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2/34页


的土豆和种籽以滑雪作掩护逃出了衣学院,躲过了"滑雪者"对他的追捕,搭乘一辆汽车,来到离衣学院很远的一个火车站,在那里乘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几天后,一辆急救车把杰日主从莫斯科车站直接送进了医院.他发着高烧,昏迷中还紧紧抓着那个宝贵的背囊.杰日金病愈后,找到了被解职的茨维亚赫教授.为了给秘密的土豆育种工作创造条件,茨维亚赫自愿到一个远离铁路线的农场担任场长.杰日金在那里隐姓埋名勤勉工作,几伍的时间内,新品种上豆田已发展到一公顷.他欣慰地想到,他总算把斯特里加列夫的"产儿"抚育成"人"了.这时,他记起刚到农学院时与茨维亚赫讨论善与恶的情景.他说,"善行中是没有利己主义的."茨维亚赫回忆说,他父亲生前也喜欢议论善与恶,并常常引用《圣经》中的一段话来赞美舍己为人的人:"这些穿白衣的人是谁?他们是为体验巨大的痛苦而来的."他发现,近几年采,他并没有感到自己是"芽白衣的人."是啊,人在艰苦奋斗时,怎么会去想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呢?60年代初,里亚德诺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人们都不愿接近他.斯大林逝世后,他曾向新领导人许诺,四年内拿出小麦新品种,在这一许诺落空后,新领导人对他失去了兴趣.他只有在午餐时,纠缠着食堂里的邻坐,发泄他的牢骚.他向别人吹嘘说,"将来我的学说还将复兴."令他不解的是:"他们当年有多少人啊!成千上万.可是我只是单枪匹马.他们为什么向我投降?而今天为什么我却失败了?"茨维亚赫解释里亚德诺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生只是在追逐幸福,在为自己而努力.幸福不喜欢这种努力,避开这种努力.幸福在你本身,你用自己的身体供养亲人,你流淌着鲜血,历尽苦海,奄奄一息地爬上海岸,那时,幸福自己就会找到你,虽说你并没有想到幸福."
作品鉴赏也许读者不太喜欢文学作品过多地与政治问题挂钩,但对于苏联文学来说,关注民生与社会,思考社会与政治问题,恰恰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作家即使在被冷落歧视、甚至遭批判迫害中仍然默默地笔耕,庄严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依然洛守不渝,而不幸的遭遇又使他们更深刻地反思历史,得以窥见历曳的真面目.杜金采夫50年代因《不单为了面包》遭批判后,30年来看似再没有发表过什么大部头的有影响的作品,他的名字几乎已从苏联文坛消失.但《穿白衣的人们》的问世,使人们认识到30年来处在逆境中的作家把自心的全部的思索、追求、心血和对人民的爱浇铸在这部作品之中.与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相比,《穿白衣的人们》虽然继续着《不单为了面包》的主题,但是由于所描写的已经不单是围绕一个中学教员的发明而展开的斗争,而是苏联生物学界一场充满血腥味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尽管作品中所塑造的以波索什科夫院士、斯特里加列夫教授和青年科学家杰日全为代表的三代苏联正直主物学家的形象,以及里亚德诺、布鲁扎克等靠窃取他人成果,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学术权威"是虚构的,但熟悉和了解苏联历史的读者立刻就会在斯侍里加列大等人的形象中,看到被迫害致死的苏联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瓦维洛夫等优秀知识分子的品质,而在里亚德诺身上,则可以看到李森科之流的影子.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社会历史的思考角度和他所使用的价值尺度都有了某种程度的深化.以往,在涉及知识分子题材时,苏联作家包括杜金采夫本人的视点通常都集中在知识分子对事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在政治、工作、生活上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从而展开对官僚主义、市侩心理的批判.如今,《穿白衣的人们》把主人公的命运放在李森科之流给苏联社会和生物界造成的巨大灾害这种大背景上,明
确地把波索什科夫、斯特里加列夫、杰日金等人当作苏联生物科学的精英和举足轻重的人材来对待.这样,他们所受到的种种迫害和不公正待遇,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恶是非之争,而是发生在苏联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与愚味的冲突,科学与伪科学的较量、民主与专制的抗争.与其说作者在为某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知识分子申张正义,毋宁说他是在为历史上无法弥补的失误和苏联科学事业所遭受的巨大损失而大声疾呼,为社会改革和体制的完善在大声疾呼.作者通过里亚德诺本人之口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年会有那么多的人向我投降?又通过杰日金向波索什科夫的小儿子安德留沙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说:"你爸爸是个好人,但不是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我们刚刚度过了好人可能不被理解的时代.当时,有些人大喊大叫,说他是个很坏的人.他们是因为害怕而喊叫,而不是因为真是这样.还经常有一些真正的坏人,他们要求别人也像他们一样坏.谁能装样子,他们就把他叫作好人."作者借用《圣经》的典故,把波索什科夫、斯特里加列夫、杰日金等人称作"穿白衣的人",赞颂他们为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真理和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又深刻地揭示在历史的某些反常时期,在错误路线下,往往是这些人会失去民主的权利,受到限制、迫害、甚至被自己的"同志"处死.为了艺术地揭示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深刻根源,作者不仅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现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揭露了极左路线给苏联社会和科学造成的危害,而且加强对工反两面各式人物的细致的心理描写,一方面再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痛苦思索和道德精神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对深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追名逐利、嫉贤妒能的卑劣心理进行了猛烈的鞭答.当读者怀着无法排解的忧虑和痛苦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无疑将对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的客观规律和珍惜人才,特别是珍惜那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卓越人才,有着更深的理解.
(严永兴)
安·安·阿赫玛托娃安魂曲(1935—1940写成,1987发表)
作者简介安娜·安德列耶夫挪·阿赫玛托娃(1889—1966)苏联俄罗斯诗人.原姓高连珂.她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机械工程师的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皇村度过,给她留下难忘的印象.她曾就读于女子高等学校的法律系,但酷爱诗歌.1910年她与俄国诗歌阿克梅派的创始人尼·古米廖夫结婚,她也是该诗歌流派的主要成员.
191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得到诗坛好评.同年10月她的独生子列夫·古米廖夫出生.1914年她的第二本诗集《念珠》问世.诗集《白色的鸟群》于1917汪出版.次年她与古米廖夫离婚.以后陆续出版的诗集有《车前草》(1921)、《耶稣纪元》(1922).抒情诗作侧重抒发内心隐秘的情感,构思精致,形式灵巧,语言表达富有音乐性、艺术形象具有雕塑感.1921年她的前夫古米廖夫以反革命罪被枪毙(1986年对他重新评价).她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潜心研究普希金,从那时一直到四十年代,她的诗作很少得到发表.1935年和1938年,她的儿子两次被捕,她在1935年至1940年间写下动人心魄的组诗《安魂曲》,但直到1987年才得以发表.四十年代她的儿子由流放地应征入伍,参加了卫国战争.她在战争期间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诗篇,如《起誓》等.战后她又重新抒写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诗.1946庄受到严厉批判,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1949年其子第三次被捅,至1956年寸得到自由,从事历史研究.她本人在五十年代后期恢复名誉.她的诗歌获得出版和再版,新作也不断问世.晚期作品长诗《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景负盛名,是她一生诗歌创作的总结,保持了她独特的现代诗风.还著有长诗《光阴飞逝》(1909—1965),《阿赫玛托娃诗选》(1974)等.除了创作她还翻译了意大利但丁的诗歌,中国屈原的《离骚》、李商隐的无题诗等.她获得世界读者的喜爱.1964年意大利授予她"埃特内·塔奥尔敏"国际诗歌奖,1965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内容概要这是一部抒情组诗.诗人在其子两次被捕期间陆续写下12个篇章.到1957年写了"代序",追忆并描述苏联30年代大清洗时期她个人的一段经历.她在列宁格勒监狱外等候探望儿子,排过17个月的队,站立了整整300个小时,一天有人认出她是诗人阿赫玛托娃,这时排在她身后的一位嘴唇发青的妇女从麻木状态中惊醒,在她耳边悄声问道:"您能描写这个场面吗?""能."诗人作了肯定的回答,她看到在这位妇女已脱形的脸上好象掠过一丝微笑.1961年诗人又加了,句诗,作为组诗的序诗:"不,我不躲在异国的天空下,/也不求他人翅膀的保护,——/那时我和祖国人民共命运,/和我国的人民,不幸的,生活在一处."组诗12个篇章分为6部分:献诗、前奏、判决、致死亡、碟刑和尾声.每部分组成的篇章各不相等.
