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0/34页


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那样讴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带头人、积极分子的作品,作品所突出的是两条道路、两个阶级尖锐、激烈、复杂的斗争.也出现过象扎雷金的《在额尔齐斯河上》那样在肯定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的同时,对这场运动中的冒进和"过失行为"采取了批判态度的作品.而在《庄稼汉和村妇》中,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俄罗斯农村的生活现实,与过去许多作品是大相径庭的.农业歉收,庄稼汉们无多余的余粮可交,善于经营、靠自己的劳动富裕起来的农民被打成富农,没收财产,扫地出门.在区执委会主席沃兹维舍夫和村党支部书记泽宁等人的淫威下,他们个个诚惶诚恐,害怕罚款、沙家、逮捕的命运随时落在他们头上.但内心深处又十分厌恶、反对这套做法.当忍无可忍时,这些平时软弱、善良的庄稼汉和村妇们终于起来反抗.最后的结局,是庄稼汉们没有逃脱掉受惩罚的命运,沃兹维舍夫等人也被送上了法庭受审.作家给历史和社会留下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么,这都是谁之过呢?其实通过这60万字的长篇,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他把作品的情节框架限定在苏共15大到斯大林发表《胜利冲昏头脑》一文的较短历史时期内.这部作品之所以重要,之所以被苏联作家协会书记、著名文学家苏罗夭采夫看作为描写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第三次浪潮"的代表作,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学上它向三十年代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描写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传统模式发起了冲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政治上它对这一运动是否违背民心,是否符合千百万庄稼汉的根本利益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苏联有的评论家所论的,他在"同历史科学打了一场直接的、坦率的官司".打官司首先需要的是证据,是事实.于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悲剧事件","农业集体化的真相和"'伟大转折'的内幕"被作家"大胆地"、"严肃地"、"深思熟虑地"、"富有感染力地"暴露了出来.面对这样一部作品,人人都是法官,人人都需凭自己的良知作出判断.作为人类良心代言人的作家,他所追求的也许不单是为逝去的一切争个是非曲直,而是追求更合理的存在.他对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他对历史的不公正表示愤慨,他痛恨一切类似于动物的人类行为,他寄希望于明天.
(严永兴)
叶・伊萨・耶夫记忆的远方(1977)
作者简介见"记忆的审判"条.
内容概要一朵白云向我走来,它牵系着所有的远方,按照我心灵和记忆的命令向我走来.那悲伤而又快活的远方啊,珍藏在我的胸怀.我脚踩波涛,摇摇晃晃地走过来,站稳了脚跟.世界哟,真是变幻莫测.它把我从家门,从母亲的怀抱,带向遥远的地方.你不要惊慌,勇敢地划向遥远的地方,不要怕跌倒,不要悲伤.我走进大千世界,仔细地打量大千世界.阳光如注,照亮了每一颗露珠.你在林中行走,母亲的声音在呼唤:"该..回..家了!"天空悬挂着一大片亮晶晶的眼睛,那里也响起"回家"的呼声.
你还记得吗,一共是三十九个强壮的庄稼人,穿着洁白的衬衫,在欢快地刈草.最前面的一位是鲁佳克,他是名扬四方的大力士.跟在他身后的沙布罗夫也不是笨蛋,是个大能人,一会儿就割了一大片,他割草就象唱歌一般.第三位是乌戈林,他微笑地割着.他有一个漂亮的闺女.你在地面前,象个小兔子.她象一只小燕子,擦身而过.镰刀飞舞,一片繁忙景象.养育你的土地是你的根基,你可不要倒下,把镰刀握在手上.就庄这一个夏天,你成了一名庄稼汉.
你一下子长到了十九岁,成了男子汉了,妇女们絮絮耳语:"该成亲啦!"该在休息的时候,去找她了.话啊,传到了冬妮卡的耳朵里.啊,青春啊青春,是发面的酵母.如果没有酵母,怎么成其为面包?如果不直来直去,算什么小伙子?善良诚实的鲁佳克,爱上了乌戈林的漂亮的女儿冬妮卡.
它早就被钉上了镑铁.在它的后面,是大车,是陡峭的远方.一辆辆大车呀,犹如装上了轮子的一幢幢木屋.运载吧,既然你是马儿,一生一世地运载吧!铁,生活中不可缺少,斧头、拖拉机,都是铁的力量.土地离不开镰刀和锤子.矿工们因而开发矿藏,血一般的矿藏源源不断,钢水如流.可是,乡间的土路却依然如故.
大车..道路..夜间的道路向前奔驰,就象别人的永久的孤孀,在令人惶恐的寂静中朝前奔驰,犹如响应别人遥远的召唤.在陡峭的道路上,人们捡到了一颗打火石――眼泪石.这是痛苦眼泪的化石,是自然形态的眼泪,就象古代浇铸的铅.这是伟大的眼泪.是谁的呢?是整个俄罗斯人民的.从西伯利亚地区,到喀琅施塔得的灯塔之乡,都是我们亲爱的土地.自古以来,伟大的人民耕种它,建设它.在这里,在远方,人民到处生息.而人民除了乡村墓地,竟没有土地,多么伤心!那时心都僵冷了,眼泪也僵冷了.成了眼泪的化石.我们是听话的农民,但是到了拉辛、普加乔夫的时代,我们开始用眼泪磨快斧头,我们是反抗者!如果用枪镇压我们,我们也不哭泣,我们就用打火石――眼泪石来砸开脚镣手铐.眼泪石啊,可不是普通的矿石,它是铁轨,它是纽带,它连接着我们记忆中的远方.
道路上是全部生活.有雨丝,有雪堆,有炎热,有冰雹,有桥梁,有运送的粮食,有车轮的吱吱,有美丽的希望..你是怎么想的?多余呀,它是四维中的远方.从昨天到今天,远方没有个完.过去的马车夫,如今是司机,路程没个完.我们曾被侵犯,从头烧到脚,被钉在十字架上.就这样,还是要建设,就用那眼泪石,铸造钢板.报纸上刊载着口号:"给粮食让路!"粮食在行进,道路在通行,飞机把道路举向天空.我们整个国家在前进.
这儿是一片片草原,这是遥远时代的言语的回声.这儿回响着"莫斯科".
年轻姑娘站在木屋栅栏的门边,发出向往"莫斯科"的感叹,她回到屋内,对着镜子,欣赏自己披着莫斯科的披中.曾有一个小伙子,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心儿飞到了莫斯科.你看着,看着,瞪着眼睛,噙着泪水,对阿爸说,你看到莫斯科了.他也精神饱满,他观望着海面上的遥远的幻景,他看到了一切,你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心灵在哪里?心灵啊心灵,可以没有上苍,没有魔鬼,但怎么可能没有"刺猬"?这儿就是刺猬,它活泼地跳动着说:呼吸吧?它在心灵的空间使人们明白:道路――来自于马蹄,来自于雪橇;河流来自于泉水;科学来到世上,把车轮变成了翅膀..速度是个伟大的东西,可也不能没有制动闸.在那月光如注的夜晚,我同妞尔卡来到花园散步.我们来到苹果树下,叫她尝尝这只苹果.她眯起眼睛说,"太嫩."我低声回答,"它刚刚好吃."后来我成了飞行员,后来有了媒人.在婚礼上,人们喊着:"苦啊,苦啊!"又是繁忙的割草季节,这平常的日子啊,心灵中又怎能遗忘.寂然无声,你仔细聆听寂静中的脚步声吧.大地呀,你连接着莫斯科,又让莫斯科连接着全体人民.在世纪的深处架起支柱,显示自己的愤怒.从霞光的脸膛发出呼叫:起来,起来,全体人民!人民起来了.他们奔赴战场.父亲走了,沙布罗夫走了,乌戈林、鲁佳克也走了..在走以前,他抓住她的辫子,他拥抱他的妻子.庄稼人都走了,马儿走了,拖拉机也走了.整个国家都行动了.邮局发起愁来,道路改直了,――这就是战争啊!
一朵白云朝我走来.它有时用欢乐把我照亮,有时用哀愁把我遮暗..它朝我走来,远方与远方汇合,记忆进入我的眼帘,如同草原,如同田野.一年接着一年.小时候,我赤裸着双足站在草原上,妈妈的声音在呼唤:"回家!"自那以后,这种声音日日夜夜响在我的耳际.以后是战争,还谈什么"回家"?后来是胜利.现在,这一切都在这朵白云中朝我走来.那些遥远的记忆向我袭来."回家!回家!"而我一生都不在家.
作品鉴赏《记忆的远方》是一部大型抒情叙事长诗,是苏联当代文学中将象征性叙述、抒情以及哲理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性作品之一.全诗近四千行,共分十章:《回家,回家..》、《庄稼人的献词》、《自由一些!》、《关于载重的河》、《打火石――眼泪石》、《三个多余》、《这儿就是世界》、《怎能没有刺猬?》、《生活吧,生活..》、《我一生都不在家》.以上作品概要部分的每个段落便是每章的大致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部长诗的叙事情节是相对的、局部的,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线索.但开头和结尾处的"一朵白云",牵系着记忆的远方,联结着抒情主人公的思绪和联想,回忆和憧憬,又使全诗显得首尾一贯和前后呼应,把相对的局部的叙事情节串连起来,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诗人巧妙地安排作品的结构,用全景的手法,通过抒情主人公对自己所经历的一系列"远方"的回忆,来高度概括俄罗斯人民的历史、民族的遥远的过去以及整个人类、人民的命运.
