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3/34页


内容概要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法西斯集团于1940庄6月在波兰境内建立的一座大型监狱.随着法西斯侵略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犹太人、波兰人和苏、英、美的战俘源源不断地被送进这座人间炼狱.集中营的占地面积也随之扩大,最后竟达到八十公顷之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囚犯"到了这里几乎都难逃魔掌.1945年5月,盟军的炮火解放了这座人间地狱.当年这块充满腥风血雨,极尽人间悲惨的土地,终于随着第三帝国的灭亡才沉寂下来.在令人毛骨悚然的五年时间里,葬身于这座集中营的冤魂屈鬼究竟有多少,是一百万还是四百万?即便今天也还是一个谁也无法解开的悲惨之谜.奥斯威幸集中营建立之时,联络官格哈德·帕利奇一他后来被称为"奥斯威辛的刽子手"——亲自从其它地方挑选了三十名德国刑事犯,并将他们带到奥斯威辛.这三十个人的编号是1至30,他们和当时还不足一百人的党卫队驻军组成了集中营的领导管理机构.而这批刑事犯则成了党卫队员的得力助手,充当集中营的囚舍长和冒守.奥斯威辛关押的"囚犯"主要是三方面人:
1.战俘、2.犹太人,3·女"囚".所谓战俘主要是"俄国人".党卫队制定的党的规章制度就是要把囚犯们从肉体上一个个消灭掉.在这以前,他们竭尽人间卑劣手段,想方设法扭曲"囚犯"的心理,抹掉他们的灵魂,除却他们做人的尊严.营区里的艰苦劳动,挨打、刁难、肮脏、疥癣、跳蚤、虱子、流行病、饥饿以及除了在毒气室里大规模杀害囚犯以外,还给重病号注射汽油和酚剂,这一切都在集中营造成了令人沮丧、绝望的气氛.集中营成了毫无出路的世界,唯一的就是进焚尸场.用营区看守弗里奇的口头禅来说,这就是通往自由之路.党卫队在几个星期时间内,就能把几千名苏联战俘变成尸体埋在比克淄森林一条长长的深沟里.而这些战俘在生前必须赤身裸体地跪着.尽管是严寒的冬天,他们的脚板还是踏在肮脏的水谭里,刺骨的寒气透入骨髓,身上一丝不桂的囚犯紧紧地挤挨在一起,他们只能以此方法来暖暖冻坏了的身体.除了战俘以外,犹太人进入集中营以后常常被打入惩罚队.根据营区看守的特别指令,惩罚队里的犹太人都得"全部解决掉".党卫队员们和惩罚队的太保们干起这种事来毫不手软.联络官帕利奇最起劲地贯彻党卫队一切惨无人道的命令,他将小口径步枪稍加改装,在枪口套上一种消声器,这样就能悄无声息地连续枪杀成千的囚犯.有一个腰肥体胖的犹大人,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工业家之一,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经过党卫队的三天拆磨,马上从一开始"顽强地干活到后来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协调",党卫队员借故猛击他的腰部,将他打得鲜血淋漓,倒毙在地.然后又用一根木棍横在他的脖子上,木棍的一边站一个人,像翘翘板似地晃动了一会儿,直到棍子发出吱喀吱喀的响声."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个犹太人还会有气了".这一切还不算,他们还将那具胖胖的犹太人尸体送焚尸场的解剖台,根据党卫队医生的指令将他的旺脏特地制成标本."这个肝特别大,颜色发黑".
犹太人之所以最终逃不脱彼惨杀的命运,是因为党卫队员把他的身体定为研究的目标.他们想了解,经过三天酷刑后,这个巨大的肝脏将会变得如何.当然,犹太人从各个地方成批地运到奥斯威辛,列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进月台.不过,这些犹太人中往往只有微不足道的少数人进了集中营,其余的都径直地进了林间的焚尸场,在那里完成他们人生旅程的终点.最后,关押犹太人的"加拿大"营不复存在,随之而消灭的却是五十万个血肉之躯.女囚也逃不脱魔掌的厄运.有时候,奥斯威辛集中营内关押几千名妇女,绝大多数是波兰人,有一部分是斯洛伐克的犹太妇女.陷入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囚犯们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党卫队官兵的情绪好坏,而党工队官兵本来就是一批杀人不眨眼的职业刽子手.他们靠杀人取乐,靠杀人致富,靠杀人发泄.击毙一个逃犯享有三天的假期,难怪他们四处打枪,撞在他们枪下丧生的人都是"逃犯".除了这种零星杀害以外,大批处决关押囚犯也是集中营的既定方针.处决的办法一是用毒气毒死,以至装尸工打开禁闭室的大门,能从里面一下子拖出一千具尸体.处决的办法之二是枪毙囚犯,那时执行枪决的小队常常换了一班又一班,枪内的子弹打出一排又一排,面前的囚犯倒下一个又一个,以至于搬运工累得差点晕过去.不知究竟抬了多少人.装尸体的汽车也超载了,车轮深深地陷进石子之中.而装卸尸体的劳动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最为频繁的工作.装尸工在死者的胸脯上写上一个数码,然后抓住死者的手脚,将尸体一倒一顺地放在担架上,以求得份量均衡.装尸工用被子将四具尸体裹住,扣上固定在担架把手上的皮带,然后将它套到脖子上,哼唷哼唷地抬起来,扛抬的尸体不少已经完全腐烂.腐尸臭味和成团的苍蝇让人窒息.事情做完,搬尸工也早已臭气熏天,不知自己倒底属于死人还是活人了.有时候,打开毒气室,成团的尸体扭在一起,似乎还保持着死前站立的姿式.它们的脸呈兰色,带点紫黑,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几乎要从眼眶里暴出来,嘴巴张开,舌头拖出长长的一截,龇牙咧嘴的样子甚为恐怖.装尸工觉得最困难的是在楼梯上拖尸体.尸体沉重的头撞击在楼梯上,已经变软的四肢不时勾住楼梯和门槛,这给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装尸体的车子就在门外.尸体一个挨一个地紧靠在一起,就象收割下来的禾把一样.
人们在下面扔,装尸的盖内克在上面接,他叉开的两脚已陷进尸体堆里,盖内克动足脑筋将尸体一层层排上去,尽可能多装些.而党卫队员正在趁机大发横财,他们检查死者的嘴巴,发现金牙套,金牙齿或金颔骨时,就用钳子把他们弄出来.他们在衣服和破烂堆里翻来倒去,一旦发现比较贵重的表,戒指和金项链之类,便毫不犹豫地塞进自己的腰包,有时甚至剁下死者的手指,强行给自己剥下一枚戒指来.这就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犯们在丑年时间里伴随着死亡和绝望,直到盟军的炮火才结束了他们的厄运,他们才明白:德国人已经签字无条件投降了!战争结束了!人们含着热泪呼喊着"和平万岁",拥抱在一起.
