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9/34页


《外来人》密切联系实际,指出了改革道路上的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
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是对改革者意志和能力的考验.所有的改革都象新生事物一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且最初人们总是不习惯于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于是有的反对,有的观望,有的徘徊,但只要坚定信念,让新的观念深入人心、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改革者也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外来人》所不同于其它同时期作品的特点是作者敢于干涉苏联当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以战斗者的姿态,揭露阻碍苏联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把它公布于众、让人们认识到它的严重性,这是改革过程中最本质的一面,长期以来,由于受"无冲突论的影响,戏剧作品多是内容贫乏,粉饰现实,生产题材的剧作流于模式化.到六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才开始复苏.德伏列茨基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改革的要害.《外来人》是当代苏联戏剧上取得新的突破的好剧本,它的主题思想正确深刻,它的题材富于现实性,它着力表现苏联经济改革上新旧思想的冲突,从公私两个方面塑造主人公切什科夫的形象.在描写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时候,也比较真实地刻画出苏联当代人的道德面貌和心理状态,使人物有血有肉,具有艺术生命力.剧中用灯光变换时空,强化舞台的气氛和戏剧节奏.结尾的手法限新颖,在艺术形式上有创新.《外来人》在苏联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红瑛)
维·彼·阿斯塔菲耶夫鱼王(1972—1975)
作品简介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1924—),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奥夫相卡村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先由祖母抚养,后来进了孤儿院.参加过卫国战争.1951年开始发表展作品.中篇《山口》、《老橡树》(1959)为作家带来声誉.《流星》(1960)写卫国战争期间一对男女青年在军医院相识并且相爱,然而出于对生活的责任感未成眷属的故事.《偷窃》(1966)以孤儿院里两次互为因果的偷窃为线索,描写一群性格迥异的孤儿和在他们身上萌生的"俄罗斯的怜悯心".《牧童和牧女》(1971)被作者称为"现代牧歌",主人公负伤后,在对恋人的苦苦思念中死去,表现超平战争的残酷之上的人性的力量.由23个短篇和一部中篇组成的系列小说《最后的致敬》(1957—1977)贯串着作家对生活中稳定的道德价值的关注.作品在展示主人公维佳成长的同时,刻画了一系列普通的俄罗斯人形象,其中祖母象征着"人的不朽,人民的生命力和人民永恒的记忆".作家的几次故乡之行产生了《鱼王》(1972—1975,获1978年苏联国家奖).《悲伤的侦探》(1986)揭示苏联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此外著有《士兵和母亲》、《老马》、《枞树枝》、《一片落叶》等短篇.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往往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插有抒情性的议论,创造出一种熔小说和抒情散文于一炉的独特风格.他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从原始森林直至战争前沿),善于描写农家孩子的童年,善于描写自然,并以自己的想象贼予它灵性.但他的着眼点始终是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实在是一位人性的诗人.
内容概要我回故乡很少出于本意,通常是要我去那里参加葬礼.不过有几次我去叶尼塞河,倒不是因为讣电.我和弟弟柯利亚同父异母.他陪我去苏什科沃看望我那游手好闲的爸爸.爸爸养着一条名叫鲍那的莱卡狗.后来爸爸因为渎职被判了很长的刑期.临上船时,鲍耶扑到他怀里,舔他的脸,咬住他的绒衣,要拖他回家,结果惨死在押解人员的枪口下.为维持全家的主活,14岁的柯利亚天天都在森林里狩猎捕鱼,就这样他和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年狩猎遇险,绝望使两个伙伴互相敌视,不断殴斗.在危难的日子里,柯利亚在幻觉中看到了鲍耶.这时对他来说,鲍耶的爱心和忠诚比什么都珍贵(《鲍耶》).柯利亚和他的好友阿基姆把我带到了奥巴里哈河上,我和儿子从水里钓起一条又一条茴鱼和细鳞鱼.我们兴奋极了.一连14小时的作业实在累人.柯利亚、阿基姆和我儿子在篝火边一躺下便睡着了.我不想睡觉,静静领略着原始森林夜晚的美妙.一滴饱满凝重的露珠桂在柳叶尖梢上,象是害怕自己的坠落会毁坏这个世界.我望着露珠,一动不动.在这天堂般的宁静里,你会相信有永恒的幸福,相信罪恶终将烟消云散.想到此刻睡着的有病的弟弟和我那半大不小的儿子,想到他们总有一大会单独留在这绚丽多采而又严峻可怕的世界上,我不免感到忧伤(《一滴露珠》)柯利亚搬到妻子的娘家住了没几年,患了癌症.于是我匆匆来到了叶尼塞河畔的一座古镇——楚什镇.柯利亚没让我呆在家里陪他,我到镇上闲逛.叶尼塞河的这一段出产名贵的鲟鱼和鳇鱼,镇上违禁偷捕成风.偷鱼者胆大包天,连渔场稽查员的子弹都不怕.他们偶而也会失风落网,被处以罚款,但恶习难改(《达姆卡》)、《渔夫格罗霍塔洛》).柯曼多尔历来一帆风顺,甚至凭着自己快艇的速度,敢于戏耍追捕他的警艇.不料在一场车祸中,卡车
的车轮碾死了他心爱的女儿,一下子碾碎了他所有美好的希望.(《在黄金暗礁附近》).和柯曼多尔的凶猛剽悍相反,他哥哥伊格纳齐依奇似乎宽宏大量.他也是偷鱼老手,技高胆大,不和别人争渔场,却总能捕到好鱼.一个秋夜,他的排钩钩住了一条大鱼.他想把鱼拖上快艇,结果反被大鱼拖进水里.生死关口,似乎一种冥冥中的力量使他想起了他以往的罪孽.格拉哈,他早年的情侣,因为失身于来楚什镇办事的一个中尉,被他一脚踹进了河里.后来他悔恨交加,巨大的痛苦使他久久不得安宁.他把眼前的遭遇看作报应.他突然领悟到大自然也是女性,对她的凌辱同样会遭到惩罚.大鱼挣脱排钩,倏地游走了.伊格纳齐依奇由衷地祝福她尽情地活下去(《鱼王》).偷鱼成风,偷猎也成风.人们闯进原始森林,就象明火执杖的强盗,见什么,打什么.天鹅、大雁、黑貂、松鼠、鲜卑鼬、驼鹿..全都成了他们的目标.原先雷鸟成群,见了人都不怕的地方,如今雷鸟已经绝迹.假如对这种戕害大自然的暴行听之任之,那么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个光秃秃的世界(《黑羽翻飞》).在鲍加尼达村,鱼是人们的天然食粮.阿基姆和他的弟妹就是靠大自然的这种恩赐,喝鱼汤长大的(《鲍加尼达村的鱼汤》).在人迹罕至的下通古斯卡河岸上,我发现了一朵幽雅的百合花.后来我在南方一个精心护养的花坛里又一次见到了它.我不明白这花是怎么长途跋涉从南方跑到了荒凉的北方,也许正好相反,是北方的小花乘风而下把花籽撒到了肥沃的南方?反正,大自然作了巧妙的安排.它能不能绵延不绝呢?(《图鲁汉斯克的百合花》)阿基姆在边远猎场自己的过冬小屋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女人.经过3天3夜的抢救,他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她的生命.她叫艾丽雅,莫斯科姑娘,在轮船停靠楚什镇时搭识了戈加·盖尔采夫,后者答应带她去寻找在流行病考察队工作的爸爸.然而他们在原始森林里从夏末一直走到秋末,也没有找到考察队.感冒使艾丽雅倒在这座小木屋里.盖尔采夫出去捕鱼,一去不回.要不是阿基姆及时赶到,艾丽雅也就在这永久的冻土上长眠了.阿基姆顾不得打猎,顾不得签过合同,拿过预支,悉心护理艾丽雅.他在一处险滩上找到了失足摔死的盖尔采夫,尸体已让■鱼啄干,黑貂啃光,形状十分可怖.盖尔采夫的日已揭开了这个"自己就是上帝"的人的内心,艾丽雅从中看穿了他的为人.阿基姆治好艾丽雅,把她送上了去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的飞机.上飞机前,他往艾丽雅手里塞了五卢布,以便到了那里她能坐上出租车(《白色群山的梦》).我的故乡西伯利亚已经变了模样.一切在流动,一切在变化——这是古老的哲理名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这是诞生的时代,也是死亡的时代,这是杀伤的时代,也是医治的时代,这是毁坏的时代,也是建设的时代;这是哭泣的时代,也是欢笑的时代..(《我找不到回答》)
作品鉴赏《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的代表作.作者把它的体裁界定为"寓于短篇小说中的叙述".其中有的篇章是作者的经历,有的则是作者的见闻,没有贯串始终的主人公,没有精心编织的情节,似散文,又似小说.这种无拘无束的结构和行文方式使作者得以随心所欲地概括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阿斯塔菲耶夫极善描写.无论是原始森林的夜晚,还是奥巴里哈河上的垂钓,无论是鲍耶的秉性,还是形形色色的偷鱼者,一经他的点染,便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细腻和活力.例如下面这段把自然人格化的文学就相当精彩;被波涛席卷而去的"百合花绽开了色彩鲜艳的唇瓣,象是在呼喊.它在向无边无垠的大森林告别,而森林正应和着雨声奏出使人感到宁静
的旋律,树叶和荒草郁郁寡欢地舒展着叶瓣,连针叶也变得蔫蔫的."即便蚊子叮咬的细节也会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这不是那种贵族元老气派的俄罗斯蚊子,先要低吟慢唱,手舞足蹈个够了,然后才懒洋洋地叮你一口.不是的,这种北方的,饿瘪了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野性十足的东西,一下子扑上来,一声不哼地碰上什么就叮螫什么,这能叫长角鹿踣地不起,能使人痛苦万状."作者的议论兼有抒情和哲理.撒在地上的牛奶吸引他,因为牛奶尽管"遭到践踏,却始终倔强地保持着自身的洁白".河鱼香食牛虻,引出"自然界自会在善恶之间制造平衡"的咏叹.一只蚊子被揿死在窗上,在他看来却意味着难以理解的生死之谜,"窗玻璃的一面淌着红色的血,另一面却是明澈的雨.它们顺着玻璃流淌,轨迹有重合的,间或曲折相交,但是血的污流和两水的清流虽然交叉重叠,却相互冲刷不掉."作者从日常生活情景中开掘出来的涵义,使小说不时横生出另一番意境和情趣.12个短篇形似生活,其实都在刻意追求特定的象征意义.《鲍加尼达村的鱼场》喻示自然哺育人类.《黑羽翻飞》中大量捕杀雷鸟后在楚什镇池塘周围堆积起来的黑色羽老,"象是送葬的花圈",戕害自然无异毁灭人类本身.在对大自然的恣意掠夺中,作者看到了爱的丧失,人性的堕落.在他笔下,对自然的态度幻化出一条区分善恶的标准.阿基姆爱自然,他的善心拯救了频临死亡的艾丽雅,盖尔采夫恨自然,他的狠毒使他成了糟踏女性的恶魔.掠夺自然,必遭自然的惩罚.这种惩罚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惩罚,者或是原先鲟鱼多得象劈柴,一尾摞一尾的河里,如今鲟鱼几近绝迹,者或是寓言式的喻示,身受重伤的鱼王把伊格纳齐依奇拖进水里,使他遭受同样的命运;另一方面则是以人的道德水准下降的形式出现,人忘记了应该怎样做人,就必然成为他人的灾祸,或者象那个司机,酒后驾车,压死柯曼多尔的爱女塔依卡,或者象偷鱼人格罗霍塔洛,听到"恩师"库克林遇难呼救,躲在一边不去搭救.保护自然实际上也是保护人们的心灵.伊格纳齐伊奇对鱼王的祝福折射出他心灵的净化.在转变对自然的态度中,作者悟出了一条改善人们自身的路.12个短篇各色各样,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似乎十分松散.但它们全部围绕着人和自然的问题,又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开不同的侧面,因此合在一起,便从松散下面显露出连贯的内容,显露出一个大的意象,即世界往何处去?人们企望"过得快快活活".这种希翼穿越所有的世纪,一直延伸到今天.为此人们改造自然,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然而就在获取的同时,人们却在丧失,丧失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天然的美味,奇异的景观,野外的乐趣,安静的环境..甚至美好的感情."到何年何月我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学会给予自然些什么?到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学会象操持有方的当家人那样,管好自己的家业?"西伯利亚正在改变模样.作者每次飞越它的上空,都有一种和它永别的惆怅.全书末尾对时代所作的14项评判,道出了获取和丧失以及诸如此类的矛盾在这个世界上的统一.人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将在这些矛盾中生存还是毁灭?这疑虑不单属于作者,它属于全人类.()..