长诗局部的叙事与贯穿始终的抒情又融为一体.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抒情主人公充满深情地侃侃而谈,使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又一幅亲切、动人、逼真、温暖的日常生活图景,又使我们感受到抒情主人公――一位农民之子――的纯洁、美好、热烈、善良、而又充满忧思的心灵.因此,这部作品被人称为是"现代人心灵的热烈独白."那飘浮的白云,"回家"的呼唤,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又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飘忽的思绪和热恋故乡的情感.
在整部长诗中,有三个形象贯穿始终:记忆、土地、道路.这三个主要
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道路连结着记忆,土地又在记忆的远方展现.道路主要象征着人民的命运,土地象征着俄罗斯,记忆象征着历史.这三个形象宏观地囊括了俄罗斯人民的历史命运,同时又包容着作者的全部思想和情感.除了这三个贯穿全诗的形象之外,长诗中的各个章节中又有一些独特的象征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五章中"打火石――眼泪石"这一形象.这一颗眼泪的化石,是人民痛苦命运和坚强意志的象征.它是眼泪,饱含着人民的悲哀,又是化石,眼泪的结晶,打火石,一旦受到打击,就会爆发出火星,它凝聚着人民坚毅、勇敢、愤怒和反抗的性格.《打火石――眼泪石》一章,是全诗的精华和重点,占整个篇幅的近三分之一.而这一形象又是连结记忆、道路、土地三个主要形象的焦点.它集中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在十月革命之前的灾难深重而又坚毅勇敢的历史命运和伟大形象.
长诗在艺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作者发扬了涅克拉索夫――特瓦尔多夫斯基的传统,有着俄罗斯民间口头文学的豪迈和幽默,有着铿锵有力的哲理抒清,有着细腻入微的现实主义的描绘,有着对严酷的矛盾冲突的准确描绘以及充满光明和乐观情调的气氛,更有着浓郁而又纯朴的乡村生活画面.特别是标题中的《记忆的远方》就直接表明了对特瓦尔多夫斯基《山外青山天外天》(直译为《远方的远方》)的继承性.在诗律方面,也打破了严谨刻板的传统,不注重外在的韵律,而注重内在的节奏和词汇的音响效果.尤其是在结构方面,为苏联当代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诗人在总的记忆――道路――土地这一主题和形象下,包容了许许多多记忆中的细节:妇女的悲惨生活,庄稼人的繁忙的劳动、战场上对敌人坦克的袭击、苹果树下少男少女的情丝..对于这一切,作者都浑洒自如,涉笔成趣,使得情节结构方面冲突尖锐复杂,容量广博,意境深这,难以使人一览无遗.因此,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列宁格勒大学教授叶尔绍夫称这部作品是"巨幅复调结构长诗".
(吴笛)
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二百一十步(1978)
作者简介罗伯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1932――)苏联诗人.与叶夫图申科等诗人同是苏联当代诗歌"高声派"的主将.他生于阿尔泰边区科西哈村的一个军人家庭.战争年代,父母上了前线,他留在祖母身边.祖母去世后,他只好在保育院里度过了颠沛流离的战时童年生活.他从小酷爱文学,很早就练习写诗,18岁第一次发表作品,22岁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春天的旗帜》.1956年,他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担任文艺界领导职务,现为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处书记,是苏联诗歌界颇受重视的著名诗人.他一直以旺盛的精力从事诗歌创作,极其多产,至今已出版五十多部诗集和长诗.其中主要的有:《考验》(1956)、《飘流的大街》(1959)、《荒无人烟的群岛》(1962)、《薇拉的儿子》(1966)、《归来》(1972)、《城市的声音》(1977)、《这是时代》(1983)等等.1978年出版的长诗《二百一十步》,同伊萨耶夫的长诗《记忆的远方》等作品一起,被称道为当代苏联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部广泛描绘苏联历史和现实图画的长诗与他的诗集《城市的声音》一起,获得了1970年度的苏联国家奖金.
罗日杰斯特文斩基是苏联五六十年代青年诗歌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写政论抒情诗,代表了苏联当代诗歌的形象新颖、富有哲理性的倾向.在诗歌形式方面,苏联诗歌界认为他继承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的传统.
内容概要我到处奔波,来不及休息,来不及读书,来不及交谈,来不及写诗,甚至来不及恋爱..我本该改变一下生活,或者索性坐下来想想,但什么也来不及,因此,总是无法改正评分,总是不及格.
我带着问题,来到红场,想在这里寻找答案.我站在红场湿漉漉的马路上,突然看到克里姆林宫高塔上的报时钟,又听到去列宁墓换岗的哨兵发出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这是有份量的"镂骨铭心的二百一十步".它使我不能自禁,浮想联翩..我看到埋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的英雄的名字:捷尔任斯基、古比雪夫、契卡洛夫、茹可夫..名字繁多,数不胜数.而且,到处都有仰卧沙场的英雄儿女,甚至是在无边无沿的星球.克里姆林宫墙墓碑上的名字,是从字母"А"到字母"Я"的字母表.这是教育青少年的石制识字课本!古代有个农民,制作了翅膀,想飞上天.此事轰动全城.广场上挤满了人,等着观看他的表演.他当然飞不起来.于是被沙皇的鞭子打得半死.问他:你曾想飞?"他回答:"就是现在还想飞."问他:"今后怎么样?"他回答:"我一定能飞."最后,他一人躺在血泊之中.他脊背滚热,不是因为挨了皮鞭,而是上面长出了双翼.地球约全部历史啊,只不过是对这二百一十步的开场白!..记忆啊,请你把我带回到遥远的过去,把时钟倒拨,使离世而去的朋友得到重生,使尚留尘世的朋友重获青春.只要星球运转,就会存在着黎明,就会存在着劳动.卫国战争之后,就是卫国的劳动.劳动并不比战争轻松,往往更为艰难,而且常常食不果腹.艰苦卓绝的劳动,使国家恢复了元气,迎来了喜庆的日子.但明天还会有困难,明天还会有棘手的问题..不管你从事哪种劳动,都应该任劳任怨,克尽职守.劳动支配世界,劳动主宰一切.在这样的一个大国,交通闭塞,道路泥泞,要在三月中旬,从一个村庄开车到另一个村庄都非常困难.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要搞一个筑路的五年计划,若能缩短限期,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今天,我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道路.哨兵行进的脚步声,二百一
十步.这是一次未经宣布的奇特的夜间检阅.士兵们从各个战场来到这里接受检阅,而检阅他们的人,是久远年代的、名字刻在墓碑上的首长们.卫国战争开始时,一个刚从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的中尉,在奔赴前线的路上,遇上了德寇坦克的袭击.他躺在铁路旁边的排水沟里,敌人的火力非常猛烈,几乎使他无法起立.但是,一切都在向他召唤,一切都在要求他起飞.于是,他立起身子,仅仅向前迈了一步,还没来得及射击就牺牲了,安息在一片静寂之中.莫斯科,早晨的景色,莫斯科人从睡梦中醒来,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劳动.地球上的人,都背着沉重的岁月的包袱.人们从出生到死亡,不管是什么人,都毫无例外地背着十五吨压缩在炸弹里的炸药.孩子出生时之所以大声哭喊,就是因为这弱小的生命刚一出世,早已储备的"十五吨"便压上了软弱的肩头.每一个活人都背着十五吨炸药,怎么办?无法处理,将来会怎么样?就是没有战争,没有爆炸,难道这就是办法?!悬在头顶的黑夜啊,是无底的深渊,活象一座火药库.克里姆林宫墙上的塔楼,使人联想起各地纪念烈士的方尖碑,哨兵换岗的二百一十步,使人联想到这脚步联结着各地的每一座烈士陵莫,从斯巴斯卡亚塔楼到各地的烈士坟墓,都会是二百一十步.人总是要死的.人的死亡不会都是由于被子弹击中.但即使是死于别的原因,弹头毕竟还是有的.墓碑上的标记,象弹痕一般.子弹的飞驰似乎是人的一生的时间的飞驰.子弹飞到了目的地,即一个人的死亡.子弹总在不停地朝你飞来,你无法躲开,也不知道,你何时会被击中.但是,在这弹丸仍在飞驰的时刻,我们必须活着,必须种植谷物,拯救国土,编制歌曲.脚步声,二百一十步.每一步都跨出一个里程,这是世纪的心脏在搏动.塔楼的时钟还在敲――二百一十步走遍宇宙的全程.虽然时光还会将时针重新拨动,还会有瑞雪纷飞,还会有淫雨霏霏,但我知道,总归有一天,我们将不再生存.我们将化为虚无,变成一阵轻雾.可是,我们的真理永生不死!尽管我们都将病体衰萎,但代表我们的,还有列宁,还有在宇宙上行进的这二百一十步!
