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5/34页


《午后的人们》(1931)、《维纳斯堡》(1932)、《从观察至死亡》(1933)以及《代理人与病人》(1936).这些作品反映了鲍威尔的讽刺特色以及好以青年男子作主人公的倾向.1934年,鲍威尔与帕克南小姐结婚,成为另一贵族大家庭的成员,并因此而进入伦敦的文人圈子.1936年后,鲍威尔为《每日电讯报》等报刊当撰稿人,并曾受聘于华纳兄弟电影公司.1937年鲍威尔夫妇去好莱坞小住3个月,与海明威、费茨杰拉尔德会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鲍威尔坚持入伍,曾在威尔士团任军官,后任陆军部联络官,荣获数枚战争勋章.战后他重新开始写作,1948年出版了17世纪作家的传记《约翰·奥布里和他的朋友们》,并编辑了《短暂的生活,约翰·奥布里文选》(1949).鲍威尔此时已开始酝酿他的长篇巨著,最后他在伦敦的华莱士藏品陈列馆中的普桑绘画中找到灵感,并以此回来命名他的这个由4个三部曲组成的鸿篇《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这部自传体讽刺系列小说反映了二十世纪中期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成为同期作品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名著.此外,鲍威尔著有剧本《花园之神》(1971)以及多卷本回忆录《且莫中断》.
内容概要小说是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形式的,主人公叫尼古拉斯·詹金斯.《教养问题》讲述詹金斯在中学、大学和法国的学习经历.他有两个朋友,查尔斯·斯特林厄姆和皮特·坦普勒,三个人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与另一个学生肯尼思·威德默普尔的一本正经和追名逐利形成鲜明对照.詹金斯等人凭着贵族出身,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在事业上的成功似乎也是必然.威德默普尔则不同.他的阶级地位低下,其父不过是一个肥料商.然而,他在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中却不断地取得成功,引起主人公困惑和自嘲的反思,深感时间带给人的变化高深莫测.《买方市场》中的相当一部分篇幅是描写晚会、宴会和舞会的.詹金斯已是21或22岁的青年,在出版社里工作,正在酝酿写一部长篇小说.但是他与书中其他人物一样,以夜生活的享乐消遣为主要生活内容.在一次晚会上,詹金斯与他人发生争论,他所散发的传单《打仗划不来!》也被风吹散,惊动了在场的交际者,象征了社会上的变化以及激进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上层社会人士.詹金斯与一位女性第一次发生性夫系,不再是童男.在《逆来顺受者的世界》中,詹金斯在写作上获得第一次成功;他的作品出版了.他在爱情上也有所收获,与坦普勒的妹妹发生了一段恋情.威德默普尔在商业上颇为得意,但是他在爱情上却屡遭失败.到了《在莫莉女士家》中,威德默普尔的爱情更加失意,
明确地表明他这的种生活方式是不受上帝祝福的.与其相反,詹金斯与沃敏斯特勋爵的女儿伊索贝尔一见钟情,很快就订了婚.在事业上,詹金斯由出版业转向电影剧本的创作,并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时已是1934年、年近30的詹金斯第一次发现他生了白发.朋友们使他了解到社会上的政治态势,传统的价值观念似乎在受到威胁.《卡萨诺瓦的中餐馆》引出已经结婚的詹金斯,并以此为导线,描述了几对夫妇的婚姻关系,包括爱德华国王与辛普森夫人,尽管这两位从未正式露面,但是在揭示主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男女关系通常只能给人带来不适乃至不幸.詹金斯结识了作曲家莫兰德并由此得以了解艺术家的生活方式,通过与贵族生活方式的对比,进一步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分化.《好心人》在时间上作了一次飞跃,并因此而成为后面三部战争小说的前奏.《好心人》记叙了詹金斯的童年.他在斯通赫斯特生活,父亲就在附近的阿尔德肖特驻扎,部队整装待命,准备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时间似乎玩了一个小小的把戏.数年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人们依然体会到同样的气氛,听到同样的谣传,时间在这里仿佛划了一个圆圈,一切都象是重复.詹金斯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入伍去保卫祖国.威德默普尔也入伍了.为现存制度服务的精神被作为残余的封建思想而受到嘲讽.战争三部曲《尸骨成堆的山谷》、《士兵的艺术》和《军事哲学家》仍持从容不迫的叙述口吻,讲述远离战场的军事生活.最有讽刺性的情节是,威德默普尔在军队青云直上,詹金斯、斯特林厄姆和坦普勒都成了他的下属.早年聪明而讨人喜欢的斯特林厄姆此时变得忧闷寡欢,在饭厅里当服务员.坦普勒原本从事金融业,入伍后对威德默普尔的态度大为改变,后被威派去执行一项秘密行动并遭身亡.斯特林厄姆也被杀.这两人的死亡与威德默普尔均有关联.帕米拉·弗利顿是早已出场的人物,在本书中成为主角.她与各色军官上床,最后成为威德默普尔的妻子.《书籍确能陈设房间》走出战争,描写1945年后的社会生活.威德默普尔受封成为终身贵族,帕米拉无比得意.她继续放荡的生活方式,与各种人物发生关系.詹金斯退伍后重操旧业,过着文人学者的生活.他开始搜集罗伯特·伯顿的资料,打算为他写一本书.《临时国王》将读者带到50年代末,詹金斯已经50有余.他的儿子已经快到入伍年龄了.活跃的帕米拉在一次情场失意后用药过量,结束了她狂乱的一生.莫兰德也在久病之后辞世.战后的英国社会在一些新角色的登场表演中得到喜剧性的描绘.退伍军官丹尼尔·托坎豪斯和被称作"书籍确能除设房间的巴格肖",都是书中生动有趣的人物.在最后一部作品《倾听暗中合声》中,威德默普尔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变化,他放弃世俗生活,加入了一个热衷于神秘仪式的迷信团体.他似乎丧失了不少理智,却仍然精力充沛,最后在奔跑中用力过度而死,死时还不到70岁.詹金斯的晚年相当安宁.他温和、安详、善解人意,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一个创造性的技能,是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詹金斯最后在自已的乡间别墅里观看焰火,四处飘散的烟雾令他想起全书开卷时的场面:清道工在街道旁的火边围坐着烤火.当时的火与烟使他就生活的规律与时间的渲化产生遐想;此刻,詹金斯再次想到生活与时间的奇特关系.他感叹到:"在冬日的静寂中,就连四季的匀称运动似乎也停止了."
作品鉴赏用几千字来介绍这部浩繁之作实在过于勉强.然而《伴随时光之曲而舞》是一个整体,不容拆散.它如同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逝水年华》,必须通篇阅读,方能体会到作品的妙处.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尼古拉·詹
金斯,实际上,在小说涵盖的从20年代初到50年代末的近40年时间里,真正在作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书名中提到的那个角色:时间.因此,这部多卷本作品也常常被简称为《时光之曲》.在《教养问题》中,詹金斯就曾这样明白地点题说:"四季神手挽手,脸朝外,随着带翼裸身老人弹奏的曲调节奏舞蹈."事实上,这是对普桑的绘画的文学描述.作者认为这幅绘画表现了时间与人生的关系:"有些人也象四季神那样,脸朝外,按照复杂的节拍,手挽手运动."卷帙浩繁的《伴随时光之曲而舞》,就是以此来组织结构的.全部作品耗去了作家24年的光阴,记叙了英国社会在二十世纪早到中期的生活画面.这部多卷本鸿篇在结构上是颇为讲究的,作者尤其注意到叙述的完整性和前后的呼应.第一部小说《教养问题》的开头以火为媒介,引出主人公对古代的遐想("不知为什么,雪花落入火中的景象总是令我想起古代的世界..),最后一部《倾听暗中合声》的结尾则以焰火为导线,重新提起四季(自然是暗示四季神)的循环.从表面上看,人事更迭,世态苍桑,仿佛象四位女神在原地转圈的舞蹈,周而复始,颇有规律,实际上,时间玩出的把戏又有谁人能辨出?詹金斯作为叙述者,看到了各种人物的经历,兴衰荣辱,哪一样是个人所能左右的?关于两次灾难性的世界大战,又有谁预见到了它们对人类所造成的巨大破坏?第六部小说以《好心人》为题目,而"好心人"指的却是专司复仇的三女神.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好心人"引出了关于战争的三部曲,记叙了两次世界大战.詹金斯的两位朋友,均在战争中丧生.时间,似乎总是出人意料地安排着人的命运.《伴随时光之曲而舞》的叙述方法,曾经受到批评家们的热烈评论.虽然在长达12部的鸿篇巨奢中只用一个叙述者颇有点冒险,大有口吻单调、视角狭窄的危险,然而批评家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妥善地处理了叙述者与叙事的关系,避免了上述可能.首先,作者赋予詹金斯温和的性格.他客观,善解人意,富有洞察力,而且很有幽默感.他从不对他人匆忙下结论,而是与读者一起去观察人物的言行,让人物展现自己的面目.其次,作者通过其他人物来"观察"詹金斯,从而使读者感到书中的描写并非全部经过詹金斯的选择.当然,作品的内容不可能是不经选择的.身为贵族的鲍威尔在他所熟悉的事物中选择题材,《时光之曲》中的人物自然以上层人物为主.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时光之曲》是一部自传体作品.拿詹金斯的经历与鲍威尔的经历作一个比较,两人的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富有观察力的读者会发现,作品的叙述方法颇为谨慎而有节制,体现了作者的文雅风度与超然姿态.但是,也有的批评家将此视为作品的一个缺陷,认为这种谨慎与节制来自叙述口吻的不一致(詹金斯时而用参与者的身份叙述,时而则操起作者本人的旁观看口吻讲话).善于写自传体小说的鲍威尔,从1976年起开始陆续出版他的多卷本回忆录《且莫中断》,其中的第一部《春天的婴儿》(1976)就已经显露了它与《时光之曲》的相似,引起了评论象和读者的兴趣.评论家将《且莫中断》看作是"真正的自传",而《时光之曲》则是"虚构的自传"."虚构的自传"无疑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美国评论家盛赞它的文雅风格,称它充满"优美、魅力和含蓄的幽默",是"20世纪中期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鲍威尔的朋友、名作家伊夫林·沃这样评论《时光之曲》:"它比《追忆逝水年华》更现实,也比它更有趣儿",它"客观、冷静、幽默,结构精巧准确,是完美的英国式的小说".
(申慧辉)
巴巴拉·匹姆卓越的女人(1952)
作者简介巴巴拉·匹姆(1913—198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英格兰什罗浦郡一小镇,父亲是律师.她曾就读于利物浦一家私立学校,又在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攻读英国文学,1934年获文学学士.二战期间,她参加了在英国和意大利的妇女皇家海军服务团的工作.战后长期供职在以人类学研究为主的伦敦国际非洲问题研究所,成为该所杂志《非洲》的助理编辑,并开始文学创作.1950年至1961年,她共有6部作品问世(《几只驯良的瞪羚》1950、《卓越的女人》1952、《姐妹俩》1953、《仅次于天使》1955、《一杯祝福》1959、《爱没有回报》1961),她赢得了批评家们的赞誉和一批爱好者.然而进入60年代以后,匹姆吃惊又失望地发现她的小说不再被出版商或代理人所接受,受到冷落.即使如此,她从未停止过创作,她坚信她要为自己写作,并开始怀疑她早期作品的真正价值.1974年她退休后,到牛津郡她姊姊希拉里·沃尔登家居住.1977年,在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进行的一次公开调查中,著名的评论家大卫·西西尔和诗人菲立浦·拉金一致认为匹姆是英国本世纪以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最突出例证.此消息一经公布,匹姆的命运突变,她那部多次遭到退稿的《秋季四重奏》(1977)立即被麦克米兰公司接纳.许多60年代受到冷遇的作品也纷纷出版,电视与报纸采访更使她名声大噪.然而,匹姆早已习惯于安静的生活,关注个人世界甚于公众的注意.她被誉为"当代简·奥斯丁".她的小说往往以教区的日常生活为背景,以单身女人的心态与命运为中心,刻画了英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群普通人物.她的作品集讽喻和心理分析于一体,摆脱了单纯的行为喜剧的模式.她的后期作品有:《柔顺的鸽子死去》(1978)、《几片绿叶》(1980)以及她逝世后出版的《不适宜的恋情》(1982).
