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生的机会》第8/36页



2000年,享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科院院士袁隆平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新世纪科学论坛》节目中,一位女士问他:“您是怎样决定学农的呢?”他兴奋地说,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同学参观农场,农场里满地的红花、绿果,使他为之兴奋,对农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考取了西南农学院。学校的一次参观,不经意在袁隆平的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促进他成为一名农学家。

古今中外,因兴趣之花而点燃成功之火的事例不胜枚举。兴趣是理想产生的基础,它能牵着你的手走向成功。



第一篇 机会在哪里? 第三章 创新带来机会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便有路了。但人不能老走别人的路。看那些成功人士,就是因为走出了一条别人都不曾走过的路。世界只有一个金利来,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只有一个……创新不需要天才,只有开拓思想,时时创新,你的人生才有机会,因为创新可为你带来机会。

1.创新,成功的关键

当下,“创新”是一个受人注目的热门话题,诸如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林林总总,屡见报端。何以如此?因为我们的思维中有太多的惰『性』,对新事物有太久的麻木,更因为我们渴望成功,我们的事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

每个人对创新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它的意义却是相同的。从本质意义上说,创新的含义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

“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内核是:敏于生疑,敢于存疑,能于质疑,并由此源生出新异、多彩、多元的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新思维。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也正是依托于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高度开化的程度及这样高度文明的水平。

纵观历史,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十二气历》、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哪一个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不是智慧的人们创新的结果?这一串串创新的成果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试想,远古的蛮荒原野中,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敢捡起石块和树枝,没有第一次的摩擦生火,今天的苍穹下还会有满目的繁荣和文明吗?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代先哲们早已指出,动是生命的源泉。一潭死水,就会发臭;久坐不动,就会生病。只有不断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发展。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人们为什么有时走进死胡同里出不来?究其根本,是人们一味固守传统,不求创新。现实中敢于怀疑,不断创新,打破平时看问题的习惯,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往往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899年,爱因斯坦就读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当时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是他的导师。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筋、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一起探讨科学、哲学或人生。有一天,爱因斯坦向明可夫斯基提问了一个奇特的问题:“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杰出贡献呢?”

爱因斯坦的这个为什么,使得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也愣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

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什么答案?快告诉我吧!”

明可夫斯基没有直接用回答,而是手脚并用地比划了一阵,最后他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非常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

“对、对!歧途!”明可夫斯基不顾旁人的指责,非常认真地说:“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自己的脚印!”然后,他又解释说:“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

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思良久,非常感激地对明可夫斯基说:“恩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从此以后,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他曾经说:“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带着这个观念,爱因斯坦在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他作为伯尔尼专利局里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物理学三个未知领域里,齐头并进,大胆而果断地挑战并突破了牛顿力学。在他26岁那年,就提出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耀光辉。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一种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从我们未知的领域入手,向别人没有涉足的地方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你所涉及的领域中,成为一个开拓者,并留下闪光的足迹。

有一段时间,美国商场上有一种新式连裤袜卖得特别好。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有三条腿,不像普通连裤袜只有两条腿,而且在胯部还有一个小口袋。在刚上市时,人们都以为是次品货,殊不知,这是一种新发明。

女人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大早刚坐在办公桌前,这时突然发现自己新买不久的那条连裤袜脱了丝,煞是扎眼,当时的尴尬就别提了,或许一天的好心情就此被打散。在美国,碰到这种情况,女士们再也不会感到苦恼了,因为这种连裤袜有三条裤腿。有了这种新式袜子,碰到上述尴尬情况时只需走进洗手间,把袜子转一下,脱下那条有瑕疵的袜腿,穿进第三条完美无缺的袜腿就行了。把那条换下的袜腿卷起来放进胯部的一个小口袋里,你又会心情轻松,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了。这项新产品的发明人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善于求变、敢于创新。

