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6/34页


内容概要1939年,在开往罗马尼亚的东方快车上,哈丽雅特·普林格尔和盖伊·普林格尔夫妇邂逅了一名要去特里斯特的德国难民.这名德国人丢失了钱、车票、护照和签证,因此被移交给身份辨认官员,而这些人就把他赶下火车,很可能会把他送回纳粹德国,送回险恶的命运中.哈丽雅特和盖伊新婚不久,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布加勒斯特,盖伊已得到该市国立大学的教职.在火车里充满故意的气氛中,他们也象那名德国难民一样感到万分孤独.他们要投奔的罗马尼亚已是向法西斯主义滑落的腐朽帝国;当地的党卫军最终会夺权,德意志和意大利军队也即将跨过边界.在二次大战这个大背景下,哈丽雅特和盖伊个人命运的深层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第一部《风云际会》中,作者赋予普林格尔夫妇以相反的性格特征.哈丽雅特理智、政治保守,也有些冷漠.盖伊则外向,政治开明,常常感情用事.盖伊携妻子在布加勒斯特安居下来以后,亲西方总理阿曼德·加里内斯库遭暗杀,泰克·艾奥内斯库继位,后者暂时镇压了铁卫军的活动.正当盖伊全身心投入他在大学里的工作并为排演莎士比亚的名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积极准备时,罗马尼亚政治形势发生了分裂.哈丽雅特发现在布加勒斯特交朋友很难.她觉得相处最舒服的是盖伊的同事克菜伦斯·劳森,后者宣称对盖伊非常崇拜,同时又对哈丽雅特产生了浪漫之情.克莱伦斯称盖伊是圣人,指责哈丽雅特总期望丈夫就范于中产阶级婚姻生活的观念,因而毁坏了他的完美.盖伊导演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公演那天,巴黎陷入德军之掌.这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巧合.第二部《被毁的城市》:罗马尼亚的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而哈丽雅特也为对盖伊的信任以及自己为婚姻生活的献身感到茫然.既然不能分享他对工作的热情,她要么离开他,要么就与他一起逃离罗马尼亚到其
他处重新生活.盖伊在他们的住处收藏了一名罗马尼亚军队的逃兵,名叫萨沙·德鲁克,是犹太人.哈丽雅特常与他在一起打发时光,并渐渐地,放弃了她的英国道德观和社会优越感.她甚至开始同情在罗马尼亚和希腊避难的雅基莫王子,这位王子的父亲是白俄,母亲是爱尔兰人,他的性格与哈丽雅特的偏狭和自我中心主义颇为相仿.不久,铁卫军夺取了政权,卡罗王辞位,其子米歇尔即位.德国人似乎已做好跨入罗马尼亚国界的准备.在一次党卫军大搜捕中,躲藏在普林格尔家中的萨沙被抓获.正当德军开始向前推进时,哈丽雅特离开布加勒斯特前往希腊,想在雅典为盖伊找到工作.第三部《朋友们与英雄们》:普林格尔夫妇已到达希腊,又重新体验了在罗马尼亚已经历过的亡命国外的生活.初到雅典,他们似乎感到离战争远了.盖伊找到了一份教职,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与名义上司格雷西总无法安然相处.直到平克罗斯伯爵被战争困于希腊,担任了该校董事之后,盖伊才当上主要讲师.随即,他又全身心投入英文课的准备工作中.他对希腊共产主义产生了兴趣,又在考虑排演另一出话剧.他想到的剧目是莎土比亚的《奥赛罗》,这是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选择,因为其时,哈丽雅特已结识了查尔斯·沃登少尉并似乎已倾心于他.哈丽雅特最初认为沃登是个浪漫英雄,就象那些与一次大战联系在一起的、步入标志死亡的战壕的诗意形象.但是,当他试图引诱她进入感情与性的漩涡时,她才看清他是个多么自私、狭隘和贪婪的人.相反,盖伊却是宽宏的,他对她被沃登吸引表示同情;丈夫的爱终于使哈丽雅特回到了他的身边.她发现了她的婚姻中感情支柱的价值.夫妇二人决定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到非洲去主活.爱情的坚定使他们感到安全,这种安全感使他们即使不是乐观的.也是充满希望地准备迎接非洲风光.当德寇铁蹄踏过希腊边界时,普林格尔夫妇乘上最后一批逃难船,从雅典驶往开罗.
作品鉴赏《巴尔干三部曲》是奥丽维亚·曼宁的代表作,也是非常著名的战争文学作品.英国小说家兼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三部曲》是描写二次大战欧洲战事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曼宁的作品不同于伊夫林·沃的《换了戎装》(1952)、《军官与绅士》(1955)和《无条件投降》(1961)三部曲(即《荣誉之剑》),她描写巴尔干半岛的战争风云,既不用喜剧的口吻,也不采用追溯的方式.她不象沃那样,用战前的生活与战时生活进行对比.她的关注点总是现在.另一方面,尽管她在处理人物关系时,也不乏讽刺和喜剧性,但她不象沃那样伤害他们.评论家们说,《巴尔干三部曲》的成就在于,曼宁在如此之长的创作中,表现出了卓越的驾驭叙述的能力.而这些创作非常重要的主要原因却是,它们抓住了历史上这一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并使它们合理地存在了.罗伯特·彼得森在分析《巴尔干三部曲》的写作技巧时说道,哈丽雅特与盖伊的关系变化正喻示了社会政治风云变幻的连续性.曼宁在处理这一重大主题时,主要运用了叙述视角的变化,在每一部作品中,角度略显不同.她在每部作品里,都严格把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限制在某一个或某几个中心人物的意识中,然后再以陪衬人物对照他们,以表现中心人物的能力和局限.在《风云际会》中,第三人物叙述者进入了哈丽雅特与雅基莫夫王子的头脑中,王子是哈丽雅特在这部书中最主要的陪衬人物.在《被毁的城市》结尾部分,曼宁又把视角从啥丽雅特那里移向盖伊的头脑中,以表现哈丽雅特正经历着一场精神崩溃.她对他们处境危险的预感越来越强烈,盖伊决定尽早把她送往希腊.在第三部中,曼宁又把叙述者推给哈丽雅特,使她对丈夫的理解变得较为可信.查尔斯·沃登上前
线以后不到一星期,英国士兵的后撤使哈丽雅特相信沃登已死.盖伊安慰她,她终于感到丈夫对他们婚姻的奉就是非常深刻的.曼宁所采用的叙述手法,使三部曲中许多小角色的塑造也颇为鲜明突出.雅基莫夫联系的罗马尼亚贵族、布加勒斯特的英国侨民以及在雅典准备上前线的英国士兵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曼宁有一双细致的眼睛、聪敏的耳朵,因而她作品中的人物好象并来经她帮助便会呼之欲出.她尤其擅长塑造一系列可爱但却软弱的小伙子,以做盖伊的陪衬.第一位是克莱伦斯·劳森,他既崇拜盖伊,又与他的妻子发生爱情.劳森的形象后来在第三部中又分裂成本·菲利浦、查尔斯·沃登和艾伦·弗雪温.菲利浦是个空谈马克思主义者,他满足了盖伊内在的关于政治的对话.哈丽雅特更是在几个人物中寻找着与丈夫的对比.在三部曲中,视角的轮换建立了一种复合眼光的小说模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以这种模式来考察他们各自的处境的.比如,在《被毁的城市》将近结尾时,视角向盖伊的转换,就使哈丽雅特的情况得以客观地传达.同时,这使曼宁能够站在盖伊的角度描写故事的发展,也使读者看清了哈丽雅特对丈夫的理解是多么不完全.三部曲是一部婚姻的画卷,这场婚姻经受了政治、军事和社会各种冲突的风云变幻.曼宁用普林格尔夫妇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重要性,揭示了人性情感的价值以及忠贞的宝贵.彼得·斯特劳布曾评价道:普林格尔夫妇所经历的连续不断的毁灭——巴尔干的毁灭、普林格尔夫妇旧价值观的毁灭以及他们对别人依赖的毁灭——实际上,都是所谓的"浪漫"(即愉悦的意义扣愉悦的结局)可以控制生活这种观念的毁灭.真正能够控制生活的是非浪漫的、不可逆料的和无法确定的,这在曼宁的三部曲中表现出极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战争时期无论以什么方式生活,都只能是使生活延缓.他又说道,在现代小说中,这种寓意恐怕是最为独到的.变化成为不可预料,而机会却可能把握;任何浪漫幻景都要对更为黑暗的现实负责.当小说结束时,人们不可能对普林格尔夫妇再做思索.他们不再是小说他的,虚构的,也不再是历史性的.
(于晓丹)
穆丽尔·斯帕克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1961)
作者简介穆丽尔·斯帕克(1918,2.1—),英国小说象.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基督教长老会会员,喜爱艺术.斯帕克受教于爱丁堡詹姆斯·吉列斯柏女子学校.1937年,18岁的斯帕克离开家乡前往非洲罗得西亚,次年与S.O.斯帕克结婚,有一儿子.不久婚姻破裂.1944年她返回英国,在英情报局工作.战后定居伦敦.1947—1949年,她任《诗歌评论》编辑,曾发表诗集《吹牛者》(1952),五十年代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发表数部有关十九世纪作家的论著.同时也写短篇小说,其中《塞拉夫与赞比西河》获195l年《观察》杂志"圣诞短篇小说奖".此后她受麦克米兰出版社的鼓励开始写小说,但斯帕克一直也没有放弃诗歌创作,被称为"诗人小说家".1954年她入罗马天主教,后来发表的小说几乎都涉及罗马天主教问题,由此,也有人不无贬意地称她为天主教作家.实际上,斯帕克在其创作中更注重艺术的独特性.1957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安慰者》一举成功.之后她几乎每年都有小说问世.1959年发表了她的得意之作《死亡备忘录》,而1961年《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发表,不仅使她饮誉欧美,而且使她获得财富.她的《曼德鲍姆门》(1965)获英国著名的泰特·布菜克奖.其他重要小说有:《公众形象》(1969)、《司机的座位》(1970)、《不得打扰》(1971)、《东河边的暖房》(1973)、《接办》(1976)、《领土权》(1979)、和《有意闲逛》(1981)等.后者被认为是她的自传体小说.斯帕克的小说涉及了三十年代至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尼克松水门事件丑闻、意大利黑首党的暗杀、绑架等凶杀案,探讨了道德、政治、宗教、艺术等问题,她注重反映在这动荡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状态,人物刻画深入而富有讽刺意味,艺术风格简洁、洗练、幽默、超脱.