内容概要与巴巴拉·匹姆大多数小说不同,《卓越的女人》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者所要讲的故事就是米尔德里德认为有趣的小事情,故事本身便是米尔德里德这位叙述人的眼睛所见.这位主人公一方面推进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她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也深刻地影响着读者的感觉和印象.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后伦敦某小城市的教区.这个小教区实际上是世界的缩影.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除叙述人米尔德里德以外,还有教区长朱立安·马洛里及他的未婚姊姊温尼弗雷德,他们家的房客寡妇阿利格雷,米尔德里德的邻居内皮尔夫妇,米尔德里德小姐的好朋友多拉小姐,以及人类学家埃弗拉德·波恩.所有这些人的故事都是透过米尔德里德的眼睛表现出来的.而她,正是"卓越的女人".在小说中,她告诉读者,她并"不是简·爱",可实际上这种否认恰好承认了她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与那个责任心强、心地高贵但并不漂亮的著名的文学形象简·爱相比,米尔德里德确实具有许多与她相同的品性,是个温和、有教养的未婚女性,不年轻也不很老,不富有也不贫困,没有惊人的美貌也不至丑陋不堪,不过她的故事不是哥特式情感小说之类罢了.她的故事实际上是连贯的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和现实社会中的普通小事——普通,就象杂物拍卖、为家务琐事的争吵、咖啡馆里吃饭,宣读学术论文,老姑娘重新在学校聚会等等.在别人眼里,这一切也许是冗长、乏味的,可在米尔德里德看来,这些都趣味无穷.小说开始时,米尔德里德居住在守旧的品姆里科小城,过着闲适安静的生活.她是一位乡间教区长的女儿,父母去世后,便搬进这座小城,并很快发现,她对这里的
一切工作,诸如教堂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她早已忘怀了的轻松的社会活动都感到那么适宜,佑佛接受了什么协定似的,这真令她吃惊.她在一家专门为解除淑女们的烦恼而开办的社团里作临时工作,又是当地圣玛丽教堂的支持者(她对自己过去生活所做的微弱的反抗就是选择了一个她父母会认为是"高"的教区),还是一名一丝不苟的守门人,守着她的伦敦住所,那里面保存着所有她童年时教区长住宅里的一切珍贵物品,米尔德里德看上去真不愧为"卓越的女人".她床边书架上摆放着关于献身的书和食谱,这正好说明了她生活的范围——或更准确地说,是她行为的区域.然而,米尔德里德的内心世界,却象匹姆许多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是活跃的.她喜欢观察别人,她的朋友威廉·考尔迪科特称她是"生活的观察家".品姆里科小城的新来者是她最喜欢观察的对象,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令她激动万分,甚至几乎将她从工作中引诱开.使品姆里科变得丰富多彩的第一批外来者是海伦娜和罗金厄姆(都叫他"罗基")·内皮尔夫妇.他们来后就住在卡尔德里德隔壁的套房里.海伦娜与米尔德里德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她穿着漂亮,对诸如做饭、打扫之类的家务事一概不感兴趣,而且还总是大声宣布她对组织有序的宗教的回避;她有份有学问的职业,人类学研究者,而且尽管已结了婚,仍对她的合作者,冷漠的、漂亮又严谨的埃弗拉德·波恩怀有无须报偿的感情.她的丈夫罗基,从前在海军里专门负责组织海军将官们的社会活动,安排各种舞会等,现在刚刚从意大利复员回来.他温和的态度、好看的容貌,同情的勇敢行为,以及对家庭享受的喜爱一下子强烈地吸引了米尔德里德的女性心理.而米尔德里德实际周到的帮助和机敏的聆听能力使她成为受海伦娜和罗基都十分欢迎的人物.米尔德里德半是急切、半是局促地作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她渐渐发现,她正在观察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神秘的论文,狂饮,婚姻的杂乱和婚外性吸引.而最最新鲜的,却是她不再仅仅是别人的观察者,她也开始刻意打扮自己,改变目己的习惯,同时还发现自己的感情不仅仅被姐妹之情所搅动——开始是被罗基,虽然他有明显的优越感,然后是为埃弗拉德,她从来没这么喜爱过一个男人,或至少她从来没这么表白过她的喜爱.当内皮尔夫妇等人走进她的生活以后,一种新的、令人兴奋的变化也打乱了她那些纯真的好朋友们、她的教区长和他未嫁的妹妹的日常生活规律.朱立安和温尼弗雷德决定把他们住宅的空房出租出去,他的房客阿里格雷很快就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格雷太太本是一位牧师的寡妻,漂亮又迷人,还是一个孤儿(正如米尔德里德尖锐指出的,"许多年过三十的人还是孤儿").她下决心不再在这种孤苦伶仃的境遇中耽搁下去,首先发展成为马洛里一家忠实的朋友,又很快使圣玛丽教区的教区长与她订了婚——米尔德里德一直惊慌地注视着这场联姻,惊慌,部分出于对朱立安无能软弱的失望,部分出于对等待着温尼弗雷德的命运所感到的悲哀.在小说的结尾,那些扰乱了小教区生活的外来者从圣玛丽教区离去了.内皮尔夫妇,一度分开又重新合好,一起往他们的乡间别墅走去.格雷太太,此时已显出她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女人,也离开此地,搬到肯星顿市更时髦的寓所去了.天主教的卓越的女人们接替内皮尔夫妇住进了米尔德里德的隔壁房间,教区长的套房也租给了另一对新教徒.米尔德里德的生活也不是一成未变,埃弗拉德占据了她的思想的一部分,人们推断出,也占据了她的心.她将要为他阅读论文,为他做饭——最终,会按这部小说的读者所强烈期望地那样嫁给他.
作品鉴赏《卓越的女人》是匹姆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它曾被选入"书际佳选",并曾在英国广播公司"妇女一小时"节目中连续播讲.它的吸引力在匹姆东山再起之后更是与日俱增.的确,这部小说的题目已经成为匹姆小说世界的标签.小说主人公兼叙述人米尔德里德是匹姆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的典型.她30出头,不漂亮,未嫁人,且已经把自己看作是老处女,象大多数其他"卓越的女人",米尔德里德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孤独.她没有丈夫也没有情人,没有父母也没有任何亲戚,只有一两个较亲近的朋友.她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就限于教堂和和她在教区的生活.她心地善良却又时常爱讽刺,害羞又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很容易就被吸引进旁人的生活却又经常渴望退回到她个人生活的宁静中去.她是个忠诚的却并不感情用事的朋友,热情地为教堂工作,又对教堂抱有怀疑的幽默态度.她对婚姻既矛盾又不存希望.米尔德里德和她在小说中的对立面正是一种新形象的代表,这种新形象既是文学意义上的,也是生活意义上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单身女人,不是暂时的单身状态,而是一种既定的生活方式.她们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断增长的一部分人;她们艰巨的任务是在没有传统的家庭、恋爱关系、满意的工作或紧密联结的社会的支持下找到一种心满意足的心态和适宜的生活方式.彼得·格雷厄姆在评价米尔德里德时也说,在匹姆的世界里,婚姻通常是以女性满足男性对享乐的要求为外表的,独身总是情愿的——但米尔德里德的情形却不如此.她是个自我拒绝的人.即使不是被能提供安全、陪伴和其它报偿的丈夫所利用,也要被她那个小世界中的大多数居住人所利用.她周围的人物都是擅长剥削别人劳动的人,尽管还有一系列卓越的女人作补充(温尼弗雷德·马洛里和圣玛丽教区的其她老处女),尽管马洛里牧师是神圣又单纯的——他过于超然于世俗事物之外反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私.即使是进步的女性也并未真正进化.海伦娜·内皮尔诅咒家务能力,自己却表现出渴望受到米尔德里德的帮助.罗基·内皮尔自己承担一部分家务责任,指出了这一点:只做你喜欢做的事不过是旧时自私自利的变形.埃弗拉德·波思虽然不是罗彻斯特先生,但对米尔德里德,他也有自私的愿望,他给她增加了无数的负担,那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不过埃弗拉德的自私与其他人物并不完全一样,也许他是在利用米尔德里德,也许是米尔德里德习惯于这种待遇,而不习惯要求什么;也许埃弗拉德·波恩既爱她,又依赖她的帮助.匹姆是一位并不十分关心所谓"主题"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却也都出于她的个人观察——真实的细节、环境和个性化的怪癖奇想.她擅于创造一个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观察种种思想,然后使人物栩栩如生.这部小说表现了各种人际关系的困难,尤其是女性与男性之间的矛盾.它让读者从内心深处理解了一种特殊的利他主义,也就是那个所谓"卓越"的未婚女教徒的精神.最后,匹姆的天才还表现在她表现了安静生活的丰富,细节中的快乐和观察的深刻,这些都使那些普通的人物既可爱又充实.
(于晓丹)
金斯莱·艾米斯幸运的吉姆(1953)
作者简介金斯莱·艾米斯(1922—)英国小说家、诗人,批评家.1922年4月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下层家庭.11岁开始写短篇小说,发表于他就读的中学的校刊.1941年进入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英国文学.翌年开始服兵役,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年后复学.1947年以优异成绩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他去斯旺西大学任英文讲师.1961年到剑桥的彼德豪斯学院任教.由于他对那儿单调、刻板的社交生活和低级的学术水平很反感,两年后便离开.除去1967—1968年间他在美国的温德波尔德大学任客座教授外,这是他最后的教学生涯,以后他专事写作.在牛津读书期间,他就已发表不少诗歌,并与菲利普·拉金和约翰·韦恩等结为好友.他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小说《幸运的吉姆》(1953)被列入"愤怒的青年"的行列,并赢得"毛姆小说奖".1978年在他发表了15部作品的24年后(迄今为止共发表20部),该书被译成9种语言,受到广泛喜爱.其它作品有:《那种莫名的感觉》(1955)描写五十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英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我喜欢这里》(1958)《一个英国胖子》(1963);《反死亡同盟》(1966)等都具有诙谐的风格,艾米斯被称为幽默作家.他的作品也有涉及严肃的道德问题的,如《找一个象你这样的女孩》.他还写过科幻、侦探小说.其优秀作品大都是用讽刺喜剧的形式表达对当代社会的不满和批评,主要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其晚正政治观点趋于保守,从而使作品失去揭露性.