1."献诗"写于1940年3月,诗人用整个篇章诉说大难临头的极度悲苦之情,尽管群山会为此折腰,河水也会停住不流,但是夫押亲人的牢问始终锁得紧紧的,只听到钥匙刺耳的声响和士兵沉重的脚步声."我们"早起赶去监狱门口守候着,而希望之歌还在远方吟唱.回忆当时听到判决,"我"泪如泉涌,心似刀绞,步履踉跄.由此联想到一同惨遭不幸的姐妹们,今在何方?"我"想给她们寄去告别的敬意和惦念.2."前奏"由四个篇章组成,分别写于1935庄秋、1938年、1939年.那些被判处有罪的人们走在一起,苦难把他们折磨得失去智力,火车还要把他们带走,无辜的俄罗斯在血淋淋的皮鞭下和黑色囚车的车轮下呻吟辗转.就在拂晓的时候,儿子也被抓走,那样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却.夜晚月光射进门楼,照着一个枯瘦的人影,这是个女人,身患疾病,孤苦伶仃,丈夫已死,儿子在坐牢,她不再是富有个性的女人,也不再是朋友们的宠儿,更不是皇村学校那个愉快的淘气鬼,而是第300名前来给犯人送点衣物的探监者,她知道,大墙背后有多少无辜生灵涂炭."我"呼唤着儿子,盼望他回家,甚至不惜给刽子手下跪.但是黑白已经颠倒,人兽难以分清,"我"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判处死刑的消息.死亡之星似乎时时都在发出威吓,"我"不能不日日夜夜牵挂儿子的生死安危.3."判决"写于1939年夏.判决终于来临,如一块巨石落下压住"我"的胸膛,从今以后,"我"有好多事要做:要让记忆混灭,要把心肠变硬,要学会重新生活,独自一人."我"早已预见到这一天:"明朗的日子和空空的家".4."致死亡"写于1939年8月19日和1940年5月4日,由两个篇章组成."我"等待着死亡,随它以任何形式降临到"我"身上,"我"已无所谓了,心中只留下儿子那双蓝眼睛,遮住了种种恐怖的场面."我"向死神乞求,哪怕让我仅带走儿子那恐惧而沉默的眼神,或是那来自远方的温馨慰语,但它什么也不允许我随身带走.5."磔刑"没有注明写作的日期.小标题下的引语是:"妈妈,不要为棺中的我号啕痛哭."这是用儿子的口吻写成的两个篇章."我",作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儿子,忍受着地狱股的折磨,听天使在颂扬伟大的时刻,却眼见烈火熔化了苍穹,"我"埋怨父亲:"为什么把我撇下!""我"劝慰母亲:不要为"我"痛哭."可是没人敢把视线转向/母亲默然伫立的地方".6."尾声"是和"献词"写于同一时期1940年3月,两个篇章.还是以母亲的身份来写,"我"观察到罹遭磨难的人在外形上是如何变化的:脸庞消瘦,眼神恐惧,皱纹如楔形文字一般刻在面颊上,黑发一下子变成银白,微笑枯姜...这就是"我",同时也是那些和"我"一起排过队的所有的人们.我想一一提到每个人的姓名,"可惜名单被抢去,我已无处再打听.""我"不会忘记她们,"千万人用我苦难的嘴在呐喊狂呼",她们也会怀念"我",倘若有朝一日有人想为"我"树纪念碑,不要把它建在"我"的出生地——大海边,也不要建在皇村,而是建在这儿,"在我伫立过300小时的地方建起来",为的是永远不要忘记囚车的呼啸,牢门的死闭和人们如受伤的野兽般的痛泣,为的是能"让狱中的鸽子在远方啼鸣,/让轮船在涅瓦河上悠悠航行".
作品鉴赏母亲常常与摇篮曲相连,那柔和温馨的曲调从母亲嘴里轻轻哼出,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催他甜甜入睡.然而在这部组诗中,母亲唱的却是一首安魂曲,由黑发突然变白的母亲为年轻的儿子唱挽歌,凭添了全诗的委婉悲怆.组诗从"前奏"开始基本按母亲个人遭际的顺序逐步展开,并反复抒情咏叹,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形象作为全诗的主体意象贯串始终.儿子被捅,拉开母亲个人痛苦的序幕.诗人逼真地描写儿子被带走时的情与景,那种束手无策的绝望,那种生离死别的打击,诗人贴切地用"象是送殡"来形容,并精心描绘出细节:儿子双唇上还有小圣像的冷气,额上渗出了冷汗,这些都没有逃过母亲的眼睛和感觉.遭到如此横祸,母亲当然要禁不住放声号啕.如果说诗人在抒写儿子被抓时表现出母亲无法抑制的巨大情感波澜,那么在这之后,诗人则用冷观的笔调来反衬母亲内心的极度痛楚.诗人变换抒情的人称,用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这是因为母亲已痛苦得没有勇气宜面自我,为能减轻痛苦,将自我分离为旁观者或对话者,再把自己看作"是另
外一人在悲哀".那个女人越是貌似平静地回忆昔日往亭,越是映衬出此时此刻的凄楚悲苦.诗人转而又用第一人称,把情感的波澜推向高潮:"我呼喊了十七个月,/召唤你回家,/我曾给刽子手下过跪,/我的儿子,我的冤家".这不是捶胸顿足的哀号,而是柔肠寸断的位诉.母亲下跪这一倍受屈辱的意象震人心魄,牢牢地印在读者心中.为了儿子能获得自由,她愿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个人的尊严,她所处的走役无路的困境,她所作的徒劳而忘我的牺牲,令人心碎.对母亲来说,清白的儿子受到任何有罪的判决,无疑都等于向她宣判死刑,她将背负沉重的十字架蹈蹈独行.母亲似乎理智而冷静地历数此后要做的、实际上难以做到的那些事,蕴含着她最无法忍受的人生现实.试想,记忆何以会混灭,心灵怎能变顽石,生活哪堪重新开始!当她凄然而麻木地想到死时,这首安魂曲就不仅仅是为儿子而唱,也是在为自己而歌.人宁愿以死的安宁来换取生的煎熬,不能不是人之为人的最大悲剧.死神同刽子手一样冷酷无情,母亲的绝望也就有增无减.诗人又用儿子的口吻从另一个侧面强化母亲深沉的悲衷,她已欲喊无声,欲说无言,欲哭无泪,悲哀达到了极至,她变成一座雕像,默默站立着,人类的良知无法正视母亲承受的这种不人道的摧残.从号啕痛哭的母亲形象,到忍辱下跪的母亲形象'到默然伫立的母亲形象,三个雕塑股的形象递进地揭示了一位母亲遭受巨大不幸的心路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抒写母亲的痛苦时始终交织着对同命运的人们的关注.诗人多次用"我们"来称呼母亲和他们.在她与儿子的背后,站着成行成队的人们."献词"和"尾声"硬把组诗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献词"是献给那些失去自由的姐妹们,"尾声"也是祭奠那些不知姓名的姐妹们.这许许多多人都叠化在母亲这一主体意象上,母亲的苦难也就深广起来,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她希望建立的那座纪念碑成为一个非常时期人民苦难的标志,成为人民的愿望一不要悲剧重演的象征."代序"和"序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注解.过了将近20年之久写下的"代序"还如此清晰地记得那不易察觉的一丝微笑,这刻骨铭心的一幕是诗人抒情的深厚基础.尤为可贵的是,遭受如此灾难之际,诗人在绝望中还闪烁着自信,优愤中还饱含着希望,悲痛中还怀抱着善良的祈祷.这首安魂曲是诗人唱给儿子和自己的,才唱得如此深情,如此真切,这首安魂曲也是诗人唱给所有不幸的儿子和他们的母亲的,更是所有不幸的母亲唱给她们的儿子和她们自己的,才唱得如此博大,如此深邃.对于千千万万受冤屈的人们和他们的亲人来说,阿赫玛托娃唱出他们悲愤的心声,倾诉了人间存在的真情,他们的灵魂可以安息了...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是不朽的,难怪苏联当代诗人叶甫图申科认为,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则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王圣思)
鲍·安·皮利尼亚克红木(1929写成,1989首次在苏联发表)
作者简介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皮利尼亚克(1894—1938)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文学奠基人之一,曾在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丰富的文学创作对苏联文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生于莫斯科省的莫扎伊斯克.1920年毕业于莫斯科商学院.191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乘最后一班客轮和其他短篇小说》(1918)、《野草》(1920).1921年,他的长篇小说《荒年》问世,一举成名,作品被译成世界上许多文字.但这部被认为是"十月革命全景图"的作品遭到了"拉普"一些批评家的指责.不过高尔基却直言不讳地指出,皮利尼亚克"对小城的感受是真实的".作家针对批评界某些人的指责,表示要"做个对已对俄罗斯诚实坦荡的人".他继续写作,又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尼古拉娜·波索季亚哈》(1923)、《英国的故事》(1924),中篇小说《湿山萝花》(1922)、《彼得堡的故事》(1922)、《后母》(又名《第三个首都》,1923)、《黑面包的故事》(1923)、《大地》(1925),长篇小说《机器和狼》(192s).1926年作家发表了给他带来劫运的中篇《不灭的月亮的故事》.作品描写集团军司令员加夫里洛夫感到自己身体健康,不愿动手术,但为了服从党的纪律,驯顺地死于手术刀下.由于作品隐射1925年伏龙芝之死,指出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党之上的机制在苏联开始出现的征兆,而遭到猛烈抨击,刊登这部作品的杂志全部没收.但作家依然笔耕不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失去的时光》(1927)、《东方的故事》(1927),特写集《连水陆路》(1927)、《日本太阳之根》(1927),中篇小说《伊万——莫斯科》(1927)、《中国的故事》(1927).1929年中篇小说《红木》在国外发表,又引起轩然大波,遭到猛烈批判.不过作家还被允许写作和发表自己的作品.1929—1930他的八卷集《作品集》陆续问世,1930年发表长篇小说《伏尔加河流入里海》.他还被允许出国,去了美国和日本,创作出有关美国的恃写集《OK!》和关于日本的著作《石头与树根》(1934).1936年初作家出版了他在世时得以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长篇小说《果实的成熟》.此时,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已发生很大变化,皮利尼亚克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盐仓》最终未能发表,直至1964年第5期的《新世界》杂志上刊登了长篇的片断.1937年10月28日,皮利尼亚克在没有宾客光临的情况下为他满三周岁的儿子祝贺生日,并于当晚被捕,1938年4月21日被枪决.50年后,苏联最高法院宣布1938年对皮利尼亚克的指控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他的审讯和判处枪决是"毫无根据的".1987年12月皮利尼亚克的中篇《不灭的月亮的故事》公开发表,1989年1月他的《红木》首次在苏联问世.