内容概要在玛西亚·布莱恩女子学校的门口,有一群芳龄十六、七岁的姑娘正与几个男孩子谈话,她们那种戴帽子的特别方式,使人一下子就能认出是布罗迪小姐的学生.女校长把这些女孩子称作布罗迪帮.布罗迪帮有6个人,她们是数学很好而脾气特大的莫尼卡,以性感出名的罗斯,身材灵巧善于体操的尤妮斯,爱幻想和分析别人的小眼睛桑迪,漂亮的珍妮和笨头笨脑的玛丽.女校长认为她们太多地接受了与校方审定课程毫不相干的知识,而且作为一个学校,那些知识毫无用处.比如她们知道了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关于历史、文学和生活常识,还知道布罗迪小姐的爱情生活.这些正和男孩子谈话的姑娘们看见校门口走来了她们过去的老师,就又象6年前那样跟着她走了.布罗迪小姐边走边说,校方正想法强迫她退休,但她绝不会辞职,她邀请姑娘们周末下午到她家讨论那些反对她的人.6年前,就是1930年,布罗迪小姐带着她这班新生到校公园那棵大榆树下上历史课.孩子们竖好课本,但眼睛却看着布罗迪小姐.她在讲她在埃及度假的经历,她还要讲她在去比亚利茨的火车上遇到的那个法国人.她不同意学校教导的安全第一,而认为艺术第一.她告诉学生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芬奇而是基多,因为他是她最喜欢的画家.在语法课上,她给孩子们讲了她和青年休的爱情故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在法兰德斯战场.小姑娘们听得热泪盈眶.布罗迪小姐常对她们说,在她正当青春之际,她要把她们造就成人类的精华.玛丽太笨了,21岁了,做事还是呆头呆脑的.有一次她认识了两个
星期的男友甩了她,她才真正感到伤心.回想往事,她想起自己和布罗迪小姐相处的最初几年,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不久,在坎伯兰度假时,她死于一场旅馆火灾.不过在10岁那年,她正呆呆地坐在布罗迪小姐的学生中间,常常挨老师的骂.10岁时的桑迪和珍妮开始对性感兴趣.她们认为布罗迪小姐的青春是最美好的,而她们的父母则没有青春,只有性生活.她们俩还合写了关于布罗迪小姐和休的爱情故事《高山小屋》.布罗迪小姐常常提醒学生们"艺术要比科学伟大".她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看爱丁堡的老城,那里居住着贫困粗俗的人们.她给学生讲她在意大利见到的黑衫党,称赞墨索里尼消灭失业的功绩.布罗迪小姐富于进取心,是个女权主义者.她为自己正处于青春时代而自豪.她对学生说她们也会因为她正当年而受益不浅.然而在小学部的同事们渐渐对她产生了敌意,而中学部的老师则忙于自己的事对她不以为然.学校里唯独有两位男性对她抱有好感,一个是美术老师、独臂的劳埃德先生,另一个是音乐教师劳瑟先生.一天,莫尼卡发现劳埃德与布罗迪小姐在美术教室亲吻.她把这告诉了布罗迪帮的成员.她们决定将这事保密.桑迪由此对布罗迪的认识加深了,她观察着布罗迪小姐形体的变化,构想着她的爱情故事.战后的一年,布罗迪小姐告诉桑迪,她拒绝了劳埃德的爱情,因为他已结婚并有了孩子.为了摆脱感情的缠绕,她和劳瑟有了爱情关系.但是学校解雇她并不是因为这方面的事情,而是有人出卖了她,而出卖她的人竟会是布罗迪帮里的一个姑娘.桑迪她们就要升到中学部了.在布罗迪小姐任教的最后几个月里,她不告诫也不争吵,使自己在姑娘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姑娘们升入中学部后,虽然功课把她们搞得晕头转向,但是每逢周末,姑娘们总要去找她,桑迪和珍妮在教她希腊语.她向她们讲她新教的女孩子们.然而最多的话题是谈美术着师劳埃德先生.姑娘们告诉她,罗斯正在做他的模特,劳埃德为她画了几幅像,但每幅画看上去都象布罗迪小姐.一次,桑迪说劳埃德为她们画的像都象布罗迪小姐,他的这种手法挺简便,结果他吻了她.这期间有人告发在劳瑟先生的床上发现了一件女人的睡衣,有人怀疑那是布罗迪小姐的.不久,劳瑟先生丢掉了教会唱诗班指挥的职务.在1936年暑假后的一天,布罗迪小姐对桑迪吐露了心里话.她说她的全部抱负都集中在罗斯和桑迪身上,而对其他姑娘丧失了信心.因为罗斯有本能,而桑迪有洞察力.她计划罗斯做劳埃德的情人,而桑迪做告密者.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桑迪受着这一计划的精神约束,她常去劳埃德家,并向布罗迪报告罗斯的那些画像进展如何.布罗迪小姐听后感叹说她就是劳埃德艺术的缪斯.可是不久,倒是桑迪和劳埃德睡觉了,而罗斯把这个情报带了回来.布罗迪小姐的教育方法与校方的冲突一年年的加深,有人抓住她和劳瑟的关系攻击她,为了对付诽谤,她有几个月不去劳瑟家了.后来她吃惊地听说劳瑟和中学部的自然课老师结婚了.桑迪听布罗迪小姐说是她鼓励她的学生艾米莉去西班牙为佛朗哥作战的,而艾米莉不幸在她乘坐的火车受到攻击的意外事件中被打死.桑迪对布罗迪小姐的认识更进一步了.她认为布罗迪小姐自认为是卡尔文教派的上帝,是个没有意识到的同性恋者,而且她还在教育新的布罗迪帮.她决定要制止布罗迪小姐.在毕业时与校长的谈话中,她告诉校长布罗迪小姐是天生的法西斯.1939年夏,布罗迪小姐被迫退休,理由是她一直在教授法西斯主义.布罗迪小姐总想知道是哪一位姑娘背叛了她.直到临死前她才得知背叛她的竟是桑迪.而桑迪在她发表了那部心理学著作《普通人的转变》后就转信罗马天主教,进了修道院
当了海伦娜嬷嬷.她的女友常来看她,提起她们敬爱的布罗迪小姐,莫尼卡对桑迪说,"在她死之前,布罗迪小姐说是你背叛了她."桑迪回答说,"在忠实应该归属之处才可能有背叛."来访者中的一个青年人问桑迪,她学生时代受的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桑迪说:"有过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简·布罗迪小姐."
作品鉴赏读完《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以下简称《青春》),人们不禁会想:桑迪为什么要出卖布罗迪小姐?布罗迪小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穆丽尔·斯帕克在这部中篇小说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特而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她,布罗迪小姐,是个有理想、有信心的小学教师,她要把她选中的姑娘造就成"人类的精华",然而她又不愿意她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只是宣讲她自认正确的东西,甚至是她的偏见.如她教导她们艺术要比科学伟大,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芬奇,而是基多,因为他是她最喜欢的画家等等.她不信罗马天主教,然而她又最崇尚意大利文化,常去罗马度假,她崇尚苏格兰的卡尔文教,但又鄙视它的创使人约翰·诺克思,她教育学生"团体精神"与"人类精华"格格不入,她却崇拜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她明白她爱的是美术老师劳埃德先生,但却拒绝了他,她和羞涩的劳瑟先生睡觉却同时与劳埃德先生保持着"最伟大的"浪漫爱情.听起来这样一个女强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她又那样让人着迷.她的学生崇拜她,深受她的影响.应该说,布罗迪小姐的悲剧是唯我独尊者的悲剧,也是无知者的悲剧.这里说"悲剧",是指斯帕克笔下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英雄,更不是一个恶魔.她的悲剧在于她自认为能做出一番业绩.布罗迪小姐生活在爱丁堡,在三十年代,有许多30开外的老处女象她一样被战争剥夺了一切.她武断、自信,是因为她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无法理解世界之大以及个人对于它的局限性,她不晓得事情的发展潜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因而《青春》中的布罗迪小姐是可爱的,又是可悲的.甚至她在布罗迪帮姑娘的眼里,当她丧失了她的自信,一味地追问是谁出卖了她时,竟变得让人难以忍受.不过,即使是出卖她的桑迪,也坚信在她所受的影响中曾"有过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布罗迪小姐".这句话的确令人回味无穷.斯帕克并不是一个政治小说家,然而在《青春》中,她告诉我们当时世上正发生着什么事: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世上确实有一些自认为可以充当上帝的人,他们想以他们的意志来造就世界.当然,历史证明世上没有上帝,然而就象布罗迪小姐确实有过一个追随她的布罗迪帮一样,世界上也的确有过黑衫党、法西斯党.然而,斯帕克在《青春》中处处透出她对布罗迪帮的嘲笑和讽刺.可以说,书中的人物无一不被作者画上可笑的一笔.这种可笑是凡人的可笑,因而它无时无刻都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如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上,在人物自信谐调实则荒堂的关系中.布罗迪小姐自信那些姑娘是她的,但最终她们各自分道杨镳,她所信任的罗斯离开学校后就甩开了她的影响,"就象一条狗从它的毛上抖掉池塘上的水一样".她自信劳瑟先生会向她求婚,然而却很快听到他与另一个女人结婚的消息.就连她最信任的桑迪,也出乎意料地背叛了她.桑迪当认清布罗迪小姐后,曾决定走向她的反面.她破坏了布罗迪小姐让罗斯做劳埃德先生情人的计划,并向校长揭发了布罗迪小姐鼓励艾米莉为佛朗哥作战之事,随后隐居修道院,决心超凡脱俗.然而正是她,在接待来访者时,并不能象其他修女那样镇定自若.她"从这个尘世接受的东西多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穆丽尔·斯帕克在《青春》中实际上嘲笑了浪漫
主义——那种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而一味耽于幻想的浪漫主义.当然对于现实中那种不可一世者也给予了嘲讽与否定.初读《青春》·很难把握这部中篇小说的脉络,因为它的叙述方法很特别.小说开始于1936年,那些姑娘们16岁,随即转到1930年,叙述正值青春之际的布罗迪小姐和她的新学生,而后作者又转到1944年,24岁玛丽的死,不久我们又得知布罗迪小姐将被她的一个学生出卖.在第三章我们又得知布罗迪小姐在1946年死于癌症.全书的时间跨度很大,几乎达30年之久,实际上故事主要集中在1930至1939年间.作者这种有意变换时间顺序的"回闪叙述"方法,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自己的大脑,小说中作者频频出现的前后照应,也使读者不自觉地产生联想,而且,虽然《青春》使人会想到作者的经历(因为它是唯一一部斯帕克写自己家乡的小说,作者在1930年到1937年也正在爱丁堡的一所女子学校读书),但是布罗迪小姐的形象及其她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她的学生的眼光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样,我们不禁推测,斯帕克是否力图避免她本人感情的过多流露,过多的直接讲述以及读者的被动接受呢?布罗迫小姐怎样?桑迪怎样,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一切都留给读者自己判断吧.
(童燕萍)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1962)
作者简介多丽丝·莱辛(1919—)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1919年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荣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大约从六十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七十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象《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伍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内容概要首先应该说明,由于《金色笔记》(中译本名为《女性的危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难以复述其"故事梗概",因此几乎不可能划分"内容概要"和"分析鉴赏".在这部作品里莱辛打破了她以往所采用的按时序叙事的写作方法,从数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表现女主人公安娜·弗里曼·吴尔夫的生活.人名具有象征意味,就象玛莎·奎斯特的姓(Quest)意为"追求",安娜名字中的"弗里曼"(Freeman)意思是"自由人".全书以名为"自由女性"的第三人称中篇叙述为框架.该故事分为五个小节,讲述安娜及其女友莫莉的生活和事业,每两节之间夹有一连串所谓的"笔记集",其内容取自安娜的四个笔记本(即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四本).如此反复四次,在最后一节"自由女性"之前还插入了一个独立的"金色笔记"部分.其中黑色笔记本中记载着安娜年轻时在非洲的主活,特别是她在当地一个左翼小团体中的活动,以及因此历经的幻想、激情与失望.她的第一部小说《违禁的爱情》就是这段生活的产物.红本记录着与政治事件和活动有关的事.黄本中是一束草稿,描写一个叫爱拉的虚构的人物的爱情纠葛和写作生涯.蓝本是安娜的日记,其中包括她为英国共产党的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情形,她退出英共前后的痛苦心境以及与她多年相处的男友迈克
尔离去造成的孤独迷惘.全书呈一种刻意安排的万花筒式的混乱.读者可以依照原书顺序读;也可打破原有排列重新加以组合,比如把所有的"自由女性"或"黑色笔记"等等的片断章节集中起来,阅读.小说的多重结构是与作品的多重主题相对应的,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矛盾重重的精神世界.安娜和莫莉都是离了婚的单亲家长,各自有工作(安娜是作家,莫莉是演员,独立支撑,抚育儿女.在各节"自由女性"中她们每每在莫莉的厨房会面,讨论生活中和思想上的难题.她们一直在苦苦探求,不愿盲从,也不肯随遇而安.然而她们这样的女性并不"自由",相反却陷在重重困境之中.首当其冲的是思想危机.象许多在"红色"三十年代成人的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一样,安娜们曾热忱介入谋求变革的政治活动,后来却因种种原因而感到困惑,被深重的失望和疑虑所折磨.但另一方面她们对资本主义现状仍多有批评,不能无视世间的剥削压迫、冲突动乱而心安理得地吃一份中产阶级的黄油面包;对世界大同的理想,对左派事业仍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联系.由于思想上的惶惑,她们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信心也几乎消磨殆尽,这尤其体现在安挪的"写作心理障碍"中.安娜很鄙薄她的第一部小说,认为这类畅销作品歪曲、粉饰了生活的真相,将有关种族压迫的残酷而又平淡的现实转化成老式的感伤浪漫故事.她对语言产生了深刻的不信任,以致不再能动笔创作.在私生活里"自由女性"们也是四面作难,进退维谷.象安娜笔下那位爱上了一名有妇之夫的爱拉一样,她们不愿作者式的贤妻良母,又尚未摆脱渴求保护和依傍的心情;既要应对男友离弃或"不忠"时的嫉妒心与失落感,又要对付把她们当做侯补消遣物的那些妻儿俱全,功成名就的"体面"男人们.养育子女是另外一种挑战.安娜的女儿决心反母亲之道而行之,上寄宿学校,作个从众随俗,循规蹈矩的"正常人".而莫莉的儿子则既继承了母亲们的激进思想、批判精神,又继承了她们的惶恐疑惑.他时而愤世忌俗,时而消极绝望,以至企图自杀,造成双目失明.安娜深感到自己被困于重重矛盾之中,人格分裂,无所适从,于是求助于一位绰号叫"甜大妈"的心理医生,向她吐述自己的焦虑,描述各式各样的梦,并倾听她的分析.她之所以同时使用四个笔记本,把经验分为往事与现今,政治与私生活,实在的与虚构的,是试图在纷坛混乱的生活中找出一些条理.但是,这种把生活划分成许多"部类"的作法无疑又加深了她的精神分裂.在这种状况下安娜结识了一个新男友,即与她的经历和思想状况近似的美国人索尔.他们互相爱恋、扶持,又互相折磨、互相憎恶,经历了某种精神崩溃."金色笔记"一节似乎表明他们从这种近乎疯狂的共同经验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完整性"和一些新的力量.他们俩分别从对方得到灵感,确定了自己下一部作品的题目,并决心"继续斗争下去".在最后一节"自由女性"中安娜和莫莉照例地又在厨房会面.直到小说收场,她们只设想出一些妥协的、权宜的作法:莫莉准备和一名"进步的"生意人结婚;她的儿子决定继承资本家父亲的产业,以财产为手段做些有益的事;安娜拟去夜校为少年犯人授课,并参加工党.对于这些,她们自己也持讥讽、怀疑的态度.这是对那节"金色笔记"畅想曲所揭示的希望的某种"冷处理".很显然,安娜们的难题和危机都没有得到最后的解决.