内容概要吉姆(詹姆斯·狄克逊)是个出身平常,长相也一般的白面后生,在远离伦敦的某省立大学历史系任合同讲师.他过得不怎么得意,因为他不喜欢教书这行当,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系主任,内德·威尔奇教授是个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虚伪之徒.吉姆绝无与学校其他人搞好关系的本领,因此,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让学校继续聘用,全看他能不能捏着鼻子讨得威尔奇教授的欢心了.他先做的三件事是:第一,照威尔奇教授的指示给一家杂志投稿来表明他近期的学术成果,以便留任.一家杂志接受了他的文章,却不告诉他何时发表.第二,吉姆答应参加学院期末举行的学术演讲周,威尔奇派给他的题目叫《可爱的英格兰》.第三他"欣然"答应本周末前往威尔奇举行的家庭晚会.吉姆的女同事玛格丽特·皮尔住在威尔奇一家楼上,与吉姆过从较密,她是个其貌不扬,有点做作和神经质的女知识分子,相传她失恋后自杀未遂.吉姆不十分喜欢她,却糊里糊涂成了她的男友,担负起安慰、陪伴她的责任.周末晚上,吉姆、玛格丽特等人应邀参加了威尔奇的家庭晚会,不久威尔奇教授的儿子伯特兰德和女友也驾到.伯特兰德是个粗鲁、自私、跋扈的半瓶子醋的画家,他的女友克里斯廷·卡拉汉却是位容貌美丽,衣着朴素,神态端庄的妙龄姑娘.当吉姆第一眼看到她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奇怪这样一个女孩子竟会跟丑陋的威尔奇一家有密切关系.晚会上大家聊天,伯特兰德出言不逊,吉姆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他,并愤然走出客厅,到街上的酒店里喝了两杯.当他带着醉意回到威尔奇家时,无意中发现他同事的妻子,一个名叫卡洛尔的女子与伯特兰德有暧昧关系.他昏昏沉沉回到自己的临时卧室,一觉睡到天亮,大吃一惊地发现自己的香烟把床单和毛毯烧了好些大洞.他霎时感到六神无主,这要是被苛薄的威尔奇太太看到,定不会饶了他.恰好这时,他碰到克里斯廷,在她帮助下,烧毁的毛毯、家具很快被收拾停当.过了两天,
他接到克里斯廷的电话,请求吉姆帮她打听伯特兰德的下落以及校长邀请他们参加的夏季舞会何时举行.由此,吉姆进一步得知伯特兰德对克里斯廷三心二意,加之吉姆本人对克里斯廷有一份密而不宣的感情,他机智地扮成晚报记者,骗过威尔奇太太和伯特兰德,搞来克里斯廷需要的消息.一来二往,他和克里斯廷亲密、默契了不少.夏季舞会开始了,故事前面提到的那些人物都翩翩而至.这一次克里斯廷带来她的舅舅朱利叶斯·戈尔阿夸特先生.他是一位爱好美术,富有的上流社会人物,很有正义感,对社会"文明"和学术界的价值也感到怀疑.威尔奇一家,特别是伯待兰德早就想通过克里斯廷来攀附他.戈尔阿夸特先生对校长和威尔奇一家并不感兴趣,相反对吉姆的态度倒是很友好.舞会上,伯特兰德和卡洛尔跳舞,玛格丽特跟戈尔阿夸特也聊得蛮热乎,受到冷落的克里斯廷和吉姆跳了几轮.克里斯廷请求吉姆告诉她伯特兰德和卡洛尔的关系,尽管吉姆对伯特兰德充满恶感,且对这事比较知情,但他却保持君子风度,对此缄口不言.看到克里斯廷在晚会上再三受到冷落,吉姆出于同情和爱怜,决定送克里斯廷回家,分手之前两人都鬼使神差,情不自禁地吻了对方,并约好了再次会面的日子.过了两天,玛格丽特来到吉姆住处,一通歇斯底里,吉姆束手无策,道义上无法摆脱玛格丽特.这几天吉姆非常忙,一是要催问他的文章何时发表,结果发现文章已被他人盗用,盗用的人被任命为国外某大学的教授,吉姆这才发现所谓"教授"都是这么当的.二是他要准备期末的演讲并安排期末考试和下学期的课题.三是要赴与克里斯廷的约会,约会结果并不理想,克里斯廷出于道义的考虑,也认为她和吉姆都不应该甩下伯特兰德和玛格丽特..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刻,威尔奇教授又把自己干不完的工作交给吉姆完成.还要吉姆以为所有一切都是出于对他的"信任".然而尽管如此"信任."威尔奇教授却无论如何不肯告诉吉姆下学期是否还继续聘用他,吉姆怒不可遏,真想抄起把扳手朝他脖子后面敲几下.吉姆为威尔奇无偿服务了之后,威尔奇教授也不管吉姆乐意不乐意,做为"恩典"邀请吉姆去家里吃饭.到家之后,威尔奇太太和伯特兰德纷纷找吉姆算帐,追问烧坏毛毯一事,谴责他假扮记者和勾引克里斯廷的行为.不久,吉姆和克里斯廷约会的事被伯特兰德知道,他前来寻畔,被吉姆打翻在地.期末演讲会终于开始了,院系师生和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包括克里斯廷的舅舅戈尔阿夸特先生也前来聆听.演讲之前,戈尔阿夸特先生为了给吉姆壮胆,给他喝了不少烈性酒.想不到吉姆酒性发作,到了台上胡言乱语起来.他先是模仿校长和威尔奇教授的说话声调和姿态,惹得满堂哄笑、跺脚和尖叫.而后他愈发神志昏乱,想把在座的威尔奇教授和太太、伯特兰德、校长、注册主管员、学院行政委员会和学院统统臭骂一通.演讲终于失败了,吉姆丢掉了工作,也断绝了与玛格丽特的关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戈尔阿夸特先生一直赏识他,吉姆成了他的报酬优厚的私人秘书.同时,克里斯廷也认清了伯特兰德,来到了吉姆身边.幸运的吉姆在事业和爱情上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品鉴赏从菲尔丁到狄更斯乃至到艾米斯等等的英国小说素有这样的传统:以幽默的笔触和观察者的身份来描写平庸、普通的日常生活.把社会政治态度、思想观点等严肃的理论问题寓于轻松、浅显的幽默描写中.《幸运的吉姆》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英国作家写英国人的书——从内容看,它是战后英国知识阶层中一部分人的漫画像,从作者看,他同许多英国小说家一样,即便是讽刺、揭露也带有保守、温和的色彩.主人公吉姆生活于50年代
初期的英国,同"其他对战争和战后艰苦生活感到厌烦的英国人一样,希望能过最低限度的舒适生活,可是人们给他的却是虚伪的理想主义.他要面包,人们却给他石头."(A·伯吉斯语)吉姆面临着一种生存困境.小说以吉姆为圆心,画了这样一个圆,罗列在这个"圆周"上的有他所处的学院,他身边的教授、同事、伙伴、女友及其他不断结识的"亲者"与"仇者".整个作品核心是吉姆如何争取保住饭碗的故事,在这个努力过程中不断地与"圆周"上的这些人打交道,经遇了种种诲气、辛酸、荒唐、可笑之事.吉姆的困境有两层:第一层是他自身的:他对环境非常痛恨,同时,不得已要去迎合这个环境从而更感到无可奈何和恼怒.吉姆出身于工人家庭,无势力,无背景,无杰出才能,无吸引人的外表,但受过良好教育的他有着一种敏锐,他对身边的各种人包括自己都判断准确而尖锐,讨厌这种虚伪的学术价值和人际关系.尽管他对自己的职业(中古史初级讲师)丝毫不感兴趣,却不得不为它做痛苦的努力.第二层困境是周围为人们施加给他的:尽管他捏着鼻子为系主任跑腿、效劳,尽力逢迎,附和,但他的努力终究不能成功,这是因为周围总有一批敌对势力:不学无术的威尔奇教授以及盗用吉姆的文章的L·S·卡顿代表着学术界的虚伪迂腐和欺骗;威尔奇太太和伯特兰德代表着中上层社会中一些人的跋扈、苛薄、傲慢、自以为是和真正地缺乏教养;与吉姆同住一个公寓的同事小约翰斯也处处坑害他;吉姆自己同女友的关系也是别别扭扭,心里不十分爱她却还保持着索然无味的关系.当吉姆第一次见到克里斯廷这样文雅漂亮的上层社会的姑娘时深感自惭形秽,书中描写道:"看到她这模样,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习惯,标准和抱负受到一次无法抗衡的袭击..他非常清楚,象她这样的姑娘,除了被当作伯特兰德之类的私人财产而露露面以外,平时是哪里也看不到的,因此他早觉得这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吉姆是现代英国社会中一个新兴阶层的缩影,这些人出身于中下层,受过高等教育,然而却并没有因此真正地进入上流社会;占据社会高位的仍旧是那些达宫贵人及其家族.吉姆他们这类新人不想成为绅士,并把权力看成是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这就是五十年代出现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反英雄人物.然而"幸运的吉姆"之所以"幸运"就在于他被赶出学校的同时又另有高就,被富有且有势力的戈尔阿夸特先生看中,成了他报酬优厚的私人秘书,而这个职位正是伯特兰德始终觊觎而没有到手的肥差.与此同时,吉姆还得到一个上流社会的爱人.吉姆本身是个激进分子,对上流社会的盛气凌人感到愤慨,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上层社会的恩惠并感到幸运和幸福.这种完满的结局固然是受传统的影响,但也说明了作者潜在的保守.艾米斯在他的作品中显示出一种驾驭语言的才能.风趣的语言,幽默的形象,准确的心理描写,集中体现了作者——一个学者作家的机智,敏锐和聪慧.那种调侃、嘲讽、辛辣、夸张、活泼的笔触在书中处处可见,不一而足.特别是在描写吉姆一边曲意奉迎威尔奇教授,一边在内心痛恨、诅咒的心态令人忍俊不禁.对威尔奇教授的学者骗子的嘴脸,对伯特兰德粗鲁可憎的形象,甚至包括象阿特金森、小约翰斯这类出场不多的人物都因妙笔生辉的描写而跃然纸上.作品情节琐碎、曲折但很吸引人,最后吉姆闹剧式的演讲可视为全书的高潮.从整部作品看,确系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的最佳作品之一.
(王众)
艾丽斯·默多克在网下(1956)
作者简介艾丽斯·默多克(1919—)英国小说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英格兰——爱尔兰家庭.自幼迁居伦敦,曾受教于布里斯托尔白德明顿学校,后进入伦敦的弗罗拜尔教育学院.1938—1912在牛津萨默维尔学院学习古典名著,广泛涉及了古典历史、文学和哲学.1942—1944年在英财政部工作,其后的两年服务于联合国救济总署,曾赴比利时、奥地利从事救济难民的工作.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千百万人无家可归,这些使她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她获剑桥大学纽汉姆学院奖学金学习哲学,1948年毕业后受聘于牛津、圣安尼学院,此后至1963年在该学院教授哲学,同时开始写作小说.1953年发表哲学著作《萨特:浪漫的唯理论者》,1956年她与同事约翰·贝雷教授结婚.在默多克的创作中,哲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她把小说视为解释哲学的工具,但又不失文学作品的生动活泼.她的第一部小说《在网下》(1956)奠定了她在英国当代文坛中的地位.在《钟》(1958)与《砍掉的头》(1961)中,作者采用象征、荒诞等手法,描写了心理变态的知识分子形象,提出道德、宗教和自由等问题.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描写家庭生活的《沙中楼阁》(1957)、反映爱尔兰1916年起义的《红与绿》(1965)和描写一个老人临死时心理的《布鲁诺的梦》(1969).1973年她发表《黑王子》,小说用假定作者、编者以及其他四个人物的口吻来讲一个谋杀的故事,他们对此得出不同的结论.该书获泰特·布莱克奖.1978年她的《海,海》又荣获布莱克奖.其后发表的小说有《修女与士兵》(1980)、《哲学家的学生》(1983)、《好学徒》(1985)等.默多克还发表过多篇哲学论著、文学评论和诗歌.