瓦·马·舒克申红莓(1973)
作家简介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1929—1974),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农民家庭.1943年七年制中学毕业后在比依斯克汽车技术学校学习,一年后退学,先后在工厂和工地做工.四十年代末应征入伍,在里海舰队当水兵.1952年复员回乡,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954年考入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名导演罗姆的学生.1958年首次担任电影《两个费陀尔》的主角;同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车上的两个人》.1960年从电影学院毕业,1961年以后不断发表作品.在他短短的15年左右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以及电影剧本.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居民》(1963)、《明月下的谈话》(1974)、《我的兄弟》;中篇小说《在那遥远的地方》(1968)、《观点》(1974)、《晨鸡三唱之前》(1975)、长篇小说《柳巴文一家》(1965);电影剧本《有那么一个青年》(1964年拍成电影,获16届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你们的儿子和兄弟》(1966)、《我给你们带来自由》(1971)、《红莓》(1973,作者自导自演,拍成影片,1974年获第七届全苏电影节主奖).舒克申多才多艺,既是作家,又是导演、演员.他的作品大都反映农村生活,主人公多半是普通农民、司机、工人和农村妇女,侧重刻画人物的心理和道德面貌,歌颂普通人的美好心灵和俄罗斯农村纯朴敦厚的道德风尚.他信奉的创作原则是"讲真话","要忧人民之所忧,乐人民之所乐,想人民之所想."他是短篇小说大师,作品简练、紧凑,乡土气息浓郁,口语运用圆熟,富于幽默感.在苏联当代文学中舒克申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1976年被追授列宁文艺奖金.内容概要叶戈尔·普罗库金是一个盗窃犯,外号苦人儿,40岁左右,农家出身.在饥荒的年月,他们家人走散,当时他还是一个少年,孤伶伶一人在车站上不知如何是好,结果落到了盗窃团伙手里,从此,他离开了农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断盗窃、坐牢..现在他服满刑期出狱了.自由、春天使叶戈尔兴奋、欢畅.看来,艰难的城市生活并没有把他压垮,而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在路上,一片白桦林使他心醉,也许黑黝黝土地上的这片纯净洁白的世界唤起了他遥远的回忆,促使他考虑一条新的出路.他终于来到"巢穴",见到了同伙,他们正在等电话.不久,电话里传来出事的警报.大家马上分散离开,最后走的是团伙头子厚嘴唇和叶戈尔.出来以后,发现已被包围.叶戈尔大胆、机智,冒着被捕的危险,把警察引开,摆脱了警方的追捕.叶戈尔先要找个安身的地方,但处处碰壁、最后他才想到找柳芭.柳芭是叶戈尔在狱中以通信方式认识的一个农村妇女.他俩通信有一年光景.她是尼佐夫卡光明村人,离叶戈尔老家不远.她丈夫是酒鬼,被赶走了.她对叶戈尔的不幸表示理解相同情.叶戈尔从她信中得到很大的安慰.现在他想去找柳芭、无非暂时避风,并无长远打算.叶戈尔来到光明村.他和柳芭见面了.柳芭真诚坦率,异常朴实,她的体谅和信任态度使他震惊.当柳芭要把他领回家时,他无法理解一个清白的农家妇女怎么会把一个"惯窃犯"、"一个无恶不作的贼"领进自己的家门.柳芭的双亲已上了年纪,哥哥彼得罗是农庄卡车司机,都是敦厚的庄稼人,很好地接待了他.第二天他感到很烦躁,想到城里去,自己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回来,他向柳芭表示"要一个人呆一阵子,反省一下",柳芭只对他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你走了,我会感到难过的."叶戈尔虽然走了,但柳芭和农村深深打动了叶
戈尔的心.他决定不再象原来那样生活下去.他到城里后即向厚嘴唇发了电报,把原来拿他的钱汇了回去,对新生活的向往使叶戈尔激动不已.他安排了最后一次狂欢,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现在我的心由于感到温暖而受到剧烈的震动..朋友们,大家彼此相爱吧!"然后便回到光明村,与柳芭共同生活.他当了拖拉机手.一天,他驾驶彼得罗的卡车,和柳芭一起到邻近的索斯诺夫卡村去见一位老大娘库杰利哈.他要柳芭向她打听她的生活情况,自己戴上墨镜,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库杰利哈说,她有6个孩子,3个在城里工作,一个女儿纽拉和她住在一起,还有两个儿子在饥饿的年代走散了,不知在那里,讲到这里她难过得落下了眼泪.叶戈尔坐在那里象泥塑木雕一样,一直望着库杰利哈.柳芭再也问不下去了,亲切地搂抱着库杰利哈,安慰她.叶戈尔心里难受极了,在回来的路上忍不住把真情告诉柳芭,原来库杰利哈就是叶戈尔的母亲.他表示他现在不能回去,要等他"象一个人"的时候才去见母亲,并要柳芭相信,他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回到家里,柳芭的前夫柯里亚已在等他们.叶戈尔教训了他一顿,让他今后别来纠缠柳芭..叶戈尔开始耕作,用拖拉机犁出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一条垄沟.他从拖拉机里跳了出来,站在田野上,吸着泥土里散发出来的春天气息,沉浸在儿时的回忆里,感到忧伤,亲切.现在耕地上一片宁静,他再也不用到处奔波,但他有一种预感,这样的局面可能是暂时的.不久以后,团伙的成员舒拉找来了.叶戈尔不让他有说话的机会,把他领了出去,严励地要舒拉转告他们的头,他已不欠他们的账,今后别来找他.舒拉的出现是不祥的预兆,柳芭为此感到非常不安.几天以后,叶戈尔在翻耕过的土地上播种.中午时分,他在拖拉机里看到耕地边上一簇白桦林旁停着一辆"伏尔加",旁边站着厚嘴唇和其他两个人,车里坐着柳霞.叶戈尔放慢速度,随手拿了一把螺扳手,把拖拉机开到耕地边上,停了下来.叶戈尔和厚嘴唇向小树林深处走去..柳芭回到家里吃午饭,两个老人告诉柳芭,有人来找叶戈尔,他们已到叶戈尔播种的田里去了.柳芭感到将要出事,急忙奔出院子,刚好彼得罗开着卡车回来,柳芭立刻上跳卡车,要彼得罗和她一起去找叶戈尔.站在"伏尔加"边上的两个人,看到卡车便向小树林叫喊.厚嘴唇从小树林出来,奔向"伏尔加".小汽车开跑了.柳芭向小树林奔去.叶戈尔捂着肚子,不声不响迎面走来,他腹部中弹受伤,血流不止.彼得罗抱起叶戈尔,把他放在已经坐在驾驶室里的柳芭身上,自己启动汽车,向医院急驰.在路上,叶戈尔自知伤势严重,无法救洽,便请求彼得罗停车,将他拾出车去.叶戈尔躺在草地上,用他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寻觅柳芭,叫喊她,费力地说:"钱..在我上衣里,和妈妈分吧.."从他紧闭着的眼睛里流出一小滴眼泪,在耳边停了一下,颤动着,掉在青草上.叶戈尔死了.彼得罗绕过躺在地上的叶戈尔和妹妹,奔向卡车.卡车吼叫着,径直在田野上奔驰.他走的是条小路,穿过森林就可以截住"伏尔加".当卡车走出森林,开上大路时,"伏尔加"还来不及溜过去.卡车迎面驰来,小桥车冲向田里,车身摇晃着,走得很慢,卡车赶了上来象一头发怒的公牛,从侧面把汽车撞翻..
作品鉴赏《红莓》是舒克申的代表作,原先发表时,是一部中篇个说,后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电影.作者通过小说主人公叶戈尔的悲剧,不仅表现了人的善良本性难以泯灭,还对人生意义作了哲理探讨.叶戈尔离开了生养他的农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根,误入歧途,陷入罪恶深渊而不能自拔,但他平息不了内心的痛苦——劳动者叶戈尔和惯窃犯叶戈尔始终在斗争.出
狱以后,遇上了柳芭.柳芭真诚的爱和信任,大自然、农村、母亲的痛苦复苏了他那长期抑压着的善良本性,帮助他革心洗面,重新建立美好的生活.但社会的恶势力没有放过他,他难以避免毁灭的命运.叶戈尔的悲惨结局耐人寻味.他离开了农村——道德力量的源泉,离开了根,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种背叛行为,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受到惩罚;另一方面,叶戈尔的死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新生,当他面对邪恶,勇敢地迎向死亡的时候,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的肉体虽然死去,但他的精神,他的道德力量在与恶的较量中却取得了胜利.这也就是作者力图表达的对人生意义的哲理思考.《红莓》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它的戏剧性.小说情节线索集中,没有枝蔓,矛盾冲突立即显现,迅速展开,人物紧扣主要情节,为数不多,配置适度,尤其是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揭示和解决、人物的刻画,主要不是依靠作者的叙述,在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十分简练,犹如戏剧场景的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是戏剧性的事件和人物对白.如叶戈尔与团伙头子厚嘴唇的矛盾冲突,从开始、发展、直到结束,就是通过叶戈尔出狱后回到"巢穴",与厚嘴唇发生争执的场面,团伙成员舒拉到光明村寻访叶戈尔被,叶尔斥责后秧秧而回,以及最后叶戈尔在耕地旁的小树林里被厚嘴唇杀害等事件来展现的.小说中对人物,特别是对主人公叶戈尔的心理分析,是舒克申艺术创作的一大成就,主人公叶戈尔的心理状态,他的内心痛苦、矛盾,他的转变过程都有深入细致的刻画,但绝少运用传统的作者叙述或内心独白的方式,常常是用人物的动作、对白和特定的场景,有时甚至借用电影中的特写手法加以表现.叶戈尔出狱后的欢乐心情以及对未来的一种茫然的感觉是通过叶戈尔与出租汽车司机的一段对白来反映的.心理分析的出色篇章要算是叶戈尔和柳芭一起与他母亲库杰利哈的会面.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失散多年的母子见了面但又互不相认.这芭不知内情,不断发问,库杰利哈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平静地回答,只是在谈到失散的两个孩子时才忍不住流露出一个母亲的哀伤.而叶戈尔"坐在那里象尼塑雕像一样,一个劲地望着库杰利哈,他的面孔在眼镜下面也象是僵化了似的."出来以后,"他的前额靠在门框上,一动不动,就这样站了好长时间,一只手把门框抓得这样紧,手都发白了."在这里,作者没有直叙叶戈尔见到母亲而不相认的复杂心情,仅仅利用这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场面,对叶戈尔的表情和动作的简单描述,表达了叶戈尔此时此刻内心的波澜.叶戈尔的沉默表现出多少复杂的感情啊!内心的痛苦,羞愧,对自己的恨,对母亲的忏悔,良心的谴责..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小说富于抒情意味,作者尽力表现叶戈尔对大自然,对土地、对劳动的爱,对爱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许多场面情景交融、感情洋溢.小说的语言,尤其是人物的对白,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
(冯增义)
亚·伊·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作者简介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条.