作品鉴赏"死亡的回忆"是一部带有世纪和世界影响的回忆录.原著为波兰文,初版于1972年.原书名"世界的肛门——奥斯威辛五年".该书用奥斯威辛集中营驻地医生海因茨·蒂洛的话,他称那个地方为"世界的肛门",无疑表明了每个目击者对这个集中营的厌恶和恐惧.这部作品发表在20世纪70年代并非偶然.欧洲在七十隼代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倾向,即许多作家都发表了以写实为主的"照片文学".诸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亨利希·伯尔的"与一个妇人的台影"、乌尔·费特莱的"1941—1945尔的家庭照"以及伽布里勒·沃曼的短篇"父亲之照"等等.这种倾向形成了一股颇有气势的"照片文学"."照片文学"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它在一种更大的范围内强调作品的真实和客观.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说,这属于一种进步.虽然,照片文学都是带有回忆性的,其目的就在于如实地反映人类生活的社会、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类以及反映人类社会的生活.在"照片文学"的氛围熏陶下,维斯拉夫·基拉尔作为奥斯威辛集中营罪恶的受害者和见证人,他自然地把相机的镜头伸向历史的这一角落,用全景摄影的方式完成了这一部辛酸的回忆录.基拉尔把那些自知早晚都得被送上断头台的人再次"送往"奥斯威辛和比克瑙营地.在那里,囚犯们受到恣意折磨,党卫队杀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在死人."焚烧尸体的甜丝丝的烟云带着成团的雾瘴,笼罩了整个地区."那4百万惨遭杀戮、继而化为浓烟和灰烬的生灵,在今天活着的人们看来也许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数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在当时却是4百万个血肉之躯.现实生活一天天加深了昨天与今天之间的鸿沟,它使奥靳威辛集中营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遥远的记载.忘却,这一吞食人类生命的癌细胞,今天,它让人们模糊了对历史的认识.基拉尔的作品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五十年前这段腥凤血雨的记忆.这就是"死亡的回忆"这本书的历史和时代的价值.基拉尔在书中以寻常的素描手法多层次、全方位地揭露了奥斯威辛的罪恶.虱子,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让人发痒的小虫子而已.手捏药除,人们应付虱子的办法该是不会少的.然而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虱子就成了吞吃囚犯的老虎,成了屠杀囚犯的刀枪,成了毒害囚犯的妖魔.患"虱子病"的囚犯会被送进"单间"治疗.最后连人带虱塞进焚尸炉,那末囚犯们就再也不敢欢迎控制虱子的命令了.于是"有一次,一个人伤口的绷带已经发臭,脓渗透出来.我用力扯下绷带,发现纸层下面有几千只虱子在攒动.它们象互相粘在一起的灰色整体而蠕动着.这块整体深深地嵌进伤口,伤口部位的肉都被它们啃光了,几乎能见到骨头."这还能算是虱子吗?另外,基拉尔在书中以时间为线索,对奥斯成辛集中营的罪恶平铺宜叙,一一数尽.可是,就在这沉稳冷静的叙述声中,作者又满含着激情和愤恨,淋
漓尽致地声讨了灭绝人性的法西斯罪行.这里,我们看到了党卫队员在焚尸场上"筛开了尸灰,在其中寻找未被烧熔的钻石,从牙齿上取下的金子被熔铸成金条,送往帝国的腹地,以充实正处于崩溃的国家银行.筛剩的灰,被撒入了田野和池塘,只是人油被浪费了,奥斯威辛不生产肥皂."在这块"世界的肛门"之地,连横着的死尸有时也会少却"半爿屁股",原来饿得发狂的人真的到了以人尸果腹的地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呵?!基拉尔在全书没有进行更多的政治说教.被历史的命运抛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囚犯们直到被盟军的炮火拯救出来,他们始终只是一批平干常常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德国刑事犯的掌管之中.然而平平常常的人们却不能安然度过1940到1945年的这道夫口,他们必须拿出4百万条生命来祭奠这一历史悲剧.在人们欢庆20世纪科技成就、在人们津津乐道20世纪世界文明的乐曲声中,基拉尔透过作品所传来的声音将会引起读者多么深刻的思考.而这一雄浑的心声今天又必然铸成了震撼世界的长鸣警钟.
(曹乃云)
切斯瓦夫·米沃什鱼
作者简介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波兰裔美籍作家、翻译家和评论家,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从小喜爱诗歌,1933年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1934年到巴黎留学.两庄后回国在波兰电台文学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抵抗组织,继续从事写恫秘密编辑出版丫反法西斯诗集《独立之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工作,先后任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扣一等秘书.1951年在法国要求政治避难,留屠巴黎.1960庄移居美国,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后人美国籍.米沃什在国外发表了二十多部诗集和小说,主要有《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他下沉》(1974)、《诗歌集》(1977)及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1955)、《伊斯塞谷》(1955)等.米沃什的创作经历同他的生活道路一样是曲折的.早期作品具有象征主义特点,常常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战争期间的诗歌表现了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后期作品则深入到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冷静的笔触揭露现实生活的虚伪和丑陋,真实地展现了人类生存的荒诞境况.米沃什的诗歌富于哲理,风格自然流畅,善用典故、神话、传说等作比喻,冷竣而幽默.他正写过散文、随笔、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等著作.
内容概要鱼在狂呼乱叫之中,在神魂颠倒的吃语里,在喇叭尖叫、锣鼓喧闹的场合保持分寸便是最有力的抗议./普通人已经失去了说话的权利,/象鱼张着嘴巴在养鱼缸中默默地游览./我对命运的安排逆来顺受.毕竟我只不过是人./然而我感到痛苦,渴望变成跟鱼一样的生命.(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现代人最为困惑的大概莫过于人类自身的困惑了."我是谁?"这一追问,恐伯是人类所有追问中,最简明最直接因而也是最惊心动魄的追问了.历史把现代人抛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窘迫的境地.曾几何时,人类一直陶醉于对自然界征服改造所取得的累累战绩,认为凭着技术理性,人类便可以认识自然宇宙,并驾驭它,使之为自己服务.但是,世界充满了复杂的奥妙,人类在忙于征服外界自然的时候,却忘记了对自身的认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现代人突然发觉人类自己已置身于一种边缘的境地.技术理性及不节制的物的增值,反而带来了人的贬值.人在外物中丧失了自身,处在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人类越来越对自己感到陌生和疏远了.这疏远和陌生实质上是人自己对自己的一次放逐.在这放逐中,人成了异己的存在.可以说,此种放逐与异化的感觉已构成了现代艺术精神的深层结构.米沃什同众多现代艺术家一样,对人类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用诗的形式描绘着人的异化,"以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激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诺贝尔奖得奖理由).《鱼》便是这样一首描述人类生命存在异已化的力作之一.全诗通过对人的生存境况与鱼的存活境况的对比,揭示了人的异化存在无异于鱼甚至不如鱼的存活,把人的生命状态赤裸裸的凸显出来.诗的开篇便直截了当地把人类存在的境况突出地显露出来.人置身的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人置身"在汪叫乱叫之中,在神魂颠倒的吃语里,在喇叭尖叫、锣鼓喧闹的场合".这是一个表面上热热闹闹、冠冕
堂皇的世界.它以神圣正义的名义遮掩黑暗中的狡诈的血腥,用虚假的正义迎台大众的媚俗心态,显然,诗人对这样的世界是不满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诗人的无可奈何并不在于他畏惧强权的血腥镇压,他真正畏惧的是众多的人已被虚假的正义所欺骗、所蒙蔽,甚至已被其所同化.他们对命运逆来顺受,如同养在鱼缸中的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江河湖海是鱼儿自由自在生活的世界,离开了大海,鱼儿便被剥夺了自由翱翔的天地.它们被幽禁在狭小的鱼缸之中,让人喂养,供人观赏,优哉游哉,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米沃什在诗中对鱼的描写,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陶渊明在诗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诗以受羁络的鱼鸟为自况,抒发了自己渴求挣脱社会束缚,返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如果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两人的不同.应该说,在陶诗中羁乌池鱼只是一个比喻,一个自况,它们是人类被束缚和渴求解放的象征.陶渊明借此比喻表达了对复归自然的古典式的赞颂和自信.米沃什则抛弃了这种古典式的情调,用他那种无可奈何的态度体现了现代式的绝望和虚无.在诗中,鱼已不再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自况或比喻,鱼已经成为人的生存状态的一个参照系.正是由于诗人引进了这样一个生命的参照系,才把人的生命存在的全部荒谬性和无奈感赤裸裸地展露出来.在诗中,鱼的存活与人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怪圈.人象鱼一样,在异化的环境里把生存变成了存活,丧失了自己,疏离了自己,出卖了自己,放逐了自己."我对命运的安排过来顺受,毕竟我只不过是人."这已经是一种无可亲何花落去的感叹了.但是,人毕竟是人.鱼的存活状态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存活,而人的生存则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存在.人永远也不能象鱼那样逆来顺受地被环境所完全同化.因而,人为之痛苦,为之畏,为之烦.在人的生存津论面前,米沃什表达了与陶渊明截然相反的结论:"然而我感到痛苦,渴望变成跟鱼一样的生命".这确是一种西方现代式的绝望,这是面对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异化世界时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在这叹息声中我们看到了虚无和绝望,然而,它又何尝不是对异化世界的坚决抗争,大概这就是现代式的"绝望中的希望".