内容概要当我走出站口看见菲恩来接我,就知道是出事了.菲恩是我的朋友,在别人眼里他是我的随从,其实并不是.他告诉我麦格黛恩把我们赶出来了,因为她要结婚,那男的是个睹赛马的,很有几个钱.我们找到麦格黛恩,请她宽容些,但遭到了拒绝.我溜跶到汀克汉姆太太书店前,看见她手里拿着本《奇异的故事》,坐在她养的一群猫中间,旁边的半导体传出低弱的音乐声.我和她聊起了心烦的事.回想起我曾与麦格黛恩的一次吵架.那次我有事没能赴约,她把我快写成的史诗撕得粉碎.她曾暗示她想结婚,而我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我想写小说,想翻译法国作家J·皮埃尔的作品.我新近刚译完他的小说《木夜莺》,这本书若能出版,我将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稿酬.我叫詹姆斯·堂纳格休,爱尔兰人,不过我只回都柏林一次.30出头的我年轻有为,只是我很懒,以写作为生.我个头不高,会柔道,还患有神精衰弱症.因而我害怕孤独,需要菲恩的帮助.菲恩这时走来,提议我们去找戴伍帮忙.戴伍是个哲学教师,正与一群年轻人高谈阔论,于是我去找女友安娜帮忙.我曾经非常爱她,但总不能了解她.她的歌唱得十分动听,我就是在一次演唱会时认识她的.她的妹妹萨迪是电影明星,安娜不知为什么从来不想进入影视界,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很有潜力.我找到了安挪所在的剧院.走进一间屋子,我发现周围挂着一幅幅面具.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我听见另一屋子传来声音.顺着声音我走进房间,看见了安娜.我想过去亲吻她,就象以前我教她柔道时把她摔倒后亲吻她那样.我这样做了,并向她说我爱她.但她显出厌烦的样子.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她已经放弃了唱歌,正从事戏剧事业.她很忙,建议我去找萨迪帮忙,因为她正需要一个照
料她房子的人.我在一家美发厅见到了萨迪.她十分高兴,叫我尽快去她家做管理人.因为有个男人常来缠她,这个男人叫贝尔方德.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一惊.因为我和他曾有过一段难忘的交往.雨果·贝尔方德以前不姓贝尔方德.他的父母是德国人,到英国后做军火买卖.为了过个吉利,改姓贝尔方德.后来果真生意兴隆.雨果继承父亲的产业时,工厂办得正红火.但雨果是个和平主义者,转产火箭和烟火.然而他还是发了财.但雨果仍然生活简朴,还常和工人一起干活.我和他是在一家疗养院认识的.那时我得了感冒,作为治疗试验对象住在那儿.我的同伴就是雨果.当我和他交谈后,我发现他是个最冷静最客观的人.我们的谈话涉及了各种问题.治疗结束后我们各奔东西.后来我从法国回来,又常与雨果见面.有时我回家后把我俩的谈话记下来,过一个时期拿出来看又觉得很不连贯,于是就作些补充润色.本来我记下我们的谈话只是为自己看,就没有对他提起此事.一天我忍不住把手稿拿给戴伍看,他觉得挺好,又传给一些朋友看.不少人建议我发表这本书.终于我经不住诱惑把手稿送给了出版商.不久它以《沉默者》发表.当时,我的心情恨沉重,觉得对不起雨果,不该把和朋友的私下谈话公之于众.从此我害怕看见雨果,而那时雨果办起电影业并享有名声,渐渐我们的关系就疏远了.没想到现在萨迪又提起了他.我到萨迪家后无所事事,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沉默者》.这又勾起我的往事.我决定向雨果说明真清.但房门都锁着,是菲恩帮忙,用铁丝撬开厨房的侧门,我才得以走出萨迪的家.菲恩、戴伍和我四处找雨果,结果雨果没找到,却在一家酒店认识了社会主义者莱夫特.他和我一起喝酒谈政治,然后我们四人夜游泰吾土河,直到天亮才分手.清晨我与戴伍一起喝茶,他给我一封安娜的信,信中让我快去找她.但等我找到她的剧场,那里已经人去屋空.听说她要去好莱坞演戏,我心情惆怅.最后决定我应该修改《沉默者》.我想去萨迪家拿这本书,但走到她家门口,听到她正和山姆(麦格黛恩的情人)谈有关我的事.山姆拿到了我译的《木夜莺》手稿,已联系雨果的电影厂把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他鼓动萨迪参加演出.我听了非常生气,决心一定要找到雨果,告诉他山姆卑鄙的计划.首先我得从山姆那儿把我的手稿弄回来,使他的电影拍不成.我找菲恩帮忙,告诉他我的计划.菲恩仍用铁丝撬开了山姆家的门,没想到在他家有一条大狗锁在房中央的笼中,它也是山姆用来拍电影的.我们四处翻找,但仍未发现我的手稿.一气之下我们劫走了那条狗.我牵着狗去找雨果.来到电影厂,那里正在开大会.讲话的正是莱夫特.他在讲社会主义,听众群情激昂.雨果也在其中.我拉他到一旁,向他讲了山姆的阴谋,但他以乎不以为然,又转身去听演讲.忽然一阵警笛声,人群骚动.雨果冲向讲台帮助莱夫特逃跑,而他却在与警察的冲突中受了伤.我因为带着狗,躲过了警察的扣留.第二天我找到戴伍,商量对付山姆的办法.我们决定他以我的口气给萨迪写封信,让他们用钱来换狗.我去法国找麦格黛恩,因为她来电报叫我去.在巴黎我见到她,她告诉我她为我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做一家电影公司的编剧,我不用干什事就可以赚钱.我拒绝了她.我问起她《木夜莺》手稿落到山姆手里的事.她得意地告诉我山姆受骗了,那个电影根本拍不成.回到英国后我大病一场.病好后我在那家医院找了个活.无意中我发现雨果在这里治伤.深夜我找到他,向他说了一切.他告诉我不必为《沉默者》的事烦恼.他还告诉我他并不爱安娜而是安挪在追求他.他爱的是萨迪,而萨迪爱的却是我.这真是出平我的意料.雨果让我帮他逃出医院,
我虽不情愿,还是冒着丢掉工作的危险,为他偷出他的衣服,逃出医院.分手时他告诉我他不再搞电影而准备做生产表的生意.他还告诉我在他家有一笔钱,一部分是给莱夫特的,一部分是给我的.我找到他家,拿了他保存的那本《沉默者》,一些书信和一些钱.我又来到汀克汉姆太太店前,她交给我几封信.一封是莱夫特的,他在信中说如果我能做些革命工作,他会很高兴.另一封是J·皮埃尔的,他送给我一本他新近写的获奖小说.还有一封是菲恩的,他说他回都柏林了,因为他早就想回去.最后我打开萨迪的信.信中说她并不想买回那条狗.她最近很忙,但不久也许我们会再相见的.我很高兴.我打算重新开始.
作品鉴赏艾丽斯·默多克与许多英格兰——爱尔兰作家如J·乔伊斯、s·贝克特等一样,是个既特殊又有天才的作家.小说《在网下》极其具有默多克风格,发表后曾轰动一时,以致使她后来写的几部小说显得相形见绌.《在网下》并不是情节小说,它很有些英国流浪汉小说的味道.叙述人"我"无家无业,是个靠笔杆子维生的知识分子.他从被赶出麦格黛恩家后,从一处到另一处,几乎处处都不能让他顺心如意.同时通过"我"的见闻和经历,读者看到纷乱的花花世界和各种类型的人物.《在网下》也是一部没有主人公的小说.读者随着"我"的生活旅程——浸无目的的旅程,见到了待人诚恳朴实的菲恩、善于高谈阔论的戴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莱夫特、实业家雨果以有善于投机取巧的山姆和四个性格分明的妇女形象:麦格黛恩、汀克汉姆太太、安娜与萨迪.在这些不同层次的人中,叙述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雨果.他是"我",甚至是作者默多克的一个理想人物.作者的哲学观点主要是通过"我"与雨果的谈话体现出来的.首先,小说中"我"对事态分析、判断的一次次失误体现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哲学中否认人可以认识现实的观点."我"所见、所描述的现实其实都不一定是真正的现实."我"自以为萨迪爱的是雨果,安娜爱的是"我",而事实却正相反.书名《在网下》出自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中的术语,意为:语言就象一张网,盖在多彩的世界上.语言既能反映现实,也能掩盖现实.小说第四章"我"与雨果的谈话之一,就是关于语言的特性.他们谈到了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描写人的感情这事有点玄",雨果说,"这些描写太做作.""为什么"我问."因为",雨果说,"一开始写,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终他们得出:唯一的希望就是别说,别写,因为"语言根本无法让你表现实际是怎样","语言是一部制造谎言的机器.""只有我们的行动才是真实的".其次,小说中"我"对雨果的尊敬、歉意和敬而远之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道德哲学观.雨果是默多克小说中少有的正面人物.他克己无私、实干敢干、厌恶名利、生活检朴、待人诚恳.不顾危险去救社会主义者莱夫特,并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他热恋着萨迪,最终看清无望而激流勇退.雨果的才华、追求,体现了作者善与美的人主观.因而有人又称默多克的哲学为"道德哲学".《在网下》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容,而且映照出艺术的光彩.小说的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幽默风趣,同时体现出"我"的性格特征."我"在别人眼里是个有才华但又不愿做事的人,是个不愿受人控制、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是个对让会主义既怀疑又报有好感的有头脑的人."我"这个形象在二战后的英国很有代表性,以往的热情已过,他们开始冷眼看世界,试图对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然而作者不时暗示我们,人们追求自由选择,但是在虚幻复杂的世界上,面对选择并非易事.这点也
正是默多克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补充.《在网下》的流浪汉小说结构也表达了默多克的哲学观点.世界是复杂多样的,生活是变化多姿的,人物是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因而作者结构小说的方法也是开放式的.叙述人"我"在读者面前象是画了一棵大树,树枝伸向四面八方,就象人们的生活道路一样.然而艺术绝非等于无序的生活.这棵树的轮廓是清晰的,枝蔓是健壮的,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构思和娴熟技巧.小说20章,其中第4、8、12、16和20章构成全书的骨架,使叙述自然有机地连系在一起.关于叙述人"我",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我"是个男性,与作者正相反.而且,在她以后的数部第一人称小说中"我"也都是男性.默多克似乎更关心她的异性——男性的心态,这也许是她不同于当代众多女作家的独特之处吧.