内容概要1928年.小县城——地处伏尔加河上流深水航段,距莫斯科200俄里,距铁路50俄里.这里散落着庄园的断垣残壁和旧时的红木家具.县城冷清而郁闷,一昼夜只能听到两次航班经过时冲破沉闷的汽笛声和教堂的古老钟鸣.但那钟声只响到1928年,因为这年许多钟都被摘下,送进冶炼厂.县城里有座斯库特林桥,桥畔有幢称作斯库特林府邸的房子,里面住着雅可夫·卡尔波维奇·斯库特林本人.老头85岁高龄,有两个胞妹,一个叫卡皮托莉娜,另一个叫里玛.他还有个变成懒汉的胞弟,名叫伊万,后来改姓奥若戈尔,意即"被火烧伤的人".老头的笑容令人讨厌,既谄媚,又阴险,一笑起来,灰白的眼睛就泪水汪汪.老头脾气固执,连他的几个儿子都
染上了他这种脾气.1905年有一天,大儿子亚历山大替他到码头发封急信却没赶上航班,挨了他一记耳光和一顿臭骂:"滚,混蛋!"14岁男孩,扭身就走,离家而去,成了画家.最小的儿子阿基姆,雅可夫列维奇也远走高飞,成了工程师,还入了党.1928年,雅可夫·卡尔波维奇的那些长孙们都娶了媳妇,可他的小女儿才满20岁.这是他的独生女儿,遇上革命烽火年代,没能受任何教育.家里就老头、老伴玛丽娅和女儿卡捷琳娜3口.玛丽娅是个干巴老太婆,是俄罗斯农村随同圣母像一起保留下来的妇女典型.她永远那么顺从、缄默、优伤,又那么心地善良.她的生活范围从未越过栅墙,出了栅墙她只有一条去教堂的路,就象人生只有一条去墓地的路.一列火车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从莫斯科开出,软卧车厢里坐着别兹杰托夫兄弟俩——帕维尔和斯捷潘.两人是红木古董家.他们一路风尘来到斯库特林家收购红木家具.老头设宴招待,客人掏出白兰地助兴.老头告诉客人他在哪见过红木家具,该上哪收购古董,可自己的绝不出卖.接着,他向客人们谈起他自己琢磨的一套理论,他认为现在是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以后机器代替人,照看机器的都是工程师,无产者便没有了,无产阶级本身便不存在,无产阶级理论就要被人忘记.正当客人睁大直楞楞的眼睛,一面啜茶,一面听着,雅可夫则说得气喘吁吁还没尽意的时候,来了他的懒汉弟弟,说是来瞧瞧反革命是什么样儿?两兄弟赏了他几个酒钱,玛丽娅又塞给他一块馅饼,才把他给打发了.伊万·奥若戈夫与他那帮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共产主义者"住在砖厂的砖窑里,过着自己的军事共产主义生活.他们成天大谈理想和主义,在卸货劈柴的劳动和酗酒中建立了最为严格的兄弟般团结,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钱财,没有物品,没有妻子,不过妻子是抛弃他们的理想、荒唐的想法和伏特加离去的.深夜,古董商兄弟俩中的弟弟斯捷潘在楼梯口拦住卡捷琳娜,悄声说:"去告诉你那些..姐妹们..再来一次聚会."而哥哥帕维尔则在楼下的客厅里听雅可夫讲文明史."照你看,是什么在推动这世界?是劳动?知识?饥饿?爱情?不!促进世界文明的是记忆.."桌上盛酒的三桅船鼓起了雅可夫的思想风帆.这一房红木家具和俄国的伏尔泰,都卡在十八世纪出不来了.而窗外是小城的苏维埃时代的子夜.别兹杰托夫兄弟俩开始走门串户,收购古董.在者罗斯托夫街的梅什金寡妇那里他们以30卢布收购了瓷砖壁炉上的120块彩色瓷砖.在教堂广场上的一个半地下室里,他们用低价购得了养活一家八口人的寡妇奥莉加的一整套红木家具.在贵族老爷卡拉津..整个黄昏不时有人来敲玛丽娅家的窗户,恳求买下他们的旧书、旧灯、旧烛台.此刻,古董商正同卡捷琳娜和她的姑姑里玛的女儿克拉芙季娅、还有别的姑娘,在卡捷琳娜姑姑家花园里那个冷清的澡房里酗酒作乐.两个老太婆,卡皮托莉娅和里玛,是县城世袭的荣誉居民、专门制作衬衣的女裁缝.姐妹俩只相差一岁,卡皮托莉娅是姐姐,她的一生乃是全城的道德楷模.所有周末她都用来彻夜祈祷,所有周末以外的日子她都用来缝制坎肩、衬衣.除家中亲戚以外没人吻过她.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一生乃是杯苦酒.而里玛的生活却是按另一种样子编织的.28年前,她爱上了一个会计,并钟情于他.可是有妻小的会计把她抛弃,使她受辱.哥哥雅可夫拒绝收留她,姐姐反对她,街道邻里指着脊背骂她,会计的合法妻子唆使人揍她.而她忍辱负重把两个私生女瓦尔瓦拉和克拉芙季娅拉扯大,家庭美满幸福,生活充实丰富.如今,连卡皮托莉娅也明白过来,她那节操,她那全城皆知的贞淑美名此刻已对她毫无用处,她没有自己的生活.比别兹
杰托夫兄弟晚两天,雅可夫的小儿子、工程师阿基姆也来到了县城,但他没去见自己的父亲,而是来到姑姑卡皮托莉娅和里玛家中.黄昏前当教师的克拉芙季娅从学校回来了,一对年龄相差10岁的表兄妹,同坐在一张沙发上谈心.克拉芙季娅告诉他,她已经怀孕,但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她关心的不是爱别人,而是自己.她挑选不同类型的男人,体验不同的感受.她只想到性的愉快,并没有想到将有孩子.她不懂得什么叫道德,也不需要一个丈夫来尽她的妇道.翌日一早,工程师阿基姆走了.他是托洛茨基分子.他的派别已被消灭,他的家乡和他的县城对他来说已无需要.他本打算把一星期专门用来思考,思考革命和党的命运,但他没有去思考,却思考的是周围的亲人.卡皮托莉娅姑姑,从未有过失检之处,但她的生活是空虚的.里玛姑姑留下了污点,她的孩子是她的痛苦之源,但痛苦之源成了幸福之源.克拉芙季娅,不是比她母亲更幸福吗?她压根儿不知道谁是她孩子的父亲,而她母亲知道所爱的人是个坏蛋.他的母亲,是他独一无二的、最最美好、最最神奇的养育者、苦行僧、塑造生命的功臣.他的叔叔是来世和共产主义的祈求者..冥想中,他的马车却陷入了泥沼.阿基姆没有赶上去莫斯科的夜车,没有赶上时代的列车.
