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4/34页


如同沙米索笔下的施莱米尔与魔鬼订约后失去影子那样,毕竟是一大缺陷.但他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完全可以同有音乐才赋的神童相比拟.他的嗅觉特别灵敏,六岁起即能通过嗅觉识别世上的一切.他收集了十万种气味.他杀害少女,萃取她们的香味,制成迷人的香水,供自己使用.一小滴这羊的香水竟使格拉斯刑场上的万名观众(包括行刑者)把他当作救世主.但一小滴香水也使这个仇视人类、梦想在气味王国当人类主宰的格雷诺耶丧生.
格雷诺那在短暂的一生中生活方面没有什么欲望,他唯一的追求是掌握生产香水的技术,使自己成为香水之王.他依靠自己的特异嗅觉,勤奋工作,终于如愿以偿.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他的特异功能只能为资本家所利用.他并未发财致富,而敛财致富的却是资本家.小说《香水》通过榕雷诺耶为格里马、巴尔迪尼、阿尔努菲寡妇卖命,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极端残酷性.格雷诺那一生寂寞、孤独,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只知拼命劳动以求生存,这恰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竞争关系.
小说《香水》问世后,首先作出风匝的是文学批评界.早在1984年《法兰克福总汇报》连载《香水》的同时,该报即发表了一篇短评.短评说《香水》这本书的标题"诱惑人"而又"充满神秘色彩",小说充满"幻想","令人凉异",具有"童话色彩",同时又"令人毛针悚然"还说作品的语言"幽默得令人赞叹"..
迄今为上,小说通常离不开男女之间的爱情.《香水》则没有描写这种爱情,而是写了主人公格雷诺那对气味、香味的爱,因而在题材方面独辟了一条蹊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正因为题材新颖,作家又象写史书一样地处理题材,因而给人以真实感,这是这部小说如此吸引人的关键.
在创作手法上,《香水》没有象现代派小说那样标新立异.聚斯金德对于现代派的创作手法毫不理会,仿佛没有读过卡夫卡或乔伊斯的作品似的.他完全抛弃施尼茨勒在1900年采用的,此后在德语文学中流行的内心独白,而且也不运用倒叙手法.聚斯金德所效法的,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等的创作手法.小说一开始,作家就这样写道:"18世纪,在法国曾出现过一个人.那时代人才辈出,不乏天才和残暴的人物,他便是最有天才和最残暴的人物之一.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个人的故事."寥寥数语朴实无华,但却表明了作家的美学纲领:这部作品将按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写下去.随后他为令人讨厌的主人公立传,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从主人公的生写到死,始终不离本题.这种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管联邦德国文学界普遍认为已经过时,因而多年来已不再时兴,但它毕竟是一种久经考验的创作手法,同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香水》的成功绝不是传统手法在文学上的回光返照,而是传统手法表现力的再一次显示.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意义正是创作手法上的推陈出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由于《香水》的突破,今后必将在德语文学中重新占有其重要的席位.有了一部《香水》,很可能会引出在创作手法上类似《香水》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广大读者的愿望.他们在多年接触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之后,正需要改换口味这也是《香水》如此畅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天才怪杰格雷诺耶,作家虽然着力于鞭挞,因而使用了不少讽刺的语汇,但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不自觉的同情.然而,聚斯金德对于次要人物的刻画,则没有留下这种同情的痕迹.在他的笔下,行刑官帕蓬凶相毕露,其他几个与格雷诺耶有关的次要人物,也或多或少都象霍夫曼所塑造
的人物那么阴森可怕.由于作家不喜欢这些人物,因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善终.
生动而又铿锵有力的语言,丰富的专业语汇,遣词造句的巧妙准确,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例如,聚斯金德在描写巴黎如何臭气熏天时,在短短一小段文字中接连运用"stinken"这个动词达17次之多,但由于主语不同,而且语序变换得巧妙,句子富于节奏感,丝毫也不令人感到乏味.
(李清华、王天甲)
瑞士文学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老妇还乡(1956)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瑞士当代重要的剧作家、小说家.就迪伦马恃的创作生涯而言,戏剧和小说并驾齐驱,相得益彰,各具特色.迪伦马特的生平既少坎坷又无奇特之处,寥寥数行便写尽了一生.他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尔丰根一牧师家庭,是个道地的瑞士人,祖辈几代都居住在主要讲德语的伯尔尼州,为政治家和作家世家;父亲则为牧师.1935年随家庭迁往伯尔尼市,在那读完中学.1941年起在苏黎世度过一个学期后,又返回伯尔尼城攻读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但同时对绘画颇感兴趣,创作了许多具有"怪诞"特征的美术作品.毕业后一度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和戏剧编辑.这时期他也写了一些尝试性的剧作和小说,后被收集在《城市》(四卷1952)一书中.青年时期的迪伦马特文学创作上主要受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影响,哲学上接受了19世纪丹麦哲学家基克加德的存在主义学说,推崇表现主义艺术.迪伦马特的第一部剧作《立此存照》(1947)在苏黎世首演成功之后,随即走上了文学创作生涯,开始了专业写作生活.1959年他获得西德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文学奖,1969年又获瑞士伯尔尼州文学大奖.迪伦马特主要成就就是戏剧,其中代表作有《老妇还乡》(1956)、《物理学家》(1962)和《罗慕路斯大帝》(1949)、《天使来到巴比伦》(1953)、《弗兰克王世》(1959)等.还写过一些戏剧理论著作,以《论喜剧》(1952)、《戏剧问题》(1955)等文章建立了自己悲喜剧理论.迪伦马特的戏剧在世界舞台上享有声誉,令人瞩目,有人称他是"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有人将他与阿里斯托芬、易卜生和肖伯纳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他的戏剧中的人物怪诞、情节离奇,把他归入"荒诞派"、"先锋派"行列.的确,迪伦马特的作品具有两方面特点,形式上看似荒诞、夸张,但并不晦涩,阐述了严肃的道德问题,主题思想明确、情节完整、戏剧冲突紧张、结构严谨而语言生动、幽默.迪伦马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如《隧道》(1950)、《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2)、《抛锚》(1956)、《诺言》(1958)等.迪伦马特的作品无愧于他自己的文艺创作的两句格言:"文化工作不是一种遁辞","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启示录式的."
内容概要《老妇还乡》是使迪伦马特获得世界声誉的力作.这部三幕悲喜剧故事发生在中欧某国一个名叫居伦的小城.这座小城正面临着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危机:工厂、企业倒闭,国库空虚,失业和饥饿威胁着全市居民.居伦市等各界名流:市长、牧师、警察局长和五千多居民欣闻本地出生的女大财主克莱尔·察哈纳西将莅临故乡,纷纷拥到火车站欢迎.克莱尔的昔日情人伊尔也在欢迎行列中.大家盼望她慷慨解囊,使居伦城得以解救,重新繁荣.这位衣锦荣归的女富翁是一个美国石油大王的遗孀,富可敌国,她在45年后重返故里.只见这位不可一世的贵妇人前呼后拥地出现在车站上.她除了带来了一大批可观的扈从外,还抬来一口黑棺材和一头黑豹.居伦市长委托已是本地小商人的伊尔前去向女富翁求援,并许下诺言:事成之后,将来的市长继承人由他继任.伊尔和克莱尔曾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她怀孕后被抛弃,沦为妓女,飘泊异乡.可伊尔并不明瞭,他满以为凭特与克莱尔的旧
情,此事一定马到成功,便立即应诺这个使命.伊尔向克莱尔大献殷情,以博得她欢心为目的,提出陪她故地重游,在那些往昔他们调情偷欢的地方追忆往事.途中,克莱尔时时向伊尔暗示:她准备为尼伦城捐助一笔十亿的巨款.市里的达宫要人们闻讯后,欢欣鼓舞,仿佛"救星"降临,马上召开全城欢迎大会.会上,女富翁宣布给居伦人捐赠十个亿:"五亿捐赠给市政府,五亿由各家均分".但有一个条件:她要用这捐款买得"公道",即换取一条人命.顿时,会场由沸腾的欢呼声立刻转为鸦雀无声.市长马上"以人道的名义拒绝接受",表示"宁愿永远受穷,也决不让手上沾满血迹".于是,克莱尔命令她的总管,以前居伦法院院长公布伊尔的罪行,帮助她昭雪四十五年前在居伦城遭受的冤屈:四十五年前,伊尔与克莱尔相好,女方怀孕后被弃.女方控告伊尔的卑鄙伎俩,伊尔却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人,在法庭上作假证、发假誓,说与克莱尔同过床,遂使女方败诉,使她从此流落他乡,沦为妓女.幸亏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成为富翁.她雇佣了土匪,从天涯海角找回了两个假证人,阉了他们并挖去他们双眼.如今,克莱尔带回这两个假证人重新作证,让他们道出当时被收买的经过.开始市长拒绝这笔附带条件的捐赠.但不久,原来生意萧条、每况愈下的伊尔百货小店突然门庭若市,变得生意兴隆起来,人们纷纷赊帐买这买那,包括市长在内,个个都成了暴发户,甚至连伊尔的儿子也买了一辆奥波牌漂亮的小轿车.曾一度对女财主想入非非的伊尔,面对这一"繁荣"景象,惶惶终日,明白全城人都想要把他作为牺牲品,来换取克莱尔的施舍.于是,伊尔多次要求警察局以"挑唆谋杀罪"逮捕克莱尔.可警察受了克莱尔的恩惠,借口没有对他构成任何威胁为由拒绝了他的恳求,而奉命去进行全市性的所谓"抓黑豹"的围猎活动.不久,伊尔又在市政厅看见人们在装饰为他准备的棺材,又看到市长办公室墙上一幅市攻建设新设计图.此时伊尔终于恍然大悟,全城的人"已经拿他的死在做投机生意了",证明自己末日来临,已判"死刑".伊尔市长的继承人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于是,他又求助牧师,而牧师则叫他向上帝祈告,"忏悔伊尔多年前为了金钱坑害了一个年轻姑娘,让自己灵魂获得拯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伊尔要出走到澳大利亚,可全城人都到车站"送行",他"害怕上车时,别人准会拦住他."此时,伊尔进一步领悟,"这是不许他离开本地..".克莱尔在居伦逗留期间,凭恃腰缠万贯的金钱,接连换了好几个丈夫,在与第八个丈夫办离婚手续的同时,就已开始紧锣密鼓,筹备与第九个丈夫的婚礼.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来居伦的目的就是要复仇,策划对伊尔的谋杀:她物色了一个大力士"运动员"充当刽子手,同时收买了一个"医生",企图准备掩盖伊尔死因.市长为了得到贵妇人的捐赠,也给伊尔送来枪,暗示他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两全其美.然而,伊尔似乎真的忏悔了,对牧师说:"一切都是我的错.——阉人、失明、棺材、十亿捐款,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弄出来的."对市长说:"你们可以杀死我,我决不抱怨,决不抗议,也决不进行自卫..."在捐赠仪式会上,市长宣布接受女财主捐献十亿元,还领呼口号:接受捐赠"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出于公道."最后,伊尔面对恐怖气氛、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地朝舞台间走去,"走在两排人中间,走到尽头的时候,"伊尔的性命就在那位"运动员"面前被"结束"了,而那位"医生"则证明死因是"心肌梗塞".于是,亿万富翁让人将伊尔装入棺材,抬着棺材浩浩荡荡地从容离开了.