作品鉴赏莱辛早年作品深受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叙事传统的影响,《金色笔记》一书精心构思的多重奏式的复合结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引起很多批评家的注意.这部作品常常被认为是莱辛对文学和小说的一种再思索.它
强调理性化的语言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语言总是力求趋近一种秩序,一种解释,而生活本质上就是亦此亦波,亦因亦果的说不清的混沌整体.所以安娜的四个笔记本的内容成了对她的原始意图的嘲弄:如对政治的关心并未能被拘在"红色笔记"里,蓝本中记述的安娜的个人危机是与红本中的政治问题交错纠结,互相呼应的.而她的私人笔记有时又竟成了报刊新闻报道剪贴簿.在这篇小说里,"故事"被打成了碎片,分裂成许多片断的记录和叙说,其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具有权威性."自由女性"从传统的全知角度以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描写安娜和莫莉的生活,但是安娜的四个笔记本表明,人的思想和活动是如此多面化并且矛盾重重,不可能被干净利落地收入任何"全知"叙述中."虚幻"与"真实"的界限和关系也变得难以确定.黄色笔记中的爱拉是个虚构人物.但她的处境和心态十分地近似安娜本人.难怪安娜在另一处又说:爱拉就是安娜.而试图"写实"的文字却注定要背离真实.安娜惶恐地发现,不仅她的小说《违禁的爱》有歪曲之嫌,就连理应最真实的私人日记("蓝色笔记")"也一样虚假".有时她在日记中巨细无遗地详录一天的活动和心理感受,但又不认为这些吃喝拉撒睡的细节的总和就是她的生活的"真相".于是又把这一切划去,换上"寻常一天","万事如旧"等同样令她不安的表述方式.在蓝色和金色笔记本中安娜的歇斯底里的美国男友名为索尔,但最后一节"自由女性"中提到这么个人物时,他根本不叫索尔,也并不那么疯癫."自由女性"的叙述具有传统小说的权威语调,好象是客观的,可信的.然而小说其他部分中又暗示它不过是安娜的另一部作品.全书收客着许多有时互相印证,有时互相抵牾的重叠交错的叙述,却没有什么被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也无从判断孰"真"孰"假".但是另一方面,在莱辛的作品里形式是和内容融合一体的,艺术的疑惑和问题也是生活的疑惑和问题,作为"主人公"的安娜思想陷入重重危机,找不到可以当做人生蓝图的现成的情节模式.不论在社会活动和私生活中她都不知当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四分五裂的"故事"讲述的正是这种四分五裂、迷惑不安的人生.从某个意义上说,所有笔记本中支离破碎的片断记述又都具有"真实性":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或表现了主人公(有时也兼叙述人)的精神困境.安娜们作为具有正义感的独立不羁的"自由女性"在思想上和实践中都无所归依,彷徨痛苦,但又不肯就此彻底放弃信仰,消沉绝望.安娜的一本本笔记就录记了她们痛苦求索的思想轨迹.这部小说虽然高度关注艺术形式问题,却显然并非只是为艺术而艺术.莱辛仍一如既往地关心让会和人生.也正因此,《金色笔记》不仅得到文学批评家们的重视,更在左翼(或前左翼)知识分子以及许多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妇女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和共鸣.
(黄梅)
约翰·韦恩打死父亲(1962)
作者简介约翰·韦恩(1925—),英国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1925年3月14日出生在斯托克一个富有的牙医家庭,其童年生活在自传《轻快地奔跑》(1962)中有生动的描述.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写诗,与当时被认为是"运动派"诗人的金斯莱,艾米斯和菲利普·拉金同出诗集《五十年代诗人》.1947年从牛津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当过大学讲师.1959年后成为专业乍家.他写过剧本、文学传记,出版过诗集《基石上刻的字》、《向上帝哭泣》、《荒野小路》、《致五位艺术家》等;他的文学评论也很有特色,较著名的有《初步评论文集》、《论文学与思想》、《塞缪尔·约翰逊集》等.韦恩最大的成就是小说创作.他的成名作《每况愈下》(1953),模拟流浪汉小说的形式,描写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大学毕业生,挣脱家庭和社会地位的羁绊,尝试各种职业,以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万花筒般动荡不定的英国社会.主人公一方面努力探索人生价值,一方面倾泻着内心的愤怒.该小说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第一部小说.韦恩也因此被认为是五十年代"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之一.韦恩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传统,在《打死父亲》(1962)中反映了两代人的矛盾和种族歧视问题,在《山里的冬天》(1970)里,描写大资本的势力无孔不入地侵蚀到每个偏僻的角落,表现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他的长篇小说还有《生活在现在》(1955)、《竞争者》(1958)、《年轻的客人们》(1965)、《较小的天空》(1967)、《赦罪僧讲的故事》(1978)等.短篇小说集有《叔叔及其他故事》(1960)、《救生员及其他故事》(1971)等.
内容概要1943年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英国一条乡间小路上,16岁的男孩子杰里米·科尔曼正欢快地骑着自行车作长途旅行.他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丧母,父亲阿尔弗雷德是一个酷爱自己工作的希腊文教授,对儿子要求很严.但是,杰里米忍受不了那间象坟墓一样又黑又闷的屋子,更忍受不了父亲冠冕堂皇的说教和私立学校刻板严厉的管束,渴望到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自然中去涤荡自己的心灵.蓝天,白云,生机勃勃的嫩草,向空中笔直冲去的小鸟,都令他兴奋不已.一种超平意志的力量控制了他,他把深恶痛绝的希腊文法书狠狠地撕碎,让纸片沉到厚厚的黑烂泥中,回到家里弹起了钢琴.杰里米从小酷爱音乐,14岁那年第一次听到爵士乐时,立刻明自了这便是他的一切.现在,只有在弹琴时,他才能体会到小鸟起飞时的那种自由.一种反叛心理使他顶撞了父亲,然后离家出走.在市中心的舞厅里,他成功地演奏了几曲爵士乐,和一个妓女跳舞,喝酒.要不是因为酒醉呕吐,他差一点儿把童贞献给了那个娼妓.在被人狠揍一顿之后,他狼狈地回到家中.杰里米痛苦万分,深感自己的灵魂已经被沾污了,想到宗教中去寻找解脱,用宗教的热诚把自己全身上下严严实实地裹起来,连钢琴也不弹了.父亲期望他浪子回头,认真读书,他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希腊文法同灵魂的得救搅在一起.板球课上,路边出现的一只可爱的小狗,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又唤醒了他心中对美的回忆.幸福感象一阕幽静的乐曲从他心中喷涌而出.他又弹起了钢琴,热情奔放.杰里米第二次离家出走,是这一年的夏天.他先在乡间谷仓里挺身而出,解救了一个遭人欺侮的姑娘,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她,然后卖了自行车,独自乘火车来到伦敦,决心找个成长不受阻碍的地方呆它一段时间,他在舞厅里找了个弹钢琴的工作.尽管
那时的伦敦常常停电,到处是断墙残垣,他的收入菲薄,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子里,连食品供应证也没有,但是他能够用爵士乐迷住观众,便有了最大的快乐.对杰里米来说,爵士乐就是他的命根子,就是他生活的目的.他忘记了家庭和亲人,战争和时间,也忘记了自然和死亡.整个宇宙在他眼中就是64个黑色白色的琴键和那间烟雾腾腾的地下室酒吧.他对爵士乐的理解和演奏技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伦敦,他先后结识了蒂姆和珀西.蒂姆欣赏他的爵士乐,还热心地帮他搞来了身份证.但蒂姆那种玩世不恭、喜欢吹牛、厚颜无耻地倚在女人身上混饭吃的品格却很令杰里米鄙视.珀西·布莱特与蒂姆完全不同,他和杰里米的友谊真挚而牢固.珀西是个黑人,在美国空军服役,身材魁梧,宽忍沉着,富于魅力,一只活阀长号被他吹奏得出神入化.对音乐的热爱、理解和追求,把两个肤色不同的青年人紧紧联在一起.珀西一开始吹的那几个音,杰里米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号声畅快淋漓,似乎不断鼓动人们向前冲锋.听了珀西的演奏,杰里米才懂得爵士乐竟可以达到那样一种深度和广度.珀西在杰里米的心目中便有了一种天神般的力量.珀西的家在美国马里兰州,他从5岁起就饱尝了种族歧视的滋味.杰里米告诉他,在英国绝对不会有人那样对待他.珀西那深沉而又哀伤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嘲讽的神情.杰里米离家出走后,他的姑姑艾莉诺急病了.她在高烧中看见杰里米即将被烈火烧死,而他的父亲却身穿黑衣为他祈祷.艾莉诺托人找到杰里米.杰里米从伦敦赶回来看望姑姑,并期望和父亲达成谅解.他说:您的教育方式并不合我的意,我要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但这并没有必要使我们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阿尔弗雷德一点儿也听不进去父子俩不欢而散.回到伦敦后,杰里米对过去的一切都一无牵挂了,潜心研究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他应珀西之邀来到巴黎,艺术上有所创新,觉得自己又一次获得解放,他和珀西的友情也更加深厚.他的另一个朋友蒂姆却越发堕落,抛弃了妻子儿女,和别的女人鬼混.杰里米狠狠地教训了蒂姆,两人分道扬镳.他觉得有数不清的话要对蒂姆的妻子吉恩讲,吉恩对他也似乎有所期待,两人热烈地拥抱接吻,非常自然地发生了性关系,然后平静地分手.从那一晚开始,杰里米突然失去了全部激情.他明白自己绝不可能成为蒂姆那样的人,却又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生活.他告别了珀西,回到伦敦,只想安安静静地打发日子.在以后的10年中,他象块石头一样躺在水底,身上长满了水草,音乐毫无进步,虽然又长了10岁,在内心深处却是沉沉睡着了.他和一个叫黛安娜的女人同居8年,却毫无情分.直到有一天,他在广告上见到珀西的名字,才重新唤起他的热情.他和珀西相约共同组织乐队,继续他们的事业.一伙种族主义暴徒把他俩打成重伤住院,所谓英国不存在种族歧视的大话一夜间就破产了.珀西在幻觉中看见自己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向全世界呼吁:各种肤色的人一律平等.杰里米在医院里和赶来看望他的父亲披肝沥胆,倾心相谈.他不指望老人在这种年纪还能学会年轻人的语言,但他担信医院使父子二人至少有了共同生活的基础.出院以后,杰里米和珀西的爵士乐乐队遇到一个摇摆舞乐团的有力挑战,演出遭到失败.听众散尽以后,他们两人回到空无一人的大舞厅,在月光的映照下,象过去一样演奏起他们视为生命的爵士乐曲.