作品鉴赏皮利尼亚克不属于那种站在历史的峰巅俯瞰人类命运、以磅礴的气势结撰史诗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写俄罗斯的小城生活.《红木》所写的就是1928年外省小城的生活.那种常常被苏联评论家称为"外省稀奇古怪的本性那难以驾驭的力量"在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城生活从许多荒诞不经的行为中给作品提供了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别具一格的结构.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人们在大城市里是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但正是在这些形似病态的乖戾行为中更鲜明地表达出时代的特征,揭示出革命以其荡涤一切的力量撕掉了形形色色人物体面漂亮的外衣,把他们细心包藏的恶习和不良影响暴露无遗.作品围绕红木家具展开,其中的线索是雅可夫·卡尔波维奇·斯库特林一家.作家在作品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都用揶榆的口吻叙述了俄罗斯红木家具的历史和制作家具的怪人工匠.他们成年累月在彼得堡阴暗的地下室里雕凿家具.他们喝酒、雕凿,死去.来完工的艺术品由他们的侄甥接手.他们没有后代,技艺均由侄甥继承,一代又一代.1861年农奴制崩溃,家具厂取代了农奴工艺,但工匠们依然住在地下室里,到处收罗古红木家具,想方设法使它复活.他们是古董家,复古派.1928年,小城里出现了两个来自莫斯科的所谓古物收藏家,修复家.他们其实是新的复古派,是投机商,是好色之徒.十月革命风暴使往昔的贵族、庄园主威风扫地,贵重的红木家具、古董成了无用之物.于是他们到处收罗,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大发横财,成了新的资产阶级.自称经历过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尼古拉二世和苏维埃政权的雅可夫·斯库特林,当过募兵和老地主列伊斯基的文书、农奴制废除、老地主破产,他买下了他的房子和屋子里的红木家具.但十月革命没有触动他,因为他是泥腿子,靠种菜园子为主.他吃面包爱撒上厚厚一层盐,吃罢,他把散落在桌上的盐粒小心翼翼地拣起,归到盐瓶里.冬天他半座楼不生火.黑夜,只有他睡不着党的时候才点灯.他天天看报,念《圣经》,熟悉《圣经》的教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消息.他知道红木家具的价值,轻易不出手.他爱琢磨马克思的理论,写哲理文章,但从不拿出去发表.他既是复旧派又是新布侩.还有他的自称共产主义者的懒汉弟弟伊万,以贞女自居的胞妹卡皮托莉娜,他妹妹里玛的女儿、杯水主义的克拉芙季
娅..作家给我们描绘了形形色色生活在外省小县城的众生相.确实,作品里没有一个能鼓舞人心的正面人物.作品当年受到批判和指责,除了认为作者把《红木》在国外发表,是"不能容忍的里通外合",是"与白色侨民相互呼应"外,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皮利尼亚克1929年8月28日在一封致《文学报》的公开信中曾这样写道:"在俄罗斯确实还有过去的破烂货、市侩、复辟者、小偷、好色之徒和无所事事的懒汉."但是,"苏联有足够的力量发现和不惧伯这些臭虫,并且顺便说一句,人们正在尽极大的努力把它们消灭,而《红木正是为了对消灭它们助一臂之力."也许作者的这些话,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打开难以理解的作品大门的钥匙.关于皮利尼亚克的艺术成就和特色,卢那察尔斯基在1924年针对"拉普"批评家的指责,也曾写道:"可能你们不喜欢皮利尼亚克的作品,可能他会使你们感到讨厌,但是倘若你们眼瞎到这样的程度,以致看不到他提供了多么丰富的实际观察的材料,看不到他对材料的组织是何等的清晰,看不到他多么善于依靠自己的神经抓庄一系列事件和现象,倘若你们完全感觉不到他的立论是多么的有说服力,他的观点是多么的新奇,那么你们已经不可救药..这意味着,你们不会分析,你们使自己失去了获得美的享受和更多地了解世界的可能性.."
《红木》有石枕川的中译本,载《外国文艺》1989年第6期.
(严永兴)
斯·亚·阿列克茜叶维契战争中没有女性
作者简介斯薇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茜叶维契,其父是白俄罗斯人,其母是乌克兰人.她在明斯克一家杂志当记者,从1978年开始访问了许多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搜集了大量资料,历时4年多,行程数万里,写出了这部独具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她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白俄罗斯姑娘,一跃而为全国闻名的女作家.以写纪实文学著名的阿达莫维奇为这部作品作了序,他兴奋地写道:"我们又有了一部与《我来自烈火熊熊的乡村》和《围困纪事》同样出色的作品."被认为代表了战争文学创作新潮流的康德拉季耶夫对此更是备加赞扬,他在《文学报》上著文,感慨万分地写道:"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感激斯薇特兰娜·阿列克茜叶维契,她为了写这部作品,花费了很多精力、心血,长途跋涉.她替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们全体男人、所有的前线老兵都感谢她."1984年11月,她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的荣誉勋章.
内容概要《战争中没有女性》是一部全景性纪实文学.作者提着录音机,携带笔记本,在4年多时间里,行程几万里,走访了数十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然后将她们的事迹整理成文,让妇女们在书中作为主人公轮流出现,"自己讲自己",仿佛直接面对读者娓娓而谈.这些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非常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又具有整体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辑和汇合了她们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群像的历史长卷.全书共由12篇短文组成:《我不想回忆》,《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着呢》,《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我们这幢楼里有两场战争》,《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那已经不是我了》,《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我们没有打过枪》,《关于一丁点儿大的小土豆》,《妈妈,爸爸——是什么?》,《我拯救了生命,我拯救了和平》.这12个短篇无纵向的主脉,各个故事独立成篇,极少起伏跌宕的情节,有些地方的叙述还略为琐碎;但由于是女主人公们在面对读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因而又显得真切感人.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在七八十年代已经是儿孙绕膝的祖母、外祖母了,她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但在战争刚开始时,她们还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有的刚读完中学,有的甚至连中学都还没有毕业.她们青春年少,有着美好的目标与追求,对未来充满梦幻般的希望与憧憬.可战火摧毁了一切,她们不得不暂时搁下少女的梦想,投身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去,成为狙击手、坦克手、飞行员、洗衣工、面包师、电话接线员、通讯兵、医生、护士..女人毕竟是女人,姑娘终究还是姑娘.她们温柔、善良、胆小、怕羞、爱漂亮,还喜欢贪吃零食,留着心爱的长辫子.可一夜之间,她们不得不换下漂亮的高跟鞋,穿上40码的厚毡靴和带帆布套的美式大皮鞋,必须剪掉心爱的长辫子,习惯军队纪律,学会识别军衔,学会射击目标,匍匐前进,缠包脚布,一连几昼夜不睡觉,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戴上防毒面具、挖战壕..这些具体的战争生活,在姑娘们要求参军之前,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女人参加了战争呢?薇拉·达维多娃说得好:"我认为,这涉及到我们民族的特点.当我们的妇女看到她们的国土要论丧、民族要灭亡时,她们是不能心安理得地给孩子洗澡,心安理得地烧饭做菜的."姑浪们为此付出了10倍的艰辛、惨重的代价:她们有的将鲜血洒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有的落下了终身的残
疾,有的才20多岁就白发苍苍,有的甚至不会穿姑娘的衣裙..但她们毕竟挺过来了,终于熬到了战争胜利的那一天.狙击手玛丽亚·伊凡诺夫娜·莫罗卓娃,战前还是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参军后她成了一名连步兵看着都羡慕的狙击手.一次,步兵发现敌寇后,由于敌人距离太远,冲锋枪射程不够,便请莫罗卓娃来消灭这名敌人.莫罗卓娃虽然出色地执行了命令,但事后不知怎么"我的双手发起抖来,而且浑身都打开了寒噤.我怀着一种恐惧.."因为,"这是一个活人哪,虽然是敌人,可毕竟是个活人."毋庸讳言,战争中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着莫罗卓娃的经历.但是,战争又是会改变一个人的.上士,狙击手克拉芙季娅·格利戈里耶夫挪·科罗宰娜,在看到被德寇烧死的苏军战俘的焦炭似的人骨后,在目睹了几颗灰烬中的烧光了珐琅质的五星帽徽后,则认定"不管我杀死多少人,我都不动心了."因为,"当我见到这些烧焦的尸骨时,我不能控制自己,心里只剩下愤怒和复仇的欲望."还有一位姑娘来自农村,她胆小懦弱,心地善良.有一次,家里的一头母牛生病死了,她竟伤心得哭了两天两夜.母亲怕她哭坏了身体,只得陪她一起掸眼泪.可战争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却使她前后判若两人.那是一次残酷的拉锯战,苏军部队饿了3天3夜,可以充饥的只有又硬又干的面包干,战士们无法下咽,嘴上都起了血泡.情急之中,他们突然发现前沿阵地上有一匹漂亮的小公马在溜跶,于是他们请来了这位当阻击手的姑娘.姑娘二话没说,举枪"叭"地一下就结果了这匹可怜的小马,并用它的肉熬汤,滋补挨饿的战士.当时有位新兵对姑娘的做法很反感,觉得她"心狠手辣",并拒绝吃马肉汤.对此,姑娘只能默默无言:面对饥饿的战士,你还能对马匹存什么"侧隐之心"吗?其实,她自己又何尝不心痛这匹漂亮的小马呢?这实在是不得已啊.战争,本来是男人的事,应该"让女人走开",可事实上,几乎是全苏联的妇女和儿童都投入了战争,只是以独特的方式进行战斗,以独特的感受体验战争.游击队员切尔诺娃,她虽怀有身孕,但还是不顾一切地把地雷夹在腰里,靠着胎儿卜卜跳动的心脏;还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女儿走遍全城,小姑娘的裙子里,好几层传单裹在身上,而这时,大街上布满了德寇和伪警..是这些女人缺少母性吗?是她们乐意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去冒险吗?不.她们热爱生活,她们想活下去,她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免受自己正在遭受的苦难.所以才做出这些连男人都惊诧不解的举动来.和平时代的人们简直难以想象:一个自己才只40多公厅的小姑娘,要从前沿阵地、甚至从燃烧的坦克中背回体重是自己2~3倍的战士,她们工作的临时卫生站,堆满了锯下的胳膊和断腿,用她们的话说,简直象个"屠宰场",多少男人见此情景吓昏过去,而她们却早就习以为常..是啊,正如女战士薇拉·达维多娃所言:"我们全都迫使自己适应战争,迫使自己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可是却要付出十倍干男人的艰辛."战争中没有女性,战争又不能没有女性.