作品鉴赏《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一生中最光彩夺目两部剧作之一,(另一部《物理学家》).典型的迪伦马特式的悲喜剧不仅很快风靡世界,而且也轰动了苏联东欧各国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性格固定的、僵化的克莱尔·察哈纳西安从一开始就是剧中的主人公,而曾经一度作过她的情人的伊尔却需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步发展到剧中男主角,"正如作者后记所说:女主人公"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马歇尔计划,甚至也不代表什么上天的启示,简简单单一句话,她就是她,世界上最有钱的一个女人.由于她有那么多钱,所以她能象希腊悲剧的女主人公一样行动,专横跋扈,不顾一切,几乎有些象美狄亚".(即女主人公遭遗弃而发生残杀的故事).纵观全剧,剧情构思并不新颖,但表现手法独特、别致.《老妇还乡》的女主人公是个纯粹的复仇狂,是个令人憎恨的幽灵,而美狄亚则是个反抗的女性,是个令人同情的形象.作者从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观念,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本质,揭示了那些凭侍金钱的力量无恶不作的罪恶.剧中探讨了金钱与道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区别,居伦人受到了金钱的诱惑,但道德良心受到了腐蚀;伊尔一方面是这场交易的牺牲者,另一方面又是精神道德的胜利者,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愿以生命来赎罪.与此相比,剧中的达宫要人、法官却屈服于全钱,把法律依附于天下金钱之一;而对一件极为不公道的复仇谋杀,听之任之,还昧着良心高呼:"为了出于公道",居然在最后对"主持公道"进行表决时,几乎人人都举起手,成了金钱的附庸.《老妇还乡》的剧情以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居伦人在贫困潦倒中经不起十个亿的捐赠的引诱而良心被收买的过程;另一条是伊尔在万分恐怖的气氛笼罩下对以往的行为感到惭愧而终于以生命来赎罪的过程;前者展示道德逐渐下降,后者展示道德升华;前者导致的是喜剧的结局,后者导致的是悲剧的收场.它是作者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的典型悲喜剧.剧中真实的细节杂以漫画式的夸张,结婚的场面令人捧腹可笑;同时渗透着庄严的气氛;对话或独白充满热嘲冷讽.剧中对话是剧作的精彩之处,作者主张:"决不能单是在对话上用功夫,而必须研究产生对话的那些东西,也就是思想和行为..".剧中人物的谈吐有种暴发户的口吻,说话字斟句酌.人物形象各异,富有个性化:女主角专横跋扈,凭恃金钱,借刀杀人;伊尔由于恐怖和威胁的刺激,逐渐领悟、忏悔过去的罪行;市长蔑视公道,却又出卖灵魂;警察名曰"主持公道",实为帮凶;校长只能酒后吐真言,关键时刻判若两人;两个阉人满足于温饱的单调生活,安于接受别人的残酷报复.总之,剧中刻画人物,绘影绘声,描摹世情,极形尽态:复仇和牺牲、金钱与道德,时隐时现贯穿于全剧.克莱尔的复仇,使人想起法国大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笔下的邓蒂斯,凭恃金钱,想尽各种办法,严厉而又巧妙地惩罚过去的仇人.作者"所描写的是人,而不是傀儡,是一个具体事件,而不是一段寓言","剧里所表现的一切全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受某一种特殊风格的限制."(作者后记)迪伦马特的悲喜剧风格,就在于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主题,他认为"情节是滑稽的,而人物形象则相反,是悲剧性的,"迪伦马特用象征手法:众人围猎"黑豹",喻为居伦人"公审"伊尔;让女主角以一个全身用象牙装配起来的形象出现,说明她已失去人的一切特性而完全"异化"成了物(即金钱)的化身.迪伦马特采用的不是悲剧中常用的夸张与谐谑,而是"怪诞",把现实中的普通事物加以变形,使之怪异、荒唐.他认为:"怪诞是一种极端的风格,一种
突然出现的形象化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他能够抓住时代的,尤其是当前的问题."《老妇还乡》与其他戏剧和小说一样,都是作者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充满着伯尔尼乡土的气息,反映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内容.迪伦马特的戏剧和犯罪小说影响,深深植根于中国读者之中.
(马庆发)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1957)
作者简介马克斯·弗里施(1911—)是瑞士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人们通常将他与另一位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称主为"当代最重要的德语剧作家".弗里施生于苏黎世一建筑师家庭,早年在苏黎世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因其父亲去世,中途辍学,为《苏黎世报》、《法兰克福日报》和《科隆日报》撰写稿件,开始记者生涯.1936年得到朋友资助,进入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学习建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应征入伍,经历坎坷.在当建筑师的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5年成为职业作家.马克斯·弗里施既写小说,又写戏剧,是个多产作家,他的作品远远超出德语国家的范围.1976年联邦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十二卷全集,其中很大一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许多文字,值得一提的长篇小说《能干的法贝尔》(1957)的译本竟达二十四种文字之多,中国1983年也出版了中文泽本.弗里施代表剧作有:《他们又在唱了》(1945)、《中国长城》(1947)、《战争结束的时候》(1949)、《唐璜·又名对几何学的爱好》(1953)、《毕德尔曼和纵火犯们》(1958)和《安多拉》(1961)等;代表小说有:《施蒂勒》(1954)、《能干的法贝尔》、《我就用甘腾拜因这个名字吧》(1964)、《蒙陶克》(1975)和《人类出现在新生世》(1979)等.弗里施无论是他的剧作,还是小说都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人的精神危机问题.作者自己曾说过:"恐惧,恐惧,到处是恐惧","我是出于恐惧而写",而他的作品里也确实表现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的根源,就在于西方社会精神文明的堕落.弗里施很欣赏易卜生的名言:"我在这儿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西方文学评论家认为他是个诊断学家,而不是治疗学家,是有一定道理的.
内容概要《能干的法贝尔》书名原系拉丁文,意思是《认为技术决定一切的人》,顾名思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典型人物的写照.《能干的法贝尔》小说中的主人公瓦尔特·法贝尔,是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程师.故事情节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而展开:一天,法贝尔在美国纽约拉爪迪亚机场乘坐飞机,出差旅行,由于暴风雪,飞机整整晚点三小时起飞.在机上法贝尔结识了一位德国杜塞尔多夫年轻人亨凯·赫伯特,他去危地马拉看望哥哥.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法贝尔偶然发现这位年轻人就是昔日好友约阿西姆·亨凯的弟弟.二十多年前,约阿西姆曾是法贝尔青年时期的挚友,分手后,结了婚.随后发生战争,当了俘虏,后返回杜塞尔多夫家乡,光阴流逝,他已上了年纪.法贝尔还了解到,约阿西姆的妻子竟是法贝尔年轻时的情人汉娜.汉娜是慕尼黑人,半犹太人血统.法贝尔曾热恋过汉娜,两人情投意合,当他们正要结婚时,德国纳粹开始了排犹和大规模迫害犹太人.汉娜的父亲当时在慕尼黑任教授.1933年2月27日,即希特勒在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后,次日促使当时任总统的兴登堡签署了一项"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法令,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人民自由的七项条款.在那个恐怖的时代,德国纳粹分子据此法令可以"保护性看管"名义任意逮捕人,汉娜的父亲因是犹太人,也被打入另册,列入"保护性看管"的行列.法贝尔正准备与汉娜喜结良缘时,听到"汉娜必须在十四天之内离开瑞士..,"法贝尔立即从图恩赶到苏黎世,偕同汉娜去外侨警察局,申述结婚理由,请求恢复汉娜居留许可权.尽管法贝尔已是瑞士一名军官,但也无济于事,因为"瑞士是个
小国,没有地方容纳无数的逃亡者,给予政治避难庇护权".当时,法贝尔"发誓绝不抛弃汉娜,并且信守誓言"要与汉娜结婚,而且汉娜也已怀孕.即使在汉娜被撤消居住许可的情况下,法贝尔正是向主管局递交了申请书,并在报上登了他们结婚启事,而且准备在市政厅举行结婚登记.可是在接待室,汉娜不辞而别.结婚的愿望未能实现,也许是"汉娜一直十分过敏,变幻不定,具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亢奋与消沉无常";或许汉娜因为法贝尔有一位德国朋友约阿西姆,她"不想跟德国人交往",顾虑重重之缘故.两人分手后,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汉娜也一直杳无音讯.后来得知,汉娜与约阿西姆结了婚,战争爆发了,"她逃往英国,独自抚养她的孩子.当时约阿西姆是医生,在俄国,因而经济上无力负担母女俩.汉娜在英国广播公司担任德语广播员."汉娜与约阿西姆分手之后,嫁给了流亡期间结识的皮佩尔.皮佩尔"是从一个集中营逃出来的,汉娜跟他结婚并未多加考虑,只由于她早先对于共产党的偏爱."后来,皮佩尔"使她失望,因为他不是共产党员,而是个机会主义者,"因而,汉娜很快与他分道扬镳.在这漫长的二十余年的坎坷人生中,汉娜"在巴黎工作,后去伦敦、东柏林和雅典,她带着孩子到处奔波,在没有德语学校的地方,她就自己教孩子功课;为了能给孩子伴奏,她四十多岁学琴".汉娜一方面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孩子,把"全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孜孜不倦地学习、自我奋斗、终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她是个性格坚强的女性.战后,约阿西姆从俄国遣返回德国,在种植场工作,后来在原始森林里自缢身亡.法贝尔第一次经历飞机旅厅时,因飞机发生故障,幸免于难,强行降落在墨西哥境内,在"塔毛帕斯沙漠中滞留了四个白天和三个夜晚."由于经历了第一次风险,法贝尔第二次由纽约出差到法国,改乘轮船.在船上邂逅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的年轻姑娘,她是耶鲁大学的学生,暑假回希腊探亲,妈妈住在雅典,并想在此前搭便车去意大利游览.法贝尔发现她有点象汉娜,便产生了兴趣,仿佛"汉娜当真在甲板上"出现.到巴黎后,两人又意外相逢,也许是一种巧合,或许是上帝精心安排的.在巴黎期间.两人一同参观卢浮宫,双双进歌剧院看戏,形影不离,很快成了难分难舍的好朋友.后来,法贝尔决定陪伊丽莎白去意大利.途中两人萌发了爱恋之情.甚至当法贝尔了解到伊丽莎白就是汉娜的女儿时,竟用数学来"不住默默地计算..,一直算出想要的结果:她只能是约阿西姆的孩子!"不久,他们回到希腊后,伊丽莎白在海滨被毒蛇蚊伤,被送进医院抢救,不幸不治身亡.年轻姑娘住院时,汉娜闻讯赶来,法贝尔这才知道,他自己所钟爱的姑娘竟是自己的女儿.此时,他原有的观念彻底发生了剧变,在不堪忍受的震惊中,身患胃癌,怀着悔恨之心,辞去工作,来到希腊,在医院里写下了这一段经历.法贝尔生命弥留之际,不再感到孤独,因为汉娜伴随在他身边,仿佛"自己是在普照金雀花、沥青和海洋的光明中逐渐熄灭的,在时间,即在瞬间的永恒面前坚持下来.永恒就是已成为过去."
