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1/34页


钦·艾特玛托夫一日长于百年(1980)
作者简介见"白轮船"条内容概要在哈萨克大草原的一个僻静的小会让站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在值班的铁道工叶吉盖的妻子半夜里匆匆跑来告诉他,他们的老向事、好朋友,这个会让站最早的工人卡赞加普去世的噩耗.这个夏末的夜晚很不平静.傍晚时分就有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追踪着小野鼠闯到铁路边上来.叶吉盖突然想到人死后灵魂转移的说法.传来噩耗时一辆通行无阻的军用列车刚刚开进萨雷——奥捷卡1号禁区,即直,接开到宇宙飞行器发射场去的.有好几趟列车驶进鲍基雷——布基内站会车、错车.等到有人来接替.叶吉盖跑回去为卡赞加普准备下葬事宜时,他第一次看到草原的那一边,宇宙火箭发射场上空有一条象冒火的龙卷风似的东西腾空而起,一枚火箭飞上了天空,原来这是一次载人飞船的应急发射.苏美共同进行的空间计划的一部分"均等号"空间站出了事故,现在在地球的另一端.在美国的内华达州,一艘美国的飞船也起飞了,它也是飞向"均等号"空间站,负有相同的任务.这两艘飞船部是根据来自科研航空母舰"公约号"的指令起飞的."公约号"是苏美"创造"空间计划联合指挥中心的基地."公约号"航空母舰的固定停泊点是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以南,一个距离海参岚与旧金山相等的范围里.此时此刻,联合指挥中心正密切注视两艘飞船进入"跳板"轨道."均等号"对于"公约号"联合指挥中心发出的信号没有作出反应."均等号"出了什么事,这关系着地球和人类的命运.为了搞清楚"均等号"上二名字航员的情况,设在"公约号"上的联合指挥中心决定派出两艘载人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成功了,但上去的两名字航员查遍了所有的隔舱、实验室,搜寻了所有的角落,没有发现"均等号"上的人.后来终于在值班日记里发现一封信.信是用英文、俄文同时写成的.他们叙述了如何收到神秘的无线电脉冲,由于好奇他们发出回答信息,结果信号立刻彼收到.他们发现了另一个可居住的空间,另一个智慧发源地的存在,它是林海星.互通信号后,他们决定接受邀请,去访问林海星了.不久,他们从林海星发回情报,详尽描绘了林海人的生理、智能和社会特征.显然,林海人是比地球人更文明的人类.他们长着天蓝色头发,身高约2米,科学技术水平很高.他们的社会没有国家机器,不知道武器,不知道战争是什么.他们的语言学家研究了在太空中截听到的英语和俄语词汇,加以分类,编成了地球语言词汇表,可以与地球人进行交往.他们满心希望能和地球人建立联系,为了显示非凡的理智的胜利,为了交流不同社会文明的经验,为了开辟宇宙各星球问人类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新纪元.值班日记最后写明,28小时后他们将返回地球.美苏两国最高权利机构对此情报惊慌失措.他们商定了一个"箍"号字宙计划,目的在于用常年运行于地球周围的火箭,防止外星人接近地球,也防止已经登上外星的地球人返回,以确保地球现有秩序的稳定.对发回来的信息则采取了绝对封锁的措施.与此同时,叶吉盖决定要为老友卡赞加普举行隆重的葬礼.他通知了死者子女和自己的子女组成送葬队,把卡赞加普葬在祖先安息的圣地——阿纳贝特.从会让站到那里单程就有30多公里.死者的宝贝儿子萨比特让在大城市工作,书读了不少,大学也毕业了,能说会道,但却不知道尊敬老人,把父亲的财产挤光了以后,就抛下他一人孤独地死去.他不愿为下葬的事耽搁时间,一个人双手空空地来,打算在附近随便什么地方挖个坑埋了父亲就回去.但他遭到众人反对.于是
一切按照叶吉盖的计划进行.深夜叶吉盖在埃吉里拜的协助下,为卡赞加普做了涂油礼和大祈祷,叶吉盖一边做,一边回忆着他们相识的过程:战后叶吉盖受了震伤,虽四肢齐全,头脑却不好使唤,头晕耳鸣.回到家,妻子哭诉他们的头生儿患风疹天折.家乡贫困得无以为生,他们外出找职业路上遇到了卡赞加普.后者把他们带到小会让站,从此大草原和驼奶治愈了他的震伤.而卡赞加普自己却是因为父亲被错划为富农,而不得不离乡背井来到这里.凌晨叶吉盖为他的白骆驼披上华丽的驼衣,这骆驼又是卡赞加普的母白骆养的崽,送给叶吉盖当安家基础的.这头骆驼是萨雷——奥捷卡大草原的名贵驼种阿克玛雅的后代.后来远近闻名,记者、科学家专门来采访、拍照,而卡赞加普不仅不后悔,还平静地认为这是天命,卡拉纳尔与叶吉盖有缘.送葬队伍终于出发了:叶吉盖骑着卡拉纳尔带头,接着是拖拉机,卡赞加普的尸体裹得严严实实躺在那里,他的儿子萨比特让陪着,还有女儿女婿.殿后的是掘土机,除司机外,坐着埃吉里拜.最令人惊奇的是黄狗若尔巴也跟上来了.骑着骆驼迈步向阿纳贝特行进的过程中叶吉盖千头万绪,浮想联翩.1951年底来了一家四口,夫妻俩都是教师带两个儿子.阿布塔利普41年夏应征入伍,不久被俘,后从战俘营逃到南斯拉夫游击队,转战异国,几子到过半个欧洲.战后结了婚,仍当教师,一次在地理课上他情不自禁他讲起了在游击队的事,被一个学生出卖了.上级认为当过俘虏的人不配教育青少年,他只好在另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到1948年苏南关系恶化,阿布塔利普又作为长期呆在南斯拉夫的可疑分子又被迫辞职了.来到会让站,卡赞加普和他的者伴给予真挚的帮助.叶吉盖也和他们家友好相处.阿布塔利昔还主动建议叶吉盖送二个女儿和他的二个儿子一起来学习.为了给孩子们留下一笔精神遗产,阿布塔利普收集民间传说、神话,还写回忆录——在南斯拉夫游击队时的战斗生活.这样又被人出卖,逮捕人狱.叶吉盖又同情、又尊敬他的妻子查莉芭,不知不党中深深地爱上了她.又是卡赞加普使他悬崖勒马,当他去寻找发情的骆驼时,悄悄地帮查莉芭和孩子们离开了会让站.离阿纳贝特墓地不远了.叶吉盖又想起了关于墓地的一段故事.相传柔然入侵占了萨雷——奥捷卡之后,把被俘的小伙子头发剃光,再把刚宰杀的骆驼颈部皮切成小块,趁热粘到光脑袋上,像个游泳帽似的.这叫戴希利.遭受酷刑后捆绑着扔在荒地几昼夜,要么死去,要么就永远丧失记忆,成为曼库特.一位乃曼族母亲,为了救儿子,结果被射死,她的白头巾变成了一只鸟儿,呼喊着"想一想,你是谁家的子弟?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父亲叫杜年拜!"而埋葬乃曼一阿纳的地方后来就叫做阿纳贝特——母亲安息之墓的意思.而她骑过的骆驼阿克玛雅留下了许多后代.一路上叶吉盖想的最多的还是阿布塔利普一家的命运.他特别痛心地回忆起1953年他们两家在一起度过的新年:松树、大雪人、唱歌、跳舞.但1月5日阿布塔利普就被捕,说他收集的关于吟唱歌手赖马雷在老年时爱上一个19岁姑娘的民间传说是"道德败坏、写南斯拉夫游击队是"反革命".3月初.当查莉芭到车站去拿通知阿布塔利普在狱中因心肌梗塞而去世的公函时,广播里播放着凄凉的哀乐,有人在哭泣"失去了亲爱的父亲!"终于送葬队伍到了阿纳贝特,但墓地已圈起了刺网,这里坡占为火箭发射场.叶吉盖找卫兵和队长说明情况,谁知这个队长正是诬陷了阿布塔利普的稽查员唐塞克巴耶夫的儿子,阿布塔利普一案在1956年揭发了贝利亚的罪行以后,已经彻底平反了,而现在新的问题又来了,墓地被占用、卡赞加普只能葬在半途的崖坡上.叶吉盖又将为保卫阿纳贝特而
奔走了.
作品鉴赏《一日长子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出现在苏联70—80年代的新型小说——"小型化史诗"的优秀作.这一类型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把大容量的历史内容框限在较小的篇幅中,情节淡化,叙述的主观性加强.艺术的时间、空间主要展现在肩负着历史重担的主人公的微观世界中.艾特玛托夫在小说中着眼于人类历史的时间联系.小说只描写了一昼夜发生的事,即从叶吉盖得知老友卡赞加普去世的消息,到为他安葬为止,地点是从他们工作的布基内会让站到圣地阿纳贝特这30多公里.就在这一天送葬过程中,叶吉盖骑在驼背上,面对茫茫大草原,心怀深沉的悲痛驰骋在回忆中.他回顾了自己在战后30年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在他生活的每个关键时刻死者对他的关怀支持;他思考着周围人们的坎坷命运,他的国家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他还想起了与大草原息息相的关于歌手赖马雷的爱情传说;特别是有关阿纳贝特圣地和曼库特的神话故事.而穿插在全过程的火箭发射的轰鸣、闪光以及占用圣地这一现实,又引出了苏美争霸、控制地球杜绝外星人影响的科幻线索.这样,在主人公的主观世界中出现了时间的多种层次:除了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层次以外,还有传说和神话的层次;而科幻线索中的外星人故事又展示了未来的时间层次.至于空间,自然也大大超出了30公里界限而无限地扩大了,甚至可以说突破了地球范围.艾特玛托夫漫步在时间的长河中,他深感人类只有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才能逐渐臻于完善,人一旦丧失历史记忆就会发生毁灭人性的灾祸.他自己曾说明创造曼库特形象的意图:"一个人失去民族和历史属性、失去个性的全部特征,他就变成了顺从的奴隶,驯服的机器人,人们用轻蔑的名字——曼库特——称呼这样的痴奴.但是仅仅引用这些历史材料还不够,我必须把这些材料提到更高的水平并赋予其哲理意义.正是由于对人的担忧,正是由于对妨碍人成为完美的、内心丰富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一切事物的反感,促使我创造了关于曼库特的传统."曼库特的传说是小说的结构中心,是阐释主题的基础.被希利箍住头脑的曼库特因为丧失历史记忆而射死自己的母亲.她的白头巾变成杜年拜鸟,因为它不断叫着杜年拜,提醒曼库特,他是杜年拜的儿子.而埋葬母亲的地方就叫阿纳贝特.这些传说都是卡赞加普讲述的,以后又由被政治风暴刮到这里来的阿布塔利普记载下来,他珍视这些精神遗产.他还记述了在南斯拉夫游击队里的经历,记住了政治迫使他忘记的事情,为此他屡遭不幸,造成终身悲剧.愚昧落后时代的曼库特为什么还要重提呢?因为出现了现代的曼库特,而且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这就是死者的儿子萨比特止之流.父亲竭尽全力供养他读书,结果知识学到不少,人性却丧失了.他以现代科技成就的名义、唾弃、蔑视一切历史的、民族的、人道的传统.期待着有朝一日"生物微波"能操纵人的一切言行,支配人的一切意识,甚至情欲.他不愿送父亲遗体到圣地去安葬,更不在乎火箭发射场占用阿纳贝特草原.而科幻线索中苏美双方正在紧张地准备按照"箍"宇宙计划发射火箭环绕地球运转,以阻止比人类更文明的林海人以及进入林海星的苏美宇航员来到地球.这个"箍"行动就是20世纪的希利,它要箍住"在宇宙中看来很象婴儿头颅"的地球,箍住地球人的头脑,不许他们接受林海人的"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观念.当火箭发射的光团和轰鸣震着大地和各种生物时,杜年拜鸟又向人们喊叫起来:"你是谁的子孙?你叫什么名字,记起你的名字吧!你的父亲是社年拜,杜年拜.."作家也向人们发出呼吁,谁忘记过
去,就不再面对未来,过去还间接地存在着",有必要让昨天和今天的对话.(倪蕊琴)
达·亚·格拉宁一幅画(1980)
作者简介达尼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格拉宁(1918—),苏联俄罗斯作家、原姓盖尔曼,出生于护林员家庭.194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学院电机系.参加过卫国战争,曾任坦克连连长.1942年加入共产党.战争结束后回到列宁格勒,在研究所任电力工程师.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反映科技人员的生活.五十——六十年代写有《探索者》(1954)、《迎向雷电》(1962)等长篇小说,描绘了科技领域内的保守与革新的冲突和斗争.塑造了富于创新和探索精神的青年科学家的形象,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七
○年代他的创作有了新的开拓,题材、体裁、风格更为丰富多样,中篇小说《总有人应该》(1970)、《异城情雨》(1973)、《同名者》(1975)揭露科技界一些人的道德蜕化、精神空虚.纪实小说《奇特的一生》(1974)赞美一位惜时如金,情操高尚的生物学家.《克拉芙吉娅·维洛尔》(1976)歌颂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英雄主义,获1978年国家奖.1977年与阿达莫维奇合写的《围困纪实》反映了列宁格勒人民在被周期间的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此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散文、国外游记等作品.长篇小说《一幅画》(1980)、《野牛》(1987)是格拉宁八十年代的优秀作品,后者是一部反映一位著名遗传学家坎坷命运的纪实小说.格拉宁以表现科技题材著称苏联文坛,着重刻画人物的道德面貌,通过道德方面的对立和冲突,来展现当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艺术形式不落窠臼,常常突破小说、散文、传记之间的界限,语言风格朴素、自然.