作品鉴赏长诗《二百一十步》是苏联当代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被人称为是"艺术上的重大事件".所谓二百一十步,是指守卫红场列宁墓的哨兵换岗时,从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卡亚塔楼正步走向陵墓的哨位的距离,是二百一十步.哨兵穿越红场的一声声脚步,引发了抒情主人公浮想联翩.作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通过对"二百一十步"的描写,充分赞美了俄罗斯人民斗争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索了生存与死亡、战争与和平、现实与历史等一系列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该诗共分14章,每章都有标题,按其顺序是:《关于学校评分的抒情插曲》、《脚步》、《名字》、《关于翅膀的历史插曲》、《脚步》、《劳动》、《关于道路的非抒情性插曲》、《脚步》、《战争》.《关于莫斯科早晨的插曲》、《世界》、《脚步》、《弹头》、《脚步》.以上的作品概要部分的每个段落即是每个章节的梗概.从内容上看,这14章仿佛各自独立成章,没有情节和时间上的联系,但实际上,整部作品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脚步"这一形象使得整部作品连结在内在的节奏和情绪上.同时,"脚步"又是长诗情节得以开展的"轴心",正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脚步,使得萦绕在抒情主人公脑际间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出来.而这些思绪,又被这换岗的脚步和报时的钟声所打断、所吸引、所铺张,并被推向新的境界、新的层次.正是这一声声的脚步,引发诗人民开了想象的羽翼,遨游在思维的空间,跨越了时空和生死的界限,对一切重
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评述,广泛地描绘了苏联的历史和现实的画面.
长诗首先在第一章用学校评分的"及格"和"不及格"(即"来得及"
和"来不及")作比喻,提出了人的生存和人的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接下去的章节,是围绕这个基本问题所展开的探索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诗人来到了红场,寻找答案.他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叱咤风云的人物,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生存的价值和豪勇的气慨(《名字》),又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歌颂了遥远的民间英雄(《关于翅膀的历史插曲》),并高度赞美苏联人民的辛勤忘我的精神(《劳动》),接着又歌颂富有朝气的年轻一代时刻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一切的美好品质(《战争》).诗人用这些遥远的历史和不久前的现实来说明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如果说长诗前半部分主要是回顾历史,赞美英雄,有着战斗的社会激情,那么后半部分思绪则更为深沉,诗句更为凝重了,视界也从国内转到了国际,从个人扩展到了人类,激发着读者沉入深深的思索和忧虑之中.对于战争与和平这一问题的探索(《世界》),从人的本身到自然世界,都还存在着战争因素,而怎样消除这些因素,抹除这些隐患,则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抒发了对待战争与和平的忧患意识之后,抒情主人公又转向了对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探索(《弹头》),当然,如同对待战争与和平,诗人在此未能解答生与死的奥秘,但其中抒发出的情绪却是令人深思且富有积极意义的,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但生活的意义却是值得赞美的.长诗的结尾部分又回到了"二百一十步".在结构上,造成了呼应和回旋,这脚步声仿佛音乐的主旋律不停地回荡,永不消逝,尽管人将会"化为虚无"、"变成一阵轻雾",但这二百一十步将永远存在,因为在这里,二百一十步已经化为一个象征,它代表永生不死的真理、代表虽死犹生的列宁、代表延续不绝的人类、代表"世纪心脏的搏动".
(吴笛)
尤・瓦・特里丰诺夫老人(1978)
作者简介见"另一种生活"条.
内容概要1972年夏天,莫斯科酷热难当,溽气蒸腾,树木枯萎,泥炭燃烧.在这异常的天气里,莫斯科郊外一个别墅区里的几户人家正在为一间住房而争得热火朝天,难解难分.这间住房的原户主阿格拉菲娜去世,她的侄子米佳在她生前就经常向她勒索钱财.姑妈一死,他更想趁机大捞一把.康达乌洛夫左政府某部担任科长,他曾经凭着自己众多的门路为别墅区解决了许多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他认为作为报偿,这间房子理所当然应该为他所有.列图诺夫一家人口众多,住房拥挤,况且他们当初就是筹建这片别墅区的发起人,更有权利得到这间住房.房管会主任普里霍坚科是调配这间住房的关鉴人物,成了各方争相巴结过好的对象.康达乌洛夫在生活中一帆风顺,诸事顺遂,因为他奉行一条原则,并且屡试不爽:"为了达到目的,就要把所有的力气,所有的手段,所有的条件,所有的一切都用上,要钉住不放."不管大事小事,无论女人还是职位,他都能得心应手,如愿以偿.对于阿格拉菲娜留下的这间房子,他觉得胜券在握.他只用100多卢布就买通了米佳,让他在放弃继承权的字据上签字画押,剩下的唯一竞争者列图诺夫一家他也不放在眼里.他深信只要咯施小技就可以在出国之前把房子搞到手.鲁斯兰・列图诺夫是一位工程师,虽然年过半百,却无法与同事相处,事业上一无成就,跟妻子的关系也处于破裂的边缘.他父亲巴威尔・列图诺夫是一位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人.他再三拒绝子女要他向房管会主任说情的请求,一方面因为普里霍坚科是他亲自在二十年代清除出党的异己分子,另一方面康达乌洛夫的岳母是他已故妻子的朋友,良心不允许他这样做,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正全身心地沉浸在1919―1924年那段历史的回忆中.几年来,他多方搜集材料,为死于非命的著名红军将领米吉林平反昭雪.作为轰动一时的米古林案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在寻找米古林悲剧的原因.米古林出生于贫苦的哥萨克家庭,从小勤奋好学,从小学到中学最后进了军官学校.由于作战勇敢,在沙皇军队中获得多枚勋章并且晋升为上尉,他反对沙皇政府大量强征哥萨克入伍,带领村民到彼得堡请愿,回来的路上遭逮捕并革去军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重新应征入伍,成了一名中校军官.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参加红军,因能征善战被称为常胜将军,在红军中享有很高威望.白匪头目对他恨之入骨,骂他是顿河哥萨克的犹大,并残忍地杀死了他的全家.但革命队伍中怀有极左思想的人不信任米古林,认为他是个隐蔽的分裂主义者和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分子,即使象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也把他看作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露出不屑的神色.米古林申请入党,也遭到拒绝.他反对上级大规模镇压哥萨克上层和没收粮食的极左政策,又被视为与党分庭抗礼的异已分子.虽然两个月后撤消了这一错误命令,但并没有恢复对米古林的信任,反而将他调离战场,担任一个闲职.米古林为此痛不欲生,几乎想自杀.直到1919年8月白匪突破红军防线,局势严重到难以挽回的时候才重新任命他担任特别军军长,但还是不准上前线.米古林怒不可遏,便违抗上级禁令,擅自率部向前线进发.结果军事法庭以武装叛乱罪判处米吉林死刑.面对死亡,米古林镇静而坦然地表示:"你们会看到,我的生命是一个十字架,如果需要,我就把它背到髑髅地.你们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我要高呼:'社会革命万岁!公社和共产党员万岁!'"
不过判决并未执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来电要求对米古林实行大赦.幸免一死的米吉林被降为顿河执行委员会地政补科长.两个月后他又跨上战马,奔驰疆场,屡建奇功.1921年2月,哥萨克人由于实行余根征购制而酝酿反革命暴动,有人造谣米古林准备参加暴动者的队伍.米古林又被调离顿河地区,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到莫斯科担任红军骑兵部队总监.不久,忌恨他的人买通了奸细,将他杀死.米古林对革命矢志不渝,但因为来自旧营垒,始终得不到信任和理解,几经沉浮,最后死于非命.半个世纪之后,屡遭坎坷的列图诺夫老人终于得出结论:米古林这头革命雄狮毁灭的根本原因"有两股气流,暖流和寒流,有两块象大陆一样巨大的云层――信任和不信任,关键时刻在天空相撞,产生了能量异常巨大的放电现象.一股混合着冷和暖、信任和不信任的飓风把他卷走了."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列图诺夫老人认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必然而延伸到今天,变成光和空气,反映并折射于现实生活."围绕一间别墅的勾心斗角,实际上是以往历史的继续和反映,或者说是历史造成的一种后果.列图诺夫老人在分析历史事件时显得相当清醒,也不满于子女的浅薄和卑微,但最后还是听从子女的劝说去向普里霍坚科请求.不过他的努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康达乌洛夫患了绝症,别墅区将建造大饭店,原有的房子将全部拆除.