作品鉴赏这无疑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英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是,就艺术手法来讲,它却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通常写法,不对环境和人物作直接的
描写和说明,而是通篇使用人物的内心独白,通过主人公杰里米、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姑姑艾莉诺、好朋友珀西错综交织的第一人称叙述,准确俪细致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只是通过这4个人物变幻流动的意识屏幕,才得到曲折的反映.形式是内容的自然延伸,是由内容决定并为之服务的.韦恩选定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当然是由小说思想内容的独特性决定的,《打死父亲》的主线是当代西方社会里两代人的矛盾冲突.而表现在杰里米和父亲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的内容和性质,却以鲜明的现代特征区别于传统的过去.不错,现实主义作家表现父子冲突和家庭矛盾的题材,在世界文学艺苑中早已形成完整的系列,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在这座画廊里熠熠生辉.但是,同古典作家对政治、经济、法权、地位等人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社会关系中的利害冲突,直接毒化家庭关系的精采描写不同,韦恩笔下的父子冲突的社会原因被大大淡化了,他着力表现的是人的心理和人性本身的经历,或者说,是两代人精神世界的冲突.杰里米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尽管从小丧母,却从不缺少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温暖,物质生活相当优裕.他的反抗不是来自暴力的压抑或求生的本能,更没有王位、金钱、社会地位或继承权的得失,而仅仅是潜意识中强烈的自省和对流畅自由的人生选择的不倦追求.他无法忍受私立学校刻板严厉的管束和父亲关于社会责任感的严肃说教,只渴望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去涤荡自己的心灵,到实实在在的大千世界中去追求人生的自由创造和随意发展.把这种矛盾冲突概括为新旧两种制度的斗争或者善与恶的对立,都难免言过其实;说它是两种人生价值观的交锋可能更令人信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由选择"的精神,在主人公那种时而迷惘时而清醒,时而空虚时而充实的心灵流动中,在他的鲜明的刚强的放纵的性格成长中,在他明确的艺术追求和盲目的人生目标的痛苦辉映中,在他最终无可避免的耐人寻味的失败结局中,得到惊人成功的艺术体现,而引发,推动和激化家庭矛盾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外在要素却降低到十分次要的地位.淡化不等于弱化,降低也不是取消.杰里米和父亲的冲突毕竟是社会冲突的缩影.作者只是队更隐秘的心理层次和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上,通过心理抵触的生动描写来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面貌.在这种创作动机的支配下,用类似戏剧中内心独白的叙述方式显然是最佳选择.它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便于抒情和议论,容许时空跳跃而极少限制,能够用最生动最细腻的笔触去勾画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包括潜意识领域中的微妙活动,还给读者带来一种类似自传体裁的真实感.在黑人珀西昏迷中,作者不失时机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通过幻觉思惟表现他渴望平等博爱的复杂感情,为这部小说反对种族歧视的鲜明副题画龙点睛.珀西是杰里米深深敬仰的人生导师.他对音乐的追求和善良宽厚、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使他成为小说中着墨不当却举足轻重的正面形象.堕落放荡、厚颜无耻的蒂姆,作为杰里米反面意义上的人生导师,与珀西形成鲜明的对比.阿尔弗雷德也是杰里米的对立面.但他的性格中不象蒂姆那样充满了恶,而只是囿于"旧"而不能自拨.他酷爱自己的事业,关心儿子的成长,强调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却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压抑了年轻人的成长.这种与主人公尖锐对立却又不能简单地归入反面角色的典型形象,对今天的西方读者和东方读者来说,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方开胜)
安东尼·伯吉斯带发条的桔子(1963)
作者简介安东尼·伯吉斯,当代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1917年生于英国兰开夏郡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早年就学于曼切斯特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1940年毕业后参军,在英国皇家军队医疗队中任钢琴师,后又在教育队、情报机关等部门工作.1946年伯吉斯退伍,在爵士乐队中弹钢琴,后又改行教书,曾先后在马来亚、文莱等地任教职.六十年代,伯吉斯因病回国治疗,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写剧评、音乐评论,创作电视剧、舞台剧、短篇小说和诗歌,并写出了大批优秀的长篇小说,尤以《医生病了》(1960)、《一只手鼓掌》(1961)、《缺少的种子》(1962)、《恩德比先生的内心》(1963)、《马来亚三部曲》(1964)、《带发条的桔子》等为佳.1968年,伯吉斯的妻子因病去世.他很快和一位过去相识的意大利语言学家结婚并旅居国外.伯吉斯先后在马耳他、英、美、欧洲大陆的一些大学讲学,并继续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创作.这期间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什么也比不上太阳》(1964)、《恩德比的外部》(1968)、《拿破仑交响曲》(1974)、《世间权力》(1980)、《1985年》(1987)等.伯吉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仅主要作品就有40多部.他在语言方面造诣颇深,掌握数种东、西方语言.他的文学修养也不一般,作品中经常涉及古典和当代的文学名著;其文学风格丰富多变,包括模仿英雄风格的、流浪汉小说体裁的、历史传奇的以及讽刺性的多种.伯吉斯的非小说类创作也颇有成就,《英语小说》(1958)、《莎士比亚》(1970)、《E·海明威及其世界》(1978)等数种作品仅是其中的代表.
内容概要《带发条的桔子》中的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男主人公、故事的叙述者叫阿列克斯,刚刚15岁.一个冬天的晚上,阿列克斯和他的同伙乔治、皮特、狄姆一行4人,坐在伦敦市里的考劳瓦牛奶店里喝饮料.他们穿着当时的流行服装,白色外套,白围巾,紧身长裤,外加一条三角裤形状的护身裤,脚上是适合踢打的靴子.他们闲坐无聊,便喊着"出去出去出去",一齐拥到外面的街上.当他们看到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独自行走时,便走上前去寻事.他们先撕碎那人的书,然后对那人拳打脚踢了一阵.随后,4个少年走进"纽约公爵"酒店挥霍金钱,然后又去抢劫一家小店.4人仍觉得不够过瘾,又拦路打伤一个酒鬼,直打得他血流不止方才住手.在市发电厂附近,阿列克斯一伙遇上以比利为首的另一伙小流氓,双方拳脚相见,直到传来警车的笛声才四散而去.接着,4个人又去偷了一辆小汽车,横冲直撞地向郊外开去.他们把车开到一栋叫作"霍姆"(意即'家')的别墅前,阿列克斯谎称同伴突然发病,要用电话,骗得女主人打开门.随后4个人戴着假面具冲进别墅.他们发现这幢装演讲究的房子里只有一男一女.男子坐在一架打字机前工作,旁边放着一叠书稿,题为《带发条的桔子》,显然这位男子是一个作家.4个人开始撕碎书稿,然后当着被缚的男主人的面对女子施暴.最后他们砸碎房中的家具,扬长而去.他们开车回城,把车推到水沟里,又去考劳瓦牛奶店小坐,随后分手,各自回家.阿列克斯与父母同住在市内第18A号公寓大楼内.时间已晚,但他大放立体声音乐.四邻早已习惯不再抱怨,只能用安眠药强使自己入睡.阿列克斯11岁就上教养院.父亲在工厂工作,母亲在菜场上班,早出晚归,无暇照顾他.第二天一早,母亲上班前喊他起床上学,他佯称头疼应付过去.教养院老师来看他,警告他不
要犯罪.阿列克斯对此满不在乎.老师走后他又出门,骗来两个十岁的小姑娘胡作非为一番.晚上,父亲追问他每天晚上在外面做什么,他说在打零工,并把抢来的钱交给父亲,说是自己打工所得.随后他又溜出家门,打算和3个同伙去偷窃珠宝.没想到阿列克斯下手太重,行窃未成反将女主人打成重仿,并因被同伙抛弃而落入警察手中.第二天,女人死在医院里,阿列克斯则被判处14年徒刑,进了监狱.两年时间过去了.在监狱里,阿列克斯再次行凶杀人.这天,阿列克斯向待他和善的监狱牧师打听,报上登的"路德维克疗法"是否真的会治好罪犯,使其不再愿意犯罪.牧师对此深表怀疑,认为这种疗法是将"善"强加于人,而不是真正教人悔过自新.正巧内政部长来视查监狱,希望腾出空间关押政治犯,便决定拿阿列克斯作试验,看看"路德维克疗法"是否有效.第二天阿列克斯被送到新建的治疗中心.当他听说治疗只需两个星期,便开始作白日梦,以为很快就会获得自由.孰不知治疗的过程十分痛苦难耐:他的头和四肢被牢牢地固定住,眼皮被支开使他不能闭上眼睛,然后他被强迫以这种姿势每天上、下午连续观看长达数小时的各种暴力影片,每一次都使他头疼恶心、周身不适.为他治疗的医生发现,阿列克斯使用的语言是少年们的流行用语,主要由斯拉夫宣传工具使用的语言和各种习语、俚语和顺口溜等组成.医生还对阿列克斯解释,路德维克疗法的方针是通过"联想法",将影片中的暴力与犯人观看电影时产生的身体上的不适联系起来,使犯人的身体对暴力行为产生反射性的反感,从而达到不再从事暴力行为的目的.果然,当阿列克斯企图逃跑时,他竟发现挨打比打人更好受.治疗产生了效果,主治医生专门为他举行了公开考试.来观摩的人中有内政部长、监狱牧师、监狱长等人.阿列克斯拒绝打架并能抵御住女性的诱惑,使得观摩者十分惊讶,连监狱牧师也不得不承认治疗使阿列克斯变成一名真正的基督徒.然而,阿列克斯本人却产生了疑问,他反问自己:"我是什么?是一只带发条的桔子吗?"他对自己机械性的反应似乎很不满意.无论如何,他获得了自由.阿列克斯拿着自己的小包裹回家了.尽管报纸上大肆宣传路德维克疗法在他身上大获成功,整肃犯罪指日可待,他的父母却丝毫不知他出狱的消息,他的房间现在由一名房客占居,他已无处安身,面对惊讶而束手无策的父母,阿列克斯转身便走,离开了日夜思念的家.他想自杀,却苦于找不到非暴力的方式,去图书馆查书又因被认出而遭围攻,由警察抓去毒打一顿.最后,在昏昏沉沉之中,阿列克斯再次来到"霍姆"别墅,受到那位作家的善意接待.作家的妻子已经去世.作家正在积极地从事反对现政府的政治活动,因为他认为政府推行的路德维克疗法是在将人变成机器,否定了人的正当选择权利,是违反人性的.他想利用阿列克斯反对政府.当作家开始怀疑阿列克斯袭击过他家时,竟与朋友合伙诱使阿列克斯自杀.可是阿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抢救过来.各种人物都来看望他,内政部长也亲自探病,并称他为朋友,允诺他出院后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医院又对他进行另一种治疗,使他的身体不再对暴力行为产生反感:他真的被治好了.
作品鉴赏与其说《带发条的桔子》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倒不如说它是对当代世界梦魇式预见更恰当.《带发条的桔子》是伯吉斯这位多产作家最畅销的作品,也是他的佳作之一.书中主人公阿列克斯被认为是当代小说中最典型的暴力形象之一.他的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在毫无道德观和犯罪感方面,他以施暴为乐,是当今的物质文明社会创造出的一个令人忧虑的反道德
文明产物.阿列克斯这个人物的典型性还在于,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同伙的名字,是在英文和俄文中共同使用的.伯吉斯游历甚广.他在写作此书前还访问过苏联.不少评论家指出,虽然《带发条的桔子》以英国为背景,但作者写作此书时肯定也在以美国和苏联社会为蓝本.伯吉斯对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斯金纳的理论质疑,就是一个例证.苏联之行的影响在书中反映更为明显.呵列克斯这些青少年,使用一种恃殊的语言,叫作"纳查寄",这个词是作者从俄文借来的,原意为"十几岁的"相当于英文中的"teen—".纳查奇中的"好"或"棒极了",也是从俄文借的.这个词的妙用在于,作者将其中的一个辅音稍加改动,便成了英文中的"恐怖片"一词,生动地暗示了西方青少年喜欢观看恐怖电影的心理特点.作者在语言方面的深厚功底,在此书中得到创造性的体现.伯吉斯的讽刺才能也在小说中主动地反映出来.他在阿列克斯入狱——出狱的经历中,突出描写了民主政府与专制政府的种种弊症.阿列克斯首先因民主政府放松社会治安的管理而恣意放肆,乃至杀人,后来又因专制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而被施以违反人性的治疗措施,成为另一种牺牲品.在伯吉斯笔下,这两种政府都受到了深刻的讽刺与批评.作品中的自传色彩也值得一提.首先,伯吉斯在书中设计了一个他的模仿者.这位模仿者也在写一部题为《带发条的桔子》的书,书的主旨也是反对当权者对罪犯施以非人性的教化、将人变成没有选择能力的机器.另一点相似处在于,伯吉斯的妻子怀孕时,曾在伦敦遭到流氓的袭击,并因此而流产.然而若将书中的小说家与伯吉斯认同就会产生误解.伯吉斯高于书中的作家,因为他更相信人类具有善的一面,更关心他人的个人幸福,同时反对书中作家热衷极端的行为.伯吉斯的讽刺笔触是十分尖锐的.针对西方社会的流行观点;高雅的音乐和诗歌能够感化教育青少年,他专门设计阿列克斯具备欣赏古典音乐的才能.阿列克斯最喜爱的音乐恰好是贝多芬和莫扎特.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残害无辜时,特意播放古典名曲的作为,伯吉斯的批判意图是十分明确的:道德教育与个人趣味是不相干的.《带发条的桔子》曾经有两种不同的结尾,先出版的英国版本比后来的美国版本多一个章节,在这个章节里,阿列克斯对暴力开始感到厌倦.当他看到少年时的相识结了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意识到自己也希望这样生活.他想结婚并有一个儿子,还想教育儿子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当然,阿列克斯知道自己实现不了这些愿望.这个章节给作品增添了一点乐观精神,但也少了一些讽刺力量,倒不如删减后的结尾来得有力.按照删减后的结尾,恢复了施暴兴趣的阿列克斯无疑会再次犯罪,入狱或处死是他的必然结局.对于这个较为激烈的结尾,伯吉斯认为是一种改进.