作品鉴赏《能干的法贝尔》小说中的主人公法贝尔是个工程师、认为人类的活动只是生理和物理的反应,相信数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女儿,他竟用理想的日期来推算,希望他自己不是她的生身父亲,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衡;作为精通技术的法贝尔"习惯使用概率公式来进行计算"和解释、分析问题:法贝尔的妻子艾维用手相学预测丈夫命短,是由于生命线不长;伊丽莎白遭毒蛇蛟伤,法贝尔用毒蛇蛟人的死亡率测算,
只有3%—10%,以侥幸的心理去保佑女儿的生命,法贝尔身患绝症,而他认为手术成功率可达94.6%,来自慰自己.特别是几次"巧合"和"偶然"事件,法贝尔认为"不需要任何神秘学的帮肋,有数学就够了",言下之意:技术可以决定一切,什么问题都可从中得到合理的答案.弗里施在《能干的法贝尔》中,通过一系列"巧合""偶然事件",表现了生活中某种必然性,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中所说:"偶然是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因而通过小说中一系列"巧合"、"偶然",使读者深刻理解到人物构成的矛盾关系:法贝尔与汉娜间的悲欢离合,是因为3月26日在墨西哥的强行降落,通过机上邻座的偶然相识,了解到汉娜的下落,由于剃须刀突然坏了,在他准备离开旅馆而来离开时,接到法国工会来的电话,订上了去欧洲的船票,否则"就不会乘船去了,无论如何不会乘伊丽莎白搭乘的那艘船,..也就不会在这个世界遇到自己的女儿";不在巴黎又遇上伊丽莎白,也不会一同前往意大利,回到希腊;伊丽莎白不被毒蛇蛟伤,也不会躺进医院,法贝尔就不会与昔日的情人汉娜再次相逢.这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不止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法贝尔、汉娜、伊丽莎白等人物命运的转机,许多是通过偶然事件来体现的.弗里施笔下的"无巧不成书",做到了"笔区云谲,文苑波诡",万无重复,各有特性.小说中的法贝尔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性人物,他染上了美国生活方式,玩世不恭,他不是生活在万物生长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那种到处充满"异化"的世界;"技术世界"成了他"自然世界";他的一生是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任何"义务"甚至没有任何"价值"的.尽管法贝尔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聪明能干,但精神空虚、无明确的人生目的,到头来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弗里施描写自然景色,不仅以景物启情、寓情,而且以景物渲染主题的情调:书中的空气、太阳、月亮、女人等描写无不交织着主人公的恐惧和求生的欲望:"火是一种洁净的东西,而土壤则在一阵暴风雨以后就是泥浆..满是病菌的腐土,象凡士林一样滑溜,朝霞下的小水坑象是污血坑,月经血坑,坑内水蜥麇集,黑压压的小脑袋带着急速扭动着的细尾巴,象是一摊攒动着的精子,一模一样..可怕","阳光象早先一样黏乎乎的,..我们周身是湿淋淋的汗水、雨水和油腻,象刚生的婴儿一样污秽."读罢这段文字,如果不用主人公那心情阴郁的眼光,如果不在自然景色的情调渲染中领略它的主题,几乎是别无门径的.主人公面对太阳下落,"已经沉到绿色的烟叶丛中去了"联想到"它象膨胀变大了,在弥漫的雾气中有如一只充满鲜血的泡泡,又象一只腰子或是别的什么玩意儿,叫人看了讨厌,"看到嶙峋山岩会联想到"太古动物",心中油然产生不可名状的恐惧;把雨水比喻成"洪水",把月亮下的人影看成"幽灵"等等,从而可感到法贝尔一种无法排遣的恐惧和渗透一切物色之中愁绪难释.法贝尔最后一次返抵阿尔卑斯山的那段描写:"这毕竟是一次平稳的飞行,仅仅在阿尔卑斯山上空碰到微弱的燥热风,我在年轻时就对阿尔卑斯山有所了解,但这是首次飞跃它的上空,一个天色湛蓝的下午,一堵常见的燥热风的风墙..","傍晚斜照的山谷,阴暗的山坡,阴暗的峡谷,谷中的白色溪流,斜照中的草地,阳光染红的草料房,一下看到森林开阔区、满是乱石的盆地里的畜群..",面对大自然景色,法贝尔"期望嗅到干草的气味!""期望在大地上行走..在夕阳照射到最后几颗树下,闻松香的气味,听流水的声音,""期望接触大地..."弗里施的这段成功的景色描
绘,渗透着主人公思乡之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试图摆脱恐惧,期望接触大地——回到现实,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马庆发)
马克斯·弗里施安多拉(1961)
作者简介(见"能干的法贝尔"条)
内容概要《安多拉》十二场寓言剧,该剧控诉了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并提出在这类罪行中谁是帮凶的问题.安多拉是弗里施虚构的国家名字,与安多拉毗邻的是黑人国,在剧中它是"和平、自由和人权的堡垒".但在这里的人都是"无罪的人们",居民们把自己的房子粉刷成白色——象征洁白和无罪.这个白色国家受到"黑色"邻国的威胁.剧中主人公安德里是教师康青年时和邻国一个女人所生的私生子.但是,教师当时畏于社会习俗,他不敢公开承认,百般掩饰风流韵事.恰好黑人国发生了迫害犹太人的罪行,康佯称这孩子是他从黑人暴行中救下来的犹太孩子,安多拉人则把康的行为说成扶危济困的义举.从此,"犹太人"便成了安德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被作为康的"义子"抚养,另一方面又作为"犹太人"到处遭受歧视.安德里因自己和别人不同而感到孤独,力图改变自己与众不同的形象:他聪明、能干,很快掌握了一门木工手艺.安德里成了木匠之后,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可以自食其力,还想攒钱和教师的女儿,同父异母的妹妹芭布琳结婚,但遭父亲断然拒绝,梦想落空.而那些木匠师傅怀有对犹太人的偏见,百般刁难,歧视他,不让他好好学手艺,而是打发他去做生意,还说什么,犹太人只会赚钱,天生就不是学手艺的材料.那个想占芭尔琳便宜的士兵当众侮辱取笑安德里,将他打倒在地,并公然声称要霸占他的未婚妻.士兵有恃无恐地撒野,同时还嘲笑犹太人是胆小鬼.安德里热恋着芭布琳,芭布琳也满怀激情和他亲吻,两人心心相印,难舍难分.可未得到父亲肯首之前,只能象兄长那样关心爱护芭布琳.安德里甚怕芭布琳因他是犹太人而嫌弃他,他多次问芭布琳,自己是不是象别人说的那样只好色,而没有感情.当他鼓起勇气,向父亲表露心迹时,又遭拒绝,而来得到任何解释.于是,他十分恼火,悲愤地喊出:"就因为我是犹太人!"安多拉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歧视就象一座围墙,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去看病,也时常遭到医生的盘问和数落.在他到处碰壁之后,心中逐渐滋长一种反抗情绪,暗地里拼命存钱,将来带上心爱的人悄悄远离这个国家.正当他编织着美丽理想时,守护在芭布琳门前睡着了,此时,士兵闯进芭布琳屋里将她奸污了.这一不幸事件发主之后,康与安德里的关系彻底破裂了,整个家庭笼罩着一种阴影.康几次想对安德里承认自己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可话到嘴边又无勇气和盘托出,而安德里又认为康在象别人一样歧视自己,父子关系日趋恶化.康的妻子目睹这一状况,请求神父帮忙,从中调和.于是,神父把安德里叫到教堂开导劝慰他,并用圣经上的语言教导他:首先要爱自己,接受上帝把他创造出来的这个样子,不用去顾及他人的看法,况且说他"是犹太人,纯属无稽之谈."后来,"黑色"邻国入侵安多拉.一天,安德里亲生母亲走进酒店,见到昔日的亲人康和儿子安德里,她便把手上的戒指送给安德里,但未相认.她匆匆离去时,被人从背后用石头砸死了.康懊悔自己当时怯懦,现在的状况,迫使他终于向神父倾吐了真情."黑色"人军队以捉拿砸死女人的凶手为借口,发动了向安多拉"白色"国入侵.平时气壮如牛、夸夸其谈的家伙,说什么血战到"最后一个人",此时此刻却胆小如鼠,而且协助黑人把安德里当作凶手,说他是犹太人,诬告他扔石头,杀了人.为了给犹太人示众,安德里被当众拉到广场处以极刑.芭布琳拼命保护他,惨遭毒打,当众剪去头
发,被唾骂作"犹太人的婊子".这时,康终于不顾一切,鼓起勇气宣布安德里的真实身份,可已为时过晚,无济于事,也无一人相信,只得自缢而死.敌军撤退了,只有已经发了疯的芭布琳仍然留下,不停地呼喊:"我要粉刷,我要粉刷..",仍在寻找她的头发和她的哥哥:"我的头发在哪?..","这是安德里的鞋子,别动它们,要是他回来,他的鞋就在这里."
作品鉴赏《安多拉》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人的异化以及人本身和他自愿或被迫扮演的角色之间的矛盾问题;愤怒地控诉了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即谁是凶手,有谁承担罪责的问题.弗里施观察的是人的心灵境界,他所喜爱的题材,往往是一个人能否放弃原有的身份与经历变为另一个人的问题;认为人应该是自由的,并具有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没有任何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现代人却完全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被放进预定安排的框架中,这就是悲剧所在."戏剧的主题应该是揭示颠倒着人的存在,"这类观点在弗里施的小说和戏剧中不断出现,愈趋深化.安多拉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国家,它是当今社会的缩影,是一个意志薄弱而又冷醋无情的群体的模型.弗里施曾自己评论这部作品说:"该剧作(如果您现在想正确理解我的话,也就是逐段逐句阅读之后)是一部政治教育剧;并以政治背景为假设,这是所表明的...我并不想详细阐述这一题目.总而言之,该剧是与某种社会密切相关的分析."又说:"安多拉人在法庭上,并不是什么法官,而是当今的证人",作者认为"不是在构思作品,而是将此与当今发生故事地点进行对堂公簿."弗里施掌握了丰富的戏剧技巧,运用现代派的艺术手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具有当代特征的现象移植到过去的时代,这一艺术处理,使人领悟到作者借古讽今,嘲讽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残忍的行径.该剧中的主人公安德里在绝望的爱情和强大世俗偏见面前,陷入迷惘,他不断地考察自己,逐渐地接受了别人强加给他的"犹太人的性格"这一说法,众人固定的看法终于压倒了事实.剧中的人物和冲突陌生化,甚至进行漫画般的夸张,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判断,创作手法上深受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影响,善于把对现实的描述同人物的内心独白(联想、回忆等)交织在一起,并用虚构的国名、情节来联系人的内心矛盾.整个剧作结构别具一格,两条时线交错进行:一条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一条是当事人过去的回忆.剧中两个主角,一是遭受凌辱,受人歧视的安德里,在安得里眼里他是个"犹太人",但他也抗争自己的命运,也希望象所有的安多拉人那样,"踢足球,象别人那样大胆地去爱所爱的人,那样欢笑",可就是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失去了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另一个主角就是教师,作为白人他拥有足够的精神上的自由,不仅可识破他同乡的虚伪的想法,也可同那些偏见作斗争,可他生活在那个所谓"人权、自由"的国家,却安于摆布,亲人不敢相认,只能佯称"养父".危难之际,才向公众宣布自己是安德里的亲生父亲,道出真情,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难以拯救儿子.《安多拉》剧中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和腐蚀人的灵魂一面.主人公安德里明白,并且感觉到,所有的人似乎都不想钱;多次反思:"我是不是象安多拉人对我观察和猜想的那样,老是在想钱.他们也说得对.现在我就想着钱.我老是在想钱..."那位木匠师傅硬要教师支付五十镑,给儿子支付学徒费,并且再三表示一个子都不能少,否则决不收安德里为徒.剧中描写安德里对芭布琳忠贞不渝的爱情,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表现这对恋人渴望自由和真正的情谊.他
们之间的爱"胜过一切".该剧字里行间暗含讽喻,语言简炼、含蓄,散文般的诗意为该剧增添光彩,无论是士兵和安德里的唇枪舌剑,还是神父对安德里的劝慰,或是教师以及夫人间的对话,或是那些自吹自擂士兵的表演,或是店主那滔滔不绝的叙述,总之,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和性格,跃然纸上,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在观众面前时而令人陷入深思;时而令人激动,精神振奋.《安多拉》"既不是叫作安德里和芭布琳,又不叫作康,而是叫作安多拉",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寓言剧.弗里施的创作态度令人折服,始终严肃、认真.最初萌发作者创作《安多拉》是在1946年,他当时游历过正是一片废墟的德国,在那找到了"安多拉人的"模特儿,发掘了人类反法西斯主义的深刻寓言剧.作者五易其稿,后于1958年脱稿,1961年首次在苏黎世上演一举成功.二十多年来,《安多拉》在欧洲各国连年上演,经久不衰.