内容概要雷科夫市苏维埃执委会主席洛谢夫在莫斯科出差,在一次画展上看到题名为《河畔》的一幅风景画,深深被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第二天他再次去观赏,确认画中表现的就是雷科夫市内仅存的一座独具风格的古老建筑——流亡在外的莉莎·基斯雷的宅邸及其周围日穆尔津河湾的秀丽景色,他决心为雷科夫市得到这件艺术品.他拜访了该画的拥有者、已故著名画家阿斯塔霍夫的遗孀.他的诚恳态度和对画的高度评价感动了女主人,她终于无偿地将画赠送给雷科夫市.洛谢夫将画带回后,却没有引起同僚的重视,直到该市文物保护协会主席、中学教师罗金斯基和绘画教师图奇科娃要求看这幅画时,才把它从柜子中找了出来.图奇科娃观赏之后激动不已.洛谢夫随即提出,可将此画放在学校里,校舍的窗户正好面对日穆尔津河湾和基斯雷的房子,上绘画课时,学生可以对比现实美和艺术美·加深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图奇科娃欣然同意,不久,洛谢夫谐同军事委员和木材加工厂厂长来到学校,欣赏了《河畔》和基斯雷宅邸周围的景色.遗憾的是这一带已被规划为电子计算机厂的工地,画面上的基斯雷的古老建筑及其周围的秀丽景色将不复存在.只能在破土动工以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这幅杰作和日穆尔津河湾的优美景色.中学里陈列着一幅画的消息逐渐传开、参观的人日益增多,图奇科娃热心地为他们讲解,结果许多人要求保护文物和风景区,反对在该区建厂.图奇科娃便持有这种观点,与她完全一致的还有退休老红军波里瓦诺夫.波里瓦诺夫在二十——三十年代是雷科夫市的显赫人物,他以坚定的信念、革命的狂热、无畏的勇敢赢得了当时青年的尊敬.在那充满自信、无视任何规律,只讲阶级斗争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年代,波里瓦诺夫在反对宗教迷信和旧文化的斗争中过于激进,他不顾人们的请求,拆除教堂、焚毁精美的圣像.圣障、有文史价值的经文等等.后来,他为自己
的错误深感内疚.他曾穿街走巷、寻访老人,承认自己的罪过,央求他们交出抢救出来的文物,搜集后妥善保管.30年来他对文物孜孜以求,设想建立一座博物馆,使青年受到教育.他认为,他们一代人犯的错误是为后一代人创造幸福而付出的代价,后一代人没有权利指责他们.《河畔》这幅名画很久以前他就见到了,并对其作者和创作过程有相当了解.原来莉莎·基斯雷是阿斯塔霍夫的恋人.20年代和1936—1938年问,画家曾二度到过雷科夫.在1936—1938年间,画家应流亡在法国的莉莎的请求,为了满足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才创作了《河畔》.画家怀着对莉莎的热烈的爱情进行创作,笔意酣畅,终于画成了这幅杰作.可是波利瓦诺夫却觉得画面上缺乏新生活的气息,要求修改,如在墙上加上一条标语,再添上几辆新的汽车之类的东西,尤其反对此画与"流亡白俄"有任何关系.为此阿斯塔霍夫与波里瓦诺夫闹翻了.波里瓦诺夫便不让画家将此画送出国去展览.现在他认为当时的做法不合情理,但客观上却避免了这幅名作流失在外.他要求后一代人尊重历史,领导人应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和风景胜地,包括《河畔》、基斯雷的宅邸和日穆尔津河湾.洛谢夫在这之前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为日穆尔津河湾的景色去斗争,改变工地会遇到很多麻烦.如今他觉得不妨争取州委执委会主席乌瓦洛夫的支持.洛谢夫到州委陈述自己的意见,遭到乌瓦洛夫的拒绝.乌瓦洛夫还批评他是幻想家,指出雷科夫市首先需要资金,需要计算机厂,有了资金可以造出任何一种风景,不会比日穆尔津河湾逊色,改变计划将会受到处分.最后他告诉洛谢夫,他要调洛谢夫到州委任执委会第一副主席,作他的副手.这是洛谢夫期待已久的任命.到州里工作后他有可能为雷科夫市办更多的事,更有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州委首府洛谢夫遇到了图奇科娃.他俩因《河畔》这幅画常有接触,产生了感情.洛谢夫和她一起到州界以外的地方度周末和星期天,并谈到了乌瓦洛夫谈话的内容.图奇科娃责备洛谢夫以日穆尔律河湾换取了自己的前途,虽然是被迫的,但终究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她鼓励洛谢夫继续斗争.她的责难在洛谢夫的内心深处引起了新的波谰.洛谢夫回到市里后,发现他的副手已根据州执委会的授意,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准备在半夜里把基斯雪的宅邸炸掉,以保证工程进行.洛谢夫冒着违抗上级的风险、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了这项计划的执行.市文物保护协会中一些人风闻以后也出来干预.波里瓦诺夫更是义愤填膺,不顾重病在身,挣扎着要到日穆尔津河湾去保护基斯雷的宅邸,结果死在途中.他的死引起很大震动.在他的葬礼上、洛谢夫表示,对波刊瓦诺夫最好的纪念是将基斯雷宅邸作为市博物馆,明确表示他将与广大群众站在一起.这时候,莫斯科和其他一些城市都有人发来电报、电话,要求中止工程计划.正当洛谢夫要去州委汇报前夕,《真理报》发表了文章,批评某些领导人目光短浅,不注意保护名胜占迹,也点了乌瓦洛夫的名.这就大大减轻了州委对洛谢夫的压力.最后,部与州委决定改变电子计算机厂的厂址,基斯雷的宅邸及日穆尔津河湾的景色得到了保护.洛谢夫则因改变了领导的初衷,引起麻烦,不得不拒绝提升他的任命,辞去蕾科夫市苏维埃执委会主席职务,到别处去工作.
作品鉴赏《一幅画》是一部立意新颖,富于哲理的长篇小说、探讨了美和生活、美和道德、人和历史等重要现实问题.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美是人类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美,生活将黯淡失色.与美紧密联系着的是善,它们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具有高尚情操和心灵美好的人才
能感受和理解美,珍惜它的存在,而美将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更加完善和充实.功利主义只能使人失去美感,与美绝缘,导致精神贫乏,感情枯竭,人性扭曲和畸形变态.任何一种审美观念,对待美好事物的态度都将受到历史的检验,虽然囿于各个时代的不同条件,后人对前辈不必苛求,但部负有历史责任.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是从道德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美的.长篇小说以《河畔》这幅画为中心,从环绕这幅画的矛盾冲突,演变为维护一切美的斗争.《河畔》在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遭遇以及引起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基础,在这幅画的周围聚合着不同的人物形象,交相烘托,互为对比.天才画家阿斯塔霍夫,怀着美好的理想,不断求索,终于在现实中发现了美,并把自己的纯真感情倾注在画笔上,创造出高于现实的艺术美——《河畔》这幅名画.他的悲剧是他的杰作没有被同时代人理解和承认.他虽然一时遭受挫折,但在道义上他是胜利者,他没有屈服于压力,放弃对美的追求.波利瓦诺夫以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待阿斯塔霍夫的创作,几乎扼杀了《河畔》这幅传世之作,使它长期埋没,也伤害了画家美好的感情.波利瓦诺夫的功利主义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后来的转变是善的胜利,人性的回归.乌瓦洛夫是属于实干家一类的人物,他情明能干,善于管理,可以象机器一样操纵指挥.他对日穆尔津河湾景色的官僚主义态度反映了他性格的冷漠严酷、偏执狭隘以及思想上的僵化、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洛谢夫则不同,他感情丰富,热爱故土家园,对美有根强的感受力.他高度评价《河畔》,并为雷科夫市争取到了这幅画.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问题上虽育动摇,但在图奇科洼的美好感情的影响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历史责任感和道义的力量终于在他身上占了上风,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他在官场上是失败者.阿斯塔霍夫和波利瓦诺夫、乌瓦洛夫和洛谢夫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为追求美,保护美,保护人性的完美发展而进行的斗争.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当代生活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穿插交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达到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在30年代争取美的斗争还主要局限于对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理解和保护,那么,在七十年代它已发展为对自然的保护,提出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平衡的问题.现实与历史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还深入探讨了问题的历史渊源,把各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理放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上,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剖析,使事件的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相结合,为保护体现美的名胜古绩、艺术品而进行的斗争和因此而引起的道德冲突,突兀起伏,构成了一幅波谰壮阔的画卷.在小说中,作者以优美清新的笔调,描写了《河畔》这件艺术品和日穆尔津河湾的秀丽景色,景物的描绘一般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观赏景物时的情绪的刻画紧密相连,达到情景交融,富有抒情意味.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但又饱含深沉的感情.这些艺术手段成功的运用造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冯增义)
弗·费·田德里亚科夫六十支蜡烛(1980)
作者介绍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维奇·田德里亚科夫(1923—)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参加过卫国战争,受伤后复员,曾做过团的工作.50年代初期,田德里亚科夫就开始创作.不过,当时评论界认为他受了"无冲突论"的影响,然而,他并不气馁,继续大胆地去开掘生活的底蕴.1954年中篇小说《阴雨天》、《不称心的女婿》和1956年《死结》、《路上的坑洼》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几部真实揭露50年代苏联农村矛盾的特写体小说,由于它们对社会中的消极现象采取了尖锐的批判态度,很快使田德里亚科夫得到社会的肯定,视誉为最早揭开农村"秘密"的作家之一.1959年召开全苏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时,他已被公认为是一位"有胆量的艺术天才"了.到了70年代,田德里亚科夫一方面仍保持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一方面文加强了作品人物在道德上的内心反省,从而突出了道德主题.这不仅加强了小说的深度,而且也使作家的艺术才华驰骋于一个新的天地.他的《毕业典礼之夜》、《惩罚》、以及《六十支蜡烛》就是以道德和精神探索为特色的.作者强调了目前对青年教育的落后状态",认为学校不能只限于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注意发扬学生身上的人性美.田德里亚科夫在谈到自己选取令人震惊的素材时,说到了他的创作思想:"艺术家应该比事实更真实,他不应该仅仅反映生活中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而且应该对它们加以夸大并推向极端."然而,由于田德里亚科夫对社会问题所持的尖锐态度,他的作品在苏联评论界一直存在着评价上的分歧.
内容概要老教师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叶切文60岁了.为表彰他40年来的努力工作和杰出贡献,卡拉西诺城的父母宫、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给他嘉奖,并在水晶饭店为他祝寿.当晚,叶切文坐在灯下,怀着兴奋而满足的心情拆阅来自全国各地的贺信与贺电.这中间,就有他英勇牺牲的学生格里沙·布哈洛夫生前的战友海军中校佩什涅夫寄来的感谢信和格里沙生前曾佩戴过的短剑.但有一封印有著名疗养地索契风光的信,却使老教师如坠云雾之中,甚至感到阵阵恐惧.写信人自称"是个酒徒","一个没有事业、没有家庭的人,甚至连个小偷、罪犯都算不上",并强调他"之所以落到这种地步,都是由于您,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叶切文!"那人甚至扬言要杀掉叶切文,铲除他这个"多年来的社会传染病疫源地".信的落款是"您从前的学生".叶切文惊讶万分:自己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真心为学生着想,耗尽了毕生的心血,难道这样的老师还会招致学生的仇视乃致谋杀吗?!这是可笑的恶作剧呢,还是自己的一生中真有值得反省和检点的地方?叶切文开始回忆往事,对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进行总结.他出身穷苦,中学毕业后回到母这任教,至今已有40余年.每天,他都是"7点起床,不慌不忙地洗脸,仔细地修面",当他迈进学校大门,从举手敬礼的少先队员石膏像旁穿过前厅时,"存衣室前的挂钟总是差7分9点".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规定"每周交一篇作文".他的学生在考试中也总是"以知识广博而令人惊讶".列娜·肖洛霍娃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她有着"迷人的眉毛,生机勃然的体态",学习成绩优秀,是"全班最好的学生".她对任何课程都同样喜欢,同样感兴趣,对伊凡雷帝的评价也是那么冷静而客观:"伊凡雷帝反对世袭贵族的斗争具有进步性.."总之,她永远是个按照"老师的意志"行事的学生,无怪乎叶切文给她的评语是"天资异常聪明,品行无比端庄,待人热情诚恳".