(申慧辉)
斯诺,c·P·权力的走廓(1964)
作者简介斯诺,c·P·英国小说家、科学家(1905—1980)出生于累斯特城.父亲是鞋厂记帐员.斯诺从小靠奖学金上学.1927年毕业于累斯特大学化学系,1930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研究员并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任命为国家科学管理顾问,战后留任此职.1957年被封为爵士.1964年加封为勋爵.被任命为议会科技部秘书,并成为上院议员.他的小说创作颇丰,最著名的是1940年至1970年所写的总题为《陌生人和兄弟们》的系列小说,包括《陌生人和兄弟们》(1940)、《光明和黑暗》(1947)、《希望时刻》(1949)、《院长们》(1951)、《新人》(1954、《归家》(1956)、《富人的良心》(1958)、《事件》(1960)、《权力的走廊》(1960、《理智沉眠》(1968)、《结局》(1970).这11部小说各自独立,又由线索人物刘易斯·艾略特连成整体,描写了英国社会政治生活全貌,揭示了西方社会在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上的诸多矛盾冲突,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组系列小说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院长们》,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在一所高等学府里,因老院长病危而引发的长达一年之久的权力斗争.该小说和《新人》一道获1957年布莱克小说纪念奖.他的小说还有《船上的死亡》(1932)、《新生命》(1933)、《探索》(1934)、《政治鼓动家》(1972)、《在他们的智囊中》(1974)、《一层粉饰》(1979)等.斯诺在创作上继承现实主义传统,主张作家要跟上时代精神,不赞成意识流和隐晦曲折的象征手法.较著名的论文有《特罗洛普传》、《现实主义作家》等.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中,他指出,尽管科学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革命力量,但科学家却不为人们重视和了解,科学家也对文学兴趣淡薄;另一方面,文学家因为不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思想容易落后、保守,甚至趋于反动.他呼吁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架设桥梁,以利让会的发展.他的思想属于自由派人道主义,曾对西方社会抱乐观态度,晚年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1980年7月1日逝世.
内容概要1955年3月,一个令人愉快的温暖的夜晚,年轻的保守党议员罗杰·蒯夫在伦敦的私邸里邀请朋友们共进晚餐.客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众议院的辩论和即将举行的选举,都认为罗杰是他们中间唯一将取得成功的新星.罗杰的父亲是个营造师,属于殷实的外省中产阶级;罗杰说话的口音完全不是伊顿公学或禁卫旅的,尽管娶了一位名门世家的小姐作妻子,罗杰仍属于那种出身档次不高的"非正规"的政客.但是,罗杰却有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一要掌权,二要用这权力做点什么.选举结果,保守党取得胜利,罗杰主动要求到一个新成立的部担任驻议会次官,开始机敏而稳妥地分两步实现自己的计划.在那个时代,西方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中间正在形成一种认识:要想避免全球核灾难,就必须制止核扩散,促成美苏核裁军.罗杰也认为,发展核武器对英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只能耗尽英国的国力而无助于它的强大.罗杰的目标就是设法使英国政府放弃核武器的研制,从而保全国力,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这个新成立的部是负责武器制造的,许多政客都庄这里断送了政治前途.罗杰却知难而进,选定它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桥头堡.罗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吉尔贝勋爵的大臣宝座上去,拥有真正的权力.他在议院发表演说时,一点都不采用历来所说的演讲术,却使几乎所有的听众都感到更亲切.在卡尔顿俱乐部,他得到另一位观点相近的"非
正规"的文官刘易斯·艾略特(本书的叙述者)的默契和支持,选定他作自己的助手.他尽力掩盖起自己的真正目标,使用模棱两可的言词,把尽可能多的政客和文官拉拢到自己周围.连飞机工业、空军元帅和科学家这些显然相互并无关联的势力也都不约而同地为反对吉尔贝和支持罗杰而奔走游说.在重重压力下,吉尔贝勋爵病倒了.空气中立刻充满了一种兴奋的浓烈气息.罗杰带着讽刺的微笑说:他已经完了.不久,吉尔贝被免去大臣职务,由罗杰接任.他如愿以偿,取得权力走廊中第一个回合的胜利.按照罗杰的信念,掌权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权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现在他可以开始第二步行动了.他知道,长远看来起决定作用的是大企业加军人和科学家,而他的政策对空军和航空工业部不利,所以他一方面竭力拉拢海军,另一方面又在航空工业巨头中挑出一个最强大的巨头拉富金结成同盟.他还利用贵族出身的妻子卡罗,同保守党实权人物拉关系.1956年10月底,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了,全国到处都洋溢着激愤情绪.人们期望罗杰讲话,他却违背信念,从始至终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他相信,在这种时候说话,只能使他这个权力走廊中的新手迅速失去他拥有的一点儿信誉.他才不肯去冒一次没有价值的险呢.政府决定成立一个内阁委员会,专门审议罗杰提出的防务政策.保守党实权人物科林伍德希望罗杰在草拟白皮书时,尽量使用含义模糊的语言,把真正的意图掩盖起来,不让人们知道废弃的将是些什么武器,以便蒙混过关,待生米做成了熟饭,政府也就无法中途放弃这项政策.科林伍德这样做,是为了利用罗杰来保持自己的权力;而罗杰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同科林伍德达成妥协.这时,劳务大臣突然向罗杰提出警告,希望他从一开始就估计到劳动力情况,即使一个孤立的单独项目下马,也意味着7000人失业,其中有3000名专家.罗杰相信这是为了刺探虚实而虚晃的一枪;真正要试探他的真实意图的,是迄今保持沉默的某些利益集团.实际上,反对党已经开始行动,保守党内也有人不支持他,危机初露端倪.罗杰的私生活也遇到了麻烦.他的情妇埃伦先是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警告,然后又相继收到好几封匿名信,威胁说要将罗杰的隐私公之于众.刘易斯一方面赶紧请保卫部门的熟人设法查出策划者的名字,另一方面十分害怕这件事情与反对罗杰的政治活动有关.他感到,他和罗杰至今为止的一切努力,都是循着一条封闭政治的渠道,在权力的走廊里很难地挣扎前进,罗杰正经历着他个人的政治危机.经过努力,内阁作为一项妥协,接受了罗杰的防务白皮书,罗杰将面对议会的辩论.在辩论前的那些日子里,各种不同意见大造舆论.保卫部门还找到刘易斯,莫名其妙地调查他和共产党的关系.反对党领袖在外地发表了演说.他们还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将议会通过的海军拨款削减.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反对罗杰的一步政治棋.科林伍德奉劝罗杰千万谨慎从事.罗杰的好友,美国科学家大卫·鲁宾则劝他赶快抽身,否则就要自己掐自己的脖子.罗杰的妻子也收到了匿名信,她暴怒地向丈夫提出最后通牒.深夜,四面楚歌的罗杰见到了埃伦.这对深深相爱的情人的眼睛碰在一起又躲开了.这一瞬间,他们之间传递的不是爱,不是欲望,甚至不是感情,而是理性的知识.罗杰刻骨铭心地感受到爱的残酷.罗杰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注视.刘易斯觉得,一个家庭濒临破产的时候,女主人在外省城市的小街僻巷里所受到的,也正是这种目光.卡罗决定施加她的全部影响来迎接这次辩论,尽到她对不忠的丈夫的最后一次义务.但是她的努力失败了.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凯弗不肯帮忙.凯弗不仅妒忌罗杰的才能和成绩,也妒忌
他的男子气魄.他是怀着自己在两性生活中怯懦而备受挫折的悲哀和仇恨的心情看待罗杰的.所以,当他拒绝卡罗的时候,噪音因为残酷而显得特别柔软.卡罗的弟弟公开表示要反对自己的姐夫.被罗杰赶下台的前任大臣吉尔贝也插进一手,在议会辩论时,以一个老战士的光荣身份发泄他对罗杰的仇恨,辩论结束以后的投票表明,尽管罗杰的白皮书勉强得以通过,但是保守党内却有34个人弃权表示不赞成这项政策,从而严重地动摇了他在党内的地位.罗杰不得不承认失败而提出辞呈.他本来可以急流勇退,接受党内高层人物的建议,赶快把他那项政策的重负甩开,换一个不太起眼的部继续做大臣.罗杰却拒绝向党内核心人物求情,给台阶也不下,勇敢地选择了忍辱下台的结局.辞职后,他与卡罗离了婚,和埃伦一道过着简朴的生活,下次选举也不会再参加.这颗崭露头角的政治新星就这样从权力的走廊里消失了.
作品鉴赏在当代世界文坛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作家,具有斯诺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对西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内幕作如此深入的研究和生动的艺术描写.他既是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又是在政府和议会中长期担任要职的官员;他虽出身贫寒,却因贡献卓著而受封为勋爵成为贵族,他是货真价实的自由派人道主义者,还是一位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小说家.他这种独特的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成为今天西方"权学"研究中当之无愧的名家.这部小说发表后,"权力的走廊"这个原本仅指故事发生场所的十分普通的名词,竟然迅速步入了英国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代英语词汇中一个耐人寻味的成语.仅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小说的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斯诺不喜欢隐晦曲折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他采用的是地道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方法,对环境、人物和情节作真实而细致的描写.在这部小说中,他通过3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反映了五十年代中期英国社会权力结构中的矛盾冲突,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代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风貌.主人公罗杰·蒯夫是个悲剧人物.尽管他雄心勃勃,要为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制止人类核灾难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不乏智慧、毅力、勇气、手段和机遇,他却仍然无可避免地败下阵来.和他不同,保守党党魁科林伍德和主持"政治之家"的贵妇人黛安娜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生活在受到魔法保护的圈子里,随心所欲地玩着权力的游戏.工业巨头拉富金属于又一种典型.他白手起家,惨淡经营,终于成为航空工业中举足轻重的首富,在自己的经济王国里拥有了巨大的权力.他所代表的资本的势力,与黛安娜等人的特权势力,理所当然地汇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这两种并行不悖的势力的永久性.在这种情况下,幻想突破等级束缚、把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和对过去时代的浪漫主义向往当作精神支往的罗杰,除了从权力的走廊中黯然消失,还可能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呢?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满足于故事本身的叙述,而是把笔触探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意描写各种人物的心理活动,使这部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心理分析的特征.这样一来,尽管情节的曲折性和紧张程度相对有所淡化,却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有更为丰厚的内涵和隽永的艺术魅力.为适应这一需要,作者的文笔简约深沉,在借助线索人物刘易斯的第一人称叙述时,常常有意打破叙述、对话和思想的界限,运用有别于传统对话叙述方式的自由间接引语和半直接引语,大大提高了语言媒介的精致微妙.
