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折我烂桃花(重生)》第140/142页


  今日又是腊月十六,阿渊十六岁了。
  唐府一众人为他庆完生,他陪着她回了屋。
  今日也是大雪纷飞啊。
  顾辞渊站在门口,默默地望着院中白茫茫的一片。
  “阿渊?”
  她在叫他。
  少年转身回房,将门关闭。他站在门口先散了寒气,等浑身暖和了些,才走到她的面前。
  她坐在罗汉床上看书,见他进来,对着他笑了笑。
  少年在她身旁落了坐,娴熟地往她的身上一靠,闭上了眼睛。
  “阿渊,你心情不好吗?”唐时语放下书,手轻轻覆上少年的头顶,摸了摸。
  “嗯。”他沉声道。
  “怎么了?”
  “阿语,你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
  她疑惑,“今日……今日不是你的生辰吗?”
  少年慢慢睁开眼,对上了她懵懂的眼神,突然悲伤。
  那眼里的委屈与痛苦,让唐时语突然有种预感,似乎能猜到她接下来的话,“今日……是……”
  “阿语,今日是我们的忌日。”
  唐时语的嘴微微张大,怔在原地。
  她知道自己死在冬日的一场大雪里,她也曾猜过,阿渊或许为她殉了情,但她从未想过,他们是死在同一天的。
  她没问过死后的事情,因为不想让阿渊总是回忆起那些噩梦一般的记忆。
  可是顾辞渊却突然释然地笑了,看向她的眼睛一如既往地温柔,泛着灼灼亮光,“我回来晚了,却正巧撞上了害你的人,杀了他以后,我就放了一把火,本是想与你合葬的。”
  当时他想着,“合葬”,多美好的字眼啊。
  往后他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再也没人能伤害他的阿语,再也没人能抢夺他的珍宝,
  苍天给他机会,让他再睁眼,回到了从前。
  顾辞渊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生辰,那么索性,他便将忌日当作生日,当作新生。
  而如今,他终于能坦然地说出那年的事。
  唐时语愣了半晌,才幽幽地长叹了口气。
  “我……我不知那是何时,只知是冬日,临近除夕。”
  她看不到黑夜白天的交替,耳边也一直都是静静的,她躺在床上浑浑噩噩地度日,哪里还有心情去管,又过了多少日?
  后来她振奋精神,努力靠感官来分辨白天和黑夜,靠恩人出门采药的时间来推断又过了一日,但她却不知具体的时间。
  若是她早知道,或许早就能察觉他与她的渊源吧。
  少年将她紧紧搂在怀里,笑道:“如今这样,足够了。”
  两人静静相拥了许久,顾辞渊突然松开了她,下了榻。
  “阿语,你等我一会。”
  少年说罢,便推门出去了。
  片刻功夫,他回来了,怀里还揣着什么东西。
  唐时语好奇地往他怀里瞅,少年却在她面前蹲下。
  他总是半蹲半跪在面前,仰望她。
  唐时语看着少年清澈剔透的眼睛,笑了,抬手摸了摸他的头,“想给我看什么?”
  顾辞渊慢慢吸了一口气,看上去很紧张。
  先是从包裹里掏出来一个全新的小金锁,递了过去。
  “这是我为你做的,我去银楼找了师傅学,亲手为你打造的。”
  唐时语怔怔地看着他。
  少年的喉结上下滚动着,睫毛一直在颤,“阿语,不管我是谁的儿子,我依旧只是你一个人的顾辞渊,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我孑然一身,一无所有,能给你的东西不多,这你都是知道的,但我却不想委屈你。可他们准备婚事,皆与我无关,那不是我做的努力,所以我亏欠你。”
  “我们的相遇始于这个金锁,若不是我看到它很值钱,也不会靠近你。我想了许久,能给你什么。”
  少年抬眼,目光柔和且坚定,郑重其事地说道:“除了这颗心,这条命,还需要一个实物,就是它。”
  唐时语垂眸,小金锁闪着金灿灿的光,是一只小狗的形状,和她当初送给他的那个小狗纹饰的发带一模一样。
  她心潮澎湃。
  “这代表我的承诺,表示我对你的忠诚。姐姐,你说阿渊是小狗,那我就永远做你的小狗。”
  少年羞涩地笑了起来,小虎牙露在外面,看向她的目光一如既往地纯粹、炙热,专注热烈到全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看进眼里,记在心上。
  “姐姐,拴住了你,就别想跑了。”
  唐时语红着眼眶,吸了吸鼻子,捶了下他的肩膀,“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你突然说这些……”
  顾辞渊温柔地笑着,纵容她的动作。
  等她终于平静下来,他倾身向前,手臂环过她的脖子,为她戴上。
  小金狗垂在她胸前,她越看越喜欢。
  顾辞渊半跪了回去,抿着唇,从怀里掏出了另一块。
  与方才那块不同,这个色泽暗淡,看上去时间久远。
  唐时语看着他拿了出来,注意到他小心翼翼的动作,恍然道:“这是……我的那块吗?”
  “嗯,是当初从你这偷走的。”他宝贝地捧在掌心,轻声道,“我一直好好保存着。”
  他笑着抬眼,恳求道:“阿语,帮我带上,好吗?”
  金锁,也要带一对的。
  唐时语犹豫道:“不如拿去银楼重新炸一炸,这颜色好暗淡。”
  他笑着摇头,“不了,这样就很好。”
  重新炸过,意义总是不一样的。如今这块,带着初遇时的记忆,很好,他喜欢。
  唐时语看了他半晌,也笑了。
  一块金锁,让他们的缘分有了开始。
  关于那段记忆,唐时语早就无法从记忆之海中找到痕迹,但那段回忆,却深深地印在少年的脑海里,一记就是两辈子。
  *
  时间一晃,跨过除夕,到了转年,康丰十年。

当前:第140/14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