而廖瓦·鲍恰罗夫就不怎么讨人喜欢了.这是个"天才出众,才能非凡,能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是"教师还在竭力启迪学生们理解,廖瓦已闲得难受了".由于他太爱"独立思考",有时甚至会提出"表面看来并无恶意"的问题难为老师,因此总不受老师喜爱,甚至差点被开除学籍.当然,叶切文也是他捉弄的对象.可是,不管廖瓦如何爱标新立异,谋杀老师的勾当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干的.难道这个未露面的凶手会是安东·叶尔金吗?这个叶切文若干年前的学生,比起廖瓦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学第一天,他便在老师坐的椅子上涂了一层柏油,使老师在学生面前出尽洋相,为阻止老师点名,他居然往老师的教学日志里撒一种刺激性的粉末,他往老师的提包里塞癞蛤蟆,甚至用砖头砸叶切文的脑袋..由此看来,叶尔金有可能作案.可是,叶切文的这个猜测恨快被证实是错误的:叶尔金现在已成了一名6级车工,有幸福的家庭美满的生活;当老师的寿辰时,他远道而来向老师祝贺,衷心地感谢老师把他这个当年无药可救的顽童培养教育成了今天的有用之人.那么,凶手会是谁呢?叶切文苦思冥想,甚至不放过自己最亲近的人.难道是塔季娅娜·伊凡诺夫娜·格劳——他45年前的情人吗?记忆将叶切文带回到遥远的过去.那时,他还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整天忍受的不是父亲酒后的摔盘砸碗,便是母亲歇斯底里的恶声怒骂.是塔尼娅的父亲、俄罗斯有名的百万富翁、格劳贝学校的创始人伊凡·谢苗诺维奇,格劳贝第一次慈爱地抚摸他的脑袋,给他买了毡靴、短皮袄和书籍,并送他进学校念书,使他成了一个育文化的人.格劳贝的独生女儿塔尼娅"尽管不十分姣美,但也绝不是个丑姑娘",她有一颗同她父亲一样的教育家和诗人的慷慨好施的心,在卡拉西诺城的众多小伙子中,她那双高傲的眼睛独独看上了"穿着粗布裤,长着大鼻头,笨手笨脚"的叶切文.可惜好景不长,正当青年人双双坠人情网时,伊凡.苏柯夫——格劳贝学校的新领导,"对资产阶级残渣余孽"恨之人骨的无产者,为了将叶切文培养成"无产阶级教师",要求他"别为了一双漂亮眼睛而把与自己血肉相连的革命出卖了",让他说服塔尼娅"站出来反对父亲".塔尼娅断然拒绝了叶切文的好意:"要是孩子连这样的父亲都不认了,..世界大概就要退化了."在革命和恋情之间,叶切文终于选择了前者,就如同"斯捷潘·拉辛对待公爵小姐一样",把塔尼娅"扔进了汹涌的波涛".大会上,他公开站出来批判格劳贝,同他"划清界线".而格劳贝,叶切文的思师,痛感自己"我曾教给他区别谎言和真理,但没有教会他,我曾教给他嫉恶和敬善,但也没有教会他",从而觉得"没有你们我也已经受到了惩罚,不会有比这再严厉的惩罚了".于是,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他含冤告别了人生.从此,塔尼娅也离开了格劳贝学校,离开了持不同信仰的情人,不知去向..45年过去了,叶切文早已悔悟,但一切为时已晚.是的,塔尼娅完全有理由恨他,也完全有权报复他,但他深知她的为人,因为她能够理解"即使我是凶手,也是由于无知,并非为了私利".除了塔尼娅,叶切文还有一个最心爱的人:他的小女儿薇拉.薇拉没象大姐一样听凭父亲的摆布,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也不同二姐般倔强,违背父亲的意志,走了条护士、医生、院长的成功之路.她"柔弱,娇嫩,棕黄色的头发,蔚蓝色的眼睛;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一点过分和不足之处",她聪明好学,性格活泼,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可就是这么个姑娘却在16岁时怀了孕!那个糟踏她的"无赖"甚至还是学校的体育教员!这真是奇耻大辱!叶切文觉得这个自己曾寄予厚望的小女儿,"爱和快乐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我再生的青
春,永远不死的化身"在倾刻间"毁灭"了.昔日的薇拉也一下子变得"十分丑陋,毫无感情".为了拯救女儿,他调离了那个教员,开除了薇拉的学籍,使薇拉在万般无奈之下去汽车队当了统计员,后又嫁给一个司机.生活的磨难、丈夫的拳脚使薇拉厌恶尘世,皈依宗教.而此举在叶切文看来简直又是道德堕落的表现,于是便千方百计争夺薇拉儿子廖尼卡的监护权,使外孙从酒鬼父亲和不可救药的母亲的毒害下"解救"出来.为此,薇拉乞求父亲:"你已经把我枪光了,别再抢我这最后一件东西了!"并威胁说,如有必要,她会以死相拼的,由此观之,薇拉和她那个醉鬼丈夫都有可能成为谋杀叶切文的凶手...正当叶切文神思恍惚,惶惶不可终日时,凶手竟意外地自己找上门来了!原来他是谢尔盖·克罗波佐夫,叶切文从前的学生.那时,他"学习成绩相当好,图画画得不错,班上的墙报总是由他设计、编排,经常被选为这个委员那个干事",总之,他是个跃普通的学生,照叶切文的话讲,对他"我从来没有产生过特别的好感,也没有多大反感."可有一件享彻底改变了克罗波佐夫的命运.他父亲曾被德国人抓走过,后又被放了出来,因此成了不被信任的人.小克罗波佐夫也受到牵连.叶切文受学校之托,也出于"好心",真诚地劝说小克罗波佐大同父亲划清界线.正因为育叶切文这个"威望很高、头脑聪明、大公无私的人来说眼我了",小克罗波佐夫才违心地高呼着"我批判",同父亲划清了界线.从此,他时时觉得自己卑鄙,受父母的蔑视,以至后来因牵涉到一起刑事案件而被判了刑.这恶梦似的遭遇在克罗波佐夫看来是"一条什么样的链条啊!是一条多么龌龊的项链!一环又引出另一环.."所以,他要报复,向昔日曾对他进行"精神强奸"的老师报复,他欲以杀人这一行径来震惊社会,引起人们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思考.可是最终,经过咖啡馆内的一席交锋和思想剖析后,克罗波佐夫意识到自己与叶切文在道德上其实是一对"难兄难弟",便放弃了杀人计划,让叶切文用手枪自裁,"自己审判自己".经过再三思考,叶切文认识到,自杀虽然是通向永恒的捷径,但这一枪"无非是给地球上增加一具尸体而已","还是让我生日那天点燃起第六十一支蜡烛吧!"
作品鉴赏在《六十支蜡烛》中,田德里亚科夫首先对苏联60年来实行的学校教育体制、它所遵循的教育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仍然存在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大胆的分析.在叶切文眼里,列娜曾是位完美无缺的好学生,但在收到那封匿名信后,叶切文却不得不对列娜重新作出评价:她作文中的观点虽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却如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平淡而乏味;课堂讨论中,当卓娅对伊凡霞帝的残暴表示愤慨时,她却轻描淡写他说道:"杀掉这么几个官吏的妻子..";她居然在老师面前对所有的课程表示出"兴趣",以致自己也为这种"广博的爱"觉得难为情;当叶切文想了解她毕业后的工作志向时,她却茫然不知所措地呐呐道:"眼下我也说不清.."列娜到底是不是个好学生?这样的学生一旦从中学毕业,能否自容而但然地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接受严峻人生的特殊考验?造成列娜死背书本、茫然没有主见的原因是什么?叶切文陷入了痛苦的沉思."难道不是因为你未能教会她懂得人性井具有同情心,未能培养出她的独立思考精神吗?不是你把自己对待历史、对待鲜血的冷漠无情的态度传给了她吗?"诚然,叶切文具有自责的勇气,但我们不难看出,责任井非在于叶切文一个人.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列娜成了一个头脑简单,鹦鹉学舌般的人?又是什么原因
使叶切文早在几十年前就预演了如今列挪的一幕?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习惯于按照那些硬塞给自己的"现成公式"办事.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由学校硬塞给学生们的"现成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叶切文清楚地记得,受到村民普遍尊敬和爱戴的格劳贝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残渣余孽";他始终不明白,"所有的沙皇都是吸血鬼"和"沙皇伊凡雷帝具有进步性"怎么都成了"我们的观点";他还知道原先被骂作反动无耻的奥地利天主教神父盂德尔如何"摇身一变"成了遗传学这门科学的奠基人;那个20年前他曾经真诚"帮助"过的学生谢尔盖的父亲,也在今天得到平反昭雪,成为"对卫国战争有过贡献"的人.叶切文不禁自问:"究竟什么是我们的,什么是异己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我自己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又怎么去教别人?怎么教?教什么?.."而学校把这类"现成公式"塞给学生,是不是等于夺走青年人探求真理的宝贵激情,而把他们造就成只会学舌的"鹦鹉"呢?严峻的现实使廖瓦认识到:对于古代沙皇伊凡雷帝的评价可以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但对于老师"在记分册上给我打个什么分数却不能满不在乎".这是多么沉重的代价,多么惨痛的教训!由此可见,作者意欲改良现今苏联教育体制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但综观全文,还有一个问题比教育体制更能引起作者的关注,那就是人的道德品质.象列娜这样惯于接受"现成公式"的人,尽管她本人"连只小老鼠都不会杀死",但"一旦需要"时,也会表示"我赞成"杀人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不仅大部分是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学舌的鹦鹉",而且许多人成了缺乏"同情心和人性"的冷漠无情的"机器".其实,叶切文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他诚实吗?他的行为是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呢?他为了自己能"划清界限"而使恩师走上绝路,为了自己显得"革命"而把心爱的姑娘"扔进汹涌的波涛";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而不惜牺牲亲生女儿的幸福..这一切该怎么解释?用他自己的话说:"你在自己的良心面前辩护一下看看!"他还帮助过一个学生同自己的父亲决裂,但今天,当他与凶手对坐,亲眼看到这自己20年前的"杰作"时,他不能不痛感到这"活生生的教训,可怕的控诉."那么,造成叶切文悲剧的根子何在呢?正如列娜只一味地接受"现成公式"一样,叶切文也"总是想避难就易,总是走最轻松的路".因为,"对我来说,同意伊凡·苏柯夫的意见要比为伊凡·谢苗诺维奇·格劳贝辩护更加容易.把塔尼娅扔进汹涌的波涛要比保全她一辈子容易得多.给列娜·肖洛霍娃写一份称赞她的鉴定要比迫使她深思更容易做到,而谴责薇拉也比分担她的痛苦容易得多.."痛苦的自我剖析使叶切文终于认识到,每当他站在岔路口上,是自己那个随波逐流、在狭隘的小天地中苟且偷安的另一个"我"把他推向了"最轻松的路".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背面远不象正面那么美好".但是,叶切文仍把自己比做一只"呆在窄小蜂房中的幼蜂",感到在"宇宙的广博而无情的运动"面前无法"改变自己的行动."主人公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发出了急切的呐喊:"善良的人们啊!人在走向毁灭,他自己看到这一点,但无力止住脚步.救人啊!"梦醒了的叶切文感到无路可走,这只"睁开了眼睛的小田鼠"该怎么办呢?是"欣然接受惩罚"还是"试试以有益的生来惊人"呢?可见,作者虽然首先是从教育角度提出问题的但我们从整个作品感受到的紧张的道德冲突,却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实际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谈瑢)
奥·冈察尔你的朝霞(1980)
作者介绍奥列西·冈察尔(1918—)苏联乌克兰作家.出生于波尔塔瓦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1933年中学毕业后当过区报编辑,不久入新闻专科学校进修,3年后任州共青团机关报编辑.1938年考入哈尔科夫大学语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早年创作的小说刊载在《祖国文学》等大型文学月刊上.其中《繁茂的樱桃树》等小说以其民族风格和浓郁诗情引起文坛注目.卫国战争期间,他始终战斗在反侵略战争的第一线,多次立功获奖.战后,他先后毕业于第聂伯罗波德罗夫斯克大学和乌克兰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他的长篇三部曲《旗手》(《阿尔卑斯山》、《蓝色的多瑙河》、《金色的布拉格》)发表于1946至1948年,小说以磅礴的气势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受到广泛好评,并获1948年度和1949年度斯大林奖金.四十——五十年代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永不掉队》(1949)、短篇小说集《从维尔霍维纳来的玛莎》(1954)、中篇小说《塔弗里亚》(1952)、《让火花燃烧起来吧》(1954)、长篇小说《大地在咆哮》(1947)、《彼列柯普》(1957)等.六十——七十年代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人和武器》(1960,获1962年乌克兰国家奖金)《小铃铛》(1963,获1964年列宁奖金)、《大教堂》(1968)、《飓风》、(1970)、《爱情之岸》(1976,获1978年全苏工人题材优秀作品奖)等.80年代他又发表了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长篇小说《你的朝霞》(1980,获1982年苏联国家奖金).现任乌克兰作协主席、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协书记和苏共中央候补委员.