作品鉴赏特里丰诺夫向读者奉献了轰动一时的莫斯科系列小说之后.计划写一部以争夺一间乡间别墅为中心内容的小说,与此同时,作者正在构思另一部以哥萨克军官米隆诺夫在国内战争期间的际遇为内容的历史纪实小说.后来作者发现历史主题和当代现实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于是将计划中的两部作品合二为一,让一位历史事件参与者的老人把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现实生活中的冲突连接起来,这便是我们看到的《老人》.如果说从《交换》到《滨河街公寓》的5部中篇小说侧重于表现时代的征候探讨时代的特征,那么《老人》旨在寻找产生这些征候的历史根源,揭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逻辑联系.作者认为:"今天负荷着以往的岁月,要了解今天就必须了解昨天和前天."而苏联的昨天和前天既有明媚的阳光,也有阴霾的天气,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多年来由于对人不信任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刻骨铭心,铭诸肺腑.作家的任务就是从今天的高度揭示历史的底蕴,用历史的教训使人警觉,使人不安,使人不忘过去,从而发挥文学的医疗、帮助、劝导和拯救作用.米古林是按米隆诺夫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他疾恶如仇,刚直不阿,对革命赤胆忠心,但因为他是沙皇军队的旧军官以及与众不同的暴烈个性而始终得不到应有的理解相信任,甚至将他作为倒戈投敌的叛徒判处死刑.列图诺夫当时担任军事法庭记录员,革命的狂热使他也真诚地相信米古休居心不良.直到他自己遭受了一系列政治迫害之后才领悟到米古林并非死干疾病或子弹,而是死于不理解和不信任.列图诺夫象当时许多人一样用近乎盲目的信仰代替了客观的真理,不可能分清是非,更不可能站出来为米古林辩护,反而为这股不信任的潮流推波助澜.因此他回顾米古林冤案的时候,不仅试图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进行严格的自我解剖和自我分析.他觉得米古林的死他自己也负有责任,于是内心产主一种深深的负疚感和有罪感.作者通过这种自审性的忏悔意识把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特里丰诺夫以深沉的目光看到长期来对人缺乏具体分析,机械地将人划分为天使和魔鬼的简单化做法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不仅毒化了政治社会气氛,给人们的心灵
留下了浓重的阴影,而且影响到几代人的心理和道德.现实生活中康达乌洛夫之流穷凶极恶地践踏道德原则,列图诺夫的子女丧失崇高的理想和公民责任感,物质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这些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历史的原因.特里丰诺夫呼吁人们记取用鲜血和苦难换来的教训,创造一个正常的政治气氛和合理的社会环境,而对于个人来说,则要在任何时候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被时尚和潮流所迷惑,始终维护崇高的理想和纯洁的道德.《老人》表明,特里丰诺夫敏锐地感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反映了民族的沉思和智慧的光芒,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大无畏的思想家,是当今席卷俄罗斯大地的反思浪潮的先躯者.小说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作品内容涉及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和色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作者将列图诺夫老人的回忆作为故事情节的主要线索,将历史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老人意识的流动呈现出强烈的跳跃和明显的间断,但细心的读者依然能透过表面的零乱无序把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梳理得井井有条.小说叙述角度多变,除了老人的意识流程作为主线外,同时穿插了其他人物的叙述,从不同角度反思历史和观察现实,而作者又仿佛躲在这些人物的背后,避免直接出场发表议论或表明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读者独立进行思考,促使读者自身的反省.
(徐振亚)
诺・弗・顿巴泽永恒的规律(1978)
作者简介诺达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顿巴泽(1928―1984)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格鲁吉亚作家.生于第比里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生活坎坷.9岁那年父母双双被捕入狱,父亲一去无归,母亲在他成年后才获释.卫国战争爆发后,沦为孤儿的顿巴泽被迫流落乡村.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饱尝人世间的艰辛,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感苏联劳动人民的善良、正直、勤劳、勇敢.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顿巴泽1950年毕业于第比里斯大学经济系,留校任教.后任杂志编辑.生前曾任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格鲁吉亚作协理事会主席.顿巴泽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出版第一部幽默短篇小说集《村童》.长篇小说《我、祖母、伊里柯和伊拉里昂》(1960、1967年获列宁共青团奖金)和《我见到太阳》(1962),生动地描写了卫国战争时期格鲁吉亚的集体农庄生活.他还创作了描写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喜气洋溢的夜晚》(1967),反映边防军主活的长篇小说《别害怕,妈妈!》(1971,获1973年法捷耶夫银质奖章),揭露破坏社会主义生活准则的长篇小说《白旗》(1973)以及中篇小说《明朗的夜》(1967)、《库卡拉恰》(1981)等.他的长篇小说《永恒的规律》(1978)获1980年列宁奖金.顿巴泽的作品多半带有自传性质,作者自身的影子在他许多作品中若隐若现.他的作品处处洋溢着人道主义的激情,充满对人的理解、信任和深深的爱.他笔下的主人公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精神崇高,有一颗明亮的心.他的小说没有惊险曲折的情节,但却以"情"取胜.顿巴泽善于在作品中将喜剧成分和悲剧成分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他的许多作品被搬上银幕.他的《永恒的规律》、《白旗》、《明朗的夜》、《我、祖母、伊里柯和伊拉里昂》、《库卡拉恰》等均已译成中文出版,顿巴泽成了我国广大读者熟知、热爱的作家.
内容概要报社主编、著名作家、苏维埃代表巴恰纳・拉未什维里因患心肌梗塞住院治疗.住院时,他在床上静静地回忆、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一生.15岁那年他因无钱医治肺结核,被爷爷送到牧场边劳动边治病.凶残的逃兵、叛徒马奴恰尔到处奸淫烧杀,闹得人心惶惶,马奴恰尔还劫持杀害了牧场主任格拉胡纳.悲痛欲绝的巴恰纳与马奴恰尔狭路相逢,机智地击毙了马奴恰尔,为恩人格拉胡纳报了仇.17岁时巴恰纳爱上了流落到酒店当招待员的少女塔玛拉,不久关于塔玛拉的恶言秽语传遍全镇,人们交头接耳,飞短流长地议论她.面对无赖、淫荡的市侩,巴恰纳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挽回她的声誉,他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赠给了她,送她离开这是非之地而远走高飞.玛戈尔是维雷区最漂亮的姑娘,她容貌俊俏、体态匀称,街坊邻里都喜爱她.在她订婚那天,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淹死了她母亲和亲人.玛戈尔吓疯了.但她依旧助人为乐,和小伙子们友好相处,最终因腹膜炎抢救不及而去世.为了这位善良的姑娘,巴恰纳不顾即将来临的大学考试,和维雷区的小伙子们一起为她送殡.在讨论接受巴恰纳入党的会议上,当问及他为什么要入党时,巴恰纳直言不讳:"我想使党内尽可能多一些诚实的人!"当书记宣布同意接受巴恰纳为苏共预备党员的同志举手时,巴恰纳竟和党员们一起举了手.面对一贯营私舞弊、淫逸放荡、胡作非为而又有恃无恐的皮革制件联合工厂经理马格拉佩里泽的威胁利诱,巴恰纳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品质.当达拉赫维里泽这个以干草冒充烟草,
贪污数以百万计的采购员,假冒巴恰纳的远亲,到医院塞给巴恰纳一张150万卢布的存折,求他在党委会讨论处理前,为其说情开脱时,巴恰纳义愤填膺,抓起陶瓷便壶,猛砸达抗赫维里泽的脑袋.巴恰纳不但为人处世坦诚直率,对待爱情也从不掩掩饰饰.一个冬天的夜晚,巴恰纳冒着鹅毛大雪在公园缓缓漫步,冷不防和玛仿雅撞了个满怀,两人一见钟情,似乎相互已等待了无数岁月.他们毫不掩饰相互眷恋之情,热烈相爱了3年,就在他们订婚之后,马格拉佩里泽给巴恰纳写了一封匿名信,卑鄙无耻地对玛依雅进行诽谤污蔑,当玛依雅看到此信后,愤然离开巴恰纳而去,从此两人再也没有相见.但是,当巴恰纳住院以后,玛依雅每天到医院打听他的病情,并嘱咐护士,巴恰纳出院时将一封信交给他.信中她向他倾诉了自己不幸的经历和对巴恰纳纯真的爱.巴恰纳终于悟出了一条"永恒的规律",这就是:"人的灵魂比他的肉体重一百倍,它重到一个人难以承受,因此,人活着,我们就要尽力互相帮助,尽力使彼此的灵魂不朽:由您及我,由我及彼,由彼及远,以至无穷,为了让人的死亡不致使我们在生活中陷于孤独."人若不去实现这条永恒的规律,就是虽生犹死.小说以巴恰纳去茫茫的人海中寻找玛依雅结束.