作品鉴赏《战争中没有女性》的文体较有特色,属纪实文学,亦可称为文献性或纪录性文学.按照苏联《简明文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纪实文学是一种"学术吏料性的艺术散文",它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映当时的详情细节,完整或部分地再现史实.但纪实文学又并作单纯地叙述历史或现实,而是采用艺术的综合概括手法,高度真实地反映生活画面和历史人物.与小说相比,作家的想象和虚构在纪实文学中又受到严格的限制.总之,把文献史料忠实地、哲理地再现出来,再加以典型化原则的处理,是纪实文学创作的主要手法.《战争中没有女性》这部作品,则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的纪实
文学.作者没有象前人一样,选择一个或几个原型,精心构思成一篇环绕一个或几个人物民开情节的小说.如果那样做,作者也是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和驾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叶维契另辟蹊径,仿佛是要写出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整体形象.事实证明,作者的尝试获得了成功.作品的12个故事无纵向的主脉贯穿,各自成篇;主人公们面对读者娓娓而叙,虽然有些叙述过于琐碎,甚至还有反复,但由于是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因而显得真切感人,于平淡中见起伏.纪实文学的写法,还免去了作者转述之苦,使"主人公→作者→读者"的三元关系简洁为"主人公→读者"这样一个更直接的二元关系.主人公所有的情感历程、情绪体验能更直接、更准确地传染给读者.无怪乎这一写作手法波许多中国当代作家所接受和喜爱,如张辛欣的《北京人》.作品中,众多的主人公们用夹杂着各地方言的北京话,向读者叨嗑生活的甜酸苦辣,充分体现出现代北京人的心态,有着浓郁的北方生活气息.《战争中没有女性》对战争所取的描绘角度也颇具独特性.阿列克茜叶维契不去渲染战斗和工作的过程,也没有直接描写女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主要是通过女性心灵对于战争的感受,从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绘战争,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本质.因为,战争本来似乎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住与军人似乎难以得兼,但这一常规在卫国战争中被打破了,众多的女性从戎参战.女孩子们身上常见的娇气、温柔、端庄、怯儒等等,被战火彻底烧毁了,女性非女性化了.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严峻和惨无人道,也说明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全民性.总之,这部作品着意于探索战争中女性的心理和精神风貌反映了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牺牲精神和杰出贡献.苏联的战争文学、女性文学很多,佳作也不少,但象《战争中没有女性》这样,从个性各不相同的众多女性的心灵深处去反映战争的作品,似乎还是不多见的.
(谈瑢)
阿·纳·雷巴科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
作者简介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1911—)出身于工程师家庭,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运输工程学院.作家早年的作品多为儿童题材和生产、道德题材.1951年,因长篇小说《司机》获斯大林文学奖金.1973年,中篇小说《无名小卒》又获俄罗斯国家文学奖.雷巴科夫的作品致力于对历史、道德和政治的严肃思考,通过行为、事件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层次,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学魅力.雷巴科夫的其他作品还有:《短剑》、《青铜鸟》、《叶卡捷琳娜·沃罗尼娜》、《沉重的黄沙》、《阿尔巴特街的枪声》和《克罗什历险记》等.《阿尔巴特街的儿女》是雷巴科夫创作的三部曲的首部.另两部是《一九三五年及其它年代》和《一九四四年》.此书在公开发表之前,手稿已在苏联文学界广泛流传,许多作家争相成为这部小说的第一个读者.小说发表后,苏联文学界反响强烈,认为它是一部"不打哑谜的历史画卷".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称赞它"成功地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空白点'".小说在苏联国外也引起轰动,《纽约时报》驻莫斯科记者塞格·施迈曼喻之为"1987年春天将引爆的一颗文学炸弹;美国一家出版商以10万美金从作家手中购到版权,独家在美国出版英译本.
内容概要《阿尔巴特街的儿女》通过对莫斯科阿尔巴特街区一些青年男女主人公命运的描写,来反映苏联三十年代初期的社会历史现实.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写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上的青年男女萨沙等人的命运,另一条线索是描写苏联上层人物的矛盾和斗争,主要写斯大林大权独揽后对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怀疑、猜忌和迫害.在阿尔巴特街上,住着这么一些青年,萨沙·潘克位托夫,交通学院的学生,学校的团支部书记.他诞生在一个工程师家庭,父母很早离异;父亲每隔一段时间来看望他们母子一次,母亲是一位受过教育的知识妇女;他从小自尊自爱,能独立思考,加之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在学校的表现非常出色.萨沙所在的交通学院有一位叫克里沃鲁奇科的副院长,他一生戎马生涯,早年曾是奥尔忠尼启则的部下,"学院里盛传他闻名于世的戎马生活,他至今还穿着军服、马裤和皮靴",他严谨耿直,不苟言笑,"学生们都对他俱伯三分".有一次,他负责学院宿舍的建设工程,因建筑材料缺乏而让宿舍建设下马.此举被学院的党委书记包林、研究生洛兹加切夫等人视为把柄,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来陷害克里沃鲁奇科,并揪出总后台奥尔忠尼启则.于是,他们召开了党委会,并叫来萨沙在会上发言,揭露克里沃鲁奇科.没想到,耿直的萨沙非但没有与他们共执一词,相反,却竭力替克里沃鲁奇科辩护,使包林等人弄巧成拙,在党委会上出尽洋相.学院里还有一个叫阿齐江的讲师,在萨沙他们班教社会主义核算原理,但他"一不讲核算,二不讲原理,只讲歪曲这些原理的人".萨沙为此向他提过意见,因而遭到阿齐江的怀恨.机会终于来了.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日的壁报上,萨沙随手写了一首讽刺班长科瓦廖夫的打油诗,而被包林、洛兹加切夫、阿齐江等人污为"反党事件的组织者".他不仅被开除学籍,而且还被罚做苦役,蹲了几年监狱,甚至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与萨沙同住一楼的,还有尼娜·伊凡诺娃和她的妹妹瓦里娅.尼娜是个心慈面善的共青团员,她从不注意穿着打扮,"无论是大街上转还是去赴宴——衣服就是这一件".现在,她已是一名小学教员了.而瓦里娅则是一位任性、聪明、善良的姑娘.父母去世后,她与姐姐相依为命.她一直暗恋
着萨莎,甚至当萨沙遭难后,也一直与他通信,并以萨沙的未婚妻自居,与萨沙的母亲一起排队等候探监,后又干脆搬到萨沙家,照顾萨莎母亲的衣食起居.她的行为给了萨沙莫大的精神鼓舞.而莲娜·布佳金娜则是著名外交家布佳金的女儿,她从小随父亲生活在国外,能流利地讲几国语言.她是学校里最漂亮的姑娘,但却心地善良,误托终身.在那些青年中,性格最复杂的,要数尤拉·沙罗克了,他虽与萨沙他们都是中学同学,但却远比同伴们深谋远虑、工于心计.他的父亲老沙罗克,早先是一家时髦成衣铺的小伙计,后来当了裁剪工、师傅,继而成为老板独生女儿的丈夫.革命后,他朝思暮想的遗产——成衣店被收归国有,他的发财梦到此告终."他不信上帝,不能原谅上帝使他破了产,因破产的事他更不能原谅苏维埃政权.5月1日和11月7日他常照上班."尤拉的兄长弗拉基米尔因抢劫罪被捕,为了减免儿子的罪行,老沙罗克带着尤拉找一位有名望的律师求情.律师家"镶在镀主框内的画和玻璃书柜里一排排印着烫金图案的书脊",给了尤拉极其强烈的印象.他从此由一个父亲影响下的落后青年,变成一位积极要求上进的共青团员.因为他深知,"要想当律师,必须先上大学,要想进大学,必须先入团,去工厂".为了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他拼命讨好莲娜,并利用对莲娜的占有关系,向布佳金施加影响..后来,他虽未成为津师,但凭着机智灵敏和善于察言观色,进了内务部,甚至插手处理萨沙案件.他们曾是中学同窗,但由于他们各自的素质、所受的环境影响不同,因而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青年们的命运是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萨莎被捕一案的发生,绝非偶然.萨沙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生,但他的与众不同处就在于他有一个身为中央候补委员、钢铁工业的权威的舅舅——马尔克·亚历山大罗维奇·梁赞诺夫;而梁赞诺夫又是中央委员、波斯大林认为是"不可靠分子"的谢尔盖·奥尔忠尼启则的密友.很清楚,那些人别有用心地对萨莎的讽刺诗大做文章,无非是想顺藤摸瓜,揪出自己强有力的政敌而已.更何况,萨沙还敢于替奥尔忠尼启则的亲信克里沃鲁奇科辩护.而包林、洛兹加切夫之流之所以敢于滥加罪名于无辜,也因为他们有稳固的政治后台,按理说,身居高位的马尔克·亚历山大罗维奇有机会为无辜的外甥辩解,但他为什么只轻描淡写地向有关方面反映了一下情况,而不是据理力争、伸张正义,反而劝说萨沙委曲求全,承认错误呢?这就不能不谈到斯大林的性格秉赋、处世原则了.斯大林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无产阶级的领袖,在苏联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在任何场合出现,都要引起热烈的欢呼声和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斯大林又为国家的前途殚精竭虑,以顽强的毅力领导人民完成国家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使苏联以巨大的步伐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然而,斯大林在某些个人品质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出身于穷苦的鞋匠之家,母亲在富裕人家洗衣帮工,他从小穿的都是破衣烂鞋,常被有钱人家的孩子嘲笑斥骂.童年的苦难,一直没被他淡忘,甚至在他成了领袖之后,也因由卓别林扮演的《都市之光》中的流浪者身上,想起了可怜的父亲朱加什维利而伤心流泪.童年的不幸,使他敏感而又自尊,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如有人敢于持不同意见,他的眼睛"骤然间变成淡黄色,阴森森的,象老虎的眼睛一样,闪着凶光."作为一名领袖,斯大林还十分推崇强权统治.他认为,"为了崛起成为领袖,一个君主应当消灭周围一切惯于将他视为傀儡的人与物."为此,他十分崇拜恺撒、拿破仑和伊凡雷帝.在他看来,"唯有恺撒大帝使用他个人专断的政权才能战胜敌人,唯有拿破仑皇帝能征服欧