内容概要《古拉格群岛》是一部描写苏联劳改营情况的著作,其内容涉及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后约40年间的人和事.全书140万字,共分七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描写逮捕进劳改营的各种犯人.在"监狱工业"标题下看到,一次次大逮捕象"水流"一样把人输送到各地的劳改营,在逮捕的水流中,有属于某个阶级、阶层,党派、宗教教派的成员,有反抗余粮征集制的农民,某些犯了过错的少数民族,有在德军占领下生活过的或给德军做过事的公民,有当过俘虏的军职人员、大退却过程中的军官和士兵,等等.电车女司机深夜回家,从陷住的卡车旁走过,原来卡车装满尸体,手和脚从防水布下露了出来,于是她被记下姓名,第二天被捕了,罪名反苏宣传,判刑10年.自来水工人每当播送没完没了的给斯大林致敬信时总关上自家喇叭,邻居告了密,罪名社会危险分子,判刑8年.一个有6个子女的农民,拚死干活,挣得一颗勋章,授勋时他说:"能给我一普特面粉来顶这个勋章多好",于是他全家被流放了.书中说:"逮捕象流行病一样逐街挨户地蔓延..如果你明天注定要招认你纠集了一个图谋在本市自来水中放毒的地下小组,而今天我曾在街上握过你的手,那就是说我的命运也注定了."逮捕是不经过"调查"的.上面交下来的名单,或者最初的嫌疑,秘密人员的报告,甚至一封匿名告密信,都会引起逮捕.给予侦查的时间并不是用来弄清罪行,"百分之九十五都用来磨难、消耗、削弱受侦查的人,使得他但求赶快结束,即使用斧子砍头也罢".一被逮捕就必然有罪,于是审讯中的威胁、暴力、刑讯就不可避免.而且对刑讯的种类不作规定,"容许各显其能",甚至随意污辱受侦查的人,例如向人嘴里吐痰,把脸按进痰盂,往跪着的人脸上撒尿,等等.劳改营的出现,"群岛"的诞生,是从1917年7月23日颁布的《剥夺自由暂行条令》开始的.《条令》规定,"凡被剥夺自由并具有劳动能力者,必须从事强制性体力劳动".第三、四部分就专门讲述劳改营里的生活情况.劳改营里的主要生活内容是劳动.他们每天早晨由押解队从劳改营里带出来,晚上带回营.返营途中走不动路留下来的,扭伤腿在地上爬的,押解队一律就地结果.劳动定额提得很高,工作日的长短根据劳动定额决定,"定额完成了,工作日结束;没有完成,你就别想进屋".惩罚没有完成任务的人,有时是让他们"在森林里冻死,赶进火里烧死".在永冻土里打金矿探井,500名犯人竟有一半人丢了性命.劳改营里的伙食是(1921年)一天半磅面包(完成生产定额,再加半磅),早晚是白开水,中午是一大勺菜汤(里头有几十粒麦片和一些土豆皮)."按古拉格的定量,本来就没法让一个在严寒中劳动13小时、哪怕10小时的人吃饱",还要统筹安排,"分成各种等级:凡完成定额不足百分之三十者,吃禁闭灶,一天300克面包,一钵菜汤..完成百分之八十一至一百者吃生产灶,500至600克面包,三钵菜汤;再高就是突击工作者灶,面包700至800克,外加稀粥一至二份,奖励菜一份——一个又黑又苦的黑麦面做的豌豆馅包子.为了获得这点抵偿不了体力消耗的稀汤寡水,人们拚死拼活,耗尽体力.因此突击工作者和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比装病不上工的人早入土."饥饿使人顾肚皮顾不了脸皮,面包从切面包室运进食堂,没有人拿着棍子护送,就会被夺走抢光.厨房门口泔水坑里一倒进垃圾,守候在那里的人就一拥而上,互相厮打,
在坑里寻找鱼头、骨头、菜帮子,然后把它们洗净、煮熟、吃光.饥饿使"人死得多么简单:正说着活就没有声音了,正走着路就倒下了,哆嗦一下就完事了".劳改犯们衣着褴褛,肮脏无比.卫生状况坏得不能再坏.臭虫、虱子、跳蚤极多,可以咬死垂死的病人和老人.伤寒等各种疾病常常流行于营区,大批地死人.因此作者认为,劳改营的"任务是在榨干这些人最后一把力气后加以消灭",故叫作"劳动消灭营".但是,"忍受畸形的生活、饥饿的熬煎、过度的劳动的人们并不以自杀结束生命".作者认为,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普遍的无罪感",他们要"活下去".正因为如此,逃亡比自杀多.第五、六、七部分着重描述劳改营里的反抗、闹事和逃亡情况.为防止逃跑,"当局给窗户装上又粗又密的铁格子,用几十道铁丝网把营区围起来,修建了碉堡、围墙、板墙,布置了潜伏哨、伏击兵,用带血的生肉养着军犬".逃跑者一旦被活捉回来,便被打得鼻青脸肿,口吐鲜血.逃跑者被打死,则陈尸"以儆效尤".虽然如此,逃跑事件仍不断发生.书中加意描写了藤格的逃跑过程.他是苏联海军军官,突然被捕了,原因莫明其妙,他决定逃跑.有一次,他与科里亚逃出了20多天,吃尽了饥饿口渴之苦,但他们处处碰到敌视的人们,结果还是被抓回来并延长了刑期.劳改犯熬到服满刑期被释放后,"按规定,内务部有责任安置释放后囚犯,但是坐过牢的人不知道这条规定",于是"没有工作就不给报户口,没有工作就领不到粮食卡片",依然衣食无着.普罗霍罗夫·普斯特维尔被释放后自愿留在原地当一名自由雇佣的工程师,可行动科长对他说:"你被释放了.但是你要记住,你总是走在钢丝上的."有些人释放后回到家里,感到陌生,与妻子难以情投意合,与子女难以感情融洽,过去的熟人也回避见面.他们孤独,怕见人,小心翼翼地触摸各种事物."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是获释后精禅才振奋起来,只有这时才焕发出青春活力",希望弥补一下过去失去的东西.但是,直到赫鲁晓夫时代,古拉格"群岛还在".
作品鉴赏《古拉格群岛》是苏联劳改营文学的代表作.它揭露了苏联一个历史时期内劳改营的内幕.作者给书名加了一个副书名,叫《文艺性调查初探》,"文艺性"就已表明其中材料并不可靠,《古拉格群岛》看起来是个地道的地名,其实不是个地名."古拉格"是"苏联劳改营管理总局"的俄文缩写译音."古拉格群岛"作为书名,其艺术构思颇为新颖别致,同时又具有高度浓缩的政治含义.它表示劳改营管理总局管理下的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宛如一个个岛屿一般遍布于苏联各地,而书中附的一张劳改营分布图是作者给"古拉格群岛"绘制的地图,也是作者给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绘制的一张鸟瞰图.正是这种性质贯穿着整部著作.作者一开始就描述的"监狱工业",其题名与书名具有同样深刻的含义.书中不厌其烦地罗列了许多材料,有些显然是作者的推测,也不无夸大之处,意在给读者造成这样一个错觉:在那里,在社会主义苏联,没有法律,没有天理公道,暗无天日,人人自危.而"劳动消灭营",则把"群岛"——劳改营——描写成十足的人间地狱.那里的"土著"(犯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畜牲生活,从事着极其艰苦的奴隶劳动,直至饿死、累死.这显然是在攻击,劳改营的目的不是通过劳动来改造人,而是通过沉重的劳动来消灭人.这是一方面.另方面,作者力图说明,苏联是通过建立"监狱工业"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依靠劳改营来进行的,各个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劳动力是由劳改营提供的.这除了他意存污蔑之外,也是一种坐
井观天之见.实际上,苏联宏伟的让会主义建设规模,岂能是一个囚徒所能了解、得窥全貌的.其次,劳改犯的劳动是有成绩的,这是事实,作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毕竟为在苏联地图上画上几条铁路和几大运河出了些力气,许多人刑满获释后"精神振奋,焕发出青春活力",努力作出贡献.作者对此写得恨少,很苍白无力,而且是被歪曲着的,但也说明,通过劳动改造犯人令其自新的政策是成功的,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劳改营里的种种苦难,书中写得很多,很详,很生动,令人触目惊心,显然也是很片面的.因为,很自然,一个囚徒绝不会赞美监狱,同样的道理,作为"群岛上土著"的索尔仁尼琴,也绝不会赞美劳改营;憎恨、诅咒劳改营几乎是劳改犯的本性使然,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充分地自然主义的描写,确也补充了许多正面的报道和描写,说明苏联十月革命后和卫国战争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艰苦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索尔仁尼琴不吝笔墨,用14D万字的巨大篇幅,大肆渲染地描绘苏联社会的这一"黑暗面",而同时,也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沙俄专制社会的深厚感情和依恋不已的心态.这就暴露了作者的立场、观点是沙皇专制主义的.《古拉格群岛》内容庞杂,结构松散.不是一部小说.说它是报告文学,也确难概括它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而且文学的味儿也不够,作为艺术欣赏,恐怕是会令人失望的.说它是历史著作,却又有太多的文学性,讽刺幽默的笔法、辛辣尖刻的对话、夸张激越的描述、内涵深刻的比喻,也会使人误入歧途.就是这个文艺性杂记深深地揭开了苏联劳改营的内幕,震动了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它斐声世界,与其说是它的文学价值,毋宁说是它的政治原因.
(倪合礼)
瓦·格·拉斯普京活着,并且要记住(1974)
作者简介见"最后的期限"条.
内容概要1915年初,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胜利的曙光已经展现在苏联的大地上.西伯利亚安加拉河畔的阿塔曼村的人们翘首盼望亲人们从前线凯旋归来,这时候古斯科夫老人家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失窃案件:藏在澡堂地板下的一把斧头不见了,猎用滑雪板和烟叶也被顺手牵羊偷走了.正当老人为此大发雷霆,怒骂窃贼的时候,他的儿媳纳斯焦娜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致觉得事情十分蹊跷:外人不可能对他家的情况如此熟悉,莫非是她的丈夫?..可怕的猜测揪住了她那颗纯洁的心.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测,她在澡堂里放了一只刚烤出来的新鲜面包.两天后,面包不翼而飞,炉灰里还留下一个烟蒂.一天夜里,纳斯焦娜避开众人耳目,偷偷地守侯在澡堂里.突然门开了,一个巨大的黑影闯了进来.来人正是纳斯焦娜的丈夫安德烈·古斯科夫.安德烈于战争暴发后应征入伍.3年内曾经伴随坦克冲锋,猛扑德寇机枪,滑雪夜袭抓"舌头".战斗中他不冲在别人前头,也不落在别人后面,侦察兵还把他看作可靠的战友.1944年夏天,他所在的炮兵连遭到敌人坦克偷袭,安德烈受了重伤,于是被送往新西伯利亚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纳斯焦娜打算去探望,可安德烈没有同意,因为他坚信伤愈后上级会给他探亲假,病友们也都这样认为.3个月后,院方突然要求他出院并立即返回部队.安德烈暴跳如雷,到处找军医评理,可是军令如山,不容违抗.人们强迫他出院,硬给他穿上军装,把服役证和伙食供应证塞到他手里.他不满、憎恨医院首长不近人情,他决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被剥夺的权利夺回来".经过短暂的犹豫,他终于违抗军令跳上了东去的列车,不过他准备在两三天内打个来回,再撒个谎把事情瞒过去.然而,路途中交通堵塞,火车行驶了3昼夜才到达伊尔库茨克.他陷入了两难境地:若中途返回,等于白拆腾了一场;若继续前进,耽误的时间更长,回到部队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他迟疑不决,在车站上徘徊许久.但是回家的愿望占了上风,他便昼伏夜行,偷偷回到了阿塔曼村.他不敢堂堂正正跨进家门看望年迈的父母和日夜思念的妻子,就在安加拉河对岸的一间小屋里隐匿起来.趁着黑夜的掩护,他溜回家里拿走了斧子、滑雪板等日常用品,又经不住面包的诱惑,再一次闯进了澡堂.纳斯焦娜见到丈夫,恐惧、痛苦、惊奇和喜悦一齐涌上心头.她从未想到自己3年苦苦的期待换来的竟是这样屈辱的会见.纳斯焦娜早年丧父,大饥荒的1933年又失去了母亲,便领着8岁的妹妹一路乞讨到了姑妈家.几年后嫁给了安德烈.她既要负担繁重的家务,又要服侍公公和瘫痪在床的婆婆,凭着她勤劳的双手和温柔的性格,将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她结婚4年没有生育,因此遭来丈夫的责骂和殴打,她自己也认为不会生育的女人算不上女人,于是从期待发展为焦躁,进而又变成恐惧,直到战前那一年,夫妇俩确认双方都没有毛病,迟早总会有结果,心里才变得踏实,日子也过得比较和睦.战争使纳斯焦娜生育的希望成了泡影.她一心盼着丈夫能够活着回来,一切将得到弥补,因此在艰难的日子里忍辱负重,克服了种种困难.谁料到安德烈竟是这般模样回来,她既激动又害怕,既兴奋又羞愧.但她认为丈夫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她,因此决定不管怎样也要同丈夫一起分担这份罪责,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无论遇到什么灾难,她应该尽到妻子的责任,与丈夫风雨同舟,相依为命.安德烈也威胁她不准向任何人透露半点风声,否则
要杀死她.于是她瞒着公婆,陆续将猎枪、弹药、面粉、土豆等日用品和食物带到安德烈的藏身之处甚至冒着暴风雪,越过冰封的安加拉河,偷偷地看望丈夫.安德烈原想看一眼父母和妻子之后听凭命运的安排,但是既然迈出了可耻的第一步,必然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他不仅外表上篷头垢面,三分象人七分象鬼,而且在行动上也渐渐变成没有人性的野兽.他偷走了别人钓到的鱼,用斧头残忍地杀死了牛犊,甚至学会了狼嚎,那尖利纯正、比狼还象狼的嚎叫声盘旋起伏,久久回荡在空中.纳斯焦娜怀孕了.她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但她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羞耻.安德烈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他为自己终于有了传宗接代的亲骨肉而高兴得搂住妻子连连称她为圣母,他吩咐妻子顶住种种污言秽语,无论如何要把孩子生下来.随着腹部逐渐隆起胎儿日益长大,纳斯焦娜的焦虑和恐惧与日俱增.战争结束的喜讯传到阿塔曼村,人们欣喜若狂,雀跃欢呼,互相亲吻拥抱,载歌载舞,庆祝胜利.在这万众欢腾的日子里,纳斯焦娜既为胜利而高兴,又为自己无权与大家共亨胜利的喜悦而流下苦涩的眼泪,她愧对受尽苦难的父老乡亲,愧对为胜利而牺牲的烈士,愧对从战场上回来的英雄.不久,纳斯焦娜怀孕的事被婆婆发觉,面对婆婆的严厉追问,她不能吐露实情,只能违心地承认自己与野男人勾搭.婆婆盛怒之下把纳斯焦娜逐出家门.她只能寄居在同村女友家.公公深知媳妇人品,不相信她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他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儿子安德烈就在附近,于是央求媳妇让他跟败坏家族名声的逆子见一面,纳斯焦娜依然矢口否认.巨大的精神压力使纳斯焦娜日夜不安,神志恍惚,她隐约感到村里的人们正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便决定通知安德烈赶紧离开.夜深人静的时候,纳斯焦娜划着小船,准备渡过安加拉河与丈夫告别.突然,村里的人们紧追而来.纳斯焦娜耳边似乎响起歌声:"活着是甜蜜的,活着是可怕的,活着是可耻的.."她从船上纵身一跃,跳入了滔滔的安加拉河.安德烈听到河面上人声喧闹,猜到与他有关,便匆匆逃向原始森林.