(童燕萍)
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蝇王(1954)
作者简介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1911—),英国小说家.1911正9月19日生于康沃尔.戈尔丁的父系数辈以教书为业,他的父亲亚历克·戈尔丁也是一位有名的教师.在这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里,威廉·戈尔丁度过了宁静而孤单的童年.由于外出时永远有父母或保姆相伴,戈尔丁在上小学前没有结识过家庭成员之外的任何人.他很小就开始读书,却不擅长数学.他自己曾回忆,童年时他喜爱文学,"象集邮或采鸟蛋那样搜集词汇".他熟读所有儿童文学,包括古希腊至现代的一切童话故事.12岁时,戈尔丁开始动手尝试小说创作,计划写一部关于工会运动史的长篇巨著,可惜这部书没有完成.他在父亲任教的马尔波罗中学毕业后,进入牛津的布拉斯诺斯学院攻读理科.两年之后,戈尔丁终于发现理科不是他所喜爱的专业,转而攻读英国文学.他悉心研究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历史,这段学习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1935年,戈尔丁大学毕业,获得英文学土学位和一份教学许可证.在毕业的前一伍,他出版了一本题为《诗集》的小册子,其中显示了他的写作才华.毕业后他做了4年社会工作,从事包括写作、表演和为小剧院当导演在内的各种工作.1939年,戈尔丁步父辈的后尘,成为一名英语及哲学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戈尔丁的平静生活.他以中尉军衔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直接参战,直到1945年方返回原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开始进行小说创作.迄今为止,戈尔丁已创作10余部长篇小说,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要《蝇王》这部长篇小说是以一群少年为主角的寓言故事.小说是这样开头的:"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这段文字提供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引出了以金发男孩为主角、在这荒凉小岛上演出的一场人性的悲剧.金发男孩叫拉尔夫,他刚刚与绰号叫"猪仔"的胖孩子相遇,他们互相交换着信息,得知带队的大人已经下落不明,驾驶员也不见了.小胖子说:"刚才我们遭到袭击了!""我们往下降落的时候,我从一个窗口朝外面瞅了一下,瞧见飞机上别处都呼呼地冒火啦."善于观察的小胖子指着断层岩地又说:"这就是机舱擦过去的时候弄出来的."他接着向拉尔夫解释:暴风雨把飞机卷出海,很多人可能还在机舱里.他们决定,既然没有大人了,他俩应当召集岛上的孩子,并列出名单来.小胖子发现一支漂亮的螺号,便请拉尔夫吹响它,来召集岛上的人.果然,拉尔夫一吹响螺号,便陆陆续续走来了一群孩子,小的才5、6岁,大的也不过13、14岁.小胖子开始询问他们的名字.这时,在沙滩的一边,出现了一支队伍.这是一队男孩子,头上戴着四四方方的黑帽子,身上罩着黑斗篷,斗篷的左胸部挂着一个长长的银十字架.领队的男孩喊着口令站住,询问是谁在吹号,是不是有船来接他们了.原来这是一支唱诗班,领队的人叫杰克·专利社.大家首先选举领导.拉尔夫以多数票当选.杰克仍负责唱诗班.拉尔夫决定先去查看一下这是不是一块陆地,然后商量营救众人的办法.拉尔夫、杰克和聪明的西门去查看地势.他们首先发现了野猪的痕迹,又发现他们所处的不是陆地,而是一个呈船形的岛屿.最后,他们看到了飞机坠落的现场.拉尔
夫说,这是一个荒岛,没有炊烟,也没有船;杰克喊道他们可以去打猎、捉动物.3个人完成了勘查任务,回到当初开会的石台.拉尔夫向大家报告了勘查结果.从他的介绍中,孩子们才明白,他们的飞机是被击中的,他们也许要在这个岛上呆很长时间.读者从孩子们的交谈中得知,这群孩子是英国女王的子民,他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战争.孩子们为了得到营救,决定集体去拾柴,生起信号篝火,他们还发现了一条小溪,可以洗澡;有果树,可以摘果子吃;还有野猪,没准儿可以逮住一两只解解馋.几天过去了.拉尔夫与杰克发生了争执,拉尔夫想让大孩子们集中力量盖几个窝棚,杰克却把人拉走上山打野猪.篝火是为了大家得到营救而点燃的,也因人力不足而几乎熄灭.年幼的孩子们不知道忧愁,他们在树林中摘果子吃,在海滩上玩耍.当然,有的时候大孩子会欺负他们,但是,文明世界的约束此时尚在发生作用,大孩子们还受到一定的道义制约.杰克在一心一意地打野猪,他还为自己涂了花脸,认为这会让人眼花缭乱,有助手狩猎成功.几乎与此同时,拉尔夫发现在地平线上有一小团浓密的烟,下边还有一个黑点点,可能是船的烟囱.他极为兴奋,自语道:"他们会看见我们的烟."拉尔夫开始向山上跑去,想看到篝火烧得怎样,是不是能够放出浓烟来.很快他们就看到了:篝火熄灭了,没有一丝烟,值班的人全走了.西门和猪仔都哭泣起来,拉尔夫气得满脸通红.正在这时,他们听到"杀掉猪.割喉咙.放掉血"的歌声,并看到杰克领着一队人过来.他们打到了一头野猪,正在高度的兴奋情绪中.拉尔夫和杰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杰克猎到的猪肉人人都想吃,连拉尔夫也经受不住引诱而让了步,这使杰克趾高气扬,骄横地说:"是我给你们搞到的肉!"嫉妒忿懑的拉尔夫决定马上到石台上召开大会.拉尔夫作为领袖,再次要求大家做事要有规矩,"石头堆做厕所;看住火,冒烟作信号;不要从山上取火,把吃的拿上山去."有人提出山上有怪兽,这引起会场上一阵混乱.大家争着抢着要螺号,都想有一个发言的机会.杰克却破坏规矩,大喊大叫:"让规矩见鬼去吧!我们才是强大的——我们打猎!"这时,几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向往有秩序的文明世界,盼望有大人快来救他们.孩子们在不安中入睡.睡眠中他们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场面,在岛的上空发生了空战,一名飞机驾驶员从爆炸的座机中乘降落伞来到岛上,可惜他已经中弹身亡了.双胞胎正在篝火旁守夜,在风中一会涨鼓一会呼呼作响的降落伞被他们认作白天时大家谈到的怪兽,两人大惊失色.发现怪兽的消息使所有的孩子们都深感不安.拉尔夫提醒大家不要一心只想怪兽,要紧的是要马上重新燃起篝火.西门心中也有疑惑,觉得双胞胎说的不是怪兽、它有爪子,却没有留下足迹,而且还追不上双胞胎,听上去它更象个病人.为了寻找怪兽,杰克发现了一处可造堡垒的好地方,这使他和拉尔夫之间的冲突愈加剧烈:他要带领猎手们造堡垒,不再听从拉尔夫的指挥.拉尔夫与杰克之间的公开分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大一点的孩子都加入了杰克一伙,生火的工作无法进行.唱诗班的孩子们,成了杀动物的猎手,并且残酷地杀死了一头母猪.杰克还割下猪头给怪兽当祭品.一群苍蝇围住猪头,形成了一个蝇团,仿佛是只"蝇王".西门生了病,却发现了"怪兽"实为降落伞与死人,他去报信,却被杰克手下的人在狂欢中打死.杰克为了搞到火种,夜里去偷小胖子的眼镜,小胖子等人去要眼镜,却被石头砸死,螺号也在乱战中粉碎了.杰克还要继续追杀拉尔夫,身已带伤的拉尔夫拼命地逃命,就在他走投无路的危急时刻,一位海军军官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皇家海军的军舰来营救孩子
们了.
作品鉴赏《蝇王》是一部寓言式小说.它以《珊瑚岛》(1857)为小说的外在形式,讲述一群男孩在年代不明的某个时间,由于原子战争的爆发而撤离本土,不料却在飞行途中出了事故.飞机被击中,机上的大人全部遇难,活下来的孩子们只好组织起来,为了自救而生火、盖窝棚、打猎.不幸的是,人性的恶劣很快就把脆弱的文明秩序抛在了一边.诚实的拉尔夫被野蛮的杰克所取代,象征文明的唱诗班成了涂成花脸的原始狩猎者,智慧的西门和理智的小胖死于残酷的野性冲动之下..在《蝇王》的结尾处,一位海军军官曾对杰克一伙追杀拉尔夫发生误解,他认为孩子们的表演真不错,"就象《珊瑚岛》里写的一样."很明显,作者用心良苦,在以这种似是而非的手法嘲讽现代文明与战争.戈尔丁自己就曾这样说明:"那位军官打断了一场人对人的追杀,打算把这些孩子们带到军观上,离开这个岛屿;可是这艘军舰很诀就要以同样毫不宽客的方式去追击它的敌人.有谁能来拯救这些成年人和这艘军舰呢?"《蝇王》的寓意还体现在那个由一团苍蝇所组成的"蝇王"上.西门在被打死之前,曾与"蝇王"有一段对话.蝇王说:"真可笑,居然以为怪兽是你们可以追捕和杀死的东西!你知道我是你的一部分吧?而且分不开,分不开,分不开!"这个被杰克拿来祭兽的猪头,从表面上讲代表了原始的礼仪,象征唱诗班的孩子们由敬畏文明转向崇尚武力,从深层意义上看,则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是对天真与邪恶发出的质疑.书中的象征十分丰富.蝇王还代表撒旦,象征宙斯("蝇与死亡之神")和酒神巴克斯一狄俄尼索斯.书中人物也颇有象征性.西门是个先知先觉式人物,他曾告诉拉尔夫"你能回家",拉尔夫果然大难不死,他要向人们报信,却遭杀害,又象征了基督受难.杰克心狠手毒,充满权欲,颇象魔鬼的化身.《蝇王》的语言颇有特色.它是现实主义的,但简洁、犀利、深刻,十分生动而有表现力.戈尔丁写拉尔夫回忆和平宁静的生活:冬天,在别墅里,"能够看见每片雪花落地以后融化的湿点,然后可以看见第一片落地而不化的雪花,瞅着整片土地变为白色.的冷话,可以进屋从窗口看外面,目光掠过擦得锃亮的铜水壶和绘着小蓝人儿的碟子."他写杰克一伙追捕野猪:"母猪东倒西歪地跑到一块空地上,那里长着鲜艳的花朵,蝴蝶双双起舞,天闷热得一丝风都没有,这时猎手们就在母猪的后面."戈尔丁对景物、行动的描写总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并善于用对立的事物互相衬托,突出主题.他对创作这样下定义:"..如果我的看法和其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一样,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可见戈尔丁是要通过创作来传达他对社会及人性的独到看法.《蝇王》这部小说后来被誉为"现代经典",然而它的出版经历却是十分曲折的.戈尔丁曾将书稿送给21家出版商,均遭拒绝;后来由著名的费伯与费伯出版公司接受出版,这部佳作方得以问世.
(申慧辉)
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1956)
作者简介约翰·奥斯本(1929—)英国剧作家.1929年12月12日出生于伦敦郊区富勒姆.父亲是商品图案设计美术家,母亲是酒吧女招待.奥斯本的童年是在贫穷和疾病的痛苦中度过的.1941年,父亲病逝,奥斯本和寡居的母亲相依为命,在战争的岁月中挣扎.由于贫穷,他没有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后来也一直靠自学读完大学学业.他先后在商业杂志谋事,又担任过小演员的教师;1948年转而演戏,也担任导演,在英国各地上演一些定期轮演剧目,还不时以演员兼演出人的身份举办戏剧节的演出活动.他在剧团时,即开始与人合作写剧本,早期剧作中的人物大都是演员,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定期轮演剧目演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所能有的体验.这些早期剧作曾在小城镇演出,未受到重视.直到1956年,《愤怒的回顾》在伦敦皇家剧院首次公演,奥斯本才一夜之间成为伦敦剧界红得发紫的人物.《愤怒的回顾》很快从伦敦搬向欧洲主要城市以及大洋彼岸的纽约、莫斯科.奥斯本也因此被看作五年代英国文学新流派"愤怒的青年"的领袖.1958年,奥斯本与人合资开设一家电影公司,自己仍然创作不辍,既编写电影剧本、电视剧本,也继续进行舞台剧创作,几乎是每年都有作品问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卖乞人》(1957)、《保罗·斯利基的世界》(1959)、《路德》(1960)、《不能接受的证据》(1965)、《目前和阿姆斯特丹的旅店》(1968)、《的确》(1970)、《苏伊士以西》(1971)、《超然之感》(1972)、《自称是罗马的地方》(1973)等.在这些作品中,奥斯本虽仍然关注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但再未达到《愤怒的回顾》所具有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内容概要全剧共三幕.背景是英国中部某小镇.人物有4位:吉米,25岁,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受过大学教育;艾丽森,吉米的妻子,高个子,苗条,漂亮,一位退伍军官的女儿,很有教养;克利夫,一个脾性温和可爱的小伙子,威尔士人,充当吉米和艾丽森之间的调和人;海伦娜,演员,艾丽森的女友.第一幕开始的时间是4月的一个星期天晚上.吉米和克利夫正舒闲地躺卧着读报,艾丽森在忙着熨衣服.尽管是4月,天空并不灿烂晴朗,云影密布,也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家中的气氛亦是阴郁、不安.在吉米的家里,星期天并不意味着烤牛肉和一周疲劳过后的愉快和轻松,它是一个压抑和乏味的日子.可不是,吉米又开始攻击了.他先批评教堂,批评养尊处优的社会,批评枯燥的美国时代.接着又批评艾丽森的朋友和她保守的兄弟尼吉尔,以及她"恶毒"的母亲.最后,他又嘲笑艾丽森的自呜得意,嘲笑她从不用脑子思索.他厌恨时下普遍存在的对时代的冷漠:"没人思考,没人关心.没有信仰,没有信念,也没有热情.不过是又一个星期天晚上."五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只造就了一个物质享受而精神懒散的无聊时代,吉米痛恨这种群众的自得状态,这种对广泛的生存问题视若无睹的懒惰.吉米的嘲笑和讽刺几乎使艾丽森忍无可忍,欲与之发作,但受到了克利夫亲切的安慰,她暂时平息了.她告诉克利夫她已经怀孕,而吉米还未知道,克利夫就催促她把这消息告诉吉米.正当她要启口时,电话铃响了.真遗憾,是艾丽森的女友海伦娜——她还是吉米的"天敌".海伦娜因为要到附近演出,想来艾丽森家住几天.吉米刚刚平和的情绪又突然发作成急风暴雨,大幕就在新的争吵声中拉上了.第二幕发生的时间是两星期后的又一个星期天晚上.海伦娜的来访更激化了吉米的攻击情绪,因为她代表了吉米所蔑视的一切,"中
产阶级女士风度"昂贵的特权以及普通的价值观.艾丽森还没告诉他怀孕的消息.她最终终于无法忍受吉米的侮辱,在海伦娜的鼓励下,离开了丈夫,她回到自己那个上层社会的家中.她刚要嫁给吉米时,这个家曾坚决反对过这桩极不相配的婚事.艾丽森走后,海伦娜把她怀孕之事告诉了吉米,但这并未唤起他的同情心,而只是引发了他的又一阵辱骂:"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是不是怀了孕.我不在乎它是不是有两个脑袋!(..)我让你厌恶了吧?好吧,来呀——打我的嘴巴.(..)让我一个人呆着吧,滚开,你这恶毒的小处女."海伦娜被这阵发作激怒了,她狠狠地掴了他一掌.随后,出人意外地、颇富戏剧地,她充满爱意地亲吻了吉米.大幕落下.第三幕的时间是数月后的又一个星期天晚上,地点未变.吉米和克利夫又舒闲地仰躺在椅子上,读着星明日的报纸,不过这时,是海伦娜在熨衣板前忙碌.她个人的衣物已经取代了艾丽森的东西,因为她竟成了吉米的新情人!克利夫并不象喜欢艾丽森那样喜欢海伦娜,他开始考虑搬出去住了.当舞台上就剩下海伦娜和吉米时,海伦娜宣布了她对吉米的爱情.就在这时,艾丽森突然回来了,她面色憔悴,衣衫不整.她失去了她非常渴望的孩子.见到艾丽森,海伦娜突然醒悟,她意识到她无权和吉米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错误的.她决定她必须离开吉米.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艾丽森却努力劝说她留下,因为,如果海伦娜也离开他,"他就谁也没有了".但海伦娜果断地收拾了行装准备离去.最后就剩下吉米和艾丽森二人,他们终于和解,言归于好.他们将象熊和松鼠那样相依为命,象"长着毛茸茸的小脑袋的毛茸茸的小生灵.相互间充满笨拙的、单纯的爱情."他们将相互保护,一起抵御他们那安逸的小窝外那个残酷又危险的世界.