内容概要作品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写成.黎明前,在某西方大国的一条高速公路上,我童年时代的挚友、如今的老资格的外交官扎鲍洛特内驾车疾驰.我出国访问即将结束,所以扎鲍洛特内放弃了周末休息,陪我前往数百英里外的一个著名博物馆参观一幅圣母像.同行的还有他的同事杜达列维奇的13岁的女儿丽达.扎鲍洛特内在卫国战争时期是一个被称为"飞行雪豹"的出色飞行员.有一次,战机被击中,他跳伞后落入沦陷区,被一家农户救起,并受到农家姑娘索尼娅的悉心照料.战后,一次意外的重逢使两位有情人终成情深意笃的夫妻..小车驰骋着,仿佛时间本身在飞奔.对扎鲍洛特内来说,驾车飞驰简直是一种享受.前方车辆的红宝石般的尾汀使我们想起了童年家乡的罗曼苹果..童年时代的一切已经多么遥远了啊!那时,我们还是些不谙世事的牧童,不希罕绛红色的朝霞和渐浙沥沥的喜雨,不懂得珍视弥散在家乡捷尔诺夫申纳(如今的罗曼诺夫申纳)上晶莹闪耀的清新空气,也不曾想过永恒是怎么回事,在我们看来,罗曼是不会死的,就象他的果园和充满音乐的蜂房永远不会消失一样.罗曼大叔是村里一位勤劳、正直、能干的农民,出身雇农,革命后分得了土地,在栽培果树和养蜂上做出了成绩,得到过当时的乌克兰领导人亲自签发的奖状.他有个女儿娜吉卡,长得很美,就象是专为艺术大师们笔下的不朽名画而诞生的.娜吉卡又是优郁的,她早年在城里学医时曾经受过爱情波折,后来独自带着孩子回到了父亲身边.我们这些孩子对罗曼大叔和善良美丽的娜吉卡怀有真诚的好感.村里有个出身贫苦但又好吃懒做的农民米纳,革命后他仍然一贫如洗.可他不以为耻,反把贫穷当作身汾证,成了村里的贫农委员.他嫉妒罗曼的小康生活,几次扬言要整罗曼.村里办起了学校,老教师安德列是我们最尊
敬的人.不久,又来了一位充满朝气的新教师米柯拉.渐渐地,米柯拉与娜吉卡热恋了.这年冬天,村里很不平静,合作社和粮食征购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斗争很激烈.米柯拉成了火一样热情的演说家.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学生也情绪高涨地跟着工作队去搜查富农庄园.对此,安德列与米柯拉有分歧.这时,罗曼大叔成了村苏维埃主席,米柯拉是村支书.一天,米柯拉被富农的流弹击伤,娜吉卡冒着暴风雪赶去为他急救,并亲自把他送进城里的医院.由于米纳的诬告,上级向我们村里派来了特派员.米纳从学校里把我们带走,说是去掏富衣的老窝.马车把我们带到了罗曼大叔的果园,我们都惊呆了,孩子们谁也没有动手.不久,罗曼大叔一家和村里的几家富农一起被逐出了村庄.临离开前,娜吉卡的目光中充满了深深的留恋和忧伤.米柯拉出院后,为此事跟米纳大吵了一架,可那时也存人认为"伐木,岂能不出点木屑"...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卫国战争时期,米柯拉成了屡建战功的师长,一次重伤后住进医院,在那里与成了军医的娜吉卡重逢.据说,娜吉卡的父亲罗曼在苏联极北地区成了出色的农艺师,娜吉卡长大成人的女儿成了无线电女兵,后惨遭德寇杀害.战时,米纳和安德列被关进同一座法西斯集中营.安德列受酷刑,宁死不屈.米纳逃出了集中营,如今是村里拖拉机手田间宿营站的看门人.我和扎鲍洛特内先后进了工农速成中学和大学.战后,扎鲍洛特内成了外交官,我成了生态学教授..路,尤如钢铁的洪流穿行在特大城市群中.一座座首尾相接的城市象是为机器人汇成的强大而又凄凉的一角天涯,烟雾、瓦斯、废气笼罩着这里的一切,令人窒息.我们已经渐渐接近目的地了.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圣母像呢?据说,这是一幅从欧洲购来的无名大师画的斯拉夫圣母像.记得当年,有个云游四方的画家到过我们村,他用几个月的时间,以朝霞为背景,以怀抱婴儿的娜吉卡为模特画了一幅肖像画,人们惊叹没见过哪幅圣像画能与它媲美.战时,这幅画在文物仓库里失去了踪迹..我们终于采到了博物馆前.可是一下车就发现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举行罢工,因为暴徒损坏圣母像和其他艺术品,上司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尽管那幅圣母像对于我们有着那么多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罢工.扎鲍洛特内决定不从原路返回,他选择了一条更贴近大自然的回程路线.说也奇怪,离开博物馆后,丽达变得更精神了,好象我们一切顺利,看到了长期思念的圣母像.我们以为,我们所回忆的那些往亭对于丽达那一代人来说来必有什么意义.丽达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她对我们当年"甚至没想去为罗曼大叔一家打抱不平"感到不满.扎鲍洛特内赞同说:"良心女神不为你辩解,也不认为有情可原.."天下起了暴雨,有位青年站在雨中要求搭车,扎鲍洛特内捎了他一段路.这对于热心助人的扎鲍洛特内来说是件平常的事.那年他在国内救了一个被逃之夭夭的卡车撞倒的联合收割机手,这是要冒被误认为是肇事者的风险的,为此他还和同车的杜达列维奇发生了争执.直到深夜,我们才回到了住地.两天后,扎鲍洛特内又毅然承担了一件紧急而又危险的任务.飞往非洲,尽管他本来任期己满,即将回国.他把此行看作是参观圣母像之行的继续.他乘坐的那架巨型客机失踪了.失踪在何处?是有意破坏还是偶然事故,将永远是个谜.光阴年复一年地流逝,索尼娅仍旧在家乡等待着,就象等待着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亲人.
作品鉴赏《你的朝霞》是苏联乌克兰著名作家冈察尔的重要作品,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它与出现在80年代初期的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
年》、邦达列夫的《选择》和格拉宁的《一幅画》这三部长篇小说一起,波誉为苏联文学"向更高的高峰迈进的里程碑和最近的定向坐标."这部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当代苏联社会中,由于物质生产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相当一部分人的历史意识、民族意识、传统意识日趋淡薄,人民的精神财富和优秀的道德传统面临中断的危机.正如冈察尔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人物之口所说的:"父辈们认为神圣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具有时氏责任感的作家和批评家提出了"神圣的记忆"的问题.他们认为:"历史的记忆是无价的遗产,保持与本源的继承性就是用不朽的贮存库保持人民精神道德的恒量".冈察尔也认为:"生活中有美好的源泉,而且这种美好的源泉永远存在".因此,"记忆"已不单纯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它还是推进道德进步的重要工具.《你的朝霞》就是一部体现上述思想的优秀作品.小说中占据醒目位置的是外交官扎鲍洛特内和"我"(生态学教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在作者笔下,童年是人生的一个不平常的阶段,因为"幼稚的心灵总是在生活中寻觅真正的永恒的东西",而孩子对外界的感知"往往能凭借瞬息的直觉,抓住事物的本质,然后长久地、牢固地把自己的发现保存起来".于是,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也就成了一种"神圣的记忆".小说中,主人公的家乡捷尔诺夫申纳成了人民的精神本源的象征.尽管当年它是那么贫穷落后,那么毫不起眼,可"它将永远是我们萦怀思考的源泉"."在那个世界里,人们更接近人的本质",更接近大自然,"更接近今天人类焦躁不安地、痛苦地寻求的和谐的'大同世界'".主人公正是从它那里获得了人生追求的"遗传密码".小说中的罗曼大叔则是人民的创造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化身.他一辈子颠沛流离,但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才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使野生植物林变成果园,他让野蜂酿出上好的蜂蜜..更重要的是他的善良正直、恢弘大度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使他的形象"随着时光的流逝,反而更经常地从我们草原的古老鼎盛时代来到我们面前"娜吉卡形象是罗曼形象的补充,以她为模特的斯拉夫圣母像集真善美子一身,因而主人公对圣母像的探寻就包含了对人民的精神来源和崇高理想孜孜追求的深刻意蕴.小说主人公扎鲍洛特内是塑造得很有光采的正面形象,他的光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他的人生追求,以及与他的同事杜达列维奇的鲜明对照显示出来的,作者在对当代社会的精神失落、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表忧虑的同时,又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念.作者由衷地赞美了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象扎鲍洛特内那样的具有杰出个性的坚强战士,更把希望寄托在同样能从人民精神来源中汲取力量,并且站到了时代高度的象丽达那样的一代新人身上.这部小说在艺术上颇具现代风格.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将现实与过去熔于一炉.现实中的参观圣母像之行与记忆中的人生历程平行展开,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同时,小说视角独特,时空交错,大量融入回忆、插叙、联想等成分,作品在看似扑朔迷离的外表下,保持着清晰的内在脉络,而生活容量和哲理容量则得以大大拓晨.这部小说在语言风格上也很有特色.作者往往用抒情的、诗意的和富有浪漫色彩的文字展示"神圣的记忆"中的童年时代和主人公传奇般的人生历程,但在描写现实中的西方世界时作者的笔调又是冷峻的.
(陈建华)
彼·鲁·普罗斯库林黑鸟(1981)
作者简介彼得·鲁基奇·普罗斯库林(1928—)苏联俄罗斯作家.1928年出生在布良斯克州谢夫斯卡区柯西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故乡度过的.13岁那年,卫国战争爆发,不久侵略军占领了家乡,他亲眼目睹了法西斯的种种暴行,在他年轻的心灵里留下了创痛的记忆.战争结束后,普罗斯库林应征入伍.1954年在部队服役期满,复员到了西伯利亚.他当过伐木工人,卡车司机等.普罗斯库林从小酷爱文学.长大以后将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部用于阅读和练习写作.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发表了3部中短篇小说集《大森林之歌》(1960)、《一块面包的价值》(1961)和《人类之爱》(1965).同时完成了《深深的伤痕》(1960)和《暴风雨里露根基》(1962)两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的创作素材全部源于作家自己最熟悉的劳动生活和感受最深的人生经历,反映的是当代苏联远东的林区生活和卫国战争期间的斗争风云.196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从此他成为职业小说家.接着发表长篇小说《苦草》(1964)、《出路》(1967).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命运》(1972)和《你的名字》(1977).这是各自独立的两部小说,但又拥有共同的主人公和前后关联的情节线索,因此无论作者本人还是评论者都称之为两部曲,作品具有恢宏的史诗风格.小说通过一个名叫杰留金的农民家庭展开故事情节.然而两部曲的内容却涉及到这半个世纪以来动荡的岁月和巨大的社会变迁.中篇小说《黑鸟》(1981)颇具艺术特色,笔触细致传神,故事撼人心魄,通过一个女音乐家自己一生的回忆,赞颂了高尚者,鞭挞了卑鄙者.
内容概要黑色天鹅绒股的夜空中的星星和稀疏的灯光穿透黑暗,在塔玛拉房里形成了一片抖动的光亮.辽阔而朦胧的音乐从远处飘然而至,塔玛拉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又在睡梦中唱起那些遥远的年轻时代的歌曲.她睁大眼睛,凝神谛听,她分明听见外面刮起了暴风雪,她走向弓一间房间,在这扇门的旁边停留了一瞬间,她多么强烈地希望推门而入,抚摸一下那忠实的占老的钢琴的盖子,这是丈夫格列布留下的最珍贵的纪念品.时间刚过午夜,不知不党塔玛拉眼前出现了几十年前的一幕,格列布冲进了厨房兴冲冲地告诉她:"被批准了,明天一早上前线!"塔玛拉突然感到一阵头晕、格列布喃喃地说,"还有几个小时是咱们的,还有整整一夜是咱们的".格列布的声音将她从惊慌不安中惊醒了,她紧紧拥抱着榕列布..清晨来临了,塔玛拉太阳穴突突跳动起来:"他要走了,他要走了!"格列布象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似地,庄重地对她说:"我不久前谱写了一个主旋律.是个比较深刻的想法..我马上弹给你听!..走!"他抓住她的手,拉着她朝那架老式大钢琴走去.格列布以庄严、柔和的动作奏出了第一组和弦,塔玛拉似乎听见了翅膀的呼哨声,轻松地飞上云霄,陶醉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格列布若有所思他说,"我一直渴望写出一组斯拉夫多神教的祈祷曲,这首曲子就是向太阳的祈祷."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叠成四折的乐谱,小心翼翼地放在钢琴盖上:"你要保证一条..任何人永远也不应该听到它!"塔玛拉在安乐椅上猛地一抬身,睁开了眼睛.她想,今天的暴风雪正和分别那天一样呵!格列布上前线后一个月便阵亡了.她得了几次严重的喉炎,嗓子倒了,再不抱有当歌唱家的奢望了.她目前干钢琴伴奏工作,几个女孩子跟她
学琴,有时在睡梦中唱起自己心爱的歌.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来.不知怎地,就在这深夜里她精心梳妆打扮起来,然后又闯到暴风雪中去,她孤身一人徜徉在无边无际的沉睡的城市里.她穿过了红场,走过瓦西里教堂,一直走到大剧院,在柱廊的圆往边站住了.她的愿望实现了:这里是她和格列布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是她心中永恒的圣地.当她冒着风雪严寒回到自己房间时、她已极端虚弱,一会儿她晕过去了.清醒过来时,她听见了咳嗽声,闻到了熟悉的烟味儿.原来是萨尼亚,他是格列布的老同学.早在格列布之前他便开始追求塔玛拉.不知不觉她又回忆趄和萨尼亚交往的一殷经历了,在幽美的湖边她和萨尼亚相瓦偎依着,头顶上是黄昏时分那种蓝色、深邃的天空,塔玛拉闭上了眼睛,她想:多年孤独的沙漠般的生活总算过去了.过去是无法挽回的,格列布在战争中牺牲了.她活着,需要适应新的习惯,萨尼亚爱她,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需要什么呢?..天很诀暗下来了.萨尼亚突然告诉她,他在担心不久他个人的音乐会是否能够成功.塔玛拉热情鼓励了他,音乐会那天,塔玛拉衣着华贵,怀有一种节日般的愉快感觉.幕间休息时她偶尔碰见了戈尔斯基,当年他才华横溢,是格列布的老对手.坦率正直的戈尔斯基正告塔玛拉,萨尼亚是个庸才,是个市侩,他靠压制排挤别人爬上音乐界的显赫位置.他指出:"你曾经跟格列布在一起,那是座火山,是具有荡涤作用的雷雨.真没想到你会跟萨尼亚!"戈尔斯基的话语猛烈叩击她的心扉.是的,塔玛拉早已感觉到了萨尼亚身上那么一种虚伪和庸俗.当塔玛拉再回到包厢里去时,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乐曲开始了,渐渐小提琴音部越来越强,就象一股轻柔的海浪冲洗掉心中的焦虑和疲惫.塔玛拉沉浸在某种熟悉亲切的感觉中,她突然明白清泉股明快的旋律是来自格列布的《太阳祈祷曲》.原来,萨尼亚把格列布的乐曲不加修改抄袭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卑鄙的抄袭!塔玛拉恨不得向整个大厅狂喊起来.她愤怒跑向音乐厅的大门,急忙叫了辆车,回到家中.她颤抖着双手翻阅着一张张熟悉的乐谱,发现"祈祷曲的乐稿不翼而飞了..萨尼亚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在萨尼亚的一片温情之中,塔玛拉似乎又开始谅解他了.但是塔玛拉在凝思遐想中祈祷曲似乎又不断在她耳畔回荡,她开始审视自己,终于塔玛拉站到萨尼亚面前冷冰冰地告诉他:"你把从格列布那里偷走的东西统统还给我!""你是小偷,你剽窃了亡友的作品,玷污了对他的怀念,..梦幻般的国忆中断了,塔玛拉又回到现实中来.在茫茫的风雪之夜里塔玛拉刚才晕眩得很厉害,现在好多了,萨尼亚端着一怀热茶,小心翼翼放到小桌上.塔玛拉预感着万古不变的永恒将要来临,她的目光落在那架钢琴上时,她突然产生了一种抑制不住的寻求崇高艺术境界的强烈渴求.她急不可耐地把珍贵的乐谱交给萨尼亚,央求他弹奏出来.旋律飞旋而出,瞬间周围一片光辉.此时萨尼亚突然发出了一阵狂笑:乐谱终于被他骗到手了.塔玛拉央求,呼喊,诅咒,都无法让萨尼亚交还乐谱,塔玛拉此时只能向上帝祈祷了.奇迹出现,格列布挺身而出,他大笑着:"可以偷走一张纸,可精神是抢不去,偷不走的!"他用手掌把钢琴上的乐谱轻轻一抹.萨尼亚只见塔玛拉一下子精神焕发,自言自语,他也觉得十分诧异,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他贪婪地抓起钢琴上的乐谱,但一刹那间他的脸扭曲了:他手中攥着的只是几张干干净净的乐谱纸而已,上面连一个音符影儿都没有,他惊呆了,随后他冲向街头,整夜徘徊着,嘟哝着那几句话:"我会想起来,我会全都谱下来的..是的,是的,我自己!"