(宋炜、王宁)
捷克斯洛伐克文学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1929—)当代著名捷克斯洛伐克作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布拉格音乐学院电影系,曾担任过文学教员.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出版的诗集有《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主要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怀疑.1955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最后一个五月》.60年代开始,昆德拉转向小说创作.1965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小说描写了一桩政治错案给主人公造成的巨大痛苦.这部小说发表后彼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昆德拉以此为世界瞩目的作家.昆德拉曾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学报》的领导人之一.1967年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后,他受到党内审查的处分.1968年苏联出兵布拉格旨,作品被查禁,被开除党籍.1975年流亡法国,由于他文学声誉的日益增高,法国总统特别投予他法国公民权.在被开除出党及流亡国外的年代里,昆德拉继续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外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作品,其中主要有《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笑和忘却集》(1976)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他的作品幽默而又深刻,跳跃而又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寓哲理于生活的细节之中,有力的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由于他杰出的文学创作,近年来多次获国际性文学奖,并彼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
内容概要工作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外科医生托马斯是一位与妻子离婚、自己独居的中年男子.十多年来,在男女两性问题上,他一直追求和保持着一种所谓的"性友谊".男女双方的交往应仅仅局限庄单纯的生交往上,除此之外,双方不应该要求对方,或用责任和义务来约束对方.托马斯依循着这种"性友谊"原则,与一些女人保持着不远不近、不疏不密、不冷不热的关系.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托马斯与乡间餐馆女招待特丽莎邂遁相识.年轻淳朴的特丽莎进入托马斯的生活,改变了托马斯守持十年的"性友谊"原则.托马斯决定与特丽莎庄布拉格长期同居,并求他的情人——女画家萨宾娜为特丽莎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使特丽莎陷入了十分矛盾的窘境之中,同时,她的介入也造成了托马斯生活的窘态.特丽莎一方面十分珍惜与托马斯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又难以容忍托马斯继续与别的女人保持关系.特丽莎生活在嫉妒与恶梦之中,而托马斯则常常奔命于他的"性友谊原则"与爱的忠诚这两个难以调和的冲突之间.1968年苏联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布拉格.特丽莎这时已由暗房技工提升为一名出色的新闻摄影记者.她以记者的身份全身心地役身于拍照采访的工作中,用镜头记录下占领者的野蛮和抗议者的愤怒,虽几遭威胁和被捕,她仍不停地工作,将拍摄下来的历史镜头送往国外发表.苏军的占领使形势越来越恶化,托马斯和特丽莎不得不离开祖国,移居瑞士.恰巧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这时也已流亡瑞士.托马斯打电话与萨宾娜联系,两位昔日的情人又旧梦重温.侨居国外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特丽莎的心境,反而使她觉得更加孤独和难以忍受.为此,特丽莎独自决定返回自己的祖国.临行时留给托马斯一封信.后来,内心深爱着特丽莎的托马斯,也毅然作出了返回布拉格的抉择.流亡瑞士的女画家萨宾娜在日内瓦结识了新情人弗兰茨.弗兰茨是在大学任教的讲师.这对情
人的不断交往,同样造成了令人窘迫的局面.萨宾娜生性孤傲,一生最厌恶的是媚俗,认为媚俗是人类生活中最可恶的敌人.从反对媚俗出发,萨宾娜蔑视一切众人约定俗成的原则和戒律.她凭着女人的敏感意识到自己与弗兰茨不过是貌合神离.她与弗兰茨的交往也都不过是些错位中的对话.她力图追求一种既真实又不媚俗的生活.在弗兰茨决定与萨宾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萨宾娜却不声不响地消失了.弗兰茨虽沉溺在对萨宾娜的爱恋之中,并决定与妻子克劳迪离婚,同萨宾挪结合,但他根本不能了解萨宾娜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萨宾娜的不辞而别把他推向了一个更为窘迫的尴尬的境地:离开了妻子和家,但又同时失去了热恋的情人.然而,弗兰茨很诀又惊异的发现,这种窘境也给他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和新生.这种突然降临的庆幸,又使他与一位学生情人同居生活在一起,从而使他摆脱了把爱情理解为一场战斗的那个可怕的妻子.萨宾娜离开日内瓦后,在巴黎定居.几经沧桑,几经漂流,她感到四周空空如也.强烈的虚无感包围了她,她悟出了人生的奥秘.人的一生所难以承受的并非累累重负,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或许生活中的奋争、操劳、反叛、追求等等所欲达到的目的,只是那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在巴黎她收到了一封布拉格的来信,得知托马斯与特丽莎已死于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这一死讯更增加了萨宾娜的虚无感.托马斯和特丽莎返回布拉格后,一直生活在绝望与沉沦之中.由于苏联的占领,捷克似乎进入了一个"葬礼的时代",绝望之感在整个国家弥漫着,渗人人们的灵魂和肉体,人们的生活如履薄冰,到处充斥着暗探、密告、监视.托马斯和特丽莎当然不能逃脱厄运.托马斯因为过去写过的一篇文章,而被解雇,失业后在郊外的一家小诊所找到了一份很差的工作,可由于托马斯拒绝与警察的所谓合作,去陷害一位编辑,连这份很差的工作也丢掉了,最后成了一名窗户擦洗工.从此以后,托马斯更加沉沦,只能靠偶然外遇的性游戏来填补生命中的空白.特丽莎的心灵更遭受了极大的打击.祖国的沦陷,所钟爱的人的沉沦,使她陷入了极度的混乱而难以自拔,可怕的是梦魇和幻觉给她的心理蒙上了厚厚一层恐惧的色彩.为了摆脱缠扰不休的恶梦,她选择了一个荒唐的尝试,与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发生了性关系,然而,此等荒唐之举丝毫也未改变她的本来心境.特丽莎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沉沦绝望的生活了,为了她和托马斯,她建议双双隐居乡村,希望用乡村的静谧来安抚不安的灵魂.最后,他俩因车祸而双双身亡,灵魂因死亡而得到了彻底的安息.不知是出于对自己信念的追求,还是为表示对过去情人萨宾娜的忠诚,弗兰茨十分同情和关注被越南侵占的柬埔寨战况,并积极参加一次进军柬埔寨的行动.这一行动是由西方一些著名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他们组成一支队伍开进越南占领的柬埔寨,以迫使越南人允许医生入境.在进入柬埔寨的过程中,弗兰荧体会到了伟大的历史事件与喜剧性的荒诞往往会自然而又奇异地结合在一起.许多知名人士在为正义而斗争的掩盖下,却干着猎取虚荣的勾当.一个夜晚,弗兰茨被几个拦路抢劫的歹徒打死.她的妻子克劳迪为他举行了葬礼.他的学生情人站在远处恸哭失声.弗兰茨完成了漫漫迷途的永恒回归.女画家萨宾娜一直流亡异地他乡,四处漂泊,最后定居美国.有一天,她写了一份遗嘱,请求把自己的尸体火化,骨灰撒到空中.用死完成了生命所不能承受的轻.
作品鉴赏昆德拉在谈小说时说:"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每一部小说都要回答这个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在他眼里,小
说的主旨乃在于描述人类存在的境况,并揭示其中深藏的奥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便是这样一部描述人类存在境况并揭示其中奥秘的作品.人的存在问题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进入现代以来,随着人类存在所面临的种种危境的与日俱增,随着人对自身之在的困惑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以一种震摄心魄的形式尖锐地凸现出来."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确已构成了艺术中最具现代意义的追问.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现代精神,并不在于形式上的新异乖戾,而在于对于人的存在境况的关注程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正是此意义上的现代作品.这部小说以1968年捷克事件为历史背景,用冷静而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讲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境况和心态意绪,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窘迫境遇和重重困惑,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面对生存,面对历史,昆德拉揭去了古典式的理想主义罩衣,把生命存在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荒诞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古典式的理想主义一直沉溺于用理性编织起来的线性因果观念之中,在它看来,历史的进程总是遵循一定的预先设定出来的逻辑因果关系.生存的抉择不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前进就是倒退,不是是就是非,不是重就是轻,其实,人及其历史的存在绝非如此简单.在生命的历程中,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常常无法摆脱充满悻论的怪圈.被众人接受和尊崇的普遍道德律令,或许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灾难,酝酿着一个险恶的阴谋;当你自以为在不断前行,不断上上升的时候,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你不可思议的回到了原来的,当你被生活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你万万想不到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轻.古典式的理想主义认为生活充满阳光,其实这不过是一个理性的虚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理性的欺骗.由于这个骗局,古典式的理想主义暴露出它的全部虚伪性和野蛮性.只要我们翻翻历史,就会发现许多专人发捐的丑恶行径,往往都是在理性虚构的遮掩下进行的,理性虚构使恶行得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的进行.现代主义勇敢地击碎了这个幻象,砸碎了这个偶像.它向人类表明,与其沉溺于理性虚构的幻象之中,不如无畏地承领生活的荒诞,哪怕会被荒诞推人虚无的深渊.现代主义企望沉沦后的再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呈现出来的便是这样一种极富现代意识的生活景观.托马斯困扰于性爱与忠诚的两难选择之中."他陷入了一个怪圈,去见情妇吧,觉得她们乏味,一天没见,又回头急急地打电话与她们联系".特丽莎与萨宾娜象征着他生活的困境,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互相排斥不可调和,然而都不可缺少.托马斯被这种两难困境忻腾得精疲力竭.这使他的生活堕人了一种沉沦状态.特丽莎由于爱托马斯而被其置入困境之中.托马斯的荒唐之举,促使特丽莎也进行了一次荒唐的性试验.
