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6/29页



王科是浙江宁波人,清华大学自动化四年级学生,英语非常好,从大三起就先后在麦肯锡管理公司、法国巴黎国民银行等20多家公司实习或工作过,其间他有不少机会可以出国或进入外企工作,但自己创业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邱虹云的发明给他提供了灵感和契机。他父母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在投资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给他寄来了一笔钱,这笔钱成了他们开始共同创建视美乐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5月底,他拿下了营业执照,自己当了老板。

24岁的李益斌是在一所民办学校――新东方上学而认识同样也是24岁的王科的。王科在那里教gre,是李益斌的老师。因为李益斌曾在很多公司干过,并曾在加拿大一家公司从普通职员干到办公室主任。王科很欣赏他在财务方面的能力及他的为人,所以力邀李益斌加盟。

爱激动的李益斌用一句话形容他和王科的关系,他说:“是狮子应该站在狮子的行列。”以他对王科的了解,他非常愿意加入王科的创业团队。

徐中,四川内江人,清华大学96mba班班长,29岁,曾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担任过团委书记,有5年的工作经验,进入清华后,又曾在一些大公司工作过。王科很看重徐中的工商管理知识背景和他的工作经验,而且他认为徐中的“能量很大”。

徐中加入王科的创业团队很偶然,在一次创业大赛时,徐中是一个参赛团队的顾问,王科印象很深,双方逐渐熟悉起来。

1997年4月的一天,正为邱虹云的产品激动着的王科在食堂遇到徐中,王科希望徐中给他推荐一个人,结果徐中『毛』遂自荐。当下两个人就拟定了一个方案。晚上,王科带徐中去看产品。看完产品,徐中说:“我当即作出决定,要全身心地去做这件事。”他和王科共同决定选择风险投资方式来做这件事,他们希望自己至少也能像张朝阳的搜狐公司那样成功。

王科意外得到人材,很兴奋,他说:“我这个人冲劲比较足,但容易头脑发昏,而徐中社会经验非常丰富,比我沉稳,我们在一起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后来的事情很具体、很琐碎、很累人,跑执照、搞市场调查。写商业计划、跟投资管理公司打交道、跟投资方谈判合作事宜,选择产品生产厂家、选择零部件、选择专家和校内外人才,王科看到,徐中确实是把全身心投入进去了。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邱虹云负责技术攻关,王科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李益斌、徐中用王科的话来说,是视美乐的两大设计师,视关乐缺少他们那位都不行。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现场演示会上,视美乐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士邱虹云展示了他发明的投影仪独特的功能。通过这个一尺见方的铁盒子,观众从大投影屏幕上可以看dvd、录像带以及电脑多媒体图象,图像非常清晰,不仅是普通投影仪不可比拟的,甚至超过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

据这位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讲,他研制的这个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超越了现有的电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商业等众多领域。因为邱虹云一套超越传统的技术设计,让这个『性』能先进的产品价格只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3,因而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前景。

因为这个产品的魅力,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吸引了十五六家投资商的关注,最终吸引了上海第一百货的总经理张引琪。

张引琪听了这个产品的介绍后,立刻就被这个项目“锁定”了。周日听到消息,周三就到北京向“视美乐”表示了投资意向。上报董事会后,董事会开了半个小时就全面通过了。前后仅3周,“上海一百”就成了“视美乐”的风险投资商,一期投资250万,只占项目收益的20%股份,待产品完成中试后,二期投入5000万元,所占股份上升至60%。

谁能想到这四个尚在求学的学子,能创造出这样非凡的成就,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善于合作的见证,我们有理由相信,邱虹云等四学子,会拥有比这更大的辉煌。

人材精点:合作是21世纪生存的有力武器

合作是21世纪生存的有力武器。邱虹云等四学子靠着良好的合作,创建了视美乐公司。开发的投影仪吸引了许多投资商的的目光,最终驱使上海第一百货投资5250万,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创业神话。

人材启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人合作,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得自身难以达到的成就,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

高效能人材的“牵手”意识

“牵手”在这里指的是双方合作。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学会“牵手”,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股合力。

团结才有力量,只有与人合作,才能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产生巨大的前进的动力,说合作是生存的保障实不为过。所以,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就关系到一个人的前程大业。

一盘散沙,尽管它金黄发亮,也仍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建筑工人把它掺在水泥中,就能成为建造高楼大厦的水泥板和水泥墩柱。如果化工厂的工人把它烧结冷却,它就变成晶莹透明的玻璃。单个人犹如沙粒,只有与人合作,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成为不可思议的有用之材。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掌握这种能力,才能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向前。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因为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合作不仅使科学王国不再壁垒森严,同时也改写了世界的经济疆界。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政治和经济。将没有仅属于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仅属于一国的公司,也没有仅属于一国的工业。至少将来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仅属于一国的经济。留存在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化的科学与技术的合作早已超越了国境线,许多大公司开始做出跨国『性』联姻,财力、物力与人力的重新组合,导致了生产效率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增加,必将使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造福于人类。

你要想成为21世纪的高效能人材、未来的成功者,就一定要有与人“牵手”的好习惯,这是时代的要求,更应为每一个欲成大事者所共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如果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会在自己身上形成一股“合力”的作用,而这种合力更能推动你由弱而强、由小而大,这是所有高效能人材的共同特征。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完的事情。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所以合作就更显得重要了。同时也因为你的能力倾向与其他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外,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才会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有许多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好,哪一种就一定坏。正是这些不同,所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就不一样。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选定一个适合于你的工作目标。在与人合作时,也应注意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他能弥补你的短处,你能补救他的不足。

最好能从事与自己个『性』相契合的工作,这样就一定会全心全意做好这项工作。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是最大的浪费就是,大多数人从事不了最为适合其个『性』的工作。过去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个人,使得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现在的社会,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好多人却仍然只是选择或从事从金钱观点看来最为有利可图的事业或工作,根本没有去考虑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现在,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择业,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才不会在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时而感到遗憾。

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能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才会在今天的社会中取得成就。

你要想拥有合作共进的好习惯,学会借势发挥,就一定要把别人的长处嫁接到自己的身上!

放弃合作,难以做大人生局面

当前:第6/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