作品鉴赏中篇小说《黑鸟》笔触细腻传神,风格抒情委婉,向读者展
示了一个撼人心魄的故事,作品以一个善良而脆弱的女性为中心,以一部《太阳神祈祷曲》为线索,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道德力量的尖锐冲突,揭示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天然差别,整部小说充满着朦胧、忧伤而又优美的音乐氛围.作者大胆而成功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完美地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开头瑰丽而又感伤.心神疲惫的女主人公面对天上闪烁的星光,窗外的飞雪,倾听自己心中冉冉升起的歌声,突然领受到惊喜和慰藉,她早已沉入茫茫的孤寂.但她有一份独特的灵感,她在沉思着什么,她在幻想着什么,一切似平朦朦胧胧,飘忽不定,这一开头立刻在读者心中勾起强烈的悬念.于是主人公开始回顾自己,小说便断断续续的展示全部的故事.这里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哀怨的故事,穿过主人公塔玛拉的心灵,缓缓流淌而出,时而清晰完整,时而朦胧零碎,有时纯粹是一种诗意的感觉,有时是深深的反思,无论是对格列布的爱情和崇拜以及永别的辛酸,还是与萨尼亚的感情纠葛.都是以一种任意驰骋的联想,梦幻式的回忆而再现出来,这恰恰符合主人公孤独凄凉的特定处境,也正是具有艺术家禀赋的主人公一颗易感而脆弱的心灵的写照.在生活的打击之下,她难以把握自己,她崇拜格列布,但是他早已牺牲,她的生活失去了依托;她无法和萨尼亚产生心灵的契合,但她是个弱女子,难以独自承受孤寂、单调、沉重的岁月.她凭直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她凭良心懂得什么是正义和高尚,但是她却无力面对现实.于是她转向了内心,只能在暗夜面对星光和飞雪对自己倾诉,在睡梦中哼唱自己年轻时代的歌曲.在迷离的意识流中,那《太阳神祈祷曲》以宽阔悠远的旋律渐渐揉合了进去,构成一种诗意朦胧的背景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油然而生.主题也伴着它的旋律而升华.作者描绘音乐确是别出心裁,他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手法,着力将难以言传的听觉转化为具体清晰的视觉,"听,音乐已经充满了周围的一切,黑色天鹅绒般的夜空中的星星,下面的稀疏灯光,统统化成了音乐..""她听见了翅膀的呼哨声,仿佛两只有力的、呼呼作响的翅膀舒展开来轻捷地飞上云霄","那悠长的、坦率的狂喜的一道道北极光的闪光似的声音,"作者努力将音乐幻化成灿烂的星光和彩云,幻化成一对飞翔的翅膀,这本身将音乐注入了活泼泼的生命,同时细腻贴切地传达出女主人公在倾听音乐时真切和独特的心理感受.作品的标题为《黑鸟》,这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它似乎与情节无关,但整个氛围,整个景物描写,都可以感到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分明是一种象征.小说中作者暗示我们,那"打开的钢琴宛如一只笨拙的屈着翅膀的黑鸟".大自然中的黑鸟是自由飞翔的,钢琴中弹奏出的音符和旋律正如黑鸟一样自由奔放,直冲云天,黑鸟不是柔弱、不是花哨、不是卑贱的,黑鸟象征着苍劲,朴素和高贵的品格.同时格列布家族传下的这座巨大的钢琴打开时形似黑鸟.由此读者会自然地感到黑鸟与格列布间隐约的契合.结尾处萨尼亚梦寐以求的格列布留下的珍贵乐谱,眼看已经到手.这时作品插入了魔幻的场景,突然格列布的亡灵现身.萨尼亚窃取的乐谱,只经格列布轻轻一抹,变成了一张张空白的稿纸.在惊愕中,萨尼亚神经失常了.这里的魔幻处理,富有哲理意义.作者暗示在现实生活中萨尼亚这类市侩的阴谋往往能够得逞.塔玛拉之辈是斗不过他们的,她只有在幻想中,在道义上才能战胜他们,另一方面却揭示了一个真谛:庸才是不可能走向艺术峰巅的,而艺术之神永远拒斥那些卑鄙的市侩.
(汪一新)
叶·阿·叶夫图申科妈妈和中子弹(1982)
作者简介叶甫盖尼·阿列克山德罗维奇·叶夫图申科(1933—)苏联俄罗斯诗人.是"大声疾呼派"的重要代表.他在1933年生于伊尔库茨克州济马镇.父母均为地质工作者,父亲酷爱诗歌,在父亲的熏陶下叶夫图申科在少年时代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诗歌作品.他的外祖父原是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祖父则是颇有声誉的数学家,然而在1938年两人均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惨遭杀害.亲人的遭遇对他日后的整个创作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叶夫图申科崛起于苏联重大社会变革的五千年代,他声称:"我们是..精神上成熟于斯大林逝世和第二十次党代会以后一代人的代表","我把自己比作社会变革时代里进军的号手","于是急剧变化的时代,通过我的倒呛的嗓子喊出声来."他的诗歌大胆触及敏感而严峻的社会问题,坦诚揭示当代青年人在理想、政治、道德、爱情诸方面价值观念的嬗变,真切反映苏联批判"个人崇拜"后普遍的社会情绪;题材上冲破禁区,视野开阔;风格上以雄辩的政论性见长,诗歌一经发表,常常产生强烈的反响.他已出版诗集20余种,主要有《热情者的道路》(1956)、《诺言集》(1957)、《挥手集》(1962)、《白雪纷飞集》(1969)、《清晨的人行》,(1978)等.长诗有《布拉茨克水电站》(1965)、《妈妈和中子弹》(1982),《禁忌》(1985)等.他现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格鲁吉亚文学委员会主席.他曾获1981年苏联格鲁吉亚的加·塔比译文学奖和1984年苏联国家文学奖金.
内容概要这是一部集叙事、抒情、政论于一体的长诗.诗人始终站在读者的面前,向我们娓娓地叙述,热烈地抒情.长诗分为12个章节,以诗人在国外访问的所见所闻和一系列联想构成了作品的内容,故事情节虽然散布在世界各地:意大利、美国、白俄罗斯,但总的线索是围绕着叶夫图申科的家族:妈妈、爸爸、祖父、外祖父、加娜婆婆等.长诗从描写妈妈当年穿过的皮夹克开始,引出她的革命斗争的经历.这件皮夹克已经破旧了,满是褶皱,但它异常珍贵,因为它是妈妈参加卫国战争这一非凡经历的见证和标志.当年妈妈是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共青团员,总是朝气蓬勃,英姿飒爽.卫国战争时期她以出色的歌喉在战地慰问,在卡车上,在坦克上,在行军路上,到处回荡着她嘹亮、美妙的歌声.后来妈妈得了伤寒,头发脱落了,嗓子也损坏了.虽然妈妈失去了歌喉,但她已自豪地为卫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战后妈妈在莫斯科游艺场当儿童部的负责人.如今她已退休拿养老金了.虽然她年逾70,可她仍是闲不住,她还在报亭出售报刊、杂志,与各行各业的顾客交上了朋友,顾客中间有卖菜的、卖肉的、卖牛奶的.他们感兴趣的是《体育报》、《健康报》、《美国画报》.爸爸是位颇具个性、风度翩翩的地质学家.他在学校时,因为系上"资产阶级派头"的领带,险些彼开除学籍.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了70年代,爸爸又因为没有系上"有派头"的领带而被拒斥在"苏维埃"餐厅的大门之外.我把长诗《布拉茨克水电站》的手稿给妈妈看时,妈妈激动得哭了,她又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相当初的美好理想.她从自己珍藏的小盒子里取出一张褪了色的照片,照片的背面留有爸爸的题字:"在未来的美丽的布拉茨克水电站上.1932年."妈妈指着照片对我说:"就在这篝火旁..我怀上了你."妈妈低下了头,象个小姑娘似地脸红了.父亲结过两次婚,我爱父亲所有的妻子.我爱所有
爱过我父亲的女人,包括那个喜欢戴饰有缎带的黑帽子的女人.她已有50多岁了,现任全苏运河设计局局长.我的妈妈当然不欣赏我对这些女人的感情,有时她指责我:"跟你父亲一模一样."我从父亲最后一位妻子那里得知,他如何被送进医院,抢救无效而死去.当时医院里病床紧张,爸爸被安置在穿堂凤很厉害的走廊里,值班医生不耐烦地嚷着:"反正没救了,在哪儿还不一样!"祖父汉格努斯是位学者.30年代肃反时期对他的著书立说,宣布为替拉脱维亚效劳,结果被远远流放.只因为我姓汉格努斯,小学体育老师便视找为异己,离间挑拨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我回家问祖母:"难道我是德国人?"祖母问清了事情的原委,怒不可遏,她冲进学校,对那个体育教员厉声质问:"即使真是德国人又怎么样?在你看来,难道贝多芬是乌兹别克人吗?!"外祖父是位得过乔治十字勋章的将军,有自己的专用小卧车.可有一次他突然彼另一种小汽车拉走了,从此一去不返,杏无音讯.听妈妈说,她从未到过自己的老家——白俄罗斯的穷乡僻壤霍米契村,那里有她的两个姑姑——叶夫佳和加娜.在当今世界上,全球性的战争灾难正威胁着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此时每个人都会关心和惦念着自己的父亲、母亲、孩子和所有的亲人们.我并不是担心人们会忘记我,而优虑的是人们会失去对残酷战争的记忆.正由于如此,我才决定到白俄罗斯家乡去作一次探访.我乘直升飞机来到了霍米契村.我刚到村里时.妇女和儿童都下地挖上豆去了,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没有上锁.我在收土豆的地里见到了加娜婆婆.等我回到村里时,屋子里大约有60多个老老少少的叶夫图申科,这时我才知道这里有个不小的叶夫图申科家族.加娜婆婆在卫国战争时期为掩护游击队员,被法西斯匪徒在胸部残忍地烙下了永不消失的伤痕.她还掀起衣服让我看到那痛苦的印记.我还知道在战争中每4个白俄罗斯人就有1个死去.而在未来的战争中又有多少人会死去呢?我由此想到,原子弹和中子弹会让世界不再存在任何生命,不会再有成年人,也不会有儿童.当然亲爱的妈妈也不会留在人世间了.全球将变成一片废墟,死寂会笼罩着一切.只有"原子的凤"狂暴施虐.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加娜婆婆先后饮了5杯"苦酒",每一杯都引出一段生活经历,每一杯都唤起悲与喜的无限感慨,她告诉我:叶夫图申科家族的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问我:你在国外见过别的叶夫图申科吗?当她见我迷惑不解的样子时,又连忙说:"不是指血统,而是指心灵."长诗的结尾呈示了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托尔斯泰、耶稣、爱因斯坦和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原子量子理论奠基人尼里斯·鲍尔手托着加娜在人类和世纪的上空庄严地行进着.加娜婆婆不愿把原子弹"蘑菇"收进自己的柳条篮子里.而她的后面是白色、黑色、黄色和棕色人种的儿孙们.加娜婆婆觉得他们都是叶夫图申科家族的人.而妈妈正在出售"后天的报纸",上面醒目地印着:"从今以后永远取消战争!"
作品鉴赏《妈妈初中子弹》不愧是一部气势磅礴、意蕴深邃、联想大胆、艺术创新的非凡作品.全诗12个章节,舒展自如地把叙事、抒情、政论融为一体.这里有历史的回顾,现实的描绘,还有假定、虚构的场景.它再现了妈妈的战斗的青春年华,娓娓奏出了父母当年的爱情浪漫曲,刻画了祖父的刚强个性,哀伤于外祖父的不幸遭遇,赞颂了加挪婆婆的爱国热忱,揭示了叶夫图申科家族的美好心灵.这似乎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但它绝不是枝枝节节他讲述故事的始末,而是在叙事中倾注了奔放的抒情和不时地插入了诗人富有哲理性的政论.长诗的视野和境界是开阔博大的,它容纳了诗人在
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和随时触发而生的思想火花.长诗的视角从妈妈开始,一直到祖父、外祖父、加娜婆婆,最后扩展到全世界有着一颗善良美好心灵的人们.诗人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上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籍、不同职业的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赖着,共同生活在日益变小的世界村落——地球上.诗人力求在历史、现实、未来这三者的关系中揭示人类的命运和现代人的使命.为了适应这一深邃博大的立意,诗人引进了电影蒙大奇手段.他指出:"无疑,在托尔斯泰的意识里曾经有过影片《战争与和平》,在陀思妥耶大斯基的意识里曾经有过影片《卡拉玛佐夫兄弟》,因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看来不是别的东西,乃是把头脑里已经拍摄下来的影片反过来写成电影剧本,固定在纸上."诗人确实进行了有意识的大胆的革新尝试,他把表面孤立但又有内在联系的场景,强制性地置放在一起,初看突兀,细悟则觉令人惊警,富有极强的逻辑力量.诗人把假定性手段介入诗中,把臆想中的场景变成清晰可怕的现实放在读者面前,产生了强烈的电影化效应.最突出的是虚构了中子弹爆炸,核战争之后地球上一片死寂的惨象.这种虚构的惨象一下子把读者的心灵震撼了,人们对未来战争的无限忧患一下子集中在这个场景里了.核战争之后,地球上没有了一个人,只有物,而物与物之间又因为政治上的分歧产生敌视,产主磨擦,产生激烈的对抗,以致从中又产生了中子弹,最终世界上一切化为乌有.长诗的蒙太奇手法更多地是自由轻松地进行了时空的跳跃,从一个时代跳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国家跳到另一个国家,从妈妈晚年出售报刊跳到青年时代的初恋.这种电影艺术手段的功效在于,诗人在题材处理与主题提炼中获得最自由的选择,最有力的概括,最直观的阐述.长诗富有艺术腕力的另一个特征是象征手段的成功运用.标题《妈妈和中子弹》,本身就是一个内涵深这的象征,妈妈象征着母爱、生命、仁慈、象征着创造和幸福.而中子弹只能象征着毁灭、破坏与战争,象征着全球性的灾难.而标题将两个截然对立的概念并列在一起,十分突兀,十分醒目,令人忧患,令人猛醒.而长诗的象征性结尾,带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托尔斯泰、那稣、爱因斯坦和尼里斯、鲍尔,他们代表着人类的良心和理智,他们和富有爱国热忱的加娜婆婆在一起,他们引导着人们,在他们后面浩浩荡荡走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在加娜婆婆的柳条篮里是不允许放进那可恶的原子弹"蘑菇"的,这里只应放入勤劳善良人们的劳动硕果.因为在未来——"后天的报纸",庄严地宣布:"从今以后永远取消战争!"长诗还在诗歌韵律上进行大胆革新,诗人一向重视韵律,然而由于这部长诗的思想丰宏博大,务必寻求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他本人指出:"《妈妈和中子弹》实际上是俄罗斯诗歌中以韵律完全自由的诗体且无韵脚而创作的第一部大型诗歌作品.与汉语不同,俄语有格和词尾变化的变格,所以说,开拓新的、从前不曾用过的韵脚的可能性要多几倍.惟其如此,俄罗斯诗歌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尚未战胜押韵的诗歌.应当承认,诗人这一突破传统的革新尝试取得非凡的成功.诗人思维本身的跃动构成了内在的节奏,诗歌激荡的情绪构成了内在韵律,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诗行与长诗恢宏博大的内蕴与气势,真正地获得了动态的和谐.