洲.最高政权应当象沙皇那样至高无上,只有这样的政权才会让人民崇拜,只有这样的政权人民才会服从,只有这样的政权才会使人民尊敬得五体投地"."伊凡雷帝堪称伟大的治国豪杰,他的过失并不在于他杀了一些贵族,而是他杀得太少..诛灭自己的政敌要殃及第三代和第四代人,斩尽杀绝,不留后患".这些残暴政策成了斯大林执政治国的理论依据.斯大林还忌贤妒能,滥杀忠良.基洛夫被刺一案虽成为历史难解之谜,但我们从斯大林对基洛夫所持的态度来看,也不难窥出其中的奥妙.在所有的部下中,斯大林认为奠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不追求独立地位,是较好的执行者",安德烈耶夫、加里宁"来自基层,属于随大流的人",而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科肖尔、古比雪夫、鲁祖塔克则是些"靠不住的人".尤其是基洛夫,他是个"非贵族出身的半吊子知识分子,是个蛊惑人心的人.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博得了欢呼.在红场举行的庆祝第十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群众大会上——他再次博得了欢呼.在莫斯科群众面前本该由一位代表全党的政治局委员讲话,而不应当由代表列宁格勒州党组织的人讲话.可是,他没有拒绝.他讲话了.此人不可信任哪!"更何况,基洛夫平易近人,在列宁格勒大街上散步,带着孩子们乘轿车兜风,还与同幢大院里的孩子们玩"猫捉耗子"的游戏.这一切在斯大林看来,是基洛夫在炫耀自己的简朴与平易,想强调:斯大林住在克里姆林宫,处处戒备,不在街上行走,不与孩子们玩"猫捉耗子"想以此说明"斯大林害怕人民,而基洛夫不怕人民".基洛夫简直成了斯大林的眼中钉、肉中刺,必先除之而后快,以防他在列宁格勒搞什么"第二首都".科达茨基、丘多夫、科马洛夫等人被认为是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分子,他们是斯大林整洽的对象,而基洛夫却出面保护他们.科达茨基"在列宁格勒的工人们要求将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时,没表现出什么热情",用斯大林的话说:"在这种问题上动摇了!"当时,基洛夫建议解除他的莫斯科——纳尔沃区党委书记的职务,安排他在国民经济委员会工作,而后来又升他为列宁格勒市的苏维埃主席.在斯大林看来,基洛夫不把这些劣根铲掉,而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是想搞"第二首都"!基洛夫在十七大的发言,充分"暴露"了他的"野心",他说:"在列宁格勒,只有彼得堡工人的光荣革命传统是旧的,而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新的.."由此观之,基洛夫被刺一案,根本不是什么"工人阶级的敌人派遣的刺客"所为,倒很可能与斯大林本人有关!全书以基洛夫被刺结尾,将这一迷案留给历史与后人.
作品鉴赏《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一书之所以引起轰动,被誉为"不打哑谜的历史画卷","成功地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空白点",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揭示了彼歪曲的历史真相,打破了30年来的沉默局面".作品深刻反映了1934年苏联发主的重大事件:大规模的肃反和镇压给苏联人民蒙上了阴影,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苏共十七次党代会后,斯大林独揽大权,个人崇拜逐渐蔓延;斯大林对他所认为具有潜在威胁的领导层,如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洛未纳泽,以及国家高级官员布佳金,一些反对派成员雷日科夫、毕亚达科夫等采取种种残酷的镇压手段;秘密警察不受法律约束,制造了一桩又一桩草营人命的冤假错案;斯大林视30年代担任列宁格勒市委书记的基洛夫为心腹之患,他们的冲突最终以这位忠于党的事业、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领导人的被谋杀而告终..这都是些敏感的,甚至是触犯禁忌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动机促使作家勇敢地触及这些问题的呢?雷巴科夫认为,
历史上曾有过伟大的创举,也育过悲剧;有些令人骄傲,也有些时期令人觉得羞耻.但是必须回顾,必须反省;而回顾和反省的目的是为了不重复过去.三十年代,"人们变得什么都怕",不敢独立思考,一切等着"上面"怎么说,人们失去了主动精神和尊严感.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停滞现象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三十年代某些现象产生的心理状态的延续.而那种"千万别出什么事"的恐惧心理至今犹存,对我们的事业危害极大.作家还认为,在真理中成长的人们追求真理,而在虚伪中成长的人只会按固定的标准思考,而且常常怀疑真理和事实的可靠性.因此,必须用真理教育人民,尤其是青年,他们没有经过那种黑暗的年代,所以更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了解历史的真相,因为青年是历史的继承者,开拓者和创造者.雷巴科夫曾说:"这是一部沉重的小说,沉痛的年代..要把当时发生的事都写出来是很复杂的,心理上很复杂,但是必须用全部精力去完成它,已经讲了真话,就需要讲到底.."由此可见,对历史进行反思,让人们记住历史的教训,并从中悟出真理,更稳健地沿着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前进,这是作家重要的创作意图.小说引起轰动的第二个原因,是作家对斯大林形象的全新塑造.雷巴科夫在1988年6月会见合众社记者时,谈到了该书的创作构思:"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本不打算写一本关于斯大林的小说,而是要写一本关于萨沙·潘克拉托夫,我们一代人的命运,我所居住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和当时社会情况的小说.对我国人民来说,三十年代是一个悲剧年代.因此我要想表现这个时代,当然,斯大林必须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因为没有斯大林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正如现实生活一样,斯大林开始膨胀,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前有些作家笔下的斯大林形象往往是经过粉饰的,完美无暇的,又有些作家在塑造斯大林形象时,过份强烈的个人主观感情占据了大部分的创作空间,使他们不能客观地、公正地评价斯大林.而雷巴科夫避免了这两种极端,因此,即使是在猛烈抨击、深刻揭露斯大林身上某些个人品质及作风的同时,亦能持公允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读者心目中斯大林的偶像虽被砸碎,但他们仍然不得不理智地接受这一痛苦现实的根本原因.
(谈瑢)
尼·米·鲁勃佐夫我宁静的故乡、别离曲
作者简介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鲁勃佐夫(1936—1971)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在农村,父亲在卫国战争中牺牲,母亲也很早病逝.他6岁就成了孤儿,在保育院生活.不幸的往昔、母亲、战争、大自然和故乡在他的心灵刻下不可磨灭的印痕,构成他抒情诗的优郁基调.他毕业于一所技术学枝,在渔船上做过司炉工,到北海舰队当过水兵,服役期间写诗发表在部队的刊物上.1959年复员,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当工人,积极参加厂内外文学社团活动.1962年以后不断发表诗作,遂成为苏联诗歌界60年代和70年代初"悄声细语"派的主要诗人.1962年考入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因嗜酒成疾.延搁至1969年函授毕业.他个人的恋爱与婚姻多颇不幸.早年相爱的姑娘在他当兵时嫁了别人.他曾与一女子结婚,但因志趣不同,难以和睦生活,乃至离异.后来同居的女友喜欢诗歌,也会写诗,但脾气暴戾.1971年1月他俩在一次酒后激烈的争吵中,未婚妻把他杀害了.其时他年仅35岁.他生前出版的诗集有《抒情诗》(1965)、《田野之星》(1967)、《心灵保留着》(1969)、《松涛回荡》(1970).去世后出版的诗集是《最后的轮船》(1973)、《抒情诗选》(1974)、《车前草》(1976)、《诗抄》(1977)等.他以抒情短诗著称,笔触细腻,格调清新委婉,于平淡常见的事物中发见诗意,善于捕捉瞬间的内心感受.回忆往昔、眷恋故里、怀念母亲、描写大自然以及人的生死、爱情等等都成为他抒情的主要题材,并使景情交融.他的诗风纯净、优美、婉约、自然.他被看作是"农村的歌手"叶赛宁的继承者.
肉容概要这里选择介绍鲁勃佐夫的抒情诗两首.
我宁静的故乡——给B·别洛夫
我宁静的故乡啊!/小河、柳树、夜莺、../母亲就安葬在这里——/那时我还是个孩童.
"请问哪儿是坟场?/我母亲埋葬在哪里?"/乡亲们轻声回答我:/"那边河岸就是墓地."
乡亲们轻声地回答了我,/一队大车悄然无声地驶去./只见那疯长着的野草/在教堂圆顶上盘踞.
水潭变成沼泽,/那正是我当年喜欢游泳的地方../宁静的故乡啊,/我什么也没有遗忘!
周围依然是葱绿的草原,/学校换了新的木板篱栅./我真想再栖落在这里,/象那悠闲的乌鸦.
啊,故乡这木头建造的学校!../到我再离去的时候,/那雾茫茫的小河/就会在我背后不停地奔流.
这儿的农舍,这儿的乌云,/这儿即将来临的雷鸣,/都跟我永远联系在一起,/燃起我火热的深情.