(马庆发)
阿道尔夫·穆施克白云或友好协会(1980)
作者简介阿道尔夫,穆施克(1934—)是继弗里施和迪伦马特之后瑞士最为著名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由教师而成为作家.1959年,穆施克在瑞士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当了一年中学教师,随后便赴日本、西德、美国等地当大学德语教师.1970年起任苏黎世联邦工作院文艺教授.他的处女作"在兔年的夏天"(1965)以独创的构思,挥洒自如的文笔、浓郁的异乡情调使穆施克一举成名.而作者在1969正发表的第二部小说"反魔法"则是针对瑞士的现状,让一群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欧洲的学生运动进行了生动的回忆和反思.穆施克常以自己为对象剖析当代的知识分子,他追求的不是改造或者改变世界,而是追求心灵的智慧和平静.1974—77年期间他是全面修改联邦宪法的筹委会成员,试图在现行制度与必要的改革之间进行调和.在创作上,穆施克建立了自己的风格,他致力于通过对当代知识分子内心的刻画而真实认识人们所生活的时代.与长篇小说反映重大社会问题不同,穆施克的短篇作品大都写婚姻、家庭、村庄等个人生活范围内的小题目,分别编成《异体》(1968),《爱情故事》《1972)和"离去的熟人"(1976)集,皎洁平静的世界和受苦人孤独的挣扎常是短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小说《白云或友好协会》是穆施克发表于1980年的一部关于中国的故事.这是一部既反映现实,又富有想象力,才思横溢,风格独特的作品.小说写的是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八个欧洲人在1978年游历中国.作者借中国的山山水水,寻觅通向人物内心自我的途径,反映欧洲人的恐惧、孤独与不安,也反映他们的思恋、追求和希望.《白云或友好协会》成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上乘之作.
内容概要一位有名的瑞士作家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表示了访华的意愿.一个星期后他意外地接到了中国人民友好协会的邀请,于是以他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小型的专家代表团来到了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是:团长雨果·施达泼,他急功好名,一味地追逐数字,咄咄逼人,实际上只是一个不了解生活情趣,内心孤独苦闷的农学教授,退休的公司经理伽路斯,他自以为熟悉中国人气质,为人谦和忍让,处世谨慎,长期从事对华贸易,是一位有资格的化学专家;马丁,他平易近人,遇事沉着而有主见,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援外专家;撒母埃耳,该人独行其是,然而却能深得众望,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作家,保罗,说话尖刻,经历复杂,有点玩世不恭,却是一位外贸行家;心理学家贝恩哈特,作品中的第一人称,"我";伽碧,她顶替丈夫名额前来,只对风景名胜和购买物品感兴趣,丈夫是原商业厅厅长;尤勒斯,是一名亲华的书商,他只知提一些时髦的激进问题,遇事时则毫无主张,只能退缩一旁.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中国广州、成都、北京、大冈、鞍山最后来到辽宁省省会沈阳.抵达沈阳以后第二天早上团长突然死去,原因不明,访问日期只好中断一天,以后又照常进行,只是代表团里多了两名陪同干部;省巡视员穆氏和省革委会副主任康氏.代表团里人人疑虑重重,可是相互之间仍然谈笑自若,装作没事人一般.死去的代表团团长施达泼工作勤奋、知识渊博.他努力地搜集材料,准备完成第三本关于中国农业的书.他只有对农业感兴趣,没有农业的地方简直不愿意去看.撒母埃耳说他其实根本不想看中国,只是要一个到过中国的记录而已.施达泼一再强调自己的身份,永远摆出一副援助者的面孔.他不满意中国方面对他的问题只给予一些含混的
答复,说在中国见到的只是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也不耐烦同伴们向中国人提出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上都有,他可以讲出在哪本书里,而且能比中国人更详尽地给予解答.他主观专断,喧宾夺主,甚至不顾劝告强行参观不开放的寺庙,并且还顺手拿走一点细小的文物.他还闯进军事禁区,尽管咯旁树着牌子,用几种文字标明:禁止入内.所以他死以后除了伽路斯以外,谁都伤心不起来.保罗说:"我无法为他悲伤,他使我想起自己的老子."施达泼死后旅行日程照常进行,大家反而能从客观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小说就是从施达泼死去的那天早晨开始,大家一开始还在餐桌旁等他,同时叙说着他来华后的趣闻逸事.副团长伽路斯彬彬有礼,他处处排解纠纷,一再为施达泼辩护,为他评功摆好.他处理事情既要顾到不对中国人失礼,又要包住团内矛盾,和施达泼形成一组严父慈母的对照.现在团长死了,这一消息使书商尤勒斯吓得哭了起来,他闹着说要回家.尤勒斯平时总是顽强地保持着自己不被人注意的地位,偶尔酒后忘形,说几句祝酒辞,也常常只是胡扯一些不得要领的恭维话.可是这个胆小的书商却发表了最为大胆的意见,他认为是中国人干掉了施达泼,因为施达泼曾经私自闯入军事禁区,也许中国人认为他是个间谍.来访的瑞士临时代办听了吓得要把他带回北京使馆,免得被中国人扣留起来.而伽碧则是一个感情得不到宣泄的阔太太.她过去当过教师,至今语言中还夹杂着学生的词汇.她是团内唯一的女性,却成了最无足轻重的一个,连中国翻译后来也忽略她,常常忘掉去翻译她说的话.来华前她要求丈夫把毒死猫的药放在她行李里.好让她从感到厌倦的婚姻里得到解脱.她箱子里装着各种药品,可是这些药片并未毒死伽碧.最后,她带着在中国采购的东西欣慰地登机归国,却让施达泼——这个代表团团长,一个什么事都可能做,唯独不会去死的人,糊里糊涂地代替了她进了天国.最后,小说揭出了一场误会,一桩疏忽.化学家伽路斯对中国法医的高超化验技术表示衷心赞佩.原来伽碧对团长施达泼的咄咄逼人非常反感,因而她将自己服用的抗忧郁药片放在施达泼的啤酒杯里,想让他喝了以后口干舌燥,少说点话.不料施达泼患有肾上腺瘤而自己并不知道.吃了这种药片以后,肾上腺素大量外溢引起血压增高,因而形成脑血管瘤而休克,呼吸麻痹,导致死亡.生活就是这样的捉弄人.要求丈夫给她毒药的伽碧高兴她终于能够活着回去,而富有干劲和活力,为了采集标本甚至可能翻墙的施达泼却成为他生前孜孜不倦地研究土壤的肥料而留在中国.因为施达泼夫人在瑞士得知丈夫身死的消息时只是简短地作了一个电文回话:"甚铭念烦火化并扬灰".以至于伽路斯从电话里把电文记下来时由于感慨世态炎凉,手激动得都有点发抖,铅笔蕊也给弄断了两回,连在使馆代办面前他都感到难堪和不安.因为施达泼死后,伽路斯负责与瑞士方面联系.他扑在电话机上,电话一直打到下午三点钟,为了让施达泼夫人能在一个"合适的"时刻接受命运给她的这一打击,他请北京的瑞士使馆设法找到夫人,通知她,说晚上七点钟时将有中国来的电话.伽路斯选在七点钟,因为这时夫人大概已经吃过晚饭,她不至于空腹经受这一次遥远的打击.但是这也不算太迟.她还可以出去找亲友商量.细心周到的伽路斯在沈阳的电话机旁一直守到半夜,等来的却是这一纸简短的回文.离开沈阳了,代表团的成员带着施达泼的遗物飞返北京,他们在飞机上回忆和取笑着他们的团长.