作品鉴赏拉斯普京反映战时生活的中篇小说《活着,并且要记住》没有描写战场上的连天炮火和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他将战争作为背景,通过安德烈和纳斯焦娜两个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谴责并诅咒了残酷的战争,但作品的重心是探讨男女主人公悲剧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和哲理意义.安德烈走上背叛祖国和人民的道路绝非偶然,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他不是天生的懦夫和叛徒,战前他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朴实勤劳,甚至富有同情心,虽然不免粗鲁和狭隘,如果没有战争的话,也许可以平平稳稳地度过一辈子.但是残酷的战争破坏了他宁静的生活,将他置于一场严峻的考验中.他告别乡亲走上前线的时候并没有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献身的雄心壮志,他只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失落感,似乎他被家乡抛弃了,因此他恶狠狠地发誓一定要活着回来.严酷的战争环境使他的保命思想暂时隐藏起来,因为他在周围看到的死亡实在太多了.他觉得自己也劫数难逃,他知道不胜即死,如果自己躲闪一下,既毁了自己又害了别人.因此,他在战斗中不冲在别人前头,也不落在别人后面,侦察连的战友甚至把他看作可靠的同志.随着战争临近结束,安德烈求生的欲望日益强烈,总希望厄运不再降落到他头上.但战事尚未结束,免不了还有死亡,于是他内心充满了恐惧,琢磨着要让自己受点并非致命的伤,逃过死亡这一关.后来他负了重伤,昏迷了一天一夜,苏醒后他庆幸自己保住了生命,认为自己付出
的代价足够了,此后就让别人去打仗吧.正是这种义务已尽,责任已完的思想使他坚信伤愈后医院领导必定会让他回家探亲.一旦这种愿望破灭,他便憎恨所有不让他回家的人.他骂医院首长是不顾别人死活的"暴君".既然别人能够回去与家人团聚,为什么偏偏他无法享受这份权利呢?因此以前两次负伤住院后都能服从命令返回部队,这一次却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被剥夺的权利夺回来",于是违抗命令,越过了战士与逃兵之间那条危险的界线.他也有过动摇和踌躇,在火车站放过了一趟又一趟的列车,即使登上列车后还决定两三天内打个来回,甚至希望自己被抓住押回部队.导致他堕落的当然也有医院首长不近人情、战时交通阻塞等等客观原因.但支配他行动的主要动机则是置人民利益和民族命运于不顾的求生欲望,正是这种个人主义思想使他超越了是非界线并践踏了道德原则,从而沦为可耻的逃兵,并且在罪恶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给自己的亲人,首先是妻子,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通过安德烈一步步蜕化堕落的过程,拉斯普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如果践踏了公民义务,企图苟且偷生,他就会把自己置于生活之外.他背叛战友,也就背叛了周围的一切,甚至他的妻子"他最亲近的人,即使她具有罕见的人性也不可能挽救他,他必定会给亲人带来可怕的精神折磨,把她推向死亡的绝境."纳斯焦娜是一位具有罕见人性的俄罗斯女性,她的催人泪下的悲剧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安德烈背叛造成的可怕后果.纳斯焦娜勤劳温柔,不畏艰险,极富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浑身闪烁着迷人的道德光辉.崇高而近乎盲目的爱情使她甘愿分担丈大的罪责,忍受极大的痛苦,善良美好的心灵又使她无颜面对历尽艰难的众乡亲,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她陷入难以解脱的绝望境地.那躁动于母腹中的小生命本来是朝思暮想的幸福之果,最后终于成为她毁灭的直接导火线.作者无意将纳斯焦娜看作安德烈背叛行为的消极殉葬品,她的悲剧是对背叛行为的一种抗议.纳斯焦娜和尚未出世的婴儿的毁灭之所以能产生震憾人心的艺术力量,是与作家深入把握和准确描绘人物心理的深厚功力分不开的.对于纳斯焦娜矛盾复杂的心理,作家简直在用显微镜观察,她的内心世界,连同微小的角落,都逃不过他尖锐的目光.善于将人物置于极度紧张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之中是小说的又一特色.通过安德烈既想见到父母妻子又不敢堂堂正正回去的矛盾心情和纳斯焦娜怀孕后进退维谷却又不得不作出选择的痛苦,作者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道德面貌,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徐振亚)
阿·瓦·普列洛夫斯基世纪的路(1974—1983)
作者简介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普列洛夫斯基(1934—)苏联俄罗斯诗人,苏联作家协会理事.出生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市.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1957年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大学历史语文系,同年发表他的第一部诗集《杜香花丛》,作品热情歌颂西伯利亚年轻的建设者们的豪迈情趣和为祖国建树功勋的崇高理想.以后30年间,诗人创作了许多诗集和长诗,多以西伯利亚的劳动建设和建设者的丰富内心世界为描写对象.发表的诗集有《林间通道》(1959)、《岸》(1960)、《握手》(1962)、《梯》(1965)、《艰难的工作》(1966)、《冬的问候》(1970)、《遥远的世界》(1970)、《短诗和长诗集》(1973)、《话语》(1975)、《混生林》(1977)、《城市的冬天》(1979)、《大自然的气息》(1979)、《大地的想望》(1983)、《伟大的祖国》(1984)、《诗选》(1984)和长诗《战后的历史》等.但诗人最为著名的诗作是他的获1983年苏联国家奖金的长诗合集《世纪的路》.这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第一部长诗合集.它由6部写于不同年代的长诗组成,其中包括《路基》(1974—1975,1976年发表)、《车站》(1976—1977,1977年发表)、《自热保护区》(1977—1978,1979年发表)、《射击》(1979,1980年发表)、《犁沟》(1979—1980,1981年发表)、《西伯利亚人》(1980—1981,1982年发表)以及"序诗"(1978)和"尾声"(1981—1983).6部长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幅西伯利亚的全景图.
内容概要我的读者,在我的作品中,你找不到有趣的情节.被生者和死者的记忆所惊扰,为履行一个公民和诗人的义务,我走在俄罗斯古老的大道上.我将领着你,沿着金色的西伯利亚,巡视僻静或喧嚣的年代.当你置身在一个空间,宛如祖辈、父辈和同辈间的隔阂,你会看到,事业、时代和事件的循环,就是另一些人的命运、性格和特征的表现.在他们中间你能发现,你用以结系生命的弦线.道路,她就是世纪的路.人们曾沿着她,一个又一个世纪,噙着热泪流着血汗,从乌斯特库特的城堡遗扯,徒步走向阿穆尔河.人民,他自身就是目的,就是向目的地运动,人民之中统一着入海口和源头,统一着伟大创举的持续和道路永久的翻修.瞧这里!在金色西伯利亚的心脏,不等待大地的赐予,人们打进了银色的道钉,人们沿勒拿河顺流而下铺出了路基.跨越小河推开古老的森林,依靠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道,路基有力地挺进,把一声汽笛抛向蔚蓝的天空.西伯利亚的座座新城,支架林立.通衢大道,始自一个个帐篷,热忱地在屋顶下迎来一个个寒冬.俄罗斯的道路自路基起步——时而土路,时而水泥道,道路走啊,走向遥远的地方,延伸到茫茫的太空.她与其创造者的理想一样伟大,她充满着大胆和慷慨,象人民一样丰富多彩,一样永垂不朽.道路,她就是世纪的路.一代又一代,道路与居所密不可分.没有道路便无所谓城市,正如没有城市便无所谓道路.在道路两旁,在西伯利亚会远的疆土上,一个个新的车站、新的城市不断成熟,它们是莫斯科的使节,是澎湃的建设者热情的居所.世纪的路..只是条路吗?只是钢铁的轨道、桥梁和列车吗?人民是伟大的,他的劳动是伟大的,为国家美好的明天所制订的计划是伟大的.但是谁能从另一方面对世界作番描绘呢?道路在建设者的脚下伸延,艰苦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给西伯利亚带来的是繁荣和巨变,道路默默无言,它延伸着,又思索着,思索着生与
死,思索着自己对山川河流、草木虫兽的无上权力.在荒无人烟的边陲,一个世界——美好的、人工制造的世界出现了.但所有生物,跑着,飞着,爬着,从被砍伐的森林、被碾压的草地、被填平的湖泊沼泽逃遁."保护西伯利亚!"不是一个新的思想.多少个世纪,善良的人们,面对沙皇的暴政和掠夺,为了生存,拿起过武器.如今,我们建设,是为着生存,是为着人和大自然中一切生物的生存.人类将成为整个自然界的保护人,地球将变成宇宙中的"自然保护区".一个绿色的黎明来临,唤醒一个生命的世界——它短暂而又永恒.世纪的路,有如声声射击,摧毁了泰加森林,从勒拿河畔直至太平洋岸.为了那果实累累、常绿不朽的森林的生存.我们新干线的建设者该如何办?泰加森林、河流和耕田是西伯利亚居民的养育者.过去,西伯利亚是沙皇的"皮毛仓库";今天,应该在森林和兽类面前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世纪的路,在西伯利亚的耕田旁延伸,甚至来不及回头注意一下昨天、今天、明天的播种.但是不管世上出现什么,也不管四季如何变化,西伯利亚总是需要开垦、播种,需要喂养、储备.春播是农民的劳作,从早到晚,在水中在泥里.他们耕耘,播种,耙田,浇灌,收割.播下种子和希冀,收获粮食和富庶.路基为另一些货物,高扬起自己的脊梁:为粮食、肉类和牛奶.在城市和乡村最斩的连接处有着西伯利亚辩证法的幼芽:庄稼汉的劳动和工人的劳动,有如两兄弟,有如一个母亲的孩子,友好地互相拥抱.种粮食和建城市,需要爱恋甚于豪迈和无畏.世纪的路,消失在混生林中,就象一个人消失在人民之中.人民中的人面目多样,每一个都是人民躯体和命运的一部分.自由自在啊,西伯利亚人!——人们这样称呼西伯利亚的先民.从前什么时侯,人们不也这样虔诚神圣地将俄国的俄罗斯各民族,当作俄罗斯人来称呼?当秋明北部发现了自己石油的极地仓库,谁与发现者们站在一起?是巴什基里亚人和鞑靼人.他们抛下自己祖传的手艺,为了祖国的利益,奔向大地,去索取大地能源的财富.我走在恰克图木铺的小巷里,就象是在历史中漫步.这是显赫的塞尔维亚人拉古津斯基,他执行彼得的嘱托,建起要塞和特罗伊茨大教堂.从这里往东沿国境线绵延着要塞和堡垒,它们的设置者不是旁人,而是那个俄罗斯的非洲人——汉尼拔.这是站在画架前的尼古拉·别斯土舍夫,贫穷中仍保持着十二月党人的高傲.这是天才的雅金弗·比丘林,俄罗斯汉学的先驱,使俄语与汉语彼此亲近.有时我坐在家族的宴会上,望着我亲人们的面庞:哪来这蒙古人的颧骨和黑发,哪来这蓝色的眼睛,哪来这猎人常有的驼背,哪来这身材,哪来这混杂的语言..将这一切组合起,那就是:一个西伯利亚人.西伯利亚不是白白地将智慧和力量容纳,它到期将给予百倍的偿还——从太平洋沿岸到乌拉尔山脉,绵延着西伯利亚回赠的礼品:毛皮,森林,金矿,各个时代的西伯利亚士兵,永远年轻的严谨和游击队旗帜的光辉.道路通向我们.由我们开辟.当然,也由你们开辟,沐浴着八方来风的西伯利亚人,西伯利亚人,西伯利亚人——你这活跃的空间的民族!大路是小道永恒的动力,正如小道是大路的预言家,她们中总有什么来自人民的.命运:那时而崇高,时而遥远的奋斗目标——那追求永恒的尝试,世纪的路,是谁将她们踩出?是大地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是你,是我,是他!我们每人踩出几步.合理地一代接一代,人民把自己的努力和追求相加.通向不朽的俄罗斯进程,顺着历史和良心延续,它有时并不比在雪下收割、在雨中点火更简单.为了幸福,还要把风雨经受;为了最崇高的自由,还需要艰苦的劳动..谢谢,祖国,谢谢,母亲,为荣誉和大地的天职
——一切属于伟大而久长的人民.