作品鉴赏《愤怒的回顾》1956年上演时,轰动了整个剧坛.它以其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得情绪以及现存机构之特权的有力攻击,赢得了英国戏剧史上重要的一席.它的问世,使英国戏剧从描写上层社会的客厅,转向反映忧郁自怜的青年一代,反映生活在中下层的普通人们,从而掀起了戏剧改革的浪潮.批评家们认为,该剧准确地抓住了战后英国青年一代的痛苦情绪,也赞扬奥斯本有勇气把一个"愤怒青年"搬上舞台激昂陈辞,使长久沉闷的英国剧坛突然喧闹起来,批评家们欢呼《愤》剧是"他(奥斯本)这一代人的剧作"(约翰·雷蒙德,《新政治家和政府》),是"这十年最杰出的青年剧作"(肯尼斯·泰南,《观察者》).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在《英国文学》一书中这样评价道:"英国戏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一次显赫的复兴.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点燃了它新生命的光耀;《愤》剧尽管编剧手法非常传统,但它以强劲的原始之力表达了英国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这些人从前根本没有自己真正的声音——外省的'愤怒青年',因受着为公众学校和'牛津剑桥'英国社会生活所束缚的痛苦,痛恨教堂和政府的伪善,满怀着对强劲为浪漫英国无望的怀恋——爱德毕时代或十八世纪——那个英国或许从未真正存在过."加米尼·萨尔盖多在《英国戏剧:批评导论》一书中评价主人公吉米·波特是"英国现代戏剧中第一个非中产阶级、外省的、反社会的英雄".英国戏剧评论家阿诺德·欣奇利夫在《约翰·奥斯本》一书中谈到《愤怒的回顾》时说,这部剧"本身是关于性、失败、根基于社会和政治历史诸问题的戏剧",又说,三幕剧所设置的地点——英国中部的一间套房,以及时间——一个英国星期天的傍晚,都正好"提供了一种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中弥漫着空虚乏味,在这种状态下唯一可做的就是
以闲聊打发时光.法国人把它译为《星期日的沉寂》是种非常讽刺的出色译法,它也取消了询问'吉米为了什么愤怒'的必要.但愤怒是重要的.""星期天报纸的提示正好给吉米提供了广泛的话题,不过它们最终都汇聚到使吉米愤怒的最基本原因上:阶级和懒惰.星期天——一成不变——更强调了那种惰性,导致他呼吁人们的一点点热情,导致他恳求人们哪怕假装是人,还活着还有人性."关于人物的设置,他分析道:"如果吉米在舞台上,其他人物便都是他的观众;如果他不在,他们便都谈论他.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象许多评论家所认为的作为人物在发展."不过,在第一幕里,他们确实为吉米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话题.里查德·劳在《从愤怒到超然》一书中是这样分析《愤怒的回顾》的:"《愤怒的回顾》标志着奥斯本向前迈出了虽然不大但却是重要的一步,他实在无意把它伪装成一出传统的'结构剧',因而奥斯本用戏剧进行抨击的真正才能便得以在一种较为松散的结构里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当然,该剧不时也有情节剧式的过火映点."他又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愤怒的回顾》随心所欲地信笔描写出了奥斯本那种典型的演员类型的人,这种人虽然牢骚满腹、自私而又残忍,但他们那种与人极难相处的性格却使我们不得不同情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平庸所进行的不懈的斗争.对许多人来说,其中包括奥斯本本人,吉米粗暴地抛弃中产阶级的习俗被看作是被人忽视的一代的嘹亮号角声;"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剧社会抗议的成分并不象表面看来的那样重要".哈罗德·霍布森这样评价:"在《愤怒的回顾》里,实际上存在着两出戏."第一出戏在吉米·波特所说的每一句话里;第二出则从长期受折磨的艾丽森及与她丈夫的剖示中显现出来.这"第二"出剧的结构是直率的,甚至还是简朴的.有的评论家推崇第二出戏,而有些则把该剧具有影响力的缘由归于第一出.剧作家阿瑟·米勒认为《愤怒的回顾》是"我看过的唯一一出现代英国戏剧.说它现代,是因为剧中最基本的关注点是投向了所涉及的人物的感情观念,投向了所涉及的剧作家的感情观点,而不是投向表面的光耀和愉悦."
(于晓丹)
约翰·布莱恩向上爬(1957)
作者简介约翰·布莱恩(1922—),1922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布莱德福.父亲原为工人,后成为监工.母亲原籍爱尔兰,是天主教徒.布莱思也是天主教徒,他没受过很多正规教育.初中毕业后作过店员、实验员、海军报务员.从军队复员后,他任布莱德福图书馆馆员多年,随后靠自己的一点积蓄为生,开始从事专业写作,起初只是在杂志上发表文章.1957年他的小说《向上爬》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他一举成名,从此长期居住在英国一个小镇的工人区,专事写作.这部作品则被认为是英国"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之一.1962年,他出版了另一部重要小说《上层生活》,是《向上爬》的续篇,写主人公约瑟夫.兰普登爬到上层社会以后的精神幻灭.这两部小说都是以英国约克郡的实地生活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英国工业区中下层社会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自此以后,象许多"愤怒的青年"派作家一样,布莱恩的作品开始改变方向.《嫉妒的上帝》(1964)是基于他本人天主教背景的一部有关精神问题探讨的作品,《叫喊的游戏》(1968)反映了他激烈的反左派观点;《陪我待天明》(1970)重点在于写性变态,反映了他对先锋派文学的反感.此外他还出版有《写一部小说》(1974)等作品.
内容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战争创伤尚未平复,生活必需品还在实行配给制,老百姓抱怨执政党和政府无能,抱怨生活在一个没有生气,没有美,没有诗,没有爱的时代.出身工人家庭的25岁青年约瑟夫·兰普登离开他所生长的工矿区达夫顿,来到约克郡内比较兴旺发达的沃莱市,谋得一份市政厅小职员的工作.他明显意识到,这是他脱离贫困、肮脏的环境,跻身上流社会的转机.他所寄住的靠近富人区的寓所,房东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生平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个人的房间,喝上了茶,穿起了晨衣,都使他心旷神怡.
兰普登生来高大、英俊,也颇机敏、有人缘,尤其易得女人青睐.在沃莱,他加入了业余演员剧院,对一位娇艳、任性的年轻小姐苏珊·布朗一见倾心.但她是当地一大企业家和市议员的爱女,并与当地另一富豪之子杰克·威尔斯有青梅竹马之缘.面对他们的豪华住宅和高级轿车,兰普顿忽而情绪沮丧,自惭形秽;忽而发誓要与威尔斯比试高低,非要把"他的女人"弄到手.
兰普登在与苏珊若即若离地交往中间,又在业余演员剧院与一位同台演戏的有夫之妇爱丽丝混熟,并开始私通.此女年长兰普登约10岁,其夫也是富有的企业家.她年轻时曾混迹于下层社会,精神和感情上十分自由、开放,但经济上全靠丈夫供给.其夫另有所欢,她也常自寻快乐和寄托.兰普登周旋于此二人之间,身为有钱丈夫之妻的情夫,又常带当地最漂亮的富家女儿外出野游,颇为自得.
圣诞节期间,兰普登回到达夫顿姨母家过节.旧地重游,使他回忆起在德国人空袭中双双遇难的父母;故友再见,他接受少年时的伙伴查尔斯的劝告,在精神上彻底告别达夫顿,并要采取欲擒先纵的手段,将苏珊弄到手.
回到沃菜,兰普登暂时冷落苏珊,继续不断与爱丽丝幽会.他们彼此从对方得到性爱的满足,但也时时感到年龄的差异.一次兰普登因偶尔得知爱丽丝曾在敦伦当过人体模特,感情大受刺激,遂与爱丽丝中断往来,并与苏
珊重修旧好.苏珊的父母风闻此情后,通过兰普登的上司婉言劝阻.此事引起兰普登一番认真的内省.他意识到苏珊的高不可攀,相形之下,愈感爱丽丝亲切自然,难以忘怀.不久,在沃莱市隆重的市民舞会上,兰普登感受到苏珊父母及威尔斯对自己含而不露的轻蔑,苏珊当场又没有勇气对他以恋人相待,这使他深感屈辱.于是重又投入爱丽丝的怀抱.由于朋友跟踪告密,苏珊得知爱丽丝与兰普登的隐情,毅然写信与兰普登绝交.
暑期来临,兰普登与爱丽丝精心策划,到英格兰南方海滨度过了4天4夜如醉如痴的假日,二人都认为他们的幸福已达顶点.爱丽丝走后,查尔斯前来汇合兰普登一同度假.此时查尔斯已离开达夫顿在伦敦站住脚,并与一位公司经理的女儿订婚.他再次向兰普登敷陈利害,规劝他切不可再与年老而又无钱的女人纠缠,并再次帮他出谋划策,代写情书,再将苏珊召回.
爱丽丝回沃莱后因重病住院施行手术,苏珊要求兰普登立即写信到医院表示与爱丽丝绝交,兰普登只答应等爱丽丝出院后再行动.苏珊与兰普登因意见不合从动口舌进而动手脚,在一阵性虐狂发作之下,二人发生了性关系.此后不久,苏珊的父亲布朗突然邀请兰普登共进午餐.席间,布朗提示欲送兰普登大量钱财帮助他投资致富,交换条件是兰普登必须离开沃莱,永诀苏珊.兰普登挺身严词拒绝,表示自己真爱苏珊.不料此时情势竟急转直下,布朗面露和颜,竟同意他与苏珊速速成婚.因为他的宝贝女儿已身怀有孕,而他这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也颇赞赏兰普登的胆识.老布朗当场即安排好了兰普登未来的事业以及他与苏珊的生活.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立即与爱丽丝一刀两断.爱丽丝出院后的一天上午,兰普登与她在他们往日幽欢的公寓相见,正式提出与她分手.他一口咬定分手原因是为了苏珊和他不能容忍爱丽丝曾作过他最厌恶的威尔斯的情妇,始终不肯承认是因为爱丽丝已成为他在沃莱向上爬的障碍.次日晨间,兰普登怀着愉快和惜别的心情到市政厅,早茶中间,突然听到爱丽丝暴死的消息.原来,前一天上午他们二人分手后,爱丽丝为摆脱痛苦,曾狂饮烈酒,烂醉后驱车高速疾驰而触墙,车毁人伤,次日清晨被人送往医院后死去.听此消息后,兰普登神智恍惚,四处游逛了整日,在酒店酣酒、哭喊,与不相识的女人野合,与此女的情人斗殴,最后被朋友从街头找回.在回家的汽车上,他一路哭喊:"真是我杀死了她!"他的朋友劝说道:"别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吧,这样反而好,她会毁了你的一生.谁也不会责备你."听到这一句,兰普登蓦地直起身子说:"啊,我的天,麻烦就出在这里."