作品鉴赏《白云或友好协会》一书中安排了八个不同职业的欧洲人游历中国,写了大量的中国风土人情,一些常见的游览项目几乎包揽无遗.此
书后来成了联邦德国不少人来华前的准备读物,民主德国也有刊行.但是和许多现代小说中情节只是一件外衣一样,作者的真实意图并不在于中国的山水,而是借此机会寻觅一条通往人物内心世界的途径.作者以讥讽的笔调着力刻画了施达泼这一专家形象,嘲笑他的虚荣、自负、强加于人等缺点.不过,作者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私生活的寂寞和得不到理解的同情.代表团是一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有着男性仪表和沉静的气质的马丁是一个患有"左派忧郁症"的人.他从不出风头,也不随声附和,却是一个"不管和谁在一起,都在寻找自己的路"的人.在鞍钢会议室里,他不顾自己和同伴们可能冒的风险和一位厂革委会副主任对话,一直问得他额上冒汗,语言吱唔.马丁在这里用礼貌的词句指控这些有权的人在自欺欺人,通过用鞍钢宪法和后来试行的奖金制度的比较,指控他们背叛了原来在这块土地上培养新人的理想.确实,中国过去提出的"共产主义新人"与近年来追求消费倾向是国外许多对中国有兴趣的人所关心的问题.曾经亲身经历过美国的青年学生运动并以"左派作家"著称于瑞士的穆施克当然要在笔下塑造一个患有"左派忧郁症"的马丁了.与之相反,保罗则是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消沉和放弃的一个典型人物.他原来在高级中学当校长,是个颇有政治前途的议员,可是因为同情校内一个左派教师,他挨了批评,最后只好脱离政界,放弃教职,去做生意.保罗处处冷眼观世,承认他"拿原则做交易,挣的钱不干净."但是,他从来不否认自己在从事一桩"肮脏"的事情.他不用漂亮的语言来装璜自己,因为"我还没有玩世不恭到这样的地步."这对社会上许多同类的人物确实是一个辛辣的嘲笑和揭露.《白云或友好协会》的写作手法是小说化的,而它的情节构思却又是极为戏剧性的.小说设计了代表团团长猝死,原因不明这一情节,于是从案发当天早晨开始到三天后死因真相大白为止,简直象一部侦探小说.可是作者着眼的并非破案.一件人命案子是个观察或捕捉活人的好办法.团长之死使"人人都是作案者,人人都是受害者".中国人固然要侦查代表团,代表团也怀疑到中国人.小说就是用这样的灯光来烛照书中人的一举一动,组织起一幕幕既反映现实,又符合情节的生动细节.尽管代表团的成员和陪同人员已经组成了一个友好的团体,他们谈论友谊,寻找友谊.但是现实生活却充满着误解与矛盾,正如社会一样,友谊也往往只不过如行云流水,难以捉摸.不过,作者在《白云或友好协会》里着眼的仍是他向来的题目:疾病和人的心理因素,文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功能、虚度的人生和优郁的情感.当然,小说既然以中国为现场中心,必然会反映到中国的许多现象: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小孩子成群结队在墙边上小便,宾馆门口的哨兵,鞍山环境的严重污染,北京城景观的杂乱等等."看到中国人这样对待他们的历史真让人痛惜".毫无疑问,作者写《白云或友好协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中国寻觅读者,然而他无意中选择了中国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混乱而继往开来的时刻,以欧洲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改革中的中国所作的种种反应,这倒为沟通东西两方的文化,为中国人了解欧洲,为欧洲人了解中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曹乃云)
英国文学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1945)
作者简介伊夫林·沃,(1903—)英国作家,全名阿瑟·伊夫林·圣约翰·沃,1903年10月28日生于英国汉普斯特德.其父阿瑟·沃系英国著名出版商兼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位虔诚的英国圣公会教徒.伊夫林·沃从小就受到两方面的环境薰陶:宗教与书本.沃的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并与他们一起讨论作品.沃在7岁时就写过一个题为《赛马的诅咒》的短箱小说,并被收入一个成人作品集中出版.他和他的哥哥长大后都成为作家,与儿时的家庭影响关系颇大.沃上中学时,被父亲送到圣公会教会学校,每天早晚两次礼拜,周末则要去3次.据沃本人回忆,他当时并不觉得这种宗教仪式过于繁琐.1921年至1924年,沃在牛津大学的赫特福德学院学习,1924年遂转入希瑟利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不久之后,沃便发现绘画亦非其爱好,又去当中学教员,可两年之内被开除了3次,从此开始酗酒,并企图自杀.直到1927年,沃才正视现实,开始从事家人所擅长的文学创作.他先试笔创作了数篇短篇,还写了传记文学,1928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衰落与瓦解》,一举成名.此后,沃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集两部,以及书信集数部,其中被誉为佳作的有:《衰落与瓦解》,《一抔土》(1934)、《旧地重游》(1945)、《荣誉之剑》(1965)等.沃曾于40年代后期为《旧地重游》搬上银幕一事访问好莱坞,并根据此间搜集的素材创作了《受爱戴的》(1948),这是他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
内容概要作品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形式的."我"是查尔斯·赖德上尉.他服役时间不算太长,但已十分厌倦军队生活.他麻木地按照军规生活,执行类似整理军营卫生、给火车车皮消毒等乏味的命令.这一日,部队到达了新营地.赖德从副连长处得知了驻地的名字,马上,"..随着我的受了伤害的感觉恢复了知觉,我耳边逐渐充满了许多甜美的、纯真的、久已忘却的声音:因为他说出了我那么熟悉的一个地名.."这个地方叫"新娘河".部队将在此地的布赖兹赫德庄园驻军,这座庄园和赖德年轻时代的友谊与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年前,即1923年,赖德还不满20岁,正在牛津大学读历史专业.在一次酒醉之后,他结识了塞巴斯蒂安.这位校友的父亲是马奇梅因侯爵,英国的名门望族.不久,塞巴斯蒂安约赖德去新娘河畔的古老庄园做客.塞巴斯蒂安不称这庄园为家,而是叫它"我家住的地方",这使赖德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塞巴斯蒂安领赖德去看望他幼时的保姆,然后就勿匆离去,连家中的姊妹也没有给赖德介绍相识,赖德对此颇不理解.赖德的堂兄也在牛津上学,每个学期都来对赖德进行一番规劝,可是赖德并不听从他的劝告.赖德还认识了塞巴斯蒂安的几个朋友,布兰奇聪慧敏感、愤世嫉俗,对赖德颇有触动;马尔卡斯特本人除了吃喝玩乐无甚突出之处,可是他的妹妹后来嫁给了赖德,带给他婚姻的不幸.布兰奇说塞巴斯蒂安"生在一个非常邪恶的家庭里",还告诉赖德,马奇梅因侯爵是一个酒色之徒,现在和他的情妇住在威尼斯;马奇梅因夫人是个大美人儿,笃信天主教,因此拒绝与不忠实的丈夫离婚,塞巴斯蒂安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大妹妹朱莉娅也是个美人儿,哥哥性情古怪,曾在牛津读书,后退学要去任教职,又未能遂愿,总之,这是个复杂的家庭.赖德本人的家庭生活也不幸福,他
的母亲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父亲没有再婚,过着孤癖的独居生活.赖德在学校放假时回家去和父亲小住,可父亲却毫无亲子之情,并恶作剧似的捉弄儿子,使赖德既伤心又失望.正巧塞巴斯蒂安摔伤了踝骨,困居家中,拍来电报请赖德去陪伴.赖德得救似的从父亲身边溜掉.在休养期间,塞巴斯蒂安向赖德流露出"当一个天主教徒真不容易"的感慨,使不信仰宗教的赖德很吃惊.塞巴斯蒂安还讲到他的父亲,说他是一个好人.伤好后,塞巴斯蒂安约赖德同行,去威尼斯看望他的父亲.赖德和马奇梅因侯爵的女伴卡拉闲谈,从她那里听到这样的议论:马奇梅因家族的人"都充满了仇恨——仇恨他们自己".秋天到了,牛津大学开学了,赖德和塞巴斯蒂安双双返校.赖德开始绘制临摹画,这种绘画爱好后来发展成为他的职业.塞巴斯蒂安的情形不大好.他开始频频醉酒以逃避现实.塞巴斯蒂安的母亲企图收买赖德去为她监视塞,但赖德不愿意背叛朋友.后来,校方因塞巴斯蒂安行为不检点而开除了他,他的母亲派专人看管他并安排他去欧洲各国旅游,希望治愈他的酗酒症.赖德再次见到塞巴斯蒂安,已是圣诞节了.他是应马奇梅因夫人之邀,去庄园度假的.苍白瘦弱的塞巴斯蒂安并没有放弃酗酒的癖好,而且对人的戒备心理愈加强烈.赖德不便过问塞巴斯蒂安的生活,便向他讲述自己从牛津退学后进美术学校学习建筑绘画的经历.此时朱莉娅已有男友,叫雷克斯,是一个加拿大暴发户.雷克斯不仅想从朱莉娅的嫁妆中发一笔财,还想从她家的贵族身份上沾些光.他毫无道德观念,虽曾离过婚,却密而不宣.朱莉娅的婚后生活十分不幸,导致了10年后她与同样不幸的赖德发生了一段婚外恋.赖德为了提高画艺而去巴黎,学习深造了15个月,1926年才回国.他刚到伦敦,就接到朱莉娅的电话,请他尽快去探望她的母亲,老夫人已病重,非常想在临终前见一见塞巴斯蒂安.为此,赖德再次出国,在摩洛哥的非斯城里,找到了生病住院的塞巴斯蒂安.他正在患感冒和肺炎合并症,无法旅行.几天之后,传来马奇梅因夫人去世的消息.赖德又受马奇梅因家族的长子布赖兹赫德之托,为庄园绘画.时间飞逝.10年后,赖德已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建筑画家,主要为那些"马上就要荒废衰败的宅第画像".赖德举办过画展,出版过个人画册,这之后,他发现了妻子与他人有奸情,猝然离家,去异域旅游作画,长达两年之久.在回国的客舱上,赖德与朱莉娅邂逅相遇,往事的回忆与眼前的不幸将两人拉到一起.然而,他们的恋情多灾多难,双方必须首先与配偶离婚,方可再婚.在战争逼近之际,这桩婚姻官司格外麻烦.马奇侯因侯爵突然宣布返乡,原来他已病入膏肓,打算"叶落归根".马奇侯因侯爵在临终之际,家人请来神父给他作宗教的临终仪式:忏悔.马奇梅因终于完成了这项仪式,满足了家人的精神需要,可朱莉娅由此也改变了对再婚的看法,决定不再结婚了.已经办好离婚手续的赖德只好尊重她的意愿.赖德的回忆到此结束.在"尾声"部分,赖德所在的部队将旅部设在庄园,士兵们在打扫卫生.赖德独自上楼去看望老保姆,从他那里得知朱莉娅和她的妹妹都当上了救护队员.赖德又去小教堂,发现那里"没有露出年久失修的凋敝景象".他感慨地引用《旧约》中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空虚的空虚,一切都是空虚."
作品鉴赏《旧地重游》有三个方面常为评论家们谈到:1.自传色彩,
2.宗教内容,3.讽刺成份.事实上,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沃本人的许多经历与书中主人公赖德的经历都有相似之处.沃早年上牛津,后在一所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的第一次婚姻也是不幸的.他在牛津读书时,过的也是无拘束的放荡生活,连当时流行的同性恋和酗酒症也都没被他错过.《旧地重游》刚刚面世时,就曾因其浪漫情调而遭到评论家的批评,这便是沃后来修订删改本书的原因之一.不过,据考证,《旧地重游》中对20年代牛津大学的描述"异常地准确".作品的宗教内容是引起争议的重要方面,因为书中的主要情节都与宗教有关:塞巴斯蒂安酗酒以致被校方开除,是因为他无法正视笃信宗教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以及父母的不幸婚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困惑;朱莉娅无法寻求到真正的婚姻幸福,是由于她总是徘徊在宗教大门的内外,心灵上得不到持久的平衡,不信仰宗教的赖德,纠缠在这些颇受宗教困扰的人们中间,不仅没有力量帮助他们,还常常因此而陷入麻烦.他与朱莉娅没能终成誉属,主要原因是朱莉娅突然悔悟并重新皈依天主教.因此,作者对宗教所持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批评家们在书中发现许多例证可以支持各自的观点.不过,对于持"褒"的观点的批评家,例证大概是比较少而无力的.尤其是考虑到作品的讽刺特色,这无疑是与宣扬宗教相矛盾的.沃是一个著名的讽刺大家.就其本人个性而言,沃是一个集各种矛盾、偏见和无常于一体的怪人.他酗酒、对人不友好、脾气时好时坏,连朋友也认为难于相处.可是,熟悉他的人又深深地为他的机智善辩和荒诞幽默的言谈所吸引.《旧地重游》中布兰奇的举止反映了沃的机智与偏激.赖德的父亲则是古怪性情的一个实例.马奇梅因一家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激烈的精神世界,都在沃的冷嘲热讽之中得到深刻的揭示.有评论认为,布兰奇与马奇梅因一家,是沃笔下的人物画廊中永不褪色的形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旧地重游》因感情色彩浓厚和沉重的宗教主题而引起一些批评,但是,它的问世带来了更多的肯定.美国著名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曾经评论说:沃是"自萧伯纳以来英国出现的唯一一位第一流的喜剧天才".当代著名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旧地重游》"是一部富有魅力的作品",它"才华横溢","激荡人心",人物描写"绝妙生动".由此看来,感情色彩浓重或许并不完全是坏事,象伯吉斯那样"总是被它迷住,深受感动,甚至掉下泪来",怕也是一种不坏的阅读经历.《旧地重游》的叙述方式也颇值一提.全书由三个部分外加序幕和尾声组成.在三部分正文中,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向读者介绍他所亲身经历的事件和亲眼看到的人物.为了使读者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叙述者总是介入其中.每当故事进入引人入胜的关键之处,叙述者便站出来,提醒读者这是由他进行的间接描述,他"不得不把一番长谈归纳为几句话",或者"她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是在10年以后,在大西洋上的暴风雨中",以此说明回忆这项活动是他的"专利",读者是无法真正接触到它的,只能通过叙述者而窥其一斑.叙述者在保存珍贵的回忆时是吝啬的,但是在表达丰富的感情时,他又是慷慨的.他用美丽的文笔竭力体现美好事物的短暂性:欢乐"如翠鸟倏地掠过水面",美貌"犹如透过树林缝隙的阳光,又如镱子里的烛光",青春是完美的,但它"又何其迅速,不可挽回地失去了".这一切,在一句切题的话中得到突出:"我想在我幸福生盾过的每一处地方埋一件宝贵的东西,等到我变得既老又丑又不幸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去把它挖出来,回忆往事."