(方开胜)
克里斯托弗·依舍伍德一个单身汉(1964)
作者简介克里斯托弗·依舍伍德(1904—),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全名克里斯托弗·威廉·布雷德肖——依舍伍德,1904年8月26日生于英国的柴郡,祖上是当地有名望的古老家族和庄园主.他11岁时丧父.1923年入剑桥大学,因与朋友专心学习创作,1925年考试不及格,遂被命退学.此后,依舍伍德当过秘书和自由撰稿人,还曾想学医,并在名作家福斯特的影响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他和w·H·奥登、斯蒂芬·斯彭德组成"奥登帮",一起探讨文学创作.1928年,依舍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切阴谋家》出版,被评论界认为是一个不成功的开端.1932年问世的《纪念碑》为他在创作界赢得了一席地位.三十年代,他与奥登合作,创作了三部诗剧,并以旅居柏林的经历为素材写出《诺里斯先生换乘火车》(1935)和《再见吧,柏林》(1939).这两部作品以其对德国社会的深刻描述而为作者赢得广泛好评,被誉为对柏林市的"无以伦比的刻画".此后,依舍伍德与奥登访问战火中的中国,写出著名的游记《战地行》(1939),并于1939年1月去美国定居,1946年加入美国籍.依舍伍德在美国经历了精神上的锐变,从早期的左倾相关心政治转向和平主义和印度吠檀多派的清心寡欲.在创作上,他继续完善其独特的自传体风格小说,《傍晚世界》(1954)、《南下旅行》(1962)、《一个单身汉》(1964)、《河边相会》(1967)是此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尤以后两部为佳.此外,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自传等多种作品,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内容概要乔治开始醒来.苏醒的过程就是恢复自我意识的过程.乔治先想到自己的存在,然后是"我现在活着",最后才是"我在家里".大脑随即向身体发布命令:起床.身体赤裸着走向卫生间,象往常一样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解手、称体重、洗漱.这之后,大脑才明确地意识到:我是乔治.乔治开始穿衣、下楼、进厨房,这些日常行为使他想起不久前因车祸突然去世的同房好友吉姆:吉姆在世时,无论做什么,两人都免不了在这个空间窄小的房子里你碰我、我触你,只要乔治在这幢房子里住下去,他就会永远记起吉姆.乔治做饭、吃饭,去起居室看书:看书是他与他人的一种对话和交流,尽管看书也曾使他入睡或忘掉忧愁.他拿起一本拉斯金的书,走向厕所.他从那里的窗户向外眺望,看得见樟树巷的部分景色.这是加利福尼亚的冬日早上,空中飘着太平洋的雾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樟树巷还是人迹稀少的地方,大战之后,退伍军人们回到送他们走上战场的海边,在这里安家,这个地方便成了人口稠密的居住区.乔治认识所有的邻居,但不常与其来往,孩子们把他当成怪人,喜欢他扮成怪物冲他们吼叫.电话铃突然响起,乔治只好冲出卫生间去接电话.是女邻居查利请他晚上过去吃饭,他礼貌地谢绝了.20分钟后,乔治自己开车去学校,去讲11点30分开始的那堂深.一路上,乔治的头脑灵活地从一个念头跳向另一个念头:高速公路的快捷,地方环境的治理,古巴危机与美国政府的态度..乔治今天挺运气,在教室附近的停车场上找到了一个空位,而且还高兴地发现他竞认出了3辆自己学生的汽车.他去办公室看了看,又去咖啡厅小坐,然后向教室走去.前排座位上坐着用功的学生,包括一位即将在教会学校任职的修女和一位日裔姑娘.乔治今天讲英国作家赫胥黎的作品《天鹅死在许多个夏天之后》(1939).他曾让学生顶习这部作品,因此一上课便首先发问.书中典故颇多,许多学生
并不知道这些典故.乔治做了一些说明,随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适当加以引导.在作者是否持反犹立场的问题上,乔治大发议论,不觉间已过了下课时间.下课后,乔治回答了几个学生的问题,然后去食堂吃饭.饭后,他开车去医院看望生命垂危的多丽丝.她是吉姆的女友.从医院出来,乔治进了健身房,在那里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回家路上,他去超级市场买食品,丰富多样的方便食品反使他生厌.他的情绪越来越低沉,他觉得自己无法单独度过晚上的时间.他给查利打电话,表示要去她那里吃饭,查利高兴极了.和查利在一起,又使乔治想起吉姆.往日里,当他和吉姆闹别扭不说话时,常常是在查利这里得以沟通和解.查利是个迟钝的女人,她的帮助往往是无意识的.喝了许多酒后,查利再次要乔治讲述他与吉姆的英国之行.乔治借着酒兴,讲起在小酒店里如何开怀畅饮为吉姆祝贺生日,讲起英国的乡村特色.这些话引得查利忆起自己的过去.查利是个英国人.她年轻时遇上当士兵的美国人巴狄,嫁给了他,从英国来到美国.她的姐姐认为她这是抛弃自己的祖国,对她始终心怀不满.后来巴狄抛弃了她,倒使姐姐认为这是她罪有应得.查利和乔治边喝边聊,直至大醉.乔治告别查利,踉踉跄跄地朝海边走去.他在海边站了一会儿,又进了小酒店,不期竟在这遇上学生肯尼.肯尼承认他知道乔治常来这家酒店,似乎有意来这里等着见他.醉意浓重的乔治开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他和肯尼的谈话设想为一次具有象征性的行动,起码是青春与老年的对话.他大谈过去、现在与将来,自认青年不屑于考虑过去,他们只关心现在,还认为青年们不愿设想未来,因为未来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肯尼的观点与他的完全不同.肯尼经常想到过去时代的迷人之处,甚至想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肯尼对现在并无太大兴趣,未来倒是他常想的,但绝没有把未来与死亡相联系.俩人还就经验、人生谈了很久,最后一齐下海游泳.酒醉的乔治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被肯尼拖出海水.肯尼与乔治一起回家,乔治继续喝酒.肯尼告诉乔治,他今夜到这家酒店,本是想与那位日本姑娘在外边过一夜,不料姑娘不肯,两人吵起来.最后姑娘独自开车回城,撇下他一个人在酒店里.听到这里,乔治大发同情心.他对肯尼说,他今后每周都定期去邻居家吃晚饭,届时家中无人,肯尼便可以领女友来幽会.他还告诉肯尼,他的房子从来不上锁,出入自由;起居室有长沙发,一切都会很方便.不知不觉间,乔治体内的酒精把他送入梦乡.一觉醒来,他已躺在床上.他拧开床头灯,看到一张字条,方知肯尼扶他上床后已经离去.他想到肯尼和他的女友,又想到一些肮脏的念头,骂自己是"老白痴",最后他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圣诞节时独自一人去墨西哥,一早起来就去订机票.昏昏然中,睡意再次袭来.乔治的大脑开始改变工作方式.乔治在向自己提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将不会留下任何辰迹.他在第二天醒来时不会回忆起它们.乔治睡着了,只有心脏还在工作.迟早有一天,身体会发生动脉堵塞,假如当时乔治的灵魂正在独自漫游,回来时它将无家可归.无用的躯体将和垃圾一样成为废物.
作品鉴赏从结构上看,《一个单身汉》颇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它以男主人公的活动为主线,写他在一天中的种种经历.主人公乔治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人,一个"非英雄".他在美国加州的一所不知名学府中教授英国文学,工资低而待遇差.他未婚,是一个受到社会攻击的少数派"同性恋"者.他的好友吉姆又不幸死于车祸.他的住房狭小,全无教授的派头.唯一值得提及的是,他在学校里还算得上是一位老资格的讲师.小说的背景是60
年代的美国.作者通过对一位中年男子(乔治已58岁)单身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准确地展示了60年代初期的加州生活.刚刚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日益增加的私人汽车,24小时营业的大型超级市场,注重广告与信息却不懂得节约纸张的各色通知与小报业务,及至时髦的健身房和男主人公的同性恋症,此类情节无一不生动地反映了美国西部生活风貌.评论家认为,《一个单身汉》是作者描写城市的又一部佳作,堪于早期名篇相媲美,小说对洛杉矶市的描写将成为经典,流传于世.依舍伍德创作这部作品时,早已加入了美国籍.但是美国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英国小说.英国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安·伯吉斯也说这是一部"有十足的英国味"的作品.诚然,主人公乔治是英国人(尽管他和书作者一样,也加入了美国籍),他具有英国人的风度,他的世界观也是英国式的.他对美国的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多有嘲讽,对自己也常持英国式的揶揄态度.然而,小说的英国味更多地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典雅纤丽,难以捉摸,引经据典,而且不是野性十足,不象梅勒"(安·伯吉斯语),当一部没有生动情节的作品深深吸引住读者时,读者自然会去寻找作品的特殊施力.就《一个单身汉》而言,它的魅力就在于:语言虽然朴素,却生动而幽默,并颇多巧妙的比喻,情节虽然简单,却细致而引人入胜,善于引起联想的议论夹在简洁的叙述当中,常令人惊讶,带来阅读的快感.依舍伍德在美国受到印度吠檀多派的影响,成为普拉布哈瓦南陀的信徒.这种宗教信仰在《一个单身汉》中亦有所体现,使其有别于作者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在作品结尾处,乔治对生活采取主动姿态,决心放弃痛苦的回忆,独自一人去面对现实,反映了作者接受印度宗教后的超脱的人生态度.饶有兴味的是,小说还对生与死作了一番有趣的调侃,或许也可视为宗教对作者的又一影响.比如在小说中某处,乔治去医院看望病重中的朋友,他并不感伤,而是哲学家般地感叹到,死者的队伍无比庞大,那才是真正的多数派,而生者则是少数派;可是"他自豪,他高兴,他为能成为少数派的一员而欢欣愉快."(联想乔治在课堂上就此题目大肆发挥,这或许也是他对自己的同性恋症——又一个少数派——的一种揶揄式的肯定.)一个能够面对死亡的人,自然会与现实和平共处.乔治对生活的随和态度,对学生的开明与宽容,无一不是这种世界观的反映.也许有必要指出,同性恋症在作品中被不加掩饰地提出,是对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一个脚注.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社会的变革时期.黑人的民权运动以及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革命.与此同时,同性恋者也开始争取他们的权利.他们在洛杉矶聚集起来,建立自己的居住地,选举自己的领导、警察,并潜助民权运动的影响要求同性恋的合法性.《一个单身汉》也因此被称为反映这种现象的"同性恋准文化"作品.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单身汉》的成功与书中涉及同性恋的内容绝无关系,尽管它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它作为当代佳作的地位也不应该因此而受到怀疑.
(申慧辉)
吉恩·瑞斯茫茫藻海(1966)
作者简介吉恩·瑞斯(约1890—1979)原名爱拉·格温德琳·里斯·威廉斯,大约于1890年出生在地处西印度群岛的多米尼加.父亲是医生.她于1907年赴英国就学,曾修习表演艺术,1909—1910年前后在巡回剧团当过合唱演员.她的第一次恋爱以流产和被遗弃告终,此后若干年靠情人的津贴生活,在精神上留下了终生不愈的创伤.瑞斯曾先后3次结婚.她1919年赴巴黎,在二十年代里经友人介绍认识了福·马·福特,与他有一段感情瓜葛,并在他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她的小说大都描写孤单脆弱的女性,有较重的自传色彩.《左岸:狂放艺术家们的今日之巴黎》发表于1927年,以后又有《姿势》(1928年初版,1969年再版时改名为《四重奏》),《离开麦肯齐先生之后》(1930)陆续问世.《夜路》(1934)以第一人称口吻记述了一个年轻合唱演员的经历.《午夜,早安!》(1939)亦为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萨莎·詹生已近中年,只身飘泊,在巴黎触景伤情,念及旧日的遭遇.感于此际的伶仃,每每借酒浇愁.又与一名吃白相饭的贫寒青年邂逅相逢,有一番过往.瑞斯用笔极其简洁,善于渲染气氛,把萨莎孤苦、恐惧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后瑞斯从文坛消失近20年.人们多以为她已死去,其实地却历经战争颠簸,家庭变故,挣扎在贫困线上.这期间她的第二个丈夫去世,第三个丈夫先是被讼入狱,后来又长期患病.她本人常常衣食无着,绝望酗酒,也曾几度精神崩溃,甚至被短期拘留.直到1957年后两位欣赏她的文化人把她重新"挖掘"出来,并鼎力相助,瑞斯才得以聚集起必要的力量完成她的杰作《茫茫藻海》(1966).后来她还有两卷短篇集《老虎更好看》(1968)《夫人,睡会儿吧》(1976)和未完成的自传《请微笑》(1979)相继面世.瑞斯1979年逝世以后,她的书信(1931—1966)也已于1984年结集出版.