这个试验不但没能让她摆脱困境,反倒使她更加惶惑不安.萨宾娜与弗兰茨的性爱则呈现在一连串的错位之中.而弗兰茨在通问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中,体会到的不是献身的崇高,却是充满了喜剧色彩的一出闹剧.最后这四个人都在荒诞的怪圈之中走向了虚无——绝对的生命之轻死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经历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普追伏况,因此,这些人物及故事,都具有一种普遍的象征意义.它既是一个人的故事,同时只是整个人类的故事.从这个观点看作品,你甚至可以把四个人物视为一体,正如特丽莎与萨宾娜代表着托马斯生活的两极一样.昆德拉的作品常常具有一种冷静的幽默,有人
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他把幽默看成是小说的母亲.读这邹小说的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种幽默的智慧所感染.昆德拉式的幽默并不是哗众取宠的噱头,而是冷静的智慧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智慧的产物.这种幽默源于他对生存境况的深刻理解和无情剖析.他完全打破了崇高与卑微、庄严与戏谑,伟大与荒唐的界限,将作品中的人物放到一个既滑稽又严肃的处境之中.特丽莎沉浸在浪漫的爱情体验时,肚子里发出了奇异的咕咕声;托马斯在与女人调清以后,居然十分正经地归纳出三个已知项组成的公式;小说中关于大便与斯林儿子之死及上帝存在是否真实的论述真是令人忍俊不止.让我们看一段小说中的论述:"斯大林的儿子为大便献出了生命.但是为大便而死并非无谓牺牲.那些为了向东方扩充领土而献身的德国人,那些为了向西方扩展权势而丧命的俄国人——是的,他们为某种愚昧的东西而死,死得既无意义,也不正当.在这次战争总的愚蠢中,斯大林儿子的死是唯一杰出的形而上之死."这就是昆德拉式的幽默.这幽默之所以冷酷是来自于他对伪理性主义冠冕堂皇的东西的无情的暴光和嘲弄.它使人们发现古典式理性主义的荒唐和虚假.另外,应该指出的是,昆德拉的幽默与现代派中的黑色幽默并不相同.这与作者的叙事介入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昆德拉主张作者尽量从作品后面消失.他曾引用一句犹太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用来说明小说艺术,并指出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这样在创作中,昆德拉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的冷静,似乎在以上帝的身份俯瞰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便是那个发笑的上帝.而在黑色幽默中,作者叙事介人态度往往表露的比较明显,或许我们可以把"昆德拉式的幽默"称之为"无色幽默".
(宋伟)
塞弗尔特在窗旁
作者简介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斯洛伐克诗人.1901年9月20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自幼喜欢文学,不满二十岁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泪城》,井以此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寇占领了捷克,他积极参加抵抗运动,还创作了不少抨击和揭露法西斯侵略罪行,鼓舞人民起来斗争的诗歌.1949年出版的《石桥》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他早年参加捷克共产党,1929年脱党,1968年他支持自由化的"布拉格之春",反对苏联出兵捷克,并在持不同政见的"七七宪章"上签名,成为捷克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他不能在国内发表作品,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把作品送往西方国家发表.他曾于1969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主席,不久即因政治原因被兔职.他一生从事文学创作事业六十余年,出版了近三十部诗集,主要诗作有《全部的爱》(1923)、《无线电波》(1925)、《夜莺唱得多难听》(1926)、《信鸽》(1929)、《维纳斯之手》(1936)、《别了,春天》(1937)、《母亲》(1954)、《哈雷彗星》(1967)、《匹卡底里之伞》(197s)等.1982年发表了长篇回忆录《世界如此多娇》.塞弗尔特的诗继承和发扬了捷克民族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诗歌风格简洁明朗、朴实无华,充满爱国热情.由于他的诗歌语言大众化,内容切近人民的生活,又具有民歌风味,读来自然流畅,因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曾先后两次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克利门特·哥特瓦尔德"国家奖.由于他的诗歌"清新、生动、富有独创性",1984年获得诺
贝尔文学桨.
内容概要在窗旁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路旁的小树在春日的照射下发芽开花./妈妈她静着止水,默不作声/轻轻地转向窗子哭泣./——你为何哭呢,有什么痛楚难言,/告诉我,什么使你忧伤不安?/——我要告诉你,我要告诉你,/待到树木永不再开花的那一天.
大雪飘飘,一会儿/雪花依恋上了玻璃窗./窗旁,微弱的亮光,/妈妈静静地坐在那儿编织——眼眶里噙着泪花./——你为何流泪,有什么不顺心?/——我会告诉你,我会告诉你./待到永不再下雪的那一天.(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塞弗尔特是一位饱尝战争苦难的诗人.他憎恶"比黑夜还要黑的战争",以一个诗人的良知和爱心,呼唤和平,反对战争,渴求解放.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战争与和平构成了贯穿始终的主题.基于和平的渴望,在他的大量诗作中,我们看到他反复吟咏赞颂爱情、母亲、儿童和春天,这些美好的象征着爱与和平的事物对饱尝苦难的诗人来说,别有一番意味.它或许是一个温馨的回忆,或许是一个美丽的憧憬,或许是一个流浪与漂泊的归宿,诚然,它也是一个信念,一个抗争.
《在窗旁》就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表达诗人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的感人诗篇.全诗通过一位具有慈爱之心的母亲在春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里痛楚哀伤的心境,描述了母亲对失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默默控诉.母爱是人类歌吟中的永恒母题.母亲的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最神圣的奉献,母爱是无条件的,在母亲的爱心中,人类体味到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宁静与温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中国古代的诗,是这样朴实和单纯,俱千百年来,始终具有一种永恒的感人魅力,其原因正存于它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塞弗尔特的《在窗旁》从战争这一极端的背景出发,抓住母爱这个恒在不衰的母题,写出了一个母亲用爱心呼唤和平,用泪水控诉战争的心声,使全诗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全诗共分两段,由两个不同的季节构成背景,一个是春光明媚的春季,一个是冰封雪飘的冬季.虽然这两个乐章的背景色调并不一样,但整体基调和旋律是哀伤而低沉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干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人对自然的时令季节变化有一种特别的敏感.诗人在写诗时,常常放景生情,或以情写景,或以景写清,使人的情感与大自然景物融为一体.通常,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诗人总是力求寻找人与自然景物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夫联,如面对春和日丽,波澜不惊的优美景致,诗人则把酒临凤、伯然自得、心旷神怕,获得宁静柔美的审美感受,而面对霏霏霪雨、冥冥薄暮,诗人则满目凄凉、伤感无限,不由地产生悲枪忧患的审美心态.虽然,塞弗尔特在诗中也采取了以景写情的惯常手法,但他匠心独运,将啜泣哀怨的情调反置于明媚的春日,从而形成了一种情与景的强烈反差,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在这种反差之中,母亲的悲伤之心显得更加强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大地充满了生机,嫩绿的树芽生长看未来的希望.人们都被这盎然的春意所陶醉了,可就在人们尽情陶醉的时侯,一位慈祥的母亲,静若止水,默不作声,伫依在窗前,她的心并不平静.残酷的战争记忆在她心底烙下了道道伤痕,望着窗外的春天,她又何尝不想舒心的一笑,可她笑不起来,只有优伤痛楚的泪
水.这洄水为何而流?诗人并没有给我们以直接的回答.或许是为了奔赴战场毫无音讯的儿子?或许是为了嗷嗷待哺但被战争夺去生命的婴孩?或许是为了遭受凌辱和苦难的女儿?诗人的回答是巧妙的是无声的,这就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细追母亲哭泣的具体原因.只要我们体会到母亲那颖傅大的爱心就足够了.这爱心是伟大而永恒的,同时又是无私的.母亲的爱,爱一切善良的人,爱整个人类,爱世界的和平,憎恶一切丑恶的人,僧恶皿腥的战争.母亲是爱与和平的象征.母亲的哭泣是为这个世界所有失去亲人的人而流下的泪,是为这世界失去的和平而流下的泪.这充满母爱的泪水,是最柔弱然而也是最有力的控诉和反抗.诗的第二个季节背景则是在白雪皑皑死一样静寂的冬季展开的.大雪飘飘,覆盖了万物,世界已变得一片苍白.这凄冷的色调似乎象征着一个沉痛的噩耗,是一纸无字的讣告,同时它也是一个默默的哀悼.夜的黑色又吞噬了白色的昼日,可母亲依然默坐在微弱的灯前,噙着泪水,静静地编织.她编织着哀怨,编织着回忆,编织着思念,编织着绝望与希望,在编织中母亲等待着"永不再下雪的那一天".