(申慧辉)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1948)
作者简介格雷厄姆·格林(1904—)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1904年10月2日出生于英国伯肯斯特德.他在其父任校长的中学接受传统的中产阶级和英国国教教育.1922—1925年在牛津大学学历史并开始写作.1925年他出版诗集《四月的牙牙之声》.大学毕业后当过《泰晤士报》记者及《观察家》杂志编辑.1929年第一部小说《内心的人》发表,此后专事写作.1926年他改信天主教.他一生旅行甚广,足迹遍至亚、非、拉、美、苏联甚至中国,这为他的小说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背景.二次大战期间他在西非为英国做情报工作.1957年后他主办过出版社.1966年起他定居于法国.格林是位多产而艺术精妙的作家,50多年来发表了40多部小说、戏剧、游记等及500多篇评论文章.他既写"消遣性"的惊险、恐怖小说,也写立意深刻的严肃小说.他的严肃小说诸如《布赖顿硬糖》(1938),《权力与荣耀》(1940)、《问题的核心》(1948)、《私通的结局》(1951)等的出版使他赢得杰出作家的盛誉.几乎他的所有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60年代后他的杰作依然不断涌现:《一个病毒发尽的病例》(1961)、《沉静的美国人》(1966)、《名誉领事》(1973)、《人的因素》(1978)、《吉诃德先生》(1982)及自传《一种生活》(1971)、《逃避的方法》(1980)等.他曾获得近10种文学奖.1966年获英国勋爵称号.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的精神历程.他被称为"第一个用英语写作的重要的天主教作家".他的语言简洁清晰,艺术技巧高超完美.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西非某英属殖民地.一个灼热、肮脏的港口城市.主人公斯考比是市警察局副专员,身材粗矮,头发灰白,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他正面临着一个难题:专员马上要退休了,而他却不可能升职.据传要调一个比他更年轻的人来.斯考比对此无所谓,他热爱他的工作,对他来说,工作比升职更重要.但他担心他的妻子露易斯会为此发疯.怀着内疚,对妻子的忧郁、不满和绝望的惧怕,他回到家.果然,露易斯已从别人的议论中得知这个消息,丈夫回来,她马上开始了发泄.露易斯是个热爱诗歌、敏感的妇女,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然而不断让人失望的生活,女儿的夭折,以及丈夫现在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众人的窃窃议论与讥笑,使她的神经极为紧张,她渴望着去南非的旅行,渴望摆脱目前的环境.当晚,她与斯考比去俱乐部借书,在那里她认识了新来的一个孤单的男子威尔逊.威尔逊名义上是会计师,实际上是负有特殊使命来这里调查钻石走私的.威尔逊在俱乐部中显得落落寡合,众人似乎在排斥他.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一大片扶手椅中间.这使露易斯觉得他与自己的处境极为相似.他们的相识给露易斯带来了兴奋.威尔逊也喜欢诗歌!共同的爱好将他们联在一起.他们经常见面,朗诵诗歌.斯考比看到交往给露易斯带来了幸福,很高兴这样.对他来说,只要露易斯愉快,怎么都行.这天夜晚,斯考比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因汽车坏了被耽搁在路旁的叙利亚商人尤瑟夫,并顺路把他送回了家.从此这个狡猾而又不乏真诚的商人就卷入了斯考比的命运.露易斯每天抱怨、渴望去南非休假使斯考比下决心让她如愿.但他却没有钱.对他这个克己奉公的人来说,除工资外别无收入.在某次公务搜查中,他曾搜出某商船船长的一封私信.他完全可以以此要侠船长以解决露易斯的旅费.然而,出于怜悯和同情,他既没有要挟,也没有报告,而是把信烧掉,
暗中救了船长一命.尤瑟夫知道了斯考比的难处,主动要借钱给他.他起初拒绝了.他去银行借钱,没借到.在露易斯又一次谈起去南非时,出于本能似的怜悯,斯考比答应让她两星期后走.无处可弄到的200块钱使斯考比病中神智混乱.在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借了尤瑟夫的钱,斯考比清楚地知道他要为此付出代价.露易斯终于走了.尤瑟夫向他谎报了一个假情况:另一个叙利亚商人在走私钻石.出于忠于职守,斯考比相信了他,结果使自己陷入了圈套.接下来的经历使斯考比陷于更无以自拔的境地:从法属殖民地开来的一条船遭到德国水雷的袭击,在海上漂流了40天的幸存者中有一位19岁的结婚才几天丈夫就遇难的姑娘海伦.斯考比在救护时对她产生了同情:她与他死去的女儿差不多大,对世事人情还一无所知,经过这场磨难后瘦骨伶仃,面容丑陋.斯考比与她在一起时,悲哀、爱怜和同情交织在心头.他认为自己有抉助她的责任.一个大雨滂沦之夜,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斯考比越陷越深.他想保密,但有特殊使命的威尔威就住在隔壁,一切都没逃过这个侦探的眼睛.海伦,这个看上去柔弱无助的女子,也开始唇枪舌箭地象露易斯一样与他争吵不休,无休无止地抱怨不停.为证明自己的爱情,在海伦挑刺的刺激上,斯考比写了一封感情冲动的表白爱情信.同时对两个女人怀有怜悯和爱,使斯考比开始说谎.露易斯要回来了.斯考比面临选择:断绝与海伦的关系,重新回到他与露易斯的正常生活中.但是,他不能.他曾对海伦发过誓:只要她需要,他就会来.绝望之中,他想到了死.此刻尤瑟夫找上门来,要他利用职权转送给那位被他救过的船长一盒东西:钻石.他当即拒绝.但是尤瑟夫手中有他窃取来的斯考比给海伦的信,并以此要挟,斯考比只得干了.从此他更坠入深渊.露易斯回来了,总是逼着他上教堂,他则找尽一切借口拖延不去.最后,他再也逃不掉了:他没向神父忏悔就领了圣餐.这种渎神行为,使真诚的天主教徒斯考比无法原宥自己,他自认为已进入"永世惩罚"的行列,内心的绝望更加深重.他别无选择,开始周密地计划不露痕迹的自杀.这时,他接到通知,他被提升为专员了.但这已不能救他.他心绪极为恶劣.他去看海伦,大吵一场,海伦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他.他身不由己地去尤瑟夫家.在这个世界上也许真正理解他的只有尤瑟夫.他讲了自己的忧虑.尤瑟夫要帮他的忙,居然把知道他们的事、为斯考比忠实服务了15年的佣人阿里杀了.斯考比十分震惊:是他送掉了阿里的命!一切都准备停当了.他装作心脏病而得到的药物足够了.他向海伦告别.露易斯自从得知他被提升,情绪大为改观.他做了.他被认为是心脏病猝发正常死亡.只有一个人,威尔逊发现了他自杀的秘密,他将发现告诉了露易斯,并向她求婚.露易斯向神父证实这事.神父回答:"他是爱上帝的."
作品鉴赏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宗教小说,不如说是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描述.对作品中的宗教倾向,争议很多.格林自己也承认他为了忠于想象而陷入了某种程度的不忠于教会的境地.有些作家如伊夫林·沃、乔洽·奥威尔等均对其中的宗教意义提出了批评.格林则声称:"我写了一本关于一个人走向炼狱的书."这部作品的严肃性和深刻性也正在这里.作者深入到他所体验到的人类困境之中,探索着善与恶、怜悯与毁灭、拯救与绝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评论家魏恩达姆认为这是"对人生绝望的研究..对人的精神解脱的探索."斯考比是个善良而饮弱的人,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的警官.他对他所工作的这个气候恶劣、人性败坏的城市怀着悲天悯人的热爱.他几
乎象圣徒爱人类一样愿分担人们的不幸.在书中有两个词多次得到重复:怜悯和责任.这种怜悯与责任感体现在他与妻子、与海伦的关系上,体现在他暗中为船长解脱困境和途中帮助尤瑟夫上.但是,怜悯并不能拯救自己,也没能拯救他人.怜悯反而使他陷入无休止的痛苦的纠葛甚至罪恶之中,并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作为人类心灵的洞察者,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动机与效果的相悖上,而是更深一层地揭示了斯考比剧烈复杂的内心冲突,亦即把这个人物置于"炼狱"之中,随着盲目的,几乎不可知的命运进程,揭示了作为一个人,什么是他斯考比可以忍受的,什么是他不可承受的.从故事的角度看,是命运在捉弄斯考比,但这却是整个人类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恶在人间畅行无阻,而善却不能再在世间漫步"(格林语).富有怜悯与责任感的斯考比,是善的象征.他处处行善,结果因善而玫命.他善良地轻信尤瑟夫对另一个商人的诬陷,结果导致上级对他的不信任,他善良地对待妻子,妻子不理解他,他善良地帮助侮伦,后者反而逼他.他的善越是得到表现,他遭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越多,最后他彻底绝望,开始说谎、犯罪,领了渎圣的圣餐,忽然一切顺利了,"从一个可诅咒的胜利走向另一个可诅咒的胜利."作者描绘了一幅善遭毁灭,恶渐胜利的可怕图景.然而善与恶并非泾渭分明,善的斯考比竟出卖了自己忠心耿耿的仆人使他被杀害,恶的奸商尤瑟夫实际上又是这世界唯一理解他、在他需要时帮助他的人.人性的复杂也就在此.虔诚信仰天主的斯考比最后自戕,似乎是彻底背弃上帝,然而掩卷沉思,不得不承认,在书中的人物里,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才是真正地爱上帝的.问题的核心在邮里?这就是格林所思索并要读者也思索的根本问题.斯考比的死或许表明了完善的公正与完美的怜悯的和谐一致,但这是以自杀——天主教中不可宽恕之罪,为代价的.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多争论.正象一部伟大著作一样,不同的人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悲凉之雾独斯考比悟矣!本书被公认为一部杰作.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电影剪辑手法.小说一开始即以威尔逊在远处观察的目光描写斯考比.这种颇类似于格林惯用的侦探小说的写法和角度又恰当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紧张不安.在处理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上,作者巧妙地将斯考比——露易斯——海伦;斯考比——尤瑟夫——威尔逊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地引向最后的悲剧.心理描写和内心冲突的揭示,也是作品显而易见的特色.在环境描写上——红土路,铁皮屋顶上振翅的秃鹰,热汗和雨,港口小城的灼热和肮脏等等,不仅真切,也和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内心的焦灼不宁相呼应,浑然一体.作者文笔流畅、简练,富于想象力和形象化.特别是作者在叙述里掺入的议论,恰如其分,更是本书的重要特色.
