平稳,人们称这种船为海船。在舵工手里,不管风从何方来,不管是顺风还是侧风,舵工都能鼓满风帆,以每小时十三点五海里的速度航行。即使在国际比赛中,联合王国的鲍狄斯、加泰纳、摩东号都无法与它匹敌。
游艇内外,美观悦目,大概最有经验的游艇水手也无法想象得更完美了。甲板是加拿大坑道式的,光滑无节、洁白无瑕;船舱内壁精工巧制;舱口盖和舷窗闪烁着金光;舵轮上绘着图案;船桨、桅杆都井然有序地放在白光耀眼的罩布底下;一套完备的滑轮系统,机动操作的缆索系统则与吊绳、铁灰色的桅杆支索、侧支索、后支索形成鲜明对照;悬艇柱上放着上了漆的雅致小艇,整个艇壳黑中透亮;一条闪闪的金带环绕船体,船尾朴素大方。这一切都使这条游艇显得精致雅观,巧夺天工。
了解这艘游艇的外观和内部构造很重要,因为它是那位神秘人物――本故事未来主人公的水上住宅。游艇上谢绝参观,然而小说家有一种特别的眼力,能看到不让他看的东西,并把它描绘出来。
艇内既华丽又舒适。船舱、舱房、客厅和餐厅都经过精工绘画和装饰,地毯、挂毯及一切家俱都经过精心布置,适于游艇航行的需要。不仅船长和水手们的房间如此,就是餐具室的各种银质或瓷器餐具也都放置妥贴,以防颠簸摇晃。厨房极为干净整洁,寝室内吊床摇摆适度。二十来个水手,身着别致的马耳他海员服:短裤、海靴、海魂衫、褐色皮带、红帽子、粗布短工作服,上面用白线绣着游艇及每个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这艘游艇属于哪个港口?是在哪个港口注的册?它又是在地中海哪个沿岸国家停泊过冬的?它的国籍是什么?人们一无所知,就像人们不了解大夫的国籍一样。船角的右上方飘扬着一面带有红十字标志的绿旗。在世界上各海域飘扬的旗帜成千上万,很难找出第二面这样的旗子来。
安泰基特大夫尚未登岸,游艇的全部证件已交给了海关官员。无疑证件合乎规定,因为船员检查身体以后,游艇就自由地出入港口了。
游艇的名字叫“莎娃蕾娜”,小楷大写金字,写在船尾,但是却未标明注册的港口。在格拉沃萨港口,现在人们可以尽情欣赏这艘游艇了。伯斯卡德和马提夫凝视着游艇,并非出于好奇,可是他们的心情却比港口的水手要激动许多,因为第二天他们就要登上这艘游艇,就要受到安泰基特大夫的接见了。他们俩从小在普罗旺斯沿岸长大,对海上的事物特别敏感,尤其是伯斯卡德,像个行家一样观看着这艘绝妙的好船,当晚演出以后,两人就盯着瞧着。
“啊!”马提夫赞叹道。
“哦!”伯斯卡德应了一声。
“嗯,伯斯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