作品鉴赏诗人普列洛夫斯基的《世纪的路》是一部长诗合集,由6部写于不同年代的6部长诗组成.这6部长诗,各自均独立成篇,相互间并无贯穿始终的情节联系和描写对象.相同的又都是以西伯利亚为背景,通过诗人——主人公的遐想、回忆、见闻、对话,抒发对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人的感情,以及他对西伯利亚的哲理思索.这样,每部长诗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断面或侧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西伯利亚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全景图.长诗之一《路基》,是对广表丰饶的西伯利亚、对古老而又年轻的西伯利亚道路和道路建设者的礼赞.长诗之二《车站》是作者对其青少年时代居住过的伊尔库茨克和雅库灰克及其他一些"西伯利亚城"的述怀.长诗之三《自然保护区》,写出作者在欣赏建设给西伯利亚带来巨变的同时,又在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西伯利亚人的大自然担忧.长诗之四《射击》,继续着"保护西伯利亚"的主题.诗人希望,让路基百倍地强大,让人们百倍地有力,让人们和森林和睦相处,别让西伯利亚变成一个树桩的王国.长诗之五《犁沟》,分为"播种"、"灌溉"、"收获"三部分,表现西伯利亚农民的劳动生活,歌颂他们淳朴耐劳的性格和为西伯利亚的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长诗之六《西伯利亚人》,作者满怀激情讴歌世代在西伯利亚这片土地上繁而主息、开发耕耘的各族人民,希望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珍重一致的传统,维护自由和和平.作者把6部长诗,加上"序诗"和"尾声",组成一部合集出版,题以《世纪的路》.《世纪的路》,俄文原题为《Bekbbaropora》,作者通过BekoBoй这一定语所具有的"世纪的、古老的、恒久的"等多重含义,试图赋予长诗合集里的主体形象以贯穿古今的纵深感和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古老的西伯利亚大道,建设成了新世纪的经济动脉;恒久的西伯利亚,在道路的不断延伸中发展前进,繁荣昌盛,世伦在西伯利亚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发耕耘的西伯利亚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伯利亚的繁荣,在不断成长,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久远而永恒的西伯利亚泰加森林、山川河流、草木虫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面临着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劫难,西伯利亚的命运扣未来将有赖于人类对自身和大自然的态度.由于诗人这种特独的构思和作品的构成方式,使6部长诗虽各自成篇,又浑然一体,被认为是"俄罗斯诗歌中的第一次尝试".1983年,他的《世纪的路》结集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使他成为1983年度苏联国家奖金的获得者.诗人花费10年心血创作的近万行的诗篇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将在苏联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人的这几部长诗,在风格上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它们不是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那样的叙事性长诗,也不是马雅可夫斯基《好!》那样的抒情性作品,而是感慨与回忆、礼赞与写景、遐想与见闻、细致入微的描写与深邃凝重的哲理思索等等的揉合.从诗语、意境,或是从情节、布局上看,这些长诗似乎显得有些平淡,并无太多的出众之处.但等我们读完全书,却不难感受到诗人那似能涵盖一切的抒情情绪的恢宏和博大.诗中所描绘的一幅幅西伯利亚独特风貌,对话中所采用的大量西伯利亚上语、对西伯利亚历史那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叙述,都给长诗赋予了一层鲜亮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世纪的路》我国没有全译本,工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世界著名文学奖获得者文库》严永兴主编的"苏联卷"中有非文译的长诗之一《路基》、长诗之六《西伯利亚人》和"序诗"及"尾声".
(严永兴)
尤·瓦·邦达列夫岸(1975)
作者简介见"热的雪"条.
内容概要巨型客机在苍穹中飞行,机舱内,苏联作家尼基金正在与随行翻译、作家萨姆索诺夫聊天,他是应汉堡书商赫伯特太太的邀请前往联邦德国访问的.萨姆索诺夫提醒尼基金:要小心这些西方崇邦者,"不要飞行的时候象个天使,落到地上就变成了魔鬼."汉堡,机场上,赫伯特太太与尼基金握手寒喧,脸上闪过一丝惊愕和惶惑的神情.夜晚,尼基金与萨姆索诺夫漫步在汉堡街头,西方世界光怪陆离的现象给来自东方的客人留下了不愉快的印象.赫伯特太太的沙龙里,两位苏联作家与他们的德国同行啜着咖啡,文雅地争论着,尼基金觉得很难把眼前的舒适宁静与四分之一世纪前他们之间发生的可怕的流血相对照.客人散去后,赫伯特夫人告诉尼基金,她就是当年的爱玛,尼基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1945年,那如梦如幻的岁月..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后,尼基金中尉所在的炮兵连驻扎在离柏林15公里远的小镇柯尼斯多夫.小镇的宁静洗尽了炮兵身上的硝烟.一天,尼基金从欲行非礼的麦热宁中士手里救出了德国少女爱玛,为表示感激,第二天清晨爱玛到尼基金的房里送咖啡,于是,一个俄国军官和一个德国少女之间,产生了爱情.."她在那一边,在彼岸,在崩裂的万丈深渊的那一边,而他自己则在洒满鲜血的此岸..任何情况都没有给他权利..用竹竿撑到那危险的对岸."中尉陷入了惶恐矛盾之中,而这一切又被麦热宁察觉,并以此进行要挟.这天早晨,发生了一场意料之外的战斗.残余的西斯法匪徒驱使一群德国少年向苏军汽车发动了突然袭击.尼基金和一排长克尼亚日科中尉立即带领战士投入了战斗.被公认为好炮长的麦热宁中士此时却害怕起来,他指责尼基金和克尼亚日科,"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知识分子呀..你们想在战争结束时把大家都埋葬掉吗?"敌人被包围在林务所内,步兵请求炮火支援,克尼亚日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麦热宁泼口大骂步兵是寄生虫,连尼基金内心也不太同意去支援步兵.在炮火的猛攻下,林务所里的敌人发出疯狂的"畜生般的嚎叫",打出了白旗.克尼亚日科下令停火,独自一人挥舞着手帕前去劝降,以挽救那些受法西斯匪徒胁迫的少年的生命.在这眼看就要出现奇迹的关键时刻,麦热宁没有挺过这几秒钟,扣响了扳机,几乎就在这一瞬间,对方回击的枪声也响了·克尼亚日科摇晃了一下,倒下了.尼基金扑倒他身边,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苍白的、溅满鲜血的、平静得似乎超凡脱俗的脸..埋葬了克尼亚日科,尼基金悲痛欲绝、喝得酩酊大醉,朦胧中,他感到爱玛那令人感到凉爽的手指在均匀地抚摩他汗湿的胸部,虽然他竭力抗拒这个德国女人,而如水的柔情最终还是融化了他..第二天,麦热宁厚颜无耻地又来纠缠,尼基金忍无可忍,拔枪打伤了他,被关进了禁闭室.连队奉命开拔,尼基金请求连长给他三分钟,与爱玛依依惜别..26年过去了,尼基金与成了赫伯特太太的爱玛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他头脑里闪过一个想法,他们俩好象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在两个星球故意相撞的时刻,他们偶然相遇了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可是,随着星球可怕的毁灭,他们重又疏远了、分开了,在已确立了的世界中接着银河系截然相反的方向运行."按各自所在星球的规律性生活.回到旅馆,尼基金告诉萨姆索诺夫,赫伯特太太就是当年的爱玛,不料萨姆索诺夫大叫大嚷起来,说这里面肯定有阴谋,必须马上离开,"否则就会象苍蝇掉在蜜里一样,陷于困境."在
与西德评论家迪茨曼的辩论中,尼基金深深地感到他们彼此站在对峙的两岸上.他突然感到是多么需要象克尼亚日科中尉这样的朋友."没有德国人和犹太人之分,也没有俄国人和美国人之分——大伙儿都是兄弟!人人平等,我爱所有的人!我可怜这可怕世界上所有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政治逼使人们互相残杀!"在灯红酒绿、人欲横流的汉堡红灯区,"快活的猫头鹰"酒吧老板的话拨动了尼基金的心弦,尼基金和赫伯特太太喃喃地低语,重复着26年前各自学会的几句德语和俄语:蝴蝶、我—爱—你,不—要—忘—记—我.俩人情意绵绵,不能自己.在回程的飞机上,尼基金脑海里浮现出人生中悲欢离合的一幕幕画面,喧嚣的人间地狱罗马和僻静的西伯利亚故乡,通古斯卡河两岸原始森林中宁静的夜晚和被杀死的两只漂亮的小松鼠,六岁儿子的夭折和妻子的关心、"眼睛碧绿、举止敏捷、身材象柳树般挺拔的克尼亚日科中尉",还有麦热宁中士,柯尼斯多夫小镇上初会的爱玛和汉堡机场分手的赫伯特夫人..他悟出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尝尽一切苦难、疑虑、探求、斗争,去找到不可能存在的、极端的东西..一个人,只有当他掌握了不可思议的奥秘——不再害怕死,这时他才是真正幸福的.他觉得心脏不再疼痛,他要和自己永别了,他在充满干草味的渡船上,在暖洋洋的水面徐徐飘浮,飘浮,快要靠岸,却怎么也靠不到那绿色的、天国般的、阳光灿烂的、使他终生充满希望的彼岸..
作品鉴赏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种综合探索的倾向,正如邦达列夫所说的:"我写出了突破传统冲突框架、涉猎地球广阔场景的长篇小说,这是因为今天整个地球已成为当代生活的基本症结——它是历史中的人类和人类的历史;大地和人,人及其使之变成人的存在的态度;战争、死亡威胁、流血和希望,公道和残酷;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作为每一个人的社会良心的道义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运动,争取自由和个性形成过程,个性本身作为大地上最珍贵的现象的思想;人类的命运等问题的发展路线的连接和交织的场所".《岸》就是这样一部描写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两种文明、道德准则等方面的、结构和内容颇为复杂的、多层次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小说从哲理的高度综合探索上述问题.作品共分三部:《到彼岸》、《疯狂》和《怀旧》.第一、三部写作家尼基金应汉堡书商赫伯特太太之邀赴联邦德国访问.《疯狂》则写炮兵排长尼基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邦达列夫说:"当今不能与过去的实质因素分离,否则它就不会存在,不但如此,道德的联系也要中断.现在总包含着过去."作者正是通过"今昔交错"的手法,把相隔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尼基金中尉和尼基金作家、战争年代的经历和和平时期的追求连成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作者塑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一种是克尼亚日科中尉和尼基金;一种是麦热宁中士和连长格拉纳图罗夫.这两种人,用麦热宁的话说,"隔着一条河"."眼睛碧绿、举止敏捷、身材象柳树般挺拔"的克尼亚日科中尉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他认定:"应该和旗鼓相当的敌人战斗,而不是和小雏鸡战斗."他给军医加丽雅的信中写道:"我没有权利爱你,你也没有爱我的权利,因为战争中既没有城堡,也没有宫殿供戴肩章的朱丽叶和罗密欧享用...战争就是战争..",更映照出他纯洁、高尚的心灵.为挽救那些受法西斯匪徒胁迫的德国少年,他独自一人前去劝降,企图"用自己清醒头脑的疯狂一着来制止这种疯狂."结果牺牲了.作者把克尼亚日科的死作为人性的最高
表现,着力塑造一个纯洁、美好、崇高的形象.尼基金说:"象克尼亚日科中尉这样的朋友,我一直需要.""失去了克尼亚日科这种人,就失去了真正的朋友,世界上许多东西也就黯然失色了."与克尼亚日科相对立的是麦热宁,他是一名出色的炮长,但自私、粗野、鲜廉寡耻,缺乏同情心.克尼亚日科和麦热宁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小说提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许多令人焦虑不安的问题,尼基金与韦伯出版社评论家迪茨曼的争论涉及到真理、善恶、政治和战争、理想和信念、知识分子、性解放、创作自由、现实主义,等等.当谈到物质文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时,迪茨曼说:"居民生活在纸醉金迷的商品世界里,变为麻木不仁的消费机器..在普通的德国人身上,崇高的精神生活、精神信仰,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了."他担心:"过几年苏联也会肥胖起来,你们也会失去精神生活,象在西方那样,汽车、住宅、郊外别墅、冰箱也会变成你们的上帝.这样,你们就会逐渐忘掉40年代,忘掉战争,忘掉痛苦.."邦达列夫自己说他写的主要不是"事件的发展史",而是"思想的发展史".小说中还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段,使看起来缺乏情节联系的场面借助联想的作用表明其在情节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显示作品的思想内容.书名《岸》本身具有多种内蕴:对立的岸,如祖国和异邦、敌方和我方、战争与和平、善与恶、今与昔、克尼亚日科与麦热宁,等等.同时,人也在自身中寻求"岸".应该说,是"期望的岸"、"幸福的岸"、"人生的岸",是走向理想的目标、走向真理、走向精神的高地的永恒运动.小说的结尾也含义隽永,主人公尼基金在归国途中,置身于浩瀚云海之中浮想联翩,终于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就在生活本身之中,它毫不迟疑、毫不停顿,以闪电般的速度奔向不可知的、幸福的'后来'","人的一生都是寄希望于未来","这就意味着要找到不可能存在的、极端的东西..尝尽一切苦难、疑虑、探求、斗争...一个人,只有当他掌握了不可恩议的奥秘——不再害怕死,这时他才是真正幸福了."尼基金不再感到心脏的疼痛,他要和自己永别了,朦胧中驶向那绿色的、天国般的、阳光灿烂的、使他终生充满希望的彼岸..