作品鉴赏一个工矿区出身的青年,仅受过普通中学教育,战争期间身为一名中士,表现平平,花钱时一先令一便土地计较,面对女人满脑子邪念,与铁哥们在一起举止粗豪不驯,满口方言俚语,仅仅由于生来魁梧英俊,胆大妄为,竟作了有钱有势的企业家的乘龙快婿,爬到了社会上层,而被他抛弃的情妇则半自杀性地惨死.这种评论家所谓"攀龙附凤式婚姻"的故事,并非英国小说的专利.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俊友》、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等经典名著都有类似的情节.但是这部小说并非对传统的因袭.布莱恩笔下的兰普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一个普通常见的青年.他贫穷寒酸,但还不是分文皆无;他愤世嫉俗,但也不总是锋芒毕露;他对金钱和异性充满邪念,但又有负罪感和歉疚心,他善于说谎、权变,但也还没有达到一味钻营的地步.总之,他还不能算是于连、杜洛阿、克莱德那一类纯粹的坏蛋和杀人犯,而他的对应人物爱丽丝、苏珊也不是纯洁的天
使和羔羊,老布朗则更非德高望重的君子.他们在观念、性格、行为、言谈方面部与兰普登有那么多的共同之点.尽管作家本人曾明确表示,他写此书并无意于揭露和批判,这部小说却以它极其真实自然的表述更深更广地揭示了它所涉及的那个世界是多么普遍地缺乏理想、道德和情操.尽管这部小说发表之后,批评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呈,任何一个读者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似乎总可以得到这样一点起码的提示.作为现代第一流作家和第一流作品,布莱思和他的《向上爬》至今并来绝对站稳脚跟,但它确是一部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作品,而且被公认为"愤怒的青年"派的代表作之一.这一全凭自发而形成的英国文学流派的作品都有这样一些特点:有共同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作家和主人公;这些作家和主人公一致对他们的社会和时代不满和对抗.但这种对抗既缺乏传统的道德凭借,又不是"垮掉的一代"的那种激烈狂放的玩世、厌世.因为这些作家和这些人物毕竟已经(或正在)从他们的出身之点上升为温柔软厚的英国绅士,在不酗酒的正常时刻,他们十分冷静客观,他们并不表现真正的愤怒,而只不过是怨而不怒.他们这样地充分留有余地,自然也就给自己开出了后路.正因如此,这些作品,以《向上爬》为例,通常留有颇费思索的结尾.从艺术表现上说,这种创作态度恰好也成全了作品结尾的不落俗套.本来,愈是接近生活真实的作品就愈是如此.这部作品简括隽永的文字、充分坚实的内容,多层面地镌刻的人物,也颇以一位寡言罕语、脚踏实地的英国绅士.同时他也运用时间倒错、内心独白、潜意识活动甚至幻觉、幻象描述等表现手法.看来,这位英国绅士还不算守旧,他看重时代潮流.
(张玲)
艾伦·西利托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
作者简介艾伦·西利托(1928—)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1928年3月4日生于英格兰中部高原的诺丁汉一个工人家庭.童年家境贫寒,14岁辍学,先后在当地自行车厂、三合板厂做工.1946年应征,入英国皇家空军当报务员,在马来西亚服役两年,后因染上肺结核在医院治疗一年多.之后,在诺丁汉居住一年,创作短篇小说.接着旅居法国、西班牙6年.1959年与过往多年的美籍诗人露丝·费恩莱特终成眷属.一生靠自学,在马来西亚时迷恋上特莱塞尔的工人小说《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住院期间,博览希腊和拉丁经典作品译本.创作思想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费尔丁、康拉德等人影响,深谙社会底层生活,擅长工人题材.1954年,受罗伯特·格雷夫斯指点,致力于以诺丁汉为背景的小说创作,将多年前写成的短篇,进行加工,整理,于1957年创作出《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此书曾遭拒绝,次年得以出版,轰动文坛.从此他被誉为"愤怒的青年"后期代表作家,真正的工人阶级作家.1963年应苏联作家联盟之邀,赴苏一个月.自1910年起,出任伦敦w·H·艾伦出版公司文学顾问.著作甚丰,几达四十部,重要小说有:《没有啤酒没有面包》(1957)、《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获伦敦作家俱乐部奖,1961年由作者本人改编成同名剧本,该片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之作)、《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59,次年获霍桑登奖,并由作者本人改编成电影剧本)、《将军》(1960)、《开门的钥匙》(1961)、《下贱人的女儿》(1963,1970年改编减电影剧本)、《弗兰克,道利三部曲》、《威廉·波斯特斯之死》(1964)、《燃烧着的树》(1967)、《生命之火》(1974)、《鳏夫之子》(1976)、《说书人》(1976)、《第二次机会及其他故事》(1980,短篇小说集)等.剧本有:《所有公民皆士兵》(1967)、《这片异土》(1970)等.诗集有《工贼及其他诗歌》(1960)、《沙门及其他诗欢》(1968)、《野蛮人及其他诗歌》(1973)、《风暴:新诗》(1974)等.
内容概要英格兰中部高原的诺丁汉.一高大的自行车厂房里,21岁的青年工人亚瑟·西顿在车床边埋头操作.他在努力地干,因为一天做一千个零件,就能拿到14镑3先令两便士.为了生计,他15岁便开始干这种计件工作;为了享乐,得挣更多的钱.他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愤怒:累得腰酸背痛,快没命了!如果象头牛样地干,一周的定额半星期就能完成,可那样一来,"他们"就会削减工资,提高定额..他不满:每天都是乏味的工作、嘈杂的机器声,周围都是些同样乏味的苦力.于是,他抓机会捣蛋,对工头软硬兼用,并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流氓办法.从他称为的"黑色星期一"开始,他便盼着周末,可以休息,找女人鬼混,喝他个天昏地转,不时地还可以与人打打赌,寻畔闹点事,发泄一通,以留下空间去容纳下一周的愤怒扣怨气.他的同事们,一个个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即便西顿烂醉如泥,摔倒在石阶上,也不伸手扶他起来.他不满、反感他生活其间的社会制度、机构,乃至工人组织和社会福利制度,因为他不得不定期从工资中抽点出来上缴给这些机构.然而,他又不象其当兵的堂兄堂弟,明火执仗地与国家法律作对,尽管从内心讲,他的反叛决心比他们更强.他18岁时曾参军,但他没有象堂兄那样屡屡逃跑,倒装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尽管他对丘吉尔表示出极大的不敬.他不接受强加给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按
快乐原则行事,因此,与已婚妇女、同事杰克的妻子布伦达勾搭,只要杰克不在,便与她私通.而30岁上下的布伦达,生活态度也随随便便,只要有享乐的机会,绝不放过.仅有布伦达还不够,在他因不小心,让她怀上孕之后,还要勾引布伦达的妹妹、军人的妻子温妮.当布伦达告诉他受孕一事,他满不在乎,所关心的只是这孩子是不是他的.一次在工人们常去寻欢作乐、借酒浇愁的酒吧里,他遇到了年方19的多琳,就因为她年轻、漂亮,于是穷追不舍,得到了这位天真、温顺的姑娘的爱情,但又从不考虑结婚,而且继续与其他女人鬼混,他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令周围的人看不惯,多次提出警告,但他只当耳旁风,听不得任何"教训"的话,依然我行我素,并自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快乐,这才叫真正的生活."好管闲事"的布尔太太,用饶舌妇的方式谴责他,他针锋相对,骂她"母狗"、"妓女",说她与别的男人通奸,最后还用更厉害的方式报复她:选择她的屁股作为他的汽枪的攻击目标.这样,布尔太太因不便将受伤的部位露给警察看而只好哑吧吃黄连.然而,他得到了报应:军人杰克同几个士兵,在游乐场外,将他揍得鼻青脸肿,不省人事,幸亏多琳终于找到了他.这次血的实际教训,使他在昏迷中醒过来后,有所感悟,但劣习仍有所保留,企图蒙骗母亲和女友多琳,说那遍体鳞伤是马车撞的,从储气罐上摔下来造成的,云云.毕竟他慢慢成熟起来了,体会到了安分守己忠于一个女人的乐趣,能够在盲目的、一古脑儿的反叛与他面临的铁的现实原则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于是,他不再沉湎于酒的快感,追求女人的乐趣之中,终于去水边垂钩了;于是,他尝到了纯真的爱情的欢乐;于是,布伦达终于秘密地、成功地将孩子打掉了;于是,他至少表面上与杰克言和了;于是,3个月后,他与多琳结婚——他似乎与这个一直厌恶、反感的社会妥协了.到书的结尾,他于星期天早上,去小河边钩鱼.他钩上了一尾,但从它的眼神中,他看出了那条鱼想活下去的强烈欲望.那条鱼就象他自己,吃比自己小的鱼而逃避比自己大的鱼.他感到那条鱼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上.他发了慈悲,将它放了.但是,他又在等着下一次机会,这次只要抓住了,绝不会再放掉,因为他得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作品鉴赏《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是一部情节松散,由一连串的故事片断构成的小说(全书实际上分两部分,前12章写星期六晚上,到亚瑟·西顿挨揍为止;后4章写星期天早上,主要围绕主人公的转变过程).然而它被誉为当代经典之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赋予它名著的特质:拥有最长的工业文明的英国,在十九世纪就产生了不少以工人疾苦为主题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了二十世纪,也有特莱塞尔、劳伦斯等专注工人题材的作家.可是,这个优秀的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西利托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拣起了前辈的笔,将这个传统的文学题材提到了新的高度,成功地塑造了西顿这个反复无常、充满矛盾的现代工人形象,使这部作品成为"愤怒的青年"文学的晚期代表作.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为了生存,他15岁就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个以享乐为时髦的时代,为了挣到更多的饯,他必须拼命苦干,尽管抱怨这机械的工作要他的命.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对一切部不满,模糊地意识到由机器文明所带来的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道德规范等等,象一张无形的网,把他罩得严严实实.他愤怒,想反抗,但是,游离于工人阶级之外,看不出工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区别的他,只能采取低级下流的手段:纵情声色,滥饮狂醉,崇尚暴
力.这一切实际上是他愚昧地、笼统地反社会心理的外化.社会没有给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因此不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更无法获得发展自我的机会.于是只有凭借原始的生命力,为求得生存和寻找快乐而惹是生非.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和心境,又给予他保全自我和利用法规的本能.而且,当他最终意识到自我力量的不堪一击时,他又能与社会妥协,直至良心发现,与人为善.但是,他骨髓里的"弱肉强食"观念,又保不准将来他会不会"反社会".他是当代社会的怪胎,却是地地道道的、曾经风行一时的"反社会"的英雄,是他那一类人的代表.由此看来,这部作品是忠实于时代精神的.作者一反传统工人小说手法,没有将"工人"作为纯洁朴实的代表苍白地置于受剥削压迫的位置上,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悲惨生存环境中,去探究他们的矛盾心理,并不加粉饰地提炼出血肉齐全、令人信服的真实形象,加强了作品悲喜剧兼有的艺术感染力,对社会的揭露批判精神,更是力透纸背.这部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大量运用工人的口语、俚语和俗语;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将读者带进工人的工作、生活、思想、语言环境之中.西利托无疑深受其前辈劳伦斯的影响.稍一比较,便会发现,这两位作家,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是同乡,都是诺丁汉人;他们的眼光,都投放到家乡处境悲惨的工人身上;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相形之下,西利托的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劳伦斯.劳伦斯过分醉心于心理分析学说,因此,他笔下的工人形象并不怎么丰满,倒有心理分析学的图解之嫌,并且都成了遭压抑了的性的牺牲品.而西利托的这本小说,既注重人物的生活环境,又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能揭示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人的压抑和个人无力抗争,只能妥协的命运.西顿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对英国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工人阶级的现状与本来的矛盾认识,这种矛盾使得他又象劳伦斯一样,不能给予他所同情的工人阶级设想出一个光明的前景,因此他笔下的工人们只好继续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
(郭洋生)
哈罗尔德·品特看管人(1960)
作者简介哈罗尔德·品特(1930—)是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伦敦东部哈克尼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父亲是女装裁缝,家境不够富裕.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度过的;而在伦敦东区,他亲眼看见了工人生活的实况.这些都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潜在的影响.1948年,品特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50年开始写作,并参加剧团演出,1956年和女演员维维恩·麦钱特结婚,1957年,他写出第一个剧本《一间屋》,从此成了专业作家,但有时仍参加演出或担任导演.在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影响下,他积极进行新的戏剧实验,向英国的戏剧传统挑战,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他的作品新颖精炼,形式多样,有独幕和多幕舞台剧,也有电视剧和广播剧;主要作品有《一间屋》(1957)、《升降机》(1957)、《生日晚会》(1958)、《看管人》(1960)、《侏儒》(1961)、《搜集证据》(1962)、《茶会》(1965)、《归家》(1965)、《昔日》(1971)和《虚无乡》(1975)等.其中三幕剧《看管人》曾于1960年作为最佳剧本赢得晚会标准戏剧奖和纽约报纸同业公会的专栏奖,可以说是他最成功的剧作之一.正是这一剧本确立并巩固了他作为戏剧家的地位.两幕剧《归家》1967年获百老汇剧评家奖.品特除剧本外也写诗,还改编过电影剧本.1973年,品特获奥地利欧洲文学奖.