(汪一新)
弗·瓦·卡尔波夫统帅(1982—1984)
作者简介弗拉基米尔·瓦西里那维奇·卡尔波夫(1922—)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书记.生于奥伦堡.1939年中学毕业后,入塔什干高级步校学习,因议论斯大林被人告发被捕入惩戒营.1942年,经多次要求获准上前线,当过侦察员,战争中3次负伤,1944年获苏联英雄称号,上尉军衔.1947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5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65年以上校军衔退役,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任《新世界》杂志主编,1986年当选为作协第一书记,同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著有短篇小说集《侦察员生涯中的二十四小时》(1960)、《秘密》(1966)、《从前有一群侦察员..》(1970),特写集《团队标兵》(1962)、《侦察员的故事》(1965)、政论集《源泉:关于勇敢的沉思》(1977)、《功勋的接力棒》(1980)、《他们不单在战斗中成长》(1981),中篇小说《指挥员们早生华发》(1963)、《中尉的照片》(1972)、《这样的工作》(1975)、《不是单靠剑》(1979),长篇小说《永恒的战斗》(1967)、《元帅杖》(1970)、《抓活的!》(1975),中长篇小说集《士兵的美》(1973)等.作品以卫国战争和和平时期军队生活为题材,提出了继承卫国战争的精神和道德问题.1982—1984年作家发表了三卷集纪实作品《统帅》第1卷《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之战》1982,第2卷《高加索战役》1983,第3卷《最后的战役》1984),作品以大量的文献档案资料、回忆录、谈话记录、书信、日记为基础,以卫国战争期间彼得罗夫将军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为主线,真实地、史诗般地再现了卫国战争的艰难历程和波得罗夫大将这一统帅人物在战争中的功果、性格特征和精伸风貌,受到高度评价,并获1986年苏联国家奖金.1989年卡尔波夫又发表了另一部重要的纪实小说《朱可夫元帅,他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战友和敌人》.
内容概要1941年7月,希特勒为了扫清从南方通往高加索地区的道路,调动四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和大批飞机坦克,气势汹汹地向滨海城市敖德萨扑来.就在这个时候,原任塔什于高级步校校长的彼得罗夫少将奉命来到敖德萨,指挥正在组建的骑兵师.守卫敖德萨的滨海集团军在黑海舰队的配合下,展开了英勇的保卫战.但是,由于兵力悬殊,各防区不断出现险情.8月下旬,彼得罗夫受命担任局势恶化的南部防区的司令.他采取主动出击的积极防守战术,巩固了自己的防御阵地.10月1日,统帅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命令滨海集团军向克里米亚半岛撤退,历时73大的敖德萨保卫战结束.但在撤退前夕,集团军司令员索弗罗诺夫将军病倒,彼得罗夫受命指挥撤退.为了减少损失,他果断改变原司令员的撤退计划,于10月16日顺利将部队撤至克里米亚.10月下旬,上级命令彼得罗夫率部向半岛纵深的中间地带撤退.在与上级司令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将滨海集团军撤往军事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并率领广大官兵,与曼施泰团的优势兵力进行了250天艰苦卓绝的长期战斗,直至1942年7月1日奉命撤离.刚从塞瓦斯托彼尔撤出的彼得罗夫,未等稍事休息,就被调至位于北高加索西南部的克拉斯诺达尔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部,被任命为第44集困军司令员.为了摧毁苏联的工业中心,夺取高加索的石油资源,德军向高加索地区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第44集团军的任务是在通向格罗兹内依和巴库的要冲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不让敌人强渡捷列克河.彼得罗夫在极短时间内巡视了纵深600公里
的防御地段和各部队,动用各种力量完成了防御.8月31日希特勒的第一坦克集团军下达了消灭捷列克之敌,向格罗兹内依挺进的命令.但是敌人的进攻失败了,人员装备遭受巨大损失,李斯特将军被撤职.为了摆脱困境,希特勒决心集中所有兵力打击图阿普谢方向,切断黑海兵团同高加索方面军的联系.这样在图阿普谢方向,德军同苏军的兵力比例,步兵为2:1,炮兵3:1,飞机5:1.9月25日德军发动了图阿普谢战役.为了对付德寇新的进攻,彼得罗夫被任命为黑海兵团司令员,统率5个集团军,防御广阔的战线.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和原司令员制定的防御计划存在严重缺陷,于危难之中接任的彼得罗夫几乎面临失败.秋雨连绵,山路泥泞,弹药给养运输困难,彼得罗夫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克服困难,他还派出许多小分队到敌后进行袭扰活动,在山地与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冬季战斗,使敌人始终未能占领图阿普谢.第二年3月,彼得罗夫被任命为北高加索方面军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5月升任该方面军司令,统率8个合成集团军和两个航空兵集团军,以及黑侮舰队和亚速海分舰队.彼得罗夫上将决心摆脱单纯防御的被动局面,选择德军兵力集中的战略要地诺沃罗西斯克作为突击目标.经过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于9月初发动了诺沃罗西斯克战役.苏军英勇奋战,与敌激战5天5夜,解放了位于黑海东北岸的这一重要港市.彼得罗夫乘胜扩大战果,又于10月中旬一举收复塔曼半岛,彻底粉碎了希特勒夺取高加索的计划.彼得罗夫晋升为大将,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这时,波得罗夫又开始考虑横度刻赤海峡、消灭克里米亚之敌的计划.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足够舰船运送部队和装备.但是,大本营于11月1日下达了进攻令,登陆部队和舰船在横渡海峡和登岸时,遭到德空军、舰艇和大炮的猛烈阻击,伤亡极大,经过40余天的激烈战斗,苏联才得以在对岸建立了前进基地,但解放克里米亚的任务并未完成.1943年底,他被召回莫斯科,遭到斯大林严厉训斥.彼得罗夫不服,当面顶撞斯大林,认为他和他的部队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彼得罗夫因此被降为上将和第33集团军司令.1944年春,他又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但斯大林并没有恢复对他的信任,大本营召开研究白俄罗斯夏季战役的军事会议,他未能参加.但彼得罗夫仍积极为战役作准备,不计较个人得失.方面军政治委员麦赫利斯暗中给斯大林写信,称彼得罗夫身体有病,难以保证战役的胜利,于是他被免职养病.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苏军组建了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以突破德军在喀尔巴阡山的坚守防线.无病养病、具有丰富山地作战经验的彼得罗夫被总参谋部推荐于1944年8月担起了该方面军司令员的重任.他不负众望,指挥部队越过东喀尔巴阡山,挥戈西进,于1944年11月解放捷克重镇古梅涅,又不畏严寒完成了穿越西喀尔巴阡山的艰苦战斗.但是,1945年3月,正当他率军乘胜前进时,麦赫利斯又进谗言,说他指挥无方,被撤职,调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任参谋长.他与部队一起直捣柏林.战后,他未被授予元帅军衔,直至1958年病故.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所有事件、所有人物,包括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情节的细节都必需有事实根据,不允许虚构和杜撰.作家为了创作这部作品,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用来搜集材料,又埋头笔耕4年,才得以完成.比如,作者为了说明彼得罗夫受命担任北高加索方面军第44集团军司令员时,高加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采访了原北方区党委宣传部长、现居塞瓦斯托波尔的安娜·彼得罗夫娜等许多当事人,援引他们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对彼得罗夫临危不惧、以弱胜强的评价;查阅
了大量缴获的德军总参谋部文件,说明希特勒与他的将军们对德军的主攻方向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拿下首都莫斯科,苏联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希特勒及其另一些将领则认为必须进攻南方,摧毁苏联的工业中心,夺取高加索的石油资源.为此,德寇在1942庄7月占领罗斯托夫,并向顿河挺进时,即制定了代号为"火绒草"的新的作战方案.在彼得罗夫所辖各部的防御正面集中了A集团军群的40个师的兵力,外加第1坦克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第3罗马尼亚集团军,并由空军第四方面军提供空中支援,左翼B集团军群作四侧翼保障;引用苏军元帅格列奇科的文件表明,当时斯大林乃认为德军的主攻方向为莫斯科,尽管各种情报都通报了德军的新的战略意图.作者以图表说明当时莫斯科部署了苏军全部师团数的一半,坦克的80%,飞机的62%,而作为德军主攻目标的高加索则只有苏军师团数的5.4%,坦克的2.9%.因此,要进行这样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彼得罗夫需要克服多么巨大的困难.但是,如果作品中仅仅只是这些估燥乏味的资料的堆砌,那么这样的纪实作品必然是不成功的.《统帅》的成功,首先是作者利用这些绝对真实的材料塑造了一个胸怀博大、能征善战、刚直不阿的军事统帅彼得罗夫大将的形象.作家在获奖后,发表谈话说:"从童年时代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而且如果幸运的话,还想成为一个自己竭力要模仿的那样的人.伊万·彼得罗夫将军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他性格坚强,富有教养,善于朴实地谈论复杂的事物."《文学报》1986年11月12日)不过,作者并不仅仅把彼得罗夫将军看作为自己学习、模仿的榜样,而且也把他当作当代青年的榜样.他说,"我们作家的职责是为现在的年轻一代塑造英雄的形象,塑造值得模仿的现象.以我之见,伊万·彼得罗夫就是这样的人."作品的成功,还在于作者在以彼得罗夫大将这一英雄形象为主线、描写他戎马俊馆的战斗生涯的同时,再现了卫国战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描绘了一个个重大战役的气势宏大的真实画面,揭示了千百万苏维埃人所建树的战斗功勋.这就使作品具有了史诗般的全景规模,使纪实作品与全景小说融为一体,这在苏联以往的纪实作品中还不多见.从整体来说,《统帅》仍是一部纪实作品.在当代苏联文坛,纪实文学愈益受到读者的青睐和评论界的重视.它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因而也就更真切感人,更能博得读者的信任和激起读者的共鸣.它的崛起一方面顺应了文学界拒绝失真的求实风尚和读者崇尚真实的接受意识,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叙事小说长期来形成的固定格局使小说得以从故事化、情节化、传奇性和世俗性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以换取作家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更大抒写自由.当然,对作品真实性的过分拘泥和大量运用文献资料和采访对象的口授实录,也往往可能夫闭调动作者形象思维能力和读者丰富想象力的阀门,使作品显得真实有余,艺术感染力不足.《统帅》也有类似的不足.因此,纪实文学作品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尚需作家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和探索.
(严永兴)
瓦·弗·贝科失灾难的标志(1982)
作者简介见"索特尼科夫"条.