然而,当今社会,却有不少人或企业却不懂得去创新,从而被优秀的人才或企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所折服,把他们的经验当作金科玉律,不折不扣地加以模仿学习。此刻,冷静下来分析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家家电厂商,完全模仿他人的运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技术研发、发展战略、激励机制等核心元素,那么你不就是第二个sony、第二个飞利浦了吗?因此,那些在特定环境中率先引导行业,不断创造独特产业价值、市场价值的企业会获得优势,才能使企业脱颖而出,形成自增强效应,逐渐形成品牌壁垒、技术壁垒、价格壁垒、资本壁垒、管理壁垒……这些系统化的、特殊化的优势是无法单纯模仿学习的。比如,上海某知名饮料企业,经常学习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营销管理、品牌推广理论,甚至连产品线也跟它们一样,可口可乐生产的可乐、果汁、纯净水他都有,可是销量额却连可口可乐的一个零头也没有。所以,要想在某些方面寻求成功和追求卓越,必须设法从旧观点中跳出来,努力改变自己沉于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与卓越的第一步,也是起跳的最关键一步。

创新并不神秘,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要明白,创新活动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事,我们普通人想成功也能办到。当然,你得下番苦功夫,坐享其成只会是白日做梦,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了智者的头脑,有了创新的精神,有了科学的规律,这样的人,很容易取得机会去成功。

当然,创新并非容易,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蚕从吃桑叶到吐丝结茧要经过六次蜕皮,蜜蜂采花酿蜜要历经千辛万苦。相信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只有学会创新,学会打破常规,才能高人一等,保持领先,立于不败之地。

一天,一位城市青年在乡下看到一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它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这位城市青年有些『迷』『惑』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拔出来了吗?”老农靠近他说:“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我就每天拴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有时想从木桩上挣脱,但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心思跟这个木桩斗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会挣脱木桩去吃草,可是,它没有,只是叫了两声,就站在原地望着草料。”

试问,限制水牛自由的到底是它脚上的那条铁链,还是它脑中无形的铁链呢?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也像上述的水牛一样,被一种无形的东西禁锢着,阻碍了他们的成功,这种东西就是人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称习惯思维,它使人解决问题时囿于原来的工作经验,习惯走前人的老路,从而使思维僵化、方法单一,逐渐失去创新意识,以至一事无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解答这类问题而绞尽脑汁。他们困于认识的固定倾向,而不能识破题目布下的圈套。由认识的固定倾向所产生的消极的思维定势,是禁锢人的思维的枷锁。

思维定势有其两面,一方面思维定势来自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而另一方面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如果长期不能同实践互动,也会在人们思维中不断固化加强,有可能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障碍。人生的失败,有时源于个人的思维定势,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肯定就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

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他们只是在异想天开,白费工夫,就在试飞成功前的一个月,还有两名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认为飞机是不可能飞起来的,而一个月后人类终于可以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自在地遨游。对于人类的进步,也许很多时候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来自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本身,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才会有质的飞跃和创造『性』的发现。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很好地突破思维定势呢?这就要经常与自己的思维作斗争,不要被习惯所束缚,尤其不要沉『迷』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之中而得意忘形。要有创新思维意识,善于使用创新思维,要经常变换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

1915年,在讨伐复辟帝制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护卫军因寡不敌众,部队建制被打散。当时任连长的刘伯承带着只剩下数十人的连队,冒着绵绵的秋雨,踩着泥泞的道路,在敌人整整一个营兵力的穷追不舍下,艰难地开往大足县。行进中,刘伯承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到路旁小树林中休息。夜幕降临时,刘伯承下令将士,将草鞋“倒穿在脚上”,折回原路,继续前进,走上一小段路后,拐弯朝路旁的一座山上爬去。敌人循着脚印,在他们曾经休息过的小树林内搜索了一阵,毫无所获,在树林外,敌人仔细辨认刘伯承他们留下的足迹,见脚印朝着大足县方向,于是沿着大路往他们前进的方向追去。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将敬佩的眼光投向使他们化险为夷的刘伯承。

当前:第8/3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