作品鉴赏《永恒的规律》波赞颂为杰出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顿巴泽成功地塑造了巴恰纳这样一个正面人物.他正直善良、嫉恶如仇、无私无畏、勇于斗争.与传统的理想人物相比较,他同样坚信共产主义,充满政治热情.巴恰纳与病友约拉姆神父辩论时,他说:"你们施行的是一种无所不能,包罗万象商又毋须负任何责任的公式:'这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没有上帝的旨意!'..可是我们必须遵循一种复杂而又非常具体的公式:'这是非法的!''这是合法的!'因此,我们必须斗争,斗争,而不是祈祷,以根除违法行为,树立法制观念.对一个犯了罪的人,你们把他交给上帝审判,而我们则把他解交法庭审判!你们的日子很轻松,约拉姆神父!"顿巴泽还赋于巴恰纳道德激情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小说的第七章有这样一段描写:"老鼠吃足了砒霜,一只小老鼠四条腿一蹬,朝天躺倒在地上了.过了一会儿,第二只小老鼠也倒下了.大老鼠发觉到情况不妙后才恍然大摇摇晃晃地走到两只小老鼠的身旁,跪倒在它们面前..两只大老鼠仰起头来,巴恰纳看到它们乌溜溜的眼睛里饱含着痛楚、惊恐和绝望,心里不由得一阵凄惨,发冷.他叫了一声,便一下倒在枕头上了."就是这位蚁蝼之命尚加怜惜的巴恰纳,在他15岁那年处决逃兵马奴恰尔之际,大声说:"你死到临头了,马奴恰尔!"他扣动了扳机,10个手指死攥着银光闪闪的枪把不放,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巴恰纳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献身革命事业的精神.这些与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经历过尖锐的道德考验息息相关.当马格拉佩里泽威胁利诱,要巴恰纳撤消那篇揭露他丑行的小品文时,巴恰纳断然拒绝,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就是上帝老子亲自来也办不到!"当然巴恰纳的内心生活有时也非常复杂紧张,甚至出现精神危机,但始终保持着心地纯洁,经受种种磨难,进入心灵和谐的境地.他生活历程坎坷曲拆,但在任何困苦的情况下,都能从坚定的政治信念中得到坚持斗争的力量.入党前区委找他谈话,问及父母遭镇压后又被平反恢复名誉,他的感受如何时,巴恰纳说:"找知道,历史悖逆层出,人们难免要犯错误,随后他们会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有些人直到他们离开人世,还坚持他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那些使我蒙受了苦痛的人,他们要负完全的责任,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存在了..我没有权利去进行报复.相
反,我必须和他们站到一起,至少是为了不再重犯这类错误.何况,我是相信他们的事业的,我把它看作自己的事业."在革命事业面前,他抛弃了个人的恩思怨怨.评论界认为巴恰纳是近年来苏联文学中精神境界高尚、道德情操完美的文学典型之一.《永恒的规律》成功之处,还在于把道德题材写好了.苏联评沦界一致认为顿巴泽是一位擅长写伦理道德题材的作家.他在刻画人物时,不满足于揭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含意,而是力图探讨精神生活中永恒的道德问题,苏联七十年代不少道德题材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批判倾向,批判的矛头常常对准日常生活中违背社会主义原则(包括消费主义心理、个人主义、虚无主义、言行不一),轻视让会主义民主原则,不尊重人民,不尊重历史,对文化传统不负责任,以及抖技革命中的消极现象.而顿巴泽在《永恒的规律》中又把道德题材提高一步,在历史进程的背景之下,得出了人的价值在于只有永无休止地帮助他人,人的灵魂才能不朽的结论.顿巴泽的这个观点,贯穿全书,成为一条主线.他将主人公巴恰纳描写成崇高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体现者,甚至成了当代的骑士.作者毫不隐晦地说,抛开骑士精神,便无法理解这个形象.这方面的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例如,少年巴恰纳送走恋人塔玛拉回到酒店后,为了要民警岑捷拉泽承认污蔑了清白的塔玛拉,巴恰纳拔起插在柜台上的刀子,当岑捷拉泽拔出手枪威胁着朝巴恰纳走去时,他一面喊道:"你是个小丑,小丑!你拿手枪吓唬我,呸!"一面便迎上前去.又如他青年时代的朋友,大学的同窗楚拉泽被控有敲诈勒索受贿罪,在讨论如何处理楚拉泽的会议上,巴恰纳强压着自己的激动心情说:"对于事先防止行贿,或者抓获罪犯,您认为哪一种好呢?"审理案件的内务部工作人员责问巴恰纳:"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要疵护一个贪污的职工?""我不维护他,谁来维护他呢?即使楚拉泽有罪,您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尽管巴恰纳坚信,内务部应在事先揭露可能发生的罪行,予以挽救,而不应诱骗,但他最终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一个有高度正义感,又敢说敢为的无私无畏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永恒的规律》第三个成功之处,还在于顿巴泽在继承苏联文学传统表现手法的同时,吸收了各种新的表现手法,甚至类似现代派的手法.顿巴泽充分利用思维超时空性的特点,广泛采用主人公的回忆、联想、幻觉、想象等形式,将主人公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贯穿起来,并以此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显示他们的精神状态.《永恒的规律》全书共20章,以前4章为例,写了抢救时巴恰纳的幻觉,巴恰纳回忆母亲离去时的情景,巴恰纳在病房中逐步恢复知觉时的恍惚境况,以及他对少年时代的回忆.总之,这部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特点还有许多,不同的读者必定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
(陈智仁)
维・符・李帕托夫伊戈尔・萨沃维奇(1978)
作者简介维利・符拉基米罗维奇・李帕托夫.见《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
内容概要一个夏日的中午,乌云散尽,天空变蓝,在通向复活山的小公园里罗姆斯克木材流放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刚满30岁的伊戈尔・萨沃维奇・戈利佐夫懒洋洋地坐在幽静地方的长椅上.他正处于矛盾的心境中.现在他是应该公司总工程师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瓦连季诺夫的邀请,到他家去作客.但他对这种邀请的目的猜不透,他也说不清自己是高兴去,还是怕去.原来瓦连季诺夫是伊戈尔的生身之父.七年前,当他的母亲,医学院的外科教研室主任、医学教授叶莲娜・普拉东诺芙娜,为了把伊戈尔从偏僻的林区调到大城市的公司里来,利用了父子之情,向儿子说明了真清,但要求儿子不让生父知道.同时,又向第一个丈夫瓦连京诺夫承认她在怀孕后改嫁,当时没有告诉真相,现在父子相聚,请他不要相认,只是在暗中培养、帮助儿子、使他成为自己的助手、接班人.就这样,父子相处多年,互相以为对方不知道实情.瓦连季诺夫的高祖是十二月党人.叶莲娜离开他以后,他仍忠于自己的爱情,终身不娶,和专母亲共同生活.起初老母亲唯恐瓦连季诺夫家族没人传宗接代,经常催促儿子再婚.直到得知伊戈尔是自己的孙子以后,才放下心,她看出孙子的仪表言谈完全具备瓦连季诺夫家族的特征,极为自豪.伊格尔也从瓦连季诺夫家族的肖像和照片中认出自己的血统渊源,从父亲和祖母对他的爱抚中感到骨肉之情,但是双方坚守诺言,只得装出一副客气礼貌的样子.伊戈尔不久前不得不去找大夫诊治,大夫的结论是他患了"内源性优郁症".这种病已经折磨伊戈尔两年了.据他自己的陈述:每天早晨妻子要化整整十分钟才能把他叫醒.醒后第一个感觉是"又要活下去了?"梳洗穿衣都在朦胧状态中进行.只有用凉水冲洗的几分钟里才觉得自己是健康的.之后"胸口就有一团恐惧、一块疼痛逐渐加剧起来,这块疼痛是纯粹肉体上的.有似痉挛的东西在胸腔里滚过去,到了心脏仿佛停住了,心里就剧烈地痛起来.."而到了办公室以后,"表面上很平静,当着人的面竭力装出笑容."但是,"只要有什么事,发生的和没发生的,都引起恐惧.秘书向我报告最重要的事件,可怕!在工作的位置上坐下,拿起手边的第一张纸来,可怕!拿起电话筒,可怕!检查分析,什么也没发现,尽管我不断地、肯定徒劳无益地折腾自己,而这本身也引起了恐惧...胸口的疼痛,几乎使人要哼哼起来."30岁的伊戈尔,体格健美,风度非凡,为什么会患上这样严重的毛病呢?这使他的妻子、善良、贤慧的斯薇特芝娜束手无策,更使他的生父优郁万分.瓦连京诺夫有一次甚至当面说出他的感觉:伊戈尔"熄灭了."他不到一年就到60岁,该退休了,而接班人却无法胜任.
就在这种情况下,妻子要为伊戈尔庆祝30岁生日.她穿上了天鹅绒新衣裙,送给寿星一只高级日本手表,并且请求他,在这个喜庆日子里务必到她父、母亲那里去一趟.伊戈尔只好答应了.斯薇特芝娜的父亲现在是罗姆斯克市执委会副主席,正因为如此,伊戈尔总是回避与岳父母见面,一年前干脆彬彬有礼地断绝了与他们的交往.卡尔采夫夫妇疼爱独生女儿,想借这次戈尔30寿辰之际恢复正常交往.岳父母热情地接待了伊戈尔夫妇,岳父还把自己最珍贵的战利品――一支曾经属于第三帝国统治集团成员的猎枪作为生日礼品送给女婿.但伊戈尔拒绝了,他觉得自己不配接受这么珍贵的,以鲜
血换来的礼物.为了掩盖由此产生的感情波涛,他故意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要求痛快地喝一通,家庭气氛显得和谐、自然.但酒过三杯伊戈尔醉了,妻子送他回家.当地把"日古利"车开进私人车库时,胡同里几个流氓玩着吉他向伊戈尔挑衅引起斗殴.伊戈尔酒后兴奋,在拳头中发泄了内心苦恼,结果一个人打败三个人,还打伤了一个.次日伊戈尔按原定计划出差,乘坐总工程师专用的快艇"莲娜"号,这个名字使伊戈尔领悟到瓦连京诺夫对母亲的深情.但他醉酒加上斗殴留下的伤,感到浑身疼痛,思想上一直担心着被打倒的那个人的伤势.不久,州委第一书记列瓦洛大和塔加尔木材流放管理局的局长普隆恰托夫也来到快艇上.今天要研究由总工程师瓦连京诺夫根据已故老船长瓦洛夫生前亲手绘制的科罗――尤尔河的航行图志制定的超载量流放木材的计划.而这一河段恰恰是五年前伊戈尔担任流送段长的地区,他根据实地考察,根据当地居民意见以及当地孩子们选择游泳地区的材料,确定这段河下有地下潜流不宜通木排.这样就制止了实现瓦连京诺夫新计划可能遇到的危险.与会者都非常敬佩伊戈尔,他的生父更以他自豪.到达维赛宁木材流放段,年轻的段长奥尔洛夫完全模仿五年前伊戈尔在这里当段长时的穿着和姿态,前来迎接他们.故地重游唤起伊戈尔的无限美好的回忆,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在云杉林中的漫步和躺在温暖的土地上,深深地吸足新鲜的空气,倾听小鸟的啁啾,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复活了.他真想活蹦乱跳,大声欢笑.但就在这时,公司打来长途电话,命令伊戈尔立即返回.因为被他打倒在地的那个挑衅者头部摔在沥青地上受伤已住院,胡同里看热闹的人都证明是伊戈尔先动手,从这件事还引出了另一件事――违法建筑私人车库事件.原来伊戈尔的妻子买了一辆"日古利"汽车,需要有个车库,她上了骗子的当,向区执委会申请一块空地(是准备建筑儿童游戏场的),为了不牵联父亲、汽车的户主用的是伊戈尔的名义,也由他签名打了报告.区执委会主席马里雅尔柯则为了讨好卡尔采夫就批准了.而骗子们利用批文造了几个车库,高价卖给斯薇特芝娜一个.伊戈尔对这些细节,甚至车库地址都不清楚.生日夜里酒醉回来,正是骗子头目安排好的挑衅,就这样伊戈尔一步步陷入深渊.事发后少先胡同居民联名写信给《真理报》.而州内务局副局长,伊戈尔的朋友西罗金上校还想威胁侦察员隐去车库之事.于是卡尔采夫,州内务局长波波夫少将、马里雅尔柯、西罗金全都陷了进去.在审讯过程中青年侦察员谢列兹涅夫掌握了全部真相,他既不放过任何一个骗子,又分析了伊戈尔的精神状态,使伊戈尔受到启发,决定彻底改变生活道路.同时生父和母亲也为了伊戈尔的事操心.他们甚至在一起认真地讨论了他们应负的责任,溺爱造成的恶果.最后父子之间的交谈,儿子怪父亲的庇护使他成了"一个没有生活能力的寄生虫",并宣布他将申请解除职务.这次谈话使瓦连京诺夫第三次发作心肌梗塞,并与世长辞了.卡尔采夫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并记入档案.