内容概要这是一座不知什么时候就坐落在这里的宅院,岁月和人们留给这儿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原先盖有农舍的地方,杂草丛生,到处是带刺的野梨树.大门旁那两棵曾经十分显眼的老椴树,一棵根本就没有了,留下的一棵也是一番凄凉的景象:粗壮的树干被烧得面目可怖,腐朽得千疮百孔.林中飞来的乌鸦不知为什么从不落在它的枝头上,却选中附近的赤杨树丛.也许,这些乌鸦记住了些什么,也许它们凭着自己古老的本能嗅到了那场灾祸的气息,感到了昔日不幸的标志.斯捷潘妮这一大早就把她的母牛带到大路边去吃草.大路上空荡荡的,寂静无声.这些天来,大路上这种固定不变的凄凉景象令她十分难受.尤其是不久前这里还汽车轰隆、战马嘶鸣,战士们日夜兼程,往东方开拔.突然,大路后面传来哑巴扬卡惊慌失措的叫喊声,斯捷潘妮达顺着少年的手势,看到一群人正在几天前被飞机炸毁的小桥边不慌不忙地干活.他们穿着不熟悉的军装,肩上背着武器.她突然惊恐地意识到——这是德国鬼子!好些天来,天空一直压着充满雨水的云层,早晨开始雨下个不停.斯捷潘妮达起床走出屋子,想给母牛抱一抱干草来.还没等他穿过院子,一辆灰色的带篷汽车驶近她家的宅院旁停了下来.两个德国人跳下汽车,走进她的院子.德国人旁若无人地尝了她刚挤的鲜牛奶,察看了院子,又来到水井旁.她的老伴彼得罗克已经出现在水井旁,恭恭敬敬地摘下帽子说:"你们知道,水质很好.."接着,彼得罗克走在头里,领他们进屋.斯捷潘妮达想冲他发火,但忍住了.他还能怎样呢?他们是胜利者,占领了这块土地,眼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等彼得罗克刷完腾给德国人的那间屋的地板,卡车上跳下十名德国鬼子,其中一名军官是司务长.彼得罗克退到柴屋边,心想,他认真收拾了一番,他们会满意的.就在这时,司务长嚷嚷着让他进去.军官用手指了指糊着旧报纸的墙,彼得罗克刚往那儿一瞥,就吓得面无血色.一张莫斯科庆祝五一节的报纸照片已经变黑,可是那上面斯大林的脸庞依然清晰可见.军官掏出手枪,抬起手来,屋子里响起震耳欲聋的枪声.彼得罗克摇摇晃晃倒向一边.墙上的照片中央露出一个小黑点.彼得罗克抱着头坐在柴屋的磨盘旁,甚至没有抽烟.经历过这档子事以后,抽烟也帮不了什么忙.一个德国兵过来要牛奶,斯捷潘妮达递过桶会说:"就这些,多了没有!""恐怕,少了点.."彼得罗克悄声说."够了!"她断然打断他.突然,行军灶旁传来司务长愤怒的叫喊声:"过来!"她慢吞吞走到司务长跟前,司务长把手枪皮套挪了挪."先生!"突然彼得罗克跪倒在被雨水淋湿的泥地上,嘶哑着嗓子叫道:"先生,不能这样啊!"司务长从手枪套子上解下长长的链子,抽打一下接一下地落到她的身上.打吧,该死的东西,毒打一个无人保护的不幸的女人,可是你要知道,这个女人有个当兵的儿子,他会记下这笔帐,即使不是现在,总有一天他要为母亲的痛苦找你们算帐的.你起来,彼得罗克,不能在他们面前下跪!天亮了,斯捷潘妮达出去放牛,她把母牛的奶全都挤在了草地上.当德国人给母牛挤奶时,彼得罗克恐惧地盯着牛奶桶,希望从母牛身上还能挤出点什么来,但桶里空空如也.司务长掏出手枪,朝母牛打了一枪.德国人把打死的母牛剁成块,煮了,大吃了一顿,一直闹腾到半夜.斯捷潘妮达等到一切都静寂下来,蹑手蹑脚走出小屋,朝德国人挂抢的地方走去.她一把抓住冰凉的枪把,踮起
脚跑到井边,把步枪搭在井栏上,松开了手指.天没亮,柴屋的门猛地被踢开,进来两个德国人,把屋子翻了个底朝天.黑夜时,突然响起了枪声,哑巴扬卡被德国人当作土匪打死了.农业集体化时,四十岁的斯捷潘妮达是贫农委员会委员.尽管关于成立集体农庄的事已经开过八次会,但响应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区特派员认为,那是由于象古日这样的富衣在捣鬼,应该没收他的财产.斯捷潘妮达觉得,古日虽然比贫农富裕,但还不是富衣.双方争执不下,只得表决.结果二比二,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瓦西利弃权.区特派员人为瓦西利这是自觉为阶级敌人效劳.无奈,瓦西利只得表示拥护.几天后,瓦西利开枪自杀,留下了三岁的小扬卡.如今,少年扬卡就躺在柴屋的长凳旁.彼得罗克不明白,德国人为什么要打死他.半夜里,传来了摩托车声,传令兵叫醒了军官.很快,德国兵都起来把箱子、包袱、被褥搬上车撤走了.德国人刚走,伪警察就上门来了.名义上是来搜查飞机轰炸后留在小桥旁的一颗彼人拖走的、没有爆炸的炸弹,实际上是向彼得罗克索要自酿的白酒.他们把老俩口毒打一顿后,逼他到林中空地去酿酒.酿酒,为谁?这有用吗?老糊涂!他们杀人就象杀条狗.杀过人,想喝伏特加.而喝过优待加,再会杀人.他喝掉刚酿得的半瓶伏特加,那半瓶他要带回去给被伪警察打伤的老伴治病.他往回返,突然响起枪声.伪警察古日和科洛杰洛克骑马追了上来.他站住,并不想跑."开枪吧,败类.操你的元首,我不跑,败类!"科洛杰诺克把他的双手用绳索绑住,拖在马后,古日在后面不断用鞭子抽他.彼得罗克倒下了,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对他的记忆,如果还有谁记得他所受的痛苦和大大小小的不幸的话.斯捷潘妮达几乎一晚上没睡着觉.彼得罗克一夜未归,她不放心.她得上镇上打听他的消息.她不伯他们,他们不是人,是群畜生.经过小桥,她想起了那颗炸弹.她知道,是科尔尼拉拖走了炸弹.她找到科尔尼拉,用她的小猪涣炸弹.她要用炸弹炸飞小桥,不让伪警察进到她的宅院.天一黑,科尔尼拉用大车拉来了炸弹.但第二天他就被捕了,接着伪警察来了.她知道,轮到她了.大门彼斧子劈开.斯捷潘妮达把煤油倒在头巾上,划着了火柴.大火烧了整个一夜,伪警察离得远远的,也不放任何人过去——他们害伯炸弹爆炸的威力.但是炸弹等待着自己的时刻.
作品鉴赏23万字的"中篇",虽然不属于鸿篇巨制,却俨然是一曲深沉壮美、令人悲叹省悟的浩歌.作品通过一对普通的白俄罗斯偏僻小村庄的农民夫妇在德寇占领后十几天里的悲剧遭遇,揭示他们纯真善良的性格内涵,并借助联想和象征手法,把他们的人生轨迹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作家通过对两个主人公悲惨命运的铺叙和他们在遭到德寇和伪警察种种非人道的蹂躏时那痛苦的内心独白、回忆、感受和体验,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们浓缩地体现出俄罗斯人民勤劳、善良的性格特征.在彼得罗克身上除了勤劳和善良,更多地带着长期处于贫困无权地位下形成的软弱怕事、逆来顺受的性格烙印,而在女主人公斯捷潘妮达身上则更强烈地透出走上新生活的农民那种自尊自强的积极心理.虽然他们从昨天的风雪走来,身上留着历史的伤痕,肩负生活的重担,但始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与憧憬.他们有如路旁的小草,那细弱的生命之根,任凭风吹雨打却依然依恋着那贫脊的土地.他们的磨难与痛苦,抗争与忧伤,向往与追求无不与这片世代相传的土地,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亲人,甚至朝夕不离的乳牛、小猪、母鸡、衣舍、院子紧密相连.当法西斯入侵,故乡的土地被践踏,人的尊严
被蹂躏时,起先彼得罗克还幻想"以善相待",但事实教育他,他们不是人而是群野兽.他终于敢当着敌人的面,骂起他们的元首来,结果被法西斯强盗活活用马拖死.而斯捷潘妮达则更多地表现出反抗,她先是偷偷把敌人的步枪扔进水井里,最后索性搞到一颗炸弹想把木桥作掉.当敌人闯进院子要搜查和逮捕她时,她毅然点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农舍,使爱与恨和自己一起在烈焰中熊熊燃烧.但是,作家并没有停留子这一步,他把主人公与社会、历史融合在一起,置人物命运于整体的社会意识与历史意蕴之中,从而使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一个白俄罗斯的小村庄和两个普通得如小草一样的小人物,而是一个异常广羡的充满了强烈历史感、社会感和人生感的生活世界.在这里,主与死的抗争,人性与兽性的搏击,人物与命运的对话,理性与感性的倾诉,生命历程与历史进程的融合,在短暂的瞬间和有限的空间,通过象征和概括获得了一种高凝度的呈现,如果说叫做"各各他"的小山岗是昔日苦难和沉重历史的象征,那么被烧得伤痕累累的宅院旁的那棵者椴树便是灾难的标志.几十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除老椴树外,只剩下断垣残壁.但是,我们看到荒芜的院子里,一棵稚嫩的艾菊正破土而出,透出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正义力量的象征,在这么一个深沉悲凄的灾难废墟上留下的是人类对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纪录,是正义力量的伟大与坚韧.随着女主人的离去,她藏在院子里的那颗没有爆炸的炸弹,也已成为永久的秘密."但是炸弹等待着自己的时刻."这是作者在作品里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作者对全篇的哲理性概括,它给读者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也许它象征着未来战争的潜在威胁,也许它更象征看人类所蕴藏的巨大威力.
《灾难的标志》中译本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的《苦难的标志》.
(严永兴)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断头台(1986)
作者简介见"白轮船"条.
内容概要一年以前,母狼阿巴拉克和公狼塔什柴纳尔在莫云库梅草原上结成了一对,并且生下了三头小狼崽.有一次,太阳已经落山,阿克巴拉和塔什柴纳尔在草草中舒展开四肢,正要昏昏入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声.有那么一个活物,几乎光着身子,只穿条短裤权,在那片草地上跑着.不懂事的小狼崽摇着小尾巴朝人那边爬去.母狼发出低沉的嗥叫,向那个人扑去.那人看到猛扑过来的母狼,吓得抱住了头.这一来倒救了他.扑上来的阿克巴拉不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纵身从那人头上跳了过去,放过了这个本可以立刻置之于死地的人.入冬以来,小狼崽们都长高了,阿克巴拉和塔什柴纳尔领着它们去接受考验,对羚羊进行第一次出猎.突然上方传来奇怪的响声,原来那是直升飞机.这些草原狼怎能知道,羚羊虽然是它们自古以来的猎物,但现在人们却需要用羚羊来完成他们上缴肉类的计划.不计其数的羚羊在直升机的驱赶下,以可怕的速度向它们飞奔而来.在这股奔驰的洪流裹挟下,狼只能同自己的猎物一起逃窜.被驱赶的羊群刚如狂风般倾泻到开阔的平原上,就有人在那里恭候它们了.那些射手坐在几辆带篷越野汽车里,用自动步枪扫射.在越野汽车后面,是几辆带拖斗的载重卡车,战利品接二连三地被扔进车内,冒着热气的死羊堆积如山.母狼阿克巴拉看到了一张人脸,那么近,那么可怕,那人端起步枪,它的小狼,在奔跑中一个个被击中了,血淋淋地倒向一旁.接近洞穴时,它们意外地撞上一伙人,一辆巨怪似的卡车停在红柳丛里.两只狼瘸着腿,掉头向空旷的草原跑去.他们总共6人,专事收拾打死的野物,每只羊按半卢布计酬.卡车里,躺着一个双手被捆住的人.这人从《旧约》里取了一个古怪的名字:俄巴底亚.他是普斯科夫附近一名助祭的儿子,父亲死后进入神学校,本来指望继承神职,但两年后因散布异端邪说彼校方开除.开除后俄巴底亚立即成了共青团州报的编外工作人员.此刻他正被捆绑着仰卧在汽车里,这处境使他产生许多痛苦的思绪,越发苦恼地、难受地思念起她来.要知道正是为了她,他才回到这儿,第二次来到这片亚洲的土地上,出现在莫云库悔荒原里.他是第一次去莫云库梅草原时与她邂逅相遇的.那时,共青团州报编辑部打算让他去一趟中亚.这事的直接动因是他想研究并记述一下大麻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渗透进国内欧洲地区的青年中间的.他的意图是,不作为一名旁观者,而是要打进他们的秘密团伙,以一个大麻贩子的身份前往,搞清除了财迷心窍,还有什么原因推动他们去冒险.几经周折,俄巴底亚在莫斯科与大麻团伙的彼得鲁哈和列昂卡接上了头,并搭上了去中亚的火车.到达扎尔帕克一萨兹车站,他们又搭便车来到乌奇库杜克.在这个孤零零的、真正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哈萨克居民点上,他们立刻就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认真地干了两天的活,第3天一清早就起身了.一小时后碰上了好大一片茂密的大麻.他们开始采集大麻的叶子和花,把它们铺开晒干.为了收集点大麻花粉,俄巴底亚脱光衣服,在草丛里不断奔跑,让大麻花粉粘到身上.由于长时间吸进那股挥发性的醉人的芳香,俄巴底亚的想象中产生了各种幻觉.直到看到身边的3只狼崽,他才清醒过来.他忘了一切,出于人的善良天性,开始逗它们玩.就在这一刹那,他看到白光一闪,一头母狼呲着牙朝他扑来..但不知为什么母狼放过了他.俄巴底亚脱险后拔腿就跑,他感到头晕,身子发沉,肚子