内容概要《茫茫藻海》(中译本名为《沧海茫茫》及《疯女人》)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多米尼加和牙买加为背景,将著名小说《简爱》中的疯子罗切斯特太太改写成主人公.她原名安托内特·科斯威,出生于该地区的没落的奴隶主世家.父亲在世时粗犷放纵,肆无忌惮,黑人们对他又恨又怕.在废除奴隶制后,特别是父亲过世后,家业日渐败落.往日的奴隶有的离去,未走的也越来越怠慢.母亲年轻漂亮,但只会顾影自怜,不善理家,全无谋生能力,眼看着庄园里最后一匹马被毒死,家里穷得找不出一块布给孩子做件象样的衣服.全靠黑人厨娘克里斯托芬一手张罗,她们一家才免于饥馁.小安托内特在充满种族隔阂与种族仇恨的环境中过着孤独生活.母亲不理会她,弟弟是痴儿.白人邻居对她们大都冷眼相待,多数黑人则对她们这种穷白人既仇恨,又蔑视.一次在玩耍中拌嘴时,她称她的唯一的女友,黑人小姑娘泰伊"黑鬼",泰伊立刻反唇相讥,骂她"穷白鬼",流露出深刻的敌意,令安托内特惊恐不已.除了空寂无人,草木茂盛的荒园山野,只有克里斯托芬的厨房使她感到比较安全温暖.厨娘唱的歌谣,讲的故事就是她的启蒙教育.后来她的母亲得到一家新邻居的帮助,在舞会上结识了相当富有的梅逊先生.她的美貌使梅逊一见倾心.不久后他们结了婚.这桩婚事虽使安托内特的家境改善,但梅逊整顿庄园、另雇东方劳工的打算却使黑人与她家的矛盾急速激化,酿成一场纵火烧房的暴乱.安托内特大病一场,小弟丧生,早已忧心忡忡的母亲从此精神锗乱.待安托内特病愈后,梅逊先生把她送进教会学校.她长大成人后,出落得象母亲一样漂亮.梅逊去世前留给她一半
遗产,苦心安排她和罗切斯特先生结婚.罗切斯特是英国一贵族家庭的次子,奉父命娶亲以获得一笔嫁资.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对这婚事心怀怨恨,态度消极.但仍通过安托内特的监护人、老梅逊的儿子从中安排,并亲口许诺爱情和幸福,终于取得了她的同意.两人婚后即赶往某个小岛上的一处庄园去度蜜月,这时罗切斯特虽仍觉得在精神上与安托内特很疏远隔膜,不理解她对黑人的亲近态度以及对这里山水土地的热爱,但一时却被妻子的美艳所眩惑,被小岛上的绚烂的热带风光所麻醉,沉迷于初婚的情欲和两人相守的生活.安托内特也似乎获得了某种幸福和安全感.但没过多久一个自称是安托内特的异母混血兄弟的人给罗切斯特写了一封信,他说安托内特的父亲老科斯威荒淫无耻,作恶多端;她母亲是个疯子,她弟弟是白痴,等等.这封信唤醒了罗切斯待心中的怀疑和积怨.虽然他很快明白了写信人的目的是敲诈钱财,但对妻子也情意全无,甚至不再愿叫她安托内特(该名与她母亲的相同),而改称她"伯莎".克里斯托芬劝安托内特离开她丈夫,她执意不肯,恳求克里斯托芬略施法术,使罗切斯特回心转意.不料这番努力却使事态越加恶化.罗切斯特认为安托内特下了毒,对她更生厌恨,以致公然在她隔壁的房间里与黑人女仆调情宣淫.安托内特怒恨交加,痛苦万分,再次离家去找克里斯托芬,回来后昏睡、酗酒,厉声地骂罗切斯特与奴隶主别无二致,只是对黑人更小气,更斤斤计较,骂他们的"公理,全是"该死的冰冷的欺骗".克里斯托芬也赶来与罗切斯特交谈并"摊牌".她指出罗切斯特是这场婚姻中的欺骗者和获利者;而安托内特则深受其害.她起先试图使罗切斯特多少对安托内特产生一些理解和同情,这一着失败后便要求他将妻子的财产退还一半,让她自谋生路.说到钱财罗切斯特就顿时警醒起来,镇定应对,最后拿出法官和警察来威胁有"巫婆"名声的克里斯托芬离开.克里斯托芬走后他立即着手迁居到牙买加,将妻子交付医生,诊断为精神失常,然后拘管起来.后来罗切斯特的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他继承了全部家产.于是他携带"疯"太太以及她的钱财重返英国,定居在祖传的桑菲尔德庄园里.他雇佣了一名贪杯然而健壮寡言的女仆,看守被囚禁在顶楼一个的小房间里的安托内特,自己则长期羁留国外.安托内特不相信这个阴冷牢房是英国,开始时还希望有一天能到英国,从这个不真实的"硬纸板世界"中解脱出来.女看守有时夜晚喝醉了,她便偷到钥匙,开门到外边廊里厅里看一看.时间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她的"哥哥"小梅逊先生来看她,唤起了她的许多记忆和情绪,愤怒地持小刀向他扑去,又撕又咬.一夜她梦见自己溜出小屋,烛火引燃了器物,整个大厦顿成火海,火光中她看到黑人女友泰伊召唤自己,便喊着泰伊的名字从楼顶纵身跳下.安托内特醒来后恍然明白了自己到这个地方来的目的和使命.
作品鉴赏这部小说的情节框架借用《简爱》中罗切斯特太太的婚姻悲剧,主要由男女主人公的独白组成,长于以叙事写景烘托人物心情.如第一部中有这么一段:"园子荒芜了,小路上杂草蔓生,枯萎的花朵的气味和活着的植物的清新气味混在一起..那高大如森林的蔽类植物下面,光线是绿色的,兰花长得十分茂盛..一种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另一种象章鱼,有光秃秃没有叶子的细长的棕色触须,从盘缠的根部垂下."描写的景物混然一体,但又对比鲜明:一方面生气勃勃,草木萎萎——蕨类高如森林,连光线都是绿的;另一方面又似乎暗藏杀机,孕育死亡.叙述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比喻的选择(以有威胁性的动物"蛇"、"章鱼"来比喻开花时美丽芳馥的
兰花)耐人寻味.叙述人安托内特虽未直接在语句中露面,但描写成功地渲染出了那徜徉于园中的小姑娘的痴迷而又恐惧的心境.小说的第二部,即安托内特的婚后生活是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叙述的.但全书没有点出他的名字,因而也可以说无名的叙述人代表所有的"男主人".他本来也是当时英国社会体制的受害者.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家庭和他本人为了钱把他"出卖"了.面对父亲的权威,他只在不曾寄出的信中讲几句讥讽带刺的牢骚话.而且,随着他从无继承权的次子变为安托内特以及她的财产的主人,便日益地增加了"主子"性,减少了理解力和同情心.这个人物并未被脸谱化,他的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表现.也正因此,他的自述更有力地说明了从他的(宗主帝国的贵族阶级)视角、他的逻辑出发,在他的语言里,安托内特这样的异己的女人(以及广大的黑人)怎样不可避免地彼"读"成敛聚财富的工具,被"读"(诊断)成非人的、动物式的"疯子".与男女主人公的对立相平行相对应的,还有黑(人)白(人)冲突,贫富对立以及殖民地与英帝国的歧异等.在所有种种矛盾关系中,安托内特都同情被压迫的一方.然而瑞斯笔下的被压迫者(不论黑人还是安托内特本人)都未被理想化,也绝不是驯顺的"良民":他们有的狡黠,有的懒惰,但几乎个个部对压迫者充满刻骨的仇恨.这部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也许是以克里斯托芬为代表的"黑色语言"的浮现.小说开场就引入了黑人的语言:"他们说,灾祸一来就成群结队,白人也是这样,不过我们不是他们那些白人的行列中的成员.牙买加的夫人小姐们对我母亲向来不以为然,因为她漂亮得象漂亮自个儿(beOausesheprettylikeprettyself),克里斯托芬说."一个意味无穷的"他们说"一笔点出了这个世界中的营垒和对立:"他们"和"我们".在他们的语言里,"我们"白人是与灾祸相提并论的.而"我们"这一家人的孤立则更甚一层——我们甚至不属于他们(又一个"他们"!)那些成队成伙的白人.这是因为叙述人安托内特的母亲来自法属马提尼克岛,因为她们是老殖民世家,与臭名昭著的蓄奴制、与黑人、与异己文化有深刻的纠葛,也因为她们家境破败,一贫如洗.这些当然要待叙事慢慢展开后才逐渐明晰起来.但小说的开篇有如一个阴森的预言,包容着一部数百年血汗淋漓的殖民史所滋生的重重矛盾.黑厨娘克里斯托芬那句没有动词,不合语法的英语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它以突出的位置和形态,导入了与上等白人及其规范语言不同的另一种人物,另一种语言.小说点出,克里斯托芬实际上会正确他讲好几种语言,但她选择了象四周那些黑人一样说"洋泾浜"英语.她与男主人公的正面争吵是两种话语冲突的高潮,虽然小说讲的不是她的故事,但可以说她所代表的"黑色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这部作品的脊骨.安托内特变成了"疯女人"后,在梦中呼应泰伊的召唤,并采取了类似当年黑人造反的纵火行动,这是对小说中的黑人营垒和"黑色语言"的某种最后的肯定和认同.
(黄梅)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
作者简介约翰·福尔斯(1926—)英国小说家.1926年3月21日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自幼在伦敦郊外的乡间生活,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一种远离人群的遁世心理.他在贝德福德中学的几年对他人生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他在这所非常贵族化的寄宿学校中受到良好的正统教育,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这类学校普遍实行高年级学生责罚低年级学生的野蛮的管理办法,他本人曾长期担任学生秘密组织的头领,他所必须充当的社会角色与他个人的心理气质发生痛苦而激烈的冲突.这一生活经历使他深谙等级制度、法律控制的实质,从青年时期开始产生了对一切当权者、组织者的强烈憎恨.二次大战期间,他服役两年,曾任皇家海军中尉,但并未真正执行过战斗任务.1947年至1949年底,他就读子牛津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其间,他主要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学,深受法国存在主义作家的影响.毕业后他在法国波瓦蒂埃大学任教一年,又去希腊的斯佩德西岛上一所男子中学任教一段时间,然后回到英格兰.福尔斯认为,他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背景主要扎根于英、法、希三国,相比较而言,他认为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更甚于英国本上.五十年代初,福尔斯正式开始他的作家生涯.他说自己之所以从事文学创作,是因为这样可以耽于幻想,可以随心所欲地虚构人物场景和对话,以逃避他所不喜欢的各种外界生活.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收藏家》(1963)叙述一个形容猥琐、心肠狠毒的半兽人绑架并占有一位从事艺术的姑娘米兰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一贯所信奉的这个世界上少数真生灵被野蛮的"多数"主宰蹂躏的寓意,小说出版后,福尔斯立刻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被誉为"讲故事大师人他的第二部小说《魔术师》(1966)是以斯佩德西岛为背景的传奇寓言故事,叙述一个道德意识未曾开化的英国中学教师在这个希腊荒岛上的离奇经历,小说以古老的神话原型编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虚幻世界,折射出关于人生价值,性爱和道德意识的主题.福尔斯认为,英语语言是一种与经验有着天然联系的语言,他相信可以用这种语言重新建构历史的现实,曾获1970年w·H·史密斯文学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即是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内容概要查尔斯·斯密逊是一位考古博物学家,父母去世后,他继承了一笔遗产和从男爵的贵族头衔,他年迈的伯父膝下无嗣,因此他又将成为另一份相当可观的产业的继承人.多年在巴黎求学以及周游欧洲各国的经历使他养成倜傥超俗、孤傲冷漠的气质.1867年,他32岁.也许多年的旅行生涯使他感到厌倦,他开始思考婚娶之事.在一次社交晚会上,他遇到厄里斯蒂娜(蒂娜).蒂娜年轻美貌,家境富有,从外貌到气质均属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闺秀.这对年轻人一见钟情,两个月后就举行了订婚仪式.蒂娜的父母每年都要他们的独生女离开伦敦,到地处海滨的菜姆镇上特兰特姨妈家闲居一段时日,据说这样有益于她的健康.而这一年,她被遣送得特别早,目的是为婚姻大事而养精蓄锐.于是,查尔斯也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山海小镇,下榻在"白狮"旅馆,一方面陪伴孤寂无聊的蒂娜,另一方面也正好可以到附近的山林中作一些专业考察.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查尔斯和蒂娜沿海堤散步,偶然发现一个身披黑大氅的女子伫立在海堤的顶端,目不转睛地眺望着迷濛的远方.他们走近时,那女人回眸一瞥,查尔斯看到的是一张悱恻动人的脸,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无可遏制的好奇心理.查尔斯后来
从各种传闻中了解到,这个神秘的女人名叫萨拉·伍德洛夫,是当地普尔特尼太太的生活陪伴,但是人们在背后都叫她"法国中尉的女人",显然,在众人眼中,萨拉是个名声不好的女人.每逢休息日,或为普尔特尼太太散发宗教传单而得到外出的机会,萨拉息要独自到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散步.一次,查尔斯与萨拉在林中邂逅,之后,两人又一次相遇,查尔斯忍不住上前搭讪,而萨拉的冷漠愈发激起他的好奇.自此以后,他一得空就会身不由己地踏上那条通向山里的荒径.这一天,萨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主动递上两枚化石,并请求与他约会一次,向他披露她自己的身世.萨拉的主动,反商使查尔斯惊惶不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应约与萨;拉踱进幽深的山林.按照萨拉自己的说法,她曾经照料并爱上了一,个在侮难中受伤的法国中尉,她向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但那个法国人却一去不返,从此音讯杏无.她虽然遭人抛弃,却始终一片痴情,全然不顾世俗的飞短流长,我行我素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幻想世界之中.究竟出于什么动机,查尔斯自己也无法说清,他决定拯救萨拉,建议她离开菜姆镇,到外地去寻求一种新的生活.就在此时,查尔斯得知他的伯父准备再婚,这意味着他将失去对伯父财产的继承权,普尔特尼太太是一个性情乖戾、行为古板的老寡妇,她发现萨拉一再独自外出,决定将她解雇.萨拉只身出走,引起镇上大哗.她临行前差人捎信给宣尔斯,希望能最后再见一面.按照查尔靳的朋友葛洛根医生的分析,萨拉这种人很可能患有某种精神疾病.查尔斯彻夜不眠,前思后想,最终还是按撩不住,披衣进山.黎明时分,他在山里一间草棚中发现了萨拉.如果说,查尔斯起初还曾意识到应该言辞谨慎、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当他面对满脸泪痕、不能自己的活生生的萨拉时,感情的围堤崩塌了,眼前的时刻压倒了整个时代,他把萨拉紧紧地拥抱在怀中.但也就在这一时刻,查尔斯的仆僮来山上幽会情人,无意中撞见了他俩.查尔斯强作镇静,打发了仆僮,匆匆给了萨拉一小袋金币,又对她的未来作了几句嘱咐,两人就此分手.此后,查尔斯与蒂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未来的岳父要他改文从商,使他自尊心大受挫伤,他进退两难,与朋友外出酗酒,后又独自踯躅街头,遇一妓女,当他无意中得知妓女的名字也叫萨拉时,他突然感到一阵无法忍受的痉挛...他折回"白狮"旅馆,回到了厄里斯蒂娜的身边.但是,这只是故事结束的一种可能性.查尔斯很可能收到萨拉从城里捎来的一张字条,上有她暂住客栈的地址.他犹豫再三,终于驱车前往.萨拉因脚踝扭伤独自一人坐在客房里.查尔斯进门以后,两人对视片刻,长期压抑的感情如火山爆发,一切语言都成为多余...然而查尔斯万万没有想到,萨拉竟是个处女,而她过去告诉他为一切,从法国中尉到此次脚踝扭伤,全是撤谎,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孤独、愤恨、嫉妒.现在,她已一切如愿以偿,于是将查尔斯打发离去.查尔斯在教堂忏悔,回到莱姆镇把事情的经过时蒂娜和盘托出,并要求解除婚约;他接受了法庭对他作出的惩罚性判决,从此不再抛头露面,一心只想重新找到萨拉,在以后的1年零8个月的时间内,他几乎寻遍了欧洲所有的城市,终无所获,于是又到了美国;他觉得许多美国人的脸上都闪现着萨拉的影子,但仍然没有见到真正的萨拉,只好再返伦敦.一天,他的律师告诉他改名后的萨拉的地址,查尔靳斯门求见.这里又出现了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不仅重新得到了萨拉,而且还意外地见到了他的女儿;另一种可能的结局是,萨拉成为画家丹特·伽布里埃尔·罗塞蒂的秘书兼模特,她拒绝了查尔斯的求爱,因为这些年的经历使她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她
已经习惯、并将永远珍视一个孤寂的世界,永远不需要任何人来分享她的生活.