作品鉴赏小说主人公伊戈尔・萨沃维奇波认为是苏维埃时代的"多余人".他刚满30岁就轻而易举地担任了全苏最大规模的木材流放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不久还将取代他的生父登上总工程师的宝座.伊戈尔有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慧.母亲和养父是医学院著名教授、院长.岳父是州执委会第一副主席.然而正当他处于黄金时代,不费吹灰之力而坐享当代文明的最高成果时,他却患了"内源性忧郁症".在这个英俊健壮的躯体上处处透露出暗淡的色彩.他的妻子说:"我觉得你是沉浸在梦中,正在失去你的个性,仿佛你无
名也无姓.你是在梦中行走,在梦中说话,在梦中思考,既不是活人,也不是死人."
"内源性忧郁症"的生理反应更加折磨着伊戈尔.他对一切都厌烦了,对一切都感到恐惧.看到这个心灰意懒的30岁"老人"时,谁都会联想到"多余人".确实,作者也有意强调伊戈尔的贵族血统――十二月党人的末代子孙.从素质上看,伊戈尔的天赋、教养出众,言谈不凡,颇具机智,不乏幽默感.青少年时代还多次为独立自主的理想斗争过,但自幼养成的寄生性和惰性终究使他的理想破灭,为环境所征服.成年后的伊戈尔可以说是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性格在苏维埃条件下的大综合.他象毕巧林那样对女性具有极大的魅力.婚前已习惯了现代化城市文明中青年男女间的"开放型"交往.不同于他的前辈"多余人",伊戈尔勉强结了婚,但从来没有建立起家庭观念,既不过问家务,也不要孩子.在社交方面,他只与上流社会的人物往来,他们都是全州有名的局长、厂长、处长.这些见多识广,周游过许多国家的人物聚会在最豪华的旅馆,穿着豪华地围坐在豪华的酒席间,但却对一切感到乏味.常常为取乐而来,结果更为惆怅,苦恼.完全是十九世纪贵族沙龙的再现.身患"内源性忧郁症"的伊戈尔更接近奥勃洛摩夫.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是恐惧感.恐惧生活,恐惧为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操劳和活动.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居然又复活了"多余人"?作者正是苦苦探索这一原因.作品中指出伊戈尔的母亲对他的"盲目的爱":伊戈尔从小就过着"小皇帝"的生活.5岁开始就养成任性倔强的性格.家庭生活富裕:五间一套住房,别墅、保姆.16岁就有了自己的汽车.但是这个"安乐窝"并不等于"奥勃洛摩夫卡"(农奴制的缩影).更何况青少年时代的伊戈尔在关键时刻并没有随母亲摆布.他没有投考父母亲就任的医学院,而报考林业技术学院.毕业时,他又不接受母亲为他疏通的攻读高等数学副博士的道路,而自愿到偏僻的木材流放段去工作,过了两年极有意义的独立自主的生活.后来母亲又利用父子之情,把他调到生父身边,担任技术处长.但那时他仍朝气蓬勃.转折从岳父调任州领导开始.公司经理为了讨好卡尔采夫,把他的女婿平步青云地提到副总工程师的宝座上,而实际上却由瓦连京诺夫代他解决一切难题.作品通过"车库事件"使主题深化.对这一事件的调查向读者揭示了从州最高领导阶层到市里的流氓小集团的内幕.尽管在这次事件中伊戈尔和他的妻子并没有罪.他的岳父也根本不知道.然而岳父的地位在客观上为伊戈尔夫妇提供了"合法的"特权,并招来了非法的勒索.这场"倒霉的车库事件"把一个州的"几乎所有的党、苏维埃和经济领导人的命运"都搞颠倒了,人们仿佛随着一架看不见的大机器机械地运转着,这样伊戈尔的个人悲剧也就成了社会悲剧.
(倪蕊琴)
维・谢・罗佐夫聋人之家(1978)
作者简介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1913),俄罗斯剧作家.
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出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爱好戏剧.1934―1938年在莫斯科革命剧院附属戏剧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了该剧院的专业演员.1941年应征入伍,同年身负重伤,伤愈重登舞台.战后应邀到中央铁路运输剧院任导演.因艺术思想与剧院领导不断发生摩擦,1949年被解雇.罗佐夫在逆境中发奋创作,在短时间内写成第一个剧本《她的朋友》(1949).后来上了高尔基文学院,1952年毕业.生活的磨难不仅激发了罗佐夫强烈的创作愿望,而且也决定了他尖锐地揭露社会生活矛盾的创作思想.罗佐夫的创作立场是着眼和同情社会下层人民的命运.他全力描写触目的社会现象――心术不正理应落魄的人居然能飞黄腾达;为人厚道的人反倒命途多舛.剧本的主人公大多是年轻人.反映当代青年精神世界.通过揭露时弊,呼唤道德回归.剧本富有教育意义,但不流于说教.五十年代后,苏联戏剧界自然形成了一个流派,为首的便是阿尔布卓夫和罗佐夫.剧作题材偏重于伦理道德.艺术手法上十分注重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角色台词生活化,富于潜流.主要剧作:《生活的一页》(1953)、《祝你成功!》(1954)、《永生的人们》(1956,同年搬上银幕,改名为《雁南飞》)、《寻求欢乐》(1957)、《力量悬殊的战斗》(1960)、《途中》(1962)、《晚餐之前》(1962)、《婚礼之日》(1964)、《游艺员》(1966)、《传统的集会》(1967)、《从傍晚到晌午》(1970),《处境》(1973)、《四滴水》(1974)、《"聋人"之家》(1978)等.罗佐夫根据冈察洛夫的小说《平凡的故事》改编的剧本获1967年苏联国家奖.
内容概要高级外交官苏达科夫一家生活比裕,住房宽敞,室内陈设讲究.书房高雅别致,摆设十分阔气,简直象个博物馆.苏达科夫的儿子普罗夫告诉女友卓娅说:"这些东西都是我父亲从国外带回来的,是人家送给他的礼物."普罗夫是九年级的学生.他想上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可他父亲要他上国际关系学院,认为上这所学校很光彩.