内容概要《看管人》是部三幕剧,剧中只有3个人物、米克,28—29岁,是个成功的小商人,阿斯顿30多岁,是米克的哥哥,因接受电击疗法而变得迟钝,无法工作;戴维斯是个流浪的老头儿,穷困潦倒,沾染了不少坏的习气,又懒,脾气又坏,又软弱,又爱骗人.米克给阿斯顿买了一所被弃置不用的破旧房子,其中只有一间能住,即使这一间也常常漏雨,所以"天花板上桂着一只桶".第一幕开始,阿斯顿把戴维斯带到房子里,出于同情,让他住在那里:阿斯顿和戴维斯进门,阿斯顿在先,戴维斯在后..阿斯顿穿一件旧的粗花呢大衣,里面是一套薄而破旧的深蓝色细条子单排扣衣服,一件毛衣,一件退色的衬衫,带上一条领带;戴维斯穿一件旧的褐色大衣,不象样的裤子,一件背心汗衫,未穿衬衣,穿着便鞋,..戴维斯脱掉他的大衣和长裤上床,"试试他的体重和身长".第2天早晨,阿斯顿抱怨他晚上说梦话,他却诬说是隔壁的黑人:"我没有叽哩咕噜说话","我没有做梦,我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一次梦","我告诉你实话,也许是他们,黑人","你听到的是他们.隔壁.也许是他们黑人在发出声响,隔墙传过来的."阿斯顿出门,要他照管房子,对于这种信任,他感到惊奇,不敢相信:"你现在肯定,你肯定你不介意我呆在这儿吗?"阿斯顿把钥匙交给他出去之后,他东翻西看,正当他提起一只箱子想打开它时,米克出现了,米克抓住他的手青,把他按倒在地板上.米克放开他,他不安地扭动着身体.米克注视着他,表情冷淡地说道,"这是什么把戏?"结束了第一幕.第二幕以米克和戴维斯的对话展开.米克抱怨他哥哥太懒,主动提出让戴维斯看管房子:"他就是不喜欢工作,非常不喜欢工作";"我向你提一个建议,你是否愿意用在这里,作看管人?""我希望这个地方能依靠一个象你这样的人,留心看管各种东西".其实米克并非真想让戴维斯作看管人,而是引诱他充分揭示"自我".戴维斯自身的弱点使他对米克说了不少阿斯顿的坏话;"他是个可笑的家伙","没有头脑","他发疯了","出于恶意,他疯了,他快
完蛋了",等等.第二幕以阿斯顿大段的回忆和讲述他的生活经历而结束,他先是回忆接受电疗之前的情况:"他们总是习惯于听我说话","在工厂里也一个样.站在那儿,或者在工间休息时,我常常..谈论一些事情.而这些人,不论何时,只要我..说些什么,他们常常听我说话.这没问题.麻烦在于,我时常有一种幻觉","某种谣言肯定已经流传开来","我认为人们已经开始变得可笑了","我不能理解这种现象.后来有一天,他们把我送到伦敦郊外的一家医院里.他们..把我弄到那儿.我不乐意去...我试图逃跑,有好多次.但是..很不容易".接着,他回忆了接受电击疗法的过程:"他们告诉我我有毛病,听说他们已经做出了检查结论","这些玩意儿看起来象大铁钳子,上面有电线,电线上联接着一个小机器.它们是电动的","突然地,这位主治医生把那些铁钳子放在我的头盖骨上".由于他没有完全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他的思维变迟钝了:"我不能把我的思想集中起来."第三幕,戴维斯利用阿斯顿的自白,忘恩负义,梦想自己可以成为房子的管家.当阿斯顿说他们合不来,要他另找地方时,他却俨然以主人自居,逼阿斯顿出走:"不合适?得了,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作为看管人留在这儿的!懂得吗?你的兄弟,他已经告诉我,嗨,他已经告诉我这工作是我的.我的!所以我就留在这儿.我就要成为他的看管人了","你!你最好另找个地方去!""你最好走".他甚至用刀子指向阿斯顿的肚子.这时米克进来了,态度骤变,大发雷霆,他对戴维斯说:"你是个多么奇怪的人...自从你来到这所房子以后,这里除了麻烦以外就没有别的了.老实说,你说的话没有一句顶用的","你是凶暴的,你是反复无常的","你不过是一头没有进化的野兽!你是个野蛮人".他告诉戴维斯房子由他哥哥照管,"我哥哥可以管它.他能对它修缮,他能装饰它,他能做他想做的事...我是在帮他的忙,让他住在这儿.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我要让他去干".戴维斯面临被轰走的处境,乞求阿斯顿让他留下,"我将会为你照看这房子,为了你,..我将是你的人,你下命令,只需下命令","我会帮你盖起你的工棚来的,那就是我要做的!我会帮你的!""我将为你做事!"但是,不论他怎样说,最终还是被轰走了,从而失去了最后改变生活的机会.全剧结束.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典型的荒诞派剧本.品特的作品明显受贝克特、卡夫卡等人的影响,与法国荒诞派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表现人的失去"自我",在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里茫然不知所措,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等等.但是,品特也有自己的特点:作品的背景是战后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人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常见的人物,如失业者、小职员、资本家以及形形色色的下层人物,他的作品常常把世界不可知的观点推到其逻辑的极端,环境缥缈不定,事件隐约不清,影影绰绰,似是而非.《看管人》这个剧本明显体现了品特的特点,3个人物一个是小商人,一个是无法工作的下层人,一个是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剧本的背景是英国战后的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伦敦东区的写照.《看管人》主要表现戴维斯如何想方设法保持呆在一间房子里的权利,但由于自己的过失终于被驱逐,这在作者笔下有着巨大的悲剧意义.品特作品中的戏剧冲突往往围绕着一间闭塞的屋子发生.这间屋子代表一个人在荒诞的世界上所能把握的仅有的一点东西,而屋外则是不可知的、可怕的一切.因此"一间屋"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品特自己承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一间屋得到启发.他说:"两个人呆在一间屋子里——
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屋子里的两个人打交道.幕启,意味着提出一个包含许多可能性的问题.这两个人呆在屋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显然,"他又说,"他们害怕屋子以外的东西.屋子外面是一个向他们压下来的可怕的世界.对你对我都同样是可怕的."这扰引出品特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威胁".有些西方评论家孤住这个突出的特点,把他的戏剧称作"威胁的喜剧".在荒诞派的概念里,这种"威胁"正是个人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的压迫感,是将颓废悲观情绪转化为一种"形而上的痛苦".事实上,《看管人》第二幕结尾处阿斯顿的自白所表明的就是这样:"我老是坐在我的房间里...在我的房间里,我把所有的东西,所有我知道是我的东西,都归置好,整整齐齐地,但是我并没有死.问题是,我本来早应该死了.我早应该死了...我现在不同人谈话.我避开象那个咖啡馆那样的地方.我现在再也不到那些地方去了.我不同任何一个象那样的人谈话."品特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完全遵循荒诞派作品的"模式",他们缺乏丰满的血肉而象梦幻中的影子一样在舞台上游荡.有人责备品特笔下的人物"没有社会存在".品特回答说,他本来就不想写"有社会存在"的人,而是要写站在"存在边缘上"的人物.这种人物没有身份,没有来历,没有前后的一致性.品特的《侏儒》中一个人物曾问:"你是谁?我很清楚地看见你.但我要问,你是谁?你是许多折光的汇合吗?"其实,这也是可以向《看管人》里的人物提出的问题.例如老流浪汉戴维斯,他一直说要去钖德克普取他的身份证,"我把它们留在那儿...它们证明我是什么人!..它们告诉你我是谁!你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证件,我就没法动了",但是他永远去不成钖德克普,要么没有鞋子,要么鞋子不合适,要么天下起雨来,结果就永远说不清他究竟是谁.《看管人》通过戴维斯和阿斯顿的对话还涉及到种族问题,认为种族歧视的感情会影响和平.但剧本并未直接道明这点.实际上,和其他荒诞派作品一样,《看管人》表现的是人物间的隔绝,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正如品特所说,人们"不是不能(通过语言)互相沟通,而是有意识地回避沟通.人们之间的沟通是可怕的,因此,他们宁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不断地谈些不相干的事,也不愿涉及他们关系中最根本的东西".《看管人》里的对话明显有品特所说的这种特点,因此这段话可以当作理解剧中对话的一把钥匙.《看管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语言简练,对话常常停顿、重复并出现沉默的场面,这些都是作品在手法上的特点,需要仔细品味.
(王逢振)
奥丽维亚·曼宁巴尔干三部曲(1960—1965)
作者简介奥丽维亚·曼宁(1908—),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普茨茅斯,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是爱尔兰阿尔斯特省人.曼宁的童年是在中产阶级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度过的.她曾受教于私人教师,也在美术学校学习.20岁过后她来到伦敦,先为彼得·琼斯公司当打字员,每周挣15先令,后又油漆家具,然后又转为麦第奇集团做图书推销业务.她与斯蒂维·史密斯的友谊就是在这时期开始的.1937年,她的第一部小说《风变》出版了.就在德国法西斯宣战的前几天,她与R.D.史密斯结婚.史密斯当时是英国议会的演讲人,后来成为出色的无线电制作人,又先后在阿尔斯特新大学和萨里大学作教授.奥丽维亚陪伴他到布加勒斯特任职,从那里他们又转道希腊.就在德国人把他们的万字旗挂在雅典卫城上的前两天,史密斯夫妇被疏散到埃及.奥丽维亚当上美国驻开罗使馆的出版官员,1941年至1945年又在驻耶路撒冷的公众信息办公室作出版助理,并同时为英国议会工作.这一段经历对曼宁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战结束后,面目全非的家乡战士和她病弱的身体使她开始面对现实,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小说,成为英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失踪者中间的艺术家》于1949年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爱之教育》(1951)和《不同的面孔》(1953)《维纳斯的鸽子》(1955).最著名的作品是发表于六十年代的《巴尔干《三部曲》(《风云际会》,1960,《被毁的城市》,1962,《朋友们和英雄们》,1965).其后还创作过《雨林》(1974)和《利万特三部曲》.奥丽维亚在伦敦北部圣约翰森林居住多年.1949年她获汤姆·加伦荣誉奖,1976年被评为布列颠帝国资深会员.

当前:第15/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