作品鉴赏从表面看,《法国中尉的女人》似乎只是一部常见的通俗小说,叙述了一个男主人公与两个不同女子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然而小说的实际意义却远不止于此.作者所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法,使之具有某种迥异于同时代多数小说的先锋性,受到学术批评界的广泛重视.它不仅被译成十几国文字,改编拍摄成电视,广为流传,而且成为英美大学中当代小说课程的选本.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一种对十九世纪英国传统小说谐谑模仿的叙述文体,将诸多有案可稽的历史事实嵌入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将虚构主人公的思想言行投向一个貌似"真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上.必须强调指出,所有这些历史事实都经过作者的精心筛选,并一律按当代的观点作了阐释.这样一种虚实交融、以虚化实的叙述视角,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无疑可以大大增强故事的可信性,然而另一方面,对于作看来说,则极大地拓展了对历史现实进行新的阐释、重新建构历史文本的可能性.例如,当今西方世界的女权主义运动已无可否认地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关于这一运动的历史渊源和思想背景,女权主义者们正在从一切可能的角度进行历史重构.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这一虚构人物的最后思想归宿,她与"前拉斐尔兄弟会"以及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交往,说明了小说作者试图以文学虚构方式对女权主义者们的努力作出响应,读者可以通过萨拉这一虚构的文学形象,窥见出旱期女权主义者的精神追求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查尔斯,但是,读者注意力的焦点却是萨拉,后者的命运显然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驱动力.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对于查尔斯,文本的叙述是全方位的,读者借助叙述人的叙述,不仅可以了解他的经历、言行,而且可以窥见他最隐蔽的内心活动;然而对于萨拉,文本的叙述不仅仅总是外在的,读者不能凭文本提供的信息,建构一个真实的萨拉,而且,叙述人的叙述还往往被作者直接介入修正,作者突然宣布此前关于萨拉的叙述无效,那一切只是虚构假设,或许还存在如此这般的另一种可能.很明显,由于这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就造成了萨拉和查尔斯这两个人物一虚一实的反差,读者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自觉地对有关萨拉的一切叙述进行阐释,从本身就值得怀疑的间接话语中自己去建构萨拉这一人物形象.小说的这样一种叙述手法,使得萨拉这个人物愈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这也就极大地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惑.
(盛宁)
苏珊·希尔我是城堡之王(1970)
作者简介苏珊·希尔(1942—),英国当代影响广泛的女小说家、广播剧作家.1942年2月5日出生于约克郡斯卡巴勒.在斯卡巴勒和考文垂参完语法学校后,上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英国文学系,于1963年毕业,获特优生称号.此后5年,任《考文垂电讯晚报》书评专栏作家.自1939年起,当专业作家、记者、广播员,并一度专为英国广播公司写电视剧本.1975年与莎士比亚专家斯坦利·韦尔斯结婚,生有一女,此后便停止创作,但仍然是位杰出的批评家、广播员和书评家.她10多年间所创作的小说,一直盛销不衰.希尔的作品讲究传统结构、艺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具有鲜明的主题,——探索现代人的孤独感、失败感和隔离感.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于细微处见出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往往寥寥数笔,尽得主人公(多为老人、小孩)内心的隐秘和感情的微妙.希尔16岁时便写出颇为成功的处女作《围墙》(1961);在伦敦大学读本科时,又创作出《帮个忙》(1963),此后作品趋向成熟,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绅士淑女》(1968),《情况好转》(1969),《我是城堡之王》(1970)(次年获萨默塞特·毛姻奖)、《奇异的会晤》(1971),《保管员》(1972)、《夜鸟》(1972)(当年获惠特布雷德奖)、《一年之计在于春》(1974)、《神秘的苹果树》(1982);短篇小说集:《信天翁》(1971)、《来一点歌舞》(1973)广播剧《夏末》(1970)、《草中蜥蜴》(1971)、《冬之挽歌)(1972)、《世界之窗》(1974)、《清冷的乡间及其他》(1975).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暑假.埃德蒙·胡珀是个小学生,母亲已去世,此时正与他父亲约瑟夫·胡珀住在沃林斯.这是一栋灰暗的房子,坐落在小村的外沿.父子夫系不怎么融洽.埃德蒙生性乖僻,不可捉摸,但对这所房子感情深厚,尤其依恋那个"红房间",里面收藏了一些蛀虫,装在玻璃缸里.几经考虑,胡珀先生决定雇用名叫海伦娜·金肖的女人当管家,金肖太太是个寡妇,带着一个儿子查尔斯(查尔斯与埃德蒙年龄相仿).对此,埃德蒙很气愤,他不愿金肖夫人和儿子来,因为他要做这个城堡的国王:"'这是我的房子',他心里想'是归我私人所有,我先来这里的.不能让其他任何人插进来'.不过,他又想,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东西的.那小子我可以不理睬,可以避而不见,可以警告他离我远点.一切取决于自己.什么手段都可以用的."约瑟夫先生和金肖夫人万万没有料到,他们已经种下了祸根.埃德蒙诡计多端,想方设法威胁、恐吓查尔斯.生性柔弱的查尔斯,在埃德蒙的淫威之下,惶惶不安,他越来越受不了这栋房子,他本来就害怕蛀虫,而埃德蒙变本加厉的施虐行为使他更加恐惧.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坠入爱河,无心过问两个孩子之间危险的关系.后来,金肖夫人感觉苗头不对,但以为只是些小摩擦.她急于想再婚,于是作出努力,弥合两个孩子间的矛盾,而根本没有体会出部是什么样的"矛盾".埃德蒙继续他的迫害,专找查尔斯的弱点进攻.可怜的查尔斯屡次想逃跑,摆脱困境,但每一次又因害伯而不敢那样做.整个暑假中,他没有别的伙伴,只能和埃德蒙在一起,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逃走了.埃德蒙追赶他,两人在一个名叫杭伍德的森林中迷了路,那天晚上,他们在林中过夜,两人的关系似乎颠倒过来了:查尔斯不怎么害怕,表现勇敢,而埃德蒙倒胆小起来,只好听查尔斯的话,受查尔斯指挥.然而,一旦被领回那栋房子所代表的人工的、文明的世界,
埃德蒙故态复萌,重又飞扬跋扈起来.查尔斯深感孤寂无援,无力反抗他不得不与之朝夕相处的埃德蒙.更有甚者,母亲竟还要嫁给胡珀先生,埃德蒙的父亲!查尔斯彻底绝望了,于是回到那座森林中,自溺而死.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心理小说,一个不该发生的而又符合少儿心理逻辑发展的童稚故事.它使我们想起了1983年因对人性的"恶的一面"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因为"在小说中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和变化多端、带普遍性的神话阐明了世界人类的状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兼·戈尔丁和他的重要作品《蝇王》,两部作品都旨在探索人类社会中恶的破坏力,而且都持有一种源于对现代社会失望的悲观情绪.虽然在范围和力度上讲,《我是城堡之王》,不及素有现代寓言之称的《蝇王》,但是,苏珊·希尔在这部儿童心理小说中,成功地展示出了现代文明所固有的、几乎是毁灭性的病疾.埃德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意象,象征着他那个社会的权力野心的恶性膨胀,而那栋灰暗的房子,似乎是当今人类生存方式的缩影:孤独、隔离、毫无生机.然而,无论是恶的体现埃德蒙,还是善的代表查尔斯,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脱离它,甚至怀有一种依恋.于是大家生活在这个由两极交织而成的恐怖气氛中,或施虐、或受虐,相互隔绝,不能勾通,无法理解.小小的埃德蒙利欲熏心,把自己的满足感建立在主观占有欲的膨胀和客观的摧残弱者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同时也是在毁灭自己:他孤独,没有朋友,没有寄托,只好呆在"红房间"里,与封闭在玻璃缸里的蛀虫为伍.他既是这座城堡的国王,又是这座城堡的奴隶,更是这个城堡的毁灭者.处于物质和心理劣势的查尔斯,虽然反感他的生存环境,然而又欲逃不能,注定承受一切的暴力和不公,直至死亡.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虽然获得了片刻的爱的满足,但那原已破碎的爱又得以爱的损失——查尔斯之死——为代价.在这4个人组成的小社会里,上代与下代的心灵不能沟通,同代之间不能和平共处(埃德蒙和查尔斯之不共戴天,实际上一直在威胁、破坏着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的短暂的爱的和平).于是,读者看到的是一幅冷漠、仇视、孤独、隔绝、恐怖、死气弥漫的生存图.苏珊·希尔素以心理刻画著称,她的创作过程似乎就是她对人类黑暗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过程,而她这方面的努力,当以这部小说为最高成就.她很冷峻,笔法简洁,含蓄,不事夸张,颇有海明威的朴素深沉的力量.她的敏感、同情和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把握,往往体现在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一句平常的话语、或者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动作之上.《我是城堡之王》并没有什么起伏跌宕、惊心动魄的情节,然而,它的内在情感的紧张,却无处不在;它对人性的深刻的理解和彻悟,震撼着一切敏感的读者的心灵;它对于现代文明的寓言式的点评,让人掩卷长思.苏珊·希尔就那样静静地站在幕后,让她的人物自然、现实地演着那座城堡的童话故事,而那座黑暗的城堡,便是现代文明黑暗的心脏.
(郭洋生)

当前:第16/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