普罗夫的姐姐伊斯克拉在报社工作,因做了人工流产,身体欠安,在家休息,同时处理报社积压的信件.信件很多,一天就有五、六百封,都是向报社投诉,反映不公社会现象,要求申张正义的信件.苏达科夫的夫人娜塔莉娅贤慧能干,过去是红军战士、护士,与丈夫在部队里相识,现在是这个家的总管.她一会儿给女儿喝维生素,一会儿为女婿叶戈尔准备晚饭,一会儿收拾房子,以便让丈夫接待外宾来家拜访.有一次一位意大利外宾采访时间苏达科夫:"你们国家是否根本没有穷人?"苏达科夫回答说:"没有,我们没有穷人."当外宾说到在这个国家里劳动很受尊重,人人都热爱劳动时,苏达科夫说:"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更高,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末了苏达科天赠送外宾一只茶炊,以表他不是个一毛不拨的人.普罗夫认为父亲这种做法有些阿谀奉承的味道.苏达科夫听说自己的同事哈巴尔金的儿子自杀了,老哈巴尔金可能跟着要倒霉,他和女婿料定人事将要变动,便积极地计划着活动活动.叶戈尔见机吐露了自己的心迹.苏达科夫听说自己的上级卡拉梅斯洛大要调叶戈尔去接替哈巴尔金的工作时,他说:"啊哟..我没有你可简直不行啊."但他想到女婿前程似锦,要是他提升了,还可带伊斯克拉到法国去一趟,转而支持他,并为他感到骄傲.伊斯克拉根本不想
去法国,全力扑在处理信件上.她请求父亲为一位会计说说情,保住住房证.结果对方要苏达科夫安排一个亲友的工作作为代价.苏达科夫感愤地说:"我真受不了,腻味透了.这种条件反射是怎么形成的?你给我木料,我给你钉子;你给我一个合股建房名额,我帮你提前买到'日古利'小轿车,嗨,不仅办大事这样,随便办点小事也这样,简直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苏达科夫问叶戈尔是否在外搞上女人了,叶戈尔矢口否认.他对苏达科夫一家表示感激涕零的话语使苏达科夫相信,即使叶戈尔顶替卡拉梅斯洛夫的职务,比自己的职务更高,也不会忘记这个家的.苏达科夫的老同学前来求见,叶戈尔劝阻说:"一个人只有绝对不顾虚礼俗套,才能出人头地."苏达科夫多少还有一丁点儿良心,接见了者同学.原来他老同学的儿子爱上了波兰姑娘,鉴定里说他想逃往保加利亚,因此学校决定不准他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苏达科夫听罢答应帮忙,并说:"那种只求自己保险系数的家伙简直是狗养的!为了表现自己积极,把事情全搞糟了.哼,卑鄙,畜牲!我给阿帕利欣打个电话,他会帮助解决的;正好他要求我让他出国去呢."结果事情未成.普罗夫和伊斯克拉请求父亲再想想办法.苏达科大无奈地说:"你们全都以为我手里有根魔杖似的."这时叶戈尔巧妙地接着说:"这玩意儿流动性很大,你永远也不知道它目前在谁手里,是谁在指挥它."人工流产使伊斯克拉的身心都受了创伤.现在她已恍然大悟,一看到叶戈尔就感到痛苦.母亲能理解吧,可父亲却责怪她平庸.叶戈尔背着伊斯克拉与苏达科夫上司的女儿阿丽阿德娜作爱."过去惊心动魄的苦难经历","这个家庭的俘虏、"与伊斯克拉结婚是为了感谢她的夹肉面包","要向前发展,充分发挥才能,就必须有自由"等等这些花言巧语,使阿丽阿德娜陷入想入非非.他亲自上门找伊斯克拉摊牌.伊斯克拉认真地对她说:"他会把您蹂躏个够,再在您身上把脚擦得干干净净,然后从您身上迈过去.."并劝她别让叶戈尔接近她父亲上级的女儿,不然叶戈尔会把她替换下来.她俩对叶戈尔来说,只不过是一座渡他过了河的桥罢了.叶戈尔这次正是利用阿丽阿德娜的关系,得到晋升.普罗夫早已看出叶戈尔心术不正,很同情姐姐,祈求上帝让叶戈尔死.可在苏达科夫眼里,叶戈尔是个年轻,前程远大,学识渊博,有政治头脑,懂得三种外语的杰出人才.苏达科夫反对儿子与售货员的女儿卓娅恋爱.儿子气愤他说:"你发展到这种地步可真有意思的.""..一个人的灵魂会被满身的肥肉给蒙住.有的人居然会变得象只畜牲,叫人不敢祝他健康、幸福."有一天卓娅女友的父亲病故,普罗夫跟卓娅前去看望,他心情很沉重,他很同情这一家.出来时抢了人家的皮包被抓进派出所.卓娅的母亲保他出来.普罗夫说:"我当时抢皮包跑了的时候,心里有一个坏念头,不,应该说是恶毒的念头.我之所以产生这种恶念头,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一些事情无能为力.我希望我的家清清白白."普罗夫的同学科利亚・哈巴尔金在自杀前一天曾对他说过:"动物大概比人更幸福,因为它们不会思索","说真的,最幸福的要数石头了,我希望变成一块石头,在世上存在千百万年,什么都看在眼里,可对什么事儿都无动于衷."苏达科夫一家的生活里,早已危机四伏,可他却自我感觉良好,总爱对外宾说:"我们的生活很美满.."当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他才顿悟.所以他最后一次接见外宾时说了"我们的生活很美满"之后,放声哭了起来.
作品鉴赏《"聋人"之家》描写了苏联当代高级外交官之家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剧作家旨在以小见大,用戏剧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心理,揭示当代权贵之家的内幕,反映苏联当代社会矛盾与冲突.外交官苏达科夫生活优裕,每天酒足饭饱,迎来送往外宾.内有美貌、贤慧的夫人娜塔莉娅;外有百依百顺、八面玲珑、神通广大的女婿叶戈尔.膝下儿女双全――儿子普罗夫是九年级学生,女儿伊斯克拉在报社工作.每每外宾来访,都受到他家的热情接待.儿子、女儿、夫人、女婿及府上的一切都给外宾留下美好的印象.他总爱对外宾说:"我们的生活很美满.."可就在这美满生活的表下,潜伏着种种危机.它使人颓废,萎靡不振.儿子普罗夫对父亲的养尊处优,姐夫的所作所为早已反感.但是,他只有十六岁,对当今社会、家庭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他失去信仰,产生了恶毒的念头.或是向上帝祈求,或是采取极端行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尽管普罗夫本质上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但他面临现实生活,感到十分迷惘,普罗夫的同学小哈巴尔金因无法摆脱心灵的痛苦而自杀.他曾说过:"动物大概比人更幸福,因为它们不会思索.""最幸福的要数石头了,我希望成为一块石头,在世上存在千百万年,什么都看在眼里,可对什么事儿都无动于衷".普罗夫与小哈巴尔金的言行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苏联当代知识和经验不足,思想和行为欠成熟的青少年,面临现实生活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它反映出来的不是一、二个人的道德危机,而是整个一代人的迷惘.苏达科夫的女儿伊斯克拉与丈夫同床异梦,成了丈夫的抛弃物.丈夫靠着她,利用了她父亲向上爬去.她表面沉默寡言,头脑却十分清醒.她向叶戈尔的新猎物阿丽阿德娜指出,她俩对叶戈尔来说只不过是一座渡他过了河的桥罢了.伊斯克拉身体被摧残,心灵被损伤,人格被侮辱.可她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全力投入处理投诉的信件.这说明她是个心地善良,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女人.作者通过她的遭遇,表明了苏联当代社会中为人厚道、善良,品德高尚者前途坎坷、命运多舛.苏达科夫的女婿叶戈尔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使得苏达科夫相信他是个杰出的人才,工作上不可缺少的助手.实际上,他是个精于权术,灵魂肮脏的野心家.他把苏达科夫的女儿当作人梯,一旦爬到比苏达科夫更高的职位,便与他们一家反目.他为了解除束缚,要妻子去流产;为了晋升,勾搭苏达科夫上司的女儿,让她为自己铺设道路.他追求的是出入头地.为了出人头地,他可以不择手段.无行者的飞黄腾达,步步高升,意味着崇尚正义者的痛苦和屈辱,掌权者的昏聩无能.苏达科夫这个昔日的战士,今日的外交官,是个昏庸的官僚.平日沉醉于安逸的生活和小人的奉承拍马之中.他对身边发生的种种问题和矛盾闭目塞听,犹如聋子,犹如瞎子;在野心家、骗子手、两面派设计的迷宫中,他辨不清是非.高官厚禄已使他丧失了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基本品质,使他不知不觉地卷入权力交换之中.他不知道这种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还多少有一丁点儿良心嘛!"作者十分强调戏剧的社会意义.剧本是有尖锐的公民性.他集中力量记录下触目的社会现象――高官的昏庸,品质高尚者前途坎坷,德行低下者反倒一帆风顺.召唤人们去深思这种社会问题.写作手法细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谈话语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自然引出戏剧冲突,给人以逼真感.角色台词生活化,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富有潜流.创作风格以其自然流畅、推心置腹的语气,温和的调子和追求准确地再现日常生活等等,与阿列克谢、阿尔布卓夫的美学观点相近.
(梁爱菊)
格・雅・巴克拉诺夫永远十九岁(1979)
作者简介见"一寸土"条.