(宋炜王宁)
德国文学
克里斯塔·沃尔夫分裂的天空(1963)
作者简介克里斯塔·沃尔夫(1929—)是民主德国当代著名的作家.
沃尔夫生子白伐利亚州的兰茨贝格,父亲是一位商人.她中学毕业后,子1949年至1953年在那拿和菜比锡攻读德国语言文学.大学毕业后,曾任《新德意文学》编辑,先后在青犀图书出版社、德意志中部出版社任编辑、主编等职.常到哈勒市一家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参加工人创作小组活动.1962年以后成为职业作家,是民主德国多项文学奖获得者:如哈勒市艺术奖(1961)、亨利希·曼文学奖(1963)、民主德国国家奖(1964)等.沃尔夫的作品在欧美各国享有盛名,她既写小说,也写散文、评论、随笔和电影剧本.她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是小说.196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莫斯科故事》,描写一位苏军上尉帕维尔于1945年在德国结识一位名叫维拉的德国姑娘,15年后这对情人在莫斯科重逢,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爱情的故事,并提出一个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问题.《莫斯科故事》是一部散文体小说,文笔流畅隽永、情节完整感人,读后给人一种生活启迪.《分裂的天空》(1963)是沃尔夫第一部最成功、曾引起热烈讨论并给她带来声誉的作品.小说真实、自然地反映德国的分裂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决译.沃尔夫代表作品还有:《回忆克里斯塔·T》(1968)、《童尔的楷模》(1976)、《六月的下午》(1967)、《一只公猫的生洁观》(1974)和文学评论集《读和写,(1972)等.沃尔夫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村,主张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喜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为意识流、蒙太奇、时空概念颠倒等,从而善于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因而克里斯塔·沃尔夫在西方有民主德国"现代派文学先泽"的称号,不是没有道理.
内容概要小说《分裂的天空》是沃尔夫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60年代民主德国文学中成功的作品之一,1964还被改编成电影.《分裂的天空》以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柏林墙为背景,深刻揭示了民族分裂局面给德国人民,特别是伍轻的一代带来的不幸,给家庭、婚姻和爱情等方面带来的悲剧,以及这种分裂在人的心灵中投下的阴影,小说的女主人公丽塔,赛德尔是师范学院大学生,在一次不幸事故之后,躺在某所医院的病床上,思绪万千,回顾自己近两年来的生活、学习、下厂实习和个人爱情生活的波折经历:丽塔早年生活在德国中部的一个小乡村,两年前与一位名叫曼弗雷德·赫尔富特定轻人邂遁相逢.丽塔"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化学家,正在做博士论文.后来,他的论文得了'优',..."曼弗雷德年长丽塔整整10岁,"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身材,长长的胳膊,再加上一顶年轻人的狭长脑袋,显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与他相比,丽塔生活则显得平凡,大战刚结束,由于贫困和得不到前线失踪的父亲音讯,她就随母亲来到德国中部的一个乡村,住在姑妈家里,在那学习读书.17岁时在一家县属保险公司当职员.一次乡村舞会上,曼弗雷德邀丽塔跳舞,一见钟情,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舞会一星期之后,10岁的丽塔生平第一次收到一位男子的来信,激动万分,把这封信视为"整整19乐、愿望、行动、思想和梦幻"的一切表示,"她明白,自己身上有足够多的东西讨他(曼弗雷德)
喜欢,而且以后还会讨他喜欢."从此,她心中萌发的爱情之火日趋炽热.一次偶然机会,"有一位'招聘教师的全权代表'来到丽塔所在的县",名叫埃尔温·施瓦策巴赫,他是师范学院的历史学讲师,是他改变了丽塔多年的乡村生活,来到大城市哈雷,获得了大学学习机会.在城里她与曼弗雷德接触机会更多了,并开始了同屠生活.丽塔为了当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信守对施瓦策巴赫许下的诺言",即合格教师得要下基层锻炼,了解大型企业,需要下厂实习锻炼.于是,丽塔得到曼弗雷德父亲的帮助,在他那机车车辆厂劳动实习.在工厂里,丽塔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车辆厂木工组组长埃尔米施、工长梅特纳格夫、厂长丈德兰德,还有伍轻的小汉斯,并从这些人身上发现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以及自我发现的过程.丽塔白天在工厂里实习锻炼,晚上和曼弗雷德一家一起用餐.饭桌上家人所谈的话题三句不离本行;工厂的所见所闻或大家关心的生产、工厂的命运和人际关系等问题.由于观点不同或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各异,曼弗雷德父子间时而发生争吵,格格不入.曼弗雷德母亲在家千家务,是精明能干,思想偏激,抱有成见的女性,尤其对未来儿媳的所作所为常常大为不满,说什么:"从前年轻的姑娘在寄宿学校里准备着结婚,而如今,却把她们塞到工厂去,放到一堆素不相识的男人当中..."后来,在一次财务大检查中,工长所负责的那部门的经济亏损了三千马克,被革职下放到丽塔所在那个小组劳动.通过这件事,丽塔仿佛进一步懂得人生道路的艰巨、曲折.小组内十二个人,最大的六十岁,最小的十几岁的小汉斯,由于每人经历不同,他们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备异.机车车辆厂的老厂长逃到"那边"之后,厂里生产每况愈下,材料缺乏、停工待料、生产产量剧烈下降,产品质量也一天不如一天.新厂长文德兰德上任伊始,也未能马上摆脱这一困境:"仍旧是生产计划没完成,缺材料、缺半成品、缺乏劳动力."不过,文德兰德事业心强,踌躇满志,但致命弱点是与下属关系不佳,一度步履艰难,难以打开局面.以后数月,在全厂齐心协力下,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活动,终于在工厂实行国营化15年那天,第一次全面完成了生产计划,市政委员会还特地举办了一次大型庆祝晚会.那天,曼弗雷德一同陪去.舞会上,丽塔成了舞会的王后,宾至如归的感情使大家感到轻松愉快,丽塔现已对众目睽睽习以为常,她"满面春风地同一个又一个的男人跳舞."岁月在流逝,丽塔和曼弗雷德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两人间的追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彼此之间开始互不理解,各说各的.前者热爱这火一般的生活,并从老一辈身上学到了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精神,追寻社会主义完善过程;后者则因不满现实社会生活,常常与同事们、上级领导产生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思想分歧.曼弗雷德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即是"人们为了不让别人认识和消灭自己,不得不染上一层保护色".因而,他在自己的发明成果遭到拒绝之后,利用一次化学家大会机会,到了那个"自由"世界去了.曼弗雷德的出走给丽塔精神上蒙上了一层阴形,"她积聚自己最后一点,通过沉默进行自卫,..别人叫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总觉得自己矮人三分,避开别人,内心苦衷难以齿口.曼弗雷德出走的消息,不腔而走,而各人态度则大不相同?曼弗雷德母亲——埃尔富尔特太太认为:"儿子的出逃,只能解释为对自己本人发出信号.她要求丈夫赶紧断绝一切往来...,两小时内就可以一起逃走..."这种出逃顶谋无疑遭到埃尔富尔特的断然拒绝,他不愿离开自己的国家.曼弗雷德的行为给曼弗雷德一家带来了震惊和动荡.某个夜晚,埃
尔富尔特太太由于心脏病复发,猝然去世.从这以后,丽塔依然住在埃尔富尔特家中,与老人相依为命,几乎过着独处索居的生活.1961年8月份第一个星期天,丽塔乘上前往柏林的火车去探亲,随身只带了一只小箱子,而且买的也是来回票.她有自己的信念:西柏林在她眼里并不是那么美妙,因此,她作出当晚就回到东柏林这一重大抉择并不显得突然.失去恋人的痛苦虽然拆磨着她,但是归来之后,同志们的情谊温暖着她的心,沸腾的生活给予她新的力量,她感到"这儿一切都又热情、又亲切..",鼓舞她面对现实,重新开始人生新的漫长旅程.丽塔探望曼弗胃德回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8月13日),她从广播里听到震惊世界的不同寻常的事件:民主德国为采取边境安全措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了柏林墙.从而德国民族的分裂阴影又一次笼罩着德国人民的心灵.丽塔躺在病床上,回忆着人生的艰辛和爱情生活的悲剧,与前来探望的同事们、领导探索人生的真谛和自我完善过程的途径.