痛得如刀绞一般,不断地喷吐着有毒的花粉.彼得鲁哈和列昂卡朝他跑来.俄巴底亚乘机要他们向上帝忏悔,遭到拒绝.他们背着塞满大麻的背包,午夜以前一直朝铁路方向行进.在330公里处,他见到了老板格里申.他指责格里申把人拉进绝望和堕落的一伙."你怎么成了我们的审判官?""我根本不是审判官,只不过我意识到,在我们之上有上帝存在,他是良心和仁慈的最高尺度.""好吧,如果你能让这群人跟随你去,拜见你的上帝,我立即滚蛋,接受我的挑战吗?""接受!"这时火车开近了,开始减速,响起一声刺耳的口哨声.他们拽起背包,纵身一跃,上了车.在空车厢里他被当作暗探,遭到大麻团伙的毒打.他意识到,只有格里申出面干涉,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消他减一声:"救救我,格里申!"那些人就会立即撒手.但乞求格里申的帮助,他不干.他浑身是血,最后遭到棍子致命的一击,抱成一团朝下栽去,列车尾部在他跌落的地方一扫而过.尘世间的怪事真是多得数不清,历史上也有那么一个伯利恒的怪人耶稣,自命不凡得也不肯说出一两句话,结果被钉上了十字架.那一天,也是星期五.草原上的一场夏雨,使俄巴底亚苏醒过来.既然复活,此刻他的思想突然变得那么明朗、那么充实..他记起自己来到耶路撒冷,竭力想找到耶稣,警告他面临的危险和犹大的出卖,对他诉说自己的忧虑,诉说千百年后人类的优虑.他在耶稣被认出、抓走的那棵榕树下坐了很久,哭了很久.天亮后,一辆卡车把他送到了扎尔帕克一萨兹车站.他一瘸一拐走到了火车站大楼.12名大麻贩子全部落网,他被送进了铁路医院.住院期间一个认识女医生的姑娘英加来找他,因为她的研究课题与他这次行动十分相近,都与大麻有关.通过英加他了解到,同这种罪行的斗争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根除吸毒现象和根除含有麻醉物质的各种植物.他伤愈回到普里奥克斯克的第二天,立即给英加写了封长信,倾诉了对她的爱恋之情.7月末,俄巴底亚离开了编辑部,因为报纸主编对他的草原特写突然改变了态度.他只能靠变卖父亲的旧书生活.英加的生活也不顺遂.她同丈夫,一名飞行人员,已经分居3年.他们刚生下儿子就分手了.10月,他收到英加的信,希望他在10月末去扎尔怕克一萨兹一趟.但等他赶到,英加却赴江布尔通过法院解决她儿子的归属问题.他心情抑郁,在车站上踯躅.深夜,他被组织围猎的头头坎达洛夫发现,并立即同意同车队一道去莫云库梅荒原围猎羚羊.对羚羊的大围猎,给了他极其恐怖的印象,以致他要他们立即停止这场屠杀,要他们向上帝忏悔.于是他被捆绑起来.深夜,这伙人喝碎了酒,把他拖下车,用靴子踢他,审判他."回答,败类,扔掸你的上帝,说,没有上帝!""有上帝!"俄巴底亚无力地呻吟着说.这些人气疯了,把他拖到洼地边上一棵老盐木前,吊了起来.过了片刻,车灯突然亮了,卡车发动起来,拐了个弯朝草原方向慢慢开动.黑暗重又合上.周围一片沉寂.只有阿夫季被捆在树上,孤零零一人面对整个世界.第二天清早,两只狼小心翼翼朝老窝这边接近.突然间阿克巴拉猛地跳到一旁,呆呆地站定了.在离它两步外的老盐木上,吊着一个伸着双手、歪着头的人.它想一跃而起,扑到人身上,咬断他的喉咙.在这决定性的瞬间,母狼突然认出了他."你来了.."这是他的最后一句后.就在这一刻,响起马达的轰鸣,两只狼毫不迟疑地离开了草原,一去不返了.它们来到遥远的伊塞克湖滨地区的盆地,又生下了一窝幼崽,只有四头小狼来到了世上.这一天,生性可恶的巴扎尔拜当地质队的向导直到夜里才回来,喝得烂醉如泥,身子在马上东歪西倒.最后,他下马在水边找了一截树桩把自己安顿下来.就在
这浑身疲软的时刻,他听到附近几声轻轻的吠叫.这是阿克巴拉的几只小狼崽,想念出去觅食未归的大狼,发出的吠叫.巴扎尔拜掏走狼惠上马而去.撑饱了死牛肉的母狼和公狼回窝发现不见了狼崽,惶恐不安,顺着足迹急急狂追,直追至鲍斯顿的宿营地.鲍斯顿到区里开会不在家,巴扎尔拜被人们几乎当成英雄领进了家,灌了一通酒后,由人保护着离开了.两头狼在不远处藏匿着.深夜不时传来一阵阵冲天而起的凄厉而紧张的狼嚎声.第二天上午,鲍斯顿找巴扎尔拜,要求买回四只小狼崽,放回狼窝去,但遭到巴扎尔拜的侮辱和拒绝.这一天,大狼离开狼窝,毫无顾忌地开始袭击人畜.巴扎尔拜用小狼换来的钱下酒馆足吃足喝了一顿.两只大狼变得异常凶狠,它门没有一大不在鲍斯顿的宿营地周围游荡,用那悲伤而愤怒的嚎声搅得人不得安宁.第二大一早,鲍里斯独自一人赶着羊群,肩背猎枪,不慌不忙走了很长时间.他把羊群赶进一个可以一览无遗的槽沟里,自己拿着枪隐蔽在乱石中.等了很久,一个灰影跳了两下便扑进羊群,那是阿克巴拉.鲍斯顿举起枪,正要扣动板机,只听得身后一阵响声,他急忙转过身,来不及瞄准就对着猛扑过来的巨兽开枪.塔什柴纳尔扑通一声倒毙在离鲍斯顿只有半米的地方.阿克巴拉扔下扑倒的一头母羊逃走了.自从公狼死后,母狼不再来了.一天上午,鲍斯顿的小儿子肯杰什跟着小鸡来到了草棚后面玩耍.当近处悄没声息地出现一头大灰狗时,小家伙一点也不害伯.它温顺地看着孩子,友好地摇着尾巴.那是阿克巴拉.它觉得,如果人的小崽能住在它的窝里,那该多舒心啊.于是母狼叼住孩子的衣领,只一甩,把他扔到脖子上.孩子哇地一声叫起来,声音很尖.鲍斯顿昏头昏脑拽下墙上的枪,奔出家门.他朝天放了一枪,但母狼死死咬住孩子的衣领,顽强地朝前跑去.鲍斯顿朝天放了第三枪,弹仓里现在只剩两发子弹.他明白再过一会儿他就要失去最后的机会,于是在飞跑中单膝跪下,朝狼腿打了一枪,打偏了.他把最后一发子弹推上膛,又瞄准,他甚至没听到自己的枪声,只见母狼蹦了一下就侧身倒下了.他如在梦中一般朝阿克巴拉跑去.但阿克巴拉还活着,奄奄一息,孩子却断了气,躺在狼身边,胸部被打穿了.悲痛欲绝的鲍斯顿撕心裂肺般喊叫起来:"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惩罚我?"他回到家,把孩子的尸体放到小床上,抓起枪,一夹子弹上了膛,纵身一跃上了马.他来到巴扎尔拜的家,对巴扎尔拜说:"你不配活在世上,所以我亲自来结果你!"巴扎尔拜都来不及找东西挡一下,枪响了,接着第二发子弹又赶上他,打中他的背.巴扎尔拜一头撞在车帮上,扑通一声栽倒在地.鲍斯顿扫视着围上来的人,小声但严厉地说:"够了.我这就去该去的地方,自首去."鲍斯顿牵着马离去了.他头也不回朝湖滨方向走去,为的是向政府自首.那高高隆起的蓝湛湛的伊塞克湖越来越近了.他真想融进这片湖水,化为乌有.
作品鉴赏艾特玛托夫的新作《断头台》是一部引起苏联读者广泛兴趣和评论界热烈争论的作品,也是一部复杂而重要的作品,在作家的许多作品中,动物如《别了,古利萨雷!》中的骏马.《白轮船》中的长角母鹿,《花狗崖》中的小花狗、《一日长于百年》中的骆驼,都是他笔下富有特色的形象.在《断头台》中,作家是把本于极其残忍的狼作为贯穿作品始终的情节线索来描绘的.无论是它们的凄惨命运或是心理刻回都相当成功.狼的形象在这里融铸了作家对当个人与自然这一生态学问题和人性、人道主义这一社会哲学问题的观点和倾向,除了凶残的本性一面外,作家认为,狼还有着善良的一面:爱子、友情和对家庭的眷恋.但是我们人类,即作品中的那些偷
猎者、偷捕者、贩毒者坎达洛夫、巴扎尔拜、格里申之流却比狼更凶残、更可伯.最后鲍斯顿与狼的生死搏斗,同归于尽,可以看作是带寓意性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冲突,结局是十分悲惨的.作品主人公俄巴底亚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是个神学院的学生,是个基督教徒,但他又不是位"圣徒",他对他笃信的宗教并不十分虔诚.他纯洁、善良,宽客.无论是对采集和贩运大麻的黑团伙,还是对大肆虐杀羚羊的围猎者,他都想用自己的心灵唤起他们的良知.作家把这一人物写成基督教徒,给他取名为俄巴底亚,让他被贩毒者扔下火车,在昏迷中来到两千年前的耶路撒冷,最后又被偷猎者绑到一株盐木上,仲着双手,垂着头殉难,都是企图把他同耶稣的形象联系起来.很显然,作家在这里是试图寻找一个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又通向永恒的人类根深蒂固的基点——相互理解、信任和爱.作主把书取名为《断头台》,可以说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他提醒人们,人的悲剧就在于面对自己精神上的"断头台"而不自觉,但又无法逃避由"原罪"而形成的心灵挣扎和内心惩罚,人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达坎洛夫之流在虐杀大批动物和残害俄巴底亚的同时,不也正在毁灭他们自身吗?虽然他们的肉体并没有被送上"断头台",但他们的灵魂不早已在精神的"断头台"面前呻吟、挣扎了吗?格里申、巴扎尔拜等等不也是这样的吗?艾特玛托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在《断头台》里我们看到,作家对莫云库梅草原的捕猎、贩毒黑团伙的罪恶活动等等一些重大情节和现实生活都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写作的,它准确地传达出让会的现实们矛盾,成为作品的基本色调.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家为了增大时主跨度和作品的内在意蕴,使作品具有对世界、对时代的抽象概括意义,把作品的构结作了某种调整和变化.俄巴底亚到耶路撒冷寻找耶稣的情节、耶稣与彼拉多的对话、狼的命运与遭际都是被作家大大强化、虚拟和夸大了的.它们并不符合实际生活的本来面貌,甚至连耶稣的神话情节都是经过作家改造过的.这些都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近似"怪诞"的结构,它对现实主义的传统结构原则无疑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还包括对俄巴底亚这一人物性格的夸张与变形.因为作家的本意并非要我们从这个人物身上寻找现实的典型性格,他是作家灵魂(主观意识)的熔炉里炼就的一个富有寓意和启示性的人物,以表达作家对现实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意识,是作家通过许多非现实的中介,采取既来于生活又偏离生活的反映方式塑造的艺术典型,以追求作品艺术概括的品格.艾特玛托夫以自己的创造和开拓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现实的、悲剧性的,又是抽象的、象征性的、具有全球意识的作品.
《断头台》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冯加译本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的陈锌、陈宝辰、谷兴亚译本.
(严永兴)
弗·德·杜金采夫穿白衣的人们(1987)
作者简介见"不单为了面包"条.
内容概要1948年秋天,32岁的青年植物学家奉命前往他的母校、外省的一所农学院检查工作.临行前,李森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里亚德诺院士要他注意,那个学院有一个以"无轨电车"为首的摩尔根学派的地下组织在活动.来到学院后,他发现,所谓地下组织的活动,是一批科学家为培育上更新品种而背着里亚德诺院土和该院院长瓦里切夫所搞的科学实验.领导科学实践的是副院长波索什科夫院士、遗传与育种教研室主任赫依费茨教授和外号为"无轨电车"的实验室主任斯特里加列夫副教授.里亚德诺曾经窃取了斯特里加列夫研究的上豆新品种"五月花",探听到副教授又在研究一个更好的土豆新品种,大为恼火,决心要整掉这个试验小组.杰已金虽然被任命为教研室和实验室代主任,但他以自己的坦诚和正直赢得了斯特里加列夫等人的信任.斯特里加列夫向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育种工作,并希望他保护和继续改良新培育的上豆新品种,为社会进步服务,而不能落入里亚德诺之手,成为他沽名钓誉的资本.1949年5月,院长宣布,克格勃破获了一个反革命集团,赫依费茨、斯特里加列夫扣其他一些集团成员部彼捕了.第二天,杰日金潜入已被查封的斯特里加列夫的秘密试验地,取出了他的上豆种和切片机,并从里亚德诺那里得知斯特里加列夫并没有被抓获.斯特里加列夫偷偷来到杰日金的宿舍呆了两天,写下了有关土豆育种工作的所有数据,离去舌不幸被克格勃逮捕.杰日金明白,现在只有拿出土豆新品种,让全世界知道斯特里加列夫的成就,才能拯救被捕的人们.但是,他也知道无知的长官们并不理解真正科学家的学说和成就,他们只桐信里亚德诺之流的伪科学.《植物学问题》第8期刊登了杰日金的老师、摩尔根遗传学派权威波索什科夫院上化名萨马林的一篇文章,文章批评了里亚德诺的学说,指出里亚德诺引为得意的论据、长黑赤杨叶的桦树枝并不能说明一种植物上会长出另一种植物,那只不过是一种菌的孢子引起的桦树叶的病变.但很快杂志编辑部被改组.这个月,劫后余生的斯特里加列夫培育的十八株土豆新品种获得了成熟的块茎,杰日金用斯特里加列夫多年研究的结晶把南美野生土豆与家土豆杂交的品种也有三朵成功地结出了果实,他意识到,这是有世界意义的成果,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人为保护这一成果仍在担着风险,他决心继续把先行者的研究继续下去.过了十月革命节,农学院在小会议厅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里亚德诺的助手布鲁扎克从莫斯科赶来督阵.波索什科夫院士的文章受到了批判,杰日金据理反驳,认为遗传学理论是尊重客观的、是正确的,波索什科夫院士的文章,是物质在用事实反驳里亚德诺学派.布鲁扎克气急败坏地把波索什科夫院士称做"隐藏的、还在活动的摩尔根遗传学分子",骂杰日金是"法西斯思想的宣传者".当晚,波索什科夫给杰日金打电话,要杰日金晚些时候到他家去.当杰日金赶到时,老人已经服毒自杀.老人把一笔巨款留给杰日金,希望他继续未竟的事业.老人还胃了一封信给科学院院部的信,信中责备院土们当初把里亚德诺这个只会整人、阻碍科学发展的庸入选力院上,也为自己终于能够站出来揭露他们而自豪.他所以自杀,是因为忍受不了"同志们"的折磨.杰日金被开除出农学院,罪名是"积极参与反对先进的米丘林学说,宣传魏斯曼和摩尔根的反动思想",并受到克格勃的传讯.在克格勃一位上校和群众的帮助下,杰日金带上培育

当前:第1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