(王守仁译)
别离曲
我就要走了,离开这小村../河水很快就要封冻,/到夜晚门自会吱哑作声,/院里的泥呀,会有这么深.
母亲会来看你,悲伤地睡去../在这被遗忘的灰暗之地,/那一夜里,你守着桦皮摇篮,/将为我的负心而哀泣.
那么为什么,在这荒凉的沼泽,/当初你要眯缝起你的睫毛,/用手心里的浆果采喂我,/好象喂你心爱的小鸟?
别伤心!不要冒着嗖嗖寒风/在开春的码头上把轮船久等./还不如饮此一怀别离酒,/纪念胸中短暂的温情.
我和你是不同类的鸟啊,/何苦在此岸上久待?/也许我此去还会回来,/但是也许呀,永远不再..
你哪儿知道,每当夜间,/不论我走到哪里,总是听见/不祥的脚步声在我背后,/紧紧追逼,象一个梦魇..
不过我总有一天会记起浆果,/记起在暗土地上的爱之花,/于是我会给你们寄一个布娃娃——/作为我最后一个童话.让小女儿哄娃娃睡熟,/让她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妈妈,妈妈呀!娃娃真好玩!/瞧她会眨眼睛,她还会哭.."(飞白译)
作品鉴赏宁静,这是鲁勃佐夫抒情诗中最有特色的意境.第一首诗抒情主人公重返故乡,他最深的感受是故乡的安谧温馨——"我宁静的故乡啊!"他带着对故乡景物的眷恋之情,流连于小河、柳树、水潭,怀着物是人非的缕缕惆怅,忆及长眠于此的母亲.童年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记得母亲的可亲,却忘了母亲埋在何处.象是怕惊扰母亲,乡亲们答话都是轻声细语的,连大车驶过也悄然无声,更增添了故乡的宁静平和.只有教堂圆顶上复盖的野草默默暗示了时光悠悠.童年的记忆又是清晰的,他什么都没有忘记,游泳的地方,葱绿的草地、木头建造的学校,这,一切都唤起他的童趣,重温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想象,当抒情主人公再离去的时候,那萦绕心头的离愁别绪不会不象"那条雾茫茫的小河"不断地随他奔流,而对故乡的依恋和深情也将永远伴随着他,成为他生命的源泉.这首诗流溢着恬静温和的诗情,明朗清新中掺有一点感伤,朴实平淡中留有一点余韵.与这首诗相似的还有一首《故乡之夜》,似乎可以为诗人追求宁静的境界作出某种注解.那首诗更是着力抒写故乡的寂静,"静得仿佛是这儿的自然/从来没经历过些许震动","静得仿佛是今后的生活/永远不会再发生震动".这种对静的极致抒写,反衬出抒情主人公内心从未得到过平静.人生多灾多难,息有厄运震动心灵,总有清醒的哀愁笼罩大地,所以他才如此渴望宁静,特别怀念故乡的宁静.
但是在这里刊出的第二首诗《别离曲》中,抒情主人公早年安家在故乡,身处宁静之中却无法与宁静融为一体.这首诗咏唱的正是内心的永不宁静.那时在故乡——这片被遗忘的灰暗之地,吱哑作响的门扇,肮脏泥泞的庭院,静得让人忧郁,让人寂寞.抒情主人公要离家远走,当他想到自己走后妻子在摇篮边为他的负情而哭泣,想到他与她之间短暂的爱情,愧对妻儿的忏悔之情油然而生.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走,他劝解爱人不要伤心,也不要等待,他不能不走.因为"我和你是不同类的鸟啊,/何苦在此岸久待?"还因为他总是听到不祥的脚步象梦魇般步步紧逼,这种出自内心的焦虑不安、苦闷疑惑驱使抒情主人公自我放逐,去追寻摆脱困扰的新路.但是路在何方?此去前景茫茫,也许还会回来,也许流落终主,不走痛苦,走也迷惘,别离的悲哀也就有增无减.诗的最后让小女儿对布娃娃发出天真无邪的赞美,会哭的布娃娃与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哀歌正相呼应.鲁勃佐夫不愧是"悄声细语"派的代表诗人,那温婉柔和的倾诉和抒情很能打动人.尤其在"大声疾呼"派以他们的政治敏感、有力的节奏、洪亮的声音响彻诗坛之后,作为对一种审
美情趣的反拨,"悄声细语"派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很自然的了.曾有人认为鲁勃佐夫的诗"感伤的情调有余,健康的思想不足",也有人批评他的诗"缺乏重大题材",不过是"表现闲情逸致的田园诗".诗人反驳道:"你们是些什么样的诗人!你们写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你们发誓说热爱这、热爱那,可实际上是麻木不仁.对,麻木不仁.你们忘了农村,叉对城市冷漠无情,关于我,我有自己的题材,从来就有的,懂吗?我写自己的家乡,就象菜蒙托夫那样写,别把'闲情逸致'的标签贴到我的头上."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与故乡难以截断的生死联系表现得这样诚挚,这样感人;将身处宁静又不安于宁静,怀念宁静又始终无法宁静的心态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真实.谁能说这种情感不是人类共有的?谁又能说这种两难境地的困惑已在人间绝迹?诗人情真意切地表现了他的所思所感,那缠绵婉约的诗风也就赢得了读者.
(王圣思)
穆斯泰·卡里姆普罗米修斯,别奶掉火种!
作者简介穆斯泰·卡里姆(1919—)是苏联巴什基里亚诗人,原名穆斯塔法·萨菲奇·卡里莫夫.1935年发表作品.1940年毕业于巴什基里亚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卫国战争参加者.1944年入党.1951—1962年任巴什基里亚作协主席,1962年起任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1963年起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1979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72年卡里姆的诗集《追踪岁月》获苏联国家奖.那时整个巴什基尔都沸腾了,人民对自己的诗人无比爱戴和敬重.卡里姆的重要作品还有诗集《春天的声音》(1941),组诗《欧洲一亚洲》(1951—1954),长诗《十二月之歌》(1942)、《乌里玛斯巴依》(1942—1944)、《黑色的水》(1961),童话《微笑》(1960)、《秘密》(1962),诗剧《萨拉沃特》(1971),剧本《抢姑》(1958)、《一支没唱完的歌》(1960)、《艾古丽的国度》(1967)、《给独裁者一匹马!》(1980)、《徒步的马哈茂德》(1981),小说《我们家的欢乐》(1958)、《三人小组》(1962)等.卡里姆的戏剧《月蚀之夜》(1964)于1967年获俄罗斯国家奖金.中篇小说《浸长的童年》及待体悲剧《普罗米惨斯,别扔掉火种》,同获1984年列宁奖金.1970年发表的长诗《岁月后面》也曾获1972年苏联国家奖金.