作品鉴赏《分裂的天空》一发表,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作品首先在联邦德国得以出版,在民主德国褒贬不一,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分裂的天空"成了当今民族分裂的代名词.1959年,德国作家乌韦·约翰逊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小说《对雅各布的种种猜测》,小说中描写男主人公雅备布在离开西柏林女朋友后,回到民主德国的种种遭遇.准各布最后死去了,但他究竟是自杀,正是遭到灾祸,作者不愿挑明,而克里斯塔,沃尔夫在《分裂的天空》中,描写的是一个迥然不同的形象.女主人公丽塔同约翰逊笔下的雅各布所处的境况虽然完全相同,但她回到民主德国后既没有死去,而是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土壤上.然而,两部小说所反映的同样的主题思想:由于德国的分裂局面而造成人们心灵上的创伤,导致家庭、婚姻和爱情悲剧和面临现实的决择.沃尔夫酷爱俄国文学,特别是对以描写俄罗斯少女心理活动和自然风景著称的屠格涅夫很有研究.沃尔夫在《分裂的天空》里,对女主人公丽塔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独居匠心.作者运用电影中剪接技术,追怀往事都用的倒插笔法;用电影蒙大奇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来故事情节,中间的过渡是不十分明显,而空间的画面却是完整而形象化.沃尔夫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充分揭示作品人物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分裂的天空》中叙述的故事,不仅使用第三人称这常见的手法,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还采用第一、第二人称,以自述、对话、独白或旁白方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则运用第一人称的沉思冥想和内心分析来展示主人公的心境:"是他说得对呢,还是我的话不对?难道我对我们俩的严厉是反常的?他常说:你不会坚持到底的.你不了解生活.而他哩,却了解生活..."这段文字读后,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显露无遗,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洞察到丽塔的怀疑、矛盾的心态.再有,沃尔夫对要写的物,部附有自己的情感意向,通过写景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作品一开头这样写道:"夏季凉爽多雨的时节已经过去,秋天尚来到来,赤日炎炎的城市比往常更为急促地喘着粗气.从上百个烟囱里吐出来的团团烟雾就是这座城市呼出的废气.它从烟囱里吐出来,进入纯净的天空,随即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早就习惯于这漫天烟雾的人们,现在却忽然感到很不习惯,难以忍受...空气使他们咳呛,而水..也苦涩无比.""如今城市蒙上了一层阴影..";有时,把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借以烘托气氛,增强作
品的感染力:如丽塔和曼弗雷德一起在乡村过圣诞节那段描写"他们手挽着手,默默无语地走着,沿着孤独的乡村公路往下走.丽塔想到这里,问着自己:什么时候象现在再来一次?什么时候能再象这样?地球的两半部接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就在交界处散步,仿佛什么也没有似的".此时,作者把自然描写为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源泉,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未来.丽塔和曼弗雷德在西柏林相逢一章节里,作者以景物作为象征,暗示主人公的命运.傍晚时分,这对恋人散步在西柏林广场上,仰望着那分裂的天空,思绪万千,人们忘不了黑夜中的那条小船,更忘不了他们在西柏林分手时那段扣人心弦的描写:"过会,情侣们在分子前都在寻觅一颗星星.这样,晚上他们的目光就可以在这颗星星上面相遇.可我们该寻找什么呢?——'至少他们没法把天空分开吧.'曼弗雷德嘲讽道.天空吗?是指这整个充满希望和思念、爱情和悲伤的天空吗?'可是'她轻声说,'天空是最先分裂的'".读者从沃尔夫笔下的星星、天空描写中,可见主人公的情意与自然融合一体,了解作者的才恩笔力.正如莫泊桑所言:"小说家..他们的国的不是给我们述说一个故事,娱乐我们或者感动我们,而是强迫我们来思索,来理解蕴含在事件中的深刻意义",总之,沃尔夫在小说创作技巧上的探索是有价值的.(马庆发)
克里斯朵夫·海因陌生的朋友(1982)
作者简介克里斯朵夫·海因,1944年4月8日出生于西里西亚(今属波兰境内)的一个小村庄里.海因在民主德国主要的工业和商业城市莱比锡附近的巴德·狄奔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小学时代.由于出身牧师家庭,所以他在民主德国没有机会就读文科中学,于是,他从1958年起在西柏林就读中学,并于1960年学成回到民主德国.中学毕业以后,海因在多年时间里从事过各种职业,他当过安装工人、书店职员、饭馆跑堂、记者、配套演员以及导演助理等.海因于1967—1971在莱比锡和东柏林攻读哲学和逻辑学.大学毕业后从事戏剧编导,1974年以后担任柏林人民舞台剧场戏剧作家.1979年以后,克里斯朵夫·海因以写作谋生,成了职业作家.克里斯朵夫·海因是当代民主德国最为著名的中年作家之一.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高度责任,海因从小就喜欢并开始练习戏剧写作.他完成的戏剧作品主要有:《饥饿的亨纳克》(1974),《斯罗特尔或者怎么办,(1974),《克罗姆魏尔》(1980),《一家沙龙》(1980)以及改编中国作家鲁迅作品"阿Q正传"为戏剧,(1983)."阿Q正传"上演以后在柏林引起广大观众热烈的反响和严肃的思考.海因坚持认为"阿Q精神是人类社会的品性之一."此外,海因还翻译过莫里埃和拉西纳的作品.《陌生的朋友》是海因在1982年发表的小说,该作品由于在联邦德国受到热烈欢迎荫被改名《龙血》而再度出版.在多年的创作生活中,克里斯朵夫·海因于1982年获得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的亨利希·曼文学奖,并在2983尔获得西柏林评论家文学奖.