(沈睿)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年(1949)
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50)是艾瑞克·布莱尔的笔名.他生于英国治下的孟加拉,父亲是当地殖民政府的普通职员.14岁那年,布莱尔作为大英帝国鼎盛期的一名"下中层公仆"之子,有幸获得奖学金,回本土伊顿公学接受贵族教育.伊顿四年,既发展了他可贵的文学语言资质及其对自由的热爱,也早早令他体会到帝国统治上层的冷酷无情.毕业后的布莱尔被遣往缅甸充当英国皇家警官,执行肮脏的奴役使命,因此他深深地痛恨暴政和权力滥用.1927年,布莱尔毅然辞去警职,在贫困中开始创作生涯,并取笔名为奥威尔.他在三十年代初相继发表《巴黎伦敦落难记》、《牧师的女儿》、《通向威根堤之路》等进步作品,反映劳工的困苦与斗争,因而成为英国左翼文学新秀.1936年底,奥威尔亲赴西班牙报道战况,并在激战中负伤.然而在巴塞罗那前线开展的一场清洗中,他却差一点被当作托派处决.此事改变了奥威尔对苏联和斯大林的政治态度,从此转向对专制的批判思考,企图寻找一种既反帝国主义,又非共产主义的"普通人的自由理想".这种倾向当然超出马克思主义轨道,具有不切实际的小资产阶级虚幻性.二次大战加剧了奥威尔对世界前景的悲难情绪.他为英国广播公司担任战况评论,撰写大量时文,又亲赴欧洲战场采访,因而劳累过度,肺病恶化.战后,他抱病创作政治讽刺寓言《动物庄园》和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年》,引起广泛轰动和持续至今的研究讨论.1950年病逝后,他以其笔名载入英国文学史和西方思想史,被认可为举世著名的政治小说家和现代散文家.
内容提要二次大战后的人类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可能象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奠尔的《乌托邦》,也可能象H·G·威尔斯笔下的《星际大战》.可在奥威尔小说中,1984年的世界竟已堕入前人难以想象的情景之中;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尼亚、欧雷尼亚与东亚细亚.那时的英国伦敦仅是大洋尼亚个行省的首府,变成了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整个帝国置于以"大哥"为首的"内层党"支配之下,它通过辅助工具"外层党"控制着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下层"普罗"群众.这些奴隶工人在监督下从事大机器生产和军事训练,不断被征召去前线作战.由于科技进步,国家管理已发达到空前严密与高效阶段.根据帝国的3大统治原则:"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政府设立"和平部"以指导战争与军备,"富裕部"主持经济生产与物资分配,"仁爱部"专管治安内务,"真理部"则负责编制历史,调节宣传.人民无知而又麻木,由国家安排婚配,并只能使用官方规定的通用语言"新话".而该种语言词汇简单、含义单一,便于操纵或阻断自由思想.国家保安人员称作"思想警察",其任务是以全时电视监管系统和窃听装置了解每个人的举止言谈.凡胆敢独立思考者将因"思想犯罪"而遭受"气化"极刑.因而几乎没有反叛者成功的可能.小说共分三部二十四节.讲述了一个在此环境下企图反叛者的不幸故事.主人公代号6079SW,真名叫温斯顿·史密斯.(史密斯是英国人的惯常姓氏,温斯顿则是丘吉尔首相的名字.两者合为一种讽刺,暗示主人公代表着英国的来来).第一部开篇时间是1984年4月4日.温斯顿步履疲惫,心神不宁,身着外层党蓝色制服,正从他上班的真理部大厦返回自己居住的破败公寓.身为部里一个负责改写历史的小职员,他每日工作是用口授打字机社撰假文件,以配合政策变化需要,并抹除一切与之相违背的档案
记录.这工作令他厌倦.因而在早班例行的"两分钟仇恨"仪式中偷看了部里的一位黑发姑娘,并为她倾倒了几秒钟.此况被他的上司、穿黑色制服的内层党官员奥布莱恩洞察.温斯顿心怀鬼胎,唯恐犯罪.但又发现上司投来赞许目光.温斯顿进而设想奥布莱思可能是地下抵抗组织"兄弟会"的成员,心中生出希望之光.回家后,温斯顿躲开电视监管(他无权关闭机器,必须遵其命令进行全部生活活动,从早操锻炼到上床就寝),手脚颤抖地开始私写日记,目的是建立一块自由思想的空间,并同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试行联系.从这天起,温斯顿频频做梦.梦境里出现了他过世母亲的温柔面容,儿时喜爱的乡村草场、湖水和花朵,以及在这动人景致中再现的黑发姑娘的倩影.而每日他却遭遇截然相反的狰狞现实:邻居与同事的愚昧粗鄙,儿童从小酷爱打斗和告密,普罗大众昏昏愕愕,象野兽一样苟且度日.更糟糕的是他个人生活充满不幸:父母多年前死于原子大战,他却因"历史忘却症"而无法得知他们的死因及细节.他的党内指定的妻子凯瑟琳是个乏味之至的坚定信仰者,结婚10年竟不愿同他生孩子.离婚是不允许的.温斯顿因此在思想犯罪道路上越滑越远.他先是对那黑发姑娘产生私情.进而深入调查部里历史档案和普罗区老工人的传说,企图掌握历史真象并揭露现存制度.第二部接写温斯顿的精神反抗.5月里,他同黑发姑娘朱莉娅终于结识,又双双逃往郊外幽会.在那里他不仅发现了梦中幻想的"金色原野"美景,也实现了他与相爱者的结合.朱莉娅在真理部色情处工作,专门用机器编写情节简单的黄色读物以供政府腐蚀麻痹普罗大众.她虽不是深刻的思想者,但出于健康人性而憎恶专制.这对可怜情人决心冒死去寻找地下革命组织兄弟会,并追随其领袖戈德斯坦以推翻大哥的统治.此刻,奥布莱恩突然向温斯顿表示亲近,邀他和朱莉娅去家里做客.他们在奥布莱恩寓所见到了奢华与特权的组合.主人拥有双向监视屏,他表示可关闭机器,举行密谈.接着他宣布代表兄弟会接纳新成员,又让温斯顿和朱莉娅发誓效忠革命.温斯顿不知这其中圈套(他们的谈话全被录像录音),回家后日夜攻读奥布莱思送给他的革命禁书《寡头集体政治的理论与实践》,逐步理解了专制社会的起源与组织结构.正当他努力思索革命方案时,思想警察破门而入,将他和朱莉娅一同逮捕,押往仁爱部审讯中心.第三部以恶梦般的笔调描述温斯顿受审经过.这一洗脑程序经过精确设计,可确保反叛者衷心悔改,放弃邪念.它的第一阶段是地狱般的肉体与精神折磨,由奥布莱恩亲自指挥.温斯顿得知他的反叛从头便经人诱导"培养",连兄弟会和禁书都是伪造品.目的是经此案试验一种彻底杜绝思想犯罪的方法.第二阶段刑讯移往"第101室",在这地下密室温斯顿和朱莉娅互相背叛,并接受科学的思想纠正训练.在完全摧毁了他们的反抗意志后,犯人被释放,回到社会中去当驯服良民.温斯顿最后路遇朱莉娅时,他心如死灰,躲让不及.出于对往事的惊惧与后悔,他抓住啤酒瓶痛次,并随同观看电视新闻的普罗群氓大呼"胜利".在这一刻,屏幕上现出大哥的伟岸形象,温斯顿发觉他已真心爱上了大哥,并因此热泪盈眶.
作品鉴赏西方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从未有过象《一九八四年》这种类型的黑暗想象或政治预见.专家们将它定名为"反乌托邦小说",意指其背逆传统,在模式与方法上都对原有的乌托邦类型进行了反向修改和创新.特点是集人类可能发展的恶劣潜能于一处,充分展示它们的危险可怖,并弃绝任何光明、希望与拯救方案,以此达到警示世人、防患于未然的巨大社会影响.从艺术角度看,奥威尔确实开创先例,取得如期的成功.小说问世后相继被
译成各种文字,仅在美国首版精装木即行销25万册.继而引发国际规模的研究与争议.直到1984年,尚有大型学术研讨和电影纪念周,专门依照奥威尔设想来评论和展望人类前景.当然《一九八四年》不是什么单纯艺术作品.它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及复杂非常的思想根源.从历史横断面看,这本书是西方社会经二次大战剧烈震撼后产生的特别产物之一.它的基调是异化、幻灭、对未来的忧患,以及对战争和暴行的经验总结.身为一个饱受挫折的进步知识分子,奥威尔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失望情绪已接近绝望.他错误地将希特勒同斯大林并列,认为两者本质相似.这在他对未来专制国家的描写中有所反映.但据专家分析,早在194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再论杰姆斯·本纳姆》的论文中,奥威尔已经援引本纳姆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他自己有关将来社会的设想梗概:"资本主义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却未能取代它.正在崛起的乃是一种中心规划的社会,它既非资本主义,又非任何意义上的民主社会.这种新社会的统治者将由那些有效控制生产工具的企业经理、技术官僚和军人组成...这一新型管理社会将不由小国结成邦联,而会组成围绕欧亚美工业中心的超级大国.它们相互开战,争夺地球上剩余的部分,但可能无法彼此征服.在内部,它们将形成等级制,分作上层精英与下层的半奴隶大众."由此看来,奥威尔在《一九八四年》中的预见仍有一部分是正确而有意义的.他提醒世界各国人民警惕超级大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霸权,以及它们可能发展起来的征服手段和统治技术.最后,在阅读这本有争议的小说时,读者应了解作者自身的思想局限与时代条件.对于冷战时期一度出现的反共恶意评论,或肆意歪曲原著的所谓"学术研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结合阅读加以批判性分析.毕竟奥威尔的本意是出自善良人类天性,他对"金色原野"美景的寄托深远,值得人们细细揣摩.