内容概要《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为六幕诗体悲剧.第一幕"诸神宴饮",写宙斯把堤坦打得一败涂地后自立为王,举行庆功会宴饮诸神.宙斯降旨设百年不散的宴席,并要大家及时行乐,不负佳期,同时表扬了普罗米修斯作战很勇敢,建立了彪炳干秋的功勋.众神们欢聚一堂,杯中斟满了纯酒,庆贺这场胜利.这是西徐亚人的习惯,酒中不得掺进一滴水.诸神一个个举杯祝酒,只有普罗米修斯优心忡忡地在观察星河的动静.这时宙斯的最末一房妻室赫拉提醒宙斯说今天要为女儿爱神阿佛罗狄蒂挑选东床.宙斯不慌不忙地说时机未到,要等到人们喝得有些醉意才好.宙斯首先下达各项敕命,他要颁布诏书大赦天下.众神频频举杯,可普罗米修斯还是静立不动,他感到在他与宙斯之间有很大的隔阂,好似冰封的鸿沟.他决意要与宙斯分手、分手的痛苦也使他伤心落泪,宙斯责怪他怎么可以把友谊视为儿戏,他并不知道普罗米修斯的决心已定.在柔和的音乐声中,众神继续饮酒,兴致勃勃.这时年轻的天神们情不自禁地向阿佛罗狄蒂鞠躬求婚.一个个大献殷勤,但除了丑态百出外,一无所获.阿佛罗狄蒂心中爱慕的是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赞美阿佛罗狄蒂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但却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她的爱,因为普岁米修斯已经有了人间的爱人阿西亚.阿佛罗狄蒂叹息着.她虽然没有得到普罗米修斯的爱,但见他与恋人阿西亚倾心相爱,内心也真诚地祝福他们.纷争女神厄里斯珊珊来迟,她的到来,使宴会一下子热闹起来,众神们纷纷争抢她带来的象征英雄和光荣的金苹果,互相推搡厮打,宙斯命令赫耳墨斯去抢金苹果,他觉得金苹果理应属于自己.宾客四散,100年就这样匆匆过去.庙堂里只剩下宙斯与普罗米修斯.宙斯觉得众神同心同德,只有普罗米修斯总是露出责备的神情.普罗米修斯义正辞严地责问宙斯为什么不把火种给人类?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的光明和希望?同时又为自己无能为力而苦恼.这时赫尔墨斯报告说火焰已在地母盖娅的腹中萌生,宙斯却说不必害怕,只要地火与天火不融合在一起,他的帝位永远不会动摇.宙斯无意之中泄露了天机,在旁静听的普罗米修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决心为了
人类的光明在所不借.第二幕"罂粟花盛开的林中空地",普罗米修斯和阿西亚这对恋人来此幽会.阿西亚起初只是一团浑然无知的粘土,后来是普罗米修斯把她造成有灵魂与生命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普罗米修斯真诚相爱.但她是凡人,不能永生.普罗米修斯爱她,希望她能够永远和他相亲相爱,要使她也能永生.阿西亚不愿离开大地上的凡人.普罗米修斯由爱阿西亚推及爱整个人类,这种对人类的爱升华了他们的爱情,使之变得高尚、无私.舞台灯光渐暗,命运女神预言普罗米修斯的苦难.场景变换,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每天秃鹰啄开他的胸腔,食光他的内脏,第二天长好,日复一日地受析磨.他的母亲司法女神忒弥斯来看他,对他献身正义的精神深为感动.开始她看见儿子受苦很痛苦,但儿子为了正义视死如归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她,她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母亲忒弥斯离去了,响起了秃鹰的嘶叫声,它朝着普罗米修斯俯冲而下.舞台重新出现罂粟花盛开的林中空地.阿西亚惊恐地抱住普罗米修斯,说做了一场噩梦,普西米修斯说这不是噩梦,是命运的预示.阿西亚劝他改变主意,别去冒险.普罗米修斯表示绝不临阵退却,改变主意.对人类的爱,对阿西亚神圣的爱使他矢志不移.他盗火于人类的决心更坚定,并说只要阿西亚获得永生并决心等他,什么磨难都不在他眼里.第三幕"宙斯的殿堂"一座美丽的殿堂,殿堂深处有一火炉,此即宙斯的天火.宙斯的两名仆人权力和暴力站在炉前守卫.权力牢骚满腹,觉得自己虽是权力却要听命于宙斯做帝王意志的奴隶.远处传来欢乐女神们缱绻缠绵的歌声.暴力和权力被女神们的歌声弄得心绪不宁,失去自持的力量去寻欢作乐了.这时普罗米修斯正好来天宫盗火.好心的阿佛罗狄蒂帮助他,留住了玩忽职守去喝酒的看护神.普罗米修斯把火装入芦苇杆内,他盗火成功,飞入了太空.赫尔墨斯来到发现火种被盗,慌忙报告了宙斯,宙斯得知是普罗米修斯盗走时,他大为震怒.宙斯派不和女神厄里斯及赫尔墨斯装扮成一对夫妻飞注人间,挑起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憎恨和恐惧,宙斯预想那时普罗米修斯会悔恨交加.第四幕"悬崖边"厄里斯和赫尔墨斯身穿凡人服装上场,他俩一路吵吵嚷嚷想引来人类.在他们放开嗓门骂架声中,果然人们纷纷从石头后面走出来,围住他们,询问打架的原因.厄里斯一片胡言乱语,说他们本是恩爱夫妻,太太平平地过日子,但天上出了一个叛教者叫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带下来一把火,照亮了他们,显露出丑恶原形.亚当王觉得说不定自己也是个丑八怪,众人也都大惊失色.赫尔墨斯趁机怂恿人类把阿西亚抓起来,因为普罗米修斯爱阿西亚胜过世上的一切,如果他不把天火带回去,就把阿西亚处死.愚味的人们相信了他们的花言巧语.第五幕"罂栗花盛开的林中空地"阿西亚忧心忡忡,泪水涟涟,她在期待普罗米修斯早日归来,此时人们团团围住了阿西亚,威胁她让普罗米修斯把天火带回去,凶狠的吼声震耳欲聋.阿西亚千方百计地向人们解释,但她无法说服这些愚味的人们.亚当王气愤地问她要火还是要命,阿西亚表示她需要的是火焰跟生命连结在一起,不可分离.亚当王气急败坏地吩咐众人动手,阿西亚被人们关人象征性囚笼押下场.阿西亚既不反抗,也不害怕,唯有怜悯.第六幕"悬崖边",普罗米修斯满面春风来到人间,呼唤阿西亚,但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有一群凡人,并齐声哀求着,怒吼着"我们不需要火",要普罗米修斯滚回去.人们威胁普罗米修斯,把阿西亚押解上场.然而阿西亚呼唤他"别扔掉火种,别交出芦苇杆",她感觉她体内已燃起地火,她喊着:"我在燃烧!永别了,我的爱人!"普罗米修斯折断芦苇杆,让天火燃着身体飞
向阿西亚.他们拥抱在一起,天火与地火终于融合为一,两人炽烈的燃烧着,雅雀无声.人们惊呆了,发现自己容貌俊美,眼中充满欢乐和光明.这时权力、暴力和匠神从三个方向持大锤、锁链上场,他们奉宙斯圣谕要将普罗米修斯押往高加索的峰顶.普罗米修斯表现出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的气概.
作品鉴赏《普罗米修斯,别仍掉火种》共分六幕,层层深入.先写了宙斯与普罗米修斯的冲突,普罗米修斯想盗火给人类,让人类见到光明,摆脱愚昧,而宙斯却以人类为敌,只因为在他的祭坛上,人类供奉的不是肉食,而是残羹和啃剩的骨头.他觉得人类眼中没有他,所以要招人类狠狠地惩洽,一直到世界末日,普罗米修斯是正义的.他是为人类能够幸福地生活而斗争.宙斯的势力是强大的,普罗米修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为了拯救人类不仅牺牲了自由,而且牺牲了爱情,他用自己的苦难和爱人阿西亚的牺牲唤醒了人类,换来了人间的光明.宙斯的挑唆计划破产,普罗米修斯虽然遭到了宙斯的惩罚,但普罗米修斯的目的已经达到,而受苦受难的结果是他早已预想到的,失败的是宙斯.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作斗争的故事,是个很古老的题材,早在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绑的普罗米修斯》及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雷莱的创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都有过描写,但普罗米修斯与人类的愚昧、无知作斗争,却是作者的新意.作者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好的,只不过是他们心灵麻木,看不到自己的本质,无力辨别真伪,善意的活听不进,而谗言却很容易接受,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启蒙者,他是"理智"与"信仰"的象征.卡里姆的目光在于人类的现在,他古为今用,把古代意识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针对人类存在的精神危机这一重要问题,塑造了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的火是智慧之火,光明和开启人类心灵之火,而这把火正是无知的人类最最需要的.二十世纪末,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走向大空、开发宇宙,但是地球上的人与人之间仍然是互不信任,仇视对抗,无理智地崇尚军事武力,在琐碎的事情上消耗自己的精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心灵是闭锁的、愚昧落后的.所以作者站在人类的高度,从宇宙的宏观来审察当今的人类世界和它的未来,呼唤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这也是卡里姆的"现代意识".他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关怀人类的前途与现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人类的觉醒.使人类的未来变得比今天美好,《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这部戏剧具有幽默诙谐的风格.在庆功宴上,宙斯和赫拉要为女儿择婿,众年轻天神的各显其能只能给人增添笑料罢了,大笑之余感到这里面寄寓了辛辣的讽刺,具有一般的讽刺所不易达到的效果.剧本借用神话渲染气氛,更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在普罗米修斯想要盗火之前,冥冥中命运女神已经预示了他的后果,但普罗米修斯没有畏难而退,为了人类的幸福,他没有悔过之意.卡里姆笔下的人物性格丰满,而且是不断发展的.最初,普罗米修斯只是单纯地爱阿西亚,要使她永生,但当阿西亚表示不愿意离开人类时,他又感到他有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责任,而当他肩负起这个责任并付诸行动时,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变得高大,完美.卡里姆对人类寄托着美好的希望,他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最终人们也都理解了普罗米修斯的奉献与牺牲,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高红瑛)
波兰文学
维斯拉夫·基拉尔死亡的回忆(1972)
作者简介维斯拉夫·基拉尔(1919—),波兰作家,出生于波兰克拉科夫.1940年因为参加反对纳粹的波兰抵抗运动而被盖世大保逮捕.1940年6月14日,作者和波兰的囚犯一起从塔尔诺夫盖世大保监狱被押送到奥斯威辛,成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第一批囚犯.当时,维斯拉夫·基拉尔还不满21岁,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花名册上登记为290号,并从此开始了五年集中营的生活.作者在集中营的五年时间里曾经多次换过营区.而且,每换一个地方,他的处境和地位也相继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命运让他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他当过医院为护理员、搬运过尸体、做过劳动分队的文书、劳动分队的领工员(即劳动分队的负责人)、安装工等等.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作看作为囚犯曾因过失而遭禁闭,然而他却也担任过名声极坏的职务——囚舍长,成了一名特殊的囚犯.经历了各种难以名伏的折磨,逃脱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威胁,基拉尔伴随着奥斯威辛这座人间魔窟在煎熬中度过了五个苦难的年头.他凭着个人的机智以及强烈的求生愿望,奇迹般地从监狱生活的夹缝中活了下来,从而使得世界上千百万人有机会能够通过这位波兰作家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纳粹德国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基拉尔在集中营时的各种经历使他有机会收集不仅涉及囚犯,而且也涉及党卫队驻军的各种资料和情况.因此,他的回忆录不汉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集中营的生活,而且还能不加任何掩饰忠实而又残忍地揭开了这一生活中人们观点的多样性,从而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反应.

当前:第12/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