(王征)
亚·伊·格里曼奖金(1975)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伊萨阿科维奇·格里曼(1933—)苏联俄罗斯作家,主要写电影和话剧剧本.1956年加入苏共.毕业于技术专科学校,1960—1963年在基希涅夫大学学习.1968年起发表作品,著有电影剧本《夜班》(1970),《请将我当作成人》(1975)、《奖金》(1975,获1976年苏联国家奖及第八届全苏电影节大奖,后又改编成话剧《一次会议的记录》)、《反馈》(1976,1977年另又改编成话剧剧本演出)、话剧剧本《验收书上的签字人》《1979)、《家丑外扬》(1980)、《长椅》(1983)、《季奴里娅》(1984,1986年改编成电影)等.格里曼还写小说.他当过钳工,在建筑工地做过调度员.也当过记者,出任过党委书记,熟悉企业的生活,因而其作品主要反映生产领域里的矛盾与冲突.是七十年代苏联"生产题材"作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特点是积极干预生活,揭露矛盾,针贬时弊,提出时代的迫切问题,因而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和政论性.但作品往往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道德问题的探索.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注意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道德观念出发去剖析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内容概要第101建筑托拉斯33管理处第二工区的工地主任久宾从财务科领来了奖金."奖金领来了!快去拿奖金!"人们喊着向办公室奔去.办公室前顿时排起了一条长龙,久宾有条不紊,挨个儿地把奖金发给工人,不一会窗口的长龙消失了,但还剩下一个波塔波夫工作队迟迟不来领取.久宾只得把奖金送上门去."波塔波夫,七十卢布.."工地主任喊着花名册上的姓名和奖金数,可是无人应声,没有一个人前去领奖.队长波塔波夫告诉工地主任,他们全队一致决定拒绝领取这笔奖金."为什么?"久宾困惑莫解.波塔波夫说,理由要到党委会上去说,但这绝不是和他——工地主任作对.第二天,劳动工资科、干部科以及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纷纷来找波塔波夫,要他解释拒领奖金的理由.但队长一概不予作答,坚持要到党委会上去作解释.党委决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拒领奖金这件事.波塔波夫带了队里一位名叫托里亚的青年工人出席党委会.波塔波夫首先在会上发言,陈述他们集体拒领奖金的理由:因为"这些美好的奖金使工人们蒙受损失,我们拿这些奖金不合算!"托拉斯经理巴塔尔采夫、党委书记索洛马欣以及其他党委成员听了都摸不着头脑.于是波塔波夫以青年工人托里亚为例进一步解释说,"这个托里亚是三级混凝土工,他每年为了停工要损失400卢布,他要这几十卢布奖金干吗?""你们把那损失的400卢布给他,然后再给奖金,那才叫做奖金!"与会的党委委员们依旧无法理解,他们认为停工和奖金就象"接骨木长在菜园,叔叔住在基辅一样,风马牛不相及.停工损失了,可为什么奖金还不拿呢?50卢布难道不是钱吗?"波塔波夫不得不再作解释,他说,奖金是一种评价,之所以给企业以奖金,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得了第三名,"人们给我们的工作评价是'优秀',是'好'."如果这位托里亚把奖金装进口袋,就是说他同意这一评价,承认这一评价.可是他同意什么呢?同意停工?同意损失400卢布?托里亚拿计件工资,混凝土没有,就得停工,别的什么没有也得停工,停工对他来说就是扣除工资.他的基本工资还缺400卢布,谈得上什么奖金呢?奖金对他不过是施舍的安慰物,甚至是嘲弄.这时计划科长沙图诺夫仍坚持奖金和停工是两码事,互不相干.而党委书记索洛马欣同意这两者是有联系的,他对沙图诺夫说:"这
在你们计划科是互不相干的,而在他口袋里却是相干的!"托拉斯经理巴塔尔采夫承认波塔波夫讲得有道理.停工是违反宪法的,因为宪法规定工人有权工作8小时,拿8小时的工资.不过他又表示,企业要做到所有物资都不间断地供应有困难,但他当场关照下属今后要特别关心波塔波夫工作队.这个工作队既然能集体拒领奖金,说明他们之间有"友谊",队长有威信,有水平.因此要"理智"
地对待他们.波塔波夫则声明他到党委来不是要求特殊照顾.停工现象整个企业都存在.接着他当众揭发这次向上级弄来的奖金完全是弄虚作假.托拉斯年初制订的计划根本没有完成,年底,企业领导以管子没有,水泥没有等客观原因修改原来的计划,从而"超额"完成任务并在劳动竞赛中"荣获第三名".波塔波夫认为,原计划没有完成根本不是那些客观原因,而是因为整个工地混乱不堪.例如一星期中连续3天混凝土供应不上,只能做半班.可是石子和黄砂堆积如山,水泥也有的是.仓库里更是一片混乱"就象一场战争刚刚结束时的模样."组织管理更是令人愤慨.工作队接受任务辛辛苦苦浇制了一个混凝土基础,结果发现无法安装进口机器.原来3个月前早已换了新图纸,但就是不通知施工的工作队,结果损失了数以千计的卢布.因此托拉斯"荣获"的第三名完全是假的,37000卢布的奖金是"抢"来的.波塔波夫这番话使某些人暴跳如雷.有人建议撤他的职,而计划科长说他是喝饱了老酒说胡话,是对整个企业示威并要他拿出证据来.波塔波夫霍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叫托里亚从包里拿出两本记录薄,这就是证据.上面记录着整个企业停工等种种混乱情况和数字,它证明原计划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没有任何根据要修改计划,因此奖金是完全不合法的.会场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可是不一会又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批评波塔波夫一点点抛材料,做得不大"漂亮".有人要追查给流塔波夫提供材料的后台.党委书记认为现在不是讨论波塔波夫的行为而是要研究这两本材料.会议在休息以后,波塔波夫宣布这两个材料的来源——这些材料是由计划科的卡列尼娜提供的.因为她曾给波塔波夫工作队上过课.这样,会议确认波塔波夫反映的情况属实.于是波塔波夫代表全队提出两点建议:1.宣布超额完成计划作废,恢复原计划;
2.既然奖金是不合法的,应当全部退还给银行.这一下会场里喧喧嚷嚷争论开了.以经理为首的一方表示反对,以党委书记为首的一派人全力支持,最后党委书记认为问题基本上已弄清楚,他提出四条作为党委决议提付表决:1.完全支持波塔波夫及其工作队的原则立场,2.责成经理向总管理局提出恢复原计划;3.党委预先提醒经理不允许工程没有全部完工就算竣工交付使用;4.召开党员大会讨论这件事.表决结果三票对三票,经理开始没有表态,后在党委书记追问下,他表示同意.这个决议最后以四票对三票获得通过.作品鉴赏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停滞不前,其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纪律松弛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一批反映经济领域里矛盾冲突的"生产题材"作品应运而生.这一题材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暴露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上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塑造了一批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敢于整顿、内行、善于管理的"新英雄","新的苏维埃人"的形象.剧本《奖金》就是七十年代在苏联引起哄动的一部生产题村的代表作.作品以波塔波夫工程队集体拒领奖金引发的矛盾冲突揭露了101建筑托拉斯管理混乱,弄虚作假,骗取奖金等腐败现象.波塔波夫不为几十个卢布的奖金所动挺身而出,揭露矛盾、坚决斗争,最后终于赢得胜利.《奖
金》上演和上映后反应热烈.评论界指出,剧本充满尖锐的冲突,有关奖金的争论具有"高度原则性的性质",是新的,先进的势力和旧的、守旧的势力的冲突",是"表现前进的力量,表现这种新的势力在道德上比旧的势力优越."剧本反映来自下面的"有觉悟的群众关心组织生产,并把它提高到合乎最新要求的水平."这个戏不仅受到评论界的好评,而且得到勃列日涅夫的赞扬.他在苏共25大上的报告中点名表扬,说"施工队的奖金问题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但是评论界也指出,剧本重视描写情节的场面,意见的冲突,但缺乏生动的"情感的辩证法."许多人物仅仅是"某种思想和意见的传声筒",只是由于演员的演技精湛,这些缺点才得以掩盖.