(一凡)
伊丽莎白·鲍温炎炎日当午(1949)
作者简介伊丽莎白·鲍温(1899—1973),英国小说家.1899连6月7日,鲍温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市赫伯特庄园.一个古老的家族,老的地主,她父亲是个律师.1907庄,她与母亲到英格兰定居.1912年母亲病逝,她寄住在赫福德郡的姨妈家.1914年她被送到英国肯特郡一所寄宿学校上学.1919年在伦敦一所艺术学校学习一年绘画,此间开始写作.1923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邂逅集》问世,同年与阿伦·卡梅伦结婚,两年后迁居牛津.到1929年,鲍温已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安·丽》(1927)、《饭店》(1928)、《最后的九月》(1929)等,成为当时伦敦和牛津文学圈子中的知名女作家.1930年,她父亲去世,鲍温继承了"鲍温大院",以后10年间,她在这幢院落里举办过多次舞会、宴会,为许多刊物撰写评论文章.1935年,阿伦·卡梅伦受命到英国广播公司任职,鲍温随丈夫迁居伦敦摄政园.二次大战期间,她受雇于情报部,在都柏林作战时工作,大战结束后,也转入英国广播公司工作.鲍温一生共创作了20余部长篇小说,曾被批评家比作奥斯丁,是当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感情细腻,富于主观抒情色彩,擅长心理描写.她在小说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想象丰富,观察力敏锐,艺术风格严谨.她的其它长篇小说还有《亲友们》(1931)、《巴黎的房屋》(1935)、《鲍温大院》(1942)、《炎炎日当午》(1949)、《爱的世界》(1955)和《伊娃·特鲁特》(1969)等.鲍温于1937年当选为爱尔兰学术院院士,1948年受封为大英帝国贵妇,她曾多次被学院授予荣誉博士的称号,1970年因最后一部小说《伊娃·特鲁特》而获詹姆斯·泰特·布菜克纪念奖.1973年2月22日因患癌症去世.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时期的伦敦.1942庄9月的第一个周六下午,英国情报局谍报员哈里森正坐在摄政公园里听音乐会.其实,他并未专心聆听音乐,不过是在消磨时光,以好呆到8点去见斯黛拉·罗德尼,一个迷人的寡妇.一想到斯黛拉以及他要对她谈的那件棘手之事,他便不由自主地把右手攥成拳头往左手掌里插.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和他对音乐漫不经心的神态,很快引起了邻座一位年轻女子的好奇.这女子名叫路易·露易丝,相貌粗俗,衣着低廉,既无艺术鉴赏力,表达又很鲁钝.她丈夫正在英军中服役,这使她非常孤独,而她本身又是一个喜欢冲动的人;于是她转向哈里森搭讪,用天真的话打断他的回忆,但却遭到哈里森粗暴的抵制.露易丝并不觉得难为情,相反,哈里森离开音乐会后,她也尾随而行,直到他突然甩掉她去赴约会.在威第斯大街的顶楼套房里,斯黛拉正在琢磨哈里森为什么迟到.她等候的态度并不象人们预料的那样焦虑,因为她对这位来访者并无爱意.她几乎不知道他是如何闯入她的生活的;开始是他出现在古霑·弗朗西丝·莫里斯的葬礼上,后来,他对她的注意力不断增强.那个夜晚,她看出他的欲望中有一种威胁的阴影;要弄明白他的好奇心促使斯黛拉应允了他.她等待他敲门时,眼光忍不住在可爱的旁间里转动,她想起了那些形成了她的存在的许多往事:她年轻的儿子罗德里克,现正在英国军队服役;她的前夫,离婚很久了,去世也很久了;她自己的战时工作,以及她的情人,在政府里供职的罗伯特·凯尔韦,哈里森到来时,受到的接待是冰凉的、敷衍了事的.他的问候也是犹豫的、暖昧的,但很快他就转到正题上.他的话使斯黛拉目瞪口呆,既震惊又不愿相信.他告诉她,她的情人是纳粹间谍,
专向德国人出卖英国机密.哈里森本人即与英国情报局联络,并已被指派去监视凯尔韦的行动.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救叛徒,就是斯黛拉必须放弃他而转向哈里森.这样或许还能改变凯尔韦的命运,否则它就会被无限期地搁置下去.这个直率的建议并未夺去斯黛拉的勇气.哈里森不能赢得她的信任,她拒绝相信凯尔韦有罪.她成功地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以做决定.哈里森严厉劝告她不得向罗伯特透露;他行动方式的丝毫变化都只能导致他的立即被捕.哈里森刚走,电话即响了.是罗德里克,他告诉母亲他就要回伦敦休假.斯黛拉振作起精神,很快做好迎接儿子的准备.罗德里克的到来暂时使斯黛拉忘却了忧虑.儿子年轻又健壮,他父亲过早的离开,使斯黛拉感到对儿子有双重责任.罗德里克急切地谈论他生活的新资产,爱尔兰那部分破败的地产刚刚由古霑·弗朗西丝·莫里斯传给了他.这男孩已下决心保住他这笔新财产;不过在战争结束之前,照管地产的责任只好大部分落在斯黛拉的身上了.罗德里克假满返军,第二天晚上,罗伯特·凯尔韦来到斯黛拉的房间,她没有流露任何内心的愤怒,只是漫不经心地探究他是否认识哈里森.凝望着她迷人又温情脉脉的情人,斯黛拉悄悄地惊叹他确实是可疑的,他是从敦刻尔克残废退役的老兵!可是,斯黛拉想到她对他家庭的一无所知,便再次请求他,带她去乡间看望他母亲和姊姊.第二个星期六下午,他们来到迪恩河谷,罗伯特的背景似乎没什么异样之处.从罗伯特家回来的那个夜晚,她发现哈里森正在她房内等她.他供认不讳,一直在监视她,并说出了她到过什么地方以及此行的原因.罗德里克为使自己的所有权开始介入那片地产,便把斯黛拉召往爱尔兰.罗伯特也赞成暂时失去她几天,于是他们深情地分离了.在爱尔兰,斯黛拉对哈里森的不信任动摇了,因为他告诉她他曾是古霑·弗朗西丝·莫里斯的朋友,她发现这竟是真的.于是她决心把哈里森对罗伯特的指控通知后者.她返回伦敦时,罗伯特到车站接她.几分钟后,在出租车里,她说出了她所听说的.罗伯特立即被深深地刺痛了,他否认了一切.那天夜晚,他恳求她嫁给他,但斯黛拉既惊诧又心乱如麻,逃避了这场求婚.几天之后,哈里森与斯黛拉在一家热闹的饭馆里吃晚饭.他指责她违背了他的劝告,使罗伯特开始有所防备.斯黛拉万分惊惧,但她也因此而坚强起来.就在她打算弄明白他的意图之前,路易·露易丝不合时宜地闯了进来.她在人群中认出了哈里森,未经邀请便坐到他们的桌边.不过斯黛拉还是抓住时机暗示了哈里森,如果他能使罗伯特免受牢狱之苦,她情愿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哈里森对此未做答复,因为他还在为路易恼怒,随即他草草告别了这两个女人,高傲地走出了饭馆,留下她们在黑漆漆的伦敦夜晚摸回家去.路易颇为斯黛拉高贵的魅力和文雅的气质所述醉,她一直陪伴她走到她的房门口.罗伯特此时正在迪恩河谷,因此,斯黛拉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找到机会提醒他处境危险.黎明时分,在斯黛拉幽暗的卧室里,他们重新表露了彼此之间的爱和信心,似乎都已意识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约会.当罗伯特终于说出他确实是激进的纳粹分子,珍视权利甚于自由时,斯黛拉发现他们的信念无法调和.这时,屋外已传来监视者隐约的脚步声,罗伯特穿好衣服准备离开.他顺着绳梯爬上房顶的天窗,又突然折返下来,再一次亲吻了斯黛拉.他要她好好保重,然后就迅速从天窗消失了.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罗伯特的尸体横陈在大街上,他是从极度倾斜的房顶上不慎坠亡的.斯黛拉再见到哈里森时,已是一年多以后.协约国在非洲登陆;进攻意大利;第二战场的实现.经过所有这一切.最后,哈里森回来了.斯黛拉一直有问题要
问他,关于罗伯特的问题,不过现在它们已毫无意义了.他们的谈话始终非常拘束,罗伯特的死使他们生活之间任何真正的联系都不复存在.哈里森没有任何浪漫的提议;而且,当斯黛拉告诉他她快要结婚时,他甚至隐约感到了解脱.
作品鉴赏《炎炎日当午》是伊丽莎白,鲍温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受到评论家们广泛注意的作品之一.英国小说家兼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说道,没有什么小说曾比它更好地捕捉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气氛.她以紧张而可信的细节表达了那个毫无生气的苦难世界,在了解那个时间和地点的读者身上非常强烈地唤起感情和感觉方面的记忆,以致人们好象又在经历着它们.但这部小说的意义远不止这点,甚至也远不只是斯黛拉·罗德尼的故事.在弗兰克·马吉尔主编的一部小说评论集中是这样评价这部书的,斯黛拉·罗德尼的问题是一位妇人强迫自己对她的爱之人作出自己的判断.斯黛拉是鲍温笔下的"自由女性".她有自己的职业,离婚多年,是一位已有成年儿子的母亲.她有一位相识两年的情人,但她仍然与别人约会.斯黛拉敏感、坚强,也能言善辩,不仅对旁人、对自己的事也头脑清楚.她使她儿子和其他人一直相信是她离弃了丈夫,她是主宰.而实际上,是丈夫离开她与别人走了.她对哈里森说,宁可被人看作魔鬼,也比让人认作傻瓜强.这番话正反映了斯黛拉心理上的矛盾:她渴望被人看作自由女性,无所不能,但她的内心却与这一形象不符.正因为如此,才有她的离婚,才有她与罗德里克的关系(他并不系在她身上,而她却为他诸事操心,要让她表现出这一点是很痛苦的),也就有了她对罗伯特的态度(他们的关系是稳定牢固的,但她拒绝了罗伯特的求婚).斯黛拉曾不断被人们认为是她那代人的典型,那一代人又常常被描述成"未接任"历史的人.一次战争结束以后,她已到中年,而此时又是二次大战.鲍温在小说中对遭受狂轰滥炸的战时伦敦的细致描写,正好为斯黛拉精神的创伤提供了具体的现实,又巧妙地穿插在斯黛拉与罗伯特的爱情关系中."炎炎日当午"正是斯黛拉人到中年的象征,是她的"正午",是她在做出决定质问罗伯特忠诚与否的巨大精神痛苦.当然,它同时也是战争的高潮,历史的转折点.斯黛拉的下一代人,以罗德里克和路易·露易丝为代表的,标志着一种新生和新的统一.斯黛拉的故事,也就是她作自由女性的"失败",是交织在工人阶级的代表路易·露易丝的故事中的,后者要作母亲的强烈愿望终于达到了高潮,当丈夫在外作战时,她却成功地怀了孕.她并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谁.盟军进攻西欧开始之日,她回到英格兰南海岸,她父母被炸死的地方,小说便以她生下孩子宣告结束.罗德里克则是准备到莫里斯山去,并且雄心勃勃地要用现代农业技术使古老的山地焕发青春.这下一代人的两个代表人物都解决了折磨他们父辈多年的矛盾——家庭、位置、传统与责任.当然,斯黛拉与罗伯特的关系还是最重要的.安东尼·伯吉斯说,凯尔韦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创伤,变成了一个叛徒.战争为作者澄清了文明毁灭时向何处寻求信念的问题.罗伯特变节的根源在于一种不自然和不持久的状态,他变成一种抽象观念的受害者,相信纳粹德国代表一种他可以依附的新的秩序.鲍温非常擅于刻画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部小说中更是审视了情感与理智和谐的障碍,也就是爱国主义与爱情之间的冲突.
(于晓丹)
安东尼·鲍威尔伴随时光之曲而舞(1951—1975)
此为多卷本,作品有《教养问题》(1951)、《买方市场》(1952)、《逆来顺受者的世界》(1955)、《在莫莉女士家》(1957)、《卡萨诺瓦的中餐馆》(1960)、《好心人》(1962)、《尸骨成堆的山谷》(1964)、《士兵的艺术》(1966)、《军事哲学家》(1968)、《书籍确能陈设房间》(1971)、《临时国王》(1973)、《倾听暗中合声》(1975).
作者简介安东尼·鲍威尔(190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905年12月21日生于伦敦.父亲是英军军官,祖上是威尔士著名的贵族世家.1923年至1926年在牛津大学读书,获历史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伦敦的达克沃思出版社工作,长达10年之久.其间鲍威尔创作了5部小说,前4部均由达克沃思出版社出版.这4部小说是:

当前:第14/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