内容概要39岁的克劳迪亚是在东柏林爱洛特医院工作的一名女医生,她只身一人住在一幢无名的高楼里,过着职业上平淡无奇、思想上无所追求、生活上一片渺茫的日子.她和辛奈——她的丈夫,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情趣不合,所以两人离婚了.离婚以后,克劳迪亚压制住各种奔腾欲放的感情,无动于衷地安度时光.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在电梯上认识了亨利.亨利是一名建筑师,他和克劳迪亚住在同一层楼面上.当晚,亨利前来看望克劳迪亚.感情的荒疏和饥渴促使两人莫名其妙地开始了同居生活.亨利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远离柏林的德累斯顿.亨利和他的妻子分居两地,感情平淡.他每隔两、三个星期回家一次.他的妻子在德累斯顿有一个男朋友,他们一起生活,形同夫妇.亨利接受了这一现状,"只是为了孩子",他才没有和妻子离婚分手.进入亨利的生活天地以后,克旁迪亚对他也并不依恋.他们每周见一、两次面,有时外出吃一餐晚饭,有时出外去拍一次照片.克劳迪亚爱好拍照、洗印,而且主要喜欢拍风景照.她常常选择挨近边界地区的一些断垣残壁、幼树杂草作为拍摄的目标,因为大自然不会象人一样矫揉造作,它不会摆出式样,留下一副修饰过了的形象.再说克劳迪亚也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将一个后生生的人固定在照片上.她不愿介人别人的生活,因为生活里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问题和麻烦,包括她那两位年老的父母亲和已经当了教师的妹妹.克劳迪亚的父亲固执地关心着政治,关心着非洲的某个国家,考问人家"对中国如何理解".他把这一种热情视为生活的道德.除此以外他却是一个暴躁乖戾的人物,他曾经为打徒弟一个耳光而丢掉工厂工段长的职务,并且为此提前退休在家.克劳迪亚的母亲是个吩吩叨叨的女人,她一辈子都想介入克劳迪亚的生活,
她为父亲的体弱多病担忧,为父亲身后的自己个人生活发愁.而克劳迪亚的妹妹则是一个欺凌丈夫的女强人.过圣诞节时,她抛却了女儿和丈夫,却和克劳迪亚离婚了的丈夫辛奈一起来到父母亲家里,还打算日后结婚从而一起生活,这无疑会给圣诞的节日气氛抹上一层不和的阴影.当然,生活中可以值得记忆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亨利去看望在海滨度假的克劳迪亚,安静的大海边上留下了他俩不少的生活足印.而童年却给克劳迪亚酿就了一杯难以人口的苦酒,她一会儿信誓旦旦,一会儿神经兮兮,不知何以适从.她和中学同学卡特琳娜要好,两人意见一致,发型相同,发誓要同命运,坚持她们纯洁的友谊.等到中学毕业时,卡特琳娜因为家庭出身和个人信仰的缘故不能进入县城的高级中学就读.卡特琳娜不愿意加入青年组织,从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帮助.因为青年组织是维护和平的组织,不愿加入青年组织就等于煽动战争.简单的逻辑推理使得卡特琳挪心烦不已.参加全班对卡特琳挪帮助的克旁边亚这时已获准去县城读高级中学,这时她站起身来作了一通发言,发言中她不指名地嘲笑了卡特琳娜.卡特琳挪愤怒至极.来到她面前,搧了她一记耳光.这一记耳光宣告了她俩多年友谊的破产和结束,这一记耳光也给克旁迪亚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追悔和痛苦,使她悟到了许多的道理和教训.喜欢开快车的亨利也在盲目地寻找真正的生活,他厌恶单调的生活方式,认为与其那样生活还不如"朝头上开一枪"痛快.可是,在一次无意的纠纷中他却被一名17岁的小青年一拳击倒,打死在地.亨利死了,奇怪的是这件事在克劳迪亚心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她甚至连要不要参加亨利的安葬仪式也费了一番思索.克劳迪亚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感到不可思议,因此,她尽管和亨利有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但他仍然只是一个"陌生的朋友",他们之间沿然如同邻里.当然,邻里之间的生活也得到了生动的描述,尤其是孤独的鲁泼赖希特大方,她没有儿女,生活无靠,养着一群鸟儿寄托寂寞.一天早上,叽喳乱叫的鸟儿引起克劳迪亚的惊讶,等她请大楼管理员打开鲁泼赖希特太太房门时,看到这位老太坐在椅子上,张开的眼睛瞅着门口,可是已经死了三天了.生活象在眼前拉过的一场场样片,它又象龙血池一样让克劳迪亚在里面浑身上下洗浴了一场.克劳迪亚没有幸运,也没有不幸,她生活着,需要追求的,她都实现了.她感到满意,然而又感到不满意.亨利死了,克劳迪亚的生活又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作品鉴赏《陌生的朋友》是一部轰动欧洲文坛的社会小说.1982年发表以后,它迅即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边界线的两个方面都认为小说忠实地反应了自己一方的实际状况.评论家认为《陌生的朋友》是社会心理分折的纲领,读者觉得小说非常真实地描述了人际社会生活异化的历史,反映了欧洲社会生活的冷漠和空虚.小说刻画了一个平静的社会,在这重平静的天地里,主人公克劳迪亚,一位39岁的女医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职业上,她受到同事的尊重,即便出现一些矛盾,也都在主治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合理的方式得到妥善的解决.生活上,克劳迪亚没有一点洁据的感觉,无论是日常所需,还是应付节日的人情,她都按习俗的需要,慷慨地购买,支付完这一笔笔的人情债务.业余时间里,克劳迪亚外出拍照或去海滨度假,不断地变换着生活的方式.克劳迪亚确实满足了.然而作者在这里不仅给她留下一组生活的剧照,而且还以犀利的笔触点穿了主人公的内心,伸向她的前后左右,剖析着主人公平静生活后面的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克劳迪亚在生活中遭受过两次挫折,一次是在中学时期,由于高级中学名额的竞争使她身不由己地背叛了
和卡特琳娜的多年友谊,嘲笑卡特琳娜思想落后.卡特琳娜给了她一记耳光.多少年以后,主人公克劳迪亚仍然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发烫.然而挨得的这一记耳光却怎么也支付不了她内心深处所负欠的感情债务;另一重挫折是克劳迪亚和她的丈夫辛奈的离婚.她的丈夫也是医生,在生活上有过桃色艳遇.可是,他们离婚的实际原因并不是由于辛奈对爱情不忠实,而在于辛奈为人虚伪,对生活不忠实.这两重挫折剥夺了克劳迪亚对生活的任何幻想,使她深深地陷入了无所事事的感情危机而难以自拔.克劳迪亚在生活的外围筑起了层层堤防,用以维护她心灵的重重伤口.这里是她的伦理世界和道德世界,这里也有她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念.面临不惑之年的克旁迪亚就在这样的氛围里不断地净化自己,并且日益地远离了这一陌生的物质世界,困惑地、艰难地探寻着生活的价值,寻求生活的质量.在小说"陌生的朋友"一文中,克里斯朵夫·海因以全景摄影的方式,前后涉及了九个不同的家庭,多角度地表现了社会的基层生活,细腻地刻画了一代中年人的惆怅和失落.而小说题目《陌生的朋友》正是这重重矛盾心理的强调和总结.《陌生的朋友》是用主人公——克劳迪亚的联想,回忆和内心独白组成的.作者把故事情节在主人公平行和交替的心理活动中逐步展开,而时间是主要围绕着亨利死后克劳迪亚要不要去参加安葬仪式而安排的几个片刻.然而这几个片刻却象一面多棱镜反映了克劳迪亚生活过来的39年,涉及到克旁迪亚父母亲一代人的生活和思想,除此以外又写到20岁左右一代人的追求和愚昧,一次偶然的斗殴,一个随意的失手便结束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们啊,你们怎么才能自我完善,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作者和读者共同面临这一生活的新课题.而克里斯朵夫·海因从人们视而不见的生活天地里提炼素材,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给德国文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曹乃云)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1984)
作者简介帕特里克·聚斯金德(1949—),出生在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旱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他发表的处女作是剧本《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后来许多剧院纷纷上演,其间被译成英语、法语、芬兰语、瑞典语、希伯来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为聚斯金德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继《香水》之后,聚斯金德用古典主文的笔讶创作了中篇水说《鸽子》.《鸽子》与《香水》一道,自1987年4月起同瞩联邦德国严肃文学十木最佳畅销书之列,聚斯金德以此轰动了德语文坛.小说《香水》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1987年初在巴黎举行的书籍博览会上,经过众多专家的评定,《香水》获得了"古滕贝格奖"中唯一的一份优秀外国小说奖.
内容概要这是一个荒诞的凶杀故事.
据说,18世纪法国各个城市都弥漫着臭气,而首都巴黎最臭.1738年7月17日,在巴黎最臭的弗尔大街的鱼摊旁,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来到了这个肮脏的世界.他的母亲对他很不负责任,把他象前5胎那样,随随便便地扔在臭鱼摊子底下.可是他命大,他的哭声惊动了路人,于是,他得救了,而他的母亲则以多次杀婴罪被送上断头台.
格雷诺耶成了孤儿,由修道院出钱请人喂养.因为他出奇的能吃,一连换了3个乳母,谁都不愿养他.最后,他辗转来到加拉尔夫人办的育婴所.加拉尔夫人是受到严重刺激、感觉麻木、没有感情的人.小格雷诺耶在她那儿安然后下来,他象扁虱那样易于满足,喝最稀的牛奶就能度日,消化得了烂菜和腐烂变质的肉,还可以一连数日喝稀汤.他出过麻疹,害过痢疾,出过水痘,得过霍乱,胸部被开水烫过,一只脚有点畸形,但是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艰难困苦的环境,培育了格雷诺耶具有一种神奇的"特异功能",他6岁时通过嗅觉就可以掌握周围的一切.他能够区分10万种特殊的气味,不论哪个地方,哪个人,哪块石头,哪棵树,哪个木栅,只要嗅过一次,他就能牢牢记住.他还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掌握气味间的重新组合技术,自己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气味.到了8岁,他的这种本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的鼻子可以精确地嗅出:花椰菜里的毛虫,地下室里的物品,隔几道墙和几条街的人..加拉尔夫人发现了他的特异功能后,非常害怕,便借口修道院停止付给抚养费为名,把格雷诺耶卖给了制革匠格里马.