(赵滋)
尤·瓦·特里丰诺夫另一种主活(1975)
作者简介尤利·瓦连季诺维奇·特里丰诺夫(1925—1981),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于布尔什维克家庭,父亲是著名红军将领,1938年在肃反运动中被非法镇压,50年代恢复名誉.特里丰诺夫中学毕业后在莫斯科飞机制造厂工作,当过钳工、调度员和厂报编辑.194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7年起发表作品,1951年因长篇小说《大学生》(1950)获斯大林奖金而蜚声文坛.50—60年代相继发表短篇小说集《阳光下》(1959)、长篇小说《解渴》(1963)、纪实小说《篝火的反光》(1965)、体育题材小说和特写《季节的结束》(1961)、《弗拉米尼奥的火炬》(1965)和《黄昏时的比赛》(1970)以及电影剧本《冰球运动员》(1965).1969年发表中篇小说《交换》,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继而推出另外四部中篇小说《初步总结》(1970)、《长别离》(1971)、《另一种生活》(1975)和《滨河街公寓》(1976).这一组中篇小说均反映莫斯科知识阶层的生活,被评论界统称为"莫斯科小说"或"城市小说".这些作品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作家所持的客观叙述态度曾引起长期争论和不同评价,但对苏联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青年作家竞相效仿,形成了一个"特里丰诺夫派".《老人》(1978)是作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将历史的反省和现实的描写融于一炉,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了巨大的思想内容,成为小型史诗的代表作之一.死后发表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时间和地点》(1981)和《消逝》(1988).特里丰诺夫生前屡遭指责,现在一致公认他是苏联当代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内容概要全苏综合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奥尔加·特罗伊茨卡娅遭受中年丧偶的巨大打击,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她每天夜里情不自禁地回忆与丈夫共同度过的时光,总结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苦苦思索丈夫英年早逝的原因.20年前,奥尔加刚才跨出大学校门,踏上社会.那时候她年轻漂亮,与医学院的高材生符拉特保持着一种半似友谊半似恋爱的特殊关系.她的母亲十分赏识符拉特,认为他真诚善良,本质好,是理想的女婿.奥尔加迟迟没有作出最后的抉择.正当她犹豫动摇的时候,英俊潇洒的谢尔盖·特罗伊茨基闯进了她的生活.他们俩一见钟情,不久便举行了闪电式的婚礼.谢尔盖出身于老布尔什维克家庭,父亲早年参加革命,曾在苏维埃政府部门担任要职,母亲也很早投身革命,有着光荣的历史.谢尔盖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在博物馆,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工作.他的同龄人一个个奋发努力,成果累累,而谢尔盖却漫条斯理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任何建树,将宝贵的7年时间葬送在博物馆里.这期间虽然也曾埋头撰写《一九一八年的莫斯科》一书,由于出版无门,终无结果.后来依靠朋友的帮助,他调入历史研究所,专门研究二月革命的历史.不久,他对沙皇侦探局产生浓厚兴趣,便将这一课题选为自己副博士论文的题目.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他积累了可观的资料,副博士论文也有相当进展.正巧这时候研究所分配到几张去法国的自费旅游券.谢尔盖认为机会难得,一则可以欣赏异国风光,二则可以顺便到巴黎搜集有关沙皇侦探局的资料.于是他向自己的老同学,现已担任研究所学术秘书的克里木克提出去法国的要求.克里木克态度暧味,未置可否.为了促成这次法国之行,奥尔加一方面向自己的继父、画家盖奥尔基筹措钱款,另一方面邀请克里木克夫妇到乡间别墅度周末.克里木克夫妇不期而至,
与他们同来的还有研究所副所长基斯洛夫斯基和他的情妇.原来克里木克为了过好副所长,想利用这个机会成全副所长和他情妇的幽会.奥尔加和谢尔盖不顾克里木克的苦苦哀求和露骨威胁,拒绝了他的无耻要求.克里木克怀恨在心,终于使谢尔盖的巴黎之行成了泡影.过了一段时间,克里木克出于向上爬的目的,要求谢尔盖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份珍贵资料供副所长使用,又遭到谢尔盖的拒绝.克里木克与基斯洛夫斯基闹翻后又要求谢尔盖帮他共同对付副所长,谢尔盖没有参予这一肮脏勾当.于是报复接踵而来,谢尔盖的论文答辩被推迟一年.谢尔盖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年过不惑,而一事无成.与其他人的关系也渐趋恶化,不仅与克里木克断绝了关系,与岳父也日益疏远,尤其是为了赴法国旅游向他告贷时因岳父表现出某种施舍的傲慢态度而伤了他的自尊,从此很少往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谢尔盖结识了一位专事恃异功能研究的哲学女教授,从此放弃了已经化费大半辈子心血的历史研究,迷上了人类的特异功能,试图从这个领域揭示人的秘密.谢尔盖的突然转向遭到妻子和母亲的激烈反对,不久因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人世.奥尔加回顾在事的时候,她时而觉得自己对丈夫的毁灭负有责任,时而又为自己开脱辩解.她似乎处处关心爱护谢尔盖,为丈夫排忧解难,甚至违背丈夫的意愿去过好克里木克,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理解丈夫,没有理解他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在谢尔盖看来,人是历史的一根细微的神经,据此可以推断许多东西,可以探讨历史和人生的奥秘.而奥尔加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以化学的形式开始又以化学的形式告终.甚至认为丈夫研究历史也只着眼于过去,没有什么价值,至于人类的特异功能更是无稽之谈,纯属欺骗.奥尔加希望谢尔盖按照她自己的模式和标准处世待人,因此谢尔盖的行为必然引起她的不满,夫妇俩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种种矛盾,在许多重大的人生哲理上也产生了分歧.正是奥尔加这种表面上温情脉脉的天真的自私导致了夫妇关系的隔膜和疏远,也为日后家庭的毁灭埋下了祸根.当然,谢尔盖的早逝也有他自身的弱点.尽管他有自己的追求,并没有顺从命运的安排,也没有屈服于环境的压力,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理想,因此不可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悲的是,奥尔加经过痛苦的反思,并来真正找到丈夫的死因,也没有完全领悟人生的真谛,因此不可能摆脱天真的自私带来的烦恼和迷茫而开始真正有意义的另一种生活.小说的结尾富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奥尔加梦见她和谢尔盖在树林里迷路了,他们站在一个小泥潭面前.他们向一个女人打听走出树林的道路,那女人指着泥潭对面的一丛丛沼草说:这就是你们要我的出路,奥尔加顿时感到浑身发麻,四肢僵硬,被一阵冰凉彻骨的倦怠闪电般地击中了..
作品鉴赏60年代末,特里丰诺夫的艺术观和创作诗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对自己的成名作《大学生》已经不屑一顾,写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学",这便是5部反映莫斯科生活的"城市小说",而《另一种生活》最鲜明地体现了作家后期的创作特色.《另一种生活》中没有尖锐的社会冲突,也看不见富有戏剧情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了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是平凡的家庭生活,但作家并没有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家务事儿女情作肤浅的自然主义描写,在特里丰诺夫看来,"日常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力图通过一件件"伟大的琐事"发掘出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道德——哲理意蕴,探索日常生活与社会、时代和历史的联系,因而作品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象克里木克这样一个才能平庸的钻营家,
居然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当上了拥有实权的学术秘书,最后登上了副所长的宝座,而且住房越调越高级,还带着妻子周游列国.克里木克逐步发迹的过程表现了现实社会的弊端,触及了现代市侩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而奥尔加继父盖奥尔基从30年代著名画家变成60年代的庸俗画匠的事实又揭示了物质消费主义之所以能够泛滥成灾的历史根源.这样'特里丰诺夫打破了长期统治文坛的题材决定论,使读者透过日常生活的窗口瞭望广阔的社会和观察时代的风云.特里丰诺夫在《另一种生活》中着力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千方百计开掘人的心灵奥秘.作品通过奥尔加的回忆,追溯了她与丈夫的共同生活,逼真地传达了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奥尔加和谢尔盖之间的夫妻龃龉,奥尔加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奥尔加与女儿之间的隔膜,奥尔加与其他人之间的爱与恨,亲与疏,同情与厌恶,理解和妒忌——凡此种种,都成了作者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的对象,成为作家窥探心灵奥秘、解剖人性的广阔天地.《另一种生活》简直无异于一部家庭心理学.人生哲理的探索是《另一种生活》的突出内容.奥尔加与丈夫共同生活20年,可没有真正理解丈夫的志向和追求,她试图以自己的模式塑造丈夫,劝导丈夫顺应生活的潮流,因为生活比人更聪明,更有力量,为了生活,人必须学会退避和忍让.几个月的苦苦思索并没有使她获得正确结论.丈夫的毁灭并没有使她惊醒,可以想见,她也难以摆脱庸俗的阴影,面对人生意义有透彻的领悟.她将在原地踏步,不可能开始有意义的"另一种生活".意识流是《另一种生活》的叙述方式.作者放弃了有始有终、按时序发展的传统叙事结构,代之以用思想、感受和情绪为基础的心理结构.复杂多变的内心独白、回忆、梦幻这些形式如行云流水,自由灵活、地点互相交错,场景不断变换,时序先后颠倒,使作者省去大量笔墨交代事件的过程和情节的衔接,集中精力刻画奥尔加的心灵世界,把她内心的所有层次统统挖掘出来.《另一种生活》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读者看不到全知全能、居高临下地对一切现象进行解释和评判的作者的身影,作者的声音已经与主人公的声音融为一体.为此特里丰诺夫曾受到责难,说他缺乏明确的立场和鲜明的爱憎.其实作家无意充当法官的角色,他只希望成为一名客观冷静的见证人,为现代读者留下独立思考的余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期唤起他自身的反省,思考"永恒的问题",培养和造就具有崇高品德、和谐发展的人.
(徐振亚)
达·亚·格拉宁克拉英季娅·维洛尔(1976)
作者简介达尼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格拉宁(1981—),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库尔斯克州沃伦市,出身林务员家庭.194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学院电机系,曾任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动力实验室和设计处主任工程师.参加过卫国战争,任坦克连连长.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50—60年代的作品多写科技界新与旧的斗争,如长篇小说《探索者》(1954)、《婚礼之后》(1958)、《我走向雷电》(1062)、中篇小说《柯尔萨科夫工程师的胜利》(1949)等.70—80年代最主要的成就为纪实文学的创作,作有描写生物学家柳比歇夫不平凡的一生的纪实中篇《奇特的一生》(1974)、塑造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政委形象的《克拉芙季娅·维洛尔》(1976,获1978年苏联国家奖金)、揭示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列宁格勒居民悲惨遭际和纯洁心灵的《围困纪事》(1—2卷.1977—1981,与人合作)、描写生物学家季莫菲耶夫·列索夫斯基坎坷经历的《野牛》(1987).198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一幅画》与同年问世的艾特马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邦达列夫的《选择》、冈察尔的《你的霞光》被苏联评论界誉为进入80年代的"路标作品".作品具有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的特点,提出了现实生活中诸如保护环境和文物、反对官僚主义、正确对待革命历史等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其他作品还有中篇《雅罗斯拉夫·东勃罗夫斯基》(1951)、《个人意见》(1956)、《我们的炮兵连长》(1968)、《总有人应该》(1970)、《异城之雨》(1973)、《同名者》(1975)、《往返火车票》(1976)、《遗迹犹存》(1984)、《列宁格勒索列》(1984),论文集《双翅》(1983),电影剧本《目标的选择》(1975,与人合作)等.现汪苏联作家协会书记,《新世界》、《小说报》、《涅瓦河》杂志编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9).
内容概要1942年4月克拉芙季娅·维洛尔千方百计想参军.她原在市委教育局工作,在她的争取下终于进了政工人员进修班.学习结束,她被任命为克拉斯诺达尔的维尼茨步兵学校的政治指导员兼社会经济课教员.第一堂课,她就向学员们解释了自己不平凡的姓的来历.维洛尔,这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革命的组织者[每个单词开头第一个字母组成.1942年6月中旬,德军开始在西南战线发动进攻,学校全体人员立即开赴前线.任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的克拉瓦·维洛尔同自己的学员一起参加了保卫通向斯大林格勒要冲的战斗.她侦察、射击、役弹、挖战壕、组织通信联络,战士们和连排长干什么,她也干什么.只有一点是特殊的,那就是她是个妇女.根据少许战时保存下来的照片看,那时她是个漂亮的、体态丰满的、35岁的妇女.8月21日,经过猛烈的航空火力和炮火准备,敌人迫使学员团的友邻部队第15部分师撤退,从而包围了他们.但团队没有动摇,坚守着环形防御.过了二天,他们终于弹尽粮绝,德军坦克突破连的阵地,四周站满了端着冲锋枪的法西斯分子.双腿受伤的克拉瓦穿着破烂的军便服和男人的长裤,被德国人拖起来,用枪托打着,往前线的相反方向走去.她被带到教堂门前的台阶上,当着她的学员的面被脱光衣服受审.她忍着辱骂、毒打和伤腿的剧烈疼痛,咬紧牙关,竭尽全力不使自己哭出来,不在法西斯面前低头,她应该给学员们作出榜样,就象她曾经教育过他们的那样.晚上,所有战俘被赶进教堂,人挤得满满的,谁也不能躺下.当克拉瓦被推进那里时,她呻吟起来,遭到毒打的身体,只要稍微碰一下,就会疼得十分可伯.学员们挪动地
方,为了让克拉瓦能够躺下.整个晚上,几百个男人在她的周围站着,地上躺着铺上军大衣的一名女政委,一站又一站的集中营,一次又一次的威胁、辱骂、毒打和审讯,有人被枪毙了,有人当了叛徒,维洛尔忍受着,坚持着,她想到死,只有死才能摆脱这无法忍受的苦难.她责骂法西斯.为什么不把她枪毙.德国人折磨她,侮辱她,但不想让她死去,她的女政委身份使他们感兴趣,要加以利用.维洛尔开始唱歌,在押送车上唱,在集中营里唱,她用歌曲支持自己,支持周围的人,用歌声给自己创造光明.1943年1月26日在斯大林诺的集中营里,她利用帮厨的机会,在战友们的掩护和帮助下成功地逃出了集中营.她从一家到另一家,从一个村转到另一个村,不是进行宣传鼓动,也不是布道,而是为了生存下去.人们帮助她,给她吃的,但谁也不同意收留她.人们害怕德国人,也害怕村里丧失良知的人.到了6月,她的身体终于恢复过来,也不再象流浪汉似的到处漂迫寻找栖身之地.她——一个无家可归、残废、被追捕的人,坚定地朝前线方向前进,一路上与人们交谈,讲斯大林格勒,讲法西斯集中营,安慰大家,安定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良心.她也不再躲避不可靠的、胆怯的人们.她警告他们,不要帮助德国人,她使他们感到羞愧.她渐渐地接近前线.在马尔芬卡村她住下了,这完全是偶然的.穆拉托娃同三个孩子住在烧毁的农舍里.因为隐藏战俘,德国人烧了她的房子.没有吃的,孩子们十分孱弱,走路都得拄着棍子.克拉瓦同穆拉托娃商量后,决定自己到当地医院去找工作.医院同意接收她当护士,但不付给工资,只给些面包、鸡蛋和黄瓜.条件只有一个:不准在病人中间进行宣传.克拉瓦很乐意地答应下来,只要孩子们有吃的就成.通过穆拉托娃她认识了一个叫德米特里的坦克手,并从他那里领受任务,搞清马尔芬卡和斯尼亚米卡村弹药库的位置.获取的情报他通过无线电发出去.克拉瓦完成了任务.苏联飞机轰炸了马尔芬卡和斯尼亚米卡,轰炸了克拉瓦侦察到的弹药库.弹药猛烈爆炸,车辆和房屋都被烧毁.克拉瓦看着这一切,高兴得跳起来.1943年8月红军解放了这个地区.苏军继续进攻,而克拉芙季娅·维洛尔则留在兵役局,做收客被解放的战俘的工作.战后,由于她曾被捕过,又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无法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审讯,并被开除党籍.所有接触过她的上级领导,目睹她在集中营的表现的生还者,受到过她鼓舞的普通村民..都纷纷投书给她作证,证明她的一切行动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1956年她终于被恢复名誉,重新入党.