内容概要一群活人站在刚刚挖好的堑壕沿上,而他坐在下面.铁锹嘎吱一声铲到了什么东西上.挖出来一枚红星勋章.勋章的铜扣在沙土中已经锈蚀得发绿了.下雨了.细雨飘洒在演员们在电影开拍前穿上的士兵服装的背上.三十多年前在这一带进行过战斗,那时候,现在站在这里的人中有很多还没有出生.而这些年来他就一直这样坐在战壕里,任凭深深渗入土中的春水秋雨浸泡,任凭天空中云朵飘浮.早晨,太阳从那个时候还不曾有的城市上升起,它象往常一样地升起来,温暖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1943年秋天,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十九岁的中尉特列季亚科夫离开了军校,横越全国,追赶到他应该去报到的部队的驻地.他被分派到炮兵连任指挥排排长.全排所有的人,都在小屋外面挖避弹掩体.他们全是些年轻力壮、血气方刚、在战争期间长大成人的小伙子,许多人身上都有几次受伤后留下的疤痕,战斗在这个地殷上稀稀拉拉地持续了几天,德军和苏军战壕之间那片没收割的麦田越来越多的麦子被炸飞了,到处是黑色的弹坑.在炮火准备开始前半个小时,特列季亚科夫跳进自己的掩体.太阳怎么老是不出来呢,真静啊,静得叫人害怕.上前线的头几个月他为自己有这些念头感到害臊,还以为只有他一个人这样想呢.原来,在这种时刻大家部一样,在这几分钟里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心事,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啊.突然,在他们头上传来了咝咝的响声.敌人开始轰炸炮兵阵地,面前的一切都掩没在硝烟之中.特列季亚科夫传达了射击命令,迫击炮连背后的树丛里腾起了硝烟.答地里的德国人突然丢下迫击炮,四处逃散.有的跑着跑着就倒下了,东倒一个,西歪一个.战斗在遮天蔽日的尘土和硝烟中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被迟滞在反坦克壕前的坦克已经越过壕沟.战地留下倒在那里的步兵,他们身上被太阳晒褪了色的军装在干枯的草丛中与这发红的土地融在了一起.电话机里传来营长的声音:"坦克,坦克..你看见多少辆坦克?""看到五辆..我马上.."他想说"再数一下",但没等他说完就被掀倒了,粘滞的唾沫从嘴里流出来,他用衣袖抹掉.他想:"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很奇怪:一点儿也不害伯了.他看到了战场,看到了炮弹正在炸开,看到了正在跑着和正在倒下去的人,看到四周倒下的战友那恐惧和痛楚的脸,看到血从大衣袖口里滴出来.担架抬,汽车运,颠簸折腾,他感到生命正在渐渐地离开他的躯体.他被脱光衣服抬到还保留着体温的手术台上.有件东西在身体上钝钝地一划,盆子里味啦响了一声.好象又划了一下,盆子里又咔啦咔啦响了几下.几天之后,他躺在轻轻摇晃、暖烘烘的卫生列车里.由于矢血过多,十分虚弱,他感到这一切部是很久恨久以前的事,好象隔了一辈子.这里已是乌拉尔的早冬天气.这里原来是一所学校,现在是野战医院.病房里躺着几个不能走动的病人.特列季亚科夫正在给罗依兹曼刮脸.他们两人台起来只有三只好手和两只能看得见的眼睛.他想弯腰,但是腰上的伤口使他弯不下来.想蹲下,腿上的伤口又使他蹲不下去.有个叫萨沙的姑娘,经常来医院帮助护理伤员.几天之后,特列季耶科夫和萨沙坐在走廊的窗台上,听萨沙讲述两个月前牺牲的一个也叫沃名佳,并和他同龄的人的故事.在一月底一个白天,不知为什么他一直坐立不安,一种不幸的预感在折磨着他.当学生们又来到医院时,他立刻发现萨沙没和他们一起来."她母亲住院了,所以.."一个小伙子说.
特列季亚科夫自己也了明白为什么人家偏偏要对他讲这番话.吃过晚饭,他终于下了决心.他求基捷涅夫帮忙:"大尉,今天把你那件大衣借我用用.""噢嗬!"基捷涅夫眉飞色舞他说,"好嘛,要去打野食啊."大家齐心协力把他收拾停当,他现在才发现,自己只有一只手,什么事也干不了.冻硬的雪在靴底下吱吱响首,在零下十五度的天气里,只要吸气稍微深一些,鼻孔就感到刺痛.萨沙一直没有回来,他一个人站在台阶前,快冻僵了.恍惚中他见到一个人影."萨沙!"他叫了一声.她转过身,哆嗦了一下,朝后退了几步,哭了起来.他用后背给她挡住风,自己却被冻得说不出话来."你大衣里还有什么吗?"萨沙问."有.""什么?""一颗心."几后天,萨沙请他到自己家里,用上豆款待他.他问:"你当时见了我怎么吓成那个样呢?""你没看到你的样子有多可怕.浑身是雪,象只浪一样.我甚至觉得你的眼睛都闪着绿光."这天晚上,他走在绵厚的雪云密布的天空下,边走边想.他想到萨沙,想到战争,想到备条战线上已经流了三年的血,而世间的一切竟巧妙地溶合在这血中.对重伤员来说,夜里的时间最难熬,对伤快养好了的人来说,最难打发的却是傍晚.在这种时刻,被战争隔离开的所有亲朋好友,不论是已死的还是活着的,会统统来到你的身边.这天夜里,他梦见了父亲.他变得那么矮小,头刹得光光的.他甚至没有向他告别.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正好在少先队夏令营里.他相信,战争迟早会结束,他从前线回去,一定要证明他父亲根本就没有什么罪.他想到了萨沙和她患肺炎的母亲.邻居说她母亲是个德国女人,这只有什么关系?她父亲不就是为了打德国人牺牲在前线?他再也睡不着觉,溜出来与同房病友阿特拉科夫斯基大尉一起到走廊上抽烟.大尉告诉他,41年,他受伤被俘.在押送他们的路上,他从一个小山包看到了整个战俘队伍.他们中有多少人活到了今天呢.战俘营里,和他在一起的有个飞行员,也是这么个小家伙.他明知等待他的是死亡,却毫不犹豫地驾机冲向铁路桥,他被爆炸的气浪抛出去,却没有死.后来他死于传染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幻想着逃出俘虏营.不过,即使能逃出来,也要象阿特拉科夫斯基那样,反复证明自己没有变节,没有出卖任何人,他身上也会留下一个既看不见又洗不掉的污点.特列季亚科夫终于伤愈出院了.月台上弥漫着白云似的团团蒸气.他搂住萨沙,使劲地吻了吻她,跳上已经启动的列车.列车驶上了弯道,长长的车身弯成了弧形.萨沙不见了,消失了,在他的嘴唇上还留着她泪水的咸味.他回到了部队,排里也添了几个新人.1944年,异平寻常的早春来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排里又倒下了一批战士.特列季亚科埋葬好战友,心里不时想到萨沙,想到母亲,想到前面就要到敖德萨,到黑海了.妈妈来信提前祝贺了他的生日:4月28日他就满20岁了.这天夜里,他们攻进了车站.一发炮弹打断了他的胳膊.他坐上卫生马车,就这样背向着前线离去了.他的一排人、战争、统统留在了背后.再见吧,仿佛生命又完成了一个轮回.马在路上迈着稳健的步子,驭手抖动缰绳催促着它们.突然听到一阵冲锋枪的扫射声,他倒了下去.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躺在地上,他看到马顺着坡道飞奔而下,在天空的背景上,一个烟气腾腾、灰蒙蒙的东西开始往上升起.当卫生指导员勒住马,回过身来看时,在朝他们扫射和他倒下去的地方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团爆作的烟云从地面升起.高高的天空上,风儿推着一排排耀眼的白云悠然浮过.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军事题材作品.军事题材小说在苏联文学中占着一
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拥有一大批蜚声文坛的作家.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如果说,40年代的战争文学单凭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便能满足获得解放、沉浸在胜利欢乐中的大众感情自喷和时代需要的话,那么当代的战争文学作家倘若不能更深入把握历史意蕴和战争本质,不能更广泛地探悉时代意识和当代社会现实,不能更留意掌握现时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方式,想要写出高层次的战争文学作品是很困难.由于苏联的作家的不断探索和开拓,从样式上来说,苏联的战争文学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全景小说、战壕小说和纪实小说.五十年代,三位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巴克拉诺夫、邦达列夫和贝科夫为战壕小说的开拓作出了贡献.他们的代表作《一寸土》、《最后的炮轰》和《第三颗信号弹》,尽管具有"非英雄化"倾向,对严酷的"战壕真实"的描写流露出自然主义的痕迹,但他们对苏联战争文学的创造性开拓,却是不可磨灭的.所谓战壕小说,是以简练的手法,通过短小精干的内容(多是中篇或短篇)、单一的情节、精简峋人物、严峻的环境和往往是悲剧性的结局,着意揭示一些普通士兵、游击队员等平凡小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他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来说明战争中人的价值和作用.这类作品,虽然没有全景小说那样大江东去的恢宏气势和史诗性规模,但在描写战争中的局部战斗和日常生活,刻划普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因素方面都游刃有余,富有光彩.这些作品的主人公虽然都无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但正是他们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巴克拉诺夫的《永远十九岁》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作品的构思始于16年前,当时正在拍摄依据他的中篇小说《一寸土》改编的电影.扮成战士的演员在掘壕堑,在挖开的战壕里作者发现了一具青年军官的遗骸,多年来他一直苦苦思索:"这个无名军官是谁?"作为一个幸存者和无名军官同的龄人,他决心试图以对主人公、19岁的中尉特列季亚科夫短暂而平凡的一生的追述,来再现战争中这一代人的命运和他们的内心世界.特列季亚科夫战前的命运是不幸的,父亲的无辜彼捕,给他和他的母亲及年幼的妹妹带来了厄运.但战争伊始、在年龄还不够征兵的情况下就主动报名上了前线.他并没有在战争中建树丰功伟绩,而只是象干千万万普通战士那样尽到了一个军人的职责.他三次负伤,两次重返前线,最后一次带着对胜利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于一瞬间埋人地下,无声地长眠在远离家乡的乌克兰大地上.作家通过对战争日常生活细节(战斗、负伤、住院、恋爱等等)和主人公在各种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及感受细致入微、朴实无华的真实描写、塑造了一个善良、正直、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年青中尉形象.在人生的旅途上,他似乎刚刚起步,便抵达了终点.但读完本书,读者会从心底深处喊出:他是永生的!
《永远十九岁》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马振衰译本.
(严永兴)

当前:第10/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