他在格里马那里过着难以忍受的生活,每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按照一般人的估计在格里马制革场肯定是九死一生,可是格雷诺那却历经磨难,战胜了致命的炭疽病,平安地度过了13岁.他还是那么专心致志地收集.各种气味儿.他变得越来越贪婪,他想把世界所有的气味统统占为已有,只要是新鲜的,就狼吞虎咽地吃进肚里.在国王即位周年纪念日,他沿着卢浮宫画廊闲走的时候,一阵风把一点微小的东西吹了过来.这是一种香味的预感.格雷诺那怀着颤动的心跟踪着,走过了塞纳河,穿过了马雷街,越过了无数条狭窄的小巷,终于在一个小木屋里找到了香味的根源: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美丽少女.
面对这种香味,过去的10万种香味都显得毫无价值.不占有这种香味,他生活就没有意义.他残忍地掐死了少女,把地身上的香味全吸到肚子里.他决心做一个伟大的芳香制造者,因为他有马雷大街少女最富影响的香味和最出色的鼻子..
当时巴黎的香水制造者很多.巴尔迪尼便是其中之一.他拥有数千种香料和化妆品,但由于不善于创造新产品,被竞争对手的"阿摩耳与普绪喀"香水打得落花流水,一筹莫展.格雷诺耶就在这时来到了,他用魔木般的手法先配出两瓶仿制的"阿摩耳与普绪喀",接着又配出一种全新的更奇妙的香水——"那不勒斯之夜".巴尔迪尼对格雷诺耶完全信服了."那不勒斯之夜"以及后来的一系列香水都成了畅销品,顾客都象着了魔般的争先恐后购买,根本不问价钱如何.甚至连皇帝陛下的高级官员、国防部长和巴黎的铁腕人物也都闻风而至.巴尔迪尼轻而易举地挤垮了对手,数钱,数得目光都呆滞了.他成了欧洲最大的香水制造商和最富有的老板.他的香水风靡了彼得堡、巴勒莫、哥本哈根、伦敦、华沙..
格雷诺耶在这里辛勤地工作了5庄,他掌握了各种香料的名称,掌握了各种香水的分子式.如果他愿意的话,单是出卖香水的配方他就可以发大财.可是,格雷诺耶不愿意那么干,在配制香水过程中,他发现:香味能支配人的感情,控制了人的鼻子就能控制人类.他决心摒弃金钱,做一个香水之国的"国王",征服人类,用以回报他在童年经历的种种不幸——他认为,那些都是人类对他不公正的待遇.为此,他悄悄地离开了巴黎,风尘仆仆地来到法国南部的康塔尔山的两千米高的火山山顶上.
在这远离人烟的高山上,格雷诺耶整整生活了7年.在这里,他清除了肚腹中往昔令人作呕的臭气,在无人耕种的田野上播种了各种香料作物.他收集了数百万种气味,在他的住地制成了最好的香水.他以喝这些香水为生,靠香水把身体里的臭味全部排泄得干干净净.随着他提炼香味技术的日益成熟,他的浑身上下也充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但是他很遗憾的是,大自然里种种芳香,还是远远地赶不上少女身体上的香味能激发人的情欲,使人神魂颠倒,听任摆布.因此,7年之后,他下山了.
在蒙彼利埃,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香水作坊.他制成了一种人味香水.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香水,它的气味不象一种芳香,而是象散发香味的一个人.若是有人在黑暗的房间里闻到人味香水,那么他必定以为身边站着一个美丽迷人的异性.他把香水洒遍身上和身上的衣服,然后便踏上了街道.过去,他走在街上往往遭到人们的鄙视、白眼、厌弃:现在,他的外貌依然丑陋,但是人们却象天使般的欢迎他,朝他微笑、致意.一种邪恶的胜利感,使他象色迷发作一样感到颤抖和入迷,他感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真的要成为现实世界中和凌驾于现实的人之上的全能的芳香上帝了!
但是,这种香水还不是世界上最有诱惑力的香水.格雷诺耶按照自己的办法开始"离折"世界上最好的香水.在鲜花盛开的5月,人们在格拉斯东面的玫瑰园里发现了一个15岁少女赤裸的尸体.6月,又发生两起凶杀,受害者又是异常美丽的少女,赤着身体,头发披剪去.尽管执政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禁止少女天黑出门,可每周仍有一名少女丧生.不多久,24名美丽的少女失去了生命.
安托万·里希斯是市府参议,他有个16岁的女儿.他看到一个个丧生的少女,吓得毛骨悚然.他准备把女儿带到巴黎去,可是就在起程后的第一天
夜里,他的女儿在旅馆里又丧失了生命.全城都轰动了.不过,这一次格雷诺耶却被抓住了.因为老板和马夫认出了他.
格雷诺耶对归罪于他的凶杀案供认不讳.1766年4月15日,法院做出判决:格雷诺耶应在48小时内,被押到城门的十字架上,用铁棍猛击12下一直到死.行刑时间定在下午,看台上挤满了人,人们都想看看这个魔鬼的末日.然而,奇迹发生了,当格雷诺耶出现时,一万多名观众都认为:他不是杀人犯.所有的人都变得象被情人的魅力所征服的小姑娘那样软弱.人们喜欢他,刽子手举不起铁棍,里希斯参议抱着他叫"儿子",女士们号陶大哭.总之,格雷诺耶是人们所想象中最美丽、最迷人、最完美的人.结果,处决罪犯之日变成了盛大的酒神节.格雷诺耶终于被法庭宣判无罪赦免了.而香水店里另一名伙计,却在严刑拷打之中,被判处了死刑.
对于刑场那场闹剧,格雷诺耶仅仅用了一滴香水,剩下的足够迷惑全世界的人.格雷诺耶被赦免后,他决定到巴黎去实现自己的计划,让十万人围着他欢呼,让国王吻他的脚,写信给教皇,宣布自己是救世主、人间的上帝.他手中握有这种威力.可是他的威力只有一样缺憾:它不能使他嗅到自己的气味.他赶到巴黎,天已黑了.他朝着阿朗和圣婴公墓走去,准备在弗尔大街的拱廊里住下来.午夜已过了,流氓、盗贼、杀人犯、持刀殴斗者、妓女、逃兵、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正活跃在这里.当格雷诺耶一出现的时候,他们就被他身上的香味吸住了.他们由敬畏变成了渴望,由惊异变成了欢呼.格雷诺耶揭开瓶子,把香水全洒在自己的身上.这些人都向他冲了过去,把他摔在地上.每个人都想摸他,向他要一点东西.他们撕下他的衣服,剥去他的皮,拔光他的头发,用手抓和用牙齿咬他的肉,把他吃得干干净净,一根头发也没剩下.
作品鉴赏小说《香水》没有浩瀚的蔫幅,它的结构严谨,共分四章,五十一节,段落分明,叙述清楚.小说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聚斯金德在三言两语后,立即点出了要为气味王国的天才怪杰论一巴蒂斯特·格胃诺耶立传的意图.随后,作家花费点笔墨交代了18世纪世界上最臭的城市巴黎,立即把本书的主人公"请"了出来——他于1738年7月17日(这年最炎热的一天)生在巴黎最臭的市区内一个臭鱼摊旁的宰鱼台下.接着,作家描述了格雷诺耶一系列的人生经历:婴幼儿时期举目无亲,八岁起被加拉尔夫人卖给制革匠格里马并在那里象牛马一样干活;第一次杀害一名少女并摄取其香味;为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重振香水业,徒步到南方去,在荒山里穴居七年;在蒙彼利埃的经历,在生产香水的名城格拉斯当伙计,其间杀害了二十四名少女,取得她们的香味制作香水,1766年被判处死刑却又死里逃生,1767年6月25日晨(这一天只是这年最热的一天)返回巴黎时被人分尸吃掉.这些经历如同电影的一个个镜头生动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作家的客下,格雷诺耶俨然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一生下来即被他母亲撂在臭鱼摊旁的烂鱼肚肠垃圾堆里,居然没有死去;育婴所里其他小孩多次欲置他于死地.而每次他都幸免于死,他在格里马处害了炭疽病,在巴尔迪尼处得了梅毒性疱疮变异症,而且并发了晚期化脓性麻疹,两次都奄奄一息,但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象有抵抗力的细菌那样顽强,象只扁虱那样易于满足,它安静地停在树上,靠着它在几年前所获得的一小滴血维持生活."他生下来就是个先天不足的人,相貌丑陋、凶恶.因为丑陋,人家厌恶,他就有强烈的复仇意识.他身上没有气味,这就

当前:第13/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