作品鉴赏格拉宁在苏联文坛上是以写科技题村作品著称的作家.由于经历和工作关系,他对科学技术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熟悉科学界人士,并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所以他创作的主题多描写当代科学界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他们的精神道德探索.然而作家也曾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参加过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经历过战争的硝烟和厮杀.但他一直没有写战争题材的小说,按作者自己的解释,这是因为:"战后,我不想更多地考虑战争.经受了这么多的损失和悲剧,就想把它们忘掉,不再多回忆..".三十余年后他才创作了《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这部中篇个说.格拉宁说,他与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会见,"增强了我创作的欲望,写共产党员,写战争中共产党员的党性意味着什么.我把中篇写成象自传一样:叙述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命运竭力做到最大限度的严格和客观,避免任何的艺术夸张.而安排这个命运,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她可以看到经过被俘悲剧,但在这样非人的、可怕的条件下保持和表现了英雄主义的千百万人的命运."《克拉
芙季娅·维洛尔》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纪实小说.苏联纪实小说的兴起,比起全景小说和战壕小说要晚一些,但是至今已成为苏联战争题材小说中一种"异军突起"的创作样式.纪实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忠于事实,没有,也不允许有虚构、社撰的成份.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以各种真实可信的材料——日记、书信、电报、档案、文件、作战计划、审俘记录、被访者的谈话录、回忆录的摘引等——加以作者独具匠心的创造,就构成妙笔生花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朴实无华、真实感人,不施粉黛,却更加灿然主辉,别具一种催人泪下、夺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格拉宁的这部作品就是这些年来大量涌现的纪实作品中的优秀之作.苏联评论界对这部小说大加赞扬,说"年轻的社会主义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浪漫主义年代所形成的苏维埃性格的力量和美在一个普《通妇女——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沃洛诺夫,莫斯科)1979年第1期)"作家表现了这种思想,即苏联人在战争年代里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组织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并拯救了自己的祖国."(佩特洛夫斯基,《星》1979年第1期)"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忘我牺牲精神,通过不可思议的艰苦考验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洁白无瑕的美德,军人的勇敢和党员的良心——这一切是联系各代人命运的桥梁."(奥斯科茨基,《小说报》1979年第10期)确实,《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虽是部纪实小说,但作家写得细腻流畅,生动感人,毫不苦燥乏味.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平凡的女政委的遭遇,反映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和考验,她(他们)似乎并没有建树过什么特殊的功勋,然而在这些看似寻常的人物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成了他们战胜法西斯的巨大的力量源泉.作家们在创作这类小说时,事先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创作所需要的素材.格拉宁和阿达莫维亚为了创作《围困纪事》,自1975年至1977年遍访了列宁格勒几百家住户,作了几万米的录音.《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创作,他除了访问维洛尔本人外,还阅读了大量的书信,并根据通信的线索找到有关各方人士进行调查和采访,掌握了大量确凿真实的材料.没有这番苦心孤脂的努力,想要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材料毕竟只是些"原材料"和"矿石",必须加以提炼,才能变为"成品".这个过程绝不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加工,而是精神意义上的升华和心灵的创造.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作家的主体意识的创造性.格拉宁把调查与观察、感受与印象、文献资料和各种素材加以艺术编织,经过精心选材与筛选,赋予人与事以意义,使读者从一个普通妇女身上,从她一件件平凡的事件中,感受到她炽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纯洁的心灵,领略到"熠熠发光"的东西.于是他获得了成功,作品荣获1978年的苏联国家奖金.《克拉芙季娅·维洛尔》中译本有选入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的《苏联当代中篇小说选》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的《外国中篇小说》.
(严永兴)
鲍·安·莫扎耶夫庄稼汉和村妇(1976—1987)
作者简介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莫扎耶夫(1923—)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理事.生于梁赞州皮捷利诺市.参加过卫国战争.194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的海军技校.后长期在远东工作,现定居莫斯科.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擅长写农村题材.作有中篇小说《冰泉》(1956)、《萨尼亚》(1959)、《精密计量仪表》(1959)、《可爱的田野》(1965)、《费奥多尔·库兹金生活片断》(1966)、《一个半平方米》(1982),中短篇小说集《泰加森林的权力》(1959)、《夏天的路》(1973)、《活着的人》(1977)、《古老的故事》(1980),短篇小说集《远方的路》(1970),特写集《在遥远的阿穆尔那方》(1963)、《远东的故事》(1970)、《独立自主》(1972),电影故事《无边无际的一天》(1973),民间故事集《乌德盖民间故事集》(1955)、《铁喙》(1959),政论集《薄荷的气味和糊口之粮》(1982)等.莫扎耶夫的作品中矛盾冲突夹杂幽默和讽刺,文笔生动.长篇小说《庄稼汉和村妇》的第1卷发表于1976年,第2卷创作于1978—1980年,直至1987年才得以公开发表,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使作家成为1989年苏联国家奖金的得主.
内容概要1929年夏,梁赞州季哈诺沃区州委为完不成余粮征购任务优心忡仲.州执委会主席沃兹维舍夫认为,是富农在捣乱,他们隐瞒余粮,却拿到市场上高价出售.他找来季哈诺沃村的党支部书记卡狄科夫,指责他阶级路线不清,要求他把会计乌斯宾斯基和搞承包工程的阿尔多宁从劳动组合中清除出去,理由是一个是神父的儿子,一个生活富裕,还有一台脱粒机.卡狄科夫认为这两人精明能干,工作出色,十月革命后曾为苏维埃政权战斗过,清除他们是不公正的,于是愤而辞职.同时,团的工作者玛丽娅和泽宁被派往戈尔捷耶沃村调查余粮情况.玛丽娅通过交谈、开会了解到农夫们不再交售余粮,是因为他们按规定指标交够余粮后,再无余粮可交.而由15户农夫自愿组织起来的蚂蚁合作社,因为收成好,除了按规定交售了余粮,确实到市场卖过一些余粮,那是为村妇们置点衣料.泽宁则通过"积极分子"搞了一份"有余粮"家庭为名单,要求按名单去搜缴余粮.泽宁的做去得到沃兹维舍夫的赞尝,被任命为季哈诺沃村党支部书记.泽宁受宠若惊,一下子把区里五千普特的征购余粮任务包了下来.他召开村积极分子大会,决定把交售余粮的任务分摊给富农和中农,并拟定了18户富农的名单.许多人都对把自食其力的富裕劳动者划为富农的做法表示不满,征购余粮为工作进展缓慢,于是沃兹维舍夫亲率一个专门委员会下乡,决定对拒交余粮者加以罚款,如在24小时内不交700卢布罚金,全部财产没收.结果拒交罚金的克留耶大财产被没收,老婆被搜身,儿子因为同行动小组发生冲突而被捕.与此同时,沃兹维舍夫下令,对各家各户的猪加以登记,谁家有两头猪,大的交给国家.抗拒不交者,严厉制裁.蚂蚁合作社只有6头猪,却要求交出5头,社长米隆诺夫表示,如果这么干,他就把猪全宰掉.沃兹维舍夫当即命令把米隆诺夫逮捕.当天夜里各村出现了一个宰杀牲畜的浪潮,到处是猪的凄厉的惨叫声.光戈尔捷耶沃村一夜之间杀了70头猪,而维列季耶村更甚,除杀了74头猪外,还杀了12头公牛,17头牛犊和74头羊,沃兹维舍夫大发雷霆,命令对所有宰杀牲畜的人处以重罚,不交者,便没收财产.沃兹维舍夫强行征集了4000普特粮食,没收了8户人家的则产,扣留了10头奶牛和20
头猪,关押了5个人.他的行为得到了表扬.圣诞节前夜,开始了一场没收富农的财产运动,富衣名单由沃兹维舍夫亲自拟定,谁向他报的富农名单越多,功劳就越大.行动小组出其不意,同时行动.仅在季哈诺沃村就有26户富农和长子被逮捕,家人被扫地出门.玛丽娅绝参加这一行动,被指责为富农的走狗,开除了公职.这一运动刚结束,随着三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来临,全面实现农业集体化运动就开始了.梁赞州成立了作战部,作战部负责人沃兹维舍夫亲率一工作队来到戈尔捷耶沃村,向事先集合在学校大院中的将近500多个庄稼汉宣布:反对集体衣庄,就是反对苏维埃政权.然后,让反对集体农庄的人举手,但谁也不敢举手,于是他宣布所有在场的人都已经是集体农庄庄员,并要求他们在18小时内将种子、牲畜、农业财产交公.沃兹维舍夫洋洋得意,准备明天带人去维列季耶村如法炮制.夜里,他躺在沙发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莫斯科去向斯大林汇报他"第一个将全区引向社会主义".正在这时,有人把他推醒,告诉他维列季耶村发生了暴动!维列季耶村的庄稼汉和村妇们听说戈尔捷耶沃村的庄稼汉被赶进了集体农庄,起来拆了事先预备好的公共牲畜棚,砸了准备存放种子的仓库大门,狠狠揍了出来劝阻的泽宁.第二天,沃兹维舍夫在警察的保护下来到维列季耶村.警察开枪打死了一名青年,愤怒的群众把警察局长阿泽莫夫打死.在斯捷诺沃村,赶来的骑兵部队企图驱散在广场集会的群众.人群骚动,骑兵开枪,乌斯宾斯基中弹身亡.阿泽莫夫和乌斯宾斯基被安葬了,被捕的肇事者被卫兵押走.但是,庄稼则们并不明白,这是谁之罪?10天之后,斯大林的《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发表.季哈诺沃区按沃兹维舍夫方式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纷纷解散,季哈诺沃村的集体农庄依然是是志愿报名的26户.冒进分子受到了审判,以沃兹维舍夫为首的12人被送上了被告席.沃兹维舍夫被判处5年徒刑.他们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有过失,但都说自己是命令的执行者.沃兹维舍夫为自己申辩道:"是的,我们脱离了群众,在建立集体农庄时破坏了志愿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犯了一系列粗暴的错误并过分冒进,但从社会的观点看,我不是个危险人物,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忠心耿耿.因此,孤立地向我提出严厉的起诉是不公正的.我只是指示的执行者.在风潮中涉连的庄稼汉也受到了惩办.只有兹翁佐夫一人逃脱了惩罚.他曾被列入富农名单,暴动后维列季耶村的庄稼汉推选他出来与沃兹维舍夫谈判.当骑兵分队来包围暴动的维列季耶村时,他跳上自己的马跑进难以通行的森林中去了.从那时起,当地再没有人见过他.一些人说他改名换姓生活在巴库,另一些人说他到了国外.
作品鉴赏苏联社会,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矛盾、失误和创伤.正直的文学家们早就在对许多问题进行着深刻的反思,但长期以来他们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以问世.问题和矛盾日积月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于是在改革的年代,众多不同年代创作的尖锐深刻的反思作品,突然如火山爆发、似春潮泛滥出现在苏联读者面前,引起他们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共鸣.三十年代这段历史,可以说是许多反思作品的"热点".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充满激情、理想和活力;这也是个痛苦的年代,充满狂热、失误和矛盾.苏联历史上的许多事件都集中在这个时代,苏联社会后来的历史进程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一时代相关.《庄稼汉和村妇》就是一部对三十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作深沉反思的作品.大家知道,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三十年代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一直是苏联文学的重要题材.其间出现过象肖洛霍

当前:第9/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