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第21/24页


  
  赵大醒了忙出来阻拦,嘴里小声道,“乡里乡亲的,别伤着人家孩子……”从贴身的小包里抓出把甜草四下分了,那群皮孩子才哄得一声散了。
  
  赵随的药铺地段不好铺面也只有窄窄的一条,门前的路是被人一脚一脚踩出来的,马车根本进去不。听说坐堂的是个七十二岁的老神医,原本在家颐养天年的,不知被赵随用了什么花言巧语又给骗出了山。几年下来,名声还算不错,在临镇甚至是县里都小有名堂。
  
  赵二盯着那店面上的招牌忍不住就揶揄了起来,“万寿镇永寿堂,你这可是想活个千秋万岁看我们都死光了不成?”
  
  他大哥呵呵的笑着,一边说着不嫌多不嫌多,一边拍了拍门板。
  
  天色已晚,永寿堂里早闭门谢客了。此时只听那屋里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屋内后头传来开闩移门的声音,吱嘎一声,门板上的小门被人打开了。
  
  人未见那轻快的声音便先传来出来,“来了来了……”
  
  赵二爷只在那一刻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喜上眉梢。那脸上嘴上眼睛里眉梢里盛满了盼望的笑意,好似谁的小指尖在心窝子上轻轻挠了那么一下。
  
  屋内的白清探出个头来,道一声,“今个儿怎么……咦,这是……赵源?”
  
  赵二对他微微作了一揖,回道一句,“正是在下,白大人好记性。”
  
  长安城里的大理寺首座一直空着,左右两位少卿一直调换着人选。换来换去,就是找不出个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长安城里出了罪犯流死的大事儿,总是闹得沸沸扬扬又不了了之。
  
  每当这时长安城的百姓总要念道一句,“还是白大人好,他一板起脸来,我这心底啊就瓦凉瓦凉的,跟见着了白无常似地。你说那犯了事儿的还能不心虚?还不全招了?”
  
  一边马上又有人附和,“是啊是啊。可是他去哪儿了呢?”
  
  去哪儿了,长安城里没人知道。
  




  番外二:南方的日子(下)。
  
  赵随想留赵二吃饭,替白清披上皮袄就要往镇上的酒家走。
  
  赵二看看那矮桌上搁着的菜碗,赶忙拉扯,笑道一句,“家里吃就好,家里吃。不缺我这一碗饭吧?”
  
  屋里两人都有些窘迫,相互看了一眼。赵大拉着他坐下,白清又去屋内拿了一双碗筷。
  
  成色粗糙的青瓷玩,甩两个红点就充起鲤鱼了。桌上搁着三碗菜,一盅玉米炖老南瓜,一盘红烧萝卜丝,再加一碗结了层油花儿的红烧肉。
  
  肥腻腻的肉块飘在酱色的汤汁里,赵二有点犹豫了。
  
  昔日里赵府摆膳,何时不是一汤二羹三样点心四荤五素六碟小菜的?那时候他家大哥还常常嚷嚷着菜色不够新,味道不够鲜,两个字就是“差劲”,三个字就是“吃不下”!
  
  如今看他一筷一筷夹着稀烂的南瓜,吃的倒也香甜。萝卜丝和肉夹在馒头里,边吃还边招呼着弟弟,“东西不好,你别嫌弃……”咽了口嘴里的食物道,“进货还行,烧菜什么的我不在行。你看着萝卜都烧烂了……”筷子上的萝卜软乎乎的,轻轻一用力就断成了两截。
  
  敢情这都是赵大公子的手艺。
  
  “白公子怎么不吃?”赵二抬头看看后堂忙活的白大人,先前也是长安城里纤尘不染的白衣公子,现下坐在小板凳上对着一箩筐药材挑挑拣拣。一张脸迎着月光,白却带着喜色。
  
  “他那肠胃不好,得吃得早,不然夜里就积食。”边说手上边递过来一个馒头。
  
  赵二咬了口干巴巴的馒头,表皮儿倒是水润润亮晶晶的,内里却是实心夹生的。原来是个没发起来的。
  
  良久良久,屋里只有轻微的咀嚼声。屋后的白清理完了一筐子药,系数倒入晒篓里上下翻卷着,才使了多大的劲儿就蹲在地上喘个不停。
  
  “他的身子……怎么样了?”下巴向着屋后努了努。
  
  赵大摇摇头,叹道一句,“还不就是那样,每天吃药比吃饭多……”顿了一顿,宽慰似的小声道一句,“大夫说,放宽了心过上个三四年,或许能好些。”
  
  后院里不难见到闲置的煎锅药罐。烧坏的、打碎的,零零散散也堆了半人高。一方矮炉贴着后院的门根儿拜访,上置新买的黑砂锅,火光明灭咕嘟咕嘟的熬着白日里剩下的药渣。水汽带着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赵二终于忍不住了,与他道:
  
  “大哥,回长安吧。”
  
  回长安你依旧是宝泰堂的大少爷,吃穿用度有人替你打点。用不着与人斤斤计较的砍价,用不着穿着破衣裳一个人扛货,更不用你亲自下厨吃这些粗茶淡饭。
  
  “回了长安,你和他……也能过得好些。”
  
  赵随似早料到了他会这么说,手中的筷子停了停复又伸向碗中,夹了一块子萝卜送入嘴中。嚼着笑着说道一句,“我觉得现在这日子挺